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4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媒体时代版面可视化的创新探索——以中国青年报为例
1
作者 王素洁 《全媒体探索》 2024年第9期36-37,共2页
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大趋势下,传统报纸编辑部门如何守正创新、融合转型,真正从相加迈向相融阶段?中国青年报社要闻编辑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并逐步形成共识:既要守住精神底色,也要学会创新新闻编排方式让报纸焕发新的生命力,特别是在... 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大趋势下,传统报纸编辑部门如何守正创新、融合转型,真正从相加迈向相融阶段?中国青年报社要闻编辑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并逐步形成共识:既要守住精神底色,也要学会创新新闻编排方式让报纸焕发新的生命力,特别是在彰显“青春范儿”上下足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转型 新闻编排 可视化探索 中国新闻奖 中国青年报
原文传递
听障群体的媒介形象呈现与现实形象的偏差及弥合——以《中国青年报》为例
2
作者 李燕 罗小东 《声屏世界》 2024年第5期103-105,共3页
传媒所建构的听障群体形象影响着大众对该群体的认知,《中国青年报》作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媒体,在报道中客观、平等地呈现了该群体。通过对《中国青年报》中有关听障群体的报道文本分析发现,其在塑造听障群体媒介形象时尊重听障群体的... 传媒所建构的听障群体形象影响着大众对该群体的认知,《中国青年报》作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媒体,在报道中客观、平等地呈现了该群体。通过对《中国青年报》中有关听障群体的报道文本分析发现,其在塑造听障群体媒介形象时尊重听障群体的主体地位,在报道中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但也存在对听障群体的边缘化、弱势化、被动化的问题。文章运用参与观察以及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指明听障群体媒介形象与现实形象存在一定偏差,而偏差的弥合需要媒体和听障者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群体 《中国青年报 媒介形象
下载PDF
基于“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的大学生媒介形象建构分析
3
作者 王琳淏 朱兴庆 《新闻文化建设》 2024年第19期23-25,共3页
本文基于内容分析法,通过对“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2023年所有推文进行抽样和内容编码,并系统分析其中大学生的媒介形象及构建策略。研究发现,“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大学生的媒介形象主要表现为实践者、奉献者和叛逆者,但在其建构... 本文基于内容分析法,通过对“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2023年所有推文进行抽样和内容编码,并系统分析其中大学生的媒介形象及构建策略。研究发现,“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大学生的媒介形象主要表现为实践者、奉献者和叛逆者,但在其建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性别不均衡和学校层次歧视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媒介形象 “中国青年报 微信公众号
下载PDF
框架理论视角下《中国青年报》国际版新闻报道分析
4
作者 郑心如 《武汉广播影视》 2024年第5期41-44,共4页
国际新闻报道作为中国青年认识世界的窗口,深刻影响着青年对国家政治、外交、社会等方面认识的形成,这对于帮助受众客观地理解国际关系形势、对国际社会环境以及国际事务形成正确认识的独特意义不可小觑。本文以臧国仁的新闻框架三层次... 国际新闻报道作为中国青年认识世界的窗口,深刻影响着青年对国家政治、外交、社会等方面认识的形成,这对于帮助受众客观地理解国际关系形势、对国际社会环境以及国际事务形成正确认识的独特意义不可小觑。本文以臧国仁的新闻框架三层次理论为基础,采用内容分析法,以《中国青年报》作为研究对象,以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国际栏目的137篇新闻报道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基础系统分析以及高层次、中层次和低层次内容分析,高层次内容分析主要针对报道主题以及倾向;中层次内容分析主要针对报道对象选择及形式体裁;低层次内容分析针对具体词汇使用及语言表达特点进行研究,通过全面考察《中国青年报》的国际报道呈现的别国形象和世界局面,以发掘该报国际新闻报道的内在形式并寻求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理论 国际新闻报道 《中国青年报》国际版
下载PDF
如何做好中华文明的青年群体传播——以《中国青年报》国学版为例
5
作者 蒋肖斌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5-37,共3页
