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4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移植患者霉酚酸暴露量预测公式比较
1
作者 张寒娟 韩文超 +4 位作者 袁冬冬 陈永妍 王高彪 丁蕊 郭丽萍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比较目前已报道的12个基于有限采样策略的霉酚酸暴露量预测公式在我院肾移植患者霉酚酸暴露量中的预测效果。方法入组20例口服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的肾移植患者,采集不同时间的全血样本,使用二维液相色谱测定霉酚酸血药浓度。采用Win... 目的比较目前已报道的12个基于有限采样策略的霉酚酸暴露量预测公式在我院肾移植患者霉酚酸暴露量中的预测效果。方法入组20例口服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的肾移植患者,采集不同时间的全血样本,使用二维液相色谱测定霉酚酸血药浓度。采用WinNonlin软件计算霉酚酸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运用12个预测公式预测霉酚酸AUC0~12h,计算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2)值、预测AUC0~12h平均相对预测误差和理想预测AUC0~12h占比。结果公式8的预测AUC0~12h与MPA-AUC0~12h相关性较好,R2=0.923,平均预测误差绝对值最小(约为12.00),预测AUC0~12h在理想预测范围内的占比最高(80%)。结论预测公式8在估算我院肾移植患者霉酚酸暴露量中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霉酚酸暴露量 预测公式 有限采样策略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霉酚酸类药物个体化给药策略
2
作者 李聪 李永俊 瞿丛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期177-180,共4页
霉酚酸类药物(MPA)、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组成三联免疫抑制维持治疗方案,用于预防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患者的排斥反应。目前推荐霉酚酸类大多经验用药,部分开展中心维持治疗根据MPA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调整剂量,但对采样时间... 霉酚酸类药物(MPA)、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组成三联免疫抑制维持治疗方案,用于预防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患者的排斥反应。目前推荐霉酚酸类大多经验用药,部分开展中心维持治疗根据MPA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调整剂量,但对采样时间、监测方法等存在差异,影响血药浓度测定及结果外推。作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MPA血药浓度监测的个体化给药策略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掌握最新进展,为下一步开展肾移植术后霉酚酸类药物个体化给药提供良好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术后 霉酚酸 个体化给药 治疗药物监测
原文传递
霉酚酸在原发性IgA肾病患儿中的群体药动学研究
3
作者 陈娟 管宴萍 +5 位作者 孙良忠 李亦蕾 魏海霞 周守宁 陈艳 郑萍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4,共6页
目的建立霉酚酸酯的活性代谢产物霉酚酸(MPA)在原发性IgA肾病患儿中的群体药动学(PPK)模型,探究影响MPA药动学参数的因素,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使用霉酚酸酯的47名原发性IgA肾病患儿的636个药物浓度监测数据及相应... 目的建立霉酚酸酯的活性代谢产物霉酚酸(MPA)在原发性IgA肾病患儿中的群体药动学(PPK)模型,探究影响MPA药动学参数的因素,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使用霉酚酸酯的47名原发性IgA肾病患儿的636个药物浓度监测数据及相应临床资料,利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进行PPK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协变量筛选,通过拟合优度图、重抽样自举法和可视化预测检验法评价模型。结果原发性IgA肾病患儿MPA体内药动学符合一级吸收和消除二房室模型(目标函数值为3276.31)。协变量分析提示体重和白蛋白(ALB)水平为表观清除率和表观分布容积的显著影响因素。通过最终模型估计可得MPA最终模型PPK参数群体典型值:中央室分布容积为5.79 L,清除率为4.06 L/h,外周室分布容积为430.93 L,隔室间清除率为15.40 L/h,口服吸收速率常数为1.29 h^(-1)。经验证,预测校正观测浓度点大部分位于预测校正模拟浓度的90%置信区间内,说明MPA最终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结论建立了原发性IgA肾病患儿口服霉酚酸酯后MPA的PPK模型,明确了体重及ALB水平是MPA代谢的显著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霉酚酸 儿童 群体药动学
下载PDF
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接受霉酚酸类药物TDM的意愿调查
4
作者 刘爽 陈鸿圣 +3 位作者 郭琦 程吟楚 赵荣生 侯小飞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4,共5页
目的调查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接受霉酚酸类(MPA)药物治疗药物监测(TDM)的意愿,并探究相关影响因素,为相关指南推荐意见形成及临床决策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法,设计MPA TDM患者意愿调查问卷,选取2022年4月14日至2022年6月2... 目的调查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接受霉酚酸类(MPA)药物治疗药物监测(TDM)的意愿,并探究相关影响因素,为相关指南推荐意见形成及临床决策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法,设计MPA TDM患者意愿调查问卷,选取2022年4月14日至2022年6月27日在北京市两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接受MPA类药物治疗的实体器官移植受者进行调研。