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1篇文章
< 1 2 1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5年代谢指标变化趋势的关联研究
1
作者 李嫣然 徐琛莹 +1 位作者 荣岚 林青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期87-91,共5页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5年代谢指标变化趋势以及代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1月至12月基线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159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年龄(66.2±7.4)岁。连续随访至2020年12...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5年代谢指标变化趋势以及代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1月至12月基线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159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年龄(66.2±7.4)岁。连续随访至2020年12月,每年采集临床资料与生化指标。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测基线各代谢指标间的相关性及各代谢指标5年变化间的相关性。结果: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基线横断面分析中,受试者收缩压与2 h血糖(r=0.371)、空腹胰岛素(r=0.287)、C反应蛋白(r=0.379)、血尿酸(r=0.268)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r=-0.308)和载脂蛋白A(r=-0.311)呈负相关(均P<0.05);另外收缩压水平的变化与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呈正相关(r=0.305,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变化呈负相关(r=-0.269,P<0.05);糖代谢指标中的空腹胰岛素及2 h胰岛素与低密度脂蛋白(r分别为0.349、0.287)、空腹胰岛素及2 h胰岛素与载脂蛋白B(r分别为0.290、0.259)、2 h血糖及空腹胰岛素与血尿酸(r分别为0.287、0.327)水平的变化呈正相关(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水平的变化与C反应蛋白(r分别为-0.295、-0.377)、血尿酸(r分别为-0.263、-0.262)水平的变化呈负相关(P<0.05),低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B水平的变化与血尿酸(r分别为0.258、0.257)水平的变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和炎症指标变化间具有相关性,呈现协同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代谢指标 长期变化趋势
原文传递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因研究内容与方法的发展趋势
2
作者 陈大方 马雨佳 +1 位作者 肖翰 闫泽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079-1084,共6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具有起病隐匿、病程长、病情迁延不愈的特点,并且呈现动态发展过程,其病因具有多效性、稳健性和重塑性特性,因而使人体的健康状态和疾病过程呈现一种相互交织的网络形态。因此,需要打破还原论的静态思维,...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具有起病隐匿、病程长、病情迁延不愈的特点,并且呈现动态发展过程,其病因具有多效性、稳健性和重塑性特性,因而使人体的健康状态和疾病过程呈现一种相互交织的网络形态。因此,需要打破还原论的静态思维,在研究策略上向系统生物学的复杂性思维转变。充分发挥多组学技术优势,以整合理念为核心,关注研究对象在基因组—暴露组—表型组多层次的相互作用,揭示疾病在全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不同组学层次间呈现的动态性、多效性、适应性的网络关联。将研究的视角从“单一疾病”转变为“多病”医学,以“疾病为导向”转变为“以人为导向”,从多维度、多层次、多时点的病因网络出发,探明在慢性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分子标志物集群已成为慢性病病因学研究的前沿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共病 病因 系统观 网络 全生命周期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管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3
作者 徐妮为 刘起胜 +1 位作者 邹艳 黄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0021-0023,共3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带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日渐显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个名词正在引发多方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研究现状分析,发现并整理形成一套以中医学基础理论为支撑,中医整体观念为依据的中医药学防治管理...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带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日渐显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个名词正在引发多方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研究现状分析,发现并整理形成一套以中医学基础理论为支撑,中医整体观念为依据的中医药学防治管理体系。我们充分发挥中医药自身特点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优势,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管理、预防、治疗全过程中,更加高效的评价方法来确认中医药在整体应用过程中的作用与疗效,走出一条中医药特色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道路,得到了患者、医生、同行与社会各界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防治管理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乐 韩世范 +3 位作者 朱瑞芳 程俊香 冯耀清 崔桓陌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10-1815,共6页
阐述了胰岛素抵抗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提出非营养素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节代谢的作用,可以缓解胰岛素抵抗,对治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积极作用。据此,通过归纳法提出家庭护士食疗理论是指导护士预防、治疗慢性病的有力理论... 阐述了胰岛素抵抗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提出非营养素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节代谢的作用,可以缓解胰岛素抵抗,对治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积极作用。据此,通过归纳法提出家庭护士食疗理论是指导护士预防、治疗慢性病的有力理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营养素 家庭护士食疗理论 炎性反应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常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健康评估工具简介
5
作者 都胜男 谢地 +4 位作者 张文庆 辛梦茹 史雪聪 李玲 胡汉昆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702-709,共8页
