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灭鼠饵剂对青海田鼠的防治效果评价
1
作者 贺有龙 冶玉萍 +7 位作者 罗雪云 旦知才让 刘永琦 华热 韩建芳 马晓军 张永基 周睿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1期27-30,共4页
本研究选择“新贝奥”、C型肉毒梭菌颗粒剂和C型肉毒梭菌水剂3种灭鼠剂,对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高寒草甸栖息的青海田鼠进行防控实验,观察不同类型灭鼠饵剂及其剂量对青海田鼠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饵剂投放7 d和10 d后,C型肉毒梭菌颗... 本研究选择“新贝奥”、C型肉毒梭菌颗粒剂和C型肉毒梭菌水剂3种灭鼠剂,对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高寒草甸栖息的青海田鼠进行防控实验,观察不同类型灭鼠饵剂及其剂量对青海田鼠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饵剂投放7 d和10 d后,C型肉毒梭菌颗粒剂的防效分别为71.02%和76.41%,显著优于“新贝奥”和C型肉毒梭菌水剂;饵剂投放第15 d, C型肉毒梭菌水剂的防效为87.78%,显著优于其他两种饵剂;在投饵4个月后,“新贝奥”饵剂的防效显著大于其余两种灭鼠饵剂。C型肉毒梭菌颗粒剂在短期内对青海田鼠的控制作用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田鼠 灭鼠饵剂 防治效果 种群密度
下载PDF
青海田鼠源鼠突线虫的分子鉴定与进化分析
2
作者 师正合 付永 +6 位作者 张学勇 曹杰 孟茹 别文海 顾玉姣 靳燕婴 王宏宾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97-201,共5页
为鉴定青海田鼠源线虫种类,通过PCR方法扩增该线虫样本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比对,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青海田鼠源线虫分离株与鼠突线虫Mastophorus muris一致,同源性可达98.6%;种系发育进化树... 为鉴定青海田鼠源线虫种类,通过PCR方法扩增该线虫样本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比对,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青海田鼠源线虫分离株与鼠突线虫Mastophorus muris一致,同源性可达98.6%;种系发育进化树表明,该分离株与GenBank中已公布的其他线虫类所属分支相距较远,而与M.muris(MK8674)处于同一分支并且亲缘关系最近,属于胃寄生线虫的鼠突线虫。本研究首次从分子水平上鉴定出青海田鼠源鼠突线虫,可进一步为青藏高原鼠突线虫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田鼠 鼠突线虫 分子鉴定 种系发育
下载PDF
青海省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王祖郧 罗松达卫 +12 位作者 于晓涛 陈洪舰 岳珊珑 汪元忠 李民 祁芝珍 崔百忠 李超 李敏 于守鸿 辛有全 达德拉加 丁显华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研究青海省青海田鼠自然疫源地的分布。方法常规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方法。结果青海田鼠为主要储存宿主,细钩黄鼠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为主要媒介,疫源地面积约9 500 km2,位于青海省称多县珍秦乡境内;5~10月份有动物鼠疫流行,流行... 目的研究青海省青海田鼠自然疫源地的分布。方法常规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方法。结果青海田鼠为主要储存宿主,细钩黄鼠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为主要媒介,疫源地面积约9 500 km2,位于青海省称多县珍秦乡境内;5~10月份有动物鼠疫流行,流行高峰为6~7月份。结论青海省境内存在有青海田鼠疫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青海田鼠 鼠疫 自然疫源地 疾病预防 啮齿动物
下载PDF
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68
4
