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青海弧菌Q67评估5种农药的毒性作用
1
作者 彭悦 文春露 +2 位作者 杨春杰 蒋圣启 丁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24,共10页
以青海弧菌Q67(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为指示生物,通过毒性单位和浓度加和模型评估抗蚜威(pirimicarb,PIR)、西维因(carbaryl,CAR)、草甘膦(glyphosate,GLY)、乐果(dimethoate,DIM)、乙酰甲胺磷(acephate,ACE)这5种常见农药的毒... 以青海弧菌Q67(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为指示生物,通过毒性单位和浓度加和模型评估抗蚜威(pirimicarb,PIR)、西维因(carbaryl,CAR)、草甘膦(glyphosate,GLY)、乐果(dimethoate,DIM)、乙酰甲胺磷(acephate,ACE)这5种常见农药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5种农药的毒性大小依次为PIR>GLY>CAR>DIM>ACE。4组二元混合体系联合毒性呈拮抗作用,其余组合为加和或协同效应。应用均匀设计射线法设计的7条五元混合物射线中,4条射线呈先协同后拮抗的作用趋势,3条射线始终呈拮抗作用,且五元混合体系毒性与单一组分CAR的浓度比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r=0.947),综上,可建立线性模型对混合物毒性进行预测。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成本低、速度快、操作简单、便于携带,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农产品、食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初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弧菌 联合毒性 农药 急性毒性 快速检测
下载PDF
基于组合指数法评估抗生素二元混合物对青海弧菌Q67的时间依赖联合毒性
2
作者 杨依霖 刘勇安 +2 位作者 覃礼堂 莫凌云 王敦球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9-461,共13页
污染物在环境混合暴露是一种普遍现象。然而,目前对污染物时间毒性及相互作用大多只考虑了相互作用类型,缺乏对于相互作用大小及出现频率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以水环境中普遍存在的3种不同类别抗生素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氯霉素(... 污染物在环境混合暴露是一种普遍现象。然而,目前对污染物时间毒性及相互作用大多只考虑了相互作用类型,缺乏对于相互作用大小及出现频率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以水环境中普遍存在的3种不同类别抗生素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氯霉素(chloramphenicols,CMP)和红霉素(erythromycin,ETM)为目标污染物,以青海弧菌Q67为指示生物,运用直接均分射线法(equipartition ray,EquRay)设计3个二元混合体系共15条混合物射线,应用时间依赖微板毒性分析法测定了3种抗生素及其二元混合物的时间-浓度-效应数据,并采用组合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分析混合物的毒性作用随暴露时间变化趋势,并分析加和、协同和拮抗3种相互作用出现的频率,探究抗生素混合物毒性相互作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暴露时间的延长,3种抗生素对Q67的毒性逐渐增强,ENR暴露在8~12 h时,对Q67存在明显的Hormesis,最大刺激效应为-102.12%。所有的二元混合物都呈现明显的时间毒性,且高浓度区域时间毒性变化较为明显,不同于单一毒性,15条混合射线均未出现Hormesis。抗生素混合物毒性相互作用类型及作用程度与组分浓度比、浓度大小及暴露时间均有关,其中暴露浓度影响最大。通过利用混合物相互作用在指定效应下的出现频率分析,在这3种混合体系中,加和作用出现的频率最高,拮抗作用出现的频率最低,混合物暴露在低浓度区域多呈加和作用,高浓度区域多呈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 氯霉素 红霉素 青海弧菌Q67 联合毒性 相互作用
下载PDF
Cu、Zn、Cd、Hg对青海弧菌(Q67菌株)联合毒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1
3
作者 刘清 马梅 +1 位作者 童中华 王子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01-303,共3页