本文通过系统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常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患者的健康评估工具进行了综述,对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与展示。目前,常用于慢病患者的评估工具主要包括单项健康评估工具及老年人健康综合评估工具,本文简介常用的... 本文通过系统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常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患者的健康评估工具进行了综述,对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与展示。目前,常用于慢病患者的评估工具主要包括单项健康评估工具及老年人健康综合评估工具,本文简介常用的评估工具及其使用场景,利用这些健康评估工具,可对患者精神心理、社会功能、生活能力等进行评估,以实现对慢病患者更为精准的照护。相关工作的开展可提高医护人员对健康评估工具的认知,为临床工作中正确评估慢病患者健康水平和实施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 健康评估 健康管理 快速评估工具
原文传递
互联网医院全程管理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
6
作者 李茹凡 李婷 李蒙 《上海护理》 2023年第7期59-65,共7页
目的评价互联网医院全程管理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手... 目的评价互联网医院全程管理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手动检索数据库中关于互联网医院全程管理对慢性病患者管理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2年3月。由2名经过循证护理培训的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质量评价、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涉及5239例患者),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较高,但异质性较大。Meta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在传统慢性病管理的基础上采用互联网医院全程管理)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采用传统慢性病管理模式)[OR=3.02,95%CI(1.98,4.60),Z=5.15,P<0.01],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SMD=0.90,95%CI(0.32,1.48),Z=3.04,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敏感性分析显示,各研究间无异质性(I²=6%,P<0.01),合并效应值OR=4.15(Z=5.61,P<0.01)。结论目前证据表明,互联网医院全程管理可提高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建议今后开展更多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为未来互联网医院全程管理模式的推广使用提供更有力的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医院 慢性病非传染性疾病 全程管理 慢性病管理 服药依从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创伤后成长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美君 孙丹丹 +2 位作者 王瑞瑞 许洪梅 张春梅 《全科护理》 2023年第19期2630-2635,共6页
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学者今后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指导慢性病病人实现积极心理调适,提高慢性病病人创伤后成长水平。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创伤后成长 综述
下载PDF
健康促进策略在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的作用
8
作者 魏华 王莉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0017-0019,共3页
健康促进策略在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法对本中心2021年5月-2022年7月参与调查研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进行跟踪管理,按照管理时间段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021年5月-2021年12月,150例,接受常规管理策略)、... 健康促进策略在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法对本中心2021年5月-2022年7月参与调查研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进行跟踪管理,按照管理时间段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021年5月-2021年12月,150例,接受常规管理策略)、观察组(2022年1月-2022年7月,150例,接受健康促进管理策略),分析管理效果。结果 经过干预后观察组对象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提升且血糖、血压、血脂指标都有显著改善,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象的临床综合依从率和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促进策略可帮助疾控中心提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护效果,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指标有显著改善,依从率和满意率高,对其稳定身心、预防疾病进一步恶化有积极意义,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促进策略 预防 控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效果
下载PDF
基于临床实践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研究
9
作者 刘玺良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8期0044-0047,共4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当今全球健康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基于临床实践,总结了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促进健康生活方式、营养干预、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多方面措施。文章指出,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需...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当今全球健康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基于临床实践,总结了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促进健康生活方式、营养干预、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多方面措施。文章指出,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医疗机构和个人等各方面的参与,进而达到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 慢性 非传染性疾病 预防 控制策略
原文传递
健康体检在农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性分析
10
作者 徐美艳 杨淑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0040-0043,共4页