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对患者接受MPA TDM的意愿进行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接受MPA TDM的意愿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采用非参数检验和χ2检验对影响患者意愿决策的因素进行排序及一致性分析。结果共收集到有效问卷140份,有效回收率为77.35%。140例患者接受MPA TDM的平均意愿得分为(4.01±0.65)分,表明总体意愿值较高;有116例(82.86%)患者表示愿意或非常愿意接受MPA TDM;既往接受过TDM与未接受过TDM患者的意愿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0±0.53)分vs.(3.80±0.65)分,P<0.001]。患者对MPA TDM的了解程度、重视程度与接受意愿呈显著正相关(P<0.001)。患者决策影响因素排序具有统计学上的一致性(P<0.001),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为治疗有效性、安全性、舒适程度、经济性及时间成本。结论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对MPA TDM的接受意愿较高,MPA TDM既往就诊经历和对MPA TDM的了解、重视程度为影响患者意愿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酚酸类药物 治疗药物监测 患者意愿 实体器官移植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地中海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霉酚酸药时曲线下面积及药物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牛露露 伍云 +3 位作者 黄天敏 吴廷庆 肖洋 刘滔滔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2期526-531,共6页
目的探讨地中海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儿童患者霉酚酸(MPA)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及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并监测MPA血药浓度的地中海贫血儿童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高效液相... 目的探讨地中海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儿童患者霉酚酸(MPA)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及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并监测MPA血药浓度的地中海贫血儿童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MPA浓度并计算其AUC,统计患者用药期间发生ADR的信息。多元回归方法分析MPA-AUC影响因素,同时探究ADR与MPA-AUC及患者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白蛋白(ALB)是MPA-AUC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ALB水平<35 g·L^(-1)时,患儿AUC最低,提示低蛋白血症对MPA-AUC有影响;并且患儿缺乏肝肠循环,故MPA-AUC偏低。患儿用药后ADR发生率为84.2%,以感染为主。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ADR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结论ALB以及缺乏肝肠循环对MPA-AUC有影响;患儿ALB<35 g·L^(-1)时应适当增加给药剂量。患儿用药后ADR发生率较高,年龄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必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实现精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地中海贫血 药时曲线下面积 霉酚酸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中医药联合霉酚酸酯治疗增殖性狼疮性肾炎效果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6
作者 蒋艳荣 沈琪 +2 位作者 覃文华 钟文强 韦丹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评价中医药(TCM)联合霉酚酸酯(MMF)治疗增殖性狼疮性肾炎(PLN)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及维普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中PLN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 目的评价中医药(TCM)联合霉酚酸酯(MMF)治疗增殖性狼疮性肾炎(PLN)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及维普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中PLN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2年6月30日,由2名系统评价员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运用Jadad量表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运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9篇RCT文献。Meta分析结果示:TCM联合MMF组与西医组的24 h尿蛋白(MD=-0.47,95%CI:-0.71~-0.24)、血肌酐(SCr)(MD=-16.70,95%CI:-29.48~-3.91)、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MD=-3.27,95%CI:-4.31~-2.23)、白蛋白(Alb)(MD=5.59,95%CI:4.59~6.60)、中医证候评分(MD=-3.35,95%CI:-4.44~-2.26)、补体C3(MD=0.28,95%CI:0.15~0.41)、感染(OR=0.23,95%CI:0.10~0.56)和总不良反应(OR=0.17,95%CI:0.08~0.35)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CM联合MMF组与西医组的恶心呕吐(OR=0.19,95%CI:0.03~1.10)、白细胞减少(OR=0.27,95%CI:0.07~1.03)和肝功能损害(OR=0.65,95%CI:0.11~4.07)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TCM联合MMF可以减轻PLN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增殖性狼疮性肾炎 霉酚酸 META分析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早期霉酚酸暴露量估算模型研究
