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露酒的非挥发性成分鉴定及抗疲劳效应
1
作者 陈颖 朱禹哲 +4 位作者 余美丽 刘方美 李存玉 郑云枫 彭国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92,共7页
该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HPLC-Q-TOF-MS/MS)法对复合露酒(38%vol)中的非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检测,并将复合露酒灌胃至小鼠22 d,考察其对小鼠负重游泳的影响,评价其抗疲劳的保健作用。结果表明,从复合露酒(0.225... 该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HPLC-Q-TOF-MS/MS)法对复合露酒(38%vol)中的非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检测,并将复合露酒灌胃至小鼠22 d,考察其对小鼠负重游泳的影响,评价其抗疲劳的保健作用。结果表明,从复合露酒(0.2257 g生药/mL)中共鉴定出52种非挥发性物质,包括皂苷类24种、黄酮类6种、核苷类4种、氨基酸类4种、生物碱类3种、其他11种。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体质量减少量均极显著减少(P<0.01);中、高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均极显著延长(P<0.01);低、中剂量组小鼠血尿素氮(BUN)含量显著增加(P<0.01,P<0.05);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乳酸脱氢酶(LDH)活力、肝糖原(LG)含量显著增加(P<0.01,P<0.05),说明该款复合露酒非挥发性成分丰富,可增强身体对负荷的适应性,具有明显的抗疲劳效果,对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露酒 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非挥发性成分 抗疲劳
下载PDF
秭归丝绵茶鲜叶非挥发性成分及丝形态结构分析
2
作者 刘璇 李玉川 +5 位作者 宋育林 雷震东 李艳 余志 倪德江 陈玉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8-273,共6页
为研究丝绵茶品质形成特点,以秭归当地生产丝绵茶的茶树种‘丝绵土茶’6个嫩度部位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其非挥发性代谢成分、矿质元素、“丝”结构及数量特... 为研究丝绵茶品质形成特点,以秭归当地生产丝绵茶的茶树种‘丝绵土茶’6个嫩度部位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其非挥发性代谢成分、矿质元素、“丝”结构及数量特点。结果表明,丝绵茶鲜叶中的非挥发性代谢成分在嫩度较高的叶位富集较多,其中一叶和二叶(L1、L2)中氨基酸、生物碱、儿茶素和香气糖苷物质含量较高;茶氨酸、有机酸和黄酮类在第三叶(L3)富集最多。而嫩度较低的五六叶中非挥发性成分含量相对较低。不同嫩度鲜叶原料积累的各种元素具有明显差异,氮、磷、钾、锌和铜元素在嫩度较高的一、二叶位(L1、L2)含量较高,L1分别为32.41 mg/g、4.53 mg/g、15.65 mg/g、45.45μg/g、10.75μg/g,L2分别为30.60 mg/g、3.70mg/g、14.12mg/g、35.82μg/g、9.02μg/g;而铁、锰和钙在成熟叶位含量较高。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丝绵茶鲜叶中“丝”结构包括三股卷曲和单股卷曲两种形式,分布在主脉和侧脉的维管束木质部内螺纹或环纹导管;且二、三、四叶中“丝”的数量较芽头和一叶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绵茶 嫩度 非挥发性成分 矿质元素 “丝”结构
下载PDF
不同产地3种脓疮草属药用植物的非挥发性成分分析
3
作者 张俊红 苏志强 +2 位作者 何艳青 钟惠青 丁汉朋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773-1781,共9页
【目的】分析甘肃、陕西、新疆、宁夏、内蒙古脓疮草属药用植物的脓疮草(P.alaschanica)、甘肃脓疮草(P.kansuensis)和小花脓疮草(P.parviflara)非挥发性成分差异。【方法】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 【目的】分析甘肃、陕西、新疆、宁夏、内蒙古脓疮草属药用植物的脓疮草(P.alaschanica)、甘肃脓疮草(P.kansuensis)和小花脓疮草(P.parviflara)非挥发性成分差异。【方法】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建立内蒙古产脓疮草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通过中药图谱相似度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法确定5种产地3种脓疮草属药用植物中成分的差异水平。【结果】内蒙古产脓疮草含41种化合物,涵盖黄酮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以及木脂素类等。小花脓疮草与甘肃脓疮草的相似度为0.292,小花脓疮草与与脓疮草的相似度为0.317,甘肃脓疮草与脓疮草的相似度高于0.97。【结论】生物活性方面,脓疮草与小花脓疮草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别;在非挥发成分上,甘肃脓疮草与脓疮草具有较大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疮草属 非挥发性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与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 化学鉴定
原文传递
陕西产艾叶中非挥发性成分的初步分析
4
