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3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报告——2003年4月2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
1
作者 吴仪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8-341,共4页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温家宝总理的委托,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情况,请予审议。 一、当前非典型肺炎疫情 今年以来,我国一些地区先后发生非典型肺炎疫情,引起全国和国际社...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温家宝总理的委托,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情况,请予审议。 一、当前非典型肺炎疫情 今年以来,我国一些地区先后发生非典型肺炎疫情,引起全国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肺炎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防治工作 第二次会议 疫情报告 非典型肺炎防治 国务院 非典型肺炎疫情 世界卫生组织 2003年
下载PDF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后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及治疗 被引量:9
2
作者 邱南海 张文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0期5525-5530,共6页
背景:大部分非典型肺炎患者在康复早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髋关节滑囊炎并逐步发展为股骨头坏死。目的:分析非典型肺炎后遗症股骨头坏死各种病因,并介绍股骨头坏死治疗方法。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背景:大部分非典型肺炎患者在康复早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髋关节滑囊炎并逐步发展为股骨头坏死。目的:分析非典型肺炎后遗症股骨头坏死各种病因,并介绍股骨头坏死治疗方法。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1997年1月至2012年8月相关文献。在标题、摘要、关键词中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后遗症,股骨头坏死,骨缺血,病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全髋置换"或"infectious atypical pneumonia sequela,femoral head necrosis,bone ischemia,etiology,infectious atypical pneumonia virus,conservative treatment,operation treatment,total hip replacement"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初检得到872篇,最终选择56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后遗症股骨头坏死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激素剂量大小、使用时间长短、患者对激素敏感程度及使用的方法及患者本身分泌的瘦素及骨降钙素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还与传染性非典型病毒本身的作用有密切关系。由于这些病因导致股骨头坏死,先采用保守治疗减慢股骨头坏死的进程,延迟假体的置换,最终大部分患者还是采用手术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后遗症股骨头坏死晚期置入假体置换是治疗股骨头坏死最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与关节综述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后遗症 股骨头坏死 骨缺血 病因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全髋置换
下载PDF
21世纪新发传染病——非典型肺炎 被引量:6
3
作者 许锐恒 余德文 邓卓晖 《医学与哲学》 2003年第5期12-14,共3页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是全球人类健康非常严重的威胁 ,是由一种新病毒———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发传染病。具有全球大流行的潜在可能。面对一种新发传染病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动员全社会参与尤为重要 ,信息发布要选择合适的途径、...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是全球人类健康非常严重的威胁 ,是由一种新病毒———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发传染病。具有全球大流行的潜在可能。面对一种新发传染病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动员全社会参与尤为重要 ,信息发布要选择合适的途径、合适的对象、合适的信息和合适的时间。即使暴发过去了 ,详细的流行病学及环境调查分析 ,会丰富我们的认识 ,并可防止疫情的蔓延和再次暴发。控制新发传染病不是局部问题 ,是超越地域及政府界限的 ,需要全球支持 ,国际合作与协调 ,共同努力把疾病控制在萌芽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流行病学 环境调查分析 国际合作 治疗
下载PDF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群体营养状态调查 蛋白质特殊需求量及质量的表达与评价(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吕利 杜金赞 +1 位作者 管晓萍 王环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221-223,共3页
