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载雷奈酸锶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促进骨性关节炎骨缺损的修复
1
作者 苏坤阳 陈毕能 +1 位作者 陈益樑 金少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68-1574,共7页
背景:软骨退行性变和软骨下骨损伤是骨性关节炎的主要病理特征,根据这一病理特征进行局部调控将是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有前景改进方案。目的:设计并研究一种可注射载雷奈酸锶药物递送系统,观察其在骨性关节炎局部促进软骨修复并改善软骨下... 背景:软骨退行性变和软骨下骨损伤是骨性关节炎的主要病理特征,根据这一病理特征进行局部调控将是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有前景改进方案。目的:设计并研究一种可注射载雷奈酸锶药物递送系统,观察其在骨性关节炎局部促进软骨修复并改善软骨下骨结构的治疗效果。方法:①体外实验:将雷奈酸锶搭载于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基质中构建原位药物递送系统,表征该系统的体外缓释性能。将载雷奈酸锶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实验组)、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对照组)分别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以单独培养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组,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在成软骨诱导分化后,分别进行番红O染色、阿利新蓝染色及RT-qPCR检测。将两种水凝胶分别与成骨细胞共培养,以单独培养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组,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及RT-qPCR检测。②体内实验:取18只成年SD大鼠,通过内侧半月板切除的方法建立右后侧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后1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3组处理:空白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对照组膝关节腔内注射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实验组右膝关节腔内注射载雷奈酸锶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每组6只。造模后第6周取材,分别进行Micro-CT扫描、苏木精-伊红染色、番红O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与结论:①体外实验:载雷奈酸锶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具有疏松多孔的微观结构,可持续释放雷奈酸锶,至21 d时累计释放量(60.89±0.58)%。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死染色显示,两种水凝胶均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CCK-8检测显示,载雷奈酸锶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番红O染色、阿利新蓝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及RT-qPCR检测显示,载雷奈酸锶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软骨分化。免疫荧光染色及RT-qPCR检测显示,载雷奈酸锶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可通过增加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比值而降低骨吸收活性。②体内实验:Micro-CT扫描显示,与空白组、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膝关节软骨下骨骨体积分数与骨密度升高(P<0.05,P<0.01)。组织学染色显示,与空白组、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膝关节软骨损伤明显减轻,促进Ⅱ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2蛋白的表达(P<0.05,P<0.01)。③结果表明:载雷奈酸锶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能促进骨性关节炎软骨缺损的修复、重建软骨和软骨下骨之间的复杂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药物递送系统 海藻钠/胶原水凝胶 雷奈酸锶 软骨下骨 软骨修复
下载PDF
雷奈酸锶对骨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绍泰 姜欢 +2 位作者 宋东升 李超 胡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0-526,共7页
骨代谢是指骨的转化过程,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临床上骨代谢异常疾病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等。雷奈酸锶(SrR)是同时具有抗骨吸收和促骨形成双重作用的常用药,主要依靠其中的锶(Sr)元素调节骨代谢。目前,国内外学者对SrR在骨代谢... 骨代谢是指骨的转化过程,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临床上骨代谢异常疾病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等。雷奈酸锶(SrR)是同时具有抗骨吸收和促骨形成双重作用的常用药,主要依靠其中的锶(Sr)元素调节骨代谢。目前,国内外学者对SrR在骨代谢异常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较多,但对其在调节骨吸收和骨形成作用中的机制研究报道较少,尤其各类信号通路在骨代谢中的调控作用及相关分子表达变化报道较少。现通过各类信号通路及蛋白靶点,主要从SrR对骨代谢影响、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为SrR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 雷奈酸锶 骨吸收 骨形成
下载PDF
雷奈酸锶通过骨形态发生蛋白-2/Smad通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被引量:13
3