近年来,“国学热”方兴未艾,呈现出“博物馆热”“非遗热”“考古热”等多种形态,尤其吸引青年群体的关注。本文从国学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现状出发,以《中国青年报》国学版为例,探讨以“青春国学”讲好中国故事的理念与方法,为中华文明... 近年来,“国学热”方兴未艾,呈现出“博物馆热”“非遗热”“考古热”等多种形态,尤其吸引青年群体的关注。本文从国学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现状出发,以《中国青年报》国学版为例,探讨以“青春国学”讲好中国故事的理念与方法,为中华文明传播的媒体实践提供经验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国学 中国青年报 中华文明传播力 文化传播
下载PDF
主流媒体对00后员工的话语建构探析——以中国青年报为例
6
作者 卢越 肖倩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70-72,共3页
近期,“00后整顿职场”的话题在社交网络受到关注,此类关于00后员工的话语标签易使公众产生刻板印象,而主流媒体对00后员工进行客观辩证的话语建构,不仅能帮助公众建立对00后员工的正确形象感知,也能帮助00后群体建立劳动认同感。本文... 近期,“00后整顿职场”的话题在社交网络受到关注,此类关于00后员工的话语标签易使公众产生刻板印象,而主流媒体对00后员工进行客观辩证的话语建构,不仅能帮助公众建立对00后员工的正确形象感知,也能帮助00后群体建立劳动认同感。本文探究中国青年报建构00后员工相关报道的话语模式,总结了利用互文性建构多方话语、辩证视角解读青年话题、重视青年维权报道三条经验,为媒体进行青年相关报道、助力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场报道 主流媒体 话语建构 话语主体 中国青年报
下载PDF
《北京青年报》如何避免“指鼠为鸭”之类事件重演 被引量:1
7
作者 威利 《中国食品》 2023年第13期27-27,共1页
社会高度关注的“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饭菜中疑吃出老鼠头”事件终于真相大白。6月17日,江西发布通报称,根据国内权威动物专家对提取的当事学生所拍现场照片和视频进行专业辨识,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督管... 社会高度关注的“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饭菜中疑吃出老鼠头”事件终于真相大白。6月17日,江西发布通报称,根据国内权威动物专家对提取的当事学生所拍现场照片和视频进行专业辨识,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认真调查取证,发布“异物为鸭脖”结论是错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照片 《北京青年报 国内权威 调查取证 啮齿动物 职业技术学院 异物 老鼠
下载PDF
中国青年报的抗美援朝战争动员(1951-1953)——以体裁批评为方法
8
作者 武晓萱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7-119,共3页
1951年中国青年报创刊后,抗美援朝战争便是其重要的报道议题。借用文学领域的体裁批评方法分析,其抗美援朝的媒介动员展示出舆论造势、感情烘托、对立强化等多样的动员样式特点,战争文本的结构和框架却带有模式化和极端化的鲜明特征。... 1951年中国青年报创刊后,抗美援朝战争便是其重要的报道议题。借用文学领域的体裁批评方法分析,其抗美援朝的媒介动员展示出舆论造势、感情烘托、对立强化等多样的动员样式特点,战争文本的结构和框架却带有模式化和极端化的鲜明特征。中国青年报对抗美援朝的媒介动员,对唤起中国青年保家卫国的决心起到重要作用,其丰富的情感表达和明确的舆论导向,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报纸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年报 抗美援朝 媒介动员 体裁批评
下载PDF
《中国青年报》五四运动报道的集体记忆建构研究——2001年—2021年
9
作者 周灿华 郑涵予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5-82,96,共9页
新闻报道可以重建关于过去的意象,塑造集体记忆。文章通过对2001年至2021年间《中国青年报》的五四运动报道进行文本分析,分析其如何通过新闻报道建构五四运动的集体记忆。在五四记忆建构内容方面,研究发现《中国青年报》主要从活动记... 新闻报道可以重建关于过去的意象,塑造集体记忆。文章通过对2001年至2021年间《中国青年报》的五四运动报道进行文本分析,分析其如何通过新闻报道建构五四运动的集体记忆。在五四记忆建构内容方面,研究发现《中国青年报》主要从活动记忆、历史记忆和五四精神的时代解读三个方面进行五四记忆内容的填充。在报道记忆建构特点方面,《中国青年报》一直以青年群体为主要报道对象,同时逐步淡化对官员个体形象的塑造;在报道细节上,加强对五四精神文化的认同感是一直以来的重点内容。总体而言,《中国青年报》五四报道随时代发展呈现丰富化、多元化、微观化、具象化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中国青年报 文本分析 集体记忆
下载PDF
“00后”媒介形象分析--以《中国青年报》的相关报道为例
10
作者 茹朝东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第2期67-70,共4页