背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隔离病区的热环境致医护人员机体蛋白质转换加速,膳食蛋白质除保证健康代谢外,还应保证特殊消耗及提升免疫功能的需要,最终达到增加机体耐力及抗传染的目的。目的: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区医护工作群体蛋白质质... 背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隔离病区的热环境致医护人员机体蛋白质转换加速,膳食蛋白质除保证健康代谢外,还应保证特殊消耗及提升免疫功能的需要,最终达到增加机体耐力及抗传染的目的。目的: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区医护工作群体蛋白质质和量的科学供应模式,以满足该群体特殊环境下蛋白质营养的需求。设计:横断面调查。单位:武警总医院营养科。对象:选择2003-05-01/20首批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隔离病区工作的健康医护人员64名,均自愿参与观察。男22名,女42名,平均年龄29岁。方法:应用称重法测定营养食谱提供和实际摄入的各类食品用量,营养系统软件分析食品中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根据热环境蛋白质重度消耗强度1.5g /(kg·d)计算出该群体营养食谱蛋白质提供量(以男性为标准),通过该群体正常营养状态日人均估计蛋白质消耗量犤男(108.00±12.63)g,女(85.21±9.55)g犦,进行对比。并与计算机分析出的该群体实际蛋白质摄入量进行比较。应用营养食谱消化率校正记分(食谱每克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中国膳食参考模式中氨基酸含量×93%,高于1.0为能满足人体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高质量蛋白质)评价各种必需氨基酸摄入的合理性。主要观察指标:①营养食谱蛋白质提供量及其构成。②医护工作群体蛋白质实际摄入量及其构成。结果:64名医护人员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营养食谱设计的蛋白质提供量(日均)完全满足男、女估计蛋白质消耗量犤(157.36±10.43)g,(157.36±10.43)g;(108.00±12.63)g,(85.21±9.55)g,(t=9.344,18.278,P <0.01)犦;可以满足男、女蛋白质实际摄入量犤(157.70±58.14)g,(111.02±31.77)g,(t=-0.015,3.795,P >0.05,P <0.01)犦。②9种必需氨基酸营养食谱消化率校正记分(1.9~3.1)均>1.0,各种必需氨基酸所占百分率与中国居民膳食模式一致。结论:营养食谱中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均可以充分满足该群体在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热环境、强体力消耗状态下的特殊需要,并能发挥最佳生物效能,是科学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谱订制 蛋白质类/分析 氨基酸类/分析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蛋白质营养 营养状态 非典型肺炎工作 群体 质量 蛋白质摄入量
下载PDF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实验室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5
作者 任淑敏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3年第4期360-362,共3页
关键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实验室诊断 研究现状 非典型肺炎
下载PDF
广西首起非输入性非典型肺炎暴发疫情分析
6
作者 龚健 董柏青 +5 位作者 杨进业 石友盟 刘伟 杨振中 李建明 黎学铭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08-1508,共1页
关键词 输入性非典型肺炎 暴发疫情分析 广西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家庭聚集性 医务人员 结果报告 河池市
下载PDF
非典型肺炎灭活疫苗免疫动物效果评价
7
作者 安祺 董关木 +2 位作者 刘文雪 孔艳 杨立宏 《药品评价》 CAS 2004年第1期27-28,26,共3页
目的应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对非典型肺炎灭活疫苗动物免疫血清进行中和抗体测定,以评价其免疫效果。方法用Vero-E6细胞接种6孔塑料细胞培养板,加两层含琼脂糖培养基,以中性红为染色剂建立空斑试验,以能减少50%的空斑为标准测定抗SARS中... 目的应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对非典型肺炎灭活疫苗动物免疫血清进行中和抗体测定,以评价其免疫效果。方法用Vero-E6细胞接种6孔塑料细胞培养板,加两层含琼脂糖培养基,以中性红为染色剂建立空斑试验,以能减少50%的空斑为标准测定抗SARS中和抗体。结果三批非典型肺炎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和家兔均产生较高的中和抗体。结论非典型肺炎灭活疫苗对两种动物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免疫学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苗 灭活 空斑减少中和试验 小鼠
下载PDF
杭州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处理措施效果评价
8
作者 邓晶 施世锋 +2 位作者 项海青 黄诚孝 孙昼 《浙江预防医学》 2005年第6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处理措施 非典型肺炎疫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 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 疑似SARS病人 SARS疫情 2003年 密切接触者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技术要点 处理条例 隔离治疗
下载PDF
