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算法推荐时代青年政治认同隐忧与治理进路
1
作者 杨建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9,共13页
作为一种广泛运用于资讯、社交、短视频等平台的新兴业态模式,算法推荐的勃兴为青年绘制了全新图景,同时也为青年政治认同带来了一系列隐忧。这些隐忧是算法技术扩张与青年主体遮蔽互动的结果,算法推荐的技术扩张引致的专属信息环境、... 作为一种广泛运用于资讯、社交、短视频等平台的新兴业态模式,算法推荐的勃兴为青年绘制了全新图景,同时也为青年政治认同带来了一系列隐忧。这些隐忧是算法技术扩张与青年主体遮蔽互动的结果,算法推荐的技术扩张引致的专属信息环境、社群空间区隔、算法技术依赖、去权威性传播等层面,为青年政治认同带来了固化认同思维、淡化认同情感、削弱认同能力、消解认同价值等隐忧。因此,着眼于新时代党对青年的政治领导力和思想引领力,应坚持国家安全与科技向善的基本原则,从技术、个体、制度与价值等维度,构建多要素的协同治理策略,从而助力新时代党对青年的政治领导力和思想引领力,促进算法技术有序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推荐 青年政治认同 技术扩张 主体遮蔽 治理进路
下载PDF
网络政治传播影响青年政治认同的作用机理研究——基于政治心理的中介效应
2
作者 吕催芳 周永红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67-76,共10页
网络政治传播是影响青年政治认同的重要因素,个体政治心理在其间扮演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厘清网络政治传播通过何种机理影响青年政治认同是准确解读两者关系的重要步骤。基于对1647名青年的调查数据,文章探讨了不同类型网络政治传播对青... 网络政治传播是影响青年政治认同的重要因素,个体政治心理在其间扮演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厘清网络政治传播通过何种机理影响青年政治认同是准确解读两者关系的重要步骤。基于对1647名青年的调查数据,文章探讨了不同类型网络政治传播对青年政治认同的具体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正面信息、网络政治互动有助于增进青年政治认同,负面信息会降低青年政治认同,网络政治表达和网络公共参与对青年政治认同的影响则具有双重特征,权威价值观和政治效能感是联结网络政治传播和青年政治认同的重要中介变量。营造良好的信息传播环境、参与互动空间有助于促进青年主动的建构性认同,对于提升青年政治认同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政治传播 青年政治认同 政治心理 中介效应
下载PDF
高校思政工作应警惕短视频对青年政治认同的影响
3
作者 郑萌萌 陈颖琴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0期40-43,共4页
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是关乎能否培养出具有高尚思想品质、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知识.和本领的优秀人才的重要保障。青年政治认同的构建与培育,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环。短视频“暴风式”发展在充分保障青年主体地位、提供丰富... 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是关乎能否培养出具有高尚思想品质、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知识.和本领的优秀人才的重要保障。青年政治认同的构建与培育,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环。短视频“暴风式”发展在充分保障青年主体地位、提供丰富社会资源、拓宽参政路径的同时,也造成广大青年政治思维模式失范、政治情感归属迷失、政治价值旨归背离及政治行为路径失范等一系列政治认同难题。为切实提升高校思政工作效能,必须从国家构筑安全网、平台织牢过滤网、学校架构驱动盘、个体掌握自律器等方面帮助青年摆脱困境,借以增强政治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工作 短视频传播 青年政治认同 对策
原文传递
青年政治认同的环境营造:对差异的尊重与差异界限的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石海泉 《未来与发展》 2021年第2期90-93,共4页
差异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个体与群体的常态,任何消灭差异的企图都是徒劳的,但政治共同体对待差异的态度通常决定着其成员对共同体的情感与态度。无论是自发性差异还是诱发性差异,在青年个体与群体中都表现得尤为明显。提升青年对社会... 差异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个体与群体的常态,任何消灭差异的企图都是徒劳的,但政治共同体对待差异的态度通常决定着其成员对共同体的情感与态度。无论是自发性差异还是诱发性差异,在青年个体与群体中都表现得尤为明显。提升青年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认同度,就需要政治共同体立足于青年的差异性,尊重自发性差异,适度控制诱发性差异的界限,为青年的政治认同营造良好的外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政治认同 环境营造 群体性差异 差异界限
下载PDF
新时代青年政治认同建构的路径探析——以当代大学生为例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瑞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9-75,共7页
新时代青年政治认同问题关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成败,关乎我国政治发展的稳定,关乎青年大学生群体对国家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及其个人的全面发展。青年的政治认同培育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连,培育和强化青年关键是对... 新时代青年政治认同问题关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成败,关乎我国政治发展的稳定,关乎青年大学生群体对国家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及其个人的全面发展。青年的政治认同培育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连,培育和强化青年关键是对大学生的政治价值信念、主流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进行建构和引导。为确保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国家与民族的和谐安定、党的执政安全以及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和凝聚力,在新时代和新形势下应以新思维、新理念积极探索当代青年政治认同建构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青年政治认同 大学生 意识形态建设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青年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变化与引导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润凡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18年第10期3-5,共3页
青年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不仅关系着大学生的自身发展和价值实现,而且对社会稳定和未来政治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伴随互联互通网络技术的向纵深发展,具有"永远在线"特征的青年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发生了不容忽视的新变化。及时... 青年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不仅关系着大学生的自身发展和价值实现,而且对社会稳定和未来政治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伴随互联互通网络技术的向纵深发展,具有"永远在线"特征的青年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发生了不容忽视的新变化。及时把握青年大学生政治认同变化的特点,有效引导青年大学生正向的政治认同,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青年大学生政治认同 变化与引导
下载PDF
社会冲突论视域下当代青年的政治认同研究
7
作者 于茜 刘建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29-33,41,共6页
当代青年的政治信仰以及政治认同对于社会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当代青年的政治认同呈现出疏离性、矛盾性、情绪性和世俗性等特点。在一个极具张力和活性的社会里,维护好社会公平正义,畅通公民政治表达渠道,增强青年的国... 当代青年的政治信仰以及政治认同对于社会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当代青年的政治认同呈现出疏离性、矛盾性、情绪性和世俗性等特点。在一个极具张力和活性的社会里,维护好社会公平正义,畅通公民政治表达渠道,增强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教育,引导青年自我价值确证,不仅有利于提高青年的政治认同度,而且也有助于夯实社会稳定的青年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冲突理论 当代青年政治认同 社会稳定
下载PDF
社会冲突理论视域下的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建构 被引量:2
8
作者 梁爱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5-98,共4页
青年学生的政治信仰和政治认同度对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今我国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呈现出虚假性、冲突性、淡漠性及易变性等特征。现代社会冲突理论为研究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建构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一个充满弹性的社会,给青年学生... 青年学生的政治信仰和政治认同度对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今我国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呈现出虚假性、冲突性、淡漠性及易变性等特征。现代社会冲突理论为研究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建构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一个充满弹性的社会,给青年学生提供一定的政治表述与政治参与的空间,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冲突理论 青年学生政治认同 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