采用等毒性混合法(equitoxicmixture)探讨了Cu、Zn、Cd、Hg对青海弧菌(Q67菌珠)的联合毒性作用。当两种金属作用时,Zn和Cd为拮抗作用,Cu和Zn为加和作用,Cu和Cd、Cu和Hg、Zn和Hg... 采用等毒性混合法(equitoxicmixture)探讨了Cu、Zn、Cd、Hg对青海弧菌(Q67菌珠)的联合毒性作用。当两种金属作用时,Zn和Cd为拮抗作用,Cu和Zn为加和作用,Cu和Cd、Cu和Hg、Zn和Hg、Cd和Hg均为协同作用。而当3种或4种金属同时作用时,联合毒性作用均趋向于加和作用,其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毒性 青海弧菌 重金属 水质污染 毒性试验
下载PDF
发光细菌一新种──青海弧菌 被引量:76
4
作者 朱文杰 汪杰 +3 位作者 陈晓耘 扎西次仁 杨韵 宋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73-279,T001,共8页
于1985年8月从青海湖产的青海裸鲤体表分离到70株发光细菌,通过表型特性分析、超氧化物岐化酶的凝胶双向扩散试验,以及G+C摩尔百分比测定进行鉴定分类。结果表明,70株发光细菌在表型特性、免疫学特性等方面彼此高度相似,但与已知... 于1985年8月从青海湖产的青海裸鲤体表分离到70株发光细菌,通过表型特性分析、超氧化物岐化酶的凝胶双向扩散试验,以及G+C摩尔百分比测定进行鉴定分类。结果表明,70株发光细菌在表型特性、免疫学特性等方面彼此高度相似,但与已知的各种发光细菌有显著差异。鉴定为弧菌目的一个新种,定名为青海弧菌Vibrioqinghaiensissp.nov。典型菌株保存于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细菌 弧菌 青海弧菌 青海
下载PDF
11种农药对淡水发光细菌青海弧菌Q67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杨洁 张金萍 +1 位作者 徐亚同 朱文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24,共5页
以淡水发光细菌青海弧菌Q67作为测试菌剂,利用水质毒性分析仪对11种农药进行了毒性研究,获得11种农药与青海弧菌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表明,作用时间为15 min时,5种可溶农药对青海弧菌Q67的毒性大小为敌敌畏>敌百虫>杀虫单>乐... 以淡水发光细菌青海弧菌Q67作为测试菌剂,利用水质毒性分析仪对11种农药进行了毒性研究,获得11种农药与青海弧菌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表明,作用时间为15 min时,5种可溶农药对青海弧菌Q67的毒性大小为敌敌畏>敌百虫>杀虫单>乐果>乙酰甲胺磷,6种难溶于水农药的毒性大小为甲氨基阿维菌素>甲胺磷>莎稗磷>高效氯氰菊酯>恶霜灵>氰戊菊酯;11种农药混合后的毒性明显大于单一的杀虫单、乐果、敌百虫、乙酰甲胺磷、甲胺磷、莎稗磷、高效氯氰菊酯、恶霜灵、氰戊菊酯的毒性,而与单一的敌敌畏、甲氨基阿维菌素的毒性相近;农药对青海弧菌Q67的毒性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且效应能够在短时间(15 min左右)内显现。应用青海弧菌Q67快速检测农药毒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弧菌Q67 农药 毒性检测 剂量—效应关系 动力学曲线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青海弧菌生长和发光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郑敬民 赵曙霞 +2 位作者 朱文杰 杨笃才 景奉香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8-102,共5页
该文采用了多因子正交试验与单因子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环境因子对青海弧菌生长和发光的影响。发现各因子对青海弧菌的生长和发光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其中甘油对生长的影响最大,而对发光的影响最大的却是氮源。根据各因子的影响情... 该文采用了多因子正交试验与单因子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环境因子对青海弧菌生长和发光的影响。发现各因子对青海弧菌的生长和发光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其中甘油对生长的影响最大,而对发光的影响最大的却是氮源。根据各因子的影响情况,本文提出了有利于青海弧菌生长和发光的较好的培养基配方及培养的温度条件,并试着对环境因子对青海弧菌生长和发光的影响机制作了一些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细菌 青海弧菌 正交试验 生长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均匀设计用于研究硝基苯衍生物对青海弧菌Q67的联合毒性 被引量:10
7
作者 肖菊 刘树深 +1 位作者 高音旋 张亚雷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0-124,共5页
