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非尼酮浸泡生物羊膜对兔青光眼模型滤过术后瘢痕形成的作用
1
作者 张帅 姚贻华 +2 位作者 郑扬菁 吴平 朱益华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89-195,共7页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PFD)浸泡生物羊膜在兔青光眼模型中的应用,评价其对兔青光眼模型的抗瘢痕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72只右眼采用前房注射复方卡波姆溶液的方法建立青光眼模型后随机分为0.5%PFD+生物羊膜组、单纯生物羊膜...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PFD)浸泡生物羊膜在兔青光眼模型中的应用,评价其对兔青光眼模型的抗瘢痕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72只右眼采用前房注射复方卡波姆溶液的方法建立青光眼模型后随机分为0.5%PFD+生物羊膜组、单纯生物羊膜组、丝裂霉素C(MMC)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8只,均行小梁切除术,其中0.5%PFD+生物羊膜组在巩膜瓣下放置0.5%PFD溶液浸泡的生物羊膜,单纯生物羊膜组在巩膜瓣下放置生理盐水浸泡的复水生物羊膜,MMC组在巩膜瓣下放置浸有MMC的棉片3 min后立即采用生理盐水冲洗,空白对照组制作巩膜瓣后不放入任何植入物。评估眼压、滤过泡及毒副作用和并发症情况,并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sson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滤过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小梁切除术后14、21、28 d各组眼压比较,0.5%PFD+生物羊膜组<MMC组<单纯生物羊膜组<空白对照组(均P<0.05)。小梁切除术后28 d,0.5%PFD+生物羊膜组抗炎性增生及抑制胶原纤维增生效果最优,滤过泡存活率最高,且前房炎症反应轻。结论:吡非尼酮浸泡生物羊膜对兔青光眼模型有较明显的抗瘢痕作用,且毒副作用少,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非尼酮 生物羊膜 复方卡波姆 青光眼模型 小梁切除术 滤过泡 抗瘢痕
下载PDF
针刺降低青光眼模型兔眼压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孙红 王育良 +2 位作者 柏玉洁 范莲 罗莎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降低急性高眼压的机理。方法 12只家兔急性青光眼模型造模成功后4 h分为2组,实验组6只家兔进行针灸治疗,对照组6只未做处理。造模前和造模后4 h、针刺后1 h进行眼压测定和酶联免疫检测方法行血浆β-内啡肽含量的测定。结果... 目的探讨针刺降低急性高眼压的机理。方法 12只家兔急性青光眼模型造模成功后4 h分为2组,实验组6只家兔进行针灸治疗,对照组6只未做处理。造模前和造模后4 h、针刺后1 h进行眼压测定和酶联免疫检测方法行血浆β-内啡肽含量的测定。结果 12只家兔眼压值造模前为(7.50±1.62)mmHg,造模后4 h为(19.86±9.45)mmHg,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组针刺前、针刺后眼压分别为(20.89±11.3)mmHg(、7.55±5.70)mmHg,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β-内啡肽浓度,针刺前针刺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组针刺前后无统计学差异,但针刺后针刺组比对照组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眼压状态下针刺治疗可以降低眼压,同时使血浆中β-内啡肽浓度升高,针刺降眼压的机理可能和血浆β-内啡肽浓度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啡肽 青光眼模型 针刺
下载PDF
青光眼模型家兔血浆β-内啡肽浓度与眼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孙红 袁志兰 +2 位作者 王育良 范莲 罗莎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5-617,共3页
目的探讨青光眼模型家兔血浆β-内啡肽浓度与眼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房内注射20 g.L-1甲基纤维素制作家兔青光眼模型,共6只。造模成功后4 h、8 h、24 h进行眼压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测定血浆β-内啡肽浓度。结果 6只家兔眼压值... 目的探讨青光眼模型家兔血浆β-内啡肽浓度与眼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房内注射20 g.L-1甲基纤维素制作家兔青光眼模型,共6只。造模成功后4 h、8 h、24 h进行眼压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测定血浆β-内啡肽浓度。结果 6只家兔眼压值造模前,造模后4 h、8 h、24 h分别为(7.61±1.68)mmHg(1 kPa=7.5 mmHg)、(18.83±8.01)mmHg、(12.72±5.30)mmHg、(10.22±5.01)mmHg。血浆β-内啡肽浓度造模前为(22.97±7.68)μg.L-1,造模后4 h、8 h、24 h分别为(49.20±21.94)μg.L-1、(39.30±8.56)μg.L-1、(32.18±11.92)μg.L-1。造模后4 h、8 h眼压值与血浆β-内啡肽浓度与造模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造模后24 h眼压值与血浆β-内啡肽浓度与造模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血浆β-内啡肽浓度与眼压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浆中β-内啡肽浓度的异常变化可能是青光眼眼压调控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啡肽 青光眼模型
下载PDF
两种方法建立大鼠慢性青光眼模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滨滨 原慧萍 +2 位作者 宋武莲 肖铮 史丽萍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7期481-484,共4页
