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9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的再闭塞影响因素及替罗非班治疗效果
1
作者 徐忠海 代允义 +1 位作者 马瑜 代全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8-31,37,共5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影响因素及替罗非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是否再闭塞分为闭塞组(n=42)和非闭塞组(n=58)。闭塞组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2组一般资料...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影响因素及替罗非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是否再闭塞分为闭塞组(n=42)和非闭塞组(n=58)。闭塞组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2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影响因素。观察闭塞组治疗总有效率、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2组在2型糖尿病、血糖、收缩压、NIHSS评分、起病-溶栓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血糖、收缩压、NIHSS评分、起病-溶栓时间是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影响因素(P<0.05)。42例溶栓后再闭塞患者经替罗非班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10%(37/42)。治疗3、7 d,rPA高于治疗前,PAI-1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周,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血糖、收缩压、NIHSS评分、起病-溶栓时间可对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产生影响。再闭塞后予以替罗非班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rPA、PAI-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再闭塞 替罗非班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高水平空腹血糖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功能结局的关系分析
2
作者 丁则昱 李光硕 赵性泉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298,共6页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与接受静脉溶栓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功能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0月—2020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静脉溶栓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发病4.5 h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与接受静脉溶栓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功能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0月—2020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静脉溶栓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发病4.5 h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相关研究数据(包括空腹血糖等)。研究结局设定为出院时功能结局良好,即mRS评分0~1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空腹血糖与功能结局的关联性。结果共入组20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3.21±11.67)岁,其中153例(74.63%)患者为男性,入院NIHSS评分为5(3~9)分。其中117例(57.07%)患者出院时功能结局不良,88例(42.93%)患者出院时功能结局良好。功能结局良好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功能结局不良的患者[5.10(4.46~7.06)mmol/L vs.6.33(5.09~7.79)mmol/L,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性别、NIHSS评分后,空腹血糖水平与接受静脉溶栓功能结局相关(OR0.876,95%CI0.774~0.991,P=0.035);校正年龄、性别、NIHSS评分、桥接取栓后,关联性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OR0.891,95%CI0.791~1.004,P=0.058)。结论对于接受静脉溶栓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高水平空腹血糖可能会增加静脉溶栓后出院功能结局不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空腹血糖 功能预后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预后不良预警模型构建
3
作者 林志超 潘思金 +1 位作者 谢玉龙 黄立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421-425,共5页
目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的预后不良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其不良预警模型为其并发症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56例AIS患者,4.5 h内均行静脉溶栓及用药后1 h内进行DWI检查,治疗3个月后按MRS评分结果分为82例预后不良组(&g... 目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的预后不良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其不良预警模型为其并发症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56例AIS患者,4.5 h内均行静脉溶栓及用药后1 h内进行DWI检查,治疗3个月后按MRS评分结果分为82例预后不良组(>2分)和174例预后良好组(≤2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不良影响因素,构建其预警模型及使用ROC曲线分析模型预测效能。结果:低DWI-ASPECTS和高NIHSS评分均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1)。ROC曲线显示,当NIHSS≥5分、DWI-ASPECTS<8分、NIHSS≥5分且DWI-ASPECTS<8分时,对静脉溶栓预后不良预测灵敏度、特异度、阳性率及阴性率分别为92%、47%、45%、92%,79%、80%、65%、89%,93%、73%、69%、9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IS静脉溶栓预后不良危险因素是高基线NIHSS评分和低基线DWI-ASPECTS评分,联合构建其预后不良预警模型有助于防治静脉溶栓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NIHSS DWI-ASPECTS 预警模型
下载PDF
S-100β CysC和NF-κB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李鹤 李樱 李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415-419,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外周血中S-100β、CysC和NF-κB水平对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9-03—2022-03接受溶栓治疗的AIS患者140例,根据溶栓后24 h是否发生出血转化(HT)将患者分为非HT组(n=112)和HT组(...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外周血中S-100β、CysC和NF-κB水平对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9-03—2022-03接受溶栓治疗的AIS患者140例,根据溶栓后24 h是否发生出血转化(HT)将患者分为非HT组(n=112)和HT组(n=28)。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T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100β、CysC和NF-κB预测HT发生的价值。结果 HT组与非HT组相比,患者年龄、发病至溶栓时间、房颤、TOAST分型、C反应蛋白、凝血酶原时间、S-100β、CysC、NF-κB、白质高信号和脑微出血等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房颤、S-100β、CysC和NF-κB为影响HT发生的危险因素。