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8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下脚料粗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对鲤鱼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乔卿梅 程茂高 +2 位作者 刘文慧 霍嘉欣 张超伦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103,108,120,121,共8页
为了提高黄芪下脚料中粗多糖的提取率并明确黄芪下脚料中粗多糖对鲤鱼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优化黄芪下脚料中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将100尾健康且体重接近的鲤鱼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中药对照组、低剂量... 为了提高黄芪下脚料中粗多糖的提取率并明确黄芪下脚料中粗多糖对鲤鱼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优化黄芪下脚料中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将100尾健康且体重接近的鲤鱼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中药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中药对照组饲喂添加0.1%黄芪粗多糖的基础饲料,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饲喂添加0.1%、0.2%、0.4%黄芪下脚料粗多糖的基础饲料,连续饲喂42 d,取鲤鱼尾静脉血液,测定溶菌酶(LZM)、碱性磷酸酶(AK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为93℃、提取时间为2.8 h、料液比为1∶30条件下黄芪下脚料粗多糖最大提取率为7.67%。中剂量组LZM、SOD活性都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AKP活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中药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LZM活性显著低于中剂量组(P<0.05),SOD活性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P<0.05),AKP活性低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黄芪下脚料粗多糖提取工艺后,可以从黄芪下脚料中提取到较高含量的粗多糖,且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0.2%黄芪下脚料粗多糖可以明显提高鲤鱼的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下脚料 粗多糖 响应面法 工艺优化 非特异性免疫
原文传递
复方中草药对小丑鱼非特异性免疫、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及对刺激隐核虫杀灭效果分析
2
作者 何丽斌 杨求华 +2 位作者 李慧耀 罗辉玉 郑乐云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2,共11页
刺激隐核虫寄生感染引起的“白点病”不仅危害水族箱观赏鱼类,还会对水族馆大水体海水观赏鱼带来毁灭性打击,是海水观赏鱼养殖业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本研究探讨了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复方中草药“XCY-1”(苦参、地肤子、蛇床... 刺激隐核虫寄生感染引起的“白点病”不仅危害水族箱观赏鱼类,还会对水族馆大水体海水观赏鱼带来毁灭性打击,是海水观赏鱼养殖业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本研究探讨了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复方中草药“XCY-1”(苦参、地肤子、蛇床子、黄芪、甘草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超微粉碎后收集备用)对小丑鱼血清、肝脏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肠道消化酶活性指标变化及不同用药方式对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投喂复方中草药“XCY-1”可使小丑鱼血清中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第21 d各项非特异性免疫指标达到最高值,其中20 g/kg剂量组效果最好,能显著提高小丑鱼的免疫能力;肠道中淀粉酶(AMS)、脂肪酶(LPS)和胰蛋白酶在各取样点活性均高于对照组,20 g/kg剂量组在各取样点胰蛋白酶和AMS活性高于其他剂量组,20 g/kg和40 g/kg剂量组在各取样点LPS活性最高。复方中草药“XCY-1”药浴对刺激隐核虫幼虫的体外杀灭结果显示:4 h内,50 mg/L药物浓度即对刺激隐核虫幼虫具有一定的杀灭效果,400 mg/L药物浓度即可杀灭全部幼虫;当药物浓度达到800 mg/L时,3 h内幼虫全部死亡。不同用药方式防治小丑鱼刺激隐核虫病:实验分为4组,A组20 g/kg剂量组,口服无药浴;B组20 g/kg剂量组,口服且同时按50 mg/L进行药浴;C组20 g/kg剂量组,口服且同时按100 mg/L进行药浴;D组为对照组,仅投喂基础饲料。结果显示:实验第6 d,A、B、C三个药物组与对照组的存活率分别为:51.1%、53.3%、57.7%、0,药物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个药物处理组每片鳃上仅有0~2个滋养体,对照组每片鳃上滋养体数量是用药组65倍。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XCY-1”可以提升小丑鱼血清、肝脏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肠道消化酶活性,对刺激隐核虫病起到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效果。20 g/kg剂量组、投喂时间14~21 d时效果最佳。该研究为开发无公害、环保型天然植物源杀虫药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小丑鱼 刺激隐核虫 中草药 非特异性免疫 消化酶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形体指标、非特异性免疫和水质的影响
3
作者 时凯 杨智青 +3 位作者 安晨 陈长宽 唐寿荣 唐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69-175,共7页
研究不同比例复方中草药对斑点叉尾鮰的生长性能、形体指标、非特异性及水质的影响,为复方中草药养殖斑点叉尾鮰提供科学依据。基础饲料中添加0.10%、0.15%、0.20%3种剂量的复方中草药,记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同时设置对照组,记为CK组... 研究不同比例复方中草药对斑点叉尾鮰的生长性能、形体指标、非特异性及水质的影响,为复方中草药养殖斑点叉尾鮰提供科学依据。基础饲料中添加0.10%、0.15%、0.20%3种剂量的复方中草药,记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同时设置对照组,记为CK组,每个分组设3个重复。选用初均质量350 g/尾的斑点叉尾鮰,每池30尾,饲养245 d,取样前停饲24 h,每池随机取3尾鱼,计算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饲料系数;测量长度、体质量,解剖后称重,计算肥满度(K)、肝重比、内脏比;血清测定SOD、LSZ、AKP、BCHE活性指标;水质测定pH值、氨氮含量、亚硝酸盐含量、余氯含量、盐度、总碱度。结果表明:(1)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极显著提高斑点叉尾鮰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肥料度(P<0.01),极显著降低饲料系数(P<0.01);(2)处理2与处理3的LSZ、BCHE和ACK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复方中草药能够降低养殖水体pH值、盐度及总碱度。试验结论:(1)复方中草药提高斑点叉尾鮰的生产性能和形体指标;(2)提高斑点叉尾鮰非特异性免疫指标,使鱼体在抗氧化、抗菌活性及代谢等方面得到显著改善;(3)改善斑点叉尾鮰池塘水质;(4)添加比为0.20%,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复方中草药 生产性能 形体指标 非特异性免疫 水质
