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时空聚类的变电站雷电预警模型
1
作者 陈华 《山东工业技术》 2024年第1期117-121,共5页
变电站有效防雷是电网稳定性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单一的雷电探测数据,将其划分为连续时段的雷击点集,通过DBSCAN聚类算法得到各个时段相对集中的雷击点集,对于连续两个时段聚类成功的雷击点集,计算雷云的移动方向和速度,以预测未来的... 变电站有效防雷是电网稳定性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单一的雷电探测数据,将其划分为连续时段的雷击点集,通过DBSCAN聚类算法得到各个时段相对集中的雷击点集,对于连续两个时段聚类成功的雷击点集,计算雷云的移动方向和速度,以预测未来的雷击区域,当预测雷击区域覆盖变电站时,则对工作人员提前告警。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预警模型效果较好,预测时间提前量可达十几分钟,时间提前量在10分钟内时,几乎达到精准预测。区别于当前常用的硬件防雷设施,本文的预警模型可在雷电发生前进行雷电告警,以便工作人员提前采取应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时空聚类 DBSCAN聚类算法 雷电预警
下载PDF
智能雷电预警系统的应用
2
作者 苏永新 《辽宁广播电视技术》 2024年第1期44-45,共2页
智能雷电预警系统的应用在广播电视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引人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将传统的被动防雷升级为主动防雷,实现了雷电预警、智能化防雷和智能化监测。通过对防雷设备的监测和数据分析,优化防雷策略,提升防... 智能雷电预警系统的应用在广播电视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引人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将传统的被动防雷升级为主动防雷,实现了雷电预警、智能化防雷和智能化监测。通过对防雷设备的监测和数据分析,优化防雷策略,提升防雷减灾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雷电预警系统 广播电视 防雷 主动防雷 数据分析
下载PDF
基于多源资料的新会雷电预警效果检验
3
作者 徐加民 徐碧裕 +1 位作者 徐浩彬 钟雨珊 《广东气象》 2023年第3期68-72,共5页
利用粤港澳闪电定位以及江门新会电场强度资料,挑选了2017年14次强雷电天气过程,对比分析了闪电发生前的电场强度和差分电场强度分布特征,进一步检验了电场阈值和差分电场阈值下雷电预警效果。结果表明:(1)新会电场站附近闪电密度中心达... 利用粤港澳闪电定位以及江门新会电场强度资料,挑选了2017年14次强雷电天气过程,对比分析了闪电发生前的电场强度和差分电场强度分布特征,进一步检验了电场阈值和差分电场阈值下雷电预警效果。结果表明:(1)新会电场站附近闪电密度中心达到18次/km^(2),西北部闪电密度高,东南部低。(2)闪电距离越近,发生闪电前30 min产生的最大电场、平均电场强度越强,闪电的差分电场值较大,10~20 km闪电产生的电场极性较为稳定。(3)用电场阈值进行预警时,新会电场阈值设定建议不超过6 kV/m;用差分电场阈值进行预警,能提高临界成功指数(CSI)、降低虚警率(FAR),对于中短距离(14 km内)的闪电预警效果更好。(4)对于准确预警的雷电,雷电距离越近,或电场(差分电场)阈值越大,雷电预警的提前量越小;采用差分电场阈值时,较采用电场阈值的预警提前量整体减小,阈值5 kV/m内10~20 km雷电预警提前量下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防御 雷电预警 多源资料 预警效果 新会
下载PDF
多种观测资料在红塔集团雷电预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波 张自祥 杨凤琼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23年第1期71-78,共8页
尝试利用多种观测资料对雷电预警预报的技术方法,以大气电场测量为基础,利用地面电场仪、气象观测雷达的组网,实现自动、连续、实时监测雷雨云中强雷电活动中心在红塔集团地面产生的电场强度、极性以及闪电数等,提供监测范围内雷暴强电... 尝试利用多种观测资料对雷电预警预报的技术方法,以大气电场测量为基础,利用地面电场仪、气象观测雷达的组网,实现自动、连续、实时监测雷雨云中强雷电活动中心在红塔集团地面产生的电场强度、极性以及闪电数等,提供监测范围内雷暴强电荷活动中心的发生发展演变特征和整个雷暴过程中雷电活动位置和发展信息。同时结合闪电定位系统的观测,为雷电的监测和预报提供更充分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预警 观测资料 红塔集团
下载PDF
基于多权重特征融合的雷电预警
5
作者 罗龙波 陈明辉 +1 位作者 刘艳萍 单华鹏 《制造业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1-65,211,共6页