作者 刘振才 海荣 +19 位作者 李富忠 李超 丛显斌 高崇华 汪立茂 魏柏青 陈洪舰 陈虹 于晓涛 李存香 石映祥 许光荣 李光清 吴国康 严冬丽 李敏 曹淑兰 张春华 魏建春 蔡虹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01年第6期321-327,共7页
目的 确定该疫源地鼠疫主要贮存宿主、主要传播媒介和分离自青海田鼠体内鼠疫菌的生物型;确定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范围,动物鼠疫流行特征。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验的方法,研究青海田鼠对鼠疫菌的感受性,蚤的媒介效能、鼠疫... 目的 确定该疫源地鼠疫主要贮存宿主、主要传播媒介和分离自青海田鼠体内鼠疫菌的生物型;确定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范围,动物鼠疫流行特征。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验的方法,研究青海田鼠对鼠疫菌的感受性,蚤的媒介效能、鼠疫菌生物学性状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青海田鼠的分布范围、活动规律、生态学指标以及动物鼠疫流行规律。结果 该地区青海田鼠为鼠疫主要贮存宿主;细钩黄鼠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是主要传播媒介。1997年和2000年从青海田鼠体内分离的鼠疫菌生物型属田鼠型鼠疫菌,并具有鼠疫强毒菌的典型特征,其分子生物学特征与我国其他疫源地中的鼠疫菌株明显不同,提示该地区存在一种新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其中的鼠疫菌属于一单独的型别、青海田鼠动物鼠疫流行季节4~9月,流行高峰6月中旬至8月上旬,呈单峰型。目前,已知在四川省石渠县和青海省称多县存在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疫源地面积为21 000km2。结论 四川省石渠县鼠疫自然疫源地是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田鼠 疫源地 青藏高原 鼠疫
下载PDF
青海田鼠活动规律的调查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富忠 汪立茂 +4 位作者 李光清 吴国康 魏柏青 陈洪舰 刘振才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1年第4期429-430,共2页
目的 :探讨青海田鼠的活动规律。方法 :采用定点观察法调查青海田鼠地面活动情况和夹捕法调查青海田鼠的捕获率。结果 :1、青海田鼠全天均有活动 ,以白天为主 ,夜间活动较少且以幼体为主 ;2、不同年龄及性别的青海田鼠各时段的活动频率... 目的 :探讨青海田鼠的活动规律。方法 :采用定点观察法调查青海田鼠地面活动情况和夹捕法调查青海田鼠的捕获率。结果 :1、青海田鼠全天均有活动 ,以白天为主 ,夜间活动较少且以幼体为主 ;2、不同年龄及性别的青海田鼠各时段的活动频率基本一致 ;3、青海田鼠在 10 :30~ 12 :30和 16 :30~ 18:30两个时段活动频率最高。结论 :青海田鼠夏秋季以白天活动为主 ,夜间活动强度低 ,昼夜呈双峰型活动类型 ;其活动强度的高低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田鼠 活动规律 调查 灭鼠
下载PDF
实验感染青海田鼠血清中鼠疫FI抗体的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于晓涛 李存香 +1 位作者 李超 幕有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21-821,824,共2页
[目的]观察青海田鼠血清中鼠疫FI抗体动态。[方法]间接血凝试验。[结果]实验感染青海田鼠28只,16份阳性,滴度1︰20~1︰640。[结论]青海田鼠对鼠疫菌能产生免疫力。
关键词 青海田鼠 鼠疫菌 FI抗体 滴度 鼠疫
