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0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正式治理者何以可为:政策动员中的非正式制度运作透视——以S省J社区拆迁动员环节为例
1
作者 余丽娟 李俊龙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2-71,共10页
国家入场乡村,乡村融入国家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在一些特殊治理情境中,规整的正式治理力量仍难以实现对乡村社会的全方位把控,正式权威与治理资源在乡村事务中存有一定程度的实践困境。研究以拆迁改造中的政策动员为例,... 国家入场乡村,乡村融入国家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在一些特殊治理情境中,规整的正式治理力量仍难以实现对乡村社会的全方位把控,正式权威与治理资源在乡村事务中存有一定程度的实践困境。研究以拆迁改造中的政策动员为例,发现不论是正式权力行政主导,亦或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都难以真正激发认同,而那些正式权力体系之外的非正式治理主体却能够凭借其身份优势与更具包容性、互动性的非正式制度得到农民认同,促成政策变现。在乡村社会的历史转型过程中,正式治理力量在特殊治理情境中仍可能陷入暂时性“失能”的境遇,良好的乡村秩序仍离不开乡村内部力量来满足乡村治理的部分需要,并在正式治理力量“失能”状态下发挥治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迁改造 政策动员 非正式治理主体 非正式制度
下载PDF
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与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利用行为——基于NCA与QCA的复合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杜红梅 周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3-114,共12页
基于湖南省342个生猪养殖户的调查数据,整合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6个前因条件,结合必要条件检验与定性比较分析两种方法,探究制度条件对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利用行为效果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单个制度条件不构成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利用高... 基于湖南省342个生猪养殖户的调查数据,整合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6个前因条件,结合必要条件检验与定性比较分析两种方法,探究制度条件对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利用行为效果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单个制度条件不构成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利用高行为效果的必要条件,但描述性社会规范对提升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利用行为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条件多重并发,形成驱动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利用高行为效果的差异化条件组态,具体可分为激励诱导型、约束倒逼型和引导示范型3类,其中激励诱导型的解释性和普适性最高,且不同规模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利用行为效果的提升路径存在差异性。由此从打好不同类型正式制度组合拳、强化粪污资源化利用外在合力、因“类”而异地实施差异化政策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养殖户行为效果 粪污资源化 必要条件检验 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PDF
基于本土非正式制度视角的民营企业治理模式研究——评《中国上市家族企业治理:差序格局与利他行为》 被引量:1
3
作者 贺小刚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中国150余年来民族企业发展史表明,无论企业在规模、技术和产业上发生了如何巨大的变化,以及外部政治、法律等正式制度发生了怎样剧烈的变迁,民营企业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家族化”治理模式,至今为止都没有系统性地出现钱德勒(1977)意义... 中国150余年来民族企业发展史表明,无论企业在规模、技术和产业上发生了如何巨大的变化,以及外部政治、法律等正式制度发生了怎样剧烈的变迁,民营企业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家族化”治理模式,至今为止都没有系统性地出现钱德勒(1977)意义上的“经理人”革命。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王明琳二十余年来如一日,深耕于家族企业研究领域,他在《中国上市家族企业治理:差序格局与利他行为》一书中,试图以“差序格局”这一当前中国本土社会普遍存在,并且至今依然影响深刻的隐性制度为切入点,探究非正式制度对民营企业“家族治理”模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制度 民营企业 企业发展史 差序格局 家族化 钱德勒 家族治理 隐性制度
下载PDF
非正式制度影响企业创新吗?--基于我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4
作者 卢现祥 许诚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21,共9页
商帮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正式制度,聚合了社会关系网络和富含儒韵商道的丰富文化价值内涵,有助于增强社会信任水平、缓解企业代理冲突、降低专利侵权风险,从而促进企业创新。基于2010—2017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以上市公司注册地与... 商帮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正式制度,聚合了社会关系网络和富含儒韵商道的丰富文化价值内涵,有助于增强社会信任水平、缓解企业代理冲突、降低专利侵权风险,从而促进企业创新。基于2010—2017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以上市公司注册地与商帮文化起源地的地理邻近性来度量商帮文化,考察非正式制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商帮文化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水平,即地域内商帮文化越浓厚,企业的创新产出越高。这一结论在利用省域三级以上河流数量作为工具变量和企业迁址事件作为冲击进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稳健。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商帮文化与作为正式制度的法律制度环境在促进企业创新方面存在相互替代功能;同时,外来文化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商帮文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制度 企业创新 商帮文化
下载PDF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结构与形成逻辑——基于对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观察
5
作者 黄静晗 郑庆昌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39-48,72,共11页
