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5篇文章
< 1 2 1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癌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1
作者 曹娟 李方 +6 位作者 于跃 戴丽 杨丹丹 李志华 徐欣怡 戴琪 陈柯宇 《护理学报》 2024年第8期63-68,共6页
目的构建食管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20年1月-2022年4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行食管静脉血栓栓塞症癌根治术的220例患者作为建模组,分为静脉血栓栓塞症组60例和非静脉血栓栓塞症组160例。采用Logisti... 目的构建食管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20年1月-2022年4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行食管静脉血栓栓塞症癌根治术的220例患者作为建模组,分为静脉血栓栓塞症组60例和非静脉血栓栓塞症组16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食管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并对模型验证。结果年龄≥60岁、基础疾病、新辅助化疗、手术时长、术后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prothrombin complex concentrates,PCC)、术后12 h D-D是食管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HL检验P=0.250,受试者工作曲线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66,最佳临界值为0.445,灵敏度为0.783,特异度为0.662。验证组AUC为0.738,灵敏度为0.682,特异度为0.769,正确率为80.0%。结论该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可为临床评估食管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静脉血栓栓塞症 风险预测 影响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2
作者 任振虎 陈铭韬 +21 位作者 吴汉江 张胜 方坤 谢尚 刘宇 胡传宇 刘冰 李春洁 朱桂全 王成 高洋 张晓晨 石剑波 张永红 崔明哲 季彤 任国欣 王延安 陈伟良 张陈平 何悦 张志愿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是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和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恶性肿瘤患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大范围的肿瘤根治手术和同期修复重建手术,又由于高龄兼...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是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和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恶性肿瘤患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大范围的肿瘤根治手术和同期修复重建手术,又由于高龄兼长时间手术、术后长时间卧床以及肿瘤和化疗药物导致的血液高凝状态等多种危险因素,提示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应是VTE的极高危群体,但相关文献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VTE发生情况却很少关注,有关VTE在头颈肿瘤术后发生率的数据也有限。迄今为止,国内对于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缺乏相关治疗共识或指南,不同单位对于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科学的诊疗标准及客观的预防与管理评价体系。为统一和规范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治,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治疗效果,国内该研究领域的专家经反复讨论,汇集全国14家著名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专家的诊治意见,同时借鉴和参考国内外近年来对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成果与诊治经验,制订本专家共识,供相关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栓塞 头颈肿瘤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无诱因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其效果验证
3
作者 李星 李靖 +1 位作者 赵琼 李汝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193-1199,共7页
目的探讨无诱因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检验模型的预测性能。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治疗方案为滤器放置术的无诱因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和未复发患者各200例作为建模组,分析... 目的探讨无诱因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检验模型的预测性能。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治疗方案为滤器放置术的无诱因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和未复发患者各200例作为建模组,分析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判定模型的拟合优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模型的鉴别效度。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于同一医院就诊的治疗方案为滤器放置术的无诱因静脉血栓栓塞症病史的患者166例为验证组,评价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共纳入首次静脉血栓栓塞症类型、男性、合并血栓后综合征、D-二聚体水平等因素构建预测模型。该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P=0.087,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1,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0,灵敏度为69.04%,特异度为82.26%,准确度为78.91%,提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和鉴别效度。结论首次静脉血栓栓塞症类型、男性、合并血栓后综合征、D-二聚体水平等因素可增加无诱因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复发风险。构建的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可为医护人员及时筛查复发的高风险人群,采取预防性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无诱因 复发 模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宁夏三级甲等医院外科护士预防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形成的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4
作者 鲍冬梅 李鑫丹 +1 位作者 芦鸿雁 钱彩侠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80-185,共6页
目的了解宁夏地区三级甲等医院外科护士预防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形成的知信行现状,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共选取宁夏地区3所公立三级甲等医院的外科护士283名,使用自设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外科护士预防患者VTE形... 目的了解宁夏地区三级甲等医院外科护士预防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形成的知信行现状,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共选取宁夏地区3所公立三级甲等医院的外科护士283名,使用自设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外科护士预防患者VTE形成的知信行调查问卷进行研究。结果宁夏地区外科护士预防患者VTE形成的知信行总得分为(167.58±14.92)分,总得分率为79.80%;知识、态度及行为各维度得分和得分率依次为(54.26±10.98)、(43.53±2.72)、(69.79±7.94)分和72.34%、87.05%、82.1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不同科室、床位利用率和培训频次是影响外科护士预防患者VTE形成的知信行问卷得分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宁夏地区外科护士预防患者VTE形成的知信行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应加强外科VTE专科护士的培养和管理,以此提升专科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护士 静脉血栓栓塞症 知信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创伤性肝破裂出血患者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康复护理体会