下载PDF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用于青海田鼠鼠疫菌株亲缘性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崔百忠 金丽霞 +7 位作者 李敏 戴瑞霞 赵海红 祁芝珍 马英 席亚芳 冯建萍 金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 对青海省称多县境内和四川省石渠县境内青海田鼠体内分离的 32株鼠疫耶尔森氏菌的基因进行分析 ,明确两地鼠疫耶尔森氏菌间的亲缘关系。方法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结果 扩增产物在凝胶电泳上显示的条带 ,除 7株菌略... 目的 对青海省称多县境内和四川省石渠县境内青海田鼠体内分离的 32株鼠疫耶尔森氏菌的基因进行分析 ,明确两地鼠疫耶尔森氏菌间的亲缘关系。方法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结果 扩增产物在凝胶电泳上显示的条带 ,除 7株菌略有不同外 ,其余 2 5株均相同。TreeView[Win32 ]统计软件分析的结果也显示两地鼠疫耶尔森氏菌之间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结论 青海省称多县和四川省石渠县青海田鼠体内分离到的鼠疫耶尔森氏菌在遗传学上属同一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青海田鼠 鼠疫耶尔森氏菌
下载PDF
青海田鼠抽样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汪立茂 刘振才 +4 位作者 魏柏青 李光清 李富忠 吴国康 陈洪舰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1年第4期528-529,共2页
目的 :选择适合于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时的最小抽样样方面积。方法 :选用不同地点、不同生境和不同样方 ,采用铁铲、铁锹等工具堵鼠洞 ,次日对盗开洞逐一布放鼠夹 ,每隔 2小时观察捕鼠情况 ,连续观察 2 4小时。结果 :不同地点、... 目的 :选择适合于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时的最小抽样样方面积。方法 :选用不同地点、不同生境和不同样方 ,采用铁铲、铁锹等工具堵鼠洞 ,次日对盗开洞逐一布放鼠夹 ,每隔 2小时观察捕鼠情况 ,连续观察 2 4小时。结果 :不同地点、不同生境与不同样方面积之间无显著差异 (前者 F=0 .96 2 ,P=0 .386 ,后者 F=2 .0 81,P=0 .310 ) ,6种样方之间存在总体差异 (F=5 .96 9,P<0 .0 0 5 )。结论 :当鼠密度大于 10 0只 /hm2时 ,样方 2 0× 2 0 m2或者说大于 40 0 m2以上调查面积 ,均可作为青海田鼠抽样样方的调查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田鼠 抽样 研究 灭鼠
下载PDF
青海田鼠鼠疫流行特点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汪立茂 李光清 +7 位作者 许光荣 陈虹 罗志丹巴 李富忠 石先林 黄光耀 石田集 付清培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04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 分析近年 ( 1997~ 2 0 0 3 )青海田鼠鼠疫流行特点 ,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鼠疫防治规划”和“四川省鼠疫监测方案”及实施细则进行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 1997~ 2 0 0 3年间 ,除 1998、1999年未监测外 ... 目的 分析近年 ( 1997~ 2 0 0 3 )青海田鼠鼠疫流行特点 ,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鼠疫防治规划”和“四川省鼠疫监测方案”及实施细则进行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 1997~ 2 0 0 3年间 ,除 1998、1999年未监测外 ,其余 5个年度均有青海田鼠鼠疫流行 ;发现染疫动物 4种 ,除青海田鼠外 ,还有牧犬、沙狐和家猫 ,染疫媒介 3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防治 青海田鼠 调查 流行态势 监测 发现 分析 流行特点 牧犬 染疫动物
下载PDF
青藏高原青海田鼠型鼠疫菌危害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虹 杨文 +9 位作者 李富忠 蒋和柱 许光荣 李光清 严冬丽 罗志丹巴 段勇军 邓佳云 祝小平 汪立茂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24-326,共3页
