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气管内插管局部麻醉在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多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张名文 朱美婷 +3 位作者 梁涛 邓江波 谭军源 范奕送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11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非气管内插管局部麻醉在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ETS)治疗多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5月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多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 目的探讨非气管内插管局部麻醉在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ETS)治疗多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5月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多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ETS治疗,对照组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非气管内插管局部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术后恢复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费用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麻醉准备时间及总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清醒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咽喉不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VAS评分、代偿性多汗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S治疗多汗症中采用非气管内插管局部麻醉能够缩短麻醉准备时间,缩短患者术后清醒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咽喉不适发生率,减少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汗症 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 非气管内插管局部麻醉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并发症
下载PDF
非气管内插管局部麻醉在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建勇 张春侠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7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非气管内插管局部麻醉在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210例行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的手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5例。对照组患者行气管内插... 目的探讨非气管内插管局部麻醉在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210例行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的手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5例。对照组患者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研究组患者行非气管内插管局部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效果、术后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代偿性多汗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麻醉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总操作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咽喉不适发生率、术后6 h VAS评分、治疗费用明显更优(P<0.05)。结论非气管内插管局部麻醉可有效避免气管插管对机体的损伤,麻醉效果好,且术后恢复快、花费少,疗效安全可靠,值得在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内插管 局部麻醉 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
下载PDF
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硬膜外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丁明 戎国祥 潘忠军 《天津医药》 2025年第4期411-415,共5页
目的探讨非插管胸腔镜手术硬膜外麻醉下单操作孔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80例NSCLC患者,采用倾向得分临近匹配法进行匹配后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各45例。A组实施非插管胸腔镜手术硬膜外麻醉下单操作孔手术,... 目的探讨非插管胸腔镜手术硬膜外麻醉下单操作孔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80例NSCLC患者,采用倾向得分临近匹配法进行匹配后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各45例。A组实施非插管胸腔镜手术硬膜外麻醉下单操作孔手术,B组实施非插管胸腔镜手术硬膜外麻醉下三操作孔手术,C组实施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单操作孔手术,D组实施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三操作孔手术。比较4组麻醉相关指标,手术相关指标和手术前1 d、术后1个月CD3^(+)、CD4^(+)、CD4^(+)/CD8^(+),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和用力肺活量(FVC)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和B组麻醉准备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C组和D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少于C组和D组(P<0.05);与其他3组比较,A组术后引流、住院时间最短,术后1个月CD3^(+)、CD4^(+)、CD4^(+)/CD8^(+)和FEV1、FVC、MVV最高(P<0.05);术后1个月,4组CD3^(+)、CD4^(+)和CD4^(+)/CD8^(+)、FEV1、FVC和MVV均低于术前1 d,A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非插管胸腔镜手术硬膜外麻醉下单操作孔手术可提高NSCLC患者临床疗效,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 麻醉 硬膜外 气管插管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 阿片类药物
下载PDF
保留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麻醉电视胸腔镜手术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金华 麦永锴 郭兆麟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11期49-51,共3页
在中国医疗技术发展下,腹腔镜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特别对胸科疾病治疗中,如双腔支气管导管,能达到单肺通气,使手术中获得的视野更大,在外科手术中发挥重要的应用价值。基于双腔管气管插管引起的肺部感染、心脏功能损伤以及神经肌肉阻滞... 在中国医疗技术发展下,腹腔镜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特别对胸科疾病治疗中,如双腔支气管导管,能达到单肺通气,使手术中获得的视野更大,在外科手术中发挥重要的应用价值。基于双腔管气管插管引起的肺部感染、心脏功能损伤以及神经肌肉阻滞等并发症,使麻醉科和胸外科对保留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麻醉电视胸腔镜手术予以重点关注。本文通过麻醉方式、适应证和禁忌证方面分析,明确保留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麻醉电视胸腔镜手术的应用作用,彰显其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呼吸 气管插管 麻醉 胸腔镜手术 综述
下载PDF
