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90篇文章
< 1 2 1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基线房水细胞因子水平与抗VEGF疗效的相关性
1
作者 黄颖 陈佳沁 +1 位作者 蒋沁 姚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利用基线房水细胞因子预测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患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3个月后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首诊为RVO... 目的利用基线房水细胞因子预测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患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3个月后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首诊为RVO-ME的患者30例(30眼),在抗VEGF药物注射前行前房穿刺收集房水。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测定患者房水中VEGF、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IL)和干扰素-γ(IFN-γ)等11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分析RVO-ME患者基线房水细胞因子水平与CMT、BCVA(logMAR)以及其变化值(基线与抗VEGF治疗3个月后差值)的相关性;在基线时与抗VEGF治疗3个月后分别分析CMT和BCVA(logMAR)间的相关性。CMT、BCVA应答者定义为从基线到抗VEGF治疗3个月后CMT、BCVA(logMAR)减少50%及以上的患者,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线房水细胞因子与RVO-ME患者抗VEGF治疗3个月后成为CMT或BCVA应答者的关系。结果与基线时相比,抗VEGF治疗3个月后RVO-ME患者CMT明显下降,BCVA明显改善(均为P<0.001)。RVO-ME患者基线时、抗VEGF治疗3个月后CMT与BCVA(logMAR)之间均呈正相关(P=0.026、0.002)。基线时,RVO-ME患者VEGF、IL-8水平与CMT均呈正相关(P=0.032、0.035);IL-6、IL-8水平与BCVA(logMAR)均呈正相关(P=0.018、0.002)。RVO-ME患者基线IL-8水平与CMT变化值呈负相关(P=0.02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基线ICAM-1水平升高增加RVO-ME患者抗VEGF治疗3个月后BCVA无应答的风险(P=0.023)。结论基线IL-8与ICAM-1可能是RVO-ME抗VEGF治疗后CMT及BCVA改善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房水 细胞因子 黄斑中心凹厚度 最佳矫正视力
下载PDF
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与抗VEGF治疗后视力改善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王习哲 刘大川 +3 位作者 张璐 王叶楠 李臻 方薇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4期394-399,共6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患者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视力改善的相关性。方法招募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确诊为缺血性RVO-ME并接受初始抗VEGF治疗... 目的分析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患者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视力改善的相关性。方法招募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确诊为缺血性RVO-ME并接受初始抗VEGF治疗的53例患者,其中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23例(CRVO组),缺血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30例(BRVO组)。另选取该院同期30例行超声乳化的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行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检测、眼科常规检查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所有RVO-ME患者按照“3+按需治疗方案(pro re nata,PRN)”向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随访12个月,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缺血性RVO-ME患者抗VEGF治疗后视力改善的影响因素。结果CRVO组基线logMAR BCVA高于对照组和BRVO组,CRVO组和BRVO组基线CRT、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高于对照组,且CRVO组基线CRT、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高于BRV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O-ME患者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与随访6个月(r=0.377,P=0.005)、9个月(r=0.362,P=0.008)和12个月(r=0.465,P<0.001)时BCVA改善呈正相关,与随访12个月时中断EZ横向长度减少值(r=0.401,P=0.001)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logMAR BCVA、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是缺血性RVO-ME患者抗VEGF治疗随访12个月时BCVA改善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己糖激酶1抗体作为一种新的血清生物标志物,与缺血性RVO-ME患者抗VEGF治疗后的视力改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己糖激酶1抗体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视力改善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地塞米松缓释剂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3
作者 朱晶 吴超琼 肖泽锋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17-121,共5页