目的 探讨青海田鼠型鼠疫菌的危害性。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验方法,研究青海田鼠型鼠疫菌对小白鼠、豚鼠、家兔等的毒力。高原鼠兔对青海田鼠型鼠疫菌的感受性,藏系绵羊、高原牦牛以及人群血清鼠疫F1抗体检测等。结果 青海田鼠型鼠... 目的 探讨青海田鼠型鼠疫菌的危害性。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验方法,研究青海田鼠型鼠疫菌对小白鼠、豚鼠、家兔等的毒力。高原鼠兔对青海田鼠型鼠疫菌的感受性,藏系绵羊、高原牦牛以及人群血清鼠疫F1抗体检测等。结果 青海田鼠型鼠疫菌的毒力:对小白鼠的最小致死量(MLD)为10^6、半数致死量(LD50)为43.6(10.5~116.7),对豚鼠的MLD为10^9、LD50为5.6×10^6(2.2×10^5-1.5×10^8),大剂量的青海田鼠型菌可引起个别家兔死亡,但个体差异很大,存在高抗个体。在藏系绵羊中检测出11份鼠疫阳性血清,阳性率达3.6%;本次所检测的牦牛及人群血清全部为阴性;高原鼠兔对青海田鼠型鼠疫菌具有高抗、低感受性。结论 青海田鼠型鼠疫菌有一定毒力,高原鼠兔对此菌有较高的抗性,不足以引起此菌的传播。对家畜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田鼠型鼠疫菌 高原鼠兔 阳性血清 危害性
下载PDF
青海田鼠主要寄生蚤媒介效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超 李存香 +5 位作者 丛显斌 石映祥 许光荣 陈虹 于晓涛 严冬丽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97-98,共2页
目的 研究青海田鼠主要寄生蚤在传播鼠疫中的媒介效能。方法 应用自行设制的蚤媒介昆虫感染装置 ,在 6 5± 5 %RH和 2 1± 2℃的环境条件下 ,使蚤叮咬含有鼠疫菌的青海田鼠血液 1 5h ,蚤悬液经鼠疫细菌学方法检查。结果 细... 目的 研究青海田鼠主要寄生蚤在传播鼠疫中的媒介效能。方法 应用自行设制的蚤媒介昆虫感染装置 ,在 6 5± 5 %RH和 2 1± 2℃的环境条件下 ,使蚤叮咬含有鼠疫菌的青海田鼠血液 1 5h ,蚤悬液经鼠疫细菌学方法检查。结果 细钩黄鼠蚤的传疫潜能、媒介潜能和感染潜能分别为 0 0 84,34 2 1% ,和 3 77% ,直缘双蚤指名亚种的传疫潜能、媒介潜能和感染潜能分别为 0 0 6 7,35 5 3%和 12 0 5 % ,两种蚤的媒介效能分别为 0 0 3和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田鼠 主要寄生蚤 媒介效能
下载PDF
2000-2004年四川省青海田鼠鼠疫流行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立茂 宋晓玉 +4 位作者 李光清 陈虹 谢飞 罗志丹巴 段勇军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分析2000-2004年青海田鼠鼠疫流行特点,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鼠疫总体规划”和“四川省鼠疫监测方案”及实施细则进行调查。结果2000-2004年5个年度均有青海田鼠鼠疫流行;发现染疫动物5种,除青海田鼠外,还有牧犬... 目的分析2000-2004年青海田鼠鼠疫流行特点,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鼠疫总体规划”和“四川省鼠疫监测方案”及实施细则进行调查。结果2000-2004年5个年度均有青海田鼠鼠疫流行;发现染疫动物5种,除青海田鼠外,还有牧犬、沙狐、家猫和藏系绵羊,染疫媒介5种。结论青海田鼠鼠疫呈连续流行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流行特点 青海田鼠
下载PDF
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毒力因子测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淑兰 张市 +1 位作者 张贵军 丛显斌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70-372,共3页
关键词 鼠疫菌毒力 毒力因子 鼠疫自然疫源地 青海田鼠 测定 决定因子 抗原结构 细胞结构 微小环境 多原性
下载PDF
D型肉毒梭菌生物毒素防治青海田鼠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生庆 张西云 +7 位作者 胡国元 范玉霞 刘生财 李志宁 李秀平 王亭亭 黄荣 刘怀新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7-300,共4页