作者 吕辉珍 黄晓丹 +2 位作者 靳思思 郭润民 吴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6-381,共6页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Smad通路在雷奈酸锶(Sr)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根据实验目的加入不同浓度Sr、BMP-2的拮抗剂noggin及Smad1小干扰RNA(SiRNA...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Smad通路在雷奈酸锶(Sr)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根据实验目的加入不同浓度Sr、BMP-2的拮抗剂noggin及Smad1小干扰RNA(SiRNA)。酶标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茜素红染色检测钙结节,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磷酸化Smad1/5/8及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蛋白的表达。结果应用0.1~10 mmol/L Sr处理BMSCs细胞1 h后,细胞内磷酸化Smad1/5/8表达增高,其中浓度为1 mmol/L时,表达达到高峰;在Sr处理BMSCs前,应用BMP-2拮抗剂noggin预处理细胞2 h能抑制Sr对磷酸化Smad1/5/8表达的上调作用;应用0.1~5 mmol/L Sr处理细胞6 h后,细胞内Runx2表达增高,其中浓度为1 mmol/L时,表达达到高峰;在Sr处理BMSCs前,应用Smad1 SiRNA转染细胞后能下调Smad1/5/8、磷酸化Smad1/5/8的表达,并抑制Sr对Runx2表达的上调作用,还拮抗Sr对ALP活性及钙化结节形成的促进作用。结论 BMP-2/Smad通路参与了Sr促进BMSCs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奈酸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2 小RNA干扰 SMAD1 5 8 Runx2 成骨细胞
下载PDF
TGF-β1在雷奈酸锶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小娜 李正 +2 位作者 王瑒 兰爱平 吴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57-2361,共5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雷奈酸锶(Sr)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试剂盒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钙结节数量;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应用0.1、1、3、5...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雷奈酸锶(Sr)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试剂盒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钙结节数量;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应用0.1、1、3、5、及7 mmol/L Sr分别处理rBMSCs 7 d,均能明显增加ALP活性,其中3 mmol/L Sr增加ALP活性的作用最大(P<0.01)。3 mmol/L Sr作用rBMSCs 21 d可明显增加钙结节数量。应用0.1~5 mmol/L Sr分别处理rBMSCs 7 d,可显著地上调TGF-β1的表达,其中浓度为1 mmol/L时,TGF-β1表达达到高峰。1~7 d,1 mmol/L Sr呈时间依赖性地促进TGF-β1表达。1 mmol/L Sr处理rBMSCs前2 h,给予TGF-β1抑制剂SB431542预处理,不仅可明显地抑制Sr对TGF-β1表达的上调作用,而且显著地减弱Sr对ALP活性及钙结节形成的促进作用。结论:Sr可通过上调TGF-β1表达促进r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奈酸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成骨分化
下载PDF
雷奈酸锶通过上调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瑒 李正 +2 位作者 王小娜 兰爱平 吴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4-408,共5页
目的:探讨雷奈酸锶(strontium ranelate,Sr)是否可以通过上调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protein 2,BMP-2)的表达而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方法:对大鼠BMSCs进行... 目的:探讨雷奈酸锶(strontium ranelate,Sr)是否可以通过上调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protein 2,BMP-2)的表达而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方法:对大鼠BMSCs进行分离、纯化、培养及向成骨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并在诱导培养时,根据实验目的加入不同浓度Sr以及BMP-2的拮抗剂noggin。用酶标法检测成骨细胞分化和功能成熟的早期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的变化,用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钙化水平,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MP-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应用0.1~7 mmol/L Sr处理细胞7 d均可使细胞ALP活性显著增加,其中浓度为3 mmol/L时效果最显著;应用3 mmol/L Sr处理细胞21 d可使细胞钙化结节明显增多;应用0.1~7 mmol/L Sr处理细胞7 d后细胞内BMP-2蛋白水平明显增高;在Sr处理BMSCs前,应用BMP-2拮抗剂noggin预处理细胞2 h不仅抑制Sr对BMP-2表达的上调作用,还拮抗Sr对ALP活性及钙化结节形成的促进作用。结论:上调BMP-2的表达可能是Sr促进大鼠B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奈酸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2 成骨细胞
下载PDF
雷奈酸锶对模拟失重雄性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杨锐 黄震 +5 位作者 蔡德鸿 张桦 赖阿娜 张振 孙平 陈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34-837,共4页
目的观察雷奈酸锶对模拟失重雄性大鼠质疏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7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尾吊模拟失重组,C组为悬吊模拟失重同时给以雷奈酸锶灌胃组。A和B组灌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实验期均为28d。测骨代谢指标,右侧股... 目的观察雷奈酸锶对模拟失重雄性大鼠质疏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7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尾吊模拟失重组,C组为悬吊模拟失重同时给以雷奈酸锶灌胃组。A和B组灌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实验期均为28d。测骨代谢指标,右侧股骨的骨密度和骨矿盐含量,扫描电镜观察股骨颈超微结构。结果B组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骨密度、骨矿盐含量水平显著低于A组相应的指标(P<0.05),血钙、血磷无显著差异(P>0.05),组骨小梁表面胶原纤维排列杂乱,松散,可见骨吸收现象;C组大鼠上述生化及代谢指标显著性高于B组大鼠(P<0.05),C组大鼠骨小梁较B组数量增多,厚度增加,骨吸收减少。