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寄主挥发物对针叶树小蠹虫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崔丽贤 张真 黄大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5-904,共10页
针叶树小蠹虫不仅能通过信息化学物质识别和回避非寄主生境,而且能识别非寄主树种和不适寄主树。非寄主挥发物,尤其是6碳乙醇等绿叶气体和一些8碳醇等树皮挥发物是代表着非寄主的重要气味信号,在针叶树小蠹虫寻找寄主的过程中有重要意... 针叶树小蠹虫不仅能通过信息化学物质识别和回避非寄主生境,而且能识别非寄主树种和不适寄主树。非寄主挥发物,尤其是6碳乙醇等绿叶气体和一些8碳醇等树皮挥发物是代表着非寄主的重要气味信号,在针叶树小蠹虫寻找寄主的过程中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对绿叶气体和非寄主树皮挥发物等的研究基础、小蠹虫对非寄主的回避、影响挥发物释放的因素、非寄主挥发物的采集分析、生物测定方法和非寄主挥发物作用的生态学及进化意义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小蠹虫能在混交林中找到寄主不是单因素决定的,是受多因素影响的结果。非寄主挥发物在针叶树小蠹虫的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叶树小蠹虫 寄主选择 寄主挥发物 绿叶气体
下载PDF
针叶树小蠹对非寄主挥发物的嗅觉识别和行为反应研究评述 被引量:2
2
作者 宋丽文 李兴鹏 +2 位作者 张健 陈越渠 左彤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3-100,共8页
针叶树小蠹在扬飞扩散过程中,要有效地依靠嗅觉机制鉴别寄主和非寄主植物的气味,以便在行为反应方面快速定位寄主,降低不利因素对种群的影响。不同的非寄主植物挥发物可以从生境、树种及个体水平上发挥不同的驱避作用。综述非寄主挥发... 针叶树小蠹在扬飞扩散过程中,要有效地依靠嗅觉机制鉴别寄主和非寄主植物的气味,以便在行为反应方面快速定位寄主,降低不利因素对种群的影响。不同的非寄主植物挥发物可以从生境、树种及个体水平上发挥不同的驱避作用。综述非寄主挥发物的范畴和作用、小蠹虫的嗅觉识别及行为反应,提出加强国内针叶树小蠹非寄主挥发物研究与开发的方向,以期为小蠹虫综合管理技术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蠹虫 寄主挥发物 嗅觉识别 行为反应
下载PDF
针叶树小蠹对非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及其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孟祥志 徐光花 +3 位作者 刘志洲 陈国发 林强 王艳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6-109,共4页
综述了欧洲和北美的针叶树小蠹对非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行为反应,主要包括小蠹对非寄主植物的绿叶和树皮挥发物,如绿叶挥发物、反-螺环缩醛(tC)、辛醇和其他化合物的行为反应,以及这些化合物在小蠹综合治理中的应用。同时展望了非寄主挥发... 综述了欧洲和北美的针叶树小蠹对非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行为反应,主要包括小蠹对非寄主植物的绿叶和树皮挥发物,如绿叶挥发物、反-螺环缩醛(tC)、辛醇和其他化合物的行为反应,以及这些化合物在小蠹综合治理中的应用。同时展望了非寄主挥发物的应用前景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叶树小蠹 寄主挥发物 行为反应 应用 进展
下载PDF
滇朴和旱冬瓜叶片挥发物对云南切梢小蠹卵黄原蛋白及其受体基因转录的影响
4
作者 王玉琴 赵琰明 +3 位作者 张新民 赵宁 朱家颖 杨斌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68,共7页
通过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它们在不同发育阶段(卵、幼虫、蛹及成虫)以及雌成虫不同组织(头、胸、翅、卵巢、腹部残体)中的表达量,并检测了它们于两种非寄主叶片挥发物处理不同时间后的表达量,分析非寄主滇朴和旱冬瓜叶片挥发物对云南切... 通过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它们在不同发育阶段(卵、幼虫、蛹及成虫)以及雌成虫不同组织(头、胸、翅、卵巢、腹部残体)中的表达量,并检测了它们于两种非寄主叶片挥发物处理不同时间后的表达量,分析非寄主滇朴和旱冬瓜叶片挥发物对云南切梢小蠹卵黄原蛋白基因(Vg)及其受体基因(VgR)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Vg和VgR基因在蛹和成虫中的表达量高于其他各发育阶段,且在成虫中的表达量高于蛹中的。Vg基因在腹部残体的表达量最高,而VgR基因在卵巢中特异性表达。滇朴叶片挥发物处理20 d和40 d后,Vg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但处理60 d后该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升高。旱冬瓜叶片挥发物20 d和40 d后,VgR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减低,但处理60 d后该基因的表达量与对照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综上所述,非寄主挥发物能通过调控云南切梢小蠹Vg和VgR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其产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切梢小蠹 寄主挥发物 卵黄原蛋白 卵黄原蛋白受体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华山松大小蠹对非寄主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维平 陈志辉 +3 位作者 谢寿安 吕淑杰 刘绥鹏 黎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7-152,共6页