采用霍恩氏法测得D型肉毒梭菌毒素对青海田鼠的灌胃半数致死量LD_(50)=5.01万MLD/kg体重,95%可信限为3.08~8.14万MLD/kg体重,表明D型肉毒灭鼠剂对青海田鼠敏感;实验以小麦做基饵,测得青海田鼠对小麦基饵的D型肉毒灭鼠剂有选择适口性良... 采用霍恩氏法测得D型肉毒梭菌毒素对青海田鼠的灌胃半数致死量LD_(50)=5.01万MLD/kg体重,95%可信限为3.08~8.14万MLD/kg体重,表明D型肉毒灭鼠剂对青海田鼠敏感;实验以小麦做基饵,测得青海田鼠对小麦基饵的D型肉毒灭鼠剂有选择适口性良好,摄食系数为0.92;无选择适口性很好,摄食系数为1.15;再遇适口性良好,摄食系数为1.15。该项试验研究为利用D型肉毒梭菌生物毒素进行大面积青海田鼠的防治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型肉毒灭鼠剂 青海田鼠 半数致死量 再遇适口性
下载PDF
实验感染青海田鼠血清中鼠疫FI抗体的观察
15
作者 于晓涛 李存香 李超 《医学动物防制》 2004年第10期604-605,共2页
鼠疫菌实验感染青海田鼠28只,从1-30天取血检测鼠疫FI抗体滴度,其中16份抗体阳性,滴度1: 20-1:640。
关键词 FI 鼠疫 青海田鼠 血清 观察 抗体滴度 实验感染
下载PDF
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监测指标及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振才 汪立茂 +4 位作者 李光清 魏柏青 李富忠 吴国康 陈洪舰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 :确定青海田鼠抽样方法及该鼠体外寄生蚤抽样数量 ;病原学和血清学最低抽检数量。方法 :调查6种样方 ,进行方差分析 ,以确定适宜青海田鼠抽样的样方面积 ;用修改后的成数无放回理论抽样数量公式 :n =log-1(p)( q2 N /( pq +Nd) ,... 目的 :确定青海田鼠抽样方法及该鼠体外寄生蚤抽样数量 ;病原学和血清学最低抽检数量。方法 :调查6种样方 ,进行方差分析 ,以确定适宜青海田鼠抽样的样方面积 ;用修改后的成数无放回理论抽样数量公式 :n =log-1(p)( q2 N /( pq +Nd) ,作为调查青海田鼠体外寄生蚤时确定样本量公式 ;用病原学最低检验公式 :n =log(a) /log( 1-P) +1,来估测监测工作中病原学及血清学检验数量。结果 :当鼠密度 >10 0只 /hm2 ,样方 >40 0m2 以上调查面积时 ,均可做为青海田鼠抽样样方的调查面积。在对青海田鼠体外寄生蚤进行调查时 ,每月抽检该鼠 5 0~ 10 0只 ,其可信度可达 95 %以上。用最低检验量公式推算出在发生青海田鼠鼠疫流行时 ,在总体中发现 1只染疫鼠至少要检验该鼠 37只 ,发现 1只自毙染疫青海田鼠至少应检验自毙鼠 8只 ,发现 1只捕获染疫鼠要检验活体鼠 2 2 1只。发现 1份血凝阳性至少应检验青海田鼠血清 2 4份 ,犬血清 18份。结论 :该疫源地调查样方面积不小于 40 0m2 ;鼠体蚤调查每月不少于 5 0只鼠 ;鼠疫细菌学调查不少于 2 2 0只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田鼠 鼠疫 自然疫源地 监测指标 监测方法
下载PDF
青海田鼠型鼠疫耶尔森氏菌生物学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丛显斌 曹淑兰 +5 位作者 张春华 陈虹 张市 邵奎东 赵斌 刘振才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9-272,共4页
目的 通过试验菌株与对照菌株相比较 ,观察其生物学性状 ,确定试验菌株的生态型。方法 选择生物化学试验、毒力决定因子、营养型、毒力、质粒及外膜蛋白等项目。结果 试验菌株与对照菌株生物学性状有较大差异 ,生化性状为鼠李糖 +、... 目的 通过试验菌株与对照菌株相比较 ,观察其生物学性状 ,确定试验菌株的生态型。方法 选择生物化学试验、毒力决定因子、营养型、毒力、质粒及外膜蛋白等项目。结果 试验菌株与对照菌株生物学性状有较大差异 ,生化性状为鼠李糖 +、甘油 +、脱氮 -、麦芽糖 +、阿胶糖 -、密二糖 +,毒力因子是鼠疫菌荚膜抗原(Fra I+ )、毒力抗原 (Vwa+ )、鼠疫菌素 I(Pst I+ )、色素沉着因子 (Pgm+ ) ,营养型为精氨酸、亮氨酸依赖型 (Arg- 、L eu- ) ,质粒为 6、4 5、6 5 Mdal质粒等。结论 确定了我国一个新的鼠疫菌生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氏菌 鼠疫 青海田鼠 生物学性状
下载PDF
四川省青海田鼠疫源地媒介蚤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汪立茂 宋晓玉 +7 位作者 祝小平 谢飞 李光清 罗志丹巴 段勇军 祁腾 李帆 吴朝学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85-688,共4页