S-100β、CysC和NF-κB预测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5(0.902~0.923)、0.874(0.856~0.882)和0.789(0.771~0.796),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 S-100β、CysC和NF-κB为AIS患者静脉溶栓后HT发生的危险因素,对HT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出血转化 中枢神经特异蛋白 胱抑素C 核因子ΚB 外周血 危险因素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CRP、NLR和LER动态变化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薛冰 郭中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261-126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静脉溶栓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及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比值(LER)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急诊就诊的ACI且在院进行...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静脉溶栓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及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比值(LER)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急诊就诊的ACI且在院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126例患者。根据发病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将所有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94例)及预后不良组(32例)。比较两组溶栓前、溶栓后1 d、溶栓后7 d的CRP、NLR、LER的变化情况及发病90 d的mRS评分。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ACI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CRP、NLR、LER水平与ACI静脉溶栓患者mR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溶栓后1 d及7 d的CRP、NLR、LER的变化情况对ACI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CRP、NLR、LER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单效应分析,预后良好组患者溶栓后1 d及7 d的CRP、NLR、LER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预后良好组发病90 d的mRS评分分布优于预后不良组(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溶栓后1 d及7 d的CRP、NLR、LER水平均是ACI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示,溶栓后1 d及7 d的CRP、NLR、LER水平与ACI静脉溶栓患者发病90 d的mRS评分呈正相关(r=0.405、0.481、0.518、0.680、0.530、0.504,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溶栓后7 d的CRP、NLR、LER及三者联合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溶栓后1 d的各项对应指标及联合指标的AUC,溶栓后7 d各项指标联合预测ACI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AUC最大,为0.856。结论ACI静脉溶栓患者的CRP、NLR、LER随患者病情改善呈逐渐下降趋势,且与患者的预后相关,3种指标联合检测对ACI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比值 预后
下载PDF
优化绿色通道对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院内救治的影响
6
作者 袁景林 牛军伟 杨海华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常规静脉溶栓流程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措施。方法:2019年1月我院开始优化静脉溶栓绿色通道流程,具体表现在以先治疗后交费为原则,由医护人员全程陪同就诊,缩短患者的候诊时间,第一时间完成影像学检查,由...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常规静脉溶栓流程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措施。方法:2019年1月我院开始优化静脉溶栓绿色通道流程,具体表现在以先治疗后交费为原则,由医护人员全程陪同就诊,缩短患者的候诊时间,第一时间完成影像学检查,由卒中小组医师阅片而不再等待正式影像报告,提前准备溶栓设备及备用药物等方面。于优化时间界点前后各1年的范围内收集静脉溶栓的AIS患者,优化时间节点前1年为常规组,后1年为优化组。收集并且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以及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DNT)、DNT≤60 min比例、到院-接诊时间、接诊-呼叫会诊时间、接诊-CT时间、接诊-抽血时间、抽血-标本接收时间、卒中小组到位时间、知情时间、签字-用药时间、结局参数(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症状性脑出血、早期死亡)等指标,其中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是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作为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标准,取△NIHSS评分值,△NIHSS评分=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后即刻NIHSS评分;早期死亡指溶栓后7 d内的卒中源性死亡,症状性脑出血指溶栓后24 h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较前加重同时有头CT影像学证据支持。结果:共入组360例静脉溶栓的AIS患者,其中102例为常规组,258例为优化组。与常规组比较,优化组DNT从(60.15±22.19)min缩短至(32.67±17.05)min(P<0.05),DNT≤60 min比例从61.76%上升至94.19%(P<0.05),到院-接诊时间、接诊-呼叫会诊时间、接诊-CT时间、接诊-抽血时间、卒中小组到位时间及签字-用药时间均缩短(均P<0.05);患者早期死亡率下降,抽血-标本接收时间、知情时间、△NIHSS评分、症状性脑出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优化静脉溶栓绿色通道可有效增加AIS患者的院内救治数量,提高溶栓效率,减少院内延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流程优化
下载PDF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刘建 张良 +1 位作者 方堃 徐坤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3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IS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 目的: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IS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治疗后,两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水平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均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卒中量表、Rankin修订总评分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S患者采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病残程度、血脂水平及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 静脉溶栓 神经功能
下载PDF
SWI与MMP-9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静脉溶栓风险的预测作用
8
作者 苏江 龙光宇 方红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48-0051,共4页
探讨磁共振磁敏感成像(SWI)、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预测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静脉溶栓风险的价值。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者60例,所有患者均是在静脉溶栓前、静脉溶栓后24小时进行SWI检查及血清MMP-9水平检测。根据... 探讨磁共振磁敏感成像(SWI)、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预测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静脉溶栓风险的价值。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者60例,所有患者均是在静脉溶栓前、静脉溶栓后24小时进行SWI检查及血清MMP-9水平检测。根据溶栓前SWI检查确定脑微出血发生情况,分成脑微出血(阳性组)与非脑微出血(阴性组),溶栓后复查SWI与MMP-9,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分成出血转化组与非出血转化组,对比分析溶栓前后SWI病灶以及血清MMP-9的指标水平变化。结果 60例患者SWI检查证实脑微出血(阳性组)23例(38.33%),检查脑微出血灶152个,溶栓后24小时阳性组与阴性组血清MMP-9水平均较溶栓前升高(P<0.05),且阳性组溶栓前、溶栓后血清MMP-9水平均高于阴性组(P<0.05)。溶栓后复查10例(16.67%)发生出血转化,阳性组溶栓后出血转化发生率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溶栓前后SWI病灶数量均高于阴性组(P<0.05);出血转化组溶栓后检测血清MMP-9水平高于非出血转化组(P<0.05);SWI联合MMP-9预测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静脉溶栓的敏感度、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单项指标。结论 急性脑梗死通过SWI检查可以确定有无脑微出血情况,同时检测血清MMP-9可评价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并发脑出血的指标,此外SWI联合MMP-9也有助于提高预测溶栓后出血转化风险,能为静脉溶栓治疗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脑微出血 出血转化 静脉溶栓 磁共振磁敏感成像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护士主导的医患沟通会对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希望水平与应对方式的影响