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村社共同参与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再生产过程中,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碰撞后呈现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妥协、正式制度排除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替代正式制度等三种制度结构。中央政府的选择性控制,村社的权宜... 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村社共同参与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再生产过程中,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碰撞后呈现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妥协、正式制度排除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替代正式制度等三种制度结构。中央政府的选择性控制,村社的权宜性行动,地方政府在效率与风险之间的策略执行,各主体在行动与互动中塑造出不同的制度关系形态。乡村治理中多元制度关系图景的形成归根结底是制度行动者基于各自逻辑博弈的结果,国家理性、科层理性和村社理性在角力与妥协中重塑出多样化的制度关系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下载PDF
党内法规执行力提升中的非正式制度研究
6
作者 王立峰 孙文飞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60,共9页
党内法规执行是党内法规制度发挥实际效能的根本途径,也是维护党内法规权威性的重要因素。非正式制度是提升党内法规执行力的重要方式,然而,国内学界较多关注正式制度对党内法规执行力的影响,对非正式制度的关注相对不足。中国共产党创... 党内法规执行是党内法规制度发挥实际效能的根本途径,也是维护党内法规权威性的重要因素。非正式制度是提升党内法规执行力的重要方式,然而,国内学界较多关注正式制度对党内法规执行力的影响,对非正式制度的关注相对不足。中国共产党创造的非正式制度主要可以划分为“政治传统维度”“政治心理维度”“政治社会维度”和“政治象征维度”。非正式制度约束力的建立和延续并非一劳永逸,而是一项长期任务,新时代需要从培育规矩意识与理想信念、发挥主题教育的引导作用、塑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优化党内非正式制度,持续发挥非正式制度对党内法规执行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 非正式制度 执行力 依规治党
原文传递
工匠精神培育中的非正式制度研究
7
作者 魏少婷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80-83,共4页
新时代培育工匠精神已成为国家意志与全民共识。工匠精神的培育同时受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影响。当前一些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观、浮躁的社会心态、较低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等非正式制度均对工匠精神的培育产生着消极影响,为此要通过... 新时代培育工匠精神已成为国家意志与全民共识。工匠精神的培育同时受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影响。当前一些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观、浮躁的社会心态、较低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等非正式制度均对工匠精神的培育产生着消极影响,为此要通过社会及职业院校的共同努力构建与工匠精神培育相适应的非正式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精神 非正式制度 正式制度 职业教育
下载PDF
双重代表制:一种非正式制度的实证解读
8
作者 黄裕 范春辉 金轶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5-113,共9页
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双重代表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有益实践。全国层面2007—2023年双重代表群体现实样本的表明,我国的双重代表具有典型的群体特征,尽管未有明确的制度规范,但双重代表制并未摆脱正式制度架构的约束,而... 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双重代表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有益实践。全国层面2007—2023年双重代表群体现实样本的表明,我国的双重代表具有典型的群体特征,尽管未有明确的制度规范,但双重代表制并未摆脱正式制度架构的约束,而是充分体现了正式制度的内核,在实践上有其必然性和正当性,并且发挥着维护和巩固正式制度体系的积极作用。随着我国政治制度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双重代表制也将获得更为明确的制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代表 双重代表制 非正式制度 制度实践
下载PDF
非正式制度、儒家文化与企业绿色创新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俊成 彭俞超 杨璐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5-135,共11页
以2008-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文史典籍整理和网络爬虫技术对儒家文化进行量化测度,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儒家文化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儒家文化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而提高企业的环保责任意识和降... 以2008-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文史典籍整理和网络爬虫技术对儒家文化进行量化测度,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儒家文化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儒家文化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而提高企业的环保责任意识和降低企业的代理问题是儒家文化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渠道;在推动企业绿色创新方面,儒家文化可与正式制度形成有效补充,外来文化的冲击则会削弱儒家文化对于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促进企业绿色创新,需重视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融合,发挥好传统文化在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中的治理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制度 儒家文化 绿色低碳发展 企业绿色创新
下载PDF
非正式制度与治理:一个比较研究框架——前沿理论、中国实践与研究前景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大才 王墨竹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7,共12页