作者 王昆 马如龙 +3 位作者 王云会 张丽华 王春柳 苏同生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25-30,共6页
目的用指纹图谱联合多元统计分析陕西产艾叶中的非挥发性成分。方法建立陕西产1年艾叶中非挥发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用聚类分析进行陕西产艾叶及蕲春产艾叶样本系统分类,用主成... 目的用指纹图谱联合多元统计分析陕西产艾叶中的非挥发性成分。方法建立陕西产1年艾叶中非挥发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用聚类分析进行陕西产艾叶及蕲春产艾叶样本系统分类,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联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进行陕西产艾叶及蕲春产艾叶样本指纹图谱主要特征峰比较。结果陕西产艾叶中非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样本用甲醇水溶液(50∶50)以料液比1∶60水浴回流提取30 min。HPLC分析参数为:以2 mL·L^(-1)甲酸水溶液(A)-甲醇(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5 min,20%~51%B;5~10 min,51%~60%B;10~15 min,60%B;15~35 min,60%~80%B;35~40 min,80%~95%B;40~50 min,95%B。检测波长为330 nm;流速为0.3 mL·min^(-1);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经验证,该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符合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相关要求。6个指纹图谱共有峰成分被初步归属;聚类分析发现6批蕲春样本中有5个可与陕北、陕南产艾叶聚为一类,1批可与关中及少部分陕南样本聚为一类;PCA及PLS-DA发现,蕲春产艾叶样本主成分信息与陕西产艾叶大部分重合,无显著分簇特征。结论建立的陕西产艾叶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相关要求;基于指纹图谱共有峰信息进行的聚类分析、PCA及PLS-DA发现陕西产艾叶中非挥发性成分主要特征与蕲春产艾叶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产艾叶 指纹图谱 多元统计分析 非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薄荷非挥发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42
5
作者 曾建伟 钱士辉 +1 位作者 吴锦忠 杨念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0-402,共3页
目的:为促进薄荷的综合利用,对其非挥发性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和光谱法分离鉴定化合物。结果:从薄荷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是刺槐素(Ⅰ)、椴树素(Ⅱ)、蒙花苷(Ⅲ)、正丁基-β-D-吡喃果糖... 目的:为促进薄荷的综合利用,对其非挥发性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和光谱法分离鉴定化合物。结果:从薄荷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是刺槐素(Ⅰ)、椴树素(Ⅱ)、蒙花苷(Ⅲ)、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Ⅳ)、熊果酸(Ⅴ)、齐墩果酸(Ⅵ)、β-甾醇(Ⅶ)和胡萝卜苷(Ⅷ)。结论: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 非挥发性成分 刺槐素 椴树素 蒙花苷 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 熊果酸
下载PDF
丁香非挥发性成分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2
6
作者 沈勇根 蔡志鹏 +3 位作者 江慎华 上官新晨 徐明生 廖亮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1-137,共7页
对丁香非挥发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及采用酸水解处理对丁香有效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丁香非挥发性成分各极性部位(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中,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总抗氧化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 对丁香非挥发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及采用酸水解处理对丁香有效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丁香非挥发性成分各极性部位(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中,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总抗氧化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最强,为有效部位。相关性分析表明,抗氧化活性与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显著相关。薄层色谱表明丁香有效部位主要含有8种成分。有效部位酸水解后可显著提高其总抗氧化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非挥发性成分 抗氧化 酸水解
下载PDF