目的评价2种大鼠慢性青光眼模型的效果。方法通过单纯烙闭3条大鼠巩膜上静脉(单纯手术组,n=19)和烙闭巩膜上静脉同时给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手术给药组,n=23)2种方法制作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观察术前和术后1d、3d、5d、1... 目的评价2种大鼠慢性青光眼模型的效果。方法通过单纯烙闭3条大鼠巩膜上静脉(单纯手术组,n=19)和烙闭巩膜上静脉同时给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手术给药组,n=23)2种方法制作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观察术前和术后1d、3d、5d、1周、2周、1个月和2个月早晚眼压变化,并于术后1周、2周、1个月和2个月摘除眼球,光镜观察大鼠视网膜各层组织厚度变化,荧光金逆行标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并计数,TUNEL染色,比较2组模型检测指标。结果2组模型大鼠术后眼压均明显升高,随着高眼压时间持续延长,RGCs逐渐减少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逐渐变薄,剩余RGCs数量逐渐减少,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高眼压导致大鼠RGCs的病理改变过程及其结果符合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病理特点。单纯烙闭大鼠巩膜上静脉即可获得稳定有效的慢性青光眼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模型 5-氟尿嘧啶 细胞凋亡 荧光金
下载PDF
经角膜缘激光光凝小梁网建立慢性青光眼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鲍捷 刘东敬 陈晓明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慢性青光眼模型,为青光眼的基础和临床科研提供实验条件。方法使用波长532nm的氪离子黄光通过角膜缘光凝20只Wistar大鼠的右眼小梁网,左眼为对照眼。分别于光凝前,光凝后不同时间测量眼压,检测并比较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 目的建立一种慢性青光眼模型,为青光眼的基础和临床科研提供实验条件。方法使用波长532nm的氪离子黄光通过角膜缘光凝20只Wistar大鼠的右眼小梁网,左眼为对照眼。分别于光凝前,光凝后不同时间测量眼压,检测并比较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丢失程度。结果第1次激光光凝后3d,第2次光凝后3、7、14、28、35d,实验眼光凝后不同时间眼压较光凝前明显升高(P<0.01)。第2次光凝后35d光凝眼视网膜铺片RGCs平均密度为(1992±108)个/mm2,对照眼RGCs平均密度为(2516±196)个/mm2,光凝眼较对照眼明显减少(P<0.01)。结论激光光凝损伤小梁网引起眼压升高是建立慢性青光眼模型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氪激光 光凝 慢性青光眼模型 眼压
下载PDF
建立猴青光眼模型的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宏方 孙兴怀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2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猴的特殊性和珍贵性使其在青光眼的研究中被谨慎采用,造模方法也较其他动物少且发展缓慢。本文就国际公认的几种有效制造猴青光眼模型的方法作一总结,为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青光眼模型 造模方法 研究人员
下载PDF
大鼠急性青光眼模型中neuroglobin在视网膜的表达上调作用
7
作者 李中秋 杜园园 +1 位作者 王晶 卢弘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年第6期725-727,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青光眼模型中neuroglobin(NGB)的表达变化。方法制备大鼠急性青光眼模型,采用RT-PCR技术动态观察不同缺血时间点NGB mRNA水平变化,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视网膜缺血1 min,neuroglobinmRNA表达迅速上升,5 min时neuroglo...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青光眼模型中neuroglobin(NGB)的表达变化。方法制备大鼠急性青光眼模型,采用RT-PCR技术动态观察不同缺血时间点NGB mRNA水平变化,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视网膜缺血1 min,neuroglobinmRNA表达迅速上升,5 min时neuroglobin mRNA表达保持在高水平,到10 min时达高峰,缺血20 min表达已下降,但仍高于正常水平;此后缺血30 min、60 min时neuroglobin mRNA均保持在较低水平,且低于正常水平。结论Neuroglobin表达可能在视网膜缺血缺氧的病理变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表达量的变化与缺血缺氧的时间呈线性相关,可能在视网膜缺氧保护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OGLOBIN 视网膜 青光眼模型 缺血缺氧
下载PDF