目的分析2000--2008年四川省青海田鼠疫源地媒介蚤各指标的变化。方法统计分析四川省2000—2008年鼠疫监测工作资料。结果青海田鼠疫源地存在蚤类4科10属19种,以细钩盖蚤为主(62.79%),直缘双蚤指名亚种次之(30.90%);青海田... 目的分析2000--2008年四川省青海田鼠疫源地媒介蚤各指标的变化。方法统计分析四川省2000—2008年鼠疫监测工作资料。结果青海田鼠疫源地存在蚤类4科10属19种,以细钩盖蚤为主(62.79%),直缘双蚤指名亚种次之(30.90%);青海田鼠寄生蚤染蚤率和蚤指数有明显的季节变化,10月染蚤率及蚤指数较高,12月和3月则较低;可自然感染鼠疫的蚤类有3种(细钩盖蚤、直缘双蚤指名亚种和五侧纤蚤邻近亚种)。结论青海田鼠疫源地染疫动物和蚤类持续存在,应加强鼠疫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疫源地 青海田鼠
原文传递
四川省2000~2012年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汪立茂 杨孔 +5 位作者 谢飞 谭文明 李光军 吴朝学 祁腾 李帆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13年第5期335-337,共3页
目的分析四川省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简称青海田鼠疫源地)流行态势,为做好鼠疫防治工作提供应急对策。方法统计、整理、分析四川省2000~2012年期间的鼠疫监测资料。结果青海田鼠平均密度253.27只/hm2,发现青海田鼠体及巢穴蚤9种,... 目的分析四川省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简称青海田鼠疫源地)流行态势,为做好鼠疫防治工作提供应急对策。方法统计、整理、分析四川省2000~2012年期间的鼠疫监测资料。结果青海田鼠平均密度253.27只/hm2,发现青海田鼠体及巢穴蚤9种,细钩盖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为主要寄生蚤,占93.21%,其他蚤种占6.69%;青海田鼠体蚤指数0.90,染蚤率42.48%,青海田鼠巢穴均染蚤,巢蚤指数53.65。实验室检测各种宿主动物材料14 323份,检出鼠疫菌98株;检验媒介蚤2 455组26 411只,获鼠疫菌11株。证实染疫动物8种,染疫媒介3种。用鼠疫间接血凝试验方法(IHA)检测动物血清3 369份,阳性215份,其中青海田鼠阳性血清102份,犬阳性血清94份,其他动物阳性血清19份。结论自2000年以来,四川省青海田鼠疫源地的动物鼠疫一直处于活跃状态,持续存在,应加强鼠疫宣传监测工作,防止发生人间鼠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田鼠 疫源地 监测
原文传递
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生化性状测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邵奎东 赵斌 张市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09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通过对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鼠疫菌进行生化试验来测定其生化性状,并与喜玛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鼠疫菌和布氏田鼠鼠疫疫源地鼠疫菌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择鼠李糖、甘油、麦芽糖、阿胶糖、蜜二糖、木胶糖、松三糖、乳糖、... 目的通过对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鼠疫菌进行生化试验来测定其生化性状,并与喜玛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鼠疫菌和布氏田鼠鼠疫疫源地鼠疫菌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择鼠李糖、甘油、麦芽糖、阿胶糖、蜜二糖、木胶糖、松三糖、乳糖、水杨素、山梨糖、甘露醇、七叶苷、糊精、蔗糖、半乳糖、纤维二糖、山梨醇、尿素、枸橼酸钠、和硝酸钾等项目进行生化试验。结果青海田鼠型菌株的生化性状,与其毗邻地理位置及生态环境一致,分离自喜玛拉雅旱獭的菌株有较大的差异。而与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相差甚远的布氏田鼠菌株其生化性状较接近。结论由此可见鼠疫菌的生化性状与宿主的关系更加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田鼠 鼠疫菌 生化性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