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应力测量非弹性应变恢复法在某金属矿的应用
1
作者 蒋畅 谢国森 +2 位作者 赵子仪 蒲成志 李广悦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4-40,共7页
为获得某金属矿深部岩体地应力分布特征,采用非弹性应变恢复法,选取该矿同一勘探线附近距地表埋深615 m、665 m、715 m三个水平进行现场地应力测量。通过分析3个水平各测点地应力测量结果,得到该矿区地应力分布规律。该矿区最大主应力... 为获得某金属矿深部岩体地应力分布特征,采用非弹性应变恢复法,选取该矿同一勘探线附近距地表埋深615 m、665 m、715 m三个水平进行现场地应力测量。通过分析3个水平各测点地应力测量结果,得到该矿区地应力分布规律。该矿区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均为近水平主应力,中间主应力为近垂向的应力;3个水平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基本一致,方位角为101°~130°。主应力的大小随深度呈线性增长。近水平应力大于近垂向应力,表明该矿浅部地壳应力占主导地位的是水平构造应力。两个相邻样品的非弹性应变恢复法地应力测量值平均差系数最大为8.33%,表明其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非弹性应变恢复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弹性应变恢复 地应力 深部开采
下载PDF
地应力测量的非弹性应变恢复法及应用实例 被引量:28
2
作者 王连捷 孙东生 +6 位作者 林为人 崔军文 彭华 高禄 王薇 唐哲民 乔子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74-1681,共8页
岩芯非弹性应变恢复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比较经济有效的深部地应力测量方法,汶川5.12地震后,我国大陆首次将该方法应用于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的地应力测量.本文简述了该方法的原理、计算方法和汶川地震科学钻一号孔的典型结果.给出了... 岩芯非弹性应变恢复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比较经济有效的深部地应力测量方法,汶川5.12地震后,我国大陆首次将该方法应用于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的地应力测量.本文简述了该方法的原理、计算方法和汶川地震科学钻一号孔的典型结果.给出了一号孔在所测深度之处的三个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三个主应力中,最大主应力和中间主应力近于水平,最小主应力近于直立.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北西.在746m深度,三个主应力的大小为25.2MPa,21.5MPa,18.5MPa.这种应力状态可使龙门山断层产生逆冲兼右行走滑运动,与汶川5.12地震的断层运动一致.该方法得到的结果与震源机制解及其他地应力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吻合.测量结果表明,非弹性应变恢复法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在较大深度的钻孔和地层较破碎的复杂地质条件下,应力解除法、水压致裂法等难以实施时,此方法仍有可能获得较可靠的地应力数据,适应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弹性应变 地应力 地震科学钻 汶川地震
下载PDF
腾冲科学钻探孔非弹性应变恢复法三维地应力测量 被引量:7
3
作者 王连捷 崔军文 +2 位作者 孙东生 赵卫华 钱华山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115,共5页
用非弹性应变恢复法(简称ASR法)进行了腾冲科学钻探孔地应力测量。基于岩芯测量的ASR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深部三维地应力测量的一种经济实用的新方法。使用该方法进行了720 m至1098 m深处的三维地应力测量,获得了该深度范围的地应力状... 用非弹性应变恢复法(简称ASR法)进行了腾冲科学钻探孔地应力测量。基于岩芯测量的ASR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深部三维地应力测量的一种经济实用的新方法。使用该方法进行了720 m至1098 m深处的三维地应力测量,获得了该深度范围的地应力状态。测量结果表明:最大和中间主应力近于水平,最小主应力近于铅直。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30°到45°。测量结果与地震机制解进行了对比。对比表明,ASR法得到的结果与地震机制解非常吻合。应力状态有利于高角度断层产生走滑运动,低角度断层产生逆冲运动。这与腾冲地区的地震断层活动性质一致。测量结果对地震机理的研究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测量 非弹性应变恢复 腾冲科学钻 震源机制解
