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估胸腔镜手术中采用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保留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麻醉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陈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4期092-095,共4页
评估于胸腔镜手术中,采取胸椎旁神经阻滞+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为主的应用成效。方法 录入的62例病例,均符合本研究条件,最早纳入时间2023年3月,最晚截止时间2024年3月,将62例病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两个组别,其中接受气管插管麻醉... 评估于胸腔镜手术中,采取胸椎旁神经阻滞+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为主的应用成效。方法 录入的62例病例,均符合本研究条件,最早纳入时间2023年3月,最晚截止时间2024年3月,将62例病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两个组别,其中接受气管插管麻醉的病例归于对照组,剩余病例则接受胸椎旁神经阻滞+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纳入观察组,每组均有31例。对不同组别的总体成效进行对比。结果 分析临床麻醉成效的数据,不难发现,对照组为93.55%,与观察组的96.77%相差不大(P>0.05),观察组的麻醉诱导后30分钟心率(HR)较麻醉前有所增加,且相较于对照组,其增幅相对较小,形成统计学差异(P<0.05)。在进行麻醉30分钟后,在平均动脉压(MAP)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上,观察组明显有下降趋势,与对照组形成差异(P<0.05);在麻醉过程中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上,观察组较麻醉前上升趋势明显,相比对照组,有一定差异(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概率为22.58%,较观察组的3.23%更低(P<0.05);整体手术的相关指标数据,于手术持续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恢复进食以及住院疗养所需时间等层面上,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用时更短(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下,两种麻醉途径均展现出优异的麻醉效果。然而,采用胸椎旁神经阻滞结合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策略,能显著提升患者的术中状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促进术后康复进程,缩短住院周期,并带来更为积极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胸椎旁神经阻滞 保留自主呼吸 非气管插管麻醉
原文传递
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杨晓帆 张力为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980-1985,共6页
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应用,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术后气道并发症的发生。据研究报道,保留患者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正逐步在肺楔形切除术、肺大疱切除术、交感神经链切断术、胸膜肿物切除术等各类胸外科手术中被应用。对于严格选择... 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应用,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术后气道并发症的发生。据研究报道,保留患者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正逐步在肺楔形切除术、肺大疱切除术、交感神经链切断术、胸膜肿物切除术等各类胸外科手术中被应用。对于严格选择的胸外科患者,自主呼吸下非插管麻醉下VATS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充分证明。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技术,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因为它优于气管插管麻醉(例如手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出血量,术后恢复更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气管插管麻醉 胸外科 综述
下载PDF
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庞文广 黄凤柳 +2 位作者 阳兴 叶敏 庞景灼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0期131-133,137,共4页
目的评价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进一步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需行胸腔镜手术的8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1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 目的评价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进一步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需行胸腔镜手术的8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1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胸腔镜手术麻醉方式,实验组采用非气管插管麻醉方式,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的恢复速度。结果两组的HR、MAP和Sp O2水平以及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麻醉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术后可下地活动时间及术后可进食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镜手术中应用非气管插管麻醉方式能够显著减少麻醉引起的不良反应,加快术后康复,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非气管插管麻醉 肺疾病 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PDF
胸椎旁置管阻滞复合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蔡东妙 王庆祥 汪海松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29期144-146,共3页
目的:分析胸腔镜手术中应用胸椎旁置管阻滞复合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将对本科临床入选(2018年9月-2019年12月)的6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0,行气管插管麻醉)和观察组(n=30,... 目的:分析胸腔镜手术中应用胸椎旁置管阻滞复合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将对本科临床入选(2018年9月-2019年12月)的6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0,行气管插管麻醉)和观察组(n=30,行胸椎旁置管阻滞复合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和麻醉30 min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手术指标。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HR、MAP、PaO2、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30 min后,两组HR均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30 min后,对照组MAP、PaO2升高,观察组MAP、PaO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前和麻醉30 min后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30 min后PaCO2较对照组麻醉30 min后高(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均较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中应用胸椎旁置管阻滞复合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具备良好临床作用,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状态,缩短了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旁置管阻滞 保留自主呼吸 非气管插管麻醉 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167例非气管插管麻醉胸腔镜肺部手术的快速康复护理 被引量:6