下载PDF
大蒜素对黄鳝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程静 李丰 顾永豪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6期96-100,共5页
为研究大蒜素对黄鳝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以体重20.25±0.71 g的黄鳝为研究对象,将0(S_(1))、25(S_(2))、50(S_(3))和100(S_(4))mg/kg不同浓度的大蒜素添加到黄鳝基础饲料中,网箱饲养60 d,测定其生长性能和血清中的非特异性免... 为研究大蒜素对黄鳝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以体重20.25±0.71 g的黄鳝为研究对象,将0(S_(1))、25(S_(2))、50(S_(3))和100(S_(4))mg/kg不同浓度的大蒜素添加到黄鳝基础饲料中,网箱饲养60 d,测定其生长性能和血清中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显示,随着大蒜素添加量的增加,试验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添加量为50和100 mg/kg时效果较好。随着时间的推移,试验组相关免疫酶活性与对照组的差异开始逐渐显现,饲喂时间越长,差异相对越明显;第60天,试验组S_(3)和S_(4)血清中的T-AOC、SOD、CAT和LSZ活性均明显高于S_(1)组(P<0.05)。这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浓度的大蒜素可促进黄鳝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以添加量在50~100 mg/kg为宜,为寻求新型、无毒害的黄鳝饲料添加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黄鳝 生长性能 非特异性免疫 药食同源
下载PDF
复合菌培养物对奶牛生产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5
作者 李薛强 王岩 +6 位作者 刘世雄 李松建 杨岚 胡红莲 高民 陈灰 刘大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16-2424,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菌培养物对奶牛生产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择2胎次以及泌乳天数[(92.1±25.6)d]、产奶量[(36.8±4.6)kg/d]和乳蛋白质含量[(2.98±0.48)%]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菌培养物对奶牛生产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择2胎次以及泌乳天数[(92.1±25.6)d]、产奶量[(36.8±4.6)kg/d]和乳蛋白质含量[(2.98±0.48)%]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3 kg/d的复合菌培养物。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试验期间每日记录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每20 d采集1次牛奶测定乳成分;正试期开始和结束当天采集奶牛血液,测定乳成分以及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1)试验第41~60天,对照组奶牛平均日采食量比试验第1~20天降低了2.92%,而试验组提高了3.12%。试验第21~40天和第41~60天,试验组奶牛产奶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17(P<0.01)和2.42 kg/d(P<0.05)。试验期间,2组乳蛋白质和非脂乳固体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2)试验第60天,试验组奶牛血清溶菌酶(LZM)含量、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试验组奶牛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11.54%、22.09%和17.18%(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了35.38%(P<0.05)。结果提示,复合菌培养物能够显著提高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改善奶牛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菌培养物 奶牛 生产性能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不同脂肪酸对大菱鲆幼鱼生长、脂代谢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6
作者 窦曙光 刘成栋 +3 位作者 王旋 周慧慧 麦康森 何艮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67-1278,共12页
为揭示不同链长和不饱和度的脂肪酸对水产动物生长、脂代谢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研究挑选初始体重为(8.00±0.20) 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幼鱼作为实验对象,设置了添加不同链长和不饱和度脂肪酸的8种等氮等脂配合饲料... 为揭示不同链长和不饱和度的脂肪酸对水产动物生长、脂代谢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研究挑选初始体重为(8.00±0.20) 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幼鱼作为实验对象,设置了添加不同链长和不饱和度脂肪酸的8种等氮等脂配合饲料:对照组(CON)、棕榈酸组(PA)、硬脂酸组(SA)、油酸组(OA)、亚油酸组(LA)、亚麻酸组(ALA)、花生四烯酸组(AR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组(DHA/EPA),在18℃的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添加脂肪酸链长和不饱和度的增加,大菱鲆幼鱼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均有增高的趋势, ARA组WGR和SGR最高, DHA/EPA组PER最高。饲料中添加不同脂肪酸对大菱鲆幼鱼鱼体的灰分和水分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但鱼体的粗蛋白含量随着脂肪酸链长和不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加,粗脂肪含量随着脂肪酸链长和不饱和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脂肪酸链长和不饱和度的增加,大菱鲆幼鱼血浆胆固醇(T-CHO)含量逐渐降低,而血浆甘油三酯(TG)含量在SA组最高,在DHA/EPA组最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随着添加脂肪酸链长和不饱和度的增加而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相反的趋势。