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内毒素诱导兔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宿 蒋耀光 +1 位作者 王韶亮 王伍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82-785,共4页
目的用低剂量内毒素诱导兔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观察凝血、纤溶变化及肝素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12只雄性新西兰兔按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内毒素组和内毒素加肝素治疗组,每组6只,采用内毒素10μg/kg由颈内静脉注入,其中肝素组在注入... 目的用低剂量内毒素诱导兔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观察凝血、纤溶变化及肝素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12只雄性新西兰兔按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内毒素组和内毒素加肝素治疗组,每组6只,采用内毒素10μg/kg由颈内静脉注入,其中肝素组在注入内毒素同时加用肝素100U/kg抗凝治疗。以实验前样本作自身对照,实验后1、2、3、6h分别采取静脉血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D-二聚体含量测定、血栓弹力图(TEG)各参数变化以及肺、肾脏病理改变。结果内毒素组PT、aPTT、TT均延长,Fib含量降低,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加,TEG示凝血因子消耗、血小板减少,肺、肾内有微血栓形成;肝素组凝血象变化不明显,D-二聚体含量有增加,TEG示轻微低凝状态,肺、肾内未见微血栓形成。结论低剂量内毒素能诱导兔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且抗凝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下载PDF
成年男性各部位非显性出汗率的比例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文欢 钱晓明 +2 位作者 范金土 牛丽 师云龙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9-124,共6页
为研究不同运动状态下人体局部非显性出汗率的差异以及人体各部位之间非显性出汗率的比例关系,首先对测量设备进行误差分析,对2种不同情况的曲线进行拟合;然后分别对环境温度为13℃和相对湿度为35%下3种活动状态(坐、站、2 km/h低速行走... 为研究不同运动状态下人体局部非显性出汗率的差异以及人体各部位之间非显性出汗率的比例关系,首先对测量设备进行误差分析,对2种不同情况的曲线进行拟合;然后分别对环境温度为13℃和相对湿度为35%下3种活动状态(坐、站、2 km/h低速行走)下人体背、腰、胸、腹、臀、大腿前、大腿后、小腿、上臂、下臂的非显性出汗率进行测量并比较局部值与最高值的比例关系。结果表明:人体各部位的非显性出汗率以及总出汗率在3种运动状态之间无显著差异,站立状态比坐姿状态的总出汗率高出6.99%,行走状态比坐姿状态高出8.56%;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3种状态下相对出汗率比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局部出汗 非显性出汗率 相对出汗率比 不同运动状态 中国成年男子
下载PDF
股票期权制度的非显性约束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璐璐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新兴的一种有效的经理激励机制——股票期权制度,在魔法般地刺激了美国经济繁荣的同时,也激起了企业家经理人(CEO)无止境的贪欲,但是,股票期权制度没有达到其理想的效果。对股票期权制度的非显性约束机制包括:企业的声誉机制、企业文化... 新兴的一种有效的经理激励机制——股票期权制度,在魔法般地刺激了美国经济繁荣的同时,也激起了企业家经理人(CEO)无止境的贪欲,但是,股票期权制度没有达到其理想的效果。对股票期权制度的非显性约束机制包括:企业的声誉机制、企业文化、社会制度约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机制 股票期权 非显性约束
下载PDF
语言模因认知论与对外汉语非显性文化词语教学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钰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230-231,共2页
本文运用语言模因认知理论,在分析了对外汉语非显性文化词语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非显性文化词语的教学策略:在非显性文化词语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非显性文化词语模因的"被注意到的输入",更要重视其"被理解的输入",... 本文运用语言模因认知理论,在分析了对外汉语非显性文化词语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非显性文化词语的教学策略:在非显性文化词语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非显性文化词语模因的"被注意到的输入",更要重视其"被理解的输入",此外,还应注重谐音形式的教学,使文化词语模因输出成为"准确、地道的语言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因论 认知 非显性文化词语 教学策略
下载PDF
大学生“性差”与体育运动中“非显性差异”的对比研究
5
作者 范振国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75-176,共2页