制度与治理关系密切,制度是治理的依据,治理在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早期的制度主义者主要关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整体性的、宪法性的、正式的制度安排,但近二十年来,随着新制度主义的发展,非正式制度逐渐成为制度研究的热点。目前,非正式制... 制度与治理关系密切,制度是治理的依据,治理在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早期的制度主义者主要关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整体性的、宪法性的、正式的制度安排,但近二十年来,随着新制度主义的发展,非正式制度逐渐成为制度研究的热点。目前,非正式制度研究的重点问题是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在理论上,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存在互补、竞争、替代、适应等四种互动关系,但较新的研究表明,在现实治理场域中,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的互动形式更加复杂多样,形成了目标与绩效、治理主体和治理方式、规则执行、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和供给能力、性别政治、街头治理等六个应用视角,揭示出这两种制度在互动中影响社会行为、促进或阻碍治理目标实现的不同路径。新制度主义下的非正式制度研究方法、应用视角、分析性概念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但也存在局限。中国的非正式制度和治理研究前景广阔,可以在扎根中国实践、加强理论对话的基础上,构建更具中国特色的制度研究理论体系,为政治学主流理论贡献学术增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制度 非正式治理 制度主义 国家治理
下载PDF
非正式制度与村庄协商的运转——S村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文玉 宋伟佳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63-74,共12页
关于乡村协商,学者们多以“现代型模”作为参照体系,关注正式制度嵌入和安排在乡村协商运转中的重要性。通过对S村的个案研究,本文发现非正式制度在积极地支持村庄协商的运转,其作用于村庄协商的机理,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血缘理性民... 关于乡村协商,学者们多以“现代型模”作为参照体系,关注正式制度嵌入和安排在乡村协商运转中的重要性。通过对S村的个案研究,本文发现非正式制度在积极地支持村庄协商的运转,其作用于村庄协商的机理,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血缘理性民情,塑造出非正式协商结构,带来朴素的“包容协商”格局;二是传统精英认同,塑造出非正式协商权威,带来平等的“精英协商”格局;三是隐形公共约定,塑造出非正式协商规范,带来乡土的“道德协商”格局。上述三个方面共同描绘出了一幅由非正式制度而建构出来的具有良好协商秩序和效果的乡土协商画面,同时也表明乡村协商的推进需要注重发掘和利用传统资源,在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寻求到一种良性的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制度 村庄协商 乡土社会 传统性 现代性
下载PDF
性别与腐败:基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分析
12
作者 涂文燕 《廉政学研究》 2023年第2期27-40,285,286,共16页
女性公职人员是否比男性更加清廉?现有研究认为,在腐败机会增多和网络蔓延的环境中,腐败的性别差异将会被制度环境消解。然而,这些研究没有考虑到即便处于同一制度环境下,两性能够获得的腐败机会和网络也仍然存在巨大差异。对中国公职... 女性公职人员是否比男性更加清廉?现有研究认为,在腐败机会增多和网络蔓延的环境中,腐败的性别差异将会被制度环境消解。然而,这些研究没有考虑到即便处于同一制度环境下,两性能够获得的腐败机会和网络也仍然存在巨大差异。对中国公职人员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女性公职人员对腐败的容忍度显著低于男性。非正式制度如庇护网络是导致女性腐败容忍度低于男性的一个关键中介变量。女性通常被排斥在庇护网络之外,而这些关系网络正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女性对正式制度有更高的遵从度是导致其腐败容忍度低于男性的又一重要中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腐败容忍度 庇护网络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下载PDF
基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关系的算法规制研究
13
作者 魏诗琪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第4期202-204,共3页
大数据时代,算法应用横向扩展,机器学习纵向延伸,使得网络公共领域逐渐被算法秩序统治。算法在为人们带去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触碰了实体法律的边界。从经济理性、工具理性及公共理性三重理性,提出利益、技术、价值三维框架。指出在数... 大数据时代,算法应用横向扩展,机器学习纵向延伸,使得网络公共领域逐渐被算法秩序统治。算法在为人们带去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触碰了实体法律的边界。从经济理性、工具理性及公共理性三重理性,提出利益、技术、价值三维框架。指出在数据收集、模型搭建及运算、模型输出及应用过程中,算法应用所暴露的侵权问题。阐释算法规制的逻辑起点,以论证算法亟待规制的必要性。引入“第三域”概念,考察算法规制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互动关系。结论指出,算法规制过程中,应兼纳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长,营造适度的制度空间,以达到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域” 算法规制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下载PDF
非正式制度对于中国中小型家族企业传承的影响
14
作者 罗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3年第9期0071-0074,共4页
企业的传承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安危,还会影响企业的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甚至可能影响整个行业的兴衰。中国经过40多年的市场经济发展,第一代家族企业陆续进入管理者新老更替及全力交迭的时期,企业传承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中国是一个具有独... 企业的传承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安危,还会影响企业的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甚至可能影响整个行业的兴衰。中国经过40多年的市场经济发展,第一代家族企业陆续进入管理者新老更替及全力交迭的时期,企业传承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中国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的国家,其文化、传统和伦理在家族企业传承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文化这种非正式制度对企业继承的影响很容易被忽视。本文通过对文化维度的深入理解,运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和扎根理论,分析了中国非正式制度对家族企业继承的影响,构建了非正式制度对家族企业继承影响的一般模型。本研究希望能填补非正式制度对家族企业继承影响的理论空白,对未来家族企业继承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制度 文化 家族企业传承
下载PDF
非正式制度对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王宇晨 孔少华 《商业观察》 2023年第1期57-60,共4页