结论雷奈酸锶能明显降低模拟失重大鼠股骨颈的骨丢失,增加骨形成,防治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奈酸锶 模拟失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生化指标 扫描电镜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7在雷奈酸锶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正 王瑒 +2 位作者 王小娜 兰爱平 吴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49-1953,共5页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在雷奈酸锶(Strontium ranelate,Sr)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4周龄大鼠BMSCs,取第3~4代,用细胞碱性磷酸酶标法检测不同浓度Sr作用下碱性磷酸酶...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在雷奈酸锶(Strontium ranelate,Sr)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4周龄大鼠BMSCs,取第3~4代,用细胞碱性磷酸酶标法检测不同浓度Sr作用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表达;用茜素红染色法检测钙结节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测定BMP-7的表达水平。结果在0.1~3.0 mmol/L的浓度范围内,Sr呈浓度依赖性地增加ALP活性,其浓度为3 mmol/L时,ALP活性表达最高,并明显促进钙结节的表达;Sr(0.1~3.0 mmol/L)呈浓度依赖性地上调BMP-7表达,其中浓度为3 mmol/L时,BMP-7表达最高;BMP-7阻断剂(noggin)(100 ng/ml)不仅抑制Sr诱导的BMP-7表达,而且使ALP活性及钙结节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 Sr可通过上调BMP-7表达促进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奈酸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骨形成蛋白-7 碱性磷 钙结节
下载PDF
雷奈酸锶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大鼠骨超微结构和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晓东 孙平 +2 位作者 洪曼杰 邓伟民 蔡德鸿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观察雷奈酸锶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大鼠胫骨近端松质骨超微结构和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24只3.5月龄SPF级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等分为3组:Nrm组:正常对照组;Met组:皮下注射甲强龙(Met)5 mg/(kg.d),每周5次;SrR... 目的观察雷奈酸锶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大鼠胫骨近端松质骨超微结构和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24只3.5月龄SPF级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等分为3组:Nrm组:正常对照组;Met组:皮下注射甲强龙(Met)5 mg/(kg.d),每周5次;SrR组:在Met组基础上给予雷奈酸锶900 mg/(kg.d)灌胃。实验期9周。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股骨远端松质骨的超微结构,生物材料试验机测量骨生物力学性能。结果 Met组与Nrm组比较大鼠骨小梁变细、断裂、数目减少,胶原纤维排列杂乱;SrR组较Met组大鼠骨小梁数目增多,胶原纤维排列规整,未见明显微骨折,保持了较好的超微结构。Met组大鼠股骨、L4和L5的最大载荷、刚度显著低于Nrm组相应指标(P<0.001);SrR组大鼠股骨、L4和L5的最大载荷、刚度显著高于Met组相应指标(P<0.001,P<0.05)。结论给予雷奈酸锶900 mg/(kg.d)灌胃对改善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大鼠胫骨近端松质骨超微结构和骨生物力学特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奈酸锶 糖皮质激素 骨质疏松 扫描电镜 骨生物力学 大鼠
下载PDF
雷奈酸锶通过TGF-β_1/Smad通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被引量:9
9
作者 黄晓丹 吕辉珍 +2 位作者 靳思思 郭润民 吴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2-307,共6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通路在雷奈酸锶(strontium ranelate,Sr)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在大鼠BMSCs向成骨细胞的诱导分化过程中,用Sr处理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磷酸化S...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通路在雷奈酸锶(strontium ranelate,Sr)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在大鼠BMSCs向成骨细胞的诱导分化过程中,用Sr处理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磷酸化Smad2(phosphorylated Smad2,p-Smad2)和Runx2的表达。用TGF-β1特异性阻断剂SB431542或Smad2小干扰RNA(Smad2-siRNA)预处理BMSCs后加入Sr,再观察p-Smad2和Runx2表达的改变。应用试剂盒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及钙结节水平。结果:在大鼠BMSCs向成骨细胞的诱导分化过程中,Sr可增加p-Smad2和Runx2的表达,Sr浓度为1 mmol/L、作用1 h时,p-Smad2表达最多;Sr浓度为1 mmol/L、作用5 d时,Runx2表达最多;用SB431542或Smad2-siRNA预处理BMSCs后再加入Sr,不仅可以抑制p-Smad2和Runx2的表达,且ALP活性与钙结节数量也受到明显的抑制。结论:Sr可通过TGF-β1/Smad通路促进大鼠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奈酸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2蛋白 Runx2蛋白
下载PDF
雷奈酸锶的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蒋晔 李艳荣 +1 位作者 丁翔宇 郝福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4,共5页
雷奈酸锶是一种新近上市的治疗骨质疏松药物,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及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研究表明雷奈酸锶是一种既具有抗骨吸收,又能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在迄今为止的临床试验中,雷奈酸锶... 雷奈酸锶是一种新近上市的治疗骨质疏松药物,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及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研究表明雷奈酸锶是一种既具有抗骨吸收,又能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在迄今为止的临床试验中,雷奈酸锶显示了很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就雷奈酸锶目前的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药物疗法 临床试验 雷奈酸锶