下载PDF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井(WFSD-1)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SR法)三维地应力测试与“5.12”汶川地震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11
4
作者 崔军文 李宗凡 +5 位作者 王连捷 林为人 王薇 孙东生 高禄 钱华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33-2047,共15页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井(WFSD-1)的ASR三维地应力测试结果表明,龙门山前陆逆冲带与其下伏的龙门山前陆盆地和上覆的松潘-甘孜地块的构造及地应力状态存在有重大差异。从整体上看,在汶川地震中,龙门山前陆逆冲带表现为在强烈的区域...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井(WFSD-1)的ASR三维地应力测试结果表明,龙门山前陆逆冲带与其下伏的龙门山前陆盆地和上覆的松潘-甘孜地块的构造及地应力状态存在有重大差异。从整体上看,在汶川地震中,龙门山前陆逆冲带表现为在强烈的区域性挤压背景下,深部物质沿壳内拆离层自SW向NE方向的"层状"流动,在地壳上部转化为沿映秀-北川断裂(YBF)的快速垂向挤出,而其西侧的松潘-甘孜地块作自SE往NW方向的重力滑覆,东侧的龙门山前陆盆地则表现为自NE往SW方向的走滑或右行旋转。晚新生代以来,扬子地块相对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造山带并无明显的或大尺度的陆内俯冲作用发生。龙门山前陆逆冲带深部高温低粘度物质垂直向上的、快速的流动和挤出,直接导致了"5.12"汶川地震的发生,而松潘-甘孜地块E向扩展导致龙门山前陆带的强烈挤压和陆壳增厚及深部应力和地震能量的积聚则是诱导深部位移场发生突变和物质快速垂向挤出的主因,E向扩展是深部地震能量积聚和快速垂向挤出作用的必要条件,而非地震发生的直接原因。ASR地应力测试得出的主压应力方向完全平行于GPS同震速度场的位移方向,似乎表明ASR测试获得的原地应力场或许真实地反映了或最接近于地震过程中的构造应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井(WFSD-1) 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SR法)地应力测试 地震形成机制 逆冲作用 右行走滑作用(或右行旋转) 正滑作用 垂向挤出
下载PDF
岩石非弹性应变恢复(ASR)地应力测试方法中柔度研究进展评述 被引量:4
5
作者 马秀敏 彭华 +2 位作者 白金朋 李振 姜景捷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6-530,共5页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非弹性应变恢复(ASR)法地应力测量研究现状,并对ASR法中重要的柔度参数作了系统整理,认为该测量方法在理论上逐渐趋于成熟,在技术应用上有广阔的前景,但该地应力测量原理中,针对温度、应力环境(作用应力)对ASR岩石柔...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非弹性应变恢复(ASR)法地应力测量研究现状,并对ASR法中重要的柔度参数作了系统整理,认为该测量方法在理论上逐渐趋于成熟,在技术应用上有广阔的前景,但该地应力测量原理中,针对温度、应力环境(作用应力)对ASR岩石柔度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还存在一些缺陷,为此提出了该地应力测试方法有待改进或补充的建议,为完善ASR法地应力测量原理指明了研究方向,对今后ASR地应力测量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剪切变形柔度 岩石体积变形柔度 非弹性应变恢复 地应力测量 ASR柔度比
下载PDF