7
作者 张寒娟 丁建强 +4 位作者 韩文超 陈永妍 王高彪 丁蕊 袁冬冬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530-2534,共5页
目的建立肾移植早期受者体内霉酚酸(MPA)暴露量[以12 h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2 h)计]的估算模型。方法选择20例接受吗替麦考酚酯(MMF)+他克莫司+甲泼尼龙三联免疫抑制治疗的肾移植受者,分别于术后第15天口服吗替麦考酚酯分散... 目的建立肾移植早期受者体内霉酚酸(MPA)暴露量[以12 h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2 h)计]的估算模型。方法选择20例接受吗替麦考酚酯(MMF)+他克莫司+甲泼尼龙三联免疫抑制治疗的肾移植受者,分别于术后第15天口服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750 mg,q12 h)前及服药后0.5、1.0、1.5、2.0、3.0、4.0、6.0、8.0、12.0 h采集血样,测定MPA血药浓度,计算MPA的药动学参数;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拟合估算受者人群体内MPA-AUC0-12 h的有限采样法简化计算公式,并采用BlandAltman方法评价该公式与经典药动学方法之间的一致性。结果20例受者MPA的给药前血药浓度(c_(0))为(1.53±0.84)μg/mL,药峰浓度(c_(max))为(12.07±5.97)μg/mL,半衰期(t_(1/2))为(5.41±3.67)h,药峰时间(t_(max))为(1.58±0.75)h,f AUC_(0-12 h)(按经典药动学方法计算出的AUC_(0-12 h))为(33.95±13.40)μg·h/mL。使用“4.0、8.0、12.0 h”三点采样估算MPA-AUC_(0-12 h)的简化计算公式为AUC_(0-12 h)=12.058+2.819c_(4.0)+7.045c_(8.0)+3.879c_(12.0)(R^(2)=0.934),预测值与fAUC_(0-12 h)有很好的相关性及一致性,95.0%的预测值在x±1.96SD(标准差)范围内。结论成功建立了肾移植受者早期MPA暴露量估算模型,且该模型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并具有采样点少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酚酸 暴露量 肾移植 药动学 有限采样法 预测模型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霉酚酸及其葡糖苷酸 被引量:11
8
作者 宋洪杰 张黎明 +1 位作者 胡晋红 刘海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0-402,共3页
目的: 建立霉酚酸(MPA)及其葡糖苷酸(MPAG)血药浓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血药浓度,检测波长 254nm。血样加乙腈沉淀蛋白。色谱柱:Hypersil ODS2(200 min×4.6 mm,5 μm);流动... 目的: 建立霉酚酸(MPA)及其葡糖苷酸(MPAG)血药浓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血药浓度,检测波长 254nm。血样加乙腈沉淀蛋白。色谱柱:Hypersil ODS2(200 min×4.6 mm,5 μm);流动相:A相为25%CH3CN+75%0.02 mol/L KH2PO4.(pH 3.0),B相为 70%CH3CN+30%0.02 mol/L K2HPO4(pH6.5),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结果:MPA、MPAG血药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0~50μg/ml(r=0.9994,n=6)和2.5~100μg/ml(r=0.9995,n=7),MPA、MPAG血浆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 0.5 μg/ml和 1.0 μg/ml,高、中、低 3种浓度 MPA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75±2.31)%、(104.10±1.91)%和(98.11±4.24)%,MPAG则分别为(97.37±1.43)%、(101.10±5.41)%和(105.44±7.59)%。结论:本研究为MPA和MPAG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血药浓度监测提供了一种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液相色谱法 霉酚酸 霉酚酸葡糖苷酸 霉酚酸 血药浓度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接受霉酚酸酯或环磷酰胺治疗的疗效差异分析
9
作者 杜培玮 文煜冰 +2 位作者 陈朝英 涂娟 李华荣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13-111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儿接受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或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0月首都儿科...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儿接受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或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0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肾脏内科收治的接受MMF或CTX治疗的135例HSPN患儿的临床资料。按免疫抑制剂分为MMF组及CTX组,再根据年龄分层为≤12岁亚组和>12岁亚组,即≤12岁MMF亚组30例,>12岁MMF亚组15例,≤12岁CTX亚组71例,>12岁CTX亚组19例。随访至少12个月,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MMF组与CTX组治疗3、6、12个月的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岁MMF亚组和≤12岁MMF亚组治疗3、6、12个月的完全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岁CTX亚组治疗6、12个月的完全缓解率低于≤12岁CTX亚组(P<0.05)。