探究在农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中,健康体检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本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农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30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收治时间为2021年5月-2022年5月,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常规组153例,未进行定期的健康体检,实验... 探究在农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中,健康体检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本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农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30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收治时间为2021年5月-2022年5月,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常规组153例,未进行定期的健康体检,实验组153例,进行定期健康体检,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情况明显好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农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中,健康体检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于患者血糖、血脂以及肝功能等各项指标改善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体检 农村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防治
下载PDF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疫控制的现状与应对方法研究
11
作者 杨淑英 徐美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001-0004,共4页
分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疫控制现状,探讨有效的应对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体检时发现的400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风险人群进行分组研究,参照组接受常规防控措施干预,研究组接受优化改进防控措施干预。观察对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研... 分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疫控制现状,探讨有效的应对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体检时发现的400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风险人群进行分组研究,参照组接受常规防控措施干预,研究组接受优化改进防控措施干预。观察对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知识掌握情况、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以及健康生活保持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通过观察目前我国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疫控制现状,其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极大的影响了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效果。这就需要根据发现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改进措施,这样才可以切实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促使高危人群掌握正确的自我防护方法,从而改善我国的人口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防疫控制现状 优化改进措施 高危人群 干预效果
下载PDF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及控制的干预效果探究
12
作者 陈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0011-0014,共4页
探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及控制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出研究对象,所有调查对象均属于本社区的健康居民,将选取的100例研究对象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对照组采用慢性传染疾病预防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慢... 探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及控制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出研究对象,所有调查对象均属于本社区的健康居民,将选取的100例研究对象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对照组采用慢性传染疾病预防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预措施,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各项指标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相比,研究组研究对象存在不健康饮食习惯、吸烟概率、嗜酒概率以及发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概率均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相关预防措施对健康社区居民进行宣传实施,可以使得居民更加了解慢性病的致病因素,并接受相关控制干预措施,从而使得居民发生慢性疾病的概率有效降低,全面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预防措施 控制干预效果
原文传递
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和相关行为因素调查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淑华 巩嘉铠 +2 位作者 周红玲 冯春荣 鲍晨辉 《北京医学》 CAS 2005年第10期612-614,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居民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患病率以及相关行为因素的流行水平。方法按照分级系统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西城区抽取25岁以上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共计调查社区居民2109人。结果在被调查者中,患心血管疾病568例(26...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居民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患病率以及相关行为因素的流行水平。方法按照分级系统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西城区抽取25岁以上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共计调查社区居民2109人。结果在被调查者中,患心血管疾病568例(26.9%),患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分别为506例(24.2%)和377例(18.1%)。515例(24.4%)吸烟,253例(12.0%)经常饮酒,1001例(47.9%)超重或肥胖,1251例(60.3%)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结论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行为危险因素较常见,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患病率 行为因素 慢性病患病率 北京市西城区 非传染性疾病 社区居民 行为危险因素 健康促进活动 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经济负担研究 被引量:158
14
作者 胡建平 饶克勤 +1 位作者 钱军程 吴静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7年第3期189-193,共5页