5
作者 陈洁雅 李平东 +1 位作者 黄惠欣 宫玉翠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14期2183-2186,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麻醉下胸腔镜肺部手术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本院胸外科行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麻醉下胸腔镜肺大疱手术、肺楔形切除术、肺叶切除术患者共167例,其中男1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麻醉下胸腔镜肺部手术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本院胸外科行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麻醉下胸腔镜肺大疱手术、肺楔形切除术、肺叶切除术患者共167例,其中男108例、女59例,<65岁131例、>65岁36例。以快速康复理念进行围术期护理,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初筛风险分层及预防性肺康复训练;术后采取舒适护理,包括有计划及预防性干预疼痛、早期变换舒适体位、早期进食等;同时术后积极开展早期下床活动,并进行有效深静脉血栓的评估及预防。评价护理干预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167例患者术后进食时间为(7.03±2.05)h,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为(2.25±0.75)d,术后胸液引流量为(268.03±32.48)ml,术后住院时间为(5.24±1.73)d;患者术后漏气3例,肺部感染2例,肺不张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运用快速康复护理理念指导临床护理是必然趋势,在围术期对患者进行快速康复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器官功能早日恢复,提升患者舒适度,实现快速康复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气管插管麻醉 快速康复 胸腔镜 肺部手术 护理
下载PDF
气管插管和非气管插管麻醉在改良Miccoli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松 钟焕晖 +5 位作者 蒋忠军 包铮 王永东 罗平 曾娟 卢先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8期997-1000,共4页
目的:比较气管插管和非气管插管麻醉方法在改良Miccoli甲状腺术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的收集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期间行改良Miccoli术式的甲状腺肿瘤患者66例,其中研究组32例行非气管插管麻醉,对照组34例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目的:比较气管插管和非气管插管麻醉方法在改良Miccoli甲状腺术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的收集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期间行改良Miccoli术式的甲状腺肿瘤患者66例,其中研究组32例行非气管插管麻醉,对照组34例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主要研究终点:(1)非气管插管麻醉中转为气管插管麻醉的比率;(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中和术后6hVAS疼痛评分比较;(3)改良Miccoli术式中转为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的比率;(4)术后并发症比较:喉返神经功能和甲状旁腺功能;(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次要研究终点:(1)手术时间比较;(2)术中出血量和术后3d引流量比较。结果:非气管插管麻醉中转为气管插管麻醉的比率为0%;术中VAS疼痛评分研究组要高于对照组[(2.5±0.2)分VS(1.7±0.1)分,P<0.05],而术后6hVAS疼痛评分对照组要高于研究组[(3.7±0.4)分VS(2.2±0.2)分,P<0.05];对照组由改良Miccoli术式中转为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的比率高于研究组(χ2=4.852 9,P=0.027 6);研究组术后发生短暂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短暂性甲状旁腺功能降低1例,对照组分别为4例和1例,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d引流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颈丛阻滞辅助局部浸润麻醉"是适应改良Miccoli术式的非气管插管麻醉方式,具有安全有效、术后舒适度高、便于术中监测喉返神经以及更改为传统甲状腺手术方式比率低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气管插管麻醉 超声引导下颈丛阻滞 改良 Miccoli术式 甲状结节疾病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非气管插管麻醉胸腔镜手术不留胸管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牟晓玲 黄佳佳 李平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12期1946-1948,共3页
目的总结非气管插管麻醉胸腔镜手术不留胸管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将本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0例非气管插管麻醉胸腔镜手术不留胸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经验。结果全部病例无围... 目的总结非气管插管麻醉胸腔镜手术不留胸管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将本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0例非气管插管麻醉胸腔镜手术不留胸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经验。结果全部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无护理并发症发生,均康复出院。结论非气管插管麻醉胸腔镜手术不留胸管是一项新的技术,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干预,会使患者康复更加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管胸腔镜手术 非气管插管麻醉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一例非气管插管麻醉下行肋骨部分切除术患儿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谢娜 牟晓玲 黄佳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4期667-669,共3页
目的 总结一例非气管插管胸腔镜下行第六肋骨部分切除术并肋骨替代材料修复术患儿的护理体会,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本科于2018年1月15日收治一例右侧第六肋骨肿物的患儿,在术前加强对患儿的心理及营养干预,在术后早期加强对患儿的... 目的 总结一例非气管插管胸腔镜下行第六肋骨部分切除术并肋骨替代材料修复术患儿的护理体会,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本科于2018年1月15日收治一例右侧第六肋骨肿物的患儿,在术前加强对患儿的心理及营养干预,在术后早期加强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观察和护理;注意疼痛的护理及营养支持,加强心理护理。结果 患儿术程顺利,术后无感染、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后第4 d患儿出院。结论 对于非气管插管胸腔镜下行第六肋骨部分切除术并肋骨替代材料修复术患儿,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能有效地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儿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气管插管麻醉 胸腔镜手术 肋骨软骨瘤 儿童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胸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9