金针菇和茶树菇中非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张莹 于士军 +2 位作者 蒋岚 包佳源 樊美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5-158,共4页
对金针菇和茶树菇中非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对2种食用菌非挥发性成分甘露醇、核苷酸、游离氨基酸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金针菇中甘露醇含量明显高于茶树菇;茶树菇中呈鲜味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金针菇。金针菇和茶树菇在非挥发... 对金针菇和茶树菇中非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对2种食用菌非挥发性成分甘露醇、核苷酸、游离氨基酸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金针菇中甘露醇含量明显高于茶树菇;茶树菇中呈鲜味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金针菇。金针菇和茶树菇在非挥发性成分上存在较大差别,茶树菇中非挥发性成分较金针菇丰富;非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是引起金针菇和茶树菇感官差别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茶树菇 非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桂花非挥发性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8
作者 吴超然 房仙颖 萧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39-1448,共10页
桂花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与研究历史,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食用、精油和浸膏等方面。为了阐明桂花的综合利用价值,本文对桂花中的非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及其药学活性研究进行了综述。桂花的非挥发性成分包括黄酮类、萜类、木脂... 桂花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与研究历史,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食用、精油和浸膏等方面。为了阐明桂花的综合利用价值,本文对桂花中的非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及其药学活性研究进行了综述。桂花的非挥发性成分包括黄酮类、萜类、木脂素类和苯丙素类等。桂花提取物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抑制黑色素合成、细胞毒、抗衰老等药理学活性。通过对桂花提取方法和活性成分的研究,为其深度开发和高效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非挥发性成分 提取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两种产地青花椒中非挥发性成分的差异 被引量:9
9
作者 杨青青 王智荣 +4 位作者 彭林 陈巧莉 闻乐嫣 郭泽航 阚建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6-223,共8页
为深入探讨2种产地青花椒中非挥发性成分的差异,该研究创新性地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electrostatic field orbital trap high resolution mass... 为深入探讨2种产地青花椒中非挥发性成分的差异,该研究创新性地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electrostatic field orbital trap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QE-Orbitrap-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其进行全面的鉴定,并使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其进行精确区分。结果表明,2种青花椒共有74种非挥发性差异代谢物,氨基酸类在江津青花椒中呈上调表达,有机酸类、多酚黄酮类、糖类成分总体上在金阳青花椒中呈上调表达。其中,9种具有极显著差异的代谢物被筛选作为区分2种青花椒的化学标记物,分别是羟基-α-山椒素、蔗糖、海藻糖、棉子糖、奎尼酸、莽草酸、2-异丙基苹果酸、L-精氨酸、L-赖氨酸。此外,研究进一步阐述了2种产地青花椒中非挥发性成分差异的可能发生机制,以期为今后青花椒的精深加工以及优良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椒 靶向代谢组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 非挥发性成分 多元统计分析 化学标记物
下载PDF
液质联用技术在慕萨莱思葡萄酒非挥发性成分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子坤 韩爱芝 +7 位作者 张璐 奚倩 黄英 李雅雯 马国才 贾清华 李磊 侯旭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5-171,共7页