>12岁CTX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12岁MMF亚组(P<0.05)。结论MMF疗效及不良反应与年龄无关,但CTX的疗效受年龄影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对于>12岁的HSPN患儿应慎重选择CT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环磷酰胺 霉酚酸 疗效 儿童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霉酚酸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志红 叶丽卡 韩珂 《中南药学》 CAS 2015年第4期354-357,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测定人血浆中霉酚酸(MPA)、霉酚酸葡萄糖苷(MPAG)、霉酚酸酰基葡萄糖苷(Ac MPAG)的浓度。方法血浆处理采用乙腈蛋白沉淀法。色谱柱为Gemini C18(250mm×4.6 mm,5μm),柱温为40℃。Ac MPAG、MPA...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测定人血浆中霉酚酸(MPA)、霉酚酸葡萄糖苷(MPAG)、霉酚酸酰基葡萄糖苷(Ac MPAG)的浓度。方法血浆处理采用乙腈蛋白沉淀法。色谱柱为Gemini C18(250mm×4.6 mm,5μm),柱温为40℃。Ac MPAG、MPA采用荧光检测,流动相:甲醇-10 mmol·L^-1KH2PO4(43:57,p H=8.0),荧光激发波长343 nm,发射波长425 nm。MPAG采用紫外检测,流动相:甲醇-10 mmol·L^-1 KH2PO4(45:55,p H=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MPA、MPAG、Ac MPAG血药浓度分别在0.2-20μg·m L^-1、4.75-475μg·m L^-1、0.02-2μg·m L^-1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MPA、MPAG、Ac MPAG的相对回收率分别为88.1%-104.3%、95.7%-99.6%、94.2%-96.0%。日内及日间RSD均〈10%。结论该方法测定人血浆中MPA、MPAG、Ac MPAG的浓度,操作简便,方法灵敏度高,适合用于MPA及其代谢产物的药动学研究及血药浓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酚酸 霉酚酸葡萄糖苷 霉酚酸酰基葡萄糖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
原文传递
中国肝、肾移植受者霉酚酸类药物应用专家共识(2023版)
11
作者 薛武军 +9 位作者 吴建永 陈刚 王正昕 陈志东 蒋文涛 李晓宇 马葵芬 戎瑞明 徐骁 周佩军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3-19,47,共18页
为了提升临床医师对肝、肾移植受者霉酚酸类药物应用的认识,进一步规范霉酚酸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建立临床实践中不同霉酚酸类药物替换的基本原则,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和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基于循证医... 为了提升临床医师对肝、肾移植受者霉酚酸类药物应用的认识,进一步规范霉酚酸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建立临床实践中不同霉酚酸类药物替换的基本原则,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和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实践经验形成此共识,希望能为肝、肾移植受者霉酚酸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肝移植 肾移植 霉酚酸类药物 吗替麦考酚酯 麦考酚钠
下载PDF
霉酚酸酯对狼疮性肾炎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12
作者 李均 杨晓娟 +2 位作者 冉阳 肖骏 郝培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973-976,991,共5页
目的:探究霉酚酸酯(MMF)抑制狼疮性肾炎(LN)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及炎性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LN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LN组,0.01μmol/L MMF组,0.1μmol/L MMF组,1.0μmol/L MMF组,转染miR-NC+LN组,转染miR-455-3p+LN组... 目的:探究霉酚酸酯(MMF)抑制狼疮性肾炎(LN)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及炎性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LN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LN组,0.01μmol/L MMF组,0.1μmol/L MMF组,1.0μmol/L MMF组,转染miR-NC+LN组,转染miR-455-3p+LN组,转染anti-miR-NC+0.1μmol/L MMF组,转染anti-miR-455-3p+0.1μmol/L MMF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iR-455-3p的相对表达水平;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法(ELISA)、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凋亡率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活化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N组miR-455-3p相对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以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细胞增殖,TNF-α、IL-1β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与LN组比较,0.01μmol/L MMF组、0.1μmol/L MMF组以及1.0μmol/L MMF组细胞增殖和炎症因子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miR-455-3p、细胞凋亡率以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miR-455-3p+LN组与miR-NC+LN比较,细胞增殖和炎症因子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miR-455-3p表达,凋亡率以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与anti-miR-NC+0.1μmol/L MMF组比较,anti-miR-455-3p+0.1μmol/L MMF组miR-455-3p表达,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增殖和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MMF能够抑制LN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和炎性反应、促进凋亡、改善LN,这一作用与miR-455-3p的表达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肾小球系膜细胞 霉酚酸 miR-455-3p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炎性反应