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救治思路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建平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年第6期364-365,共2页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指主要由变异冠状病毒引起,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肺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目前,对于重症SARS的治疗,无...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指主要由变异冠状病毒引起,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肺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目前,对于重症SARS的治疗,无论西医还是中医,尚缺乏特效疗法,因而,临床疗效多不理想。中西医结合能相互取长补短,为重症SARS的救治开辟了新途径,其疗效优势已见端倪。探讨重症SARS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对于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SARS 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病程分期 辨证分型
下载PDF
国境口岸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制措施
10
作者 林盛才 吴隆德 +1 位作者 吴毓南 李灿斌 《口岸卫生控制》 2005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加强和完善国境口岸防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能力和机制。方法通过对出入境人员和国境口岸相关人员实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监测,以期发现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并采取及时、有效的防制措施,防止SARS的传入传出和在口岸地区... 目的加强和完善国境口岸防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能力和机制。方法通过对出入境人员和国境口岸相关人员实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监测,以期发现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并采取及时、有效的防制措施,防止SARS的传入传出和在口岸地区流行。结果汕头口岸按照SARS防制措施,共实施体温监测191407人次,发现1例SARS疑似病例;9例出入境交通员工体温升高。2例检疫人员体温升高。经送医院诊治,最终均排除SARS。同时,发现2起没有如实申报出入境交通员工人数和1起冒名顶替测量体温的事件。结论国境口岸采取防制SARS的措施有效,可供口岸今后防制其它传染病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境口岸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 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体温升高 出入境人员 体温监测 防制措施 发现 事件 结论
下载PDF
126例疑似非典型肺炎、非典型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
11
作者 王悦喜 欧阳晓晖 李国华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83-186,共4页
关键词 非典型肺炎 疑似非典型肺炎 临床资料
下载PDF
一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死亡病例的调查处理
12
作者 魏尊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5年第5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死亡病例 调查处理 输入性非典型肺炎 流行病学调查 确诊病例 情况报告 咸宁市 发病后
下载PDF
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谈强制医疗关系
13
作者 丁书琴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年第5期49-51,共3页
2002年底以来,广东及全国其他城市先后发生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为控制SARS的流行,确保大众的健康,卫生部将SARS列入法定传染病进行管理,对SARS病例和疑似病例以及密切接触者采取强制诊疗或检查等措施,遵从强制医疗关系,实行强制... 2002年底以来,广东及全国其他城市先后发生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为控制SARS的流行,确保大众的健康,卫生部将SARS列入法定传染病进行管理,对SARS病例和疑似病例以及密切接触者采取强制诊疗或检查等措施,遵从强制医疗关系,实行强制性医疗制度,使抗击SARS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本文从医患法律关系的角度,探讨了强制医疗关系的概念、强制医疗关系与医患合同关系和医患无因管理关系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了强制医疗关系给医患双方带来的利弊,并对强制医疗关系的适用规范进行了进一步探索。指出了强制医疗关系在抗击SARS和保障人民健康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医疗关系 非典型肺炎防治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 抗击SARS 2002年底 控制SARS SARS病例 法定传染病 密切接触者 疑似病例 医疗制度 法律关系 管理关系 合同关系 医患双方 适用规范 人民健康 卫生部 强制性 阶段性
下载PDF
1例地方非典型肺炎病例病理及病原学发现 被引量:76
14
作者 赵景民 周光德 +12 位作者 孙艳玲 王松山 杨建法 毛远丽 潘登 貌盼勇 程云 王业东 辛绍杰 周先志 陆江阳 李铃 陈菊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9-382,F004,共5页