探究不同酿造时期的慕萨莱思、自酿葡萄酒以及进口葡萄酒的物质种类及含量的区别。采用液质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etromety,LC-MS)分析不同酿造时期的慕萨莱思葡萄酒以及慕萨莱思与进口葡萄酒、自酿葡萄酒中的成分及... 探究不同酿造时期的慕萨莱思、自酿葡萄酒以及进口葡萄酒的物质种类及含量的区别。采用液质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etromety,LC-MS)分析不同酿造时期的慕萨莱思葡萄酒以及慕萨莱思与进口葡萄酒、自酿葡萄酒中的成分及相对含量的差别。分析得出,慕萨莱思葡萄酒主要成分为儿茶素、没食子酸、酒石酸、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肉桂酸、表儿茶素等几十余种成分。其中的一些功能性成分,如没食子酸、儿茶素等,都高于其他葡萄酒,但酒石酸、苹果酸含量较低,进而发现在慕萨莱思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大部分物质的含量均呈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萨莱思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成分分析 非挥发性成分 相对含量
下载PDF
丁香非挥发性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常晖 马存德 +1 位作者 杨祎辰 王二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54-1968,共15页
丁香中非挥发性成分主要有黄酮及其苷类、鞣质、三萜类等,药理活性研究表明丁香非挥发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镇痛、降血糖、抗肿瘤、增强免疫力、抗癫痫、调节肾和生殖功能、抗病毒、防治肥胖等作用。该文对丁香非挥发性物质... 丁香中非挥发性成分主要有黄酮及其苷类、鞣质、三萜类等,药理活性研究表明丁香非挥发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镇痛、降血糖、抗肿瘤、增强免疫力、抗癫痫、调节肾和生殖功能、抗病毒、防治肥胖等作用。该文对丁香非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丁香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非挥发性成分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川藿香非挥发性成分不同提取物对大鼠胃肠激素影响的研究
12
作者 王琦越 杨旭 +3 位作者 陈芳 张凯文 陈继兰 黄秀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01-1504,共4页
目的:研究川藿香非挥发性成分不同提取物对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川藿香粗粉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川藿香挥发油及川藿香非挥发性成分,将川藿香非挥发性成分依次用等体积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蒸馏水萃取,分别得到乙醚、乙酸... 目的:研究川藿香非挥发性成分不同提取物对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川藿香粗粉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川藿香挥发油及川藿香非挥发性成分,将川藿香非挥发性成分依次用等体积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蒸馏水萃取,分别得到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蒸馏水提取物;建立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并选择川藿香、川藿香挥发油、川藿香非挥发性成分不同溶剂提取物作为反证治疗药物。观测各组大鼠胆囊收缩素(CCK)、大鼠胃泌素(GAS)、大鼠胃动素(MTL)等指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自然恢复组大鼠CCK均降低(P<0.01),与自然恢复组比较,川藿香组及乙醚提取物高剂量组CCK均升高(P<0.01,其中川藿香组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自然恢复组均GAS、MTL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川藿香组、川藿香非挥发性成分组GAS升高(P<0.01),川藿香组、水提物(高、低剂量)组MTL升高(P<0.01)。结论:川藿香非挥发性成分不同提取物可调节大鼠胃肠激素分泌,且其效果可能优于川藿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藿香 川藿香非挥发性成分不同提取物 胃肠动力障碍模型 胃肠激素
原文传递
茉莉花非挥发性成分及其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唐雅园 何雪梅 +11 位作者 孙健 盛金凤 刘国民 周主贵 李昌宝 李丽 陈嘉莉 零东宁 韦珍 易萍 唐杰 胡瑶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9-195,共7页
茉莉花是中国特色植物资源,富含多糖类、黄酮类等非挥发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糖尿病、抗菌、抗肿瘤、抗炎等多种功能活性。该文综述茉莉花主要非挥发性成分(多糖类、黄酮类)的制备工艺、化学结构及功能活性,旨在为茉莉花活性成分的理... 茉莉花是中国特色植物资源,富含多糖类、黄酮类等非挥发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糖尿病、抗菌、抗肿瘤、抗炎等多种功能活性。该文综述茉莉花主要非挥发性成分(多糖类、黄酮类)的制备工艺、化学结构及功能活性,旨在为茉莉花活性成分的理论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花 非挥发性成分 提取 结构 功能活性
下载PDF
八珍益智方中非挥发性成分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
14
作者 卜凡淑 牛阳 +3 位作者 张婷 黄楷迪 钱大玮 段金廒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90-1698,共9页