评估胸腔镜手术中采用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保留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麻醉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陈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4期092-095,共4页
评估于胸腔镜手术中,采取胸椎旁神经阻滞+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为主的应用成效。方法 录入的62例病例,均符合本研究条件,最早纳入时间2023年3月,最晚截止时间2024年3月,将62例病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两个组别,其中接受气管插管麻醉... 评估于胸腔镜手术中,采取胸椎旁神经阻滞+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为主的应用成效。方法 录入的62例病例,均符合本研究条件,最早纳入时间2023年3月,最晚截止时间2024年3月,将62例病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两个组别,其中接受气管插管麻醉的病例归于对照组,剩余病例则接受胸椎旁神经阻滞+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纳入观察组,每组均有31例。对不同组别的总体成效进行对比。结果 分析临床麻醉成效的数据,不难发现,对照组为93.55%,与观察组的96.77%相差不大(P>0.05),观察组的麻醉诱导后30分钟心率(HR)较麻醉前有所增加,且相较于对照组,其增幅相对较小,形成统计学差异(P<0.05)。在进行麻醉30分钟后,在平均动脉压(MAP)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上,观察组明显有下降趋势,与对照组形成差异(P<0.05);在麻醉过程中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上,观察组较麻醉前上升趋势明显,相比对照组,有一定差异(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概率为22.58%,较观察组的3.23%更低(P<0.05);整体手术的相关指标数据,于手术持续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恢复进食以及住院疗养所需时间等层面上,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用时更短(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下,两种麻醉途径均展现出优异的麻醉效果。然而,采用胸椎旁神经阻滞结合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策略,能显著提升患者的术中状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促进术后康复进程,缩短住院周期,并带来更为积极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胸椎旁神经阻滞 保留自主呼吸 气管插管麻醉
原文传递
艾司氯胺酮在非气管插管全麻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王欣悦 赵德旭 金延武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3期337-343,共7页
随着无痛舒适化医疗理念的不断推广,全身麻醉已广泛应用于无痛诊疗、围术期舒适管理以及疼痛管理等多个领域,以提升患者的整体医疗体验。非插管全麻手术是一种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但不需要使用气管插管来维持呼吸道通畅的手术方式,它避免... 随着无痛舒适化医疗理念的不断推广,全身麻醉已广泛应用于无痛诊疗、围术期舒适管理以及疼痛管理等多个领域,以提升患者的整体医疗体验。非插管全麻手术是一种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但不需要使用气管插管来维持呼吸道通畅的手术方式,它避免了传统气管插管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如喉痉挛、气道损伤及术后咽喉疼痛等,提高了患者的术后舒适度,但非插管全身麻醉也存在可能发生呼吸和循环抑制的局限性,因此寻找到合适的药物和麻醉方案尤为重要。艾司氯胺酮(Esketamine)是由氯胺酮中分离的一种高亲和性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非竞争性抑制剂,广泛应用于麻醉诱导与维持、急慢性疼痛管理、精神疾病以及急危重症的治疗等领域。艾司氯胺酮具有强效的镇静和镇痛作用,并且其代谢清除迅速,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小,是非插管全麻手术的理想麻醉药物选择。然而,由于其可能引发神经精神类不良反应,其临床使用中的剂量与应用策略仍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综述了艾司氯胺酮的药理学特性,并对其在非插管全身麻醉手术中的优势与局限性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With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the concept of painless and comfortable medical treatment, general anesthesia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such as painles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erioperative comfort management and pain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 overall medical experience of patients. Non-intubated general anesthesia surgery is a surgical method that is performed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but does not require the use of tracheal intubation to maintain airway patency. It avoids complications that may be caused by traditional tracheal intubation, such as laryngospasm, airway injury and postoperative sore throat, and improves the postoperative comfort of patients. However, non-intubated general anesthesia also has the limitation of respiratory and circulatory depression, so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find the appropriate drug and anesthesia program. Esketamine is a high-affinity non-competitive inhibitor of N-methyl-D-aspartate (NMDA) receptor isolated from ketamine,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s of anesthesia induction and maintenance, acute and chronic pain management, mental disease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severe diseases. Esketamine has a strong sedative and analgesic effect, and its metabolic clearance is rapid, with little effect on the respiratory and circulatory systems, which is an ideal anesthetic drug choice for non-intubation general anesthesia surgery. However, since it may cause neuropsychiatric adverse reactions, its dosage and application strategy in clinical use still need to be further explored and studied. Based on the above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harma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sketamine, and analyzes its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in non-intubated general anesthesia surger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气管插管全麻 麻醉药物 麻醉方案 不良反应 疼痛管理
下载PDF
肩高头后仰位对非插管全身麻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气道梗阻和低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光顺 汪亚宏 +3 位作者 全宇航 叶克中 张祥武 吕志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0-575,共6页