作者 郭忠宝 刘靖宇 +2 位作者 于静 徐晨 祁晓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170-171,共2页
研究胸腔镜手术病人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的安全性及缩短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的价值。方法:纳入94例胸腔镜手术病人开展本次研究,病人就诊时间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双腔气管插管组(47例)病人选择接受常规双腔气管... 研究胸腔镜手术病人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的安全性及缩短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的价值。方法:纳入94例胸腔镜手术病人开展本次研究,病人就诊时间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双腔气管插管组(47例)病人选择接受常规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非气管插管组(47例)病人选择接受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研究2组病人并发症发生概率,平均术后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时间。 结果:非气管插管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4.26%,与双腔气管插管组19.15%比较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气管插管组平均术后引流时间(1.17±0.19)d、平均住院时间(3.09±0.87)d,与双腔气管插管组的(3.21±1.24)d、(5.25±1.33)d比较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病人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的安全性及对缩短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的价值更加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 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下载PDF
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肺大泡患者手术治疗中的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承奇 黄若山 +2 位作者 李建钢 陈壁 侯波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6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肺大泡患者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2月在我院胸外科行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 目的探讨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肺大泡患者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2月在我院胸外科行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麻醉各指标、术后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最低SpO2、术中最高PETCO2、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胃肠道不适、声音嘶哑、咽部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WBC、IL-4、IL-6、IL-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肺大泡患者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术中对气道及肺的刺激少,更接近生理状态,有利于加快术后恢复速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抑制炎性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大泡手术 非气管插管麻醉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非气管插管麻醉保留自主呼吸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闵伟伟 沈琦斌 +1 位作者 李鸿伟 张建斌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2期282-284,共3页
目的探讨非气管插管麻醉下保留自主呼吸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湖州市中心医院非气管插管麻醉下保留自主呼吸进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74例,最终纳入48例作为观... 目的探讨非气管插管麻醉下保留自主呼吸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湖州市中心医院非气管插管麻醉下保留自主呼吸进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74例,最终纳入4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气管插管麻醉手术的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淋巴结清扫数目。结果两组行肺叶切除、肺段切除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行肺叶切除、楔形切除、肺段切除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麻醉时间、术后24小时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楔形切除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气管插管麻醉下保留自主呼吸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在术者、患者及麻醉条件适合的前提下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气管插管麻醉 胸腔镜手术 小细胞肺癌 快速康复
下载PDF
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8
12
作者 张科 吴奇勇 +1 位作者 邹志清 吴周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68-1070,共3页
目的探讨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2月,对40例自发性气胸行不插管静脉全麻复合椎旁神经阻滞下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行T_4~T_5水平椎旁神经阻滞麻醉,舒芬太尼、丙泊酚诱... 目的探讨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2月,对40例自发性气胸行不插管静脉全麻复合椎旁神经阻滞下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行T_4~T_5水平椎旁神经阻滞麻醉,舒芬太尼、丙泊酚诱导,意识消失后面罩呼吸机辅助通气,术中用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镇静镇痛,行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结果 4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气管插管全麻。麻醉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以及在手术室的总时间分别为(24.0±5.0)min、(15.0±10.0)min和(71.0±25.5)min;手术时间(31.0±10.0)min。术中血气分析Pa CO2(45.0±5.0)mm Hg,术后12小时血气分析Pa CO2(40.0±6.0)mm Hg。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1.5±0.5)d,术后住院时间(2.0±1.0)d。无术中大出血、术后出血二次手术。术后漏气1例,负压吸引保守治疗治愈。术后随访(12±4)月,无气胸复发。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气胸可以在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完成,创伤小,尤其对气管插管有高危因素者,但需要麻醉师和术者完美配合,手术技能培训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气管插管麻醉 单孔胸腔镜 自发性气胸
下载PDF
非气管插管麻醉保留自主呼吸下单孔胸腔镜手术临床报道 被引量:9
13
