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地城市雨源型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对策及措施探讨
1
作者 黄鹤 贾建青 张华伟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S01期265-271,共7页
重庆市溉澜溪属于长江一级支流,是典型的山地雨源型河道,以往多次整改效果却不明显。本工程以溉澜溪河道实现准Ⅳ类(除TN外,其他均达到Ⅳ类)水质为工程目标,本底调研掌握管涵的水质、水量,针对河道容量小、自净能力弱、源头雨污分流不... 重庆市溉澜溪属于长江一级支流,是典型的山地雨源型河道,以往多次整改效果却不明显。本工程以溉澜溪河道实现准Ⅳ类(除TN外,其他均达到Ⅳ类)水质为工程目标,本底调研掌握管涵的水质、水量,针对河道容量小、自净能力弱、源头雨污分流不彻底、地下水丰富且污染程度重、底泥淤积量大等问题,系统治理方案采用源头控源截污+末端处理治理技术,源头雨污分流改造降低污染负荷,末端再修建水质站处理剩余污水,并实现河道补水功能。在河道起点提标改造现状新华水质站工艺,出水满足河道日常生态补水需要,末端新建溉澜溪水质提升站处理剩余污水,具备雨后河道水质快速更新的功能,两座水质站出水水质满足准Ⅳ类标准,通过在线监测流量数据用以预测水质处理站规模在行业内具有创新意义。通过治理溉澜溪河道已彻底消除黑臭,重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质 雨源型河道 水环境 头减量 末端处理 清水绿岸
下载PDF
城市雨源型河道生态修复浅谈 被引量:10
2
作者 成洁 张晓菊 《人民珠江》 2015年第2期84-87,共4页
依据城市雨源型河道汛期洪水陡涨陡落,非汛期水量极少,甚至河床干涸的典型特征,通过对国内外现阶段河道综合治理模式和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的比较与评估,从流域、水环境、水生态的角度,综合考虑河流建设与水资源、城市建设相协调的关系,提... 依据城市雨源型河道汛期洪水陡涨陡落,非汛期水量极少,甚至河床干涸的典型特征,通过对国内外现阶段河道综合治理模式和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的比较与评估,从流域、水环境、水生态的角度,综合考虑河流建设与水资源、城市建设相协调的关系,提出适合雨源型河道修复的关键技术和治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源型河道 生态修复 污染 河岸过渡带 在线修复
下载PDF
城市雨源型河道原位水质净化系统设计与特点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易皓 邴永鑫 +3 位作者 虢清伟 刘芸 曾东 陈思莉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54-57,共4页
针对城市雨源型河道水质特征,利用现有条件采用原位水质净化处理系统,该系统采用了改良型A^2/O+人工湿地+氧化塘组合工艺,最大处理能力为600 m^3/d,设计出水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V类标准(NH3-N≤4.8 m... 针对城市雨源型河道水质特征,利用现有条件采用原位水质净化处理系统,该系统采用了改良型A^2/O+人工湿地+氧化塘组合工艺,最大处理能力为600 m^3/d,设计出水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V类标准(NH3-N≤4.8 mg/L)。实际运行数据表明,该系统在常规污染物削减达标的情况下能进一步对特征痕量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去除,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源型河道 水质净化处理系统 痕量有机污染物
原文传递
组合湿地塘调蓄净化技术中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黎京士 雷蕾 +2 位作者 何晨晖 王艺霖 刘畅 《广东化工》 CAS 2019年第14期257-259,共3页
针对用于工业区雨源型河道生态补水的调蓄水的水质维持与净化,研发了“植物强化稳定塘-强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建立一套20m3/h规模的中试装置。研究表明,组合湿地塘调蓄净化技术中试系统对COD、NH4+-N、TN、TP、SS分别有14.13%~31.99%... 针对用于工业区雨源型河道生态补水的调蓄水的水质维持与净化,研发了“植物强化稳定塘-强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建立一套20m3/h规模的中试装置。研究表明,组合湿地塘调蓄净化技术中试系统对COD、NH4+-N、TN、TP、SS分别有14.13%~31.99%、33.64%~77.42%、24.72%~48.04%、61.29%~67.20%、45.44%~76.90%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塘 垂直流人工湿地 雨源型河道 污染 生态补水
下载PDF
基于河道生态补水的市政污水APO/M工艺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健 黄奕龙 +6 位作者 杜朋辉 管运涛 景瑞瑛 李佳琪 陈朗 卢巧慧 吴景华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107,共7页
基于深圳雨源型河道生态补水的水质要求,以多级好氧强化除磷(APO/M)技术为主体工艺,建设一座规模为2×10^(4)m^(3)/d的生态补水回用厂。工程实践表明,以APO/M工艺为主体的污水深度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对COD、NH_(3)-N、TP和SS的去... 基于深圳雨源型河道生态补水的水质要求,以多级好氧强化除磷(APO/M)技术为主体工艺,建设一座规模为2×10^(4)m^(3)/d的生态补水回用厂。工程实践表明,以APO/M工艺为主体的污水深度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对COD、NH_(3)-N、TP和SS的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满足深圳市生态河道补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准Ⅲ类水标准(总氮除外)。该工艺出水可作为河道生态补水,还具有投资和运行成本低、紧凑且占地面积小、稳定并抗冲击负荷等技术优势。同步研究发现,APO/M工艺中特别设置的消氧段实现了AP池、O池和M池的协同,达到了生态补水的目标要求,增设消氧段(HRT=1 h)有效实现了AP池和O池的溶解氧梯度,并减少了AP池和O池的综合停留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除磷 消氧段 APO/M 雨源型河道 生态补水
原文传递
工业区雨洪强化净化与调蓄水水质保持技术中试研究
6
作者 黎京士 周秀秀 +3 位作者 何晨晖 庞志华 谌建宇 雷蕾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5-28,34,共5页
针对目前工业区高污染负荷雨源型河道具有的径流量小、污染负荷高、非雨季缺乏新鲜水水源补充的特点,研发了工业区雨洪强化净化与调蓄水水质保持技术,并建立了一套规模为20 m3/h的中试装置。雨季时对初期雨水进行净化处理,非雨季时维持... 针对目前工业区高污染负荷雨源型河道具有的径流量小、污染负荷高、非雨季缺乏新鲜水水源补充的特点,研发了工业区雨洪强化净化与调蓄水水质保持技术,并建立了一套规模为20 m3/h的中试装置。雨季时对初期雨水进行净化处理,非雨季时维持水质,并对河道进行生态补水。在降雨时期,雨洪强化净化中试系统对COD、NH3-N、TN、TP、SS的去除率分别为84. 90%~92. 96%、29. 05%~68. 82%、35. 68%~59. 12%、55. 75%~67. 18%、89. 74%~93. 31%,出水除总磷外,其他指标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在非降雨时期,调蓄水水质保持系统对COD、NH3-N、TN、TP、SS的去除率分别为14. 13%~31. 99%、33. 64%~77. 42%、24. 72%~48. 04%、61. 29%~67. 20%、45. 44%~76. 90%,出水水质可达到一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期 雨源型河道 絮凝沉淀 稳定塘 人工湿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