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π-pπ共轭对分子电子输运性质影响的理论研究
1
作者 余梦宵 梁蕾 孙铭骏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2,共9页
[目的]探究Ⅳ主族的C、Si、Ge等原子与不同离域基团形成的dπ-pπ共轭对相应分子体系电子输运性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非平衡格林函数(DFT-NEGF)方法探究了含Ⅳ主族元素(C、Si、Ge)的三类分子:四乙基烷烃分子(C_(9)H_(20)... [目的]探究Ⅳ主族的C、Si、Ge等原子与不同离域基团形成的dπ-pπ共轭对相应分子体系电子输运性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非平衡格林函数(DFT-NEGF)方法探究了含Ⅳ主族元素(C、Si、Ge)的三类分子:四乙基烷烃分子(C_(9)H_(20)S_(2)、SiC_(8)H_(20)S_(2)、GeC_(8)H_(20)S_(2)),四乙炔基烷烃分子(C_(9)H_(4)S_(2)、SiC_(8)H_(4)S_(2)、GeC_(8)H_(4)S_(2)),四苯基烷烃分子(C_(25)H_(20)S_(2)、SiC_(24)H_(20)S_(2)、GeC_(24)H_(20)S_(2))的电子输运性质.[结果]在四乙基烷烃分子中,中心原子Ge由于具有更为扩展的d轨道与碳氢(C—H)σ键存在dπ-pπ轨道相互作用,四乙炔基烷烃分子中乙炔基与Si的d轨道也存在dπ-pπ共轭,而在四苯基烷烃分子中苯环基团间存在额外的π-π弱相互作用,其均有利于电子离域,增大单分子电导.[结论]该研究一定程度上建立了dπ-pπ共轭作用与分子电子输运性质之间的联系,可为含Ⅳ主族中心原子分子在单分子电子学器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 Ⅳ主族元素 单分子电导 轨道成分分析
下载PDF
First-Principles Study on Switching Performance and Spin Filtering Efficiency of Dimethyldihydropyrene/Cyclophanediene Single-Molecule Devices with Zigzag Graphene Nanoribbon Electrodes
2
作者 Chang-Feng Zheng Yan-Qi Mu +1 位作者 Zong-Liang Li Guang-Ping Zh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644-652,I0066-I0072,I0100,共17页
Moleculardeviceswith highswitchingperformance and/or the perfect spin filtering effect have always been the pursui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electronics.Hereb,yusingthe 2001.0V nonequilibrium.Green's func... Moleculardeviceswith highswitchingperformance and/or the perfect spin filtering effect have always been the pursui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electronics.Hereb,yusingthe 2001.0V nonequilibrium.Green's function metho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density functionaltheory,the switching performance and spin filtering properties of dimethyldihydropyrene(DHP)/cyclophanediene(CPD)photoswitchable molecule connected by carbon atomic chains(CACs)to two zigzag graphene nanoribbon electrodes have been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DHP is more conductive than CPD and therefore an evident switching effect is demonstrated,and the switching ratio(RON/OFF)can reach 4.5×103.It is further revealed that the RoON/OF of DHP/CPD closely depends on the length of CACs.More specifically,the RoN/OFF values of DHP/CPD with odd-numbered CACs are larger than those with even-numbered CACs.More interestingly,a high or even perfect spin filtering effect can be obtained in these investigated DHP/CPD single-molecule devices.Our study is helpful for future design of single-molecule switches and spin filters and provides a way to optimize their performance by means of varying the length of bridging CA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molecule switch Spin filtering effect Odd-even effect Nonequilibrium Green's function metho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下载PDF
通过带有侧向耦合量子点的量子线中的光辅助隧穿(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志云 施耀铭 周朋霞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13-618,共6页
应用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带有微波调制的侧向耦合量子点的量子线中的光辅助隧穿.在考虑了量子干涉和微波场的情况下,得出并讨论了电子传输幅度和相位方面的信息.电子传输幅度显示出一系列的反共振峰(对应图中的谷结构).峰值的高... 应用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带有微波调制的侧向耦合量子点的量子线中的光辅助隧穿.在考虑了量子干涉和微波场的情况下,得出并讨论了电子传输幅度和相位方面的信息.电子传输幅度显示出一系列的反共振峰(对应图中的谷结构).峰值的高度与振荡的微波场的幅度和频率有关,而峰的位置只与微波场的频率有关.在有限温的情况下,反共振峰值的高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当温度足够高时,反共振峰会消失,特别地,在一定的温度下,低温下谷的地方会演变成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耦合量子点 量子线 光辅助隧穿 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
下载PDF
银离子对DNA碱基对的横向电输运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霞 董瑞新 +3 位作者 崔守鑫 班戈 李珂 韩洪文 《计算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67-772,共6页
以密度泛函理论为基础,利用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研究DNA的两碱基对分别与Au电极耦合的两电极体系的电输运特性.首先计算电极-碱基对间距对碱基对横向输运性质的影响,发现碱基对的电导对距离的变化非常敏感,呈剧烈的振荡变化.然后在电极... 以密度泛函理论为基础,利用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研究DNA的两碱基对分别与Au电极耦合的两电极体系的电输运特性.首先计算电极-碱基对间距对碱基对横向输运性质的影响,发现碱基对的电导对距离的变化非常敏感,呈剧烈的振荡变化.然后在电极距离固定的情况下,计算系统在低偏压下的横向传输特性,并对与银离子结合前后的碱基对的横向传输特性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加入银离子后,G-C碱基对的导电能力下降,A-T碱基对的电导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安特性 DNA碱基对 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
下载PDF
参数电子抽运的最新进展(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健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2003年第1期1-14,共14页
评述含时散射矩阵方法和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的参数电子抽运的一般理论 ,分析论证了这两种方法的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 ,指出该普适理论在对量子抽运行为的预言上与绝热近似理论不同 .