实验设计在混合物毒性评估与预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微板毒性测试方法测定了7种硝基苯衍生物对青海弧菌Q67的发光抑制毒性,硝基苯、邻氯硝基苯、间氯硝基苯、对氯硝基苯、间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和对硝基甲苯的-lgEC50值(EC50的... 实验设计在混合物毒性评估与预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微板毒性测试方法测定了7种硝基苯衍生物对青海弧菌Q67的发光抑制毒性,硝基苯、邻氯硝基苯、间氯硝基苯、对氯硝基苯、间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和对硝基甲苯的-lgEC50值(EC50的单位为mol/L)分别为2.66,3.22,3.30,3.29,2.94,4.22和3.39;引入均匀实验设计方法,在单个硝基苯衍生物剂量-效应关系基础上构建不同效应浓度下的10个混合物,同样应用微板毒性测试方法测定其对Q67的毒性,应用剂量加和(DA)与独立作用(IA)原理建立了混合物毒性的评估与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与等效应浓度比法相比,均匀实验设计构建的混合物浓度配比,具有三维浓度分布特征,可在更大范围内考察各种可能的混合物类型,更加接近于实际环境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弧菌 硝基苯 联合毒性 均匀设计
下载PDF
吡啶类离子液体对青海弧菌Q67的混合毒性评估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瑾 刘树深 +2 位作者 邓慧萍 周俊 王成林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55-962,共8页
混合污染物产生的累积与毒性相互作用具有潜在的环境与健康风险。以6种吡啶类离子液体(IL):丁基溴化吡啶([Bpy]Br)、己基溴化吡啶([Hpy]Br)、辛基溴化吡啶([Opy]Br)、丁基氯化吡啶([Bpy]Cl)、己基氯化吡啶([Opy]Cl)和辛基氯化吡啶([Opy]... 混合污染物产生的累积与毒性相互作用具有潜在的环境与健康风险。以6种吡啶类离子液体(IL):丁基溴化吡啶([Bpy]Br)、己基溴化吡啶([Hpy]Br)、辛基溴化吡啶([Opy]Br)、丁基氯化吡啶([Bpy]Cl)、己基氯化吡啶([Opy]Cl)和辛基氯化吡啶([Opy]Cl)为混合物组分,应用直接均分射线法(EquRay)和均匀设计射线法(UD-Ray)分别设计4组二元IL混合物和2组三元混合物,每组混合物包括5条具有不同浓度配比的混合物射线。应用微板毒性分析法测定6种IL及其30条混合物射线对青海弧菌Q67的发光抑制毒性,以浓度加和(CA)为加和参考模型分析混合物毒性相互作用。结果表明,Logit函数能有效地拟合6种吡啶IL及其30条混合物射线的浓度-效应数据。若以半数效应浓度的负对数(pEC50)为毒性指标,6个吡啶IL对Q67的毒性与烷基链上碳原子数目正相关,且每增加2个碳原子,其毒性约增加1。IL的阴离子(Br-或Cl-)对毒性没有影响。除己基氯化吡啶([Hpy]Cl)和辛基氯化吡啶([Opy]Cl)的二元混合物呈现明显拮抗作用外,其他二元及三元混合物都为加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类离子液体 青海弧菌Q67 微板毒性分析法 浓度加和 拮抗
下载PDF
应用青海弧菌评价常见8种兽药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石颖 丁武 +1 位作者 张志超 郭强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21,共5页
以青海弧菌Q67(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为毒性测试发光微生物,使用BHP9511型水质毒性快速检测仪,通过测定其在8种常见兽药不同质量浓度下的相对发光率和8种兽药对其半数抑制效应质量浓度(EC50),研究8种兽药对青海弧菌的作用规律及... 以青海弧菌Q67(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为毒性测试发光微生物,使用BHP9511型水质毒性快速检测仪,通过测定其在8种常见兽药不同质量浓度下的相对发光率和8种兽药对其半数抑制效应质量浓度(EC50),研究8种兽药对青海弧菌的作用规律及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质量浓度范围内,8种兽药对青海弧菌的相对发光率随兽药质量浓度的降低而增加;暴露时间为15min时,8种兽药对青海弧菌的急性毒性大小依次为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磺胺六甲氧嘧啶钠>沙拉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弧菌 兽药残留 急性毒性 半数抑制效应质量浓度(EC50)
下载PDF
苯并噻唑类污染物对青海弧菌Q67毒性效应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晓 李娜 +2 位作者 饶凯锋 马梅 王子健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7-172,共6页