下载PDF
口服雷奈酸锶与胶原肽对尾吊大鼠骨丢失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俊丽 宋淑军 +1 位作者 司少艳 郭燕川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32-436,共5页
目的观察口服雷奈酸锶(strontium ranelate,SR)与胶原肽(collagen peptides,CP)对尾吊(tail supended,TS)大鼠骨丢失的抑制效应。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对照组(CN),尾吊模拟微重力组(TS),模拟失重同时给予SR和CP各750 mg/k... 目的观察口服雷奈酸锶(strontium ranelate,SR)与胶原肽(collagen peptides,CP)对尾吊(tail supended,TS)大鼠骨丢失的抑制效应。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对照组(CN),尾吊模拟微重力组(TS),模拟失重同时给予SR和CP各750 mg/kg灌胃组(SR&CP),各组实验期均为28 d。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骨钙素(osteocalcin,OC)含量;Micro-CT分析骨微结构;Masson染色观察骨胶原纤维;双能X线(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检测股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结果 TS大鼠补充SR和CP显示骨保护作用:抑制TS诱导的血清ALP和OC含量的降低,改善骨微结构;显著抑制TS组大鼠股骨BMD的降低。结论口服SR和CP能明显抑制TS大鼠的骨丢失,从而为微重力环境下骨丢失的防治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奈酸锶 胶原肽 模拟失重 骨丢失 抑制
原文传递
雷奈酸锶联合鲑鱼降钙素针剂对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疗效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2
作者 施建辉 柳明忠 许志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5-638,646,共5页
目的探讨雷奈酸锶联合鲑鱼降钙素针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进行保守治疗,治疗组在入院后第1天接受雷奈酸锶联合鲑... 目的探讨雷奈酸锶联合鲑鱼降钙素针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进行保守治疗,治疗组在入院后第1天接受雷奈酸锶联合鲑鱼降钙素针剂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疗程后评定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检测患者骨密度及骨钙素(BGP)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 Laps);并观察治疗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疗程后两组患者VAS与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骨密度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血清BGP和β-Cross Laps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变(P<0.05),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奈酸锶联合鲑鱼降钙素针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较好,能增加患者骨密度,降低血清BAP和CTX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老年患者 雷奈酸锶 鲑鱼降钙素针剂 骨密度 骨代谢
下载PDF
PVP联合雷奈酸锶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78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晓东 孙平 +2 位作者 洪曼杰 邓伟民 郝群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0-452,478,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雷奈酸锶(SrR)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对绝经后OVCF 78例,行PVP联合SrR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缓解、骨密度(BMD)、骨代谢指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雷奈酸锶(SrR)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对绝经后OVCF 78例,行PVP联合SrR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缓解、骨密度(BMD)、骨代谢指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SrR治疗一年后患者髋骨BMD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未见新发骨折。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BGP)、总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较SrR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较SrR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PVP联合SrR治疗OVCF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奈酸锶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压缩骨折
下载PDF
雷奈酸锶对骨质疏松性骨痛及骨密度疗效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聂玮 李晓林 +1 位作者 蒋梁华 曾炳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419-423,共5页