对男、女大学生体育运动与"性差"中"非显性差异"的有关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对体育课的倾向性、对班级体育活动的倾向性、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次数以及参与比赛时的心理状态方面存在着... 对男、女大学生体育运动与"性差"中"非显性差异"的有关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对体育课的倾向性、对班级体育活动的倾向性、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次数以及参与比赛时的心理状态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而对体育知识的了解、体育价值的认识和关注媒体的体育报道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运动 非显性差异 性差 对比研究 课外体育活动 心理状态 体育课 体育知识
下载PDF
不同环境温度与活动强度下人体手部非显性出汗率测量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标 王革辉 +2 位作者 陈艺娟 杨乐 田和檬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30-35,共6页
提出一种新的测量人体手部非显性出汗率的方法——质量差法,并通过该方法测量环境温度为22℃、25℃时,10名受试者以0m/s、0.68m/s、1.35m/s的速度运动后手部的非显性出汗率。运用配对t检验,对测量的手部非显性出汗率进行分析后发现,环... 提出一种新的测量人体手部非显性出汗率的方法——质量差法,并通过该方法测量环境温度为22℃、25℃时,10名受试者以0m/s、0.68m/s、1.35m/s的速度运动后手部的非显性出汗率。运用配对t检验,对测量的手部非显性出汗率进行分析后发现,环境温度和活动强度对人体手部的非显性出汗率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显性出汗率 环境温度 活动强度 质量差法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治疗孕晚期产前非显性DIC 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梁海先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8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孕晚期产前非显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血浆纤维蛋白原(FIB)>5.0g/L并有产科并发症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低分子肝素组(36例),LMWH2500IU,腹壁皮下注射,1次/d,1~5d。低分子右旋糖...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孕晚期产前非显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血浆纤维蛋白原(FIB)>5.0g/L并有产科并发症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低分子肝素组(36例),LMWH2500IU,腹壁皮下注射,1次/d,1~5d。低分子右旋糖酐(低右)组36例,低右500ml+复方丹参20ml,静脉滴注,1~5d。结果有FIB升高伴有产科并发症的患者应用LMWH后,FIB明显降低,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与低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性DIC发生率明显降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WH可明显降低FIB含量,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及预防显性DIC的发生,且安全系数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非显性DIE 产科并发症
下载PDF
人体非显性出汗的测量研究
8
作者 李标 王革辉 陈艺娟 《国际纺织导报》 2015年第9期63-64,66-68,共5页
人体非显性出汗的测量研究对服装舒适性的评价及对皮肤烧伤或皮肤疾病患者皮肤健康程度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概述了人体非显性出汗测量的研究现状,以及目前常见的4种测量人体非显性出汗的方法——体质量差法、动态箱法、冷凝器室法和... 人体非显性出汗的测量研究对服装舒适性的评价及对皮肤烧伤或皮肤疾病患者皮肤健康程度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概述了人体非显性出汗测量的研究现状,以及目前常见的4种测量人体非显性出汗的方法——体质量差法、动态箱法、冷凝器室法和非通气室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显性出汗 体质量差法 动态箱法 冷凝器室法 通气室法
下载PDF
非显性因素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栓塞的临床特征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梁兴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1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非显性因素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肺栓塞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非显性因素所致的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了肺栓塞将这些患者分为A组(发... 目的:探讨非显性因素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肺栓塞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非显性因素所致的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了肺栓塞将这些患者分为A组(发生了肺栓塞)和B组(未发生肺栓塞)。在试验中为这两组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CT肺动脉造影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血浆D-二聚体检测和内皮素-1检测。