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数字地震仪记录近震震级范围估算
被引量:
1
1
作者
傅再扬
《福建地震》
1999年第2期42-43,共2页
本文根据地震数据采集器位数,推算数字地震记录系统的动态范围,计算数字地震仪记录近震震级范围,分析如何提高数字地震仪记录最大近震震级范围。
关键词
数据采集器
数字地震仪
震级范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震中文文献中地震名称及震级的使用问题剖析
2
作者
魏娅玲
周文英
《华南地震》
2023年第4期42-47,共6页
通过查阅地震科技文献及对论文的编辑加工过程中发现,一些作者对于地震名称和相关震级的使用较为混乱,如地震名称及震级使用中的缩略不当、“一级到底”、震级范围划分不当、震级标度混用和历史地震震级表示不科学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
通过查阅地震科技文献及对论文的编辑加工过程中发现,一些作者对于地震名称和相关震级的使用较为混乱,如地震名称及震级使用中的缩略不当、“一级到底”、震级范围划分不当、震级标度混用和历史地震震级表示不科学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文献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读性。基于此,参考DB/T 58—2014《地震名称确定规则》、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和GB 17740—2017《地震震级的规定》,进一步明确地震名称的确定规则,以及震级标度的科学意义和使用规范。以期为编辑同仁和广大作者在编辑加工和论文撰写中提供借鉴,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从而提高地震中文文献的学术性和严谨性,为科技期刊内在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中文文献
地震名称
震级
标度
震级范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肃测震台网监测能力及地震目录完整性分析
被引量:
67
3
作者
冯建刚
蒋长胜
+1 位作者
韩立波
陈继锋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6-658,727,共13页
区域地震台网监测能力的科学评估,是进行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重要基础,最小完整性震级Mc是表征台网监测能力的关键.本文以甘肃测震台网的地震观测报告和区域地震目录为基础资料,分析了甘肃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在时、空上的...
区域地震台网监测能力的科学评估,是进行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重要基础,最小完整性震级Mc是表征台网监测能力的关键.本文以甘肃测震台网的地震观测报告和区域地震目录为基础资料,分析了甘肃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在时、空上的分布特征,利用"震级-序号"法、"最大曲率"法(MAXC)、拟合度分别为90%和95%的拟合优度检验法(GFT)及"完整性震级范围"法(EMR)等,研究了甘肃区域地震目录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80年以来甘肃测震台网的地震监测能力得到了逐步提高,模拟记录时期和"九五"期间甘东南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明显高于祁连山地震带中西段,"十五"测震台网运行后,甘肃及邻区的地震监测能力的空间差异明显缩小.最小完整性震级Mc和监测能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随着台网的改造,Mc逐步降低,"十五"台网运行后,甘肃及邻区的ML1.8以上地震基本完整.此外,还讨论了相关技术规范对区域台网地震目录的影响,并且提出了消除该影响的科学途径和有效方法.该研究结果可为甘肃及邻区地震活动性分析和地震危险性评价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性
震级
Mc
震级
-频度分布
甘肃测震台网
完整性
震级范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北地震带地震台网监测能力评估的不同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王亚文
蒋长胜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5-329,共15页
为探讨不同地震台网监测能力评估方法的结果差异性及其原因,本文选用目前国际上比较前沿的"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PMC)方法和"完整性震级范围"(EMR)方法,以及中国地震台网常规采用的"震级-最大距离"方法...
为探讨不同地震台网监测能力评估方法的结果差异性及其原因,本文选用目前国际上比较前沿的"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PMC)方法和"完整性震级范围"(EMR)方法,以及中国地震台网常规采用的"震级-最大距离"方法,对2008年10月1日—2015年9月17日南北地震带地区表征地震监测能力的最小完整性震级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中考虑了以往关注不够的地震观测质量一致性问题,统一采用至少3个台站记录的地震资料.结果显示,3种方法的结果差异显著,最小完整性震级的差值在南北地震带个别地区甚至可达ML2.0,其中,PMC方法获得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p值在32°N以北地区显著低于其它两种方法,震级-最大距离方法获得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r低值结果仅与高台站密度地区有关,与包括EMR方法获得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cEMR相比较在统计均值上则呈McEMR<Mp<Mr.进一步对各地震台站的地震检测能力进行评分,结果显示,台站运维水平和对记录地震分析的完整程度,是造成Mp值显著不同于其它方法结果的主要原因,而是否选用相同的记录台站数量等数据质量约束标准,会造成EMR方法与其它方法结果的显著差异.因此,考虑到地震台网运行的实际情况和不同评估方法的计算原理,推荐PMC方法用于地震监测能力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完整性
震级
Mc
地震检测能力
基于概率的完整性
震级
(PMC)方法
完整性
震级范围
(EMR)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B值影响因素研究(英文)
被引量:
1
5
作者
安卫平
秦长源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5-90,共6页
B值是地震研究中一个重要指标,误用或误解b值通常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因此,在计算b值时要特别注意。对影响b值的各种因素(震级大小、长度或宽度模式,震级范围,小、中、大地震区分及地质背景等)均作了分析,希望能提供一个正确使用b值的清...