5
作者 陈怡 孙洪伟 +2 位作者 李雪艳 陈刘慧 牟弘毅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创伤性肝破裂出血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康复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创伤性肝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康复模式在本院开始推行时间(2022年2月12日)为分界线,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2月11日就诊... 目的探讨预防创伤性肝破裂出血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康复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创伤性肝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康复模式在本院开始推行时间(2022年2月12日)为分界线,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2月11日就诊的5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22年2月12日至2023年3月31日就诊的56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7d后,比较两组患者对于预防VTE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7 d后的血栓风险(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差异;统计两组患者在干预1月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率。结果干预7 d后,观察组对预防VTE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aprini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月内,观察组VT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创伤性肝破裂出血患者,采用康复模式能够有效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值得临床重视,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肝破裂出血 静脉血栓栓塞症 康复模式
下载PDF
进展期胆管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孙根林 王娜娜 鲍扬漪 《肝脏》 2024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分析进展期胆管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及临床意义。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进展期胆管癌患者65例,根据是否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分为发生组(n=35)和未发生组(n=30)。所有患者在入院后接受实验室检查... 目的分析进展期胆管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及临床意义。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进展期胆管癌患者65例,根据是否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分为发生组(n=35)和未发生组(n=30)。所有患者在入院后接受实验室检查、彩超检查和Caprini量表评估,对两组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展期胆管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生组的血小板、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为(419.4±102.5)×109/L、(2.9±1.3)mg/L、(9.8±2.6)mg/L,高于未发生组的(302.1±25.6)×109/L、(1.8±1.2)mg/L、(7.5±1.8)mg/L,发生组抗凝血酶Ⅲ水平为(72.9±8.5)%,低于未发生组的(98.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γ-谷氨酰转移酶、抗凝血酶Ⅲ、Caprini>3分、彩超检查阳性是进展期胆管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4.577、4.702、5.018、4.797、5.114、4.674、5.038,P<0.05)。结论血小板、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aprini量表、彩超检查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 胆管癌 静脉血栓栓塞症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胃癌病人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分析以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7
作者 龙凯军 陈旺文 罗之谦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 探讨影响胃癌病人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验证该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胃癌病人160例作为建模组,167例作为验证组。收集病人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建... 目的 探讨影响胃癌病人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验证该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胃癌病人160例作为建模组,167例作为验证组。收集病人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建模组胃癌病人术后6个月内VTE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VTE组和N-VTE组,对两组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代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得到影响胃癌病人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得到的独立危险因素结合β值,根据列线图原理对独立危险因素进行赋分,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应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以Bootstrap法和校准曲线进行列线图模型的内外部验证,计算区分度评价指标C指数,并通过拟合优度(H-L)检验评价预测模型的校准能力。结果 建模组160例胃癌病人均接受胃癌根治手术,按术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VTE分为VTE组23例和N-VTE组137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病灶直径≥5 cm、糖尿病、TNM/T分期为T3~T4期、淋巴结转移5个指标为影响胃癌病人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列线图:P=1/(1+e^(-X)),X=1.885×年龄(≥60岁=1,<60岁=0)+2.051×糖尿病(是=1,否=0)+2.646×病灶直径(≥5 cm=1,<5 cm=0)+2.952×TNM/T分期(1~2期=0,3~4期=1)+0.694×淋巴结转移(是=1,否=0)-0.436,列线图模型的C指数分别为0.847(95%CI:0.784~0.932)和0.832(95%CI:0.772~0.910),H-L检验提示胃癌病人术后发生VTE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符合度良好(P>0.05)。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关于预测胃癌病人术后发生VTE风险的列线图模型,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胃癌病人术后的VTE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静脉血栓栓塞症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妊娠晚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性护理分析
8