“00后”指2000年至2010年间出生的人,他们在社会媒体中呈现的理想信念等方面与国家发展密切联系。本文以《中国青年报》为研究对象,分析有关“00后”报道,论述关于“00后”媒介形象的特点与形成原因,使媒体及大众对“00后”有全面客观... “00后”指2000年至2010年间出生的人,他们在社会媒体中呈现的理想信念等方面与国家发展密切联系。本文以《中国青年报》为研究对象,分析有关“00后”报道,论述关于“00后”媒介形象的特点与形成原因,使媒体及大众对“00后”有全面客观认识。《中国青年报》呈现“00后”形象与互联网流行的“二次元”等标签有差异,报道领域涉及学生群体思想状况、公益活动等方面,报道中具有质疑等消极立场与赞扬等积极态度。消极形象报道占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凸显“00后”的社会责任感呈现明显倾向。报道加强公众对“00后”的理性认识促进其良性社会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后” 媒介形象分析 《中国青年报
下载PDF
主流媒体关于青年志愿者报道框架研究——以《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抗击新冠疫情报道为例
11
作者 于越 《传媒论坛》 2023年第18期35-38,共4页
以《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青年志愿者报道为研究对象,依托框架理论,分析两报在主题建构、内容呈现、写作风格的异同。研究发现两家媒体都存在主题建构不平衡、报道形式传统、版面设置欠妥和切入角度官方的问题。未来有关青年志愿... 以《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青年志愿者报道为研究对象,依托框架理论,分析两报在主题建构、内容呈现、写作风格的异同。研究发现两家媒体都存在主题建构不平衡、报道形式传统、版面设置欠妥和切入角度官方的问题。未来有关青年志愿者报道应重视平民化视角、采用多样化叙述、利用故事化写作与组合式报道,实现青年志愿者报道的科学化、系统化,借助主流媒体正面引导力推动我国青年志愿服务质量更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道框架 青年志愿者 《人民日报》 《中国青年报
下载PDF
核心素养背景下报刊阅读对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的意义--以《中国青年报》为例
12
作者 高良连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6期127-131,共5页
新课标对语文学科进行了更清晰具体的定义和更高的教育教学要求,而议论文写作恰好最能够全面体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水平。可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对议论文写作往往谈虎色变,望而生畏。笔者尝试通过报纸阅读活动来推进学生的读写进程... 新课标对语文学科进行了更清晰具体的定义和更高的教育教学要求,而议论文写作恰好最能够全面体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水平。可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对议论文写作往往谈虎色变,望而生畏。笔者尝试通过报纸阅读活动来推进学生的读写进程,启发学生通过阅读获得更多的积累、写作技巧和思想的灵感。本文试以《中国青年报》为例谈几点在报纸阅读活动中的教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年报 阅读 议论文写作
下载PDF
中国青年报:职业教育改革重心在哪里
13
《陕西现代职业教育研究》 2023年第1期35-37,共3页
2022年12月27日,教育部召开的年度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是关于职业教育。这一年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利好层出不穷。重磅政策如,2022年5月1日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2月27日,教育部召开的年度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是关于职业教育。这一年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利好层出不穷。重磅政策如,2022年5月1日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当天的新闻发布会,就是对《意见》的有关情况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年报 职业教育法 新闻发布会 中共中央办公厅 职业教育改革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
下载PDF
《北京青年报》:与改革开放同路
14
作者 张延平 《传媒》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1-24,共4页
谈及2004年由北京青年报社控股的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H股挂牌上市,业界至今仍津津乐道。作为中国内地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主流媒体—《北京青年报》,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也是改革开放的“同路人”。回顾60年走过的历程,《北... 谈及2004年由北京青年报社控股的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H股挂牌上市,业界至今仍津津乐道。作为中国内地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主流媒体—《北京青年报》,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也是改革开放的“同路人”。回顾60年走过的历程,《北京青年报》在记录和见证新中国成长的同时,也牢牢把握住了时代赋予的四次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青年报 改革开放 北京青年报 挂牌上市 主流媒体 境外上市 中国内地 新中国