地震断裂带深孔岩芯非弹性应变恢复法三维地应力测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锦山 彭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5-192,共8页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WFSD)是最快回应大地震的科学深钻项目,在钻孔崩落法、水压致裂法等无法使用的情况下,首次使用岩芯非弹性应变恢复法进行深部三维地应力测量。基于黏弹性体非弹性应变恢复理论和岩芯测试理论,模拟深...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WFSD)是最快回应大地震的科学深钻项目,在钻孔崩落法、水压致裂法等无法使用的情况下,首次使用岩芯非弹性应变恢复法进行深部三维地应力测量。基于黏弹性体非弹性应变恢复理论和岩芯测试理论,模拟深孔岩芯在三维地应力作用下的非弹性变形,在均质各向同性的前提下,计算3个主应力的方向与大小。在WFSD项目现场实验室,使用开发的测试系统,测试深部岩芯非弹性恢复应变的6个独立方向的法向应变,确定测试点的三维地应力方位与大小。为了验证非弹性应变恢复法的有效性,分析了WFSD项目1号孔的测试结果,该结果与震源机制解及其他地应力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十分吻合,表明非弹性应变恢复法合理可靠,尤其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其他地应力测试方法无法使用时,非弹性应变恢复法有更好的适用性,该方法为探索大深度钻井条件下使用岩芯法开展地应力测量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大陆科学钻探 岩芯 非弹性应变 地应力
原文传递
基于岩芯非弹性应变恢复量测定的深孔三维地应力测试方法(英文) 被引量:26
7
作者 林为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87-2394,共8页
虽然存在各种地应力测试方法,但并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方法测量较大深度条件下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所以,在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钻井工程中,最好能够结合钻孔法和岩芯法得到三维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叙述一个新颖而且有效的岩芯地应力测... 虽然存在各种地应力测试方法,但并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方法测量较大深度条件下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所以,在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钻井工程中,最好能够结合钻孔法和岩芯法得到三维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叙述一个新颖而且有效的岩芯地应力测试法——非弹性应变恢复量测定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技术和基本操作程序;并给出其在科学钻探工程中的一个具体应用实例。测试结果表明,非弹性应变恢复量测定法对于测试三维地应力的主方向和估测主应力的大小有较大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在某些较大深度钻井的条件下,如在应力释放法及水压致裂法都无法实施,或者需要一些其他测试方法来补充一些不足或来增添其测试结果的可信度的时候,此方法的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地应力测量 非弹性应变恢复量测定 岩芯法 大深度科学钻探 三维方法
下载PDF
非弹性应变恢复法三维地应力测量——汶川地震科学钻孔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孙东生 WeiRen LIN +4 位作者 崔军文 王红才 陈群策 马寅生 王连捷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0-518,共9页
随着地球动力学和深部能源开发利用等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深部应力状态的研究越来越重要,但目前尚没有即经济又简便完善的深部三维地应力测量方法.基于岩芯的非弹性应变恢复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深部三维应力测量方法.汶川5·12地震... 随着地球动力学和深部能源开发利用等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深部应力状态的研究越来越重要,但目前尚没有即经济又简便完善的深部三维地应力测量方法.基于岩芯的非弹性应变恢复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深部三维应力测量方法.汶川5·12地震后,中国大陆首次将该方法应用于科学钻孔的地应力测量.