目的:比较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缓释剂(Ozurdex)联合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与单独使用雷珠单抗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取2020-06/2022-12就诊于我院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确诊为非缺血型RVO-ME的... 目的:比较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缓释剂(Ozurdex)联合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与单独使用雷珠单抗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取2020-06/2022-12就诊于我院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确诊为非缺血型RVO-ME的患者,所有患者先行玻璃体腔注射0.5 mg雷珠单抗注射液,2 wk后复查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300μm的42例42眼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1例21眼,即时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地塞米松缓释剂)及单药治疗组[21例21眼,仍继续按3+按需(PRN)方式行雷珠单抗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及分组治疗后2 wk,1、2、3、4、5、6 mo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CRT及眼压的改变,并观察眼部及全身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分组治疗后2 wk,1、2、3、4、5、6 mo,两组患者BCVA及CRT的改善程度较治疗前显著好转(均P<0.01);治疗后2、3 mo,两组间BCVA及CRT比较有差异(均P<0.05),治疗后2 mo时联合治疗组BCVA字母数增加最明显。单药治疗组黄斑水肿平均复发时间为1.45±0.53 mo,雷珠单抗注射平均4.21±0.78次,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联合治疗组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结膜下出血和眼压升高,局部使用降压药后眼压可控制,没有患者需接受抗青光眼及白内障手术。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缓释剂联合雷珠单抗治疗RVO-ME与单独使用雷珠单抗治疗相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力,有效减轻黄斑水肿,疗效持续时间长,可有效减少玻璃体腔注药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缓释剂 雷珠单抗注射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玻璃体腔注射
下载PDF
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效果
4
作者 刘淼 金昱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ME)患者采用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对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84只眼)RVO继发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ME)患者采用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对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84只眼)RVO继发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采用雷珠单抗与激光光凝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眼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眼底视网膜出血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BCVA、CMT及VEGF低于对照组,眼底视网膜出血治疗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及眼内感染等并发症,仅观察组出现1例一过性眼压升高。结论RVO继发ME患者采用雷珠单抗与激光光凝联合治疗有利于降低CMT、VEGF水平,改善患者的视力及眼底视网膜出血,且对患者眼压影响小,并发症并未增加,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雷珠单抗 激光光凝 视力 并发症
下载PDF
难治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5
作者 刘强 俞华 +2 位作者 董立红 刘俊 耿超 《实用防盲技术》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分析难治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描述性病例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眼科确诊的难治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46例(46只眼)患者作... 目的 分析难治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描述性病例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眼科确诊的难治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46例(46只眼)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中男性26例(26只眼),女性20例(20只眼),年龄(63.6±1.3)岁,对照组选取40例(40眼)非难治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64.9±1.5)岁,收集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红细胞、血小板,凝血酶时间,并记录视网膜静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流速(enddiastolicvelocity, EDV)、阻力指数(esistanceindex,RI)、及臂视网膜时间(arm-retinal time,ART),眼压值。结果 46例难治性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25例(54.3%),吸烟12例(26.1%),平均动脉压(93,112.3)mmHg、心率(76.5±7.7)次/分、红细胞(4.02,4.66)×10^(9)/L、血小板(174.5±52.0)×10^(9)/L、凝血酶时间(18.0±1.3)s、PDV(7.5±1.8)cm/s、EDV(2.1,2.7)cm/s、RI(0.68±0.01)、ART(16.1±0.4)s。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平均动脉压改变有统计学意义(z=-2.754,P=0.006),而红细胞、血小板、心率、PDV、EDV及凝血酶时间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合并基础疾病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难治性RVO继发黄斑水肿可能与平均动脉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难治性黄斑水肿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外伤后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1例
6
作者 贡亦清 孟娜娜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70-71,共2页
患者男性,49岁。左眼视物不清1月于2021年5月18日在我院眼科入院治疗。1个月前患者头部被人打伤后出现左眼视物不清。患者外伤后至当地急诊,行头部皮肤清创缝合。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就诊时发现有糖尿病。受伤后患者至我院眼科就诊。查... 患者男性,49岁。左眼视物不清1月于2021年5月18日在我院眼科入院治疗。1个月前患者头部被人打伤后出现左眼视物不清。患者外伤后至当地急诊,行头部皮肤清创缝合。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就诊时发现有糖尿病。受伤后患者至我院眼科就诊。查体:右眼1.0,角膜透明,前房清,瞳孔正常,晶状体透明,眼底正常,眼压14.7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0.02,角膜透明,前房清,瞳孔正常,晶状体透明,全视网膜火焰状出血,眼压10.2 mmHg。诊断为左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广角照相示全视网膜火焰状出血;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示:黄斑轻度水肿;1周后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示:左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火焰状出血 视网膜静脉阻塞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 患者头部 清创缝合 外伤后 头部皮肤