目的 研究非典型肺炎 /严重的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病理学特点 ,并探讨其病原 ,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光镜、透射电镜、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方法 ,对 1例地方SARS死亡病例 (属国家卫生部公布的死亡病例之一 )进行... 目的 研究非典型肺炎 /严重的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病理学特点 ,并探讨其病原 ,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光镜、透射电镜、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方法 ,对 1例地方SARS死亡病例 (属国家卫生部公布的死亡病例之一 )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该例SARS的肺部病变为严重的急性间质性渗漏出性炎 ,肺泡间隔为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 ,伴 2 0 %~ 30 %肺泡腔内透明膜形成 ;弥漫性肺泡上皮损伤 ,呈凋亡及脱失改变 ;光镜下偶见肺泡上皮内病毒包涵体样结构 ;组织化学染色显示 ,超过 30 %的肺泡上皮细胞病毒包涵体染色阳性 ,而衣原体包涵体染色阳性细胞不足 5 %。肺外器官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脾脏等免疫器官较广泛的出血坏死性炎 ,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及噬红细胞现象 ,双侧肾上腺局灶性出血坏死性炎。电镜观察 ,肺组织内I、II型肺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 ,部分心肌细胞及淋巴结内组织细胞和淋巴细胞内均查见较多病毒样颗粒 ,大小为 10 0~ 15 0nm ,有光晕或花环状包膜 ,病毒样颗粒主要分布于细胞胞质内 ,少部分见于扩张的内质网内 ;肺外肝等组织内较易查见衣原体样颗粒 ,但肺泡组织内鲜见。死者本人及源自广东省的SARS患者恢复期血清IgM和 (或 )IgG与其肺组织呈阳性反应。结论 肺部明显的急性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肺炎 病理 病原学 急性呼吸综合征 治疗
下载PDF
非典型肺炎病例标本中新型冠状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00
15
作者 祝庆余 秦鄂德 +11 位作者 王翠娥 于曼 司炳银 范宝昌 常国辉 彭文明 杨保安 姜涛 李豫川 邓永强 刘洪 甘永华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06-112,共7页
目的 对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进行分离鉴定 ,为该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和乳鼠接种法 ,从非典型肺炎病例标本中分离致病病原体 ,通过电镜形态学、血清学和动物致病性观察及RT PCR扩增与部分基因序列分析 ,对... 目的 对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进行分离鉴定 ,为该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和乳鼠接种法 ,从非典型肺炎病例标本中分离致病病原体 ,通过电镜形态学、血清学和动物致病性观察及RT PCR扩增与部分基因序列分析 ,对分离的病原体进行鉴定。结果 成功地从死亡病例尸解的肺组织标本和患者鼻咽拭子标本中采用细胞培养法分离出病原体。通过电镜在病变细胞及其培养上清中观察到大量冠状病毒样颗粒。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非典型肺炎患者血清 ,表明分离的病毒与此次流行的非典型肺炎密切相关。分离的病毒可对乳鼠致病 ,并在发病乳鼠的肺组织标本中通过电镜同样观察到冠状病毒样颗粒。从非典型肺炎病例尸解肺组织、传代发病小鼠肺组织及分离物感染的细胞培养物中 ,通过RT PCR可分别扩增出冠状病毒的cDNA片段 ,测序结果显示其核苷酸序列与已知冠状病毒的同源性在 6 0 %左右。结论 从非典型肺炎病例标本中已成功分离出一种新的冠状病毒 ,它与此次流行的非典型肺炎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分离 鉴定 病原体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非典型肺炎标本感染乳鼠和Vero E6细胞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36
16
作者 王翠娥 秦鄂德 +8 位作者 甘永华 李豫川 吴小红 曹军田 于曼 司炳银 严格 李金风 祝庆余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3-384,F003,共3页
为查明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 ,作者以死亡患者肺组织感染KM乳鼠和VeroE6细胞 ,对发病鼠的主要脏器作病理学检查 ,对出现病变的培养细胞作超微结构观察 ,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作电镜负染检查。结果发现 ,患者肺组织可致乳鼠发病死亡 ,病变主要... 为查明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 ,作者以死亡患者肺组织感染KM乳鼠和VeroE6细胞 ,对发病鼠的主要脏器作病理学检查 ,对出现病变的培养细胞作超微结构观察 ,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作电镜负染检查。结果发现 ,患者肺组织可致乳鼠发病死亡 ,病变主要表现在肺脏和肝脏 ,在肺组织中检出病毒。在感染的培养细胞中发现大量病毒 ,在细胞培养液中也检出病毒 ,检出的病毒大多呈球形 ,直径 90~12 0nm ,其形态和细胞内分布与冠状病毒相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肺炎 标本 感染乳鼠 VeroE6细胞 病理学观察 病原体 冠状病毒
下载PDF
白藜芦醇和抗坏血酸对预防非典型肺炎方剂Ⅰ和Ⅵ所致小鼠外周血液淋巴细胞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6
17
作者 金顺姬 段链 +4 位作者 黄梅 杨静玉 于海 赵余庆 吴春福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14-1117,共4页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和抗坏血酸对预防非典型肺炎方剂 和 致小鼠外周血液淋巴细胞 DNA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研究白藜芦醇和抗坏血酸对预防非典型肺炎方剂 和 致小鼠外周血液淋巴细胞 DNA损伤的保护作用。结...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和抗坏血酸对预防非典型肺炎方剂 和 致小鼠外周血液淋巴细胞 DNA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研究白藜芦醇和抗坏血酸对预防非典型肺炎方剂 和 致小鼠外周血液淋巴细胞 DNA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白藜芦醇 ( 5 0 ,10 0 ,2 0 0 m g/ kg× 3d)和抗坏血酸 ( 5 0 ,10 0 ,2 0 0 mg/ kg×3d)对方剂 和 (临床等效量× 3d)所致的小鼠外周血液淋巴细胞 DNA损伤呈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 ( P<0 .0 5 )。结论 白藜芦醇和抗坏血酸能够保护预防非典型肺炎方剂 和 对小鼠外周血液淋巴细胞 DNA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抗坏血酸 预防非典型肺炎方剂 DNA损伤 单细胞凝胶电泳