作者 朱少金 鲁美静 +7 位作者 王斌 尤琦 陶正 张岩 孙晓冬 丁伯应 陈永权 刘峰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分析非气管插管麻醉自主呼吸下单孔胸腔镜手术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19年6月行非气管插管麻醉保留自主呼吸下单孔胸腔镜手术1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肺癌9例,肺炎性疾病3例,肺部结核肉芽肿1例,硬化性肺泡细胞... 目的:分析非气管插管麻醉自主呼吸下单孔胸腔镜手术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19年6月行非气管插管麻醉保留自主呼吸下单孔胸腔镜手术1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肺癌9例,肺炎性疾病3例,肺部结核肉芽肿1例,硬化性肺泡细胞瘤1例,合并肺大泡1例。结果:14例患者的结节直径平均为(1.81±0.97)cm,术后禁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86±6.49)h和(4.21±1.53)d。结论:非气管插管麻醉保留自主呼吸下单孔胸腔镜在有选择的肺部结节患者中应用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并能避免气管插管、高压机械通气及肌松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气管插管麻醉 自主呼吸 单孔胸腔镜 肺结节
下载PDF
非气管插管麻醉病人的P_(ET)CO_2监测 被引量:9
14
作者 包全堂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9期472-473,共2页
关键词 非气管插管麻醉 PETCO2 监测 肺通气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对非气管插管麻醉患者围术期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治疗的安全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振亚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20期20-25,共6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on 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对非气管插管麻醉患者围术期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TRALI)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7年5月接收的60...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on 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对非气管插管麻醉患者围术期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TRALI)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7年5月接收的60例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系统治疗,对照组给予高流量面罩吸氧,试验组采用NIPPV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气分析、生理指标、预后及用药安全。结果:两组患者的p H在各个时间段内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不同方式的吸氧后,两组Pa CO_2、Pa O_2/Fi O_2水平在通气2、48 h后以及脱机后24 h均较通气前有明显改善,且试验组通气48 h后以及脱机后24 h Pa CO_2、Pa O_2/Fi O_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Sp O_2与MAP在各个时间段内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前两组患者HR、RR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不同方式的吸氧后,两组HR、RR水平在通气2、48 h后均较通气前有明显改善,且试验组HR、RR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躁动、嗜睡以及缺氧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者进展ARDS以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非气管插管麻醉患者围术期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疗效显著,改善血气分析指标,稳定其生命体征,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对其预后至关重要,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非气管插管麻醉 围术期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安全性
下载PDF
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车朋余 《系统医学》 2020年第9期85-87,共3页
目的探究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至两组,研究组患者实施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气... 目的探究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至两组,研究组患者实施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气管插管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临床指标进行评估调查。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显效率(45.00%)和总有效率(95.00%)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率(48.33%)和总有效率(96.67%)无明显差别,数据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0、1.010,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别,数据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0、1.100、0.920、0.980,P>0.05)。结论在非气管插管麻醉下进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不会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临床指标,对于具有气管插管禁忌的患者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对麻醉师的能力具有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气管插管麻醉 单孔胸腔镜 自发性气胸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非气管插管麻醉下胸腔镜肺癌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
17
作者 苗亚飞 刘伟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第21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对肺癌患者于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完成胸腔镜手术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84例肺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麻醉方法;对照组(42例):选择气管插管麻醉方法进行手术配合;观察组(42... 目的探讨对肺癌患者于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完成胸腔镜手术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84例肺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麻醉方法;对照组(42例):选择气管插管麻醉方法进行手术配合;观察组(42例):选择喉罩通气麻醉方法进行手术配合;对比麻醉结果。结果观察组肺癌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长、苏醒时长、排气时长、进食时长、平均住院时长以及下床时长均短于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肺癌患者呼吸道并发症总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42.86%),差异明显(P<0.05)。结论肺癌患者在接受胸腔镜手术期间,麻醉医师采用喉罩通气麻醉方法予以配合,对于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长、苏醒时长、排气时长、进食时长、平均住院时长以及下床时长缩短,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效果显著,最终对于肺癌患者的康复加快,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气管插管麻醉 胸腔镜肺癌手术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非气管插管麻醉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MMP-9、脂联素的影响
