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品中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能力验证结果与分析
1
作者 孙乃霞 郭社民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4年第2期35-37,共3页
为分析药品中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能力验证结果,提高实验室检测霉菌和酵母菌的能力,本文依照NIFDC-PT-446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及《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微生物计数法,测定2份样品的霉菌与酵母菌... 为分析药品中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能力验证结果,提高实验室检测霉菌和酵母菌的能力,本文依照NIFDC-PT-446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及《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微生物计数法,测定2份样品的霉菌与酵母菌总数。结果显示,2份样品的|Z|均小于2,为满意结果。表明本实验室具有药品中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的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 霉菌酵母菌总数计数 能力验证
下载PDF
药品中霉菌和酵母菌计数能力验证结果分析
2
作者 袁维道 王雪吟 +1 位作者 陈彩霞 冯晨韵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4年第3期43-46,共4页
为提升药品中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检验能力,促进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本实验室参加了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组织的NIFDC-PT-446药品中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能力验证。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 为提升药品中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检验能力,促进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本实验室参加了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组织的NIFDC-PT-446药品中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能力验证。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和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NIFDC-PT-446药品中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结果显示,样品0667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为6.6×10^(4)CFU/g,样品0673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为6.5×10^(4)CFU/g,经评价,2个考核样品的|Z|值均小于2,结果满意。实验室具备药品中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验证 霉菌和酵母菌 计数 药品
下载PDF
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的检测能力验证结果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汪腊云 裴华 +1 位作者 朱晓薇 戚亭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分析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的检测能力验证的结果。方法依据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和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的检测能力验证(第一轮)[ACAS-PT899 (2020)]的指导书,对2份测试样品进... 目的分析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的检测能力验证的结果。方法依据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和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的检测能力验证(第一轮)[ACAS-PT899 (2020)]的指导书,对2份测试样品进行稀释、培养、计数。结果样品20-C229的检测结果:霉菌780CFU/mL,酵母菌70CFU/mL,霉菌和酵母菌850CFU/mL;样品20-K432的检测结果:霉菌1200 CFU/mL,酵母菌580 CFU/mL,霉菌和酵母菌1800 CFU/mL。经评价, 2个考核样品|Z|均小于2.0,结果评价均为满意。结论本实验室具备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的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 酵母菌 计数 能力验证
原文传递
饮用水中霉菌、酵母菌计数滤膜测定法 被引量:5
4
作者 黄薇 王盛良 +1 位作者 熊剑娟 肖上甲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9-169,共1页
目前瓶装纯净水等饮用水的市场很广泛,对其卫生检测已显非常重要,饮用水中霉菌、酵母菌的测定还没有国标方法,通常参照饮料的国标方法检测[1],取样1mL,检出率低。滤膜法是通过已知孔径大小的滤膜,采用过滤方式,从流体中去... 目前瓶装纯净水等饮用水的市场很广泛,对其卫生检测已显非常重要,饮用水中霉菌、酵母菌的测定还没有国标方法,通常参照饮料的国标方法检测[1],取样1mL,检出率低。滤膜法是通过已知孔径大小的滤膜,采用过滤方式,从流体中去除或浓缩颗粒物[2]。本文采用滤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霉菌 酵母菌 计数 滤膜测定
下载PDF
肉及其制品中酵母菌和霉菌计数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5
作者 聂炎炎 刘冬虹 +2 位作者 黄宇锋 陈立坚 吴玉銮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11年第2期239-241,共3页
酵母菌和霉菌是引起肉及其制品腐败的重要微生物。本文对冷藏肉、冷冻肉、新鲜肉及各种肉制品进行了酵母菌和霉菌的计数,建立了肉及其制品中酵母菌和霉菌的计数方法。
关键词 肉和肉制品 酵母菌 霉菌 计数
下载PDF
两种食品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检验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傅宜方 关碧玮 +1 位作者 卢国钧 颜湘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0年第1期114-115,共2页
关键词 食品霉菌 酵母菌 计数 检验
下载PDF
板蓝根颗粒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4
7
作者 吕婷婷 吴娇娇 《中国药物评价》 2019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目的:建立板蓝根颗粒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1105检测6份同一厂家同一批号板蓝根颗粒中的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对检测过程进行不确定度来源分析,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计算... 目的:建立板蓝根颗粒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1105检测6份同一厂家同一批号板蓝根颗粒中的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对检测过程进行不确定度来源分析,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并确定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板蓝根颗粒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扩展不确定度为U=0.152,k=2,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取值范围为91~184cfu·g^-1。结论:建立了一种板蓝根颗粒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不同人员的重复性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颗粒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不确定度 极差法