目的分析八珍益智方中非挥发性成分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方法大鼠灌胃给予八珍益智方水煎液(13.95 g/kg)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轨道阱串联质谱联用(UHPLC⁃LTQ⁃Orbitrap⁃MS)法分析其血浆、胆汁、尿液、粪便中的非挥发... 目的分析八珍益智方中非挥发性成分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方法大鼠灌胃给予八珍益智方水煎液(13.95 g/kg)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轨道阱串联质谱联用(UHPLC⁃LTQ⁃Orbitrap⁃MS)法分析其血浆、胆汁、尿液、粪便中的非挥发性成分。结果共鉴定出6个原型及40个代谢产物,主要发生Ⅰ相代谢反应(氧化、去甲基化等)、II相代谢反应(磺化、葡萄糖醛酸化、甘氨酸或谷胱甘肽结合等)。结论该方法快速有效,可用于鉴定大鼠体内八珍益智方代谢产物,并为进一步研究该复方制剂的功效物质基础和药动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珍益智方 非挥发性成分 代谢产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轨道阱串联质谱联用(UHPLC⁃LTQ⁃Orbitrap⁃MS)
下载PDF
辛夷、辛夷仁和辛夷外苞片中非挥发性成分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渠亚蓉 胡静 +3 位作者 周琪 张敏 章弘扬 胡坪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76-2580,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辛夷全花蕾、辛夷仁和辛夷外苞片中非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依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测定木兰脂素含量,建立辛夷的UHPLC指纹图谱,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对色谱峰进行鉴定,结合化学计量学对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目的比较分析辛夷全花蕾、辛夷仁和辛夷外苞片中非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依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测定木兰脂素含量,建立辛夷的UHPLC指纹图谱,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对色谱峰进行鉴定,结合化学计量学对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进行数据挖掘。结果辛夷、辛夷仁和外苞片中木兰脂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25%、10.30%、1.07%,从指纹图谱中鉴定出21种化学成分,结合主成分分析筛选出辛夷不同部位的4种差异性成分。结论辛夷仁所含非挥发性成分种类与辛夷一致,但有效成分的含量远高于辛夷全花蕾,经典名方以辛夷仁入药具有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夷 辛夷仁 非挥发性成分 UHPLC 液质联用
下载PDF
红木香非挥发性成分
16
作者 秦永祺 张文萍 《中草药》 CAS 1986年第5期42-42,共1页
红木香系长梗南五味子(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Finet et Gagn.)的干燥根,为行气、活血药,近年来也用于治疗肝炎。其挥发油成分已有报道。本文报道非挥发性成分。红木香(浙江产)粗粉,用乙醚提取,浓缩液用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醚(... 红木香系长梗南五味子(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Finet et Gagn.)的干燥根,为行气、活血药,近年来也用于治疗肝炎。其挥发油成分已有报道。本文报道非挥发性成分。红木香(浙江产)粗粉,用乙醚提取,浓缩液用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醚(5:3)洗脱,收集Rf值0.53部分(磷钼酸试剂显色),重结晶,得柱状结晶,mp79.5~81℃。测得分子式C20H24O4,C73.17,H7.32;实验值(%):C72.45,H7.29。IR(cm-1):3480(OH);3050,3000,2950,2860;2840(H3C-O);2780(-OCH2O-)1610、1515、1500、1490(苯环三取代);1250(=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挥发性成分 红木香 分子式
下载PDF
工夫红茶在高温加速陈化贮藏模型中的感官品质及非挥发性成分变化
17
作者 刘亚文 王凯茜 +10 位作者 于飞 陈聪 陈淑娜 吕杨俊 朱跃进 孔俊豪 杨秀芳 吴媛媛 何普明 屠幼英 李博 《中国茶叶加工》 2020年第4期45-51,共7页
为探明工夫红茶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以祁门红茶(祁红)和云南红茶(滇红)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温加速陈化贮藏模型,研究两种典型工夫红茶在室温、40℃和50℃贮藏10周过程中感官品质和非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贮藏期间感官品质... 为探明工夫红茶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以祁门红茶(祁红)和云南红茶(滇红)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温加速陈化贮藏模型,研究两种典型工夫红茶在室温、40℃和50℃贮藏10周过程中感官品质和非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贮藏期间感官品质在前两周上升之后下降,茶多酚、蛋白质、氨基酸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且茶多酚的下降速率和幅度最大。前期茶多酚含量的适当减少,以及茶多酚、氨基酸和蛋白质比例的适度调整可能是贮藏前期感官品质上升的重要原因。此外,茶汤红度a值和黄度b值下降,明亮度L值上升。研究对今后深入研究工夫红茶在其他条件下贮藏品质变化和保质期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夫红茶 高温加速陈化 贮藏 感官品质 非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不同砧木嫁接花椒果皮中非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武衡 曹永红 +3 位作者 张春回 任苗 王勃 宫盱彤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00-1612,共13页
