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子集成电路技术促进Infinera数字光网络的成功 被引量:1
1
作者 罗茜文 《移动通信》 2008年第8期89-89,共1页
由于视频应用和基于Web2.0的应用快速增长,不断增长的带宽需求导致一些骨干网的容量饱和,由此也推动了WDM光网络的持续扩容和更新。来自阿姆斯特丹互联网交换中心的资料显示,最近几年,由于网络容量增长造成的光网络更新年增长率将... 由于视频应用和基于Web2.0的应用快速增长,不断增长的带宽需求导致一些骨干网的容量饱和,由此也推动了WDM光网络的持续扩容和更新。来自阿姆斯特丹互联网交换中心的资料显示,最近几年,由于网络容量增长造成的光网络更新年增长率将维持在60%~120%,光网络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峰。在此轮发展潮中,Infinera的智能数字光网络由于综合了DWDM(密集型波分复用)系统的大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DM光网络 光子集成电路技术 密集型波分复用 WEB2.0 视频应用 网络容量 阿姆斯特丹
下载PDF
光子集成技术在光传送网(OTN)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允博 《通信世界》 2009年第15期I0018-I0018,共1页
光子集成技术在OTN网络中的应用,提供了带宽池的概念,能够充分发挥OTN的优势,使光传送网真正成为既满足业务需求又符合运营商长期利益的有效资源。
关键词 通信技术 光子集成技术 光传送网 带宽池
下载PDF
光子集成干涉探测系统关键器件和集成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丁红杰 刘鹏 +3 位作者 刘勇 常虹 陈守谦 张旺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3-52,共10页
基于光波波动效应,采用光束传播法,设计了光程匹配波导、阵列波导光栅、相位调制器以及多模干涉耦合器等光子集成器件。在此基础上,对光子集成器件进行耦合特性分析与计算,设计了完整的光子集成芯片。通过对光子集成干涉系统各组成模块... 基于光波波动效应,采用光束传播法,设计了光程匹配波导、阵列波导光栅、相位调制器以及多模干涉耦合器等光子集成器件。在此基础上,对光子集成器件进行耦合特性分析与计算,设计了完整的光子集成芯片。通过对光子集成干涉系统各组成模块的分析、研究及优化,集成化设计了光子集成干涉探测系统电子样机。结果表明:设计的光子集成器件最小损耗为0.07 dB,光子集成芯片损耗为7.46 dB。光子集成干涉探测系统电子样机在等效口径为110 mm,系统高度口径比为1∶4时,具有视场角0.5°,100 km处空间分辨率5 m的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集成技术 阵列波导光栅 干涉 耦合器 相位调制 光波导 光束传播法
下载PDF
晶圆级薄膜铌酸锂波导制备工艺与性能表征
4
作者 叶志霖 李世凤 +5 位作者 崔国新 尹志军 王学斌 赵刚 胡小鹏 祝世宁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6-433,共8页
随着光子集成和光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低损耗波导是实现高效光子传输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集成芯片的性能。因此,低损耗波导的制备技术是当前铌酸锂集成光子技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研究针对晶圆级低损耗薄膜铌酸锂波导的制... 随着光子集成和光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低损耗波导是实现高效光子传输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集成芯片的性能。因此,低损耗波导的制备技术是当前铌酸锂集成光子技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研究针对晶圆级低损耗薄膜铌酸锂波导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在4英寸的薄膜铌酸锂晶圆上,基于深紫外光刻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技术,成功制备出了传输损耗低于0.15 dB/cm的波导,同时刻蚀深度误差控制在10%以内,极大地提高了波导结构的精确度。此外,本研究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环谐振腔的晶圆上波导损耗的表征方案,能更精确地评估波导性能。通过测试,发现所制备的波导合格率超过85%,显示出良好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本文中发展的晶圆级薄膜铌酸锂加工工艺,对推进铌酸锂波导的大规模制备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铌酸锂 晶圆级加工 波导损耗测量 深紫外光刻 ICP刻蚀 集成光子技术