下载PDF
中国媒体中的俄罗斯国家形象——以对《中国青年报》的内容分析为例 被引量:10
15
作者 柯惠新 郑春丽 吴彦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34,共4页
本文以《中国青年报》为个案,通过对该报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两年间,以俄罗斯为主要报道内容的263篇文章的主题、报道倾向、篇幅和报道形式等指标进行分析,对《中国青年报》塑造的俄罗斯国家形象、"俄罗斯年"(2006年... 本文以《中国青年报》为个案,通过对该报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两年间,以俄罗斯为主要报道内容的263篇文章的主题、报道倾向、篇幅和报道形式等指标进行分析,对《中国青年报》塑造的俄罗斯国家形象、"俄罗斯年"(2006年)与非"俄罗斯年"(2005年)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俄罗斯 中国媒体 《中国青年报
下载PDF
记录小人物就是记录时代本身——《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记者赵涵漠访谈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志安 刘虹岑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共6页
个体的悲伤比具体的数字更让人敏感卫张志安刘虹岑(以下称“张志安”):你的《永不抵达的列车》引起了很大反响,是一篇被广泛认可的报道。温州动车事故以后,有多家主流媒体深挖动车事故背后的原因、报道灾难场面下一个个生命的奇迹... 个体的悲伤比具体的数字更让人敏感卫张志安刘虹岑(以下称“张志安”):你的《永不抵达的列车》引起了很大反响,是一篇被广泛认可的报道。温州动车事故以后,有多家主流媒体深挖动车事故背后的原因、报道灾难场面下一个个生命的奇迹。你为什么却选择了用讲故事的方式去刻画两个大学生命运的“相撞”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年报 小人物 记者 周刊 主流媒体 张志安 讲故事 事故
下载PDF
《中国青年报》医疗体制改革报道的框架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惠民 罗颖凤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2008年第3期124-128,共5页
本文采用框架分析中的媒介包裹理论分析《中国青年报》的医疗体制改革报道,发现《中国青年报》在报道中确实存在新闻来源偏向,报道的主题框架类型比较单一,面对不同人群使用了不同的关联性框架。
关键词 媒介框架 包裹理论 《中国青年报 医疗体制改革
下载PDF
主流媒体大学生报道的议题设置与大学生媒介形象塑造——基于2017年《中国青年报》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贺小玲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0-32,共3页
大学生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曾经是“天之骄子”,现在则褒贬不一,甚至常与自私冷漠、奢靡、犯罪等负面字眼相关联。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的复杂化,使得人们更加依赖于通过大众媒介去了解整个环境和事物。这样,人的行为已经成为对新闻机... 大学生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曾经是“天之骄子”,现在则褒贬不一,甚至常与自私冷漠、奢靡、犯罪等负面字眼相关联。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的复杂化,使得人们更加依赖于通过大众媒介去了解整个环境和事物。这样,人的行为已经成为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映。“议题设置”理论提出,媒体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即媒体的报道决定了人们想什么、怎么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题设置 主流媒体 形象塑造 大众媒介 《中国青年报 大学生 内容 拟态环境
下载PDF
浅析现代版式中的简约风格——以改版后的《中国青年报》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丁莉 申凡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40,共3页
'版式'是表现新闻内容的形式, 1其基本功能是为读者提供一个方便、轻松、合理的阅读环境,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在历次版式风格流变中,传统的以追求穿插套拼、错落有致的版式日渐没落,简洁、单纯的现代主义风格成为主流,报纸版式... '版式'是表现新闻内容的形式, 1其基本功能是为读者提供一个方便、轻松、合理的阅读环境,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在历次版式风格流变中,传统的以追求穿插套拼、错落有致的版式日渐没落,简洁、单纯的现代主义风格成为主流,报纸版式逐渐走向简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年报 简约风格 改版 新闻内容 基本功能 阅读环境 版式风格 现代主义 报纸版式 读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