为了探究不同砧木嫁接花椒果皮中非挥发性成分的差异,以梅花椒为接穗品种,以川陕花椒(YJ)、七月椒(QJ)、八月椒(BJ)为砧木品种,同时将实生繁育梅花椒作为对照(MJ)。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多元统... 为了探究不同砧木嫁接花椒果皮中非挥发性成分的差异,以梅花椒为接穗品种,以川陕花椒(YJ)、七月椒(QJ)、八月椒(BJ)为砧木品种,同时将实生繁育梅花椒作为对照(MJ)。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分别比较了3种砧木嫁接梅花椒与对照果皮中非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花椒果皮中共检测出12类1223种非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黄酮、酚酸类、脂质、生物碱、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等。与对照相比,3种砧木(YJ,QJ,BJ)嫁接下的梅花椒分别有16、56、78种差异代谢物。YJ更加接近对照材料;QJ中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酚酸类、黄酮类代谢物积累更多,使其在药用价值提高的同时,营养价值也得到了改善;BJ在不考虑其药用和食用价值的前提下,在应对逆境胁迫方面可能具有开发潜力。本研究结果可为花椒的果皮品质分析及嫁接苗繁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砧木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非挥发性成分
原文传递
凤凰单丛茶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香气成分和生化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张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60,167,共10页
目的:优化凤凰单丛茶加工工艺。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分光光度计法等对凤凰单丛茶加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茶叶挥发性香气和非挥发性生化成分进行提取、测定及分析。结果:加工过程中,凤凰单丛茶... 目的:优化凤凰单丛茶加工工艺。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分光光度计法等对凤凰单丛茶加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茶叶挥发性香气和非挥发性生化成分进行提取、测定及分析。结果:加工过程中,凤凰单丛茶的醇类、醛类、酮类和酯类物质含量呈下降趋势,烷烃类和芳香环类物质含量呈上升趋势;非挥发性生化成分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和儿茶素含量逐渐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和水浸出物含量则逐渐增加。茶叶香气中,吲哚、α-法尼烯、橙花叔醇等含量大幅增加,是凤凰单丛茶茶叶重要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论:加工过程中,凤凰单丛茶的苦涩味和青草气逐渐减少,花果香味气体逐渐增加,形成了凤凰单丛茶特有的花果香味和香醇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挥发性香气 非挥发性成分 加工过程
下载PDF
不同速酿工艺生产鱼露的非挥发性成分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之瑶 张业辉 +2 位作者 唐道邦 刘学铭 陈智毅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1-265,142,共6页
以海鱼为原料,采用酶解鱼与豆粕大曲混合发酵(E-SFS)、酶解鱼与花生粕大曲混合发酵(E-PFS)、整鱼与豆粕大曲混合发酵(SFS)、整鱼与花生粕大曲混合发酵(PFS)4种快速酿造工艺进行对比,探究不同工艺对鱼露成品的非挥发性成分以及感官属性... 以海鱼为原料,采用酶解鱼与豆粕大曲混合发酵(E-SFS)、酶解鱼与花生粕大曲混合发酵(E-PFS)、整鱼与豆粕大曲混合发酵(SFS)、整鱼与花生粕大曲混合发酵(PFS)4种快速酿造工艺进行对比,探究不同工艺对鱼露成品的非挥发性成分以及感官属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4个样品中可溶性无盐固形物、总氮、脂肪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高低顺序为E-SFS>E-PFS>PFS>SFS,同时,样品中总氮含量均达到鱼露商业一级标准。根据氨基酸分析结果,E-SFS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最高,其中呈鲜味氨基酸在E-SFS和E-PFS中的比例最高,而SFS和PFS中苦味氨基酸比例最高。样品的感官品质与其非挥发性成分中各物质的相互协调和作用密切相关,由感官评定结果显示,E-SFS的鲜味最强,而PFS鱼腥味最重,但是整体可接受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露 快速发酵 大曲 非挥发性成分 感官属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