作者 梁翠瑛 郑美玲 +1 位作者 吴斌 鲍英兰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3期53-55,68,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2年3月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8例妊娠晚期孕妇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VTE分为VTE组及非VTE组,通过查阅临床...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2年3月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8例妊娠晚期孕妇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VTE分为VTE组及非VTE组,通过查阅临床资料和电话随访等方式收集2组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孕期增重、孕次、分娩情况、文化程度、吸烟史、胎儿数量、流产史、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孕期活动情况、孕期感染、羊水过少、妊娠期贫血等多方面信息,开展单因素分析,待获得有统计学差异的项目后再行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妊娠晚期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98例妊娠晚期孕妇共18例发生VTE,发生率为18.37%(18/98);2组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孕期增重、胎儿数量、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孕期活动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0岁、孕前体质量指数≥24 kg/m^(2)、孕期增重≥20 kg、多胎、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孕期卧床或久坐为影响妊娠晚期VTE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且>1)。结论妊娠晚期VTE发生率较高,与年龄≥30岁、孕前体质量指数≥24 kg/m^(2)、孕期增重≥20 kg、多胎、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孕期卧床或久坐关系密切,临床需针对性开展预防性护理,以减少VTE发生,保障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静脉血栓栓塞症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临床决策系统在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杨云莉 胡香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66-0069,共4页
研究临床决策系统在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管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住院患者... 研究临床决策系统在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管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住院患者通过临床决策系统进行管理,可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决策系统 住院患者 静脉血栓栓塞症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感受及需求的质性研究
10
作者 刘彤 任晓霞 +5 位作者 符美玲 王俊 陈登菊 柏若男 赵庆华 肖明朝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了解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感受及需求,为该类患者制订支持性的照护策略和服务模式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半结构深度访谈法对13例VTE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访谈,并用Colaizzi 7步分析... 目的了解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感受及需求,为该类患者制订支持性的照护策略和服务模式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半结构深度访谈法对13例VTE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访谈,并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总结出3个主题、9个亚主题:正性的情感体验(角色功能强化、自我成长增强、心理弹性提升)、负性的情绪体验(多重压力下焦虑、能力不足的自责、角色冲突不适应)、支持性照护需求(教育支持、情感支持、社会支持)。结论VTE照顾者在照护过程中承受着身体疲劳、知识欠缺、心理、经济等多重压力护理人员,需要重视其情绪变化,多关注照顾者需求,从而提高照护质量,降低照护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照顾者 心理感受 需求 质性研究
下载PDF
康北高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预测效能
11
作者 付道芳 徐治波 +5 位作者 陈红 邓正旭 文艳梅 董会琼 朗卡拉姆 蒋冬梅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78-183,共6页
目的筛选康北高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的预测因素,建立AECOPD发生VTE风险的联合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9月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在甘孜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71例... 目的筛选康北高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的预测因素,建立AECOPD发生VTE风险的联合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9月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在甘孜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71例,根据是否发生VTE分为血栓组35例,对照组36例。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和检查、检验资料等相关参数数据,选出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的指标。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有显著差异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筛选出AECOPD发生VTE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独立因素及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及其敏感度与特异度,分析其预测效能,霍斯默-莱梅肖检验评价拟合度。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栓组PPS评分、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降钙素原(PCT)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PS评分、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为AECOPD发生VTE的独立预测因素。三者联合构建的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44(95%CI:0.893~0.996),灵敏度、特异度均明显优于各单一指标(灵敏度为94.3%、特异度为83.3%),霍斯默-莱梅肖检验拟合度好(χ^(2)=11.915,P=0.155)。结论PPS评分、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可能是预测康北高原AECOPD发生VTE的因素,且三者联合构建的预测模型对VTE风险预测具有很好效能,可为预测AECOPD发生VTE的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高海拔 藏区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新型预防管理模式-多学科医患交互在行心脏瓣膜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何萌 来永强 +4 位作者 张喜维 王生伟 朱治辉 徐亚静 徐丽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预防管理模式-多学科医患交互在行心脏瓣膜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中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结构性心脏外科中心接受心脏瓣膜手术患者1 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目的探讨新型预防管理模式-多学科医患交互在行心脏瓣膜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中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结构性心脏外科中心接受心脏瓣膜手术患者1 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0例。对照组采用基本预防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新型预防管理模式-多学科医患交互措施。观察两组围手术期VTE的发生率,心脏瓣膜术后肺栓塞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院内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院内肺栓塞发生率与术后早期全因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VTE质控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VTE预防管理模式-多学科医患交互能够有效降低心脏瓣膜手术患者VTE的发生率,为心脏外科术后VTE的预防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并为改进围手术期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手术 静脉血栓栓塞症 质量改善 并发
