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87例临床分析
1
作者 艾丽珍 刘艳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5年第11期71-72,共2页
目的对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患者的视功能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了解这类患者的调节及聚散功能分类情况,为进行视觉训练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87例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患者行双眼屈光检查、双眼视功能检查(包括调节和聚散功能检查)... 目的对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患者的视功能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了解这类患者的调节及聚散功能分类情况,为进行视觉训练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87例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患者行双眼屈光检查、双眼视功能检查(包括调节和聚散功能检查),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87例患者中调节幅度下降15例(17.24%),调节灵活度下降53例(60.92%),调节疲劳11例(12.64%),集合不足42例(48.28%),集合过度15例(17.24%),散开过度13例(14.94%),单纯性外隐斜4例(4.60%),单纯性内隐斜3例(3.45%),融像性聚散功能减低2例(2.30%)。结论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患者中调节灵活度下降及集合不足者所占比例较多,调节功能和聚散功能检查应并重,在明确诊断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前应综合分析双眼视功能各个参数而不是分析某单一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 调节 聚散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基于某视光门诊的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阳 谭青青 +2 位作者 廖萱 毛玉梅 兰长骏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362-368,共7页
目的:调查川东北地区某眼视光门诊12~35岁患者的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NSBVD)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招募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视光门诊寻求常规视力检查的12~35岁志愿者172例。检查内容包括主觉验光、立体视觉、水... 目的:调查川东北地区某眼视光门诊12~35岁患者的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NSBVD)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招募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视光门诊寻求常规视力检查的12~35岁志愿者172例。检查内容包括主觉验光、立体视觉、水平隐斜、正融像性聚散(PFV)和负融像性聚散(NFV)、聚散灵活度(VF)、集合近点(NPC)、单眼调节幅度(MAA)、单眼调节灵活度(MAF)、调节反应(MEM)、集合不足症状问卷(CISS)等。综合上述检查结果进行各类NSBVD分类诊断并计算其患病率。采用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NSBVD患病的相关因素。结果:NSBVD在门诊患者中占比为36.1%,其中以集合不足最为常见,为12.8%。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性别、年龄、等效球镜度(SE)和双眼SE差值为NSBVD发病的相关因素。线性相关分析未发现双眼SE差值与任何一项双眼视觉指标相关,但右眼SE与远距PFV(r=-0.243,P=0.010)、远距NFV(r=-0.247,P=0.009)及CISS(r=-0.211,P=0.027)呈负相关,与NPC呈正相关(r=0.224,P=0.019)。结论:NSBVD在眼视光门诊12~35岁人群中较为普遍,年龄、性别、屈光状态不是NSBVD患病的相关因素,但随着近视度数加深,远距融像性聚散功能增加,NPC移近,CISS评分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光门诊 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 聚散 调节 患病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