以青海弧菌Q67为指示生物,结合96微孔板高通量检测技术,测定了10种环境中常见苯并噻唑类污染物对发光菌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10种苯并噻唑化合物均对发光菌具有毒性效应,其EC50在1.17×10-6~5.43×10-3mol·L-1之间。对其... 以青海弧菌Q67为指示生物,结合96微孔板高通量检测技术,测定了10种环境中常见苯并噻唑类污染物对发光菌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10种苯并噻唑化合物均对发光菌具有毒性效应,其EC50在1.17×10-6~5.43×10-3mol·L-1之间。对其进行毒性效应排序,发现巯基取代〉氨基〉2羟苯基〉羧酸乙酯〉溴〉氟〉甲基〉氯〉甲硫基〉苯并噻唑。利用结构化学描述符和偏最小二乘法,构建了苯并噻唑类化合物对Q67发光菌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QSAR),结果发现,氢键供体数量(ND)和极性溶剂可及分子表面积(PSASA)对其毒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苯并噻唑类污染物毒性效应评价及其环境风险评价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唑 青海弧菌Q67 急性毒性 QSAR
下载PDF
PFOA和PFOS对青海弧菌Q67的毒性作用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红艳 秦光军 +3 位作者 莫凌云 易忠胜 李子院 张飞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1-125,共5页
以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为检测生物,应用VeritasTM微板光度计分别测定了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Q67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全氟辛酸为典型的S型剂量-效应关系,利用Weibull非线性函数进行... 以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为检测生物,应用VeritasTM微板光度计分别测定了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Q67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全氟辛酸为典型的S型剂量-效应关系,利用Weibull非线性函数进行曲线模拟,模拟函数可以有效估计化合物的半抑制毒性效应值EC50。全氟辛烷磺酸对Q67的毒性为非单调的U型剂量-效应关系,运用最优权重理论和三次曲线回归方法,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剂量-效应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其三次回归曲线方程。结果表明:在浓度介于(5.031E-4)^(7.133E-3)mol/L,全氟辛烷磺酸对Q67毒性效应为自稳态区域,表现为Q67的发光强度增强,即在低浓度作用条件下,PFOA对Q67的毒性表现为抑制作用,而PFOS则表现为刺激兴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酸 全氟辛烷磺酸 青海弧菌 剂量-效应 最优权重
下载PDF
太湖贡湖湾水源地水质青海弧菌Q67急性毒性测试 被引量:7
12
作者 唐承佳 陈振楼 王东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16739-16742,16784,共5页
[目的]研究适用于微囊藻毒素污染的太湖贡湖湾水源地水质急性生物毒性诊断方法。[方法]基于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急性毒性试验,以微囊藻毒素-LR溶液进行青海弧菌单一污染物的抑制发光测试;同时测量太湖贡湖湾水源地各采样点水质生物急... [目的]研究适用于微囊藻毒素污染的太湖贡湖湾水源地水质急性生物毒性诊断方法。[方法]基于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急性毒性试验,以微囊藻毒素-LR溶液进行青海弧菌单一污染物的抑制发光测试;同时测量太湖贡湖湾水源地各采样点水质生物急性毒性效应值和对应的溶解态微囊藻毒素含量。[结果]结果表明微囊藻毒素-LR的EC50为1.96 mg/L。水体中溶解态微囊藻毒素与Q67急性毒性效应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643(P<0.01)。[结论]该水质急性毒性诊断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青海弧菌Q67 生物急性毒性测试
下载PDF
低剂量γ辐射对青海弧菌Q67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维超 胡南 +5 位作者 丁德馨 龙鼎新 何淑雅 李乐 胡淼 冯永富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8-144,共7页