下载PDF
雷珠单抗治疗缺血型和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视网膜体积变化的对比研究
7
作者 邢振 王淑娜 +4 位作者 孙艳 张宇鹏 邢秀明 杨凯莉 赵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7-222,共6页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对比雷珠单抗治疗缺血型和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BRVO-ME)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视网膜体积变化的异同。方法 回顾性分析缺血型组34例(34眼)和非缺血型组21例(21眼)的BRVO-ME患者...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对比雷珠单抗治疗缺血型和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BRVO-ME)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视网膜体积变化的异同。方法 回顾性分析缺血型组34例(34眼)和非缺血型组21例(21眼)的BRVO-ME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并对治疗前及治疗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和黄斑区视网膜体积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1 d时最佳矫正视力(logMAR)缺血型组为0.63±0.37,非缺血型组为0.44±0.2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视网膜外层、视网膜全层以及视网膜全层Farafovea分区、Perifovea分区的视网膜体积,治疗前缺血型组分别为(6.42±1.90)mm^(3)、(8.75±1.82)mm^(3)、(3.20±0.87)mm^(3)、(5.10±0.89)mm^(3),非缺血型组分别为(5.52±1.57)mm^(3)、(7.83±1.56)mm^(3)、(2.80±0.71)mm^(3)、(4.66±0.77)mm^(3);治疗后1 d缺血型组分别为(4.97±1.18)mm^(3)、(7.46±1.47)mm^(3)、(2.62±0.60)mm^(3)、(4.53±0.80)mm^(3),非缺血型组分别为(4.25±0.48)mm^(3)、(6.58±0.56)mm^(3)、(2.26±0.26)mm^(3)、(4.06±0.40)mm^(3);治疗后1周缺血型组分别为(4.40±0.82)mm^(3)、(6.90±0.85)mm^(3)、(2.38±0.36)mm^(3)、(4.24±0.49)mm^(3),非缺血型组分别为(4.04±0.35)mm^(3)、(6.33±0.49)mm^(3)、(2.15±0.19)mm^(3)、(3.95±0.35)mm^(3),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视网膜外层和视网膜全层的视网膜体积与基线对比变化量,治疗后1个月时缺血型组分别为(-2.48±2.38)mm^(3)、(-2.54±2.38)mm^(3),非缺血型组分别为(-1.31±1.58)mm^(3)、(-1.38±1.58)mm^(3),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雷珠单抗治疗缺血型和非缺血型BRVO-ME患者疗效均较好,治疗后短期视力预后非缺血型组较缺血型组患者好,缺血型组患者视网膜体积高于非缺血型组,长期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预后和视网膜体积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缺血型 非缺血型 视网膜体积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基于肝脾同治论治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
8
作者 陈梦 黄娟 +7 位作者 张光红 李小玉 薛林平 吴克虎 李杜军 孙海燕 冯雯 罗继红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4年第2期127-129,共3页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由各种原因导致视网膜的静脉主干或其分支部分被阻塞,从而阻断了静脉血液回流。根据阻塞部位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RVO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底血管疾...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由各种原因导致视网膜的静脉主干或其分支部分被阻塞,从而阻断了静脉血液回流。根据阻塞部位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RVO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底血管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眼底表现为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伴出血、渗出及水肿等。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是RVO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血-视网膜屏障被破坏后,黄斑区视网膜的细胞外液异常积聚所致[2]。黄斑区是决定视功能的重要部位,黄斑区受到损害常会出现视物模糊、遮挡、变形等。ME是导致患者视力减退的重要原因之一,可继发于多种眼病,其中最常见的是RVO,其他全身因素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稠度增加等。ME反复出现可导致永久性视力障碍,甚至因长时间缺血缺氧而造成视网膜新血管生成,从而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目前,西医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retinal vein occlusion-macular edema,RVO-ME)以针对并发症、减轻ME为主,主要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糖皮质激素、激光光凝、手术(玻璃体切除术、动静脉交叉鞘膜切开术、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非甾体抗炎药物等。抗VEGF药物作用时间短且存在反复注射的问题,糖皮质激素易造成眼压高、白内障等副作用,手术亦存在创伤大、风险高等问题[3];而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瑰宝,在治疗眼科疾病上有其独特的优势,临床上治疗RVO-ME疗效良好,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临床诊疗经验,重点阐述从肝脾同治论治RVO-ME的治则治法,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类疾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肝脾同治
下载PDF
雷珠单抗不同重复注药标准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效果比较
9