进一步对大菱鲆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检测得出,饲料中添加不同脂肪酸可以通过调控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FAS、PPARγ、SREBP1、PPARα和ACOX1)进而控制大菱鲆幼鱼鱼体的脂肪合成和分解。PA组的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最低,且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DHA/EPA组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含量最高,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最低。进一步对肝脏免疫基因定量得出, PA、SA组显著提高了促炎因子(IL-1β、IL-8、MyD88、NF-κB p65、TLR2、TLR8、TLR9和TNF-α)的基因表达量,且显著降低了抗炎因子的表达量(TGF-β),而LA、ALA、ARA和DHA/EPA组则呈现出相反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添加脂肪酸链长和不饱和度的增加,可以显著影响大菱鲆幼鱼的生长、脂代谢和非特异性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脂肪酸 生长 脂代谢 抗氧化 非特异性免疫 大菱鲆幼鱼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发酵浒苔对黑棘鲷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7
作者 胡晓伟 刘龙晖 +2 位作者 陈强 李文静 黎中宝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9-168,共10页
为探究发酵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对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本实验将浒苔发酵后,按比例(0%、2.0%、3.5%、5.0%、6.5%、8.0%)梯度添加到黑棘鲷基础饲料中;将360尾鱼随机分为... 为探究发酵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对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本实验将浒苔发酵后,按比例(0%、2.0%、3.5%、5.0%、6.5%、8.0%)梯度添加到黑棘鲷基础饲料中;将360尾鱼随机分为6组,饲喂各组对应饲料28 d后,采集相关样品并测量生长指标、非特异性免疫相关指标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研究显示:添加2.0%、3.5%和5.0%的发酵浒苔显著提高了黑棘鲷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其中,增重率分别提高了17.6%、20.6%和24.3%。在浒苔添加量为2.0%和5.0%时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分别降低了18.8%和16.3%;发酵浒苔的添加降低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其中,全体添加组TC含量显著降低(P<0.05),2.0%和8.0%的添加量显著降低了T G含量(P<0.05),2.0%、3.5%和8.0%的添加量显著降低了LDL-C含量(P<0.05);2.0%和3.5%的添加量显著提高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P<0.05);此外,添加2.0%发酵浒苔显著提高了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添加3.5%和5.0%发酵浒苔显著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且所有添加组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肠道淀粉酶(AMS)(除添加8.0%浒苔)和脂肪酶(LPS)活性显著提高(P<0.05)。研究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发酵浒苔能够提高黑棘鲷的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肠道消化酶活力,且能够改善黑棘鲷的的血脂,推荐发酵浒苔的适宜添加量为3.5%~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浒苔 黑棘鲷 生长性能 非特异性免疫 消化酶
下载PDF
饲喂发酵红薯渣饲料对鲤鱼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8
作者 张晨旭 王微 +7 位作者 曾成容 刘馨 杨芸芸 冯轶 陈江凤 姜海波 杨颖 文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09-115,共7页
为探究发酵红薯渣饲料对鲤鱼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本试验利用益生菌发酵红薯渣后,按照添加比例0%、10%、20%和30%配制饲料,即对照组、10%添加组、20%添加组和30%添加组,分别投喂初始体重为(408.36±26.12)g鲤鱼... 为探究发酵红薯渣饲料对鲤鱼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本试验利用益生菌发酵红薯渣后,按照添加比例0%、10%、20%和30%配制饲料,即对照组、10%添加组、20%添加组和30%添加组,分别投喂初始体重为(408.36±26.12)g鲤鱼,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试验期为42 d,测定试验鱼的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以及切片观察免疫器官与肠道结构形态。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比较,10%添加组和20%添加组鲤鱼特定增长率分别提高37.45%和40.17%(P <0.05)。(2)与对照组比较,10%添加组、20%添加组和30%添加组鲤鱼肠绒毛长度、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V/C)和肌层厚度均极显著增加(P <0.01)。(3)与对照组比较,20%添加组鲤鱼脾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显著增加27.99%(P <0.05),30%添加组鲤鱼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29.55%(P <0.05),10%添加组和30%添加组鲤鱼脾脏溶菌酶(LZM)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4)与对照组比较,20%添加组脾脏IFN-γ含量分别降低25.84%(P <0.05),30%添加组鲤鱼肾脏IL-1β含量显著提高27.84%(P <0.05)。上述结果表明,发酵红薯渣能改善鲤鱼肠道形态结构,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增强非特异性免疫,从而利于鲤鱼生长,其中添加20%的发酵红薯渣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发酵红薯渣 生长性能 肠道形态 非特异性免疫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对黑棘鲷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消化酶的影响
9