房水抽吸联合激光房角光凝法建立大鼠慢性青光眼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艺 吴玲玲 王冬梅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81-485,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大鼠慢性青光眼模型并观察相应的眼压变化和视网膜病理改变。方法 Wistar雌性大鼠80只,通过角巩膜缘前房穿刺抽吸房水使前房消失,使用多波长黄绿激光行右眼角膜缘(房角)360°光凝,角膜缘激光斑为60~80个,并光凝颞...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大鼠慢性青光眼模型并观察相应的眼压变化和视网膜病理改变。方法 Wistar雌性大鼠80只,通过角巩膜缘前房穿刺抽吸房水使前房消失,使用多波长黄绿激光行右眼角膜缘(房角)360°光凝,角膜缘激光斑为60~80个,并光凝颞侧、颞上及颞下巩膜浅层静脉,每条静脉光凝3~4个斑点;左眼为对照眼。于术后1、3、7、14、21、28、35、42、49、56d用Tono-PenXL眼压计监测眼压。激光术后7、14、28、42、56d制作大鼠眼球视网膜铺片,行Nissl染色、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定量检测。部分标本制备冰冻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模型眼房角的病理变化。结果 73只大鼠实验眼眼压较术前明显升高。激光光凝术前大鼠眼压为(16.56±1.84)mmHg,术后1d眼压为(21.33±2.64)mmHg,术后7d模型眼眼压达峰值,为(30.31±3.22)mmHg,高眼压状态持续21d,28d时眼压为(17.08±1.36)mmHg。术后1~21d,眼压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d眼压值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眼各时间点眼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检测表明,实验眼前房角明显变窄,小梁网间隙压缩、变窄,部分闭锁、消失;少量梭形成纤维细胞聚集,小梁网组织致密、硬化,小梁细胞减少;部分虹膜卷曲、水肿、肥厚。术后28dRGCs计数实验眼为(56.67±1.64)个,对照眼为(67.56±6.13)个,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6d实验眼为(45.56±12.33)个,对照眼为(68.33±3.25)个,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水抽吸联合激光房角光凝法是一种成功率高、操作简单的大鼠慢性青光眼模型制作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模型 视网膜 Nissl染色 激光光凝
下载PDF
前房注射衣霉素建立大白兔慢性青光眼模型
9
作者 魏红领 刘韶瑞 刘泗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29-633,共5页
目的本实验采用衣霉素(tunicamycin,Tm)前房注射,利用其对大白兔小梁细胞的过度应激致凋亡作用,旨在建立一种新型的高眼压模型。方法选择6~8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2只,通过前房注射衣霉素建立慢性青光眼模型,将大鼠行右眼前房注射4μg... 目的本实验采用衣霉素(tunicamycin,Tm)前房注射,利用其对大白兔小梁细胞的过度应激致凋亡作用,旨在建立一种新型的高眼压模型。方法选择6~8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2只,通过前房注射衣霉素建立慢性青光眼模型,将大鼠行右眼前房注射4μg衣霉素(实验组),其左眼前房注射等量溶剂作为对照;术后3 d、5 d、1周、2周、3周、4周、5周、6周用TONO-PEN AVIA眼压计检测眼压,并观察眼部一般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分批处死大白兔,取材做石蜡切片并行HE染色观察视网膜各层结构改变。数据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前大白兔双眼眼压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1次注射后,8只大白兔造模成功,成功率为36.36%(8/22);2周后,给予2次注射后,2次注射造模成功率为68.18%(15/22)。术后3d、5 d、1周、2周、3周、4周双眼眼压比较,右眼眼压明显高于左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5周、6周双眼眼压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左眼高于右眼。病理检查结果显示:高眼压者(实验组)神经节细胞-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及视神经损害,并随时间延长而进一步加重,眼压不高的实验组及对照组眼球病理改变不明显。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分别为(74.38±7.27)μm和(58.41±8.29)μm(P〈0.01);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分别为(92.59±10.21)μm和(74.62±11.65)μm(P〈0.01)。结论前房注射衣霉素,能诱发大鼠眼压升高,但眼压升高幅度不等、维持时间长短不一、成功率较低,2次注射能显著提高造模成功率;大白兔高眼压模型出现了明显的眼球结构改变以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及视神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霉素 青光眼模型 前房注射
下载PDF
基于SIRT1观察补精益视片对自发性青光眼模型DBA/2J小鼠RGCs凋亡的干预及影响
10
作者 杨凤姣 李翔 +2 位作者 刘红佶 万婧雯 易文华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2年第2期74-79,共6页
目的观察补精益视片对自发性青光眼模型DBA/2J小鼠RGCs的SIRT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表观遗传调控影响,探索其干预RGCs凋亡的新机制。方法24只DBA/2J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精益视片高、中、低剂量组,对照组6只C57BL/6J小鼠,对照组及模型组2m... 目的观察补精益视片对自发性青光眼模型DBA/2J小鼠RGCs的SIRT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表观遗传调控影响,探索其干预RGCs凋亡的新机制。方法24只DBA/2J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精益视片高、中、低剂量组,对照组6只C57BL/6J小鼠,对照组及模型组2ml生理盐水灌胃、给药组补精益视片混悬液2ml灌胃连续8周,观察小鼠RGCs SIRT1 mRNA、蛋白表达及生存、凋亡率。