目的观察肩高头后仰位对非插管全身麻醉纤维支气管镜(FOB)检查术中气道梗阻和低氧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无痛FOB检查的患者170例,男97例,女73例,年龄18~64岁,BMI 18.5~28.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D... 目的观察肩高头后仰位对非插管全身麻醉纤维支气管镜(FOB)检查术中气道梗阻和低氧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无痛FOB检查的患者170例,男97例,女73例,年龄18~64岁,BMI 18.5~28.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D组,n=84)和对照组(C组,n=83)。D组采用肩高头后仰位,C组采用平卧位。两组均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普通内镜面罩吸氧8~10 L/min,当改良警觉/镇静(MOAA/S)评分≤1分时开始实施FOB检查。记录术中低氧及采取矫正措施例数,麻醉诱导前(T_(1))、麻醉诱导后1 min(T_(2))、气管内表面麻醉(T_(3))、FOB检查时(T_(4))及检查结束时(T_(5))的HR、SBP、DBP、SpO_(2)。记录T_(2)时腭后间隙和舌后间隙梗阻程度,术中声门显露情况和内镜医师操作舒适度。记录术后颈部不适、头痛、头晕和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组术中中度低氧、重度低氧、托下颌和辅助通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T_(1)时比较,两组T_(3)、T_(4)时HR明显增快(P<0.05),T_(2)、T_(4)、T_(5)时SBP和DBP明显降低(P<0.05),T_(2)时SpO_(2)明显升高(P<0.05),T_(4)时SpO_(2)明显降低(P<0.05);C组T_(3)时SpO_(2)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T_(4)时SpO_(2)明显升高(P<0.05),T_(2)时舌后间隙无梗阻发生率明显升高,完全梗阻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声门显露差发生率明显降低,内镜医师操作舒适度明显升高(P<0.05)。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肩高头后仰位可减轻非插管全身麻醉FOB检查术中的气道梗阻,降低术中低氧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 插管全身麻醉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 气道梗阻 低氧
下载PDF
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杨晓帆 张力为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980-1985,共6页
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应用,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术后气道并发症的发生。据研究报道,保留患者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正逐步在肺楔形切除术、肺大疱切除术、交感神经链切断术、胸膜肿物切除术等各类胸外科手术中被应用。对于严格选择... 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应用,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术后气道并发症的发生。据研究报道,保留患者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正逐步在肺楔形切除术、肺大疱切除术、交感神经链切断术、胸膜肿物切除术等各类胸外科手术中被应用。对于严格选择的胸外科患者,自主呼吸下非插管麻醉下VATS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充分证明。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技术,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因为它优于气管插管麻醉(例如手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出血量,术后恢复更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麻醉 胸外科 综述
下载PDF
寰枢椎骨折Halo支架植入患者清醒气管插管气道局部麻醉一例
9
作者 吕瑞兆 裘亚洲 王建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20,共2页
患者,男,58岁,160 cm, 60 kg, ASA Ⅱ级,因外伤致寰枢椎骨折入院,入院前1周在外院局麻下接受Halo支架植入术(图1A),以保持寰枢椎稳定,近日为进一步治疗来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代谢当量(metablic equivalent, MET)评分6分,NYHA心功能Ⅰ... 患者,男,58岁,160 cm, 60 kg, ASA Ⅱ级,因外伤致寰枢椎骨折入院,入院前1周在外院局麻下接受Halo支架植入术(图1A),以保持寰枢椎稳定,近日为进一步治疗来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代谢当量(metablic equivalent, MET)评分6分,NYHA心功能Ⅰ级,高血压病史5年,无糖尿病、心脏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史 寰枢椎骨折 代谢当量 心功能Ⅰ级 清醒气管插管 局部麻醉 入院前 植入术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瑞马唑仑在胸腔镜手术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效果的比较
10
作者 夏丰娜 杜平均 +3 位作者 王巧娜 刘杏棉 王海龙 贾云芬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228-233,共6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瑞马唑仑在胸腔镜手术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拟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瑞马唑仑组,每组37例。2组均采取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瑞马唑仑在胸腔镜手术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拟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瑞马唑仑组,每组37例。2组均采取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右美托咪定组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瑞马唑仑组用瑞马唑仑进行麻醉。比较2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神经递质[神经特异蛋白(neural specific protein,S100β)蛋白、神经元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phic factor,BDNF)]、麻醉效果、恢复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入室时(t_(0))比较,2组麻醉诱导后(t_(1))MAP、HR均较低,手术开始(t_(2))、手术结束(t3)时的MAP、HR较高,时间点及组间-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S100β、NSE、BDNF水平组间、时间点、组间-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2组的血清S100β、NSE均高于术前,BDNF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瑞马唑仑组的血清S100β、NSE均低于右美托咪定组,BDNF高于右美托咪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和瑞马唑仑组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马唑仑组苏醒时间、镇静深度达标时间均短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瑞马唑仑组(P<0.05)。结论瑞马唑仑与右美托咪定能改善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的生命体征,麻醉效果较好,但瑞马唑仑对患者神经递质指标的改善更为明显,苏醒时间、镇静深度达标所需时间较短,体动抑制发生率较低,更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瑞马唑仑 气管插管 全身麻醉 体动 血清学指标 恢复质量
下载PDF
非气管插管静脉麻醉技术在儿童口腔日间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吴超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24-027,共4页