下载PDF
二维介质柱型Archimedes(4,8^2)复式晶格光子晶体禁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昌盛 杨毅彪 +3 位作者 王云才 费宏明 陈智辉 李祥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62,共5页
采用平面波展开法分别模拟了空气背景下由介质圆柱和方柱构造的二维Archimedes(4,82)复式晶格光子晶体的能带结构,讨论了介质柱形状、折射率、填充比和旋转对称性等因素对完全光子禁带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折射率在2.60到5.40之间时,介质... 采用平面波展开法分别模拟了空气背景下由介质圆柱和方柱构造的二维Archimedes(4,82)复式晶格光子晶体的能带结构,讨论了介质柱形状、折射率、填充比和旋转对称性等因素对完全光子禁带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折射率在2.60到5.40之间时,介质圆柱和方柱构造的二维Archimedes(4,82)复式晶格光子晶体都出现了完全光子禁带.随着折射率的增大,最大完全禁带宽度并非随之增大而是存在峰值,介质圆柱型晶格在折射率为2.80时出现峰值;介质方柱型晶格在折射率为2.80和4.40两处出现峰值,且旋转介质方柱能够明显增大禁带宽度,同时存在最佳旋转角度.分析结果表明,在最大完全禁带处,折射率、填充比以及旋转角度等因素的变化对禁带特性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体 光子带隙 平面波展开法 光子晶体 Archimedes晶格 MAXWELL方程 超材料 子器件 光子集成技术
下载PDF
运营商对新技术采用延迟现象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岚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48-51,共4页
光子集成技术是光纤通信最前沿、最有前途的领域。当人们还在固守着"全光通信"的思路时,网络已在悄然改变。但是,当采用传统技术的光网络设备已经在网络中广泛应用,运营商在面对新技术时,往往会出现选择延迟的效应。文章从网... 光子集成技术是光纤通信最前沿、最有前途的领域。当人们还在固守着"全光通信"的思路时,网络已在悄然改变。但是,当采用传统技术的光网络设备已经在网络中广泛应用,运营商在面对新技术时,往往会出现选择延迟的效应。文章从网络规模和兼容性、技术创新程度、初期投资以及转换成本等的角度,分析了运营商对于新技术采用延迟的内在原因。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光子集成技术在中国的市场实践和发展前景,为运营商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外部性 技术创新 光子集成技术 全光通信
下载PDF
高效率低向上反射的氮化硅光栅耦合器 被引量:5
7
作者 张赞允 朱华 李鸿强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4期31-36,共6页
氮化硅材料相比硅材料具有插入损耗低、热稳定性好、制作容差大及相对误差容忍度高的优点,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极大的研究兴趣.光栅耦合器作为光芯片与片外光源的接口,以其优良的光耦合性能、放置位置灵活和便于晶圆级在线测试等诸... 氮化硅材料相比硅材料具有插入损耗低、热稳定性好、制作容差大及相对误差容忍度高的优点,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极大的研究兴趣.光栅耦合器作为光芯片与片外光源的接口,以其优良的光耦合性能、放置位置灵活和便于晶圆级在线测试等诸多优点,在很多应用领域已经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氮化硅材料的垂直耦合的光栅耦合器,采用变迹光栅结构,实现了对入射光的垂直耦合.在1 550nm波长处,在带有衬底金属反射镜的情况下单向传输的耦合效率达到了79.5%,不引入金属反射镜的器件仍然能达到57.8%的耦合效率值,能很好地实现单向垂直光耦合的性能.对比同类型的硅材料的光栅耦合器,本设计在垂直输入耦合时向上反射的光损耗极低仅为0.29%,大大减弱了器件的负二阶上反射对光纤中入射光引起的串扰.这个设计对氮化硅光栅耦合器的实际制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互连 光子集成技术 光栅耦合器 氮化硅