结果(1)眼压:给药组实验后与实验前及模型组相比均降低(P<0.01或P<0.05),实验前、后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均高(P<0.05);(2)Q-PCR检测结果:模型组低于对照组、给药组均高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最高;(3)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模型组低于对照组、给药组均高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最高;(4)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模型组高于对照组、给药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最低;(5)CCK-8检测结果:模型组低于对照组、给药组均高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最高。结论补精益视片可能通过降眼压、上调SIRT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RGCs凋亡、促进RGCs生存而实现保护青光眼视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精益视片 RGCS SIRT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自发性青光眼模型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青光眼动物模型的应用特点分析
11
作者 袁晞钒 付琼怡 苗明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39-1446,共8页
目的研究青光眼动物模型应用情况,为其动物实验方法和模型完善提供参考。方法以“青光眼”和“动物模型”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PubMed中收集2012年11月1日~2022年11月2日青光眼动物模型的相关文献,总结实验动物种类、性别、造模方法、... 目的研究青光眼动物模型应用情况,为其动物实验方法和模型完善提供参考。方法以“青光眼”和“动物模型”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PubMed中收集2012年11月1日~2022年11月2日青光眼动物模型的相关文献,总结实验动物种类、性别、造模方法、检测指标等,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得到符合标准的400篇文献,其中实验动物多为C57BL/6J小鼠,动物性别以雄性居多;造模方法多采用前房注射物质诱导型、转基因型和激光光凝诱导型;高频检测指标主要包括眼压测量、组织病理、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结论目前青光眼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种类较多,但是相关中医因素干预较少,建议增加病证结合的青光眼动物模型。本研究通过对青光眼动物模型实验进行挖掘分析,对不同动物模型进行评估,通过挖掘内容为构建造模成功率高、重现性好、与临床吻合度高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为模型完善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动物模型 数据挖掘 造模要素 应用分析
下载PDF
实验性大鼠青光眼模型诱导热休克蛋白27的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燕 袁援生 +3 位作者 曾勇 陈壮飞 赵薇 戴乐 《眼科》 CAS 2007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测定热休克蛋白(HSP)家族中HSP27、HSP70和HSP90在正常和实验性大鼠青光眼模型视网膜中的蛋白质水平,探索其与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的潜在关系。设计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60只Wistar大鼠。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高眼压组(30只),假手术... 目的测定热休克蛋白(HSP)家族中HSP27、HSP70和HSP90在正常和实验性大鼠青光眼模型视网膜中的蛋白质水平,探索其与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的潜在关系。设计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60只Wistar大鼠。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高眼压组(30只),假手术对照组(30只),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对照眼。采用双极电凝器电凝巩膜表面3组静脉,建立高眼压模型,用Tonopen眼压计检测眼压,每周2次,取眼压在27~35mmHg的大鼠进行研究。在眼压升高第10、20和60天处死大鼠,匀浆提取视网膜蛋白质用于Western印迹分析,并用β-actin校正点样误差。主要指标眼压、Western印迹分析。结果Western印迹分析显示,在眼压升高第10、20及60天,视网膜HSP27的蛋白质水平平均为对照组的197%。在实验眼视网膜内未观察到HSP70、HSP90蛋白质水平的变化。结论在高眼压状态下大鼠视网膜HSP27上调,而HSP70和HSP90无变化。HSP27为眼压升高导致的特定基因改变,其持续过度表达可能与青光眼视神经病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 青光眼模型 Western印迹分析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环角膜缘缝合与激光光凝模型:两种慢性高眼压模型的比较
13
作者 王俊 李悦 +1 位作者 曾文杰 姜文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4,共11页