下载PDF
脑膜瘤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构建
13
作者 陈金荣 王志伟 +2 位作者 汪惠才 吕蒙 郑婷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41-145,152,共6页
目的探讨脑膜瘤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us embolism,VTE)形成的风险因素,构建VTE形成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17例脑膜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探讨脑膜瘤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us embolism,VTE)形成的风险因素,构建VTE形成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17例脑膜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417例脑膜瘤患者术后发生VTE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417例患者中150例(36%)发生了VTE,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于60岁、住院天数、D-二聚体、术后血钠、低密度脂蛋白为独立风险因素(P<0.05)。基于上述独立风险因素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校准度(χ^(2)=6.424,P=0.781)和区分度[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841,95%CI:0.800~0.882]良好。校准曲线与决策曲线显示,模型一致性及获益良好。结论以年龄大于60岁、住院天数、D-二聚体、术后血钠、低密度脂蛋白构建的脑膜瘤患者术后VTE发生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为脑膜瘤患者术后VTE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静脉血栓栓塞症 影响因素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静脉双功超声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淋巴细胞预测烧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价值研究
14
作者 马继中 王野平 +1 位作者 孔敏刚 李杨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490-495,共6页
目的 探讨静脉双功超声(DUS)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烧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烧伤患者126例,治疗后常规随访6个月,以... 目的 探讨静脉双功超声(DUS)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烧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烧伤患者126例,治疗后常规随访6个月,以静脉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分为VTE组25例和无VTE组101例。治疗前采用DUS检测下肢深静脉的管腔直径和峰值流速,由经验丰富的超声科医师进行血栓定性诊断;检测患者血生化指标包括RBC、RDW、PLT、PLR以及凝血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的超声参数和血生化指标;分析患者下肢深静脉峰值流速与RDW、D-二聚体、Fib、PLR及血栓风险评估表(Caprini评分)的相关性;以静脉血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US血栓定性诊断的价值;分析下肢深静脉峰值流速、RDW和PLR对VTE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无VTE组比较,VTE组患者年龄和烧伤面积占体表总面积百分比增加,管腔直径、RDW、D-二聚体和Fib水平均增加(均P<0.05),而峰值流速和PLR降低(均P<0.05)。峰值流速与RDW、D-二聚体和Fib水平均呈负相关(均P<0.05),与PLR呈正相关(P<0.05)。DUS血栓定性诊断的准确度为0.889,灵敏度为0.800,特异度为0.911,阳性预测值为0.690,阴性预测值为0.948。ROC曲线分析显示,峰值流速、RDW和PLR诊断VTE的AUC分别为0.723、0.698和0.623,峰值流速联合RDW诊断VTE的AUC为0.797,高于单一指标(均P<0.05)。结论 DUS或可作为临床筛查和诊断VTE的首选无创工具,峰值流速联合RDW能够提供更多VTE的血流信息,能够更好地预测烧伤患者VTE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双功超声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烧伤 静脉血栓栓塞症
下载PDF
区域联盟视角下以护士为主导的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化协同防治方案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婷婷 文艳红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构建以护士为主导的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规范化协同防治方案,探讨对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以2022年1—6月呼吸内科684名老年住院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以2... 目的构建以护士为主导的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规范化协同防治方案,探讨对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以2022年1—6月呼吸内科684名老年住院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以2022年7—12月呼吸内科749名老年住院患者为试验组,采用以护士为主导的院内VTE规范化协同防治方案进行管理。干预前后比较两组VTE防治知信行评分、VTE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VTE知识、态度、行为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而VT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护士为主导的院内VTE规范化协同防治方案能有效提升内科老年患者VTE知识水平,改善其态度和行为,从而降低院内VTE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护士 老年患者 协同防治方案
下载PDF
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16
作者 乔梦圆 秦梦真 +1 位作者 王海燕 董钰莹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7-244,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预测模型,为相关预测模型的构建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发表的与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3年4月1日。由2名研究人员严格按照纳入与... 目的:系统评价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预测模型,为相关预测模型的构建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发表的与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3年4月1日。由2名研究人员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采用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并使用RevMan 5.3软件对筛选出的预测因子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10个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风险预测模型。其中9个是模型开发,1个是模型更新。Meta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88,95%CI(1.66,2.13),Z=9.84,P<0.001]、D-二聚体升高[OR=2.13,95%CI(1.51,3.00),Z=4.30,P<0.001]、既往有近端深静脉栓塞病史[OR=1.64,95%CI(1.35,2.00),Z=4.87,P<0.001]和既往有肺血栓栓塞症病史[OR=2.69,95%CI(1.98,3.65),Z=6.36,P<0.001]是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的高危因素。结论: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预测模型仍需继续发展,未来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或开发一种偏倚风险低、适用性高的预测模型,应用并监测其预测效果。同时,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男性、D-二聚体升高、既往有近端深静脉栓塞和肺栓塞病史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复发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护理