作者 文美丹 何小娟 +2 位作者 罗海燕 郝晓辉 杨帆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4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不同重复注药标准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7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眼科确诊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60例(60眼)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玻璃体...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不同重复注药标准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7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眼科确诊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60例(60眼)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入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试验组重复注药标准为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250μm或存在中心凹或中心凹旁水肿(严格的注药标准)。对照组重复注药标准为CMT>300μm,较末次随访明显增厚,且视力下降大于1行(宽松的注药标准)。两组均随访半年,每月随访1次。观察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平均注射次数、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CMT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平均注射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患者治疗不同时间的BCVA均显著升高,对照组患者治疗4个月、5个月、6个月的BCVA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的BCV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不同治疗时间的CMT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患者CM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两组均未发生雷珠单抗注射相关的眼部或非眼部并发症。结论:宽松的雷珠单抗重复注药标准可使随访期间的重复注药次数显著减少,严格的重复注药标准更有助于BCVA及CMT的改善,在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重复注药标准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机制研究
10
作者 陈雁君 刘求红 刘红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期88-94,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的潜在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的潜在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获取三七、黄芪、丹参、玄参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运用GeneCards、在线孟德尔人类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以及DrugBank数据库获取RVO的相关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疾病-药物-活性成分-靶点”图,借助STRING数据库建立靶点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并挖掘其中潜在的蛋白质功能模块。最后通过Metascape平台进行基因本体论功能(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复方血栓通胶囊119个有效活性成分,有效靶点202个,RVO的疾病靶点1539个,最终获得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RVO有效靶点115个,通过PPI筛选出主要核心靶点10个,富集分析得到的有效靶点主要参与癌症相关通路,糖尿病并发症相关AGE-RAGE、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主要通过调节氧化应激、炎症因子、新血管生成、细胞凋亡等过程治疗RV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网络药理学 复方血栓通胶囊
下载PDF
雷珠单抗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比较
11
作者 文美丹 何小娟 +2 位作者 罗海燕 郝晓辉 杨帆 《系统医学》 2024年第5期1-4,8,共5页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的60例(60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相关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的60例(60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相关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1+按需治疗(Prore Nata,PRN)组:雷珠单抗初始1针玻璃体腔注药后改为按需注药。3+RPN组:雷珠单抗璃体腔内初始3次注射,1次/月,连续3个月负荷治疗后改为按需注药。观察两组首次注射后1、3、6、12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情况,以及1年中两组平均注射次数及黄斑水肿复发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3、6、12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年内,1+PRN组的雷珠单抗平均注射次数明显少于3+PR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7,P<0.001)。1年内,3+PRN组复发率略低于1+PR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1+PRN方案相比,3+PRN方案在临床应用中并没有带来更好的功能结果或更低的治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下载PDF
白内障手术对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影响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郭怡然 王理论 霍昭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91-97,共7页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第二大致盲性视网膜血管疾病,其并发症黄斑水肿是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仍然是当代白内障手术中术后视力受损的重要原因。但对接受白内障手术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结...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第二大致盲性视网膜血管疾病,其并发症黄斑水肿是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仍然是当代白内障手术中术后视力受损的重要原因。但对接受白内障手术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结局文献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目前对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分子机制的认识,阐述近年来白内障手术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影响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白内障术后
下载PDF
基于单组目标值法评估调血和脉、理气消肿法治疗顽固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
13