B值是地震研究中一个重要指标,误用或误解b值通常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因此,在计算b值时要特别注意。对影响b值的各种因素(震级大小、长度或宽度模式,震级范围,小、中、大地震区分及地质背景等)均作了分析,希望能提供一个正确使用b值的清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值
震级
大小
长度和宽度模式
震级范围
小、中、大地震的划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EMR方法的内蒙古测震台网监测能力
被引量:
19
6
作者
刘芳
蒋长胜
+5 位作者
张帆
张文韬
张晖
杨彦明
梁莹
尹战军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56-1362,共7页
为考察内蒙古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为该地区的地球科学研究和测震台网的进一步优化布局提供科学参考,根据内蒙古测震台网发展的各历史阶段,分析了地震定位台站数据和台站张角的时空分布,并采用完整性震级范围(EMR)方法,...
为考察内蒙古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为该地区的地球科学研究和测震台网的进一步优化布局提供科学参考,根据内蒙古测震台网发展的各历史阶段,分析了地震定位台站数据和台站张角的时空分布,并采用完整性震级范围(EMR)方法,研究了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台站张角和台站数的时空演化能够定性、客观地反映内蒙古测震台网台站数量由少到多,地震监测能力由弱到强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而EMR方法给出的Mc时空分布,可定量描述内蒙古测震台网各历史时期Mc时空的监测能力变化.结果显示,1990—2001年的模拟记录期间,呼和浩特地区Mc值约为ML2.0,与蒙古交界地区可达ML3.0以上.2002—2007年的模拟和数字化并行期间,内蒙古中西部以及与外省交界地区监测能力有所提升.2008—2012年的"十五"数字台网运行期间,测震台网的建设有效克服了行政区划狭长、台站布局不合理的现状,绝大多数地区ML2.2以上地震基本完整.相关研究将为内蒙古地区地震观测系统的进一步优化布局、地震观测产品用于地震预测预报研究和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测震台网
震级
Mc
完整性
震级范围
地震
地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数字地震仪记录近震震级范围估算
被引量:
1
1
作者
傅再扬
机构
福建省地震局数字地震遥测台网中心
出处
《福建地震》
1999年第2期42-43,共2页
文摘
本文根据地震数据采集器位数,推算数字地震记录系统的动态范围,计算数字地震仪记录近震震级范围,分析如何提高数字地震仪记录最大近震震级范围。
关键词
数据采集器
数字地震仪
震级范围
Keywords
Data Acquisition Equipment Digital Seismograph Magnitude range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中文文献中地震名称及震级的使用问题剖析
2
作者
魏娅玲
周文英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四川地震》编辑部
出处
《华南地震》
2023年第4期42-47,共6页
基金
四川省地震局地震科技专项(LY2416)。
文摘
通过查阅地震科技文献及对论文的编辑加工过程中发现,一些作者对于地震名称和相关震级的使用较为混乱,如地震名称及震级使用中的缩略不当、“一级到底”、震级范围划分不当、震级标度混用和历史地震震级表示不科学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文献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读性。基于此,参考DB/T 58—2014《地震名称确定规则》、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和GB 17740—2017《地震震级的规定》,进一步明确地震名称的确定规则,以及震级标度的科学意义和使用规范。以期为编辑同仁和广大作者在编辑加工和论文撰写中提供借鉴,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从而提高地震中文文献的学术性和严谨性,为科技期刊内在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关键词
地震中文文献
地震名称
震级
标度
震级范围
Keywords
Chinese earthquake literature
Earthquake name
Magnitude scale
Magnitude range
分类号
P315.32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肃测震台网监测能力及地震目录完整性分析
被引量:
67
3
作者
冯建刚
蒋长胜
韩立波
陈继锋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6-658,727,共13页
基金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1026Y)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K15B01)联合资助
文摘
区域地震台网监测能力的科学评估,是进行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重要基础,最小完整性震级Mc是表征台网监测能力的关键.本文以甘肃测震台网的地震观测报告和区域地震目录为基础资料,分析了甘肃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在时、空上的分布特征,利用"震级-序号"法、"最大曲率"法(MAXC)、拟合度分别为90%和95%的拟合优度检验法(GFT)及"完整性震级范围"法(EMR)等,研究了甘肃区域地震目录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80年以来甘肃测震台网的地震监测能力得到了逐步提高,模拟记录时期和"九五"期间甘东南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明显高于祁连山地震带中西段,"十五"测震台网运行后,甘肃及邻区的地震监测能力的空间差异明显缩小.最小完整性震级Mc和监测能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随着台网的改造,Mc逐步降低,"十五"台网运行后,甘肃及邻区的ML1.8以上地震基本完整.此外,还讨论了相关技术规范对区域台网地震目录的影响,并且提出了消除该影响的科学途径和有效方法.该研究结果可为甘肃及邻区地震活动性分析和地震危险性评价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完整性
震级
Mc
震级
-频度分布
甘肃测震台网
完整性
震级范围
Keywords
minimum magnitude of completeness
magnitude-frequency relation