作者 胡晓伟 刘龙晖 +2 位作者 陈强 李文静 黎中宝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7,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复方中草药对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消化酶的影响。将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板蓝根(Isatis tinctoria)、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麦冬... 本试验旨在探究复方中草药对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消化酶的影响。将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板蓝根(Isatis tinctoria)、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炽壳(Fructus aurantii)、大黄(Rheum palmatum)、神曲(Massa medicata fermentata)、杜仲(Eucommia ulmoides)、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艾叶(Artemisia argyi)、仙鹤草(Agrimonia pilosa)粉碎混匀,配伍制成复方中草药。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将复方中草药梯度(0%、0.4%、0.8%、1.2%、1.6%、2.0%)添加到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基础饲料中,饲喂黑棘鲷28d。结果表明:复方中草药添加量在0.4%时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增高,且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其中,增质量率提高14.5%,饵料系数降低16.3%;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添加量为0.4%、1.2%、1.6%时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增加,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能够提高黑棘鲷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消化酶活性,并能有效改善血脂;推荐适宜添加量为0.4%~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草药 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 生长性能 非特异性免疫 消化酶
下载PDF
闽西南黑兔和伊高乐商品兔非特异性免疫性能比较
10
作者 刘公言 刘阳 +3 位作者 杨丽萍 孙海涛 白莉雅 高淑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77-79,87,共4页
通过测定不同日龄和不同性别异地饲养的第2代闽西南黑兔血清中补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评价异地饲养闽西南黑兔的非特异性免疫性能,以期为闽西南黑兔的抗病性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日龄闽西南黑兔血清中补体(C_(3)、C_(4))和免疫... 通过测定不同日龄和不同性别异地饲养的第2代闽西南黑兔血清中补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评价异地饲养闽西南黑兔的非特异性免疫性能,以期为闽西南黑兔的抗病性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日龄闽西南黑兔血清中补体(C_(3)、C_(4))和免疫球蛋白(IgM、IgG)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150日龄闽西南黑兔血清中C_(3)含量显著高于70日龄闽西南黑兔(P<0.05),150日龄闽西南黑兔血清中C_(4)、IgM和IgG的含量显著低于70日龄闽西南黑兔(P<0.05);幼龄(70日龄)闽西南黑兔和伊高乐商品兔血清中补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存在性别差异,不同性别成年(150日龄)闽西南黑兔血清中补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品种(系)兔血清中补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闽西南黑兔血清中C_(4)和IgG的含量显著高于伊高乐商品兔(P<0.05),这将为今后的家兔育种工作提供有力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南黑兔 伊高乐商品兔 日龄 性别 非特异性免疫性能
下载PDF
芽孢杆菌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消化、非特异性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
11
作者 单金峰 吴春 +2 位作者 王腾 王泽平 王信海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1期159-164,共6页
为探讨芽孢杆菌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消化、非特异性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随机选取270尾体质量为(9.36±1.40)g的克氏原螯虾,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不添加芽孢杆菌组(CK)、添加凝结芽孢杆菌组(T_1)和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组(T_(2)),进行为... 为探讨芽孢杆菌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消化、非特异性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随机选取270尾体质量为(9.36±1.40)g的克氏原螯虾,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不添加芽孢杆菌组(CK)、添加凝结芽孢杆菌组(T_1)和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组(T_(2)),进行为期4周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各组终末体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T_1和T_(2)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和肝胰腺指数均显著高于CK(P<0.05);T_1和T_(2)的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CK(P<0.05);T_1和T_(2)的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CK(P<0.05),T_1组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CK和T_(2)(P<0.05),而T_(2)组淀粉酶活性与CK无显著差异(P>0.05)。WSSV攻毒后,T_1和T_(2)克氏原螯虾成活率显著高于CK(P<0.05)。综上所述,凝结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可以显著提升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性能,提高其肠道消化酶活力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活力,增强感染WSSV时的抗病力,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枯草芽孢杆菌 凝结芽孢杆菌 非特异性免疫 抗病力
原文传