目的:青光眼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的视神经病变,致盲率高,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明确。高眼压是目前唯一可调控的、与青光眼的发病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本研究通过运用环角膜缘缝合与小梁网联合巩膜静脉激光光凝2种不同的方法建立慢性高... 目的:青光眼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的视神经病变,致盲率高,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明确。高眼压是目前唯一可调控的、与青光眼的发病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本研究通过运用环角膜缘缝合与小梁网联合巩膜静脉激光光凝2种不同的方法建立慢性高眼压大鼠模型,比较2种模型的眼压升高程度和高眼压持续时间,视网膜形态损伤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损伤程度,以及超微结构改变等。方法:建立2种慢性高眼压模型,分为环角膜缘缝合组(缝合组,用10/0尼龙线沿角巩膜缘缝合)和激光光凝组(激光组,激光灼烧小梁网联合巩膜外静脉),并以其对侧眼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定期规律监测2组大鼠的眼压变化。采用大鼠视网膜切片HE染色观察2种慢性高眼压模型对视网膜和视神经病理学的影响,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慢性高眼压模型超微结构中线粒体形态的变化,大鼠视网膜铺片Brn3b抗体免疫荧光染色特异性标记RGCs并计数,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以明确RGCs的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缝合组与激光组大鼠眼压均明显升高(均P<0.05),其中缝合组的眼压最高升高1.5倍,眼压显著升高持续8周;激光组的眼压最高达对照组的2倍,持续12周。2组都会导致RGCs丢失,与Brn3b染色的结果相符,2组caspase-3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而在TEM下,2组RGCs中的线粒体形态均变为碎片化,从正常的长条形变小、变圆。与激光组相比,缝合组视网膜形态学的病理变化较轻微。结论:环角膜缘缝合可建立有效的慢性高眼压模型,诱导与激光光凝模型相似的青光眼性病理改变,但病理改变较激光光凝轻微。相较于激光光凝建模,环角膜缘缝合法对于设备要求和操作能力要求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模型 慢性高眼压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 线粒体功能障碍 大鼠
下载PDF
青光眼动物模型DBA/2J小鼠的眼部特征及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帆 吴玲玲 +4 位作者 郭秀娟 杨丽萍 李颖 吴乐萌 王冬梅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3-108,共6页
目的评价不同月龄DBA/2J小鼠的眼压、眼部特征及组织学变化。方法清洁级DBA/2J小鼠36只,3、5、7、9、11、14月龄各6只,3、9、14月龄的C57BL/6J小鼠各6只为对照。分别对实验鼠行眼前节照相,前房微管法眼压测量。用尼氏染色法对鼠视网膜... 目的评价不同月龄DBA/2J小鼠的眼压、眼部特征及组织学变化。方法清洁级DBA/2J小鼠36只,3、5、7、9、11、14月龄各6只,3、9、14月龄的C57BL/6J小鼠各6只为对照。分别对实验鼠行眼前节照相,前房微管法眼压测量。用尼氏染色法对鼠视网膜切片进行染色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计数,光学显微镜下对视网膜冰冻切片行视盘的形态学观察。结果鼠眼前节检查表明,DBA/2J小鼠从5月龄始逐渐发生虹膜色素播散、虹膜萎缩,虹膜透照可见瞳孔变形。眼压从7月龄开始升高,9月龄眼压升至高峰,14月龄降至对照组水平。各月龄DBA/2J小鼠眼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600,P<0.05),各月龄C57BL/6J小鼠眼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49,P=0.781)。DBA/2J鼠RGCs数量从7月龄开始减少,9~11月龄减少明显,各月龄DBA/2J鼠RGCs计数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594,P=0.000),各月龄C57BL/6J小鼠RGCs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16,P=0.211)。DBA/2J小鼠视盘凹陷于9~14月龄开始逐渐加深,而各月龄C57BL/6J小鼠的视盘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随月龄的增长,DBA/2J小鼠眼前节病变逐渐加重,表现出继发性青光眼的相关形态学改变。DBA/2J小鼠是研究青光眼发病机制和视神经保护较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A/2J 青光眼动物模型 高眼压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下载PDF
大鼠青光眼应激模型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PTEN基因表观遗传修饰及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静 史贻玉 +3 位作者 沈沛阳 陈海波 朱明月 李伟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1053-1057,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青光眼应激模型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PTEN基因表观遗传修饰及表达的影响。方法 (1)大鼠青光眼模型及处理。选择清洁级雌性Wistar大鼠30只,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模型+药物干预组(甲钴胺处理)1... 目的探讨大鼠青光眼应激模型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PTEN基因表观遗传修饰及表达的影响。方法 (1)大鼠青光眼模型及处理。选择清洁级雌性Wistar大鼠30只,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模型+药物干预组(甲钴胺处理)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建立大鼠青光眼应激模型,建模完成后模型组不采取任何措施处理,正常对照组不参与建模,模型+药物干预组建模成功后采用甲钴胺进行处理,两组均干预11周。