关键词 参数电子抽运 含时散射矩阵理论 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 计算公式
下载PDF
4,4′-二巯基联苯分子电输运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夏蔡娟 房常峰 赵鹏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3期227-232,共6页
以4,4′-二巯基联苯分子为研究对象,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理论,研究了分子与电极之间连接方式以及电极距离的改变对分子的电子结构和分子电输运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分子与电极之间连接方式以及电极距离的不同会... 以4,4′-二巯基联苯分子为研究对象,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理论,研究了分子与电极之间连接方式以及电极距离的改变对分子的电子结构和分子电输运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分子与电极之间连接方式以及电极距离的不同会改变分子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从而影响分子体系的电输运特性,并且发现双硫原子的连接方式比单硫原子的连接方式更加有利于分子电导率的提高,扩展分子的平衡态不是电子输运的最佳状态,适当调节两电极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善分子的电输运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4'-二巯基联苯分子 第一性原理 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 电输运性质
下载PDF
分子间距及洞位占据对碳双原子链电子输运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丽华 丁秉钧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7-20,共4页
模拟了两条平行碳原子链通过硫原子连接在一对半无限大的金电极(111)面之间组成的双分子器件的电子输运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当原子链间距比较小时,原子链之间的距离是决定双分子器件电子输运性质的关键因素。随着原子链的间距增大到一... 模拟了两条平行碳原子链通过硫原子连接在一对半无限大的金电极(111)面之间组成的双分子器件的电子输运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当原子链间距比较小时,原子链之间的距离是决定双分子器件电子输运性质的关键因素。随着原子链的间距增大到一定数值时,硫原子在金电极上的洞位占据类型在整个双分子结系统的电子输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电子学 密度泛函理论 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 量子干涉
下载PDF
界面构型对二芳烯分子光开关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夏蔡娟 成鹏飞 余花娃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229-232,共4页
以噻吩环连接二芳烯为研究对象,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理论,研究了界面结构的改变对分子光开关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小偏压下通过闭环态体系的电流远大于通过开环态体系的电流,说明小偏压下二芳烯体系的开关行为... 以噻吩环连接二芳烯为研究对象,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理论,研究了界面结构的改变对分子光开关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小偏压下通过闭环态体系的电流远大于通过开环态体系的电流,说明小偏压下二芳烯体系的开关行为是稳定的.界面结构的改变会影响分子的电子结构,从而影响分子体系的电输运特性;空位的连接方式比间位和顶位的连接方式更加有利于分子开关比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开关 界面结构 电子输运 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
下载PDF
并苯分子电输运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9
作者 夏蔡娟 刘汉臣 房常峰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238-241,共4页
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理论,系统地研究了苯、并二苯、并三苯分子长度的改变以及氨基与分子之间连接位置的改变对分子电输运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分子的电导率不仅与分子的长度有关,而且还与氨基和分子之间连接位置密... 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理论,系统地研究了苯、并二苯、并三苯分子长度的改变以及氨基与分子之间连接位置的改变对分子电输运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分子的电导率不仅与分子的长度有关,而且还与氨基和分子之间连接位置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苯分子 电子输运 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
下载PDF
介观混杂系统的电子输运
10
作者 陈志高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46,共4页
研究了正常金属——正常金属——超导体三端介观混杂系统的电子输运特性.从系统的格林函数出发,运用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推导得出了任意偏压和任意温度下从正常金属和超导体流向量子点的电流公式.