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一方法现场测量岩芯非弹性恢复应变的基本流程,并对此法测量的岩芯首次开展了岩石非弹性应变恢复柔量的实验研究,将现场非弹性应变测量与室内非弹性应变恢复柔量实验相结合,确定汶川地震科学钻一号孔(WFSD-1)1173 m处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W64°,实测得到岩石的剪切与体积模式非弹性应变恢复柔量的比值为2.9,计算得到最大、中间和最小主应力分别为43,28和25 MPa.结合龙门山地区其他方法的地应力测量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从NE到SW现今最大主应力作用方向表现为由EW→NEE→NWW的变化规律,龙门山断裂带现今地应力作用方向的分段性特征与5·12汶川地震时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逆冲为主,东北段走滑为主的运动特点相吻合,研究结果对于认识汶川地震的动力学机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s8 0地震 岩芯非弹性应变恢复 非弹性应变恢复柔量 三维地应力 科学钻孔
原文传递
改良法间断加压式应变弹性成像在提高乳腺结节弹性成像图像稳定性及结节良恶性鉴别能力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亢庆文 黄道中 +1 位作者 赵莹 冯群群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58-862,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法间断加压式应变弹性成像(improved intermittent compression strain elastography,IICSE)对提高乳腺结节弹性成像图像稳定性及良恶性结节鉴别能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乳腺疾... 目的探讨改良法间断加压式应变弹性成像(improved intermittent compression strain elastography,IICSE)对提高乳腺结节弹性成像图像稳定性及良恶性结节鉴别能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113例共138个乳腺结节,术前1周进行高频彩超、IICSE和非间断加压式应变弹性成像(nonintermittent compression strain elastography,NCSE)检查,比较IICSE和NCSE前3次均能得到一致的弹性结果的概率,并绘制IICSE、NCSE弹性评分鉴别乳腺良恶性病灶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选取AUC面积较大者对BI-RADS分类进行调整,比较高频彩超与高频彩超联合IICSE诊断不同BI-RADS分类的乳腺良恶性病灶的差异及对不同BI-RADS分类结节构成比的差异。结果IICSE操作前3次得到弹性结果的一致率远大于NCSE(90.6%vs.34.8%,P<0.05);ROC曲线显示IICSE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NCSE(0.865 vs.0.636,P<0.05);高频彩超联合IICSE前后相比,联合后诊断结果中BI-RADS 3类和5类结节的例数明显增加,BI-RADS 4类结节例数减少(均P<0.05)。结论IICSE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常规弹性成像稳定性较低的问题;同时,IICSE使需要进一步检查的患者人数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结节 高频彩超检查 改良法间断加压式应变弹性成像 间断加压式应变弹性成像
下载PDF
淮南孜矿红砂岩的非弹性变形柔度比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治豪 刘小燕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0期1-7,共7页
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SR法)是目前常用的深部地应力测试方法,通常用该法进行地应力解算时需要假设其中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柔度比为0. 5。对非弹性应变恢复法的原理进行概述,并对淮南孜矿所取的红砂岩进行非弹性应变恢复试验,最后从两种原... 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SR法)是目前常用的深部地应力测试方法,通常用该法进行地应力解算时需要假设其中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柔度比为0. 5。对非弹性应变恢复法的原理进行概述,并对淮南孜矿所取的红砂岩进行非弹性应变恢复试验,最后从两种原理入手求解其柔度值(体积变形柔度)、剪切变形柔度及最终柔度比(体积变形柔度/剪切变形柔度)。基于蠕变试验数据,通过流变理论分析,发现卸荷过程中岩石的扩容过程将引起柔度比参数的变化,其变化程度受卸载应力水平及岩石种类影响,因此柔度比取0. 5并不客观。ASR法若要用于实际工程还需要明确一些细观参数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非弹性应变 柔度 单轴卸荷蠕变试验