3组大鼠处死后,摘取眼球,完成视神经节细胞(RGCs)分离,用DAPI和PITC染色,荧光镜观察凋亡小体和caspase-3和PTEN细胞定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PTEN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分析RGCs的PTEN和AKT(Ser473)表达量。(2)大鼠青光眼模型RGCs的PTEN基因表观遗传修饰的改变。造模后的1、3、5、7、9、11周处死大鼠,摘取眼球,完成RGCs分离,并将组织分为两份,一份用于测定PTEN的表达;另外一份于检测RGCs的PTEN基因启动子组蛋白(H3K9或H4K8)的乙酰化状态。结果模型+药物干预组处理后1、3、5、7、9、11周RGCs凋亡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药物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PTEN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于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模型+药物干预组PTEN表达量低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药物干预组AKT(Ser473)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药物干预组PTEN基因启动子组蛋白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大鼠青光眼应激模型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PTEN基因表观遗传修饰及表达能产生明显的影响,能通过改变AKT(Ser473)表达量抑制疾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青光眼应激模型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PTEN基因表观 遗传修饰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对大鼠青光眼模型视神经保护作用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琳 郑华 +1 位作者 谌绍林 段宣初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138-144,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干细胞移植对大鼠青光眼模型的视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OVID、CBM、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搜集有关干细胞移植治疗青光眼的动物实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起到2018... 目的系统评价干细胞移植对大鼠青光眼模型的视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OVID、CBM、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搜集有关干细胞移植治疗青光眼的动物实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起到2018年6月10日。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的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SYRCLE动物实验偏倚风险评估表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个研究,包括319只大鼠。Meta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第28天的眼压低于对照组[SMD=-2.12,95%CI(-3.39,-0.85), Z=3.27,P=0.001];实验组第14、28天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SMD=4.51,95%CI(3.17,5.85), Z=6.60,P<0.00 001;SMD=2.96,95%CI(1.11,4.80), Z=3.14,P=0.002];实验组第14天视网膜BDNF的表达高于对照组[SMD=2.67,95%CI(1.46,3.88), Z=4.32,P<0.0 001];实验组第21、28天视网膜GDNF表达高于对照组[WMD=1.21,95%CI(1.05,1.37), Z=14.75,P<0.001;WMD=0.79,95%CI(0.52,1.06), Z=5.72,P<0.001];实验组第14天视网膜IGF-I的表达高于对照组[SMD=4.31,95%CI(2.51,6.11), Z=4.69,P<0.001];3项研究表明,干细胞可在眼内存活4周,少数可融入宿主视网膜,并表达神经细胞表面标志物;3项研究表明,干细胞眼内移植后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现有证据显示,大鼠青光眼模型构建尚缺乏统一、规范的方法,干细胞移植对大鼠青光眼模型视神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安全性较高,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还需更多高质量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模型 干细胞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壳聚糖对兔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中VEGF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李哲清 李寿玲 《实用防盲技术》 2011年第2期49-51,F0004,共4页