分别采用生物辐照仪和模拟铀矿室作为γ辐照源,研究了低剂量和超低剂量γ照射对青海弧菌Q67发光强度和光密度(OD_(600))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青海弧菌Q67在5.5 c Gy/min照射剂量率、不同累积照射剂量γ射线照射下,在一定累积照射剂量... 分别采用生物辐照仪和模拟铀矿室作为γ辐照源,研究了低剂量和超低剂量γ照射对青海弧菌Q67发光强度和光密度(OD_(600))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青海弧菌Q67在5.5 c Gy/min照射剂量率、不同累积照射剂量γ射线照射下,在一定累积照射剂量范围内,发光强度的抑制率无显著差异,当累积照射剂量超过该范围的累积照射剂量的阈值后,发光强度抑制率与累积照射剂量呈正相关。青海弧菌Q67在320 m Gy累积照射剂量,5.5、14和51 c Gy/min 3个不同照射剂量率γ射线照射下,发光强度在低照射剂量率、长时间的γ射线照射条件下抑制率更大。青海弧菌Q67在长时间超低γ射线照射剂量率的条件下,菌液的OD_(600)值的抑制率在24 h达到最大值,此后逐渐降低,其中30和120μGy/h两组剂量率照射下,青海弧菌Q67菌体数呈现低剂量兴奋效应。通过测定低剂量和超低剂量γ射线照射对青海弧菌Q67的发光强度和菌液OD_(600)值的抑制率,可反映一定剂量范围内的γ射线照射对青海孤菌Q67的综合毒性作用。青海孤菌Q67对γ射线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可用作低剂量γ射线毒性评价的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弧菌Q67 低剂量率照射 模拟铀矿室照射 生物预警
下载PDF
青海弧菌Q67新鲜培养菌液测试水中砷铬铅镉汞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世明 赵清 舒为群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03-406,共4页
目的探索常温(25℃)下水中砷、铬、铅、镉和汞对发光菌青海弧菌Q67的急性毒性效应。方法以新鲜培养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Vibrio qinghaiensissp-Q67)为指示生物,根据其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发光规律选取OD6001.7的新鲜发光菌液进行测试,... 目的探索常温(25℃)下水中砷、铬、铅、镉和汞对发光菌青海弧菌Q67的急性毒性效应。方法以新鲜培养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Vibrio qinghaiensissp-Q67)为指示生物,根据其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发光规律选取OD6001.7的新鲜发光菌液进行测试,以RS9901生物发光仪为测试设备,测定水中砷、铬、铅、镉和汞对发光菌半数发光抑制效应浓度(EC50)。研究毒性作用时间和发光抑制效应的关系及其规律。结果应用新鲜培养青海弧菌Q67菌液在常温下测定了上述5种毒物的EC50,毒性由小到大顺序为:As(Ⅲ),NaAsO2EC5010.76mg/L<Cr(Ⅵ),CrO3EC507.22mg/L<Pb(Ⅱ),PbCl2EC505.42mg/L<Cd(Ⅱ),CdCl2EC501.84mg/L<Hg(Ⅱ),HgCl2EC501.45 mg/L。并且毒物Pb(Ⅱ)、Cd(Ⅱ)的EC50随作用时间变化呈现指数曲线规律。结论常温条件下除汞外上述4种毒物对青海弧菌Q67毒性效应明显;获得的Pb(Ⅱ)和Cd(Ⅱ)EC50随作用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单一毒物对发光细菌的毒性作用特点及毒物区分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菌 青海弧菌 毒性测试 金属毒物
下载PDF
基于青海弧菌Q67的饮用水取水环境虚拟检测仪器 被引量:4
15
作者 魏胜非 陈彩云 许德玄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3-146,共4页
采用将淡水发光微生物Q67的检测同LabVIEW虚拟技术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基于青海弧菌Q67的虚拟仪器对饮用取水环境检测的可行性.以苯酚为急性毒物的样本,将此方法同常规发光微生物检测方法相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相关系数... 采用将淡水发光微生物Q67的检测同LabVIEW虚拟技术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基于青海弧菌Q67的虚拟仪器对饮用取水环境检测的可行性.以苯酚为急性毒物的样本,将此方法同常规发光微生物检测方法相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相关系数为0.99.这一结果证明该方法可用于饮用水取水环境的检测,同时表明基于青海弧菌Q67的虚拟仪器方法具有信号处理简捷及利于网络化的优点,特别是为饮用水环境急性毒物实现物联网检测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弧菌Q67 虚拟仪器 发光微生物 LABVIEW 急性毒物