为探明非寄主挥发物在华山松大小蠹寄主选择过程中的作用,用触角电位仪和Y型嗅觉仪测定了华山松大小蠹雌雄虫对8种非寄主挥发物的触角电位(EAG)和行为反应。结果表明:所选择的8种非寄主挥发物均能引起华山松大小蠹雌雄虫的触角电位反应... 为探明非寄主挥发物在华山松大小蠹寄主选择过程中的作用,用触角电位仪和Y型嗅觉仪测定了华山松大小蠹雌雄虫对8种非寄主挥发物的触角电位(EAG)和行为反应。结果表明:所选择的8种非寄主挥发物均能引起华山松大小蠹雌雄虫的触角电位反应,并且随着化合物浓度的升高,触角电位反应值增大,最大值均出现在100μg·μL-1浓度下;在10μg·μL-1和100μg·μL-1浓度下,雌雄虫对顺-2-己烯-1-醇和顺-3-己烯-1-醇的触角电位反应最强。顺-3-己烯-1-醇、苯甲醛、1-辛烯-3-醇、1-己烯-3-醇、3-辛醇、反-2-己烯醛在一定浓度下可引起明显的驱避反应,而顺-2-己烯-1-醇和反-2-己烯-1-醇未表现出明显的驱避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华山松大小蠹林间驱避剂的研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大小蠹 寄主挥发物 触角电生理反应 行为反应
下载PDF
斑鞘豆叶甲成虫对非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 被引量:6
6
作者 樊瑞冬 张益恺 +2 位作者 毕嘉瑞 徐伟 臧连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41-749,共9页
为筛选对斑鞘豆叶甲Colposcelis signata(Motschulsky)成虫有生物活性的行为调控剂,选取非寄主植物16种挥发物,采用触角电位技术(Electroantennogram,EAG)和Y型嗅觉仪测定了斑鞘豆叶甲成虫对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及行为反应。结果表明:10^(-... 为筛选对斑鞘豆叶甲Colposcelis signata(Motschulsky)成虫有生物活性的行为调控剂,选取非寄主植物16种挥发物,采用触角电位技术(Electroantennogram,EAG)和Y型嗅觉仪测定了斑鞘豆叶甲成虫对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及行为反应。结果表明:10^(-1) mol/L浓度下斑鞘豆叶甲成虫对6种萜烯类挥发物EAG反应较强,驱避反应显著,雄虫反应强于雌虫。成虫对(1R)-(+)-α-蒎烯和(-)-β-蒎烯的EAG反应显著强于其他4种萜烯类挥发物,对雄虫的驱避率分别为86.7%和81.3%。斑鞘豆叶甲对5种醇、醛类挥发物EAG反应差异显著,除芳樟醇外均表现引诱反应。雌虫对反-2-己烯-1-醇、2-乙基-1-己醇和反-2-己烯醛3种绿叶气味挥发物的引诱反应强于雄虫,其中反-2-己烯-1-醇的引诱作用最强,引诱率达68.9%,推测雌虫产卵定位与绿叶气味挥发物有关。斑鞘豆叶甲对5种其他挥发物的EAG反应相对值较低,具有引诱作用,雄虫反应均强于雌虫,雌、雄虫对水杨酸甲酯的反应强于其他4种挥发物。浓度反应结果发现当浓度从10^(-2) mol/L增加到10^(-1) mol/L时,成虫对(1R)-(+)-α-蒎烯和(-)-β-蒎烯的EAG反应相对值稍降低,对(-)-β-蒎烯和β-月桂烯的驱避反应降低,表现出浓度阈值。但在10^(-5) mol/L浓度下(1R)-(+)-α-蒎烯、(-)-β-蒎烯、(R)-(+)-柠檬烯和β-月桂烯仍然表现为明显的驱避作用,这些挥发物可作为驱避剂组分加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鞘豆叶甲 寄主植物挥发物 触角电位 行为反应
下载PDF
锌处理对霍山石斛花瓣挥发油、非挥发性有机物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7
作者 朱旺生 戴军 +1 位作者 陈乃东 王佳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9-430,共12页
霍山石斛花瓣具有宜人的香气和保健价值,具有开发功能性食品的潜力。为获得用于功能性食品生产的优质原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提高霍山石斛花瓣的食品品质性状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该研究主要关注Zn施用对霍山石斛花瓣中挥发油和非挥发性... 霍山石斛花瓣具有宜人的香气和保健价值,具有开发功能性食品的潜力。为获得用于功能性食品生产的优质原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提高霍山石斛花瓣的食品品质性状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该研究主要关注Zn施用对霍山石斛花瓣中挥发油和非挥发性有机物的影响,并从花瓣超微结构变化视角探讨其机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挥发油成分,化学分析法测定非挥发性有机物(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酚类化合物)含量,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施Zn提高了霍山石斛花瓣挥发油(主要由萜烯类及其衍生物组成)和非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不同Zn处理对挥发油和非挥发性有机物生产影响差异明显。挥发油、可溶性糖、自由氨基酸及酚类化合物含量最大增幅分别达28.57%、33.53%、28.89%和58.41%。超微结构变化表明,施Zn促进花瓣细胞液泡融合,增加细胞中线粒体、淀粉粒和脂滴的产生。Zn施用能提高霍山石斛花瓣挥发油和非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超微结构分析能为挥发油和非挥发性有机物生产提供新的解剖学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山石斛 非挥发物 超微结构 挥发物 Zn水平
下载PDF
松脂加工废水中各组分的回收及处理
8
作者 庾乐 甘德权 +3 位作者 汤星月 孟中磊 梁忠云 黎贵卿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3年第4期63-65,13,共4页
