-
题名集体耕作制的形成、特征及其绩效表现
- 1
-
-
作者
刘青
曹玲
-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
出处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5年第1期166-168,共3页
-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GYHY201306064)
-
文摘
集体耕作制既非纯粹的国家所有权,也不是农村社区内农户之间基于私人产权的合作关系,它是由国家控制但由集体来承担其控制后果的一种制度安排。集体耕作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但总体上是低效率的,它不但压抑了农民的积极性,抑制了农村生产力发展,而且造成整个国民经济的畸形发展和恶性循环。
-
关键词
集体耕作制
人民公社
绩效
-
分类号
S3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集体耕作制的产权特征、制度缺陷及其影响
- 2
-
-
作者
黄悦翎
赵亚珉
-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
出处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4年第7期58-59,共2页
-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GYHY201306064)
-
文摘
实行集体化耕作制不利于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这是因为它存在明显的制度缺陷:违背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规律;制度设计缺陷导致执行成本过高;集中化、垂直管理和计划分配导致农地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低下。集体耕作制的失败说明农业经营制度变革必须遵循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尊重农业生产的自然属性,并保护农民的产权和经营权。
-
关键词
集体耕作制
产权特征
制度缺陷
-
分类号
D922.4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集体耕作制时期农村人口增长分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刘义
-
机构
绥化学院
-
出处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共6页
-
文摘
通过文献参阅,运用现代经济学和社会学相关理论和方法,探索性地分析集体耕作制时期,农地产权残缺、社会的高度封闭性及平均分配主义的影响和中国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改革开放30年来,影响中国农村人口快速增长的诸因素和人口"低生育水平反弹"的压力基本消除。面对人口长期负惯性增长的新趋势,中国应及时调整生育政策。
-
关键词
集体耕作制
产权残缺
封闭性
人口增长
生育政策
-
Keywords
the collective farming system
incomplete property rights
the closed state
population growth
fertility policy
-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
-
题名清代鄂温克族农业的发展特点
- 4
-
-
作者
麻秀荣
那晓波
-
机构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黑龙江民族研究所
-
出处
《黑龙江史志》
1998年第1期39-42,共4页
-
文摘
鄂温克族的农业并不是在自身的传统渔猎采集经济基础之上自然形成的,而是在周围农业民族的影响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据文献记载,至迟在明末居住生活于黑龙江上游地区之时,鄂温克族即已结束了原始、单一的渔猎经济结构,不仅畜牧业有了相当规模,而且在交错而居的达斡尔人的直接影响和带动下,部分定居生活的鄂温克人也随之开始经营农业,或者把农业作为副业经营,其宅旁园地业已初具规模.但是。
-
关键词
鄂温克族
鄂温克人
平原农区
农业生产
农业经济
土地经营
布特哈
渔猎经济
集体耕作
兴起和发展
-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南诏史研究述略
- 5
-
-
作者
赵鸿昌
-
机构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80-86,共7页
-
文摘
南诏王国历时悠长,辖制地域广大,是唐代中国西南边疆一个强大的地方政权。南诏史是中国古代史、云南古代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唐人为着当时治理西南的需要,对南诏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情况就作过记述和考察,写过不少专论。历五代至宋朝,两《唐书》、《资治通鉴》等历史名著列专题加以研究。此后历朝都有一些研究。
-
关键词
南诏
洱海地区
傣族先民
泰族
集体耕作
奴隶制经济
政权
父子联名
部落
彝族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中华传统文化植根的经济土壤
- 6
-
-
作者
冯天瑜
-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16-21,共6页
-
文摘
古代中国有农耕与游牧两大经济类型,而农耕又占据优势,它是中华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人类从狩猎者和捕鱼者变成农耕者,从“穴居而野处”的游荡生活转为定居生活,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变革.农耕经济的确立,使人类不再单靠自然赐予,而可以通过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同生物自然再生产过程的结合来获得生活资料,从而奠定前所未有的,较为丰富、可靠的物质基石,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地球上的各个古老文明,如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印度文明、玛雅文明和印加文明,以及华夏-汉族文明,都是从定居农业的基地上发展起来的.
-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自然经济
集体耕作
秦汉
田产
集体生产
小农业
孟子
贵族
自耕农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中国与俄国东欧诸国农业体制改革比较
- 7
-
-
作者
陈钜山
-
出处
《俄罗斯研究》
1998年第2期39-42,共4页
-
文摘
自七十年代末开始,中国、俄国和东欧诸国先后着手农业体制改革,并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其中中国农改取得的成果尤为引人瞩目。由于中俄等国都是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因而农业改革内容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非集体化、改组国营农场、放开物价、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农业贴补办法等。又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尤其是中国与俄国等国所坚持的道路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本文仅就中国与俄东诸国的农业改革特色作一简单比较。
-
关键词
农业体制改革
家庭农场
俄罗斯东欧
非集体化
土地市场
集体耕作
合作社
农业生产
俄国
国营农场
-
分类号
F3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诗僧可朋及其《耘田鼓》
- 8
-
-
作者
吴天墀
-
出处
《文史杂志》
1999年第1期57-58,共2页
-
文摘
诗僧可朋及其《耘田鼓》吴天墀僧可朋,眉州丹棱人,是五代时杰出的诗人。他的《玉垒集》,有诗千余首,前代学者曾给予很高的评价。杨慎的《升庵诗话》就这样说过:唐世诗人:射洪陈子昂、彰明李太白,丹棱僧可朋,不相上下。昔人欲集三个诗为一帙,未果,知者异之。僧可...
-
关键词
诗僧
四川地区
《尧山堂外纪》
集体耕作
王小波
消极主义者
吴天墀
欧阳炯
现实主义
《花间集》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闽北农民对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探索
- 9
-
-
作者
吴其乐
-
出处
《福建党史月刊》
1995年第6期32-34,共3页
-
文摘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①这个历史性的结论,来之不易。闽北农民也曾为这个“伟大的创造”倾注了心血,作出了贡献。 闽北地处福建的西北部丘陵地带,交通不便,地块细小,居民点分散,不宜于大呼隆式的集体耕作。1956年基本实现农业合作化后,为了克服在公有制条件下劳动程序复杂,集体管理困难等弊病,一些农业生产合作社便模仿工厂“按件计酬”的做法。
-
关键词
“责任田”
农业生产责任制
闽北
包产到户
评工记分
生产计划
农业生产合作社
集体耕作
集体经济
农业合作化
-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