雷击事故一直是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原因,给电力系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了降低配电网雷击事故发生分概率,基于深度学习提出一种多权重特征融合的雷电预警模型。该模型第一次将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 from Trans... 雷击事故一直是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原因,给电力系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了降低配电网雷击事故发生分概率,基于深度学习提出一种多权重特征融合的雷电预警模型。该模型第一次将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 from Transformers(BERT)引入对配网数据中心大气及电场数据进行预处理。考虑到检测数据具有一定的时序性,采用双向长短记忆网络(BiLSTM)时序网络对预处理数据进行特征提取。为了弥补BiLSTM数据之间的相关性,采用自注意力(Self-attention)模型对数据之间权重分析。同时,考虑到模型训练过程信息的丢失,采用残差网络对特征信息进行弥补。为了验证模型预警的有效性,采用PyCharm从模型模块匹配和对比模型两个方面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对比模型预警结果,所提模型在预警的均方误差和空爆率都得到很大降低,同时提高了预警的准确率。所提模型提高了雷电检测的准确率,降低雷击电网事故的发生,进而提高了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雷电预警 BERT 自注意力 残差
下载PDF
雷电预警装置在油库区的应用
6
作者 潘建设 《中国设备工程》 2023年第13期211-213,共3页
大气中电场监测是雷电监测重要部分。通过交互式蜂窝雷电预警设备来监测油储区域大气电场及其变化,并将雷云变化及局部区域潜在雷暴活动进行预报。同时,通过判断雷电距离油储区域距离分别进行一级黄色预警、二级橙色预警、三级红色预警... 大气中电场监测是雷电监测重要部分。通过交互式蜂窝雷电预警设备来监测油储区域大气电场及其变化,并将雷云变化及局部区域潜在雷暴活动进行预报。同时,通过判断雷电距离油储区域距离分别进行一级黄色预警、二级橙色预警、三级红色预警。对生产进行精准指导,减少非必要停工时间,提升了企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云块 交互式蜂窝雷电预警系统 地址 预警 决策 效率
下载PDF
原油罐区雷电预警及防护技术
7
作者 刘璇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23年第3期11-15,共5页
为避免浮顶储罐遭受雷击时,在二次密封油气空间中放电引起密封圈火灾,搭建了实验室模拟环境下的浮顶储罐等比例模型,开展了储罐雷击火花放电试验研究。从储罐本体防雷设计和罐区雷电安全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大型浮顶储罐雷击火灾事故的机... 为避免浮顶储罐遭受雷击时,在二次密封油气空间中放电引起密封圈火灾,搭建了实验室模拟环境下的浮顶储罐等比例模型,开展了储罐雷击火花放电试验研究。从储罐本体防雷设计和罐区雷电安全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大型浮顶储罐雷击火灾事故的机理。针对储罐雷击薄弱环节,研发了新型橡胶刮板、导向柱密封绝缘装置、雷电流泄放装置等装备,为浮顶储罐提高抗雷击能力提供了解决方案,开发了罐区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可实现提前30 min雷电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顶储罐 雷击事故 油气空间放电 放电间隙 雷电防护 雷电预警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桥梁雷电预警模型构建与应用
8
作者 陆树嵩 黄小磊 梁健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12期0184-0187,共4页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力支持,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出现空前速度和规模数量。桥梁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标志,体现着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随着铁、钢、水泥、钢筋混凝土等相继出现,桥梁拥有了更多...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力支持,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出现空前速度和规模数量。桥梁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标志,体现着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随着铁、钢、水泥、钢筋混凝土等相继出现,桥梁拥有了更多的结构形式,同时不再仅限于满足人员通行,还需要保障火车、汽车等重载荷和高速度条件下的运行安全性和平稳性,是现代交通和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作为交通咽喉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保证桥梁的正常运行是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桥梁因其特殊性,易受到多种自然灾害和外部因素的威胁,其中之一就是雷电。雷电不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还可能对桥梁结构造成严重损害,导致维修的高昂成本。因此,建立高效准确的桥梁雷电预警系统变得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融合 桥梁雷电预警 模型构建 应用研究