下载PDF
三氯生对青海弧菌Q67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时间毒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晓磊 刘树深 +2 位作者 朱祥伟 张瑾 葛会林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4,共6页
三氯生(triclosan,TCS)是一种广谱性抗菌剂,2005年欧盟水框架指令将TCS列为一种新型污染物。目前对TCS的研究局限于急性毒性实验,关于TCS毒性随时间的变化以及不同溶解状态下TCS的毒性差异的研究却鲜有报道。应用以96孔微板为暴露反应... 三氯生(triclosan,TCS)是一种广谱性抗菌剂,2005年欧盟水框架指令将TCS列为一种新型污染物。目前对TCS的研究局限于急性毒性实验,关于TCS毒性随时间的变化以及不同溶解状态下TCS的毒性差异的研究却鲜有报道。应用以96孔微板为暴露反应载体的微板毒性分析法,添加氢氧化钠(NaOH)或使用二甲亚砜(DMSO)作为助溶剂溶解TCS,分别测定其对青海弧菌Q67的相对发光抑制毒性(15min急性毒性和时间毒性)和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在不同暴露时间(24、48和72h)内的细胞增殖抑制毒性。Q67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TCS的毒性(EC50=3.97(10-8mol.L-1)大于DMSO作为助溶剂时的毒性(EC50=1.68(10-4mol.L-1)。无论碱性条件还是DMSO助溶,TCS在不同暴露时间内对Q67的时间毒性没有明显差异。在不同暴露时间下MCF-7增殖抑制率实验中,DMSO作为助溶剂时,TCS的最高实验浓度为1.46(10-3mol.L-1,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抑制率在24、48和72h时分别为27.8%、44.2%和62.4%;碱性环境时TCS的最高实验浓度为1.39(10-6mol.L-1,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抑制率在24、48和72h时分别为20.2%、55.8%和73.9%。研究表明,在DMSO和NaOH作为助溶剂的条件下,TCS对MCF-7均存在时间毒性差异,并且NaOH碱性溶液中TCS对MCF-7的毒性远大于DMSO作为助溶剂时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生 青海弧菌 MCF-7细胞 时间毒性
下载PDF
多菌灵杀菌剂对青海弧菌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熊昭娣 周梦颖 +2 位作者 高翔 郭印 谢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3期103-105,共3页
[目的]研究农药对农田环境及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方法]选取青海弧菌Q67和斑马鱼作为受试生物,研究多菌灵杀菌剂对其的急性毒性,从而初步评价该杀菌剂农业生产应用中对水生生物的潜在风险。[结果]22%多菌灵杀菌剂对青海弧菌Q67的EC_(... [目的]研究农药对农田环境及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方法]选取青海弧菌Q67和斑马鱼作为受试生物,研究多菌灵杀菌剂对其的急性毒性,从而初步评价该杀菌剂农业生产应用中对水生生物的潜在风险。[结果]22%多菌灵杀菌剂对青海弧菌Q67的EC_(50)为7.70 mg/L,pEC_(50)为2.11;22%多菌灵杀菌剂对斑马鱼的24、48、72、96 h LC_(50)分别为8.53、8.39、8.07和7.64 mg/L;斑马鱼的安全浓度为0.76 mg/L。[结论]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对鱼类毒性评价标准,判断22%多菌灵杀菌剂对斑马鱼的毒性属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灵 青海弧菌Q67 斑马鱼 急性毒性
下载PDF
神经网络法应用于酚类化合物对青海弧菌毒性的预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堵锡华 王超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0-94,共5页
