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2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高年级非正式群体:“新样态”及引导策略——以H小学五年级X班为个案
1
作者 岳涛 陈小玲 陈剑光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2-57,共6页
随着年龄增长,小学生社交更加主动,在高年级中非正式群体表现明显。如何有效引导、“兴其利而除其弊”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本研究以格尔茨“深描”之眼,立足于对个案班级的深入观察与互动,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传统特... 随着年龄增长,小学生社交更加主动,在高年级中非正式群体表现明显。如何有效引导、“兴其利而除其弊”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本研究以格尔茨“深描”之眼,立足于对个案班级的深入观察与互动,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传统特征的基础上也表现出一些“新样态”:如群体间的相对独立又嵌套、“亲学校”与“反学校”间的文化游移、排他性与吸纳性的共存、非正式与“正式”的交织等。其存在有助于小学生的情感维系和社会化体验,同时也带来放逐、迷失与内耗。究其根源,则既有主观上的心理需求及相似性,也有客观上的地缘、亲缘和业缘因素。基于此,作为管理者应该扶正抑邪,分而治之;抓住核心,动员转化;适时激励,牵引动机;关注留守,情感融化。从而正向引导非正式群体、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健康社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 非正式群体 引导
下载PDF
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李乃文 房小凯 牛莉霞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15,共7页
为探讨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作用机制,引入安全心理资本与安全内驱力,构建链式中介模型。首先基于文献述评提出4种假设,采用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安全心理资本、安全内驱力和不安全行为4种量表制成结构化问卷;然后筛选保留... 为探讨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作用机制,引入安全心理资本与安全内驱力,构建链式中介模型。首先基于文献述评提出4种假设,采用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安全心理资本、安全内驱力和不安全行为4种量表制成结构化问卷;然后筛选保留516份有效矿工样本,并定量研究;最后通过样本数据分析和检验验证链式中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可直接负向影响矿工不安全行为;通过安全心理资本和安全内驱力的独立中介及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矿工不安全行为。因此,增强非正式群体凝聚力,提高个体的安全心理资本和安全内驱力,能够有效降低矿工不安全行为的频率,预防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群体凝聚力 不安全行为 安全心理资本 安全内驱力 链式中介
原文传递
非正式群体安全氛围对建筑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
3
作者 赵航 刘红勇 郑俊巍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38,共9页
为探索建筑行业非正式群体安全氛围对建筑工人行为的影响,基于已有文献,结合人际关系理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构建非正式群体安全氛围与建筑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通过问卷回收和筛选,得到有效问卷465份,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 为探索建筑行业非正式群体安全氛围对建筑工人行为的影响,基于已有文献,结合人际关系理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构建非正式群体安全氛围与建筑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通过问卷回收和筛选,得到有效问卷465份,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Bootstrap法进行实证研究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非正式群体安全氛围显著正向影响建筑工人安全行为;非正式群体自发形成的行为规范以及建筑工人的个体行为意向在非正式群体安全氛围与建筑工人安全行为之间发挥显著中介作用。从结果来看,要想降低建筑行业事故率,对于在建筑行业中所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因素不容忽视,且应该时刻关注建筑行业中的非正式群体行为规范,并积极引导非正式向正式靠拢,改变建筑工人个体不正确的行为意向,才能进一步减少建筑行业安全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群体 安全氛围 建筑工人 安全行为 链式中介
原文传递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育人效果探析
4
作者 张燕园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99-102,共4页
新媒体时代,思政领域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基于非正式群体时代特点和类型分析,结合新媒体时代提供的新际遇,思政课教师以期通过激励核心人物,规范管理模式,融合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创新教育模式和... 新媒体时代,思政领域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基于非正式群体时代特点和类型分析,结合新媒体时代提供的新际遇,思政课教师以期通过激励核心人物,规范管理模式,融合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创新教育模式和技术手段,发挥协同育人效应,切实提升对非正式群体的育人效果,培养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群体 新媒体 创新 核心人物 协同效应
下载PDF
发挥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育人效应
5
作者 杨勇诚 《江苏教育》 2023年第6期21-23,共3页
学生往往以友谊为交往的基础,以情感为维系交往的纽带,自然而然形成了各式各样的非正式群体。学校把握非正式学生群体的基本特征和内在优势,寻找以同伴影响开展自我教育的途径与方式,有利于强化非正式学生群体交往的积极效应,发挥其育... 学生往往以友谊为交往的基础,以情感为维系交往的纽带,自然而然形成了各式各样的非正式群体。学校把握非正式学生群体的基本特征和内在优势,寻找以同伴影响开展自我教育的途径与方式,有利于强化非正式学生群体交往的积极效应,发挥其育人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群体 同伴学习 自我教育
下载PDF
多元背景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非正式群体的影响及有效引导策略研究
6
作者 郑豪杰 《广东教育(职教)》 2023年第10期57-59,共3页
高职院校中同乡会、社团组织以及班级中因为共同爱好自发成立的组织等都属于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通过著名的霍桑实验提出。他认为,这些非正式群体中有明确的核心人物和精神领袖,以共同的道德标准和... 高职院校中同乡会、社团组织以及班级中因为共同爱好自发成立的组织等都属于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通过著名的霍桑实验提出。他认为,这些非正式群体中有明确的核心人物和精神领袖,以共同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为约束,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非正式群体是相对正式群体而言的,它是指社会成员在交往中,因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等影响而自发形成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没有固定的编制要求,也没有明确的组织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群体 霍桑实验 高职院校 精神领袖 组织运行机制 同乡会 社团组织 行为准则
下载PDF
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周永平 袁婷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6年第4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非正式群体 学生群体 校园 和谐 学生非正式群体 主要对象 教育资源 学校 教学
下载PDF
组织内的利益性非正式群体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艳巧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8-89,共2页
利益性非正式群体是群体成员利用群体权力资源和关系资源,使自己的意愿复合到行政决策中来追求自身权力、利益最大化的群体,它在组织中的活动影响管理效率的提升,对组织的健康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已成为管理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利益性非正式群体是群体成员利用群体权力资源和关系资源,使自己的意愿复合到行政决策中来追求自身权力、利益最大化的群体,它在组织中的活动影响管理效率的提升,对组织的健康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已成为管理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以非正式群体分类为基础,考察组织内利益性非正式群体的含义、形成原因及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群体 利益性非正式群体 利益 科层制结构
下载PDF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卫星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7年第5期80-82,共3页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双重影响,因此,必须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行科学引导,强化管理,以充分发挥其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管理 和谐校园建设
下载PDF
“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萍 《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18-119,共2页
班级中往往存在着非正式群体 ,其中“反班级非正式群体”破坏性较强。本文分析了它的特点、成因、危害 ,并提出了使之教育转化的对策。
关键词 班级 非正式群体 “反班级非正式群体 破坏性 成因 危害 教育转化 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浅议对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引导
11
作者 陈立川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29-31,共3页
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多重视对正式学生组织的研究而忽视对非正式学生群体现象的研究,甚至忽略它的存在。但大量事实说明。
关键词 学生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现象 学生管理干部 正式组织 学生工作 公安院校学生 学生管理工作 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 群体
下载PDF