18
作者 杜巍 谢海辉 +5 位作者 卢星照 陈国标 黄锡安 郭裕良 扶志敏 彭山攀 《医学信息》 2025年第5期89-93,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非气管插管麻醉方式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后患者认知功能以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脂联素(ADP)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我院60例拟行电视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非插管自主呼吸麻醉... 目的探讨采用非气管插管麻醉方式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后患者认知功能以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脂联素(ADP)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我院60例拟行电视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非插管自主呼吸麻醉VATS组(观察组)和常规插管麻醉VATS组(对照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麻醉手术期间生命体征指标、动脉血氧指标、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麻醉苏醒情况。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于术前24 h、术后24 h、72 h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记录两组患者术后POCD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于手术切皮前30 min、术后24 h分别采集静脉血样检测血清MMP-9、ADP浓度。结果两组手术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PaO_(2)、SpO_(2)、PaCO_(2)、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呼之可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后24、72h的MMSE评分低于术前,观察组术后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切皮前30 min)比较,两组术后血清MMP-9浓度升高,ADP浓度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24 h血清MMP-9浓度低于对照组,血清ADP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插管自主呼吸麻醉方式应用于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中能够保证麻醉效果,维持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氧指标稳定,可以加快术后苏醒,可能通过抑制MMP-9表达和促进ADP分泌,减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气管插管麻醉 胸腔镜手术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脂联素
下载PDF
非气管内插管局部麻醉在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多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张名文 朱美婷 +3 位作者 梁涛 邓江波 谭军源 范奕送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11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非气管内插管局部麻醉在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ETS)治疗多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5月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多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 目的探讨非气管内插管局部麻醉在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ETS)治疗多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5月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多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ETS治疗,对照组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非气管内插管局部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术后恢复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费用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麻醉准备时间及总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清醒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咽喉不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VAS评分、代偿性多汗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S治疗多汗症中采用非气管内插管局部麻醉能够缩短麻醉准备时间,缩短患者术后清醒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咽喉不适发生率,减少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汗症 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 气管插管局部麻醉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并发症
下载PDF
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对肺结节及血流动力学、炎性指标的影响
20
作者 潘忠军 戎国祥 +2 位作者 丁明 殷优宏 张双龙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2期272-275,共4页
目的分析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对肺结节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9例行单孔胸腔镜下肺结节楔形切除术肺结节患者,术中采用非气管插管自主呼吸麻醉38例为观察组,采用双腔气管插管麻醉41例为... 目的分析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对肺结节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9例行单孔胸腔镜下肺结节楔形切除术肺结节患者,术中采用非气管插管自主呼吸麻醉38例为观察组,采用双腔气管插管麻醉4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2.75±0.49)分、下床活动时间(6.52±1.41)h、住院时间(8.82±1.25)d、麻醉苏醒时间(5.52±1.13)min及定向力恢复时间(7.24±1.38)min与对照组(3.28±0.64)分、(10.39±1.49)h、(11.40±2.09)d、(6.65±1.42)min、(8.76±1.80)min,观察组手术时间(97.52±9.67)min长于对照组(92.35±10.04)min(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动脉压(85.66±5.81)mmHg、心脏指数(2.45±0.26)L/min·m^(2)、每搏指数(12.23±1.38)%与对照组(89.48±6.91)mmHg、(2.77±0.22)L/min·m^(2)、(12.99±1.05)%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24 h C反应蛋白(70.35±11.48)mg/ml、白介素-6(76.35±15.15)pg/ml、肿瘤坏死因子α(8.55±1.38)pg/ml与对照组(100.59±16.40)mg/ml、(97.08±14.61)pg/ml、(12.94±2.18)pg/ml(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63%低于对照组21.95%(P<0.05)。结论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对肺结节的疗效佳,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可减轻炎性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气管插管麻醉 肺磨玻璃结节 血流动力学 炎性相关指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