9
作者 赵冬梅 孟迎迎 贾娟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4年第1期63-65,69,共4页
目的:分析护士主导的医患沟通会对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希望水平与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徐州市中心医院68例行静脉溶栓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各34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优化组采取护士... 目的:分析护士主导的医患沟通会对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希望水平与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徐州市中心医院68例行静脉溶栓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各34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优化组采取护士主导的医患沟通会,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希望水平评分(积极态度、积极行动、亲密关系)、应对方式评分(面对、回避、屈服)、预后(无残疾率、轻度残疾率、中度残疾率、重度残疾率)的影响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希望水平、应对方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评分均改善,且优化组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优化组的预后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士主导的医患沟通会能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希望水平与应对方式,改善其预后,具有较广泛的推广使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静脉溶栓 医患沟通 希望水平 应对方式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静脉溶栓结合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孙志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30-0033,共4页
观察并分析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静脉溶栓治疗基础上应用血管内介入的实际效果。方法 样本时间 2020年1月~2023年4月;随访时间 2022年7月~2023年6月;地点 本院;样本量 98例;样本对象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组法 阿拉伯数字分... 观察并分析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静脉溶栓治疗基础上应用血管内介入的实际效果。方法 样本时间 2020年1月~2023年4月;随访时间 2022年7月~2023年6月;地点 本院;样本量 98例;样本对象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组法 阿拉伯数字分配法。对照组(n=49)、观察组(n=49)分别给予常规治疗(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在应用联合方案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更高(75.51%>55.10%),且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脑血流参数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静脉溶栓)基础上应用血管内介入,可使病情得到良好控制,避免持续进展,继而改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提升血管再通率,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静脉溶栓 血管内介入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青梅 石庆丽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 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 以2020年1—12月于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收治的1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象,均行静脉溶栓治疗(阿替普酶),随访1年,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32例和预后良好组116例。采用单因... 目的 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 以2020年1—12月于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收治的1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象,均行静脉溶栓治疗(阿替普酶),随访1年,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32例和预后良好组116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治疗)预后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卒中相关性肺炎、有无症状性出血转化、脑梗死部位、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时间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与患者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有卒中相关性肺炎、有症状性出血转化、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发病至溶栓时间3~4.5 h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2(95%CI:0.785~0.905),敏感度为78.12%,特异度为78.45%,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 有卒中相关性肺炎、有症状性出血转化、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发病至溶栓时间3~4.5 h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治疗)预后不良有关,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预后不良
下载PDF
基线血红蛋白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
12
作者 王庭欢 钟晚思 +6 位作者 陈智才 沈轲 叶惠雅 喻志慧 罗佳 马骏 楼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4,共7页
目的:探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基线血红蛋白水平与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卒中质量评估与管理在线数据库(来源于CASE-Ⅱ研究,NCT04487340)中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在全国多家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 目的:探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基线血红蛋白水平与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卒中质量评估与管理在线数据库(来源于CASE-Ⅱ研究,NCT04487340)中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在全国多家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END的影响因素,采用限制性三次样条曲线探讨血红蛋白水平与EN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8162例患者。与非END患者比较,END患者基线血红蛋白水平更低(分别为136与140 g/L,P<0.01),贫血比率更高(分别为24.2%与16.9%,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血红蛋白水平(OR=0.995,95%CI:0.991~0.999,P<0.05)和贫血(OR=1.238,95%CI:1.055~1.454,P<0.01)与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END独立相关。限制性三次样条回归结果显示,血红蛋白水平与AIS患者静脉溶栓后END风险呈U型关系(P<0.01),但这种U型关系只在男性患者中观察到(P<0.05)。结论:基线血红蛋白水平与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END发生风险相关,特别是男性患者,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或升高均可能增加END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血红蛋白 贫血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在高龄中重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时机