下载PDF
实体器官移植患者霉酚酸的药动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一平 《天津药学》 2011年第3期52-55,共4页
目的: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已广泛用于预防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但MPA的药动学特征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本文综述了相关文献报导,旨在为临床开展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综述霉... 目的: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已广泛用于预防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但MPA的药动学特征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本文综述了相关文献报导,旨在为临床开展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综述霉酚酸在实体器官移植临床药动学研究及影响因素的文献报道。影响因素包括了不同器官移植、年龄、性别、种族、血清白蛋白(ALB)、合用药物、并发症以及基因多态性的影响。结果:国内外研究结果在不同器官移植、合用药物、种族、肾功能损伤等方面具有相似的报道,而在其他影响因素方面存在研究范围及研究结果的差异。结论:MPA药动学参数影响因素众多且不易控制,因此应继续进行多方面、大样本的临床考察,控制药动学的影响因素,得出确定并能达成共识的临床监测指标,从而更好的取得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酚酸 霉酚酸 霉酚酸钠肠溶片 药代动力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曲安奈德和霉酚酸酯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评价
14
作者 丛云毅 李光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60-1066,共7页
目的:探讨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TAO)药物曲安奈德(TA)和霉酚酸酯(MMF)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PEG-PLGA)纳米粒子的最佳制备工艺及体外释放性能,评价其经眶周注射治疗TAO的安全性。方法:以PEG-PLGA共聚物为原料,采用乳化法分别制备TA纳... 目的:探讨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TAO)药物曲安奈德(TA)和霉酚酸酯(MMF)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PEG-PLGA)纳米粒子的最佳制备工艺及体外释放性能,评价其经眶周注射治疗TAO的安全性。方法:以PEG-PLGA共聚物为原料,采用乳化法分别制备TA纳米粒子(TA NPs组)和MMF纳米粒子(MMF NPs组),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工艺优化。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子形态表现,采用Zetasizer粒径电位分析仪检测各组纳米粒子的粒径和电位。在体外眶周组织模拟液中,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纳米粒子的释放性质,计算药物释放率,结合临床用药规则对药物的整体释放性质进行分析。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1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TA组、不同浓度MMF组、不同浓度TA NPs组和不同浓度MMF NPs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评价制剂的安全性。结果:制备载有TA和MMF的纳米粒子(TA NPs和MMF NPs),包封率分别为47.66%和16.52%,平均粒径约为600 nm,其电位均符合眶周注射的基本要求。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TA NPs和MMF NPs表观圆整,均一化程度较高。体外释放体系检测TA NPs和MMF NPs的释放特性均符合临床上TAO治疗药物的给药特性,均可持续释放3周以上,其初始释放率不高,体外释放曲线较为平稳。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A组、MMF组、TA NPs组和MMF NPs组在较低浓度下无明显的细胞抑制;较高浓度下,与相同浓度TA组比较,40、80和160 nmol·L^(-1) TANPs组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1);与相同浓度MMF组比较,50、100和200 nmol·L^(-1) MMF NPs组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1)。结论:TA NPs和MMF NPs的物化表征参数符合眶周注射制剂的基本要求,且制备工艺简单,安全性良好,具有优良的载药和缓释效果,与TAO的临床用药治疗需求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曲安奈德 霉酚酸 纳米粒子 体外释放
下载PDF
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霉酚酸类药物暴露和不良反应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吕建琼 宋沧桑 +1 位作者 毛盼盼 王国徽 《中南药学》 2023年第6期1565-1571,共7页