制度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推动作用,非正式制度是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样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影响,文章通过分析和界定非正式制度,着重探究该制度对绿色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非正式制度对绿色经济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 制度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推动作用,非正式制度是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样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影响,文章通过分析和界定非正式制度,着重探究该制度对绿色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非正式制度对绿色经济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非正式制度的存在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经济规律相适应的情况下,能够显著提高经济发展实效;反之,很可能会阻碍经济发展。从多年的发展实践中可以看出,非正式制度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因此通过分析非正式制度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找到制度创新的路径和着力点,不仅能够丰富相关研究理论,同时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制度 绿色经济 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非正式制度约束对农村经济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姜广东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5-40,共6页
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需要普遍信任的社会结构和平等的价值观 ,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决定了它与此相悖的价值观和信任结构 ,这种倾向在农村表现得尤为明显。农村浓烈的传统文化背景和供给不充分的正式制度使非正式制度安排严重冲击正式... 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需要普遍信任的社会结构和平等的价值观 ,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决定了它与此相悖的价值观和信任结构 ,这种倾向在农村表现得尤为明显。农村浓烈的传统文化背景和供给不充分的正式制度使非正式制度安排严重冲击正式制度安排 ,致使农村难以形成可由第三方裁决的正规契约 ,不利于经济组织的可持续成长。要淡化传统体制和文化对经济组织的负面影响 ,农村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自由流动取决于产权的明晰化。确定农地的私有权、废除现有的户籍制度成为实现这一切的根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制度约束 影响 农村经济组织 正式制度安排 非正式制度安排 泛家族主义 要素流动 中国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下的企业非正式制度安排分析
17
作者 雷洪 《肇庆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59-61,104,共4页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文化力量的强弱,已经成为决定国际竞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企业必须重视以企业文化为主的非正式制度的建设,以人为本,实行跨文化管理,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求得发展。
关键词 非正式制度安排 经济全球化 企业文化 跨文化管理 企业非正式制度 人本管理 管理创新
下载PDF
农民增收的非正式制度障碍和对策研究
18
作者 杨文森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95-97,共3页
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在起伏中发展,城乡差距呈不断扩大的势头。这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很多学者从多角度、多方面对此进行研究,文章拟应用制度经济学的有关原理,从农民增收困难的非正式制度障碍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找出解决... 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在起伏中发展,城乡差距呈不断扩大的势头。这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很多学者从多角度、多方面对此进行研究,文章拟应用制度经济学的有关原理,从农民增收困难的非正式制度障碍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找出解决农民增收困难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增收 非正式制度障碍 非正式制度 对策研究
下载PDF
少数民族村落传统体育的非正式制度研究——以壮、侗、苗、瑶等少数民族古村落为例 被引量:14
19
作者 孙庆彬 吴光远 +1 位作者 周家金 朱波涌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4-69,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考察少数民族村落的体育非正式制度,探究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非正式制度的变迁机理。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非正式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体育筹划规则、体育参与资格、体育礼仪规范、体育动作规则、体育器具规...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考察少数民族村落的体育非正式制度,探究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非正式制度的变迁机理。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非正式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体育筹划规则、体育参与资格、体育礼仪规范、体育动作规则、体育器具规范、体育服饰规范、体育禁忌、体育奖惩规则等。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非正式制度的目标价值有:约束体育行为,维护公正公平;规范动作程式,固化体育内涵;追怀祖先圣贤,祭祀本土神灵。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非正式制度借助民间组织权威和社会舆论等软控制手段,规范村民的体育行为。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机理:生存环境的变化是村落体育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推动力量;环境变化引起体育生活方式的改变,继而引起体育价值观的改变,最终引导体育非正式制度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村落 传统体育 非正式制度 非正式规则
原文传递
非正式制度保护与企业创新投入——基于中国民营上市企业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梁强 李新春 郭超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7-110,共14页
由于市场转型时期正式制度的缺失和较高的执行成本,非正式制度成为保护企业创新的一种有效策略。本文据此考察中国民营企业政治关系、商业协会和专业协会形成的关系网络作为非正式制度对企业创新的保护效应,以175家民营上市公司2005—2... 由于市场转型时期正式制度的缺失和较高的执行成本,非正式制度成为保护企业创新的一种有效策略。本文据此考察中国民营企业政治关系、商业协会和专业协会形成的关系网络作为非正式制度对企业创新的保护效应,以175家民营上市公司2005—2007年的数据进行经验研究发现:根据企业技术密集程度的不同,创新的非正式制度保护效应具有显著差异;商业协会和专业协会网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保护效应能够激励企业进行创新投入,同时该保护策略的激励效应受到正式制度环境的负向调节;而在非高新技术企业,政治关系和商业协会的保护机制有利于激励企业的创新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制度 产权保护 民营企业 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