13
作者 谷亚伟 楚旭 +9 位作者 赵路静 洪波 罗芝宽 林展增 李强 范宏光 高静珍 董银华 王利军 陈念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3-17,共5页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在高龄中重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时机。方法 选择rt-PA静脉溶栓救治的221例高龄中重度AI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早期组75例、晚期组76例。对照组接...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在高龄中重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时机。方法 选择rt-PA静脉溶栓救治的221例高龄中重度AI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早期组75例、晚期组76例。对照组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早期组在rt-PA静脉溶栓治疗启动后即刻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晚期组在rt-PA静脉溶栓24 h后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于治疗7 d时采用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治疗90 d时采用mRS评分评价预后情况,比较三组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观察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14 d颅外系统性并发症发生率和90 d病死率,比较三组治疗安全性。结果 三组7 d神经功能改善率、90 d预后良好率比较,早期组和晚期组均高于对照组,且早期组高于晚期组(P均<0.05)。三组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14 d颅外系统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早期组低于晚期组和对照组(P均<0.05),晚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90 d病死率比较,早期组和晚期组均低于对照组,且早期组低于晚期组(P均<0.05)。结论 高龄中重度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即刻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可提高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静脉溶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T-proBN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关系
14
作者 钱倩 张静 +2 位作者 张欣 邢晓明 边伟林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择210例ACI患者,均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90 d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mR...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择210例ACI患者,均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90 d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52例、预后良好组(mRS评分<3分)158例。治疗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NT-proBNP。用Pearson或Spearman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T-proBNP水平与mRS评分的相关性;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T-proBNP水平对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年龄、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NIHSS)评分、空腹血糖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CYP2C19基因多态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ACI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r_(s)=0.362)、血清NT-proBNP水平(r=0.426)与mRS评分均呈正相关(P均<0.05)。高NIHSS评分、CYP2C19基因慢代谢型、高血清NT-proBNP水平是AC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均<0.05)。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T-proBNP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2、0.786、0.861,二者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预测(P均<0.05)。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和高水平NT-proBNP是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二者联合对不良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CYP2C19基因多态性 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
下载PDF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替罗非班桥接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内囊预警综合征病例报道
15
作者 郑剑华 崔燕玲 +1 位作者 曹莹 戴建武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6-330,共5页
内囊预警综合征(capsule warning s yndrome,CWS)是一组罕见的临床症状,具有反复发作刻板样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易进展成完全性卒中的特点。本研究报道1例表现为发作性言语不清伴左侧肢体无力的CWS,该患者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24 h内... 内囊预警综合征(capsule warning s yndrome,CWS)是一组罕见的临床症状,具有反复发作刻板样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易进展成完全性卒中的特点。本研究报道1例表现为发作性言语不清伴左侧肢体无力的CWS,该患者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24 h内,仍反复发作刻板样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无力。经评估风险后,静脉溶栓后24 h内予以替罗非班抗血小板聚集治疗,3 d后桥接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患者未再发作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静脉溶栓治疗后启动抗血小板聚集时机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的方案,仍需大规模数据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囊预警综合征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替罗非班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下载PDF
THRIVE评分预测头颅MRI指导的静脉溶栓后脑出血
16
作者 李敏 李锦师 +3 位作者 魏丽 陈娟 白青科 赵晓晖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 评估血管事件健康风险(THRIVE)评分对头颅MRI指导的静脉溶栓后患者脑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 根据溶栓后有无脑出血分为脑出血组和非脑出血组,分析两组间THRIVE评分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头颅MRI指导的静脉溶栓后脑出血组THRIVE评分... 目的 评估血管事件健康风险(THRIVE)评分对头颅MRI指导的静脉溶栓后患者脑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 根据溶栓后有无脑出血分为脑出血组和非脑出血组,分析两组间THRIVE评分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头颅MRI指导的静脉溶栓后脑出血组THRIVE评分明显高于非脑出血组(P=0.000),两组间心房颤动(P=0.000)和溶栓前NIHSS评分(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HRIVE评分与头颅MRI指导的静脉溶栓患者脑出血相关,而心房颤动和溶栓前NIHSS评分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事件健康风险评分 头颅MRI指导的静脉溶栓 脑出血 心房颤动 溶栓前NIHSS评分