Gansu seismic network
EMR
分类号
P345.6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北地震带地震台网监测能力评估的不同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王亚文
蒋长胜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5-329,共15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131551KYSB20160002)资助
文摘
为探讨不同地震台网监测能力评估方法的结果差异性及其原因,本文选用目前国际上比较前沿的"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PMC)方法和"完整性震级范围"(EMR)方法,以及中国地震台网常规采用的"震级-最大距离"方法,对2008年10月1日—2015年9月17日南北地震带地区表征地震监测能力的最小完整性震级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中考虑了以往关注不够的地震观测质量一致性问题,统一采用至少3个台站记录的地震资料.结果显示,3种方法的结果差异显著,最小完整性震级的差值在南北地震带个别地区甚至可达ML2.0,其中,PMC方法获得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p值在32°N以北地区显著低于其它两种方法,震级-最大距离方法获得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r低值结果仅与高台站密度地区有关,与包括EMR方法获得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cEMR相比较在统计均值上则呈McEMR<Mp<Mr.进一步对各地震台站的地震检测能力进行评分,结果显示,台站运维水平和对记录地震分析的完整程度,是造成Mp值显著不同于其它方法结果的主要原因,而是否选用相同的记录台站数量等数据质量约束标准,会造成EMR方法与其它方法结果的显著差异.因此,考虑到地震台网运行的实际情况和不同评估方法的计算原理,推荐PMC方法用于地震监测能力的评估.
关键词
最小完整性
震级
Mc
地震检测能力
基于概率的完整性
震级
(PMC)方法
完整性
震级范围
(EMR)方法
Keywords
minimum magnitude of completeness
seismic detection capability
probability-based magnitude of completeness(PMC)
entire-magnitude-range(EMR)
分类号
P315.08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B值影响因素研究(英文)
被引量:
1
5
作者
安卫平
秦长源
机构
山西省地震局
英国东安哥拉大学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5-90,共6页
文摘
B值是地震研究中一个重要指标,误用或误解b值通常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因此,在计算b值时要特别注意。对影响b值的各种因素(震级大小、长度或宽度模式,震级范围,小、中、大地震区分及地质背景等)均作了分析,希望能提供一个正确使用b值的清晰思路。
关键词
B值
震级
大小
长度和宽度模式
震级范围
小、中、大地震的划分
Keywords
the b value,magnitude scale,L-model and W-model,magnitude range,separation of the small,doderate and large earthquake
分类号
P315.3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EMR方法的内蒙古测震台网监测能力
被引量:
19
6
作者
刘芳
蒋长胜
张帆
张文韬
张晖
杨彦明
梁莹
尹战军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56-1362,共7页
基金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No.XH026Y)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No.2012DFG20510)
文摘
为考察内蒙古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为该地区的地球科学研究和测震台网的进一步优化布局提供科学参考,根据内蒙古测震台网发展的各历史阶段,分析了地震定位台站数据和台站张角的时空分布,并采用完整性震级范围(EMR)方法,研究了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台站张角和台站数的时空演化能够定性、客观地反映内蒙古测震台网台站数量由少到多,地震监测能力由弱到强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而EMR方法给出的Mc时空分布,可定量描述内蒙古测震台网各历史时期Mc时空的监测能力变化.结果显示,1990—2001年的模拟记录期间,呼和浩特地区Mc值约为ML2.0,与蒙古交界地区可达ML3.0以上.2002—2007年的模拟和数字化并行期间,内蒙古中西部以及与外省交界地区监测能力有所提升.2008—2012年的"十五"数字台网运行期间,测震台网的建设有效克服了行政区划狭长、台站布局不合理的现状,绝大多数地区ML2.2以上地震基本完整.相关研究将为内蒙古地区地震观测系统的进一步优化布局、地震观测产品用于地震预测预报研究和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内蒙古
测震台网
震级
Mc
完整性
震级范围
地震
地震学
Keywords
Inner Mongolia
seismic network
magnitude
entire-magnitude range (EMR)
earthquakes
seismology.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数字地震仪记录近震震级范围估算
傅再扬
《福建地震》
199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震中文文献中地震名称及震级的使用问题剖析
魏娅玲
周文英
《华南地震》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甘肃测震台网监测能力及地震目录完整性分析
冯建刚
蒋长胜
韩立波
陈继锋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
6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南北地震带地震台网监测能力评估的不同方法比较研究
王亚文
蒋长胜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B值影响因素研究(英文)
安卫平
秦长源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EMR方法的内蒙古测震台网监测能力
刘芳
蒋长胜
张帆
张文韬
张晖
杨彦明
梁莹
尹战军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