霉酚酸(MPA)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预防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脱氧核糖(或核糖)核酸合成抑制剂,其治疗窗窄,呈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个体差异显著,具有明显且重要的肠肝循环过程。基因多态性是MPA代谢差异的重要... 霉酚酸(MPA)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预防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脱氧核糖(或核糖)核酸合成抑制剂,其治疗窗窄,呈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个体差异显著,具有明显且重要的肠肝循环过程。基因多态性是MPA代谢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MPA肠肝循环涉及多种转运体,因此,除代谢酶外,相关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也与MPA代谢紧密相关。目前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MPA暴露和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逐渐成为新的热点。本文旨在综述转运体基因(ABCB1、ABCC2、ABCG2、SLCO1B1和SLCO1B3)多态性对MPA体内暴露和相关不良反应的影响,为MPA个体化用药和减少不良反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酚酸类药物 转运体 基因多态性 药物暴露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LC-MS/MS法监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中霉酚酸谷浓度
16
作者 李喜平 余恒毅 +2 位作者 向东 刘东 贡雪芃 《中国药师》 CAS 2023年第10期67-73,共7页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中霉酚酸谷浓度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电喷雾离子化,监测离子对为m/z 321.2→159.0(霉酚酸)和m/z 327.2→270.0(内标)。50μL血浆加入内标后,再...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中霉酚酸谷浓度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电喷雾离子化,监测离子对为m/z 321.2→159.0(霉酚酸)和m/z 327.2→270.0(内标)。50μL血浆加入内标后,再经蛋白沉淀处理,采用色谱柱Welch XB-C_(18)(50 mm×2.1 mm,5μm)进行液相分离,流动相为2 mmol·L^(-1)醋酸铵溶液(0.1%甲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1),分析时长为3.5 min,进样量为3μL。20例SLE患者规律口服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达稳态后,于下一次服药前30 min内取全血并分离血浆,处理后进样分析。结果霉酚酸在0.25~2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70),各质控水平准确度为87.5%~114.7%,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4.4%~14.7%,提取回收率为93.7%~110.2%。20例SLE患者霉酚酸谷浓度波动在285~5297 ng·mL^(-1)范围内,剂量标准化后患者谷浓度介于285.4~5297 ng·mL^(-1)·g^(-1),变异系数高达95.9%。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耗时短、前处理简单,可高效精准地监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中霉酚酸谷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酚酸 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 治疗药物监测 系统性红斑狼疮
原文传递
肝移植受者单用霉酚酸类药物远期疗效评价
17
作者 李莉 史斌 +3 位作者 金海龙 牛鑫鑫 李威 潘宜鹏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3年第5期447-450,共4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受者术后单用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类药物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21年8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30例肝移植受者临床资料,上述病例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CNI)方案... 目的探讨肝移植受者术后单用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类药物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21年8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30例肝移植受者临床资料,上述病例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CNI)方案因肾毒性转换为单药霉酚酸类药物免CNI类方案,并对转换前后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其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随访周期为2年。结果转换后1年与转换后2年的肌酐(creatinine,Cr)水平分别为(83.5±24.3)μmol/L(、74.2±15.9)μmol/L。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分别为(77.7±9.1)ml/min、(86.1±6.5)ml/min。与转换前比较,Cr水平明显降低(P<0.05),e GFR水平得到明显提高(P<0.05)。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前后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肝移植远期的受者霉酚酸类药物单药维持,其安全性值得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其肾功能水平可从免CNI抗排斥方案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霉酚酸 远期疗效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毒性
下载PDF