目的研究雷奈酸锶联合钙剂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对骨痛、骨密度及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作用,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4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被随机分为雷奈酸锶+钙剂组(SR+Ca组,62例)和钙剂组(Ca组,62例),进行开放、对比研究。雷奈酸... 目的研究雷奈酸锶联合钙剂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对骨痛、骨密度及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作用,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4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被随机分为雷奈酸锶+钙剂组(SR+Ca组,62例)和钙剂组(Ca组,62例),进行开放、对比研究。雷奈酸锶+钙剂组:雷奈酸锶2g/d,口服,同时口服钙剂600mg/d;Ca组:钙剂600mg/d,口服。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腰背部自发性疼痛的VAS评分、L1-L4椎体、股骨颈、Wards三角、桡骨远端的BMD值及T值,并观察两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及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雷奈酸锶+钙剂组VAS评分明显改善,低于钙剂组,但骨痛缓解过程较为缓慢;雷奈酸锶+钙剂组L1-L4椎体、股骨颈、Wards三角、桡骨远端的BMD值及T值在治疗后6月及12月较治疗前上升显著,明显优于钙剂组(P<0.01)。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发生率钙剂组明显高于雷奈酸锶+钙剂组。雷奈酸锶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及腹泻,钙剂组主要为便秘。结论雷奈酸锶对骨痛的缓解作用较为缓慢,但经过足够的疗程依然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它能有效提高骨质量,降低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发生率,副反应少,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奈酸锶 骨质疏松症 骨痛 骨密度 骨折
下载PDF
阿法骨化醇与雷奈酸锶治疗老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淑红 王侠 原野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037-2039,共3页
目的:比较阿法骨化醇与雷奈酸锶治疗老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58例老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79例)。所有患者给予碳酸钙D3片1片,口服,每日1次。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法骨... 目的:比较阿法骨化醇与雷奈酸锶治疗老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58例老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79例)。所有患者给予碳酸钙D3片1片,口服,每日1次。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2粒,口服,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给予雷奈酸锶干混悬剂1袋,睡前口服,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12个月后的腰2-4椎体(L2-4)和股骨颈的骨密度(BMD)、骨钙素、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2-4和股骨颈的BMD、骨钙素、TPINP、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12个月和观察组患者治疗6、12个月后L2-4的BMD、股骨颈的BMD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和观察组患者治疗6、12个月后TPINP、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钙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雷奈酸锶治疗老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显著优于阿法骨化醇,且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奈酸锶 阿法骨化醇 老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雷奈酸锶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84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董群伟 林毅明 +2 位作者 孙平 许小奔 王晓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923-3925,共3页
目的:观察雷奈酸锶(SrR)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选取绝经后OVCF患者84例,行PVP联合SrR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缓解、骨密度(BMD)、髋关节强度指数(FSI)、骨代谢指标和不良反应的... 目的:观察雷奈酸锶(SrR)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选取绝经后OVCF患者84例,行PVP联合SrR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缓解、骨密度(BMD)、髋关节强度指数(FSI)、骨代谢指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SrR治疗1年后患者双侧股骨颈、腰椎(手术椎体除外)BMD和FSI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P﹤0.01),未见新发骨折。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总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显著增加(P﹤0.05),β-胶原降解产物显著降低(P﹤0.05),治疗期间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SrR联合PVP治疗OVCF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雷奈酸锶 经皮椎体成形术 压缩骨折
下载PDF
雷奈酸锶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生和成脂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雪鹏 郝永强 +3 位作者 曹磊 陆耀刚 金芳纯 王磊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1年第1期36-43,共8页
目的从细胞和基因水平研究不同浓度雷奈酸锶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并鉴定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不同浓度雷奈酸锶(0、0.05、0.1、0.5、1.0和5.0 mmol/L)刺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测定其增生活性。在成脂... 目的从细胞和基因水平研究不同浓度雷奈酸锶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并鉴定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不同浓度雷奈酸锶(0、0.05、0.1、0.5、1.0和5.0 mmol/L)刺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测定其增生活性。在成脂诱导条件下,加入不同浓度雷奈酸锶(0、1.0、5.0 mmol/L),倒置显微镜下检测油红染色并进行成脂相关基因检测。结果在非诱导条件下,浓度为1.0和5.0 mmol/L的雷奈酸锶对细胞增生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在成脂诱导6及9 d后,1.0和5.0 mmol/L雷奈酸锶均对细胞成脂分化具有抑制作用,表现为细胞内脂滴缩小,油红染色阳性细胞数量减低,成脂分化关键基因PPAR-γ、C/EBP-β、aP-2以及Glut-4的表达量降低。结论在体外雷奈酸锶具有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生作用,并抑制其向脂肪细胞分化,这可能与其具有促进前体干细胞成骨分化并维持成骨与成脂分化平衡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奈酸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增生 成脂分化 骨质疏松