最后,观察、比较这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和临床特征。结果:1在卧床时间、是否发生晕厥、是否形成深静脉血栓、双侧下肢是否等粗、心电图I导联的S波T波是否倒置、心电图Ⅲ导联的Q波是否显著、PaCO2是否低于基线值、D-聚体的水平是否升高等方面,两组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x2=4.29--6.83,P<0.05)。2 A组患者的D-二聚体平均水平、内皮素-1中位数均高于B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双侧下肢不等粗差距大于1cm、卧床超过7d、深静脉血栓形成是AECOPD合并肺栓塞的危险因素。结论:非显性因素所致的AECOPD其患者合并肺栓塞的可能性高。而这一现象与患者长期卧床、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双下肢不等粗等因素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显性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栓塞 特征
下载PDF
胆囊术中胆总管非显性结石探查体会
10
作者 金春荣 张忠跃 陈宗龙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3年第3期190-191,共2页
关键词 胆囊术 胆总管非显性结石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如何解读地理试题中的非显性地理信息
11
作者 葛志福 《科教文汇》 2007年第08X期105-105,共1页
解读试题中的地理信息是地理考试中解题答题的关键,而解读非显性地理信息尤为重要,因为很多地理试题中的信息多以非显性形式出现。
关键词 解读 非显性 地理信息
下载PDF
在语言输入和输出过程中习得非显性语言知识初探
12
作者 戴菁 《现代教学》 2019年第1期76-77,共2页
本文基于学生在习得非显性语言知识时所面临的障碍,探寻教师如何在语言输入和输出过程中指导学生习得非显性语言知识及其对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意义。
关键词 非显性语言知识 语言输入 语言输出
下载PDF
也论汉语的显性非宾格现象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劲荣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4-123,共10页
非宾格动词的唯一论元出现在主语位置是一条语言共性,但在汉语中却表现出独特的个性特征,即:唯一论元可以做宾语,且主语为其领有者,句式表达意外义。这是由于汉语的非宾格动词其实就是动补结构中表状态变化的补语成分,因而汉语的非宾格... 非宾格动词的唯一论元出现在主语位置是一条语言共性,但在汉语中却表现出独特的个性特征,即:唯一论元可以做宾语,且主语为其领有者,句式表达意外义。这是由于汉语的非宾格动词其实就是动补结构中表状态变化的补语成分,因而汉语的非宾格句具有上述三个特性。借鉴及物性理论并立足于构式视角探讨这一句式的生成机制,认为汉语的非宾格句是一种事态句,是通过逆及物化操作而产生的句法后果。其句式义可概括为:某物(宾语)自发性的变化对其领有者(主语)产生出乎意料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性宾格句式 事态 逆及物化
下载PDF
关中地区耕地显性与隐性非粮化的时空变化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褚晓彤 王跃朋 周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41-249,共9页
确保粮食安全是中国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当前耕地非粮化对粮食生产产生严重影响。该研究以关中地区为例,研究耕地显性非粮化、隐性非粮化的时空变化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关中地区耕地显性、隐性非粮化程度在加剧。2000—2010年... 确保粮食安全是中国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当前耕地非粮化对粮食生产产生严重影响。该研究以关中地区为例,研究耕地显性非粮化、隐性非粮化的时空变化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关中地区耕地显性、隐性非粮化程度在加剧。2000—2010年、2010—2020年显性非粮化面积占2010年、2020年耕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5.19%、29.10%,2000年、2010年、2020年隐性非粮化面积占当年耕地总面积的比例为51.69%、55.07%、66.69%。耕地显性、隐性非粮化导致的粮食损失量呈增加趋势,且隐性非粮化导致的粮食损失量远大于显性非粮化。2000—2010年、2010—2020年,显性非粮化导致的粮食损失量占2010年、2020年粮食产量的平均值为0.10、0.74。2000年、2010年、2020年隐性非粮化导致的粮食损失量与当年粮食产量的比值的平均值分别为1.37、1.16、1.95。基于此,在当前缺少耕地隐性非粮化有效治理措施的情况下,亟需进行耕地隐性非粮化治理政策措施的研究与制定。耕地隐性非粮化的根本原因是粮食种植的收益低,应当加大种粮补贴力度,通过补贴弥补粮食种植收益低的短板,以提高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产量 耕地 显性粮化 隐性粮化 关中地区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对兔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傅敏 张陆弟 +3 位作者 刘玉龙 周兴盛 赵晖 叶宁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55-159,共5页