作者 史随随 罗越毅 +2 位作者 高君 龙琰 巢国俊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246-250,共5页
目的:通过单组目标值法探讨名中医巢国俊治疗顽固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2022年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巢国俊门诊的RVO-ME患者,筛选出顽固性RVO-ME患者。依据历史文献确定最佳矫正视力... 目的:通过单组目标值法探讨名中医巢国俊治疗顽固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2022年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巢国俊门诊的RVO-ME患者,筛选出顽固性RVO-ME患者。依据历史文献确定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及眼底黄斑中心厚度(CMT)作为结局评价指标,依据循证文献meta分析明确BCVA(LogMAR):(0.51±0.20)及CMT(524.03±107.33)μm作为研究对照的目标值。统计入组患者经调血和脉、理气消肿法治疗后的BCVA(LogMAR)及眼底CMT,并与目标值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66例患者,与目标值比较,中药治疗后患者BCVA(LogMAR)(0.40±0.14),患者眼底CMT(291.16±32.80)μm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血和脉、理气消肿法治疗顽固性RVO-ME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患者视力及改善眼底黄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调血和脉、理气消肿法 单组目标值法 最佳矫正视力 眼底黄斑中心厚度
下载PDF
血清miR-33a-5p、SMAD7水平与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预后的关系
14
作者 杨璐舟 王刚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82-86,共5页
目的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33a-5p(miR-33a-5p)、SMAD同源物7(SMAD7)水平变化,并探讨二者与视力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108例(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的志愿者108例(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清晨空腹... 目的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33a-5p(miR-33a-5p)、SMAD同源物7(SMAD7)水平变化,并探讨二者与视力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108例(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的志愿者108例(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血清miR-33a-5p,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MAD7。比较两组血清miR-33a-5p、SMAD7水平,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清miR-33a-5p、SMAD7水平的关系。所有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治疗3个月,评估视力,其中预后不良57例、预后良好51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33a-5p、SMAD7水平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miR-33a-5p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SMAD7水平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13.362、38.657,P均<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清miR-33a-5p水平与血清SMAD7水平呈负相关(r=-0.649,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预后不良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比例和有并发症比例以及血清SMAD7水平均高于其预后良好者(χ^(2)/t分别为13.412、7.342、10.095、6.394,P均<0.05),血清miR-33a-5p水平低于其预后良好者(t=7.37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miR-33a-5p水平降低、血清SMAD7水平升高和合并高血压、高血脂以及有并发症是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0.683、3.843、2.146、1.463、2.773,P均<0.05)。血清miR-33a-5p、SMAD7水平预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0、0.869,二者联合预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预后不良的AUC为0.938。血清miR-33a-5p、SMAD7水平联合预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预后不良的AUC高于二者单独(Z分别为2.419、2.422,P均<0.05)。结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清miR-33a-5p水平降低、血清SMAD7水平升高;血清miR-33a-5p水平降低、血清SMAD7水平升高是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miR-33a-5p、SMAD7水平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预后不良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二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微小核糖核酸-33a-5p SMAD同源物7 视力
下载PDF
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疗效评价
15
作者 孙悦 葛健 +3 位作者 吴彦霖 俞方知 陈琦 朱彩红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S02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中央及其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患者55例(共56只眼),根据视网膜静脉血管的阻塞情况分为视网膜分...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中央及其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患者55例(共56只眼),根据视网膜静脉血管的阻塞情况分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组(32眼)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组(24眼)。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网膜出血吸收,黄斑水肿消退;两组患者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BRVO组显著更高(P<0.05);中央黄斑厚度(CMT)均较治疗前下降,黄斑中心凹下视网膜外层结构不同程度破坏,CRVO组更显著(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RVO-ME安全、有效,且对BRVO的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下载PDF