下载PDF
大气电场仪在万载雷电预警中的应用
9
作者 徐岗 苏缘 +2 位作者 赵珞 李茜 刘菁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9期139-141,共3页
立足于万载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特点,详细分析了大气电场仪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参数,并深入探讨了大气电场仪逆行雷电预警的物理原理和操作方法。针对大气电场仪在万载雷电预警中的应用优势和挑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为相关从业人员... 立足于万载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特点,详细分析了大气电场仪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参数,并深入探讨了大气电场仪逆行雷电预警的物理原理和操作方法。针对大气电场仪在万载雷电预警中的应用优势和挑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电场仪 雷电预警 应用
下载PDF
GMDH神经网络在雷电预警中的应用
10
作者 刘海兵 卢秋芳 《陕西气象》 2023年第5期74-79,共6页
利用江西南昌地区南昌县、小蓝经开区、塔城乡和小莲村等站点多个时间序列的大气电场和雷电数据,选取南昌地区2018-2020年56个雷电活动过程中共计224个时间序列大气电场和经小波函数sym5和阈值分析法Rigorous Sure变换的大气电场信号进... 利用江西南昌地区南昌县、小蓝经开区、塔城乡和小莲村等站点多个时间序列的大气电场和雷电数据,选取南昌地区2018-2020年56个雷电活动过程中共计224个时间序列大气电场和经小波函数sym5和阈值分析法Rigorous Sure变换的大气电场信号进行训练和测试,建立自组织数据处理的群方法GMDH(group method of data handling)神经网络模型并应用于雷电活动的预警。结果表明:30~60 min GMDH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值和实测值相关系数(R)在0.7~0.85之间,经过小波变换处理后的大气电场数据预测准确率更高,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接近于1,均方误差、均方根误差以及准则值(P)均可控制在5%以内;借助提前获取的大气电场预测数据,通过大气电场强度剧烈的脉冲变化可以预示着雷电活动的发生,有效地提高雷电预警的准确率和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DH神经网络 雷电预警 小波函数 准则值
下载PDF
地面电场资料在雷电预警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7
11
作者 孟青 吕伟涛 +6 位作者 姚雯 何平 张义军 刘强 李林 张曼 常晨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0-33,共4页
论述利用地面电场仪的探测资料对雷电预警预报的技术方法,以大气电场测量为基础,利用地面电场仪的组网,实现自动、连续、实时监测雷雨云中强雷电活动中心在地面产生的电场强度、极性以及闪电数等,提供监测范围内雷暴强电荷活动中心的发... 论述利用地面电场仪的探测资料对雷电预警预报的技术方法,以大气电场测量为基础,利用地面电场仪的组网,实现自动、连续、实时监测雷雨云中强雷电活动中心在地面产生的电场强度、极性以及闪电数等,提供监测范围内雷暴强电荷活动中心的发生发展演变特征和整个雷暴过程中雷电活动位置和发展信息。同时结合闪电定位系统的观测,为雷电的监测和预报提供更充分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 地面大气电场 雷电预警 雷电活动 地面电场 预警技术 闪电定位系统 应用 预警预报 活动中心
下载PDF
雷达资料在孤立单体雷电预警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63
12
作者 王飞 张义军 +2 位作者 赵均壮 吕伟涛 孟青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3-160,共8页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结合探空、闪电资料对2005年夏季北京地区的20个单体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40 dBz是比较适合该地区雷电预警的一个雷达回波特征参量;在此基础之上,将0℃层结高度作为基础特征高度,并结合-10℃层结高度和强回波...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结合探空、闪电资料对2005年夏季北京地区的20个单体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40 dBz是比较适合该地区雷电预警的一个雷达回波特征参量;在此基础之上,将0℃层结高度作为基础特征高度,并结合-10℃层结高度和强回波所占比例对孤立单体的雷电发生进行综合预警是一种较为接近实际应用的方法。