目的 观察高压氧(HBO)治疗对内毒索诱导兔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non-overt DIC)指标的影响.方法 48只新西兰兔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第1、2组耳缘静脉注射0.9%生理盐水,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为HBO对照组;第3.4组由耳缘... 目的 观察高压氧(HBO)治疗对内毒索诱导兔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non-overt DIC)指标的影响.方法 48只新西兰兔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第1、2组耳缘静脉注射0.9%生理盐水,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为HBO对照组;第3.4组由耳缘静脉注射内毒素100 μg/kg制作non-overt DIC模型,第3组为non-overt DIC组,第4组为non-oven DIC+HBO组.第2、4组给予HBO处理,2次/d,共6次.每组在注射生理盐水或内毒素前和注射后6、12、24、48、72 h抽取耳中央动脉血,检测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等DIC凝血指标.结果 Non-overt DIC组血小板、FIB与对照组和HBO对照组比较,相应时间点均有显著降低(P〈0.05或P〈0.01);non-overt DIC+HBO组较non-overt DIC组降低幅度小,但2组高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non-overt DIC组PT、APTT、D-二聚体与对照组和HBO对照组比较,相应时间点均有显著升高(P〈0.05或P〈0.01);non-overt DIC+HBO组较non-overt DIC组上升幅度小,2组高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HBO可促进non-overt DIC兔的异常凝血指标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O治疗 内毒素 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凝血指标
原文传递
沥青路面非显性结构完整性失效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付军 李忠杰 +2 位作者 杨荣琦 贾大伟 丁庆军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20,共10页
为探明沥青路面服役状态早期性能演变机理,通过定义沥青路面非显性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内涵,从微细观界面参数性能及亚临界裂纹的混沌演化角度,对沥青路面的非显性失效做出评定。考虑沥青与集料的细观界面过渡区界面厚度D、界面弹性模量E... 为探明沥青路面服役状态早期性能演变机理,通过定义沥青路面非显性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内涵,从微细观界面参数性能及亚临界裂纹的混沌演化角度,对沥青路面的非显性失效做出评定。考虑沥青与集料的细观界面过渡区界面厚度D、界面弹性模量E和界面强度F为非显性结构完整性直接参数,进行量纲一化处理,研究直接参数变化对沥青路面衰变的微细观影响。同时以细观尺度裂纹尖端J积分为间接参数,确定衰变加速与裂纹失稳扩展的临界状态。在实际算例分析中,将细观尺度下的沥青混合料简化为粗集料、沥青砂浆和界面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参数。基于跨尺度分析机理与主-子模型位移传递方法,建立了宏观-细观有限元模型,考虑500次循环车轴荷载作用时沥青路面局部细观力学响应,选取了4处细观区域进行研究。初始设定量纲一化后单项参数[D]′与[F]′阈值为20%,[E]′的阈值为10%,超过单项阈值即可对界面性能产生一定影响。并采用相关算例实现了微裂纹萌生和动态演化模拟扩展过程,为非显性结构完整性的间接参数J积分评价提供了前置要素。结果表明:直接参数变化量超限度[ΔZ]′>15%时,界面将产生非显性失效;即使不考虑直接参数与间接参数耦合作用,单一参数超限度会对直接参数变化量ΔZ失效产生直接影响,ΔZ失效严重度受各项参数叠加影响;断裂韧度J_(C)与ΔZ呈负相关,当ΔZ从5.32%增加到28.51%时,相应J_(C)从1.725下降到0.724 kJ/m^(2),即随着路面非显性结构失效情况加剧,沥青混合料界面性能下降,其断裂韧度也相应降低。基于双判据准则可以初步揭示直接参数与间接参数的影响效应,进而为沥青路面的非显性结构完整性失效评定提供支撑。该研究可为沥青路面早期失效拐点判定与预防性养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非显性结构完整性 直接参数 间接参数 宏观-细观跨尺度分析
原文传递
深入阐发毛泽东著作中的非显性内涵
17
作者 陆剑杰 《党的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1-40,共10页
毛泽东著作就像其他科学著作一样 ,在显性结论中蕴包着非显性内涵。它是实践观念中的理论观念 ,政治结论中的学术结论 ,中国独特学说中的一般学说 ,丰富显性思想中的深刻学理内涵。毛泽东著作中非显性层面的深刻性来源于时代背景下的中... 毛泽东著作就像其他科学著作一样 ,在显性结论中蕴包着非显性内涵。它是实践观念中的理论观念 ,政治结论中的学术结论 ,中国独特学说中的一般学说 ,丰富显性思想中的深刻学理内涵。毛泽东著作中非显性层面的深刻性来源于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实践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也来源于毛泽东个人的宽广理论视野、深厚文化素养和巨大创造能力。毛泽东著作中非显性内涵主要是哲学内涵 ,集中到一点是 :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显性见解中深藏着以实践论为核心的新唯物主义的理论立场和科学方法 ,它不但体现了马克思哲学的本真规定 ,而且向前推进了这一哲学 ,丰富和发展了它的原理 ;同时 ,在中国近代以来社会运动的规律方面也已形成了亦显亦隐的科学思想 ,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诸方面留下了大量非显性见解。深入研究和阐发毛泽东著作中的非显性内涵 ,具有多方面的深刻意义。