下载PDF
TyG指数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7
作者 闫俊 黄磊 杨雪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并联合多因素建立联合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抚顺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并联合多因素建立联合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抚顺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30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溶栓90 d时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n=193)和预后不良组(n=109)。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溶栓前NIHSS评分高和TyG指数≥9.37是AIS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成功建立了AIS患者预后的预测模型:Logit(Y)=-17.167+1.681×TyG指数+0.147×溶栓前NIHSS评分。TyG指数的最佳截断值为9.37。TyG指数、溶栓前NIHSS评分、联合变量(Y)预测溶栓后90 d AIS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3、0.705和0.787,联合变量(Y)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TyG指数≥9.37和溶栓前NIHSS评分高是AI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获得的联合变量(Y)的预测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预后
下载PDF
MHR、NL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关系
18
作者 刘伟 庄雷 李妙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0-25,共6页
目的探究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蚌埠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 目的探究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蚌埠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根据患者90 d时电话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佳组。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HR、NLR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良好76例(69.09%),预后不佳34例(30.91%)。预后不佳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MHR、NLR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O^R=4.125(95%CI:1.409,12.068)]、NIHSS评分[O^R=4.860(95%CI:1.662,14.218)]、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234(95%CI:0.080,0.685)]、中性粒细胞计数[O^R=3.991(95%CI:1.364,11.676)]、单核细胞计数[O^R=3.529(95%CI:1.206,10.325)]、淋巴细胞计数[O^R=0.248(95%CI:0.085,0.724)]、MHR[O^R=3.445(95%CI:1.178,10.079)]、NLR[O^R=4.043(95%CI:1.382,11.829)]均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佳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HR、NLR单一及联合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敏感性分别为82.35%(95%CI:0.648,0.926)、79.41%(95%CI:0.616,0.907)、85.29%(95%CI:0.682,0.944);特异性分别为76.32%(95%CI:0.649,0.850)、73.92%(95%CI:0.641,0.835)、88.16%(95%CI:0.782,0.94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0(95%CI:0.712,0.869)、0.801(95%CI:0.732,0.891)、0.875(95%CI:0.810,0.940)。结论MHR、NLR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且可用于预测患者的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下载PDF
贺氏三通针刺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19
作者 张艺馨 张欣雨 +1 位作者 刘璐 王雪飞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15-518,共4页
目的研究对比贺氏三通针刺法联合静脉溶栓与普通针刺联合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独立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在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招募60名患者,随机分为贺氏三通组和常规针刺组,2组... 目的研究对比贺氏三通针刺法联合静脉溶栓与普通针刺联合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独立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在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招募60名患者,随机分为贺氏三通组和常规针刺组,2组患者都使用针刺联合阿替普酶(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疗法。分别评估2组患者溶栓前后及治疗14 d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BI)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同时密切观察溶栓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和有无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结果治疗14 d时,贺氏三通组BI总分的变化值显著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溶栓后及治疗14 d时,贺氏三通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针刺组(P<0.05);贺氏三通组出现出血转化等并发症3例(占10.00%),常规针刺组出现出血转化等并发症5例(占16.6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证型以气虚证、痰证和血瘀证为主。结论针刺联合静脉溶栓治疗AIS有肯定的疗效,且在提高AIS患者独立完成日常活动能力方面,贺氏三通针刺法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针刺 静脉溶栓 贺氏三通法
下载PDF
阿普替酶静脉溶栓治疗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和预后的影响
20
作者 张丽丽 许海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2-274,共3页
目的探讨阿普替酶静脉溶栓治疗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阿普替酶静脉溶... 目的探讨阿普替酶静脉溶栓治疗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阿普替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神经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BI),同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BI指数,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平均流速(Vm)、收缩期峰值流速(Vp)、舒张末期流速(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方法基础上联合阿普替酶静脉溶栓治疗应用于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作用优势较为突出,在促进提升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效果突出,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凝血功能,但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普替酶 静脉溶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凝血功能 血流动力学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