根据以上分析,该文针对孤立单体能否发生闪电、以及闪电发生的起始时间给出了一个初步的预报方法,并利用22个孤立单体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在对单体是否会发展为雷暴单体,以及雷暴单体中初次闪电发生时段的预报方面效果较好。同时还发现,雷暴单体中从25 dBz回波出现到单体的35 dBz回波厚度变化率达到极值的时间差,与雷暴中最早的云闪与最早的地闪之间的时间差,两者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这为进一步预测地闪的发生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回波 层结高度 回波厚度变化率 雷电预警
下载PDF
多普勒天气雷达与雷电预警关系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常越 陈德生 郭在华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0年第1期36-39,共4页
选取湖南省长沙站的多普勒雷达资料,根据闪电定位仪数据对发生闪电和未发生闪电的雷暴单体的雷达回波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验证,给出雷达回波顶高和VIL的雷电预警指标,并结合雷暴单体的速度场信息,提前0-30 min做出雷电预警,对该地区的雷电... 选取湖南省长沙站的多普勒雷达资料,根据闪电定位仪数据对发生闪电和未发生闪电的雷暴单体的雷达回波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验证,给出雷达回波顶高和VIL的雷电预警指标,并结合雷暴单体的速度场信息,提前0-30 min做出雷电预警,对该地区的雷电预警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 回波顶高 VIL 雷电预警
下载PDF
场磨式电场仪在雷电预警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宋欣 王克奇 李迪飞 《自动化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1,共4页
场磨式电场仪是一种新型雷电探测装置。它利用导体在电场中产生感应电荷的原理,通过感生电荷的变化检验空间电场的强度。而根据空间电场及其变化能反映出雷暴云的生成和发展,从而通过电场监测对雷电进行预警。电场仪采用了新型的双定子... 场磨式电场仪是一种新型雷电探测装置。它利用导体在电场中产生感应电荷的原理,通过感生电荷的变化检验空间电场的强度。而根据空间电场及其变化能反映出雷暴云的生成和发展,从而通过电场监测对雷电进行预警。电场仪采用了新型的双定子结构以及独特的电路设计,有效地屏蔽了空中积累电荷以及周围空间离子流对测量的影响。在实际雷电预警系统的电场测试中,该电场仪表现出输出信号与电场强度的预期相符的实验结果。证明了场磨式电场仪在雷电预警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磨式 电荷 电场 雷电预警
下载PDF
武汉地区雷电预警阈值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国梁 李俊 +2 位作者 李享 余蓉 朱传林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74-879,共6页
利用湖北新一代多普勒雷达、闪电定位仪、电场仪等探测设备获取的大气探测资料,采取概率统计方法,就武汉市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184次雷暴过程中的1067次闪电和预警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初步确定武汉地区雷电预警指标阈值。结果表... 利用湖北新一代多普勒雷达、闪电定位仪、电场仪等探测设备获取的大气探测资料,采取概率统计方法,就武汉市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184次雷暴过程中的1067次闪电和预警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初步确定武汉地区雷电预警指标阈值。结果表明:雷电发生与大气电场强度、雷达回波反射率因子、回波顶高、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等指标关系密切;大气电场强度阈值为2kV/m左右;-10℃高度上回波强度大于等于40dBz且回波顶高为6km左右、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大于等于10kg/m2可以作为武汉地区雷电预警阈值,且不同的月份阈值有所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地区 雷电预警 阈值指标
下载PDF
雷达资料在高原东北侧雷电预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维成 苟尚 傅朝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53-1259,共7页