本文对松脂加工废水中的挥发物和非挥发物组分进行分析,探索了符合排放标准的松脂加工废水的处理方法。从松脂废水中回收的挥发物占废水总量的3.25%,主要有α-松油醇、乙酸松油酯、乙酸异胡薄荷醇酯、1-松油醇等;非挥发物占废水总量的3.... 本文对松脂加工废水中的挥发物和非挥发物组分进行分析,探索了符合排放标准的松脂加工废水的处理方法。从松脂废水中回收的挥发物占废水总量的3.25%,主要有α-松油醇、乙酸松油酯、乙酸异胡薄荷醇酯、1-松油醇等;非挥发物占废水总量的3.8%,主要有枞酸、长叶松酸等松脂酸等。处理后的固体废弃物晒干后可作为燃料,废水可达到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脂加工 废水处理 挥发物 非挥发物 回收
下载PDF
不同风味类型漳平水仙茶的主要品质差异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翁晶晶 周承哲 +2 位作者 朱晨 傅海峰 郭玉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08-215,共8页
以漳平水仙王子和水仙公主的春茶和秋茶为材料,通过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测定,结合多元分析方法探究漳平水仙茶风味品质差异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漳平水仙王子茶滋味浓醇收敛性强,香气呈甜香带桂花香;水仙公主茶滋味醇爽回甘明显,香气呈... 以漳平水仙王子和水仙公主的春茶和秋茶为材料,通过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测定,结合多元分析方法探究漳平水仙茶风味品质差异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漳平水仙王子茶滋味浓醇收敛性强,香气呈甜香带桂花香;水仙公主茶滋味醇爽回甘明显,香气呈清香带兰花香。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咖啡碱、茶多酚和茶红素可作为鉴别二者不同滋味的特征非挥发物;3-蒈烯、乙酸叶醇酯、正己醇、α-蒎烯、D-柠檬烯可作为鉴别二者不同香型的特征挥发物。本研究将进一步为不同风味漳平水仙茶的分类提供客观、准确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平水仙茶 非挥发物 挥发物 聚类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大小蠹信息化学物质研究与应用概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增辉 曹逸霞 +3 位作者 周培 张俊华 娄安如 陈乃中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5-39,共5页
大小蠹多数侵染活立木或伐倒木、过火木等,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暴发流行,并可引起次生性病虫害,是许多国家重点防治对象。信息化学物质作为大小蠹种内和种间通讯载体,在其综合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者综述了大小蠹信息素的产生、释放,... 大小蠹多数侵染活立木或伐倒木、过火木等,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暴发流行,并可引起次生性病虫害,是许多国家重点防治对象。信息化学物质作为大小蠹种内和种间通讯载体,在其综合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者综述了大小蠹信息素的产生、释放,信息素组分及其功能,大小蠹寄主、非寄主挥发物组分及其对小蠹入侵行为的影响,为大小蠹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小蠹 树皮小蠹 信息化学物质 信息素 寄主挥发物 寄主挥发物 害虫治理
下载PDF
异种化感物对落叶松八齿小蠹聚集行为的影响
11
作者 李叶静 孔祥波 +5 位作者 张苏芳 王鸿斌 张真 李成喜 焦相杰 霍天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7-114,共8页
【目的】研究寄主、非寄主及近缘种的异种化感物对落叶松八齿小蠹聚集行为的影响,探讨不同信息素成分间的交互作用机制,为落叶松八齿小蠹大面积生物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从行为学的角度研究落叶松八齿小蠹对聚集信息素异构体、寄... 【目的】研究寄主、非寄主及近缘种的异种化感物对落叶松八齿小蠹聚集行为的影响,探讨不同信息素成分间的交互作用机制,为落叶松八齿小蠹大面积生物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从行为学的角度研究落叶松八齿小蠹对聚集信息素异构体、寄主挥发物、非寄主挥发物和近缘种云杉八齿小蠹主要聚集信息素成分的行为响应差异。【结果】通过野外试验确认落叶松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成分是S-(-)-小蠹烯醇和S-(+)-小蠹二烯醇,这2种成分复合体在林间生物测试时表现出非常高的引诱活性;电生理测试确认落叶松八齿小蠹雌雄虫触角对这2种成分的检测阈值都是0.1μg,饱和水平是100μg。进一步对具有触角电位活性的寄主、非寄主及近缘种成分进行行为测试研究。寄主单萜烯成分S-β-蒎烯和3-蒈烯对落叶松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的引诱能力增效达1.45~1.65倍,而S-α-蒎烯和萜品油烯没有显著的增效作用。非寄主成分顺-3-己烯-1-醇表现出显著的行为抑制活性,能降低聚集信息素引诱力71%,里哪醇具有与顺-3-己烯-1-醇相似的抑制效果。其他非寄主成分如桃金娘烯醇、反-3-己烯-1-醇、反-2-己烯-1-醇、正己醇、3-辛醇和1-辛烯-3-醇对落叶松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引诱效果没有显著影响。近缘种云杉八齿小蠹主要聚集信息素成分顺式马鞭草烯醇能完全抑制落叶松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的引诱活性,反式马鞭草烯醇也具有相同的作用效果,而马鞭草烯酮成分对落叶松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活性没有抑制或增效作用。【结论】具有触角电位活性的寄主和非寄主成分对落叶松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行为活性表现出增效、抑制或无显著影响;对近缘种化学信号响应表现出强烈的行为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八齿小蠹 近缘种 异种化感物 聚集信息素 寄主挥发物 寄主挥发物 林间试验