霉酚酸酯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的临床疗效
18
作者 刘春花 杨定平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3年第5期363-368,共6页
目的 研究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伴新月体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经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活检确诊为IgAN伴新月体形成的58例患者作... 目的 研究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伴新月体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经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活检确诊为IgAN伴新月体形成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21)和联合组(n=37)。对照组予以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联合组予以MMF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相关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血清白蛋白)水平、不良反应(痤疮、满月脸、皮肤紫纹瘀斑、胃肠道反应、感染、肝损害)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4.6%)高于对照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联合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0.72±0.55)g比(1.22±0.66)g]、尿红细胞计数[(37.09±28.71)个/μL比(70.95±52.36)个/μL]、血肌酐[(75.41±20.71)μmol/L比(90.51±18.64)μmol/L]、尿素氮[(5.43±1.41)mmol/L比(6.70±1.71)mmol/L]、尿酸[(330.05±84.86)mmol/L比(388.12±62.96)mmol/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43.94±2.12)g/L比(41.69±3.93)g/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8%,对照组为33.3%,其中联合组的感染率以及肝损害的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F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IgAN伴新月体形成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肾功能和减少蛋白尿,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酚酸 糖皮质激素类 肾小球肾炎 新月体形成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霉酚酸药动学及治疗药物监测在儿科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岳相燕(综述) 樊继山(审校)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53-58,共6页
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是一种常用免疫抑制剂,用于临床预防和治疗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的抗免疫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IMPDH)活性,从而... 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是一种常用免疫抑制剂,用于临床预防和治疗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的抗免疫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IMPDH)活性,从而抑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1]。MPA还可减少粘附分子的表达与炎症组织中淋巴细胞的浸润,发挥免疫抑制作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药物监测 霉酚酸 中淋巴细胞 主要作用机制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抑制作用 炎症组织 粘附分子
下载PDF
霉酚酸在肾移植病人术后首次给药和稳态后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12
20
作者 余自成 赵菊平 +2 位作者 徐达 王祥慧 蔡卫民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 研究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MMF)的活性代谢产物霉酚酸(MPA)在肾移植病人首次给药和稳态后的药代动力学,评价其蓄积情况。方法选择肾移植病人8例(男3例,女5例),在术后第1天首剂服用MMF1g,按每次1g,每12h给药1次,连续服药7天达稳态,用... 目的 研究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MMF)的活性代谢产物霉酚酸(MPA)在肾移植病人首次给药和稳态后的药代动力学,评价其蓄积情况。方法选择肾移植病人8例(男3例,女5例),在术后第1天首剂服用MMF1g,按每次1g,每12h给药1次,连续服药7天达稳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MPA血药浓度,血药浓度数据用3P87药代动力学软件,按两室模型拟合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首次服药及稳态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β分别为12.78±7.29和12.30±5.57 h(P>0.05);Cmax分别为14.29±6.85和19.72±5.83 mg·L-1(P<0.01);AUC0-12h分别为44.57±9.61和64.26±16.59 mg·h·L-1(P<0.01);CL(s)分别为15.51±2.53和11.16±3.53 L·h-1(P<0.01);稳态后,Cmax和AU0-12h与首次服药的比值分别为1.54±0.56和1.48±0.36,均增加了50%。结论MMF连续给药后,MPA在体内存在明显蓄积现象,临床用药时需要对MPA的血药浓度进行常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酚酸 霉酚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