青海弧菌对有毒酚类化合物具有强烈的敏感性,为建立酚类衍生物对青海弧菌毒性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QSAR)模型,分析了16种酚类衍生物的分子结构与对青海弧菌毒性之间的相关关系,计算了酚类衍生物的分子连接性指数和分子形状指数,并优... 青海弧菌对有毒酚类化合物具有强烈的敏感性,为建立酚类衍生物对青海弧菌毒性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QSAR)模型,分析了16种酚类衍生物的分子结构与对青海弧菌毒性之间的相关关系,计算了酚类衍生物的分子连接性指数和分子形状指数,并优化筛选了分子连接性指数的1阶路径指数(~1χ)和分子形状指数的2阶特征指数(K_2)及1阶和2阶指数乘积值(K_4),用这3种指数与对青海弧菌的毒性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多元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0.971。为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将这3种分子结构参数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毒性值作为输出变量,采用3:2:1的网络结构,通过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法获得满意的QSAR预测模型,总的相关系数r为0.996,计算得到的毒性预测值与实验值较为吻合,平均相对误差仅为1.98%,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酚类衍生物毒性的能力,可以看出神经网络方法对酚类化合物发光菌毒性预测比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的统计学意义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类衍生物 青海弧菌 分子连接性指数 分子形状指数 定性结构-活性相关性
下载PDF
菌液状态对青海弧菌Q67急性生物毒性测试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娜 王晓昌 马晓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3-587,共5页
为了研究菌液状态对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测试结果重现性的影响,实验选取ZnSO4·7H2O、CdCl2·2.5H2O、三氯异氰尿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四种化学物质对不同状态的青海弧菌(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菌悬液进行急性毒性测试.结... 为了研究菌液状态对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测试结果重现性的影响,实验选取ZnSO4·7H2O、CdCl2·2.5H2O、三氯异氰尿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四种化学物质对不同状态的青海弧菌(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菌悬液进行急性毒性测试.结果表明:利用储存时间不同的菌种培养8.5 h或储存时间相同的菌种分别培养8.5 h、9.0 h、10.0 h获得的Q67菌悬液进行急性生物毒性测试,结果差异均较大.为了进一步探讨其中的原因,对实验所用菌悬液的pH、相对发光值(RLU)、OD600值(菌液密度指标)进行检测发现:菌液的pH差异不大,发光值和OD600值存在较大的不同.因此,发光值和OD600值是影响实验重现性的主要因素,而菌液的OD600值影响其发光值.因此,严格控制试验菌液的OD600值对提高实验的重现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弧菌 急性生物毒性 菌液状态 重现性 OD600值
下载PDF
牛奶中土霉素对青海弧菌和费氏弧菌的毒性作用测定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婧 丁武 边秀芳 《中国奶牛》 2011年第20期60-64,共5页
本文通过应用费氏弧菌和青海弧菌,探究了牛奶中土霉素对这两种发光细菌的毒性抑制作用规律。牛奶中,一定浓度下,土霉素对青海弧菌生物发光的抑制率随作用时间呈对数趋势增加,在0.45mg/L作用下,该关系方程为y=0.3007ln(x)-0.1940,R2=0.99... 本文通过应用费氏弧菌和青海弧菌,探究了牛奶中土霉素对这两种发光细菌的毒性抑制作用规律。牛奶中,一定浓度下,土霉素对青海弧菌生物发光的抑制率随作用时间呈对数趋势增加,在0.45mg/L作用下,该关系方程为y=0.3007ln(x)-0.1940,R2=0.9934;作用5min时,土霉素抑制率随着浓度变化的规律呈直线关系,之后呈对数关系,E50值在5min时为0.75mg/L,30min时降低至0.12mg/L;土霉素对费氏弧菌生物发光的抑制率随作用时间呈对数趋势增加,在0.55mg/L作用下,y=0.2742ln(x)-0.0942,R2=0.9961;其抑制率随着浓度变化的规律在5min呈指数关系,之后呈对数关系,在作用10min时,y=0.5524ln(x)+0.9045,R2=0.9949,E50值在5min时为0.75mg/L,40min时降低至0.09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中 土霉素 费氏弧菌 青海弧菌 生物发光检测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