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神经鞘直径对非原发性脑损伤危重患者神经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支海君 崔晓雅 +2 位作者 李勇 张凤伟 贾春梅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15-1220,共6页
目的探讨入ICU 24 h内及第3天的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对非原发性脑损伤危重患者短期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纳入于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入住沧州市中心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in... 目的探讨入ICU 24 h内及第3天的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对非原发性脑损伤危重患者短期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纳入于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入住沧州市中心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非原发性脑损伤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年龄<18岁;有视神经疾病或视神经损伤;既往有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疾病导致意识障碍或交流困难;存在原发性脑损伤;住ICU时间<3 d;入组28 d内死亡或失访。于入ICU 24 h内及入ICU第3天应用医学超声仪进行ONSD超声测量,于ICU住院期间每日评估意识状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为15分且ICU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intensive care unit,CAM-ICU)为阴性定义为无意识障碍,GCS<15分或CAM-ICU为阳性定义为存在意识障碍。依据入组28 d的意识状态分为非意识障碍组及意识障碍组,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28 d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ONSD与28 d神经功能预后的关系。结果共纳入61例非原发性脑损伤危重患者(非意识障碍组48例,意识障碍组13例)。意识障碍组患者较非意识障碍组入ICU GCS更低[7(4,8)分vs.8(6,14)分,P<0.05],机械通气时间[28(15,28)d vs.10(4,14)d,P<0.001]及住ICU时间更长[28(28,28)d vs.12(7,20)d,P<0.001]。两组间入ICU 24 h内ONSD[(5.75±0.53)mm vs.(5.45±0.60)mm,P=0.114]及第3天的ONSD[(5.54±0.64)mm vs.(5.22±0.65)mm,P=0.1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应用机械通气、ICU时的GCS及入ICU第3天ONSD是其独立影响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入ICU第3天ONSD<5.30 mm的患者具有更好的28 d神经功能预后;即使在入ICU 24 h ONSD≥5.30 mm的患者中,第3天ONSD降至5.30 mm以下者的28 d神经功能预后显著优于第3天ONSD≥5.30 mm者(P=0.042)。结论入ICU 24 h内ONSD、尤其是入ICU第3天的ONSD以及ONSD变化对非原发性脑损伤危重患者短期神经功能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障碍 床旁超声 视神经鞘直径 重症监护室 非原发性脑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