目的了解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经济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依据1993年、2003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和卫生部常规死因登记报告系统等数据,利用二步模型法和人力资源法分别测算疾病直接经济负担、间接经济负担和总经济负担,并进行分类统计。... 目的了解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经济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依据1993年、2003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和卫生部常规死因登记报告系统等数据,利用二步模型法和人力资源法分别测算疾病直接经济负担、间接经济负担和总经济负担,并进行分类统计。结果1993年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经济负担为1963.44亿元,占全部疾病总经济负担的58.84/,占GDP的5.67/;2003年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经济负担达到8580.54亿元,占全部疾病总经济负担的71.45/,占GDP的7.31/。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总经济负担前5位的疾病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其他类型心脏病、冠心病,其总经济负担合计为3393.53亿元,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总经济负担的39.55/;占全部疾病总经济负担合计的28.25/。人口老龄化导致明显“疾病堆积”现象。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经济负担巨大且以高于GDP增长的速度增长,成为我国主要的疾病经济负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其他类型心脏病、冠心病是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经济负担的主要原因;要从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上警惕“疾病堆积”和“人口红利”,减少对将来社会带来的双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疾病经济负担 中国
下载PDF
在社区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被引量:27
15
作者 李菁 杜雪平 +3 位作者 张晓林 李燕娜 李雅媛 周海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08-309,共2页
在复兴医院所辖社区居民中通过一个社区、两个系统、三级健康教育网络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教育的实践 ,收到明显效果 :社区居民卫生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 ;各种危险因素如吸烟人数、食盐摄入量下降 ;高血压病患者的管理率提高 ;心脑... 在复兴医院所辖社区居民中通过一个社区、两个系统、三级健康教育网络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教育的实践 ,收到明显效果 :社区居民卫生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 ;各种危险因素如吸烟人数、食盐摄入量下降 ;高血压病患者的管理率提高 ;心脑血管病患者数明显下降。表明在社区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主要形式的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是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健康教育 社区护理
下载PDF
政府干预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朱荣 马颖 +3 位作者 滕芬 阴佳 桑新刚 刘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84-985,共2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综合防治是国家慢性病防治的一项基本策略。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影响社区慢性病防治有效开展的因素和慢性病防治项目的特点,提出政府要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并从慢性病防治中政府的职能作用、慢性病防治的干预方式、...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综合防治是国家慢性病防治的一项基本策略。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影响社区慢性病防治有效开展的因素和慢性病防治项目的特点,提出政府要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并从慢性病防治中政府的职能作用、慢性病防治的干预方式、市场机制的作用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慢性病防治中实施政府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干预 市场机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综合防治
下载PDF
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中应用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技术的效果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璐 徐文丽 +2 位作者 彭金陵 李建富 宋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6-559,共4页
目的:评价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技术在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中的效果,探索基层慢性病综合干预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社区内35岁以上常住居民定期随访,采取群体干预和个体干预,进行改善行为和控制危... 目的:评价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技术在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中的效果,探索基层慢性病综合干预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社区内35岁以上常住居民定期随访,采取群体干预和个体干预,进行改善行为和控制危险因素的研究。结果:干预后,目标人群的舒张压(t=0.540,P=0.025)、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χ2=16.819,P<0.001)、高危人群比例(χ2=46.891,P<0.001)、新发高血压检出率(χ2=20.390,P<0.001)、吸烟率(χ2=3.904,P=0.048)、超重且中心性肥胖人群比例(χ2=3.873,P=0.049)、慢性病患者知晓率(χ2=50.798,P<0.001)、服药率(χ2=9.466,P=0.002)、控制率(χ2=7.893,P=0.005)、高危人群和慢性病患者的血脂异常比例明显下降(χ2=9.998,P=0.002);高危人群和慢性病患者的身体活动充分水平比例明显上升(χ2=7.326,P=0.007)。结论: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技术在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运转平台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中切实可行并初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健康管理 疾病管理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评价
下载PDF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新进展 被引量:111
18
作者 李立明 吕筠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3年第3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控制 预防策赂 WHO NCDs 危险因秦
下载PDF
贵州省部分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涛 郭裕和 +6 位作者 张晓石 张凤霞 熊美华 李凌 陈敏 刘露霞 姚雪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99-600,共2页
关键词 LOGISTIC回归分析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危险因素 流行现状 贵州省 社区 预防控制措施 慢病
下载PDF
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现状和特点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军 马金姝 +1 位作者 孙延斌 黄爱红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832-833,共2页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流行病学 患病率 公共卫生 心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