下载PDF
Effects of Different Irrigation Modes on Internal Qual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
12
作者 张晓龙 常寿荣 +4 位作者 朱海滨 郑武 吕凯 符秀华 敖金成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9期1352-1357,共6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irrigation mod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 and aroma substance contents and sensory quality in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 [Method] Field experiments w...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irrigation mod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 and aroma substance contents and sensory quality in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 [Method]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ed with two treatments, including watering irrigation and micro-spraying irrigation. In watering irrigation treatment, flue-cured tobacco seedlings were respectively watered by artificial root irrigation once at rosette stage(May 26) and vigorous growth stage(June 18), 1kg/plant each time; in micro-spraying treatment, flue-cured tobacco seedlings were watered by artificial root irrigation once at rosette stage(May 26), 1 L/plant. [Result]Compared to watering irrigation mode, micro-spraying irrigation could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main aromatic substance in middle and upper leaves.Contents of main aromatic substance non-volatile organic acids, volatile organic acids, petroleum ether extracts, neophytadiene and neutral aromatic substances in C3F tobacco leaves were improved by 24.4%, 32.6%, 20.7%, 33.8% and 26.3%, respectively; contents of main aromatic substance non-volatile organic acids, volatile organic acids, petroleum ether extracts, eophytadiene and neutral aromatic substances in B2F tobacco leaves were improved by 16.3%, 6.0%, 6.1%, 10.8% and8.1%,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micro-spraying irrigation could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nicotine content in middle and upper leaves and improve the aromatic coordination, mellow taste and smoldering property. [Conclusion] In flue-cured tobacco production, micro-spraying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the internal qual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 which can be adopted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declining qual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 resulted from the dry climate at maturation stage in seasonal frequent-drought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spraying irrigation Volatile organic acid Non-volatile organic acid Petroleum ether extract Neutral aromatic substance Industrial availability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Odor Volatile Compounds and Deodorization ofPaphia undulata Enzymatic Hydrolysate 被引量:12