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和沟通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邱梦娟 祁神军 +1 位作者 张云波 吴国来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182-188,共7页
为探究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和沟通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首先,界定建筑工人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和沟通的研究范畴,识别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其次,构建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和沟通与不安全行为影响机理模型.基于实地调研数据,采用SPSS... 为探究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和沟通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首先,界定建筑工人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和沟通的研究范畴,识别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其次,构建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和沟通与不安全行为影响机理模型.基于实地调研数据,采用SPSS和AMOS软件工具进行模型拟合.研究结果表明: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和沟通均对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安全意识和安全动机分别受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和群体沟通的影响,并最终作用于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工作压力是重要的中介变量,受到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和沟通的影响,对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及安全意识均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群体凝聚力 非正式群体沟通 工作压力 不安全行为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牟德刚 潘从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5-47,55,共4页
学生非正式群体对学校教育管理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本文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管理问题。
关键词 高校 非正式群体 调查研究 教育管理 大学生
下载PDF
班级内青少年非正式群体认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安秋玲 王小慧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4-97,共4页
青少年的群体认同影响个体的自我发展。对小五、初二和高二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群体的“情感投入”“体验承诺”和“认知”存在显著差别。小五学生属于一种“幼稚型”群体认同,初二和高二学生属于一种“理智型”群... 青少年的群体认同影响个体的自我发展。对小五、初二和高二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群体的“情感投入”“体验承诺”和“认知”存在显著差别。小五学生属于一种“幼稚型”群体认同,初二和高二学生属于一种“理智型”群体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认同 非正式群体 青少年
下载PDF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分类管理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涛 崔德明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34,共2页
当前,名目繁多、形式多样的各种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全国各类高校中逐渐兴起并蓬勃发展。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定义、类型、特点、形成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行分类管理的基本原则及主要策... 当前,名目繁多、形式多样的各种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全国各类高校中逐渐兴起并蓬勃发展。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定义、类型、特点、形成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行分类管理的基本原则及主要策略,对我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行研究,旨在达到有效教育及管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非正式群体 分类管理研究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特征与干预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伟 陈迎春 王军云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74-76,共3页
随着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网络在日常生活中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深。而作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网络使用和服务的主要对象,对其进行研究对于高校教育和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特征的基础上,找出其在... 随着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网络在日常生活中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深。而作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网络使用和服务的主要对象,对其进行研究对于高校教育和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特征的基础上,找出其在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下一步高校管理中对这一群体所应采取的可行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大学生 非正式群体
下载PDF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特征及其管理问题浅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曹麒麟 曲思伟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年第4期107-108,118,共3页
大学生一直都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群体。在大谈人才战略的今天,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更是全民包括学生、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殷切期望。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大学生的行为取向发生了新变化,而集群性是其最... 大学生一直都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群体。在大谈人才战略的今天,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更是全民包括学生、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殷切期望。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大学生的行为取向发生了新变化,而集群性是其最基本的特点。通过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对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非正式群体 特征 管理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教育对策 被引量:6
18
作者 潘从义 牟德刚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3-135,共3页
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时代的要求。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非正式群体教育越来越引起高校教育管理者的重视。文章在充分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非正式群体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能充分发挥自... 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时代的要求。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非正式群体教育越来越引起高校教育管理者的重视。文章在充分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非正式群体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群体 和谐校园文化 途径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原因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潘从义 牟德刚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103,共3页
新时期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客观存在且长期延续,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为进一步科学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帮助大学生顺利成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打下基础。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非正式群体
下载PDF
聘用护士非正式群体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彭苹 周佳 唐艳平 《护理管理杂志》 2007年第4期58-58,60,共2页
目的探讨聘用护士非正式群体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在临床工作中正确引导和使用聘用护士非正式群体,使其与科室工作目标一致。结果聘用护士队伍稳定,护理质量稳步上升。结论加强聘用护士非正式群体的管理,能有效地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目的探讨聘用护士非正式群体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在临床工作中正确引导和使用聘用护士非正式群体,使其与科室工作目标一致。结果聘用护士队伍稳定,护理质量稳步上升。结论加强聘用护士非正式群体的管理,能有效地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促进科室工作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聘用护士 非正式群体 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