下载PDF
高应力软岩非弹性体积增加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卢兴利 刘泉声 +1 位作者 张伟 付建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03-906,共4页
从砂质泥岩常规三轴试验出发,通过研究体积应变的变化规律,得到不同围压下砂质泥岩完全扩容应变与完全扩容极限.结果表明,软岩在力学作用下产生非弹性的扩容变形.进一步的试验及理论分析认为,砂质泥岩的体积变形存在一个门槛值即压缩扩... 从砂质泥岩常规三轴试验出发,通过研究体积应变的变化规律,得到不同围压下砂质泥岩完全扩容应变与完全扩容极限.结果表明,软岩在力学作用下产生非弹性的扩容变形.进一步的试验及理论分析认为,砂质泥岩的体积变形存在一个门槛值即压缩扩容边界cd,完全扩容应变既是岩石试件体积应变的最小值同时也是最大压缩应变值.完全扩容应变及完全扩容极限与围压变化幅度一致,说明围压对扩容具有抑制作用.围压越高,压缩扩容边界cd出现的越迟,扩容之前的压缩变形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应力软岩 弹性体积应变 完全扩容应变 完全扩容极限 压缩扩容边界
下载PDF
松辽盆地深部基底地应力状态:来自松科2井地应力实测数据的证据
12
作者 王斌 孙东生 +2 位作者 李阿伟 杨跃辉 陈群策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7-390,共14页
松辽盆地基底内的地应力状态是地震等地质灾害研究、盆地动力学分析和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重要基础数据。岩心非弹性应变恢复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基于钻孔岩心的近原位三维地应力测量方法。本文将岩心非弹性应变恢复法应用于松辽... 松辽盆地基底内的地应力状态是地震等地质灾害研究、盆地动力学分析和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重要基础数据。岩心非弹性应变恢复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基于钻孔岩心的近原位三维地应力测量方法。本文将岩心非弹性应变恢复法应用于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松科2井(SK-2)深部地应力测量,获得了松辽盆地基底内近6~7 km的三维地应力状态,结果表明盆地基底内(6646~6846 m)为走滑断层应力环境(σ_(H)>σ_(V)>σ_(h)),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近E-W方向。盆地基底内的应力状态与盆地内及周边邻近区域的震源机制解(震源深度7~15 km)所反演的应力环境相吻合。盆地基底处于以E-W向近水平挤压为主导的构造应力场,这种应力状态的形成,可能为西太平洋板块NW向挤压运动背景下,受控于NE-NEE走向的依兰—伊通断裂和敦化—密山断裂右行走滑产生的次级应力场。研究结果对于认识区域构造应力场背景及松辽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松科二井 地应力 非弹性应变恢复法 震源机制解
下载PDF
气干与湿润状态下多孔隙岩石的黏弹性特性与力学模型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秀君 大久保诚介 福井胜则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25-1332,共8页
为研究多孔隙岩石的变形特性,提出一个适用于多孔隙岩石的非线形流变模型(本构方程)。本模型是由弹簧与阻尼器串连组成,弹簧部分采用作者曾经提出的本构方程;代表黏性部分的阻尼器设定加载前黏度很小,随着荷载的增加而逐渐加大。在低应... 为研究多孔隙岩石的变形特性,提出一个适用于多孔隙岩石的非线形流变模型(本构方程)。本模型是由弹簧与阻尼器串连组成,弹簧部分采用作者曾经提出的本构方程;代表黏性部分的阻尼器设定加载前黏度很小,随着荷载的增加而逐渐加大。在低应力水平下的蠕变试验中,由于弹性系数没有明显的下降,因而设定阻尼器的应变与蠕变应变相同。为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对泥质砂岩、大谷凝灰岩、田下凝灰岩与河津凝灰岩4类岩石分别进行理论计算与试验测试。对于各类岩石,计算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与实测曲线基本一致,而且用此流变模型,发现气干与湿润状态下杨氏模量具有明显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这2种状态下,杨氏模量的差异是由于非弹性应变(即阻尼器的应变)不同而引起的。在湿润状态下,阻尼器的应变增加越大,杨氏模量则变得越小。即使在较低的应力条件下,阻尼器的应变比以往研究中所认为的应变要大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多孔隙岩石 凝灰岩 泥质砂岩 蠕变 非弹性应变 柔量 本构方程