视网膜静脉阻塞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天慧 于丽 《国医论坛》 2024年第1期76-78,F0004,共4页
文章阐述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中医病因病机,并从中药方剂、中成药、中药注射剂、针灸治疗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中医药治疗 文献综述
原文传递
金威尔教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中医处方用药分析
17
作者 邱心悦 赖思艺 +1 位作者 刘光辉 金威尔(指导) 《福建中医药》 2024年第2期6-8,11,共4页
目的 挖掘福建省金威尔教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中医处方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金威尔教授2012年12月—2022年9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门诊治疗RVO的中医处方流水,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统计报表系统对中药的频次、... 目的 挖掘福建省金威尔教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中医处方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金威尔教授2012年12月—2022年9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门诊治疗RVO的中医处方流水,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统计报表系统对中药的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等基本信息进行挖掘,采用数据分析系统对方剂中的中药使用频次、组方规律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处方307首,涉及中药163味。使用频次最高的中药种类前3位分别为补虚药(1 532次,30.11%)、活血化瘀药(811次,15.94%)、清热药(767次,15.07%)。四气以寒性药最多,占比35.51%。五味以甘味药为首,占比33.14%。归经以肝经最多,占比23.04%。高频中药(使用频次≥70次)有28味,排名前4位的分别为茯苓(243次,4.78%)、黄芪(215次,4.23%)、赤芍(160次,3.14%)和当归(157次,3.09%);关联规则分析药对出现频次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黄芪-茯苓、黄芪-当归和赤芍-茯苓。结论金威尔教授临床治疗RVO时基于升清降浊原则,善用补气活血,常佐清热、渗湿、平肝之品,药性多甘、寒,以入肝经为主,配伍时以“黄芪-茯苓”这一药对为核心进行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金威尔
下载PDF
基于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浅析视网膜静脉阻塞
18
作者 肖克琴 刘勇 《光明中医》 2024年第7期1290-1293,共4页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第二大致盲性视网膜血管疾病,眼底表现为静脉迂曲扩张,视网膜出血、渗出、棉绒斑,黄斑水肿,可导致无痛性视力急剧下降,甚至视力丧失。中医认为其基本病机是脉络瘀阻、血溢脉外而遮蔽神光,治疗当以活血化瘀贯穿始终。黄...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第二大致盲性视网膜血管疾病,眼底表现为静脉迂曲扩张,视网膜出血、渗出、棉绒斑,黄斑水肿,可导致无痛性视力急剧下降,甚至视力丧失。中医认为其基本病机是脉络瘀阻、血溢脉外而遮蔽神光,治疗当以活血化瘀贯穿始终。黄元御提出“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之“一气周流”理论,强调中气之要,重视培养中土、固护中气,此文基于“一气周流”理论,阐述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因病机为脾虚湿困、木气郁滞、肾阳亏虚,致气机运行不畅、阴阳失衡、瘀血阻滞、清阳不升发为目病,当从健脾、疏肝、温肾论治,根据静脉阻塞的临床特征、病程进展,从“一气周流”理论探析,为临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瘀暴盲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元御 一气周流
下载PDF
肺癌、上腔静脉血栓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误诊为血管性水肿2例
19
作者 房黎亚 于晓静 李兆凤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分析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误诊的原因,并探讨皮肤科面部水肿患者的诊疗思路。方法对2例误诊为血管性水肿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描述分析。结果1例以眼睑、面颈部水肿性红斑伴咳嗽、咳痰为临床表现,抗过敏治疗无效,胸... 目的分析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误诊的原因,并探讨皮肤科面部水肿患者的诊疗思路。方法对2例误诊为血管性水肿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描述分析。结果1例以眼睑、面颈部水肿性红斑伴咳嗽、咳痰为临床表现,抗过敏治疗无效,胸部增强CT示右肺门中央型肿瘤,胸腔积液病理示小细胞肺癌,化疗后未再出现面颈部水肿;另1例表现为头面颈、胸背部肿痛,有“脑梗死”家族史,激素等抗炎治疗有效,停药后肿痛加重,颈部增强CT示左侧颈静脉、头臂静脉及上腔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半年后行介入手术,术后头面颈部水肿及胸前静脉曲张完全消退。结论皮肤科首诊此类疾病,因临床思维局限性容易误诊,临床诊疗过程应该开拓思路,必要时行多学科会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静脉血栓形成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血管性水肿
下载PDF
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向宛 王世娟 唐慧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257-258,共2页
目的 探讨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缺血型CRVO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研究组采用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均连续随访3... 目的 探讨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缺血型CRVO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研究组采用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均连续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BCVA、 CMT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P <0.05)。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BCVA高于对照组,CMT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3 d,研究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VEGF、 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缺血型CRVO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促进患者视力恢复和黄斑水肿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康柏西普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