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次声在雷暴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韩金林 《应用声学》 CSCD 1990年第2期1-5,共5页
本文主要叙述雷暴次声的频率结构及其产生的物理机制。提出用闪电的电磁场脉冲来确定雷暴源的方向,用雷电产生的次声来识别雷声,制作成功LD型自动记录雷暴仪。实现了气象台站对于20km这一人耳闻雷作用距离范围内的雷暴过程的记录和报警... 本文主要叙述雷暴次声的频率结构及其产生的物理机制。提出用闪电的电磁场脉冲来确定雷暴源的方向,用雷电产生的次声来识别雷声,制作成功LD型自动记录雷暴仪。实现了气象台站对于20km这一人耳闻雷作用距离范围内的雷暴过程的记录和报警的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次声 雷暴探测 应用
下载PDF
不需雷达的雷暴探测系统
2
作者 文立昌 《国际航空》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0-50,共1页
对那些不具备配置气象雷达的飞机驾驶员而言,最怕的可能就是飞行中遭遇雷暴。如果不清楚雷暴的特性及其相对飞机的距离和方位,就不能飞行。在众多不依赖气象雷达的雷暴探测系统中,BF古德里奇公司的WX-900系列颇具代表性。
关键词 飞机 雷暴探测系统 雷暴
原文传递
闪电定位资料应用于雷暴天气监测与诊断的个例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魏锦成 陈泽面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39-42,共4页
以厦门1996年初雷天气的多普勒雷达探测为例,分析了闪电定位对探测初生雷暴、识别雷雨和阵雨回波、判断雷暴降水率、移动、变化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 闪电 定位 雷暴探测 天气监测 天气诊断
下载PDF
我国雷暴特点及对飞行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谢澜 《科技风》 2019年第2期227-227,共1页
本文分析了我国雷暴活动的气候特征:南方多于北方,山地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地区和江湖流域,以及潮湿地区多于干旱地区。概述了在我国雷暴天气飞行中、颠簸、积冰、雷击、冰雹、下击暴流等危及安全的因素。结合飞行各个阶段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 雷暴分布 雷暴探测 绕飞
下载PDF
多雷林区冷云催化防雷作业系统
5
作者 李迪飞 边洪俊 +3 位作者 李忠琦 陈方 张广英 毕武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2年第1期20-22,共3页
介绍一种针对森林草原等开阔空间的大面积防雷系统。该系统将雷达探测技术、早期雷暴定位技术、人工影响闪电及催化消雷火箭作业技术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并使之工程化,可为森林防护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 森林草原开阔空间 雷暴探测 催化防雷作业
下载PDF
智能防雷体系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刘世宇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7年第11期67-68,共2页
本文分析了由雷暴探测预警预报、接闪器自启动引雷、供电线路双回路智能切换、防雷装置智能在线监测技术组成的智能防雷体系,将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引入到雷电综合防护措施中,实现智能防雷。
关键词 雷暴探测 防雷装置在线监测 智能防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