下载PDF
近β型钛合金细径薄壁管材的超弹性行为研究
14
作者 刘汉源 于振涛 +4 位作者 余森 麻西群 王昌 程军 车永平 《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 2015年第6期5-7,10,共4页
采用循环拉伸实验研究了新型近β型TLM钛合金(Ti-25Nb-3Zr-3M0—2Sn)超弹性特性,探讨了在不同预变形量(1%,2%,3%,3.7%(冷轧态为3.8%))下冷轧、固溶及时效处理对超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回复应变比(R)与非弹性回复... 采用循环拉伸实验研究了新型近β型TLM钛合金(Ti-25Nb-3Zr-3M0—2Sn)超弹性特性,探讨了在不同预变形量(1%,2%,3%,3.7%(冷轧态为3.8%))下冷轧、固溶及时效处理对超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回复应变比(R)与非弹性回复应变比(s)均随着预变形量的增大而降低,冷轧态具有较好的R值,而固溶态具有较好的S值。相比之下,690℃固溶有相对较好的R与s值;随着时效时间增加,R与s值降低,对超弹性不利。三种状态的弹性模量均随预变形量的增大而降低,最大的降幅可达20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 TLM钛合金 回复应变 弹性回复应变
下载PDF
远端剪切作用下正交各向异性介质中椭圆夹杂的弹性场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磊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1-4,8,共5页
求解一类正交各向异性介质中平面椭圆夹杂在远端作用与椭圆主轴呈任意角度均匀剪切力情况下,内受非弹性特征应变引起的弹性场。采用各向异性平面问题的复变函数解法,结合保角变换方法,将远端剪切作用转化为在基体内边界上的初始应变,根... 求解一类正交各向异性介质中平面椭圆夹杂在远端作用与椭圆主轴呈任意角度均匀剪切力情况下,内受非弹性特征应变引起的弹性场。采用各向异性平面问题的复变函数解法,结合保角变换方法,将远端剪切作用转化为在基体内边界上的初始应变,根据最小应变能原理,获得夹杂/基体系统弹性应力和应变场的封闭形式解析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特征应变 正交各向异性 保角变换 椭圆夹杂
下载PDF
远端均匀拉力下正交各向介质中平面椭圆夹杂受非弹性特征应变作用引起的弹性场
16
作者 郭磊 聂国华 《中国科学(G辑)》 CSCD 2008年第1期55-66,共12页
求解了正交各向异性介质中平面椭圆夹杂在远端作用与椭圆主轴呈任意角度均匀拉力情况下受非弹性特征应变引起的弹性场.采用各向异性平面问题的复变函数解法,结合保角变换,获得夹杂内应变能和基体应变能的显式表达式.进一步,根据最小应... 求解了正交各向异性介质中平面椭圆夹杂在远端作用与椭圆主轴呈任意角度均匀拉力情况下受非弹性特征应变引起的弹性场.采用各向异性平面问题的复变函数解法,结合保角变换,获得夹杂内应变能和基体应变能的显式表达式.进一步,根据最小应变能原理,获得了表征夹杂/基体平衡边界的4个待定参数,从而得到了弹性应力和应变场的封闭形式的解析解.通过应力变换关系,验证了基体内边界上法向正应力和剪应力均满足连续性条件,表明了该解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变函数方法 保角变换 正交各向异性 椭圆夹杂 远端拉力 弹性特征应变
原文传递
岩石的单轴拉伸及其本构模型 被引量:12
17
作者 金丰年 钱七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8,共4页
在10种岩石单轴拉伸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岩石在拉应力作用下非弹性应变随应力增加而增加的规律性,提出了能够表现岩石受拉变形破坏全过程的非线性粘弹性本构方程。通过对拉应力作用下岩石本构模型与裂缝扩展模型的比较,讨论了岩石... 在10种岩石单轴拉伸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岩石在拉应力作用下非弹性应变随应力增加而增加的规律性,提出了能够表现岩石受拉变形破坏全过程的非线性粘弹性本构方程。通过对拉应力作用下岩石本构模型与裂缝扩展模型的比较,讨论了岩石在受拉过程中非弹性应变增加与裂缝扩展之间的关联,发现了两者时间效应特征的相似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单轴拉伸 非弹性应变 裂缝扩展 本构模型
下载PDF