关键词 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 介观混杂系统 电子输运特性
下载PDF
锚原子对碳原子链电子输运性质的影响
11
作者 王丽华 孙彦 丁秉钧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7-21,共5页
模拟了两侧包附苯环的碳原子链通过二硫代羧基和硫醇基与金电极(111)面连接组成的分子结的电子输运特性。计算结果表明,锚基团的调制可以改变整个分子器件的电子输运性质。在苯环两侧的锚基团都是二硫代羧基的情况下,在体系电流-电压曲... 模拟了两侧包附苯环的碳原子链通过二硫代羧基和硫醇基与金电极(111)面连接组成的分子结的电子输运特性。计算结果表明,锚基团的调制可以改变整个分子器件的电子输运性质。在苯环两侧的锚基团都是二硫代羧基的情况下,在体系电流-电压曲线上发现了新奇的负微分电阻现象;当苯环两侧的锚基团分别为二硫代羧基和硫醇基时,整个体系表现出明显的分子整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 负微分电阻 分子整流
下载PDF
正三角锯齿型石墨烯的电子输运特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俊俊 张振华 +2 位作者 郭超 李杰 邓小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01-1706,共6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系统研究了正三角锯齿型石墨烯的电子输运特性.研究表明:正三角石墨烯的电流-电压(I-V)特性及整流效应与几何尺寸、边缘吸附原子的类型密切相关,在其边缘吸附H原子和S原子的情况下,小的正三角石...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系统研究了正三角锯齿型石墨烯的电子输运特性.研究表明:正三角石墨烯的电流-电压(I-V)特性及整流效应与几何尺寸、边缘吸附原子的类型密切相关,在其边缘吸附H原子和S原子的情况下,小的正三角石墨烯有大的电流,但有小的整流比;改变边缘吸附原子的类型(用O原子替换H原子),电流增大,但其整流效应明显变低.分析表明,这种整流是由于正三角石墨烯前线轨道的空间分布不对称以及在正、负偏压下分子能级的非对称移动所致.我们的研究对于认识正三角石墨烯的基本物性(电子结构及器件应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三角石墨烯 整流效应 电子输运特性 密度泛函理论 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
下载PDF
B/N掺杂类直三角石墨烯纳米带器件引起的整流效应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鹰 胡慧芳 +2 位作者 王晓伟 张照锦 程彩萍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33-238,共6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结合非平衡格林函数的方法,研究了硼(氮)非对称掺杂类直三角石墨烯纳米带器件的电子输运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单个硼或氮原子取代类直三角石墨烯纳米带顶点的碳原子后,增强了体系的电导能力,并且出现了新颖的整流效应.分...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结合非平衡格林函数的方法,研究了硼(氮)非对称掺杂类直三角石墨烯纳米带器件的电子输运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单个硼或氮原子取代类直三角石墨烯纳米带顶点的碳原子后,增强了体系的电导能力,并且出现了新颖的整流效应.分析表明:这是由于硼氮掺杂类直三角石墨烯纳米带器件在正负偏压下分子能级的移动方向和前线分子轨道空间分布的不对称而产生的.最重要的是,当左右类直三角石墨烯纳米带的顶端原子同时被硼和氮掺杂后,体系的整流效应显著增强,而且出现负微分电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器件 整流效应 输运特性 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
下载PDF
石墨烯/h-BN异质结中带宽调制的反转整流特性
14
作者 王丽华 丁秉钧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5期10-14,共5页
构建了由扶手椅型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石墨烯/h-BN)杂化纳米带组成的异质结,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异质结的电流整流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具有较小(大)带宽的异质结出现了新奇的反向(正向)整流行为,而整流方向与... 构建了由扶手椅型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石墨烯/h-BN)杂化纳米带组成的异质结,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异质结的电流整流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具有较小(大)带宽的异质结出现了新奇的反向(正向)整流行为,而整流方向与异质结的界面类型无关。研究表明,可通过控制石墨烯/h-BN异质结的宽度设计出具有反转整流特性的纳米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h-BN杂化纳米带 整流 界面类型 密度泛函理论 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
下载PDF
金电极晶面指数对C_(20)富勒烯电子输运性质的影响
15
作者 王丽华 丁秉钧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4期20-23,共4页
模拟金电极晶面指数(111)/(100)对C_(20)富勒烯电子输运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Au(100)-C_(20)-Au(100)分子结的电流—电压曲线上可观察到新奇的负微分电阻现象,而Au(111)-C_(20)-Au(111)系统的电流随外加偏压的增大持续增长。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 晶面指数 负微分电阻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带整流器件电子输运性质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叶海安 苗瑞霞 +3 位作者 郭三栋 王少青 卜习习 邵奇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10,14,共4页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结合的方法,研究中心散射区长度对右电极中心N掺杂的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带电子输运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正向偏压下,不同中心散射区长度的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带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加而增大;而在负向...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结合的方法,研究中心散射区长度对右电极中心N掺杂的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带电子输运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正向偏压下,不同中心散射区长度的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带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加而增大;而在负向偏压下,随着中心散射区长度的增加,偏压窗内的透射系数逐渐减小,电流不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电流值接近为零,器件呈现出明显的整流特性。所以,在一定长度范围内,随着中心散射区长度的增加,器件的整流特性逐渐增强。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负向偏压下偏压窗内没有透射峰引起的,该研究结果对未来石墨烯整流器件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纳米带 整流现象 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 中心散射区