下载PDF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的探究与改进 被引量:1
8
作者 梁旭 马雪梅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0年第9期59-61,共3页
以实验“观察酵母菌和青霉”为载体,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的制备方法、观察酵母菌培养液的最佳时间、霉菌的培养材料和培养方法、观察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与改进,优化了实验过程,增强了实验效果。
关键词 酵母菌培养液 霉菌 细胞计数 立体显微镜 实验改进
下载PDF
饼干产品 合格率为93.1% 个别产品菌落总数、霉菌计数、铝含量超标
9
《监督与选择》 2008年第4期44-44,共1页
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饼干产品质量进行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广东等9个省、直辖市40家企业生产的60种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
关键词 产品质量 菌落总数 饼干 铝含量 国家监督抽查 计数 霉菌 超标
下载PDF
酮康唑乳膏的霉菌和酵母菌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
10
作者 陈爱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7年第2期122-122,共1页
消除酮康唑乳膏的霉菌和酵母菌计数中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薄膜过滤法;加试验菌回收并且计算回收率。结果:菌回收率比值在0.5-2之间。结论:薄膜过滤法可消除药品中抑菌物质的干扰。
关键词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 方法适用性试验 抑菌 回收率。
下载PDF
大米中霉菌快速计数与菌相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新发 苏世彦 《中国畜产与食品》 1999年第5期199-200,共2页
本文依据理想真菌计数培养基的评估原则,设计了孟加拉红嗜霉菌性琼脂,并成功地应用于快速计数大米中的霉菌总数,对大米中的霉菌菌相进行了镜检与分析,同时为国际中推荐的霉菌计数方法提出了合理化的修改建议。
关键词 大米 霉菌总数 测定 计数 RHA
下载PDF
药品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替代培养基验证 被引量:3
12
作者 石琳 杜蓉 李学兴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9-863,共5页
目的:探讨在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微生物计数法中,若因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需氧菌使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结果不符合微生物限度要求时,是否可以采用孟加拉红培养基来替代。方法:根据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证指导原则验证... 目的:探讨在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微生物计数法中,若因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需氧菌使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结果不符合微生物限度要求时,是否可以采用孟加拉红培养基来替代。方法:根据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证指导原则验证此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定量下限、线性和耐用性。采用参数统计技术来分析以上实验结果。结果:孟加拉红琼脂对霉菌和酵母菌具有专属性;准确度的回收率均大于70%;精密度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要求;定量下限与药典方法无显著差异(P>0.05);线性相关系数均高于0.95。以上参数均达到药典要求。结论:当需氧菌生长过多影响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时,可以采用孟加拉红琼脂来代替沙氏葡萄糖琼脂进行霉菌和酵母总数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 替代方法 孟加拉红培养基 回收率 相对标准偏差 卡方检验
原文传递
增加容量法检测食品增稠剂中菌落总数与霉菌和酵母菌 被引量:1
13
作者 殷茂荣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61-862,共2页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对各类添加剂的检测检验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增稠剂与水接触后具有粘稠的流变学特点,给实际的检验过程带来诸多不便,本研究利用增大容量的方法(增容法),对增稠剂的菌落总数与霉菌和酵母计数...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对各类添加剂的检测检验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增稠剂与水接触后具有粘稠的流变学特点,给实际的检验过程带来诸多不便,本研究利用增大容量的方法(增容法),对增稠剂的菌落总数与霉菌和酵母计数方法研究,并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传统方法对于食品增稠剂样品的稀释不适用,“增容法”不仅保持了方法的灵敏度而且提高了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稠剂 菌落总数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 适宜稀释度 增容法
原文传递
阿莫西林胶囊微生物计数方法适用性研究
14
作者 刘南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第13期27-29,共3页
为确认公司采用的阿莫西林胶囊微生物计数方法客观、有效且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的要求,本文采用平皿法、稀释法、中和法对阿莫西林胶囊进行微生物计数方法适用性研究。其中平皿法可直接回收霉菌和酵母菌,对于细菌的回收则需要将稀释... 为确认公司采用的阿莫西林胶囊微生物计数方法客观、有效且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的要求,本文采用平皿法、稀释法、中和法对阿莫西林胶囊进行微生物计数方法适用性研究。其中平皿法可直接回收霉菌和酵母菌,对于细菌的回收则需要将稀释法、中和法联合使用。试验结果确认了阿莫西林胶囊微生物计数方法的可靠性,可采用平皿法进行阿莫西林胶囊的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采用稀释法和中和法,即在1:50的供试液中加1200万单位β-内酰胺酶对阿莫西林胶囊进行需氧菌总数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胶囊 微生物计数方法 Β-内酰胺酶 需氧菌总数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主粮中霉菌污染分离分析
15
作者 聂美莉 乌力吉 +1 位作者 金晓亮 要建军 《内蒙古预防医学》 1996年第2期62-63,共2页