1.25Cr0.5Mo钢的高温疲劳-蠕变交互作用行为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凌 张贤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3-648,共6页
通过1.25Cr0.5Mo钢高温环境应力控制的疲劳-蠕变交互作用试验,揭示和分析了1.25Cr0.5Mo钢高温疲劳-蠕变交互作用下应力循环特性以及平均应变、非弹性应变范围等参数随温度、加载历史、加载水平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扫描电镜对试... 通过1.25Cr0.5Mo钢高温环境应力控制的疲劳-蠕变交互作用试验,揭示和分析了1.25Cr0.5Mo钢高温疲劳-蠕变交互作用下应力循环特性以及平均应变、非弹性应变范围等参数随温度、加载历史、加载水平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扫描电镜对试样断口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高温环境下,材料的应力循环特性依赖于加载水平和加载历史,平均应变、非弹性应变范围等参数依赖于温度、加载水平和加载历史,材料的断裂从以解理断裂为代表的脆性断裂过渡到以韧窝型剪切断裂为代表的延性断裂,为混合型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Cr0.5Mo钢 疲劳-蠕变 应力循环特性 平均应变 非弹性应变范围
下载PDF
一类指定应力问题的变分原理与应用
19
作者 王家林 张俊波 +1 位作者 何琳 陈卓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1-341,共11页
针对有限元分析中对应力或内力有指定条件的问题,引入非弹性应变作为实现指定应力条件的附加未知量,在小变形条件下描述了指定应力条件应当满足的弹性力学控制方程;以位移和未知非弹性应变作为独立变量,建立了具有指定应力条件问题的势... 针对有限元分析中对应力或内力有指定条件的问题,引入非弹性应变作为实现指定应力条件的附加未知量,在小变形条件下描述了指定应力条件应当满足的弹性力学控制方程;以位移和未知非弹性应变作为独立变量,建立了具有指定应力条件问题的势能变分原理和虚功方程;以位移、弹性应变、未知非弹性应变和应力为独立变量,建立了一个含四类变量的广义变分原理.在基于变分原理得到的桁架单元和梁单元平衡方程中,指定轴力和需要的调整量以对偶形式出现,可实现调整量已知情况下的常规受力分析,又可在轴力指定条件下获得需要的调整量;同时考虑了材料刚度和内力对结构的影响,改进了目前预应力筋模拟的等效荷载法和实体力筋法,还可用于拉索结构的索力优化和调整算法.通过拉索结构位移优化和索力调整的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文理论与算法的可行性及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定应力问题 变分原理 有限元 非弹性应变 预应力筋
下载PDF
唐山地区3~4 km深部地应力测量及断层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上官拴通 孙东生 +6 位作者 张国斌 杨跃辉 齐晓飞 陈东方 乔永超 李阿伟 陈群策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915-3925,共11页
地应力大小和方向是干热岩开发中注采井网部署、水力压裂设计和诱发地震评估等方面的重要基础数据。本文利用非弹性应变恢复(ASR)地应力测试方法,实测获取了唐山市乐亭县马头营干热岩勘探区3~4 km深度范围的地应力状态。研究结果表明:... 地应力大小和方向是干热岩开发中注采井网部署、水力压裂设计和诱发地震评估等方面的重要基础数据。本文利用非弹性应变恢复(ASR)地应力测试方法,实测获取了唐山市乐亭县马头营干热岩勘探区3~4 km深度范围的地应力状态。研究结果表明:①地应力量值随深度增加而加大,3139~3934 m深度范围内水平最小主应力介于59.0~90.7 MPa之间,水平最大主应力介于103.7~123.6 MPa之间。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介于N83°~114°E之间。②三向主应力总体表现为σ_(H)>σ_(v)>σ_(h),表明研究区3~4 km深度构造应力占主导地位,该应力状态有利于走滑断层活动。③利用摩尔-库伦准则对邻区断层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3~4 km深度范围内的断层总体处于稳定的应力环境。④干热岩注水开发与断层稳定性分析表明,在统一的区域地应力场作用下,研究区3900~4000 m干热岩注水开发过程中,当地面持续注入压力达到或超过约28 MPa时,可能引起场区内断层的滑动失稳,导致中小地震的发生,在干热岩开发利用中需注意防范。研究结果对于唐山地区地球动力学研究及干热岩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地区 地应力 非弹性应变恢复法 断层活动性 干热岩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