下载PDF
苯环间的扭转角对分子器件整流特性的影响
17
作者 王玺皓 王丽华 《科技与创新》 2017年第12期40-40,共1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模拟了4-二硫代羧基-联苯-4'-硫醇基(4-dithiocarboxylatebiphenyl-4'-thiolate,简称"TBDT")分子中2个苯环之间存在扭转角时的电子输运性质。计算结果表明,扭转角的改变极...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模拟了4-二硫代羧基-联苯-4'-硫醇基(4-dithiocarboxylatebiphenyl-4'-thiolate,简称"TBDT")分子中2个苯环之间存在扭转角时的电子输运性质。计算结果表明,扭转角的改变极大地影响了TBDT的分子整流特性。当扭转角较小时,苯环间的相互作用较强,TBDT分子的导电性随扭转角增大而减小,相同偏压下的整流比随扭转角增大而增强;当扭转角增大到90°时,苯环间的相互作用最弱,TBDT分子的导电性最差,整流比曲线表现出不同于较小扭转角时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 扭转角 整流特性
下载PDF
周围空气分子吸附对单分子自旋逻辑门功能性影响的理论研究
18
作者 张广平 孙云哲 +4 位作者 史妮萍 于朝杰 孔雅琦 黄惠 王子群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6期707-716,I0022-I0028,I0056,I0057,共19页
单分子自旋逻辑门是分子自旋电子学中重要的功能器件之一.本文将两个二苯并四氮杂[14]轮烯钴配合物分子通过碳原子链相连然后再通过碳原子链连接到(4,4)单壁碳纳米管电极以构成单分子自旋逻辑门器件.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周围空气... 单分子自旋逻辑门是分子自旋电子学中重要的功能器件之一.本文将两个二苯并四氮杂[14]轮烯钴配合物分子通过碳原子链相连然后再通过碳原子链连接到(4,4)单壁碳纳米管电极以构成单分子自旋逻辑门器件.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周围空气分子吸附对所设计单分子自旋逻辑门器件功能性的影响.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单分子器件根据对输入和输出信号定义的不同可以实现AND、NOR或XNOR逻辑运算功能.将其置于空气中时,CO_(2)气体分子的吸附不影响器件的逻辑运算功能.相反,当O_(2)、N_(2)或H_(2)O分子吸附时,器件不再具有上述逻辑运算功能.进一步分析发现,二苯并四氮杂[14]轮烯钴配合物分子与吸附CO_(2)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很.弱,分子器件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态几乎不受影响.然而,二苯并四氮杂[14]轮烯钴配合物分子与O_(2)、N_(2)或H_(2)O分子间相互作用较强,导致分子器件费米能级附近的导电态远离费米能级,从而使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的电子都不导通,进而使逻辑运算功能失效.研究工作表明,周围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吸附对单分子器件功能性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器件 分子自旋逻辑门 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 密度 泛函理论
下载PDF
First-principles Study of Electron Transport Through Oligoacenes
19
作者 Zhen Pan Qun-xiang Li +1 位作者 Qin-wei Shi Xiao-ping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期7-12,共6页
The electronic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oligoacenes sandwiched between two Au(111) surfaces with serial and parrallel configurations were investigeted by using a fully self-consistent nonequilibrium Green's function... The electronic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oligoacenes sandwiched between two Au(111) surfaces with serial and parrallel configurations were investigeted by using a fully self-consistent nonequilibrium Green's func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density functional calculations. This theore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ductivity of oligoacenes with both sandwiched configurations at low bias voltage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tail of the transmission peak from the perturbed 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When the molecular length increases, the zero-bias voltage conductance G(0) of oligoacenes with serial configuration neither follows Magoga's exponential law nor displays the even-odd oscillation effect, while the G(O) of the oligoacenes sandwiched with parallel configuration monotonically increases. The reduction of energy gaps, the alignment of the Fermi level,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perturbed molecular orbitals are used to self-consistently explore the transport mechanism through oligoace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port property Oligoacene Zero-bias voltage conductance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