下载PDF
雷奈酸锶对小榄地区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育林 袁妙兰 +3 位作者 濮先明 朱俊 李超杰 段新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评估雷奈酸锶对小榄地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4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被随机分为雷奈酸锶+钙剂+骨化三醇组(SA),阿伦膦酸+钙剂+骨化三醇组(AL),钙剂+骨化三醇组(CA),进行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分别在用... 目的评估雷奈酸锶对小榄地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4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被随机分为雷奈酸锶+钙剂+骨化三醇组(SA),阿伦膦酸+钙剂+骨化三醇组(AL),钙剂+骨化三醇组(CA),进行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分别在用药前、用药6个月、用药12个月测定受试者的骨密度及血骨转换生化指标。结果药物干预6个月,SR组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均增加显著高于AL及CA组(P<0.05),AL组显著高于CA组(P<0.05);各组血清β-CTX均降低,SR组及AL组降幅显著高于CA组(P<0.05);SR组及CA组血清PINP及OC均升高,AL组降低,AL组与CA组及SR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SR组升幅显著高于CA组(P<0.05)。药物干预12个月,与基线相比较,SR组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增加显著高于AL及CA组(P<0.05),AL组显著高于CA组P<0.05)。与基线相比较,各组血清β-CTX均降低,SR组及AL组降幅显著高于CA组(P<0.05);SR组及CA组血清PINP及OC均升高,AL组降低,AL组与CA组及SR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SR组升幅显著高于CA组(P<0.05)。雷奈酸锶治疗组有3例(9.1%)患者因恶心及纳差而退出研究,阿伦膦酸组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雷奈酸锶疗效优于阿伦膦酸钠,雷奈酸锶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多,影响长期治疗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奈酸锶 绝经后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转换血清标志物 安全性
下载PDF
Hedgehog/Gli1通路在雷奈酸锶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洁芬 廖静秋 +4 位作者 张伟杰 许翎 智喜梅 林凯 吴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4-238,共5页
目的:探讨Hedgehog/Gli1信号通路在雷奈酸锶(strontium ranelate,Sr)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诱导其成骨分化,根据实验目的加入不同浓度的Sr、Hedgehog受体拮抗剂cyclopa... 目的:探讨Hedgehog/Gli1信号通路在雷奈酸锶(strontium ranelate,Sr)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诱导其成骨分化,根据实验目的加入不同浓度的Sr、Hedgehog受体拮抗剂cyclopamine(Cy)及Gli1小干扰RNA(Gli1-siRNA)。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Gli1及Runx2的表达,酶标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茜素红染色法检测钙结节水平。结果:应用不同浓度的Sr(0.1-5 mmol/L)处理BMSCs细胞7 d后,细胞内Gli1蛋白表达增高,Sr的浓度为3 mmol/L时,Gli1表达达到高峰;使用Cy与Sr共处理BMSCs 7 d,能拮抗Sr对Gli1蛋白表达的上调作用;应用Gli1-siRNA转染细胞后,能下调Gli1蛋白的表达,并抑制Sr对Gli1下游Runx2蛋白表达的上调作用,还可拮抗Sr对ALP活性及钙化结节形成的促进作用。结论:Hedgehog/Gli1通路参与了Sr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分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奈酸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Hedgehog蛋白 GLI1蛋白 Runx2蛋白
下载PDF
雷奈酸锶在模拟微重力环境对成骨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淑军 司少艳 +4 位作者 牛忠英 周金莲 史亮 刘俊丽 张建中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06-108,112,共4页
目的观察新型的抗骨质疏松药雷奈酸锶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对成骨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沿水平轴连续回转(30 r/min)细胞培养系统模拟微重力环境,使用MTT比色法或台盼兰染色、细胞计数法观察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增殖情况。结... 目的观察新型的抗骨质疏松药雷奈酸锶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对成骨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沿水平轴连续回转(30 r/min)细胞培养系统模拟微重力环境,使用MTT比色法或台盼兰染色、细胞计数法观察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增殖情况。结果模拟微重力环境可以降低MC3T3-E1增殖功能,雷奈酸锶在模拟微重力环境可以增强MC3T3-E1增殖功能。结论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雷奈酸锶对成骨细胞增殖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为雷奈酸锶治疗微重力环境骨量丢失提供了理论和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 雷奈酸锶 成骨细胞 增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