下载PDF
基于二维光栅的四通道完全垂直光学接口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赞允 程倩 +1 位作者 刘宏伟 李鸿强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2期28-34,共7页
作为单模光纤与硅基光电子芯片之间的光耦合接口,光栅耦合器具有强对准容差能力、可随意放置以及晶圆级测试能力等一系列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硅基光耦合和光封装.然而为了减小二次反射,传统光栅耦合器通常设计为具有一定光耦合倾角,... 作为单模光纤与硅基光电子芯片之间的光耦合接口,光栅耦合器具有强对准容差能力、可随意放置以及晶圆级测试能力等一系列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硅基光耦合和光封装.然而为了减小二次反射,传统光栅耦合器通常设计为具有一定光耦合倾角,这个耦合倾角会给测试和封装带来不便.完全垂直光栅耦合器可以避免在光学封装中用到昂贵的角度抛光工艺,这个优点使得它们在多核芯光纤和光纤阵列的耦合应用中非常具有吸引力.本文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一种基于二维光栅和四通道波导设计的完全垂直光耦合接口,器件仿真耦合效率最高可达54%,耦合中心波长在1555 nm附近,向上的光反射损耗为14%(-8.5 dB).为了实验验证器件功能,我们基于CMOS兼容工艺对器件进行了加工制造,器件光学输入为四通道垂直耦合二维光栅,通过两个1×2 MMI光学合束器将四个通道合为两输出通道并通过光栅耦合器输出.器件实验测试结果显示器件总耦合效率可达40%(单端输出耦合损耗为-7 dB),同时我们还测试了具有臂长差的器件,光谱呈现出较强的干涉波形,这说明器件具有类马赫曾德干涉仪的性质,有望在电光调制和光学滤波等领域获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互连 光子集成技术 二维光栅耦合器
下载PDF
应用于CWDM的四通道角度多模干涉耦合器的仿真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赞允 程倩 +1 位作者 刘宏伟 李鸿强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3期33-39,共7页
波分复用技术(WDM)能够扩展信道带宽,提高信道容量,降低成本,从而改善光通信系统的性能,成为现代通讯网络拥堵的一种理想解决方案。角度多模干涉型耦合器(AMMI)是利用多模波导色散自映像原理设计的一种新型WDM器件,其具有插入损耗小,串... 波分复用技术(WDM)能够扩展信道带宽,提高信道容量,降低成本,从而改善光通信系统的性能,成为现代通讯网络拥堵的一种理想解决方案。角度多模干涉型耦合器(AMMI)是利用多模波导色散自映像原理设计的一种新型WDM器件,其具有插入损耗小,串扰低,易于制造,且对于制造误差不敏感等优势,在提高电信和数据通信系统的容量和质量方面有望获得广泛应用。本文基于SOI平台设计了两组应用于稀疏波分复用(CWDM)的四通道角度多模干涉型耦合器,为与当前主流的MPW硅基光电子工艺相兼容,本设计基于220 nm顶层硅厚度、2μm埋氧层厚度,工作波长在1550 nm附近,输入输出波导倾斜角为θ=19°时,输入输出波导宽度分别为8μm和9μm的两组设计能够实现通道间隔为12 nm和14 nm的波分复用/解复用,器件插入损耗为0.51 dB和0.32 dB,通道非均匀度小于0.1 dB,平均串扰低于-27 dB。同时,还给出了θ=15°,其余参数不变的两对照组,对照组的插入损耗低至0.29 dB和0.17 dB,平均串扰小于-25 dB和-20 dB,只能实现最小通道间隔为15 nm和18 nm的波分复用解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散自映像 光子集成技术 波分复用技术 多模干涉
下载PDF
Infinera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图谋下一代数字光网络
10
作者 叶惠 《通讯世界》 2009年第3期82-82,共1页
英飞朗在北京设立研发中心,既是对中国科技人才的认可,也是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关键词 光网络 光子集成技术 数字光网络 Infinera 研发中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