研究非气管插管静脉麻醉技术在儿童口腔日间手术应用中的临床体会。方法 本研究以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间住院的282名儿童牙齿恐惧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术前进行口腔X线检查和全身健康检查,并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将两组患者分为两组,一... 研究非气管插管静脉麻醉技术在儿童口腔日间手术应用中的临床体会。方法 本研究以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间住院的282名儿童牙齿恐惧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术前进行口腔X线检查和全身健康检查,并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将两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常规麻醉,另一组采用不插管的方法。结果 282例儿童在全麻辅助下,全部成功。结论 非气管插管静脉麻醉技术下的口腔护理是一种安全、经济的方法。小儿手术后恢复较好,是小儿口腔保健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静脉麻醉 儿童口腔日间手术
下载PDF
非气管插管下自主呼吸麻醉单孔胸腔镜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策略研究
12
作者 姚金珍 张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252-255,共4页
此次研究中,着重分析非气管插管下自主呼吸麻麻醉单孔胸腔镜患者在应用围术期护理时的优势。方法 2022年1月至2024年8月这一时间节点,合计选择40名我院所收治的非气管插管下自主呼吸麻醉单孔胸腔镜患者,将以上参选对象随机划分为两组,... 此次研究中,着重分析非气管插管下自主呼吸麻麻醉单孔胸腔镜患者在应用围术期护理时的优势。方法 2022年1月至2024年8月这一时间节点,合计选择40名我院所收治的非气管插管下自主呼吸麻醉单孔胸腔镜患者,将以上参选对象随机划分为两组,并安排不同的护理形式,最终对护理结果进行讨论分析。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非气管插管下自主呼吸麻醉单孔胸腔镜手术围术期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在缓解负性情绪方面帮助较大,另外也可以提升整体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 气管插管 自主呼吸麻醉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非气管插管全麻联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牛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3-016,共4页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非气管插管全麻联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腹股沟疝患儿,按照麻醉方式等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非气管插管全麻联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腹股沟疝患儿,按照麻醉方式等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和罗哌卡因复合麻醉。比较2组患儿麻醉苏醒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心率、SPO2及血压变化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康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也较低(P<0.05)。两组患者术中心率、血压、SPO2稳定(P>0.05)。对照组术后心率和血压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指标稳定,无显著变化(P>0.05)。切皮时,两组患者HR和MAP低于术前(P<0.05),术毕时,对照组指标明显高于术前(P<0.05)。T2时,观察组HR和MAP高于对照组(P<0.05),T3时,观察组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小儿腹股沟疝修补中效果好,稳定患儿生命体征,缩短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气管插管全麻 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 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
下载PDF
非气管内插管局部麻醉应用于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星 孙岩 仲宁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979-2981,共3页
目的探讨非气管内插管局部麻醉应用于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70例行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的手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行非气管内插管局部麻醉(观察组),30例行气管内插管... 目的探讨非气管内插管局部麻醉应用于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70例行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的手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行非气管内插管局部麻醉(观察组),30例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麻醉效果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准备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总操作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未出现疼痛不适,术后均未发生任何手术相关并发症,无复发病例。观察组术后咽喉不适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中运用非气管内插管局部麻醉对机体的创伤较小,麻醉效果好,且能有效避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带来的各种危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交感神经切除术 气管内插管 手汗症 麻醉
下载PDF
局部黏膜麻醉联合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EMR术中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梁圣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1072-1075,共4页
目的:分析局部黏膜麻醉联合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术中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间在本院接受EMR治疗的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入组... 目的:分析局部黏膜麻醉联合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术中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间在本院接受EMR治疗的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81例,接受局部黏膜麻醉联合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81例,接受局部黏膜麻醉联合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炎症指标、应激指标、免疫指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观察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后血清中白介素-23(IL-23)、白介素-32(IL-32)、降钙素原(PCT)、β-内啡肽(β-E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2)观察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后血清中皮质醇(COR)、血管内皮素(ET)、甲状腺激素(TH)、胰岛素(Ins)等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3)观察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后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CD11b、CD18、CD20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CD56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局部黏膜麻醉联合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为EMR术患者提供足够的麻醉深度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术中全身炎症反应及应激反应,有助于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局部黏膜麻醉