利用LD-Ⅱ闪电定位仪资料和兰州CINRAD/CC雷达资料,对甘肃中部2011和2012年夏季对流性降水过程中雷达回波单体与雷电活动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提取反映较好的雷达产品特征量,建立雷电预警方案。结果表明,35 dBz回波顶高(ET)突破-10... 利用LD-Ⅱ闪电定位仪资料和兰州CINRAD/CC雷达资料,对甘肃中部2011和2012年夏季对流性降水过程中雷达回波单体与雷电活动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提取反映较好的雷达产品特征量,建立雷电预警方案。结果表明,35 dBz回波顶高(ET)突破-10℃层高度和40 dBz回波顶突破过-10℃层高度等2个指标的雷电预警效果较好,预警时间可分别平均提前23和16 min;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IL)可作为判断雷电发生的充分条件,但其值应小于30 kg·m^(-3);ET大于10 km预警雷电发生,预警时间可提前平均为7 min。利用建立的雷电预警方案对2013年的个例进行效果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在雷暴天气具有较好的预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闪电定位 雷电预警
下载PDF
武汉市油气库雷电预警服务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余蓉 杜牧云 +2 位作者 李国梁 刘云鹏 梅春会 《暴雨灾害》 2014年第4期407-412,共6页
依托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项目,湖北省防雷中心于2013年开发出武汉市油气库雷电预警服务系统。在介绍该系统设计思路、主要功能、运行流程的基础上,以2013年7月5—6日武汉市一次强降水过程为例,选取湖北省气象局所在地周边两家加油... 依托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项目,湖北省防雷中心于2013年开发出武汉市油气库雷电预警服务系统。在介绍该系统设计思路、主要功能、运行流程的基础上,以2013年7月5—6日武汉市一次强降水过程为例,选取湖北省气象局所在地周边两家加油站作为服务对象进行系统应用测试,跟踪检测系统运行情况及服务效果。结果表明,雷电预警系统闪电监测准确,预警及闪电信息发布及时,服务对象对此反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库 雷电预警 系统设计 服务效果
下载PDF
基于树莓派的雷电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节旺 王瑞宝 《电子设计工程》 2016年第1期169-171,174,共4页
及时的预警可以大大降低和减少雷电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基于实现远距离雷电预警,更加准确判定雷电距离的目的,采用树莓派为计算处理中心结合富兰克林闪电传感器及闪电传感器模块监测雷电现象并计算出雷电现象距离的方法,通过实... 及时的预警可以大大降低和减少雷电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基于实现远距离雷电预警,更加准确判定雷电距离的目的,采用树莓派为计算处理中心结合富兰克林闪电传感器及闪电传感器模块监测雷电现象并计算出雷电现象距离的方法,通过实际监测雷电现象试验,证明该雷电预警系统设计方案可准确监测到1公里到40公里范围内的雷电现象。该系统体积小,易于安装到室内或户外设备,可用于电力、通讯、智能网络和智能电网等设备的雷电早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莓派 雷电预警 I2C总线 传感器
下载PDF
南宁市大气电场雷电预警系统的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劳炜 林为东 阳宏声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2年第4期80-82,共3页
介绍南宁市大气电场雷电预警系统的原理及运行机制,通过一次成功的雷电预警过程,验证了系统的可用性,同时对系统的使用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大气电场 雷电预警系统 原理 应用
下载PDF
新型雷电预警系统在石化行业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剑 刘全桢 +4 位作者 刘宝全 毕晓蕾 刘娟 姜辉 刘璇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17年第7期14-16,共3页
在石化重点防护区布设雷电预警设备,相临预警点自动组网,实现小区域雷电临近预警,同时可预判雷电运动趋势。根据预警等级执行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到及时管控雷电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关键作业,并通过雷电运动趋势提前告知雷电运动下游企业... 在石化重点防护区布设雷电预警设备,相临预警点自动组网,实现小区域雷电临近预警,同时可预判雷电运动趋势。根据预警等级执行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到及时管控雷电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关键作业,并通过雷电运动趋势提前告知雷电运动下游企业采取必要应急措施,从而防止发生雷击引起的燃爆和人身伤亡事故,促进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预警 石化行业 自动组网 关键作业 应急预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