它不但有助于在中国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 ,也有助于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著作 显性结论 非显性内涵 显性化解释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钠与普通肝素钠治疗劳力性热射病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玉堂 郭春文 +4 位作者 刘辉 元智昊 林辉 王雁 闫红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49-652,共4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LMWHS)治疗劳力性热射病(EHS)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解放军第一八〇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EHS非显性DIC患者3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LMWHS)治疗劳力性热射病(EHS)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解放军第一八〇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EHS非显性DIC患者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肝素钠组(20例)和LMWHS组(1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集束化治疗,包括迅速降温、积极的液体复苏、维护器官功能(呼吸机辅助呼吸、酌情血液净化)、补充凝血底物抗凝等。肝素钠组加用肝素钠注射液12500 U,24 h持续静脉泵入,共5 d;LMWHS组加用希弗全2500 U,皮下注射,每日2次,共5 d。比较两组患者DIC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的变化情况。结果 LMWHS组与肝素钠组DIC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2%比30.0%,χ2=0.007,P=0.936;6.2%比5.0%,χ2=0.026,P=0.871);LMWHS组治疗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肝素钠组(12.5%比45.0%,χ2=4.425,P=0.035)。LMWHS组和肝素钠组治疗后PLT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x109/L:140.5±17.5比110.5±16.5,152.6±21.5比120.0±20.0,均P<0.05),D-二聚体较治疗前明显降低(mg/L:0.5±0.1比3.2±1.2,0.6±0.2比4.4±1.8,均P<0.05);肝素钠组治疗后APT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s:75.3±10.6比44.1±8.2,P<0.05),而LMWHS组治疗后APTT无明显变化(s:38.6±5.5比42.1±8.4, P>0.05);两组治疗前后PT、Fib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LMWHS阻止EHS非显性DIC向DIC发展的疗效与肝素钠相当,但LMWHS治疗后患者出血发生率低,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钠 肝素钠 热射病 劳力性 中暑 重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非显性
原文传递
显性非宾格动词结构的句法研究 被引量:140
19
作者 潘海华 韩景泉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3,共13页
汉语非宾格现象呈显性表现,散见于存现句、非使役句以及被动句之中。在这类结构中的动词无外论元,其唯一的受事或客体内论元不仅具有宾语的性质,而且表现形式也与及物动词的宾语相同。因为动词具有非宾格性质,不能给动词后面的论元名词... 汉语非宾格现象呈显性表现,散见于存现句、非使役句以及被动句之中。在这类结构中的动词无外论元,其唯一的受事或客体内论元不仅具有宾语的性质,而且表现形式也与及物动词的宾语相同。因为动词具有非宾格性质,不能给动词后面的论元名词组指派宾格。本文认为,动词之后的论元名词组虽然无法从动词那里获得宾格,但可以将空主语位置的主格继承过来。在有显性名词组移位的结构中,英语的名词组移位是为了核查强EPP特征,而汉语的名词组移位则是为了生成一个无标记话题。在论元名词组留在原位的同时,汉语非宾格句子允许句首位置出现一个表示领属的名词组。该领有名词组应该分析为基础生成的标记性话题,由述语中的语义变量所允准。论元名词组移入空主语位置则生成受事主语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性宾格现象 内论元 话题 主语 特征核查 受事主语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致病基因的定位研究
20
作者 孙悍军 陶然 +9 位作者 杨淑芝 秦炜 曹菊阳 冯国鄞 冀飞 郭维 戴朴 袁慧军 贺林 韩东一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30-1132,共3页
目的应用连锁分析方法对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DFNA)家系进行耳聋基因的定位研究。方法通过进行家系调查、对家系成员进行全面查体及听力学检查,绘制遗传图谱。应用连锁分析的方法,首先排除此家系的遗传位点与表型相似的... 目的应用连锁分析方法对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DFNA)家系进行耳聋基因的定位研究。方法通过进行家系调查、对家系成员进行全面查体及听力学检查,绘制遗传图谱。应用连锁分析的方法,首先排除此家系的遗传位点与表型相似的已知DFNA位点连锁,然后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结果该家系致聋基因定位在2号染色体2q13-q14.2上,最大LOD值在D2S363处,为3.22。通过单倍型分析将遗传位点定位于微卫星标记D2S1888和D2S2224之间约8.4cM的区域。对区域内的候选基因PAX8进行突变筛查,没有发现突变。结论本家系的耳聋基因定位在一个新的DFNA位点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受损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型耳聋 连锁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