下载PDF
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6
作者 庞文广 黄凤柳 +2 位作者 阳兴 叶敏 庞景灼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0期131-133,137,共4页
目的评价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进一步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需行胸腔镜手术的8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1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 目的评价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进一步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需行胸腔镜手术的8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1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胸腔镜手术麻醉方式,实验组采用非气管插管麻醉方式,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的恢复速度。结果两组的HR、MAP和Sp O2水平以及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麻醉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术后可下地活动时间及术后可进食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镜手术中应用非气管插管麻醉方式能够显著减少麻醉引起的不良反应,加快术后康复,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气管插管麻醉 肺疾病 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PDF
胸椎旁置管阻滞复合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蔡东妙 王庆祥 汪海松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29期144-146,共3页
目的:分析胸腔镜手术中应用胸椎旁置管阻滞复合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将对本科临床入选(2018年9月-2019年12月)的6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0,行气管插管麻醉)和观察组(n=30,... 目的:分析胸腔镜手术中应用胸椎旁置管阻滞复合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将对本科临床入选(2018年9月-2019年12月)的6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0,行气管插管麻醉)和观察组(n=30,行胸椎旁置管阻滞复合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和麻醉30 min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手术指标。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HR、MAP、PaO2、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30 min后,两组HR均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30 min后,对照组MAP、PaO2升高,观察组MAP、PaO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前和麻醉30 min后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30 min后PaCO2较对照组麻醉30 min后高(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均较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中应用胸椎旁置管阻滞复合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具备良好临床作用,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状态,缩短了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旁置管阻滞 保留自主呼吸 气管插管麻醉 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167例非气管插管麻醉胸腔镜肺部手术的快速康复护理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洁雅 李平东 +1 位作者 黄惠欣 宫玉翠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14期2183-2186,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麻醉下胸腔镜肺部手术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本院胸外科行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麻醉下胸腔镜肺大疱手术、肺楔形切除术、肺叶切除术患者共167例,其中男1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麻醉下胸腔镜肺部手术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本院胸外科行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麻醉下胸腔镜肺大疱手术、肺楔形切除术、肺叶切除术患者共167例,其中男108例、女59例,<65岁131例、>65岁36例。以快速康复理念进行围术期护理,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初筛风险分层及预防性肺康复训练;术后采取舒适护理,包括有计划及预防性干预疼痛、早期变换舒适体位、早期进食等;同时术后积极开展早期下床活动,并进行有效深静脉血栓的评估及预防。评价护理干预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167例患者术后进食时间为(7.03±2.05)h,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为(2.25±0.75)d,术后胸液引流量为(268.03±32.48)ml,术后住院时间为(5.24±1.73)d;患者术后漏气3例,肺部感染2例,肺不张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运用快速康复护理理念指导临床护理是必然趋势,在围术期对患者进行快速康复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器官功能早日恢复,提升患者舒适度,实现快速康复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麻醉 快速康复 胸腔镜 肺部手术 护理
下载PDF
可视化教学手段在非麻醉专业气管插管临床见习课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孟岩 王嘉锋 +2 位作者 薄禄龙 王昌理 邓小明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第4期119-120,共2页
气管插管术是所有临床医师的必备技能之一。对非麻醉专业学生开展气管插管教学课程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气道管理技术。然而由于操作的特殊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较明显的局限性。使用可视化技术进行气管插管带教是麻醉临床教学的重要形... 气管插管术是所有临床医师的必备技能之一。对非麻醉专业学生开展气管插管教学课程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气道管理技术。然而由于操作的特殊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较明显的局限性。使用可视化技术进行气管插管带教是麻醉临床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在非麻醉专业学生气管插管临床见习课教学中综合利用视频图像资料、教学模具和可视喉镜等多种可视化手段,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显著提高临床实践效果。总结可视化教学在非麻醉专业学生临床见习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应用,对如何采用可视化技术进行气管插管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技术 麻醉专业 气管插管 教学方法
下载PDF
非气管插管食管异物取出麻醉处理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龙 耿智隆 李兴福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88-488,共1页
病人,女,54岁。8h前患者就餐时误吞义齿,当时咽部疼痛、吞咽困难、咳嗽,无咯血、憋气及呼吸困难。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率107次/min,
关键词 食管异物 气管插管 麻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