内蒙古地区主粮中霉菌污染分离分析聂美莉,乌力吉,金晓亮,要建军霉菌侵染是当前食品卫生工作中一项急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全面解决区内粮食霉菌污染情况及一些霉菌产毒菌分布情况,于1988~1989年对自治区粮食中霉菌污染分离... 内蒙古地区主粮中霉菌污染分离分析聂美莉,乌力吉,金晓亮,要建军霉菌侵染是当前食品卫生工作中一项急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全面解决区内粮食霉菌污染情况及一些霉菌产毒菌分布情况,于1988~1989年对自治区粮食中霉菌污染分离情况进行了分析检测。1材料及方法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地区 霉菌污染 分离分析 食品卫生 霉菌和酵母菌 霉菌计数 青霉属 呼和浩特 卫生学意义 产毒
下载PDF
能力验证非无菌药品微生物检查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树兴 鲁朝德 +2 位作者 周崇富 侯自祥 李金龙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4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评定能力验证非无菌药品微生物检查的不确定度。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SN/T 4091-2015《食品微生物学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对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与评定。... 目的:评定能力验证非无菌药品微生物检查的不确定度。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SN/T 4091-2015《食品微生物学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对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与评定。结果:样品236需氧菌总数1.7×10^(3) cfu/mL,扩展不确定度U_(236)=0.0666log10(cfu/mL),反对数取值区间(1460,1980)cfu/mL;样品316霉菌和酵母菌总数9.5×10^(2) cfu/mL,扩展不确定度U_(316)=0.0744log10(cfu/mL),反对数取值区间(800,1120)cfu/mL,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评定 能力验证 需氧菌总数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下载PDF
非无菌药品微生物检查能力验证质量控制分析
17
作者 陆今成 田树兴 +1 位作者 鲁朝德 周崇富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4年第5期59-63,共5页
通过对非无菌药品微生物检查的能力验证,加强企业微生物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提高微生物检验检测技术能力。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中平皿法(倾注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 通过对非无菌药品微生物检查的能力验证,加强企业微生物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提高微生物检验检测技术能力。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中平皿法(倾注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6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和非无菌药品微生物检查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进行检查。结果显示,样品236需氧菌总数为1.7×10^(3) CFU/mL,样品316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为9.5×10^(2) CFU/mL,样品321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定性均为阴性;能力验证样品结果满意,且质量过程可控。实验室具备非无菌药品微生物检验的技术能力,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数据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验证 非无菌药品 需氧菌总数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定性
下载PDF
草莓汁的超高压杀菌研究 被引量:57
18
作者 潘见 曾庆梅 +2 位作者 谢慧明 杨毅 徐惠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4,共4页
本文研究热敏性果汁——纯草莓汁超高压处理与微生物存活量之间的关系。考察了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菌数和大肠菌群数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9℃下,草莓汁中大肠菌群对压力非常敏感,压力为350MPa,保压3min即可全部杀灭;霉菌和... 本文研究热敏性果汁——纯草莓汁超高压处理与微生物存活量之间的关系。考察了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菌数和大肠菌群数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9℃下,草莓汁中大肠菌群对压力非常敏感,压力为350MPa,保压3min即可全部杀灭;霉菌和酵母菌较大肠菌群耐压,压力为350MPa,保压10min可全部杀灭;果汁中虽含多种耐压菌,但经500MPa,保压15min处理,菌落总数还可降至30cfu/ml,达到了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汁 草莓汁 超高压杀菌 菌落总数 霉菌 酵母菌 大肠菌群
下载PDF
超高压对鲜榨苹果汁的杀菌效果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4
19
作者 李珊 陈芹芹 +2 位作者 李淑燕 韩帅 倪元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3-46,共4页
研究超高压对鲜榨苹果汁的杀菌效果,考察细菌总数、霉菌、酵母菌数分别在300、400、500、600MPa,保压时间5、10、15、20、25min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杀菌效果增强;霉菌、酵母对压力较为敏感,500MPa处理5... 研究超高压对鲜榨苹果汁的杀菌效果,考察细菌总数、霉菌、酵母菌数分别在300、400、500、600MPa,保压时间5、10、15、20、25min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杀菌效果增强;霉菌、酵母对压力较为敏感,500MPa处理5min即可被全部杀死。对不同处理压力下苹果汁杀菌效果进行动力学分析,应用Weibull模型,绘制杀菌曲线,在4个压力水平下,曲线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00,证明拟合效果良好。模型中,比例参数b值,随压力的增加而升高;形状参数n,在400~600MPa条件下则没有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鲜榨苹果汁 细菌总数 霉菌 酵母菌 Weibull模型
下载PDF
西瓜汁的超高压杀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42
20
作者 曾庆梅 潘见 +2 位作者 谢慧明 杨毅 徐惠群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0-74,共5页
研究了西瓜汁常温超高压处理后的微生物存活量与杀菌压力、脉动施压之间的关系,并用VITEK32型细菌鉴定仪对耐压菌种进行了鉴别。实验杀菌压力范围在100~500MPa之间、保压时间为10min、以"加压—保压(10min)—卸压-停顿(5min)"... 研究了西瓜汁常温超高压处理后的微生物存活量与杀菌压力、脉动施压之间的关系,并用VITEK32型细菌鉴定仪对耐压菌种进行了鉴别。实验杀菌压力范围在100~500MPa之间、保压时间为10min、以"加压—保压(10min)—卸压-停顿(5min)"为一个脉动施压循环,对西瓜汁样品进行多次循环高压处理。结果表明:在30℃、处理压力达到或超过400MPa时,西瓜汁中微生物含量达到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要求;随着脉动施压次数的增加,微生物存活量减少;西瓜汁中残存耐压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达70%,此外还残存有少量革兰氏阴性菌和霉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汁 超高压杀菌 菌落总数 霉菌 酵母菌 大肠菌群 杀菌压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