原文传递
妊娠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和防治策略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宇威 李瑞 +1 位作者 刘超 梁葵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6期940-945,共6页
妊娠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pregnancy 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PA-VTE)是目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PA-VTE为女性妊娠期及产褥期血液在静脉血管内出现异常的凝结,引起静脉血液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由于妊娠期和产褥期孕产... 妊娠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pregnancy 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PA-VTE)是目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PA-VTE为女性妊娠期及产褥期血液在静脉血管内出现异常的凝结,引起静脉血液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由于妊娠期和产褥期孕产妇PA-VTE诊断和防治的复杂化,为避免PA-VTE诊断的延误以及不充足的防治策略所产生的不良后果,本文对PA-VTE的诊断和防治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静脉血栓栓塞症 诊疗方式 预防策略 进展
下载PDF
常州市护士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蒋梦雅 张成欢 +2 位作者 倪静玉 叶赟 史珣瑜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5期134-139,共6页
目的调查常州市护士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认知水平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继续教育及相关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自制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认知水平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常州市各等级医院护士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认... 目的调查常州市护士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认知水平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继续教育及相关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自制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认知水平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常州市各等级医院护士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认知水平,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调查其影响因素。结果最终回收有效问卷共计6145份,涉及43家常州市各等级医院。常州市护士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认知水平为中等偏上水平,均分为(120.70±19.35)分。医院级别、年龄、学历、岗位、是否参加过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培训是常州市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常州市护士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认知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医院级别、年龄、学历、岗位、是否参加过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培训是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管理者应注重基层医院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知识培训,为各级医院护士提供继续教育学习机会,实现不同地区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同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静脉血栓栓塞症 认知水平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的最佳证据总结
19
作者 赵雨婷 张义静 +1 位作者 孙丽 范明逗 《天津护理》 2024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整合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评估的最佳证据,为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管理,降低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BMJ最佳临床实践、Cochrane Library、英国... 目的:整合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评估的最佳证据,为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管理,降低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BMJ最佳临床实践、Cochrane Library、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库、美国指南网、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所有关于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的证据,包括指南、系统评价、Meta分析、专家共识、最佳临床实践、证据总结及原始研究,检索时间段为2001年8月至2022年8月。由2名经过循证培训的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形成最佳证据总结。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其中系统评价2篇、指南6篇。从个体因素、肿瘤特征相关因素、肿瘤治疗相关因素、生物标志物4个方面总结了14项最佳证据。结论:对于肿瘤患者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症早期风险评估,可以有效预测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医务人员应结合医院的具体管理情况,按照相关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建立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的制度、程序和实践标准,提升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症 风险评估 循证医学
下载PDF
静脉血栓栓塞症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吴觅之 余红梅 潘红英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1期82-84,87,共4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embolism,PE),是院内非预期和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近年来患者出院后VTE复发率逐年升高,其在第1、2...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embolism,PE),是院内非预期和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近年来患者出院后VTE复发率逐年升高,其在第1、2、5年复发率分别为4.5%、7.3%、13.9%^([2])。有研究表明,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逐渐变得不理想,抗凝治疗不依从率高达21.0%~72.5%^([3])。VTE出院患者无效的自我管理将导致患者30 d再次入院^([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形成 自我管理能力 血栓栓塞 出院患者 遵医行为 抗凝治疗 依从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