13
作者 CHEN Deke CHEN Xin +6 位作者 CHEN Hua CAI Bingna WAN Peng ZHU Xiaolian SUN Han SUN Huili PAN Jianyu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6年第6期1101-1110,共10页
Unfavorable fishy odour is an inevitable problem in aquatic products. In the present study, headspace solid-phase mi- 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HS-SPME-GC-MS) analysis of volatiles from unt... Unfavorable fishy odour is an inevitable problem in aquatic products. In the present study, headspace solid-phase mi- 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HS-SPME-GC-MS) analysis of volatiles from untreated samples and three deodorized samples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Paphia undulata enzymatic hydrolysate revealed that the compounds contrib- uting to the distinctive odor were 1-octen-3-ol, n-hexanal, n-heptanal, 2,4-heptadienal, and 2,4-decadienal, whereas n-pentanal, n-octanal, n-octanol, benzaldehyde, 2-ethylfuran and 2-pentylfuran were the main contributors to the aromatic flavor. The deodoriz- ing effects of activated carbon (AC) adsorption, yeast extract (YE) masking and tea polyphenol (TP) treatment on a P. undulata en- zymatic hydrolysate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orthogonal experiments with sensory evaluation as the index. The following optimized deodorization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AC adsorption (35 mg mL-1, 80℃, 40 rain), YE masking (7 mgmL l, 45 ℃, 30 min) and TP treatment (0.4mgmL-l, 40℃, 50min). AC adsorption effectively removed off-flavor volatile aldehydes and ketones. YE masking modified the odor profile by increasing 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aromatic compounds and decreasing 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aldehydes and ketones. The TP treatment was not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odor score, but it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alde- hydes while increasing that of alkanes. It is also notable that TP effectively suppressed trimethylamine (TMA) formation in a P. un- dulate hydrolysate solution for a period of 7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ODORIZATION OFF-FLAVOR TRIMETHYLAMINE enzymatic hydrolysate Paphia undulate
下载PDF
云南高原葡萄烈酒主要质量指标分析
14
作者 张家寿 王剑飞 +1 位作者 李梦迪 刘胤璇 《工业技术创新》 2017年第3期158-160,共3页
云南高原葡萄烈酒以水晶和玫瑰蜜等葡萄品种为主要原料,经过独特的发酵、蒸馏、窖藏工艺生产而得。利用密度计、pH计、气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和原子吸收光谱仪,结合解读葡萄烈酒的相关标准,对酒精度、非酒精挥发物总量、甲醇、氰... 云南高原葡萄烈酒以水晶和玫瑰蜜等葡萄品种为主要原料,经过独特的发酵、蒸馏、窖藏工艺生产而得。利用密度计、pH计、气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和原子吸收光谱仪,结合解读葡萄烈酒的相关标准,对酒精度、非酒精挥发物总量、甲醇、氰化物和铅含量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葡萄烈酒的质量指标。云南高原葡萄烈酒的酒精度极高;非酒精挥发物总量随着酒精度的升高而升高,更能体现葡萄的香气和品质;甲醇、氰化物和铅含量检测合格,说明无酒精勾兑现象,且储酒容器绿色、安全。甲醇含量仍需在葡萄烈酒生产加工方面进一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烈酒 质量指标 酒精度 酒精挥发物总量 甲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