目的观察壳聚糖对兔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中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壳聚糖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抗瘢痕形成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健康成年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以2.5%壳聚糖液注射手术部位,手术对照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术后1w、2w、4w... 目的观察壳聚糖对兔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中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壳聚糖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抗瘢痕形成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健康成年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以2.5%壳聚糖液注射手术部位,手术对照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术后1w、2w、4w、12w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三组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阳性表达率,观察眼压情况。结果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B组VEGF阳性表达率较高,A、C组较低。三组眼压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壳聚糖在兔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中的应用可以下调VEGF的表达,更持久地降低眼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 新生血管生成因子
下载PDF
青光眼家兔玻璃体内游离谷氨酸盐浓度的测定
18
作者 王佳露 赵芳 刘睿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359-362,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测定青光眼家兔玻璃体游离谷氨酸盐浓度。[方法]于青光眼家兔玻璃体分别灌注葛根素和灯盏乙素阳离子脂质纳米粒和药物溶液,在色谱条件为Diamonsil 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50 mmol磷...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测定青光眼家兔玻璃体游离谷氨酸盐浓度。[方法]于青光眼家兔玻璃体分别灌注葛根素和灯盏乙素阳离子脂质纳米粒和药物溶液,在色谱条件为Diamonsil 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50 mmol磷酸盐缓冲液∶甲醇(25∶75),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荧光检测器的激发波长(λex)350 nm,发射波长(λem)450 nm下测定透析液中游离谷氨酸盐浓度。[结果]玻璃体内植入探针的在体回收率为33.60%(r=0.970 6)。在玻璃体内灌注葛根素和灯盏乙素阳离子脂质纳米粒组与药物溶液组后,测定不同时间点的游离谷氨酸盐浓度,结果表明与溶液组相比,制剂组谷氨酸盐浓度降低1.59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为玻璃体游离谷氨酸盐的测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 葛根素和灯盏乙素阳离子脂质纳米粒 青光眼模型 玻璃体游离谷氨酸盐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青光眼的组织再生
19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3年第4期348-348,共1页
据2013年6月1日Manuguerra-GagnéR[Stem Cells,2013,31(6):1136-1148]报道,在青光眼模型中移植入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激光诱发的旁分泌因子分泌和祖细胞增殖可以促进青光眼的组织再生。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青光眼模型 组织再生 分泌因子 CELLS 细胞增殖 激光诱发
原文传递
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的建立及玻璃体游离谷氨酸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东敬 陈晓明 +1 位作者 盘如刚 李茅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3-346,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观察不同时期的眼压变化、视神经的损伤情况和玻璃体中游离谷氨酸浓度的变化。方法Wistar大鼠30只,分为3组。用波长为532nm的氪离子黄绿激光光凝大鼠小粱网,光凝前测量一次眼压,以后每周测量眼压。在第3... 目的建立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观察不同时期的眼压变化、视神经的损伤情况和玻璃体中游离谷氨酸浓度的变化。方法Wistar大鼠30只,分为3组。用波长为532nm的氪离子黄绿激光光凝大鼠小粱网,光凝前测量一次眼压,以后每周测量眼压。在第3、6、9周分别处死1、2、3组大鼠做全视网膜铺片,1%甲苯氨蓝染色,记数平均视网膜神经元细胞密度;取20μL玻璃体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测量游离谷氨酸盐浓度。结果对照眼平均眼压为(13.25±4.10)mmHg,光凝眼第1~9周平均眼压升高了1.73~2.17倍。对照眼视网膜神经元密度值为2516±196,第3、6、9周光凝眼分别为2124±108,1865±136,1654±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7);第3、6、9周光凝眼玻璃体游离谷氨酸盐浓度分别为(20.10±2.45)μmol/L,(22.35±2.75)μmol/L,(23.56±2.80)μmol/L,对照眼为(18.32±2.3)μ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61)。结论激光光凝大鼠小梁网后,眼压中等程度升高;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的视神经损害表现为视网膜神经元密度值逐渐下降,玻璃体中游离谷氨酸盐浓度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模型 高眼压 游离谷氨酸 氪离子黄绿激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