下载PDF
国境口岸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检疫措施的研究
18
作者 陈玉排 《口岸卫生控制》 2005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促进国境口岸防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检疫措施的完善。方法对我国国境口岸SARS检疫措施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国内外防制SARS检疫措施的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在SARS流行期间,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针对境内的国际机场、港口等出入境口岸... 目的促进国境口岸防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检疫措施的完善。方法对我国国境口岸SARS检疫措施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国内外防制SARS检疫措施的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在SARS流行期间,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针对境内的国际机场、港口等出入境口岸,采取了不同的检疫措施,多数采取的是入境口岸检查和填写登记卡。我国在国境口岸实施对出入境人员现场医学观察、检疫检查和要求填写《出(入)境健康申明卡》的检疫措施,有效地防止了SARS的传入传出,但同时也给出入境人员造成了一些麻烦和精神上的负担,不利于检疫措施的实施。包括:修改《出(入)境健康申明卡》,使其内容更简单、科学、有针对性,文字更通俗;改进体温测量及处理的操作规程,设立一套科学的口岸检疫应对危机管理机制,对发热病人带来疫病的可能性进行风险评估,分级后采取相应措施。结论借鉴某些国家防制SARS的经验,通过调整和完善检疫措施,防止SARS的传入和传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境口岸 检疫措施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 出入境人员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健康 发热病人 研究 国内外 防止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9
19
作者 陆海英 霍娜 +3 位作者 王广发 李海朝 聂立功 徐小元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10-612,共3页
目的 :了解复方甘草酸苷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3例SARS患者 (其中37例患者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 )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复方甘草酸苷可改善SARS患者干咳、胸闷、气短等症状 ,有明显的保肝降酶作... 目的 :了解复方甘草酸苷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3例SARS患者 (其中37例患者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 )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复方甘草酸苷可改善SARS患者干咳、胸闷、气短等症状 ,有明显的保肝降酶作用 ;复方甘草酸苷组激素最大剂量小于对照组 ,抗体阳性时间、激素减量时间及住院天数也少于对照组 ;两组抗体的滴度差别不大 ;复方甘草酸苷对患者白细胞、血糖及电解质无明显影响。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对SARS有一定的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61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7
20
作者 钟嘉熙 朱敏 +6 位作者 吴智兵 孙华锋 林宁 左俊岭 刘南 叶志中 陈银环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有效方法。[方法]对61倒入院时以卫气分证为主的SARS患者,治以疏风清热、利湿解毒法,拟定基础方(僵蚕10 g、蝉蜕 6 g、银花 10 g、连翘 10 g、桔梗 10 g、蒲公英 20 g、芦根20 g、甘草 6 g...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有效方法。[方法]对61倒入院时以卫气分证为主的SARS患者,治以疏风清热、利湿解毒法,拟定基础方(僵蚕10 g、蝉蜕 6 g、银花 10 g、连翘 10 g、桔梗 10 g、蒲公英 20 g、芦根20 g、甘草 6 g)随证加减,配合中成药清开灵、鱼腥草注射液及小柴胡片进行治疗,按相关标准进行疗效分析,并与同期深圳东湖医院采用纯西医治疗的50例作对照分析。[结果]本院收治的61例全部治愈出院,平均退热时间为(4.03±3.94)d,肺部阴影开始吸收时间平均为(4.34±2.76)d,病灶明显吸收或完全吸收时间为(6.93±4.02)d,平均住院天数为(9.05±4.91)d;与同期深圳东湖医院采用纯西医治疗的50例比较,平均住院时间、胸片病灶开始吸收时间及明显吸收时间均较短,治愈率较高。60例卫、气分证患者经治疗均未传入营血分。无1例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无1例使用免疫球蛋白和抗病毒西药;仅1例使用了面罩持续正压吸氧;仅5例(占8.20%)短期应用过地塞米松,无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结论] 对SARS患者早期应用疏风清热、利湿解毒为主的中医药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由卫气分传入营血分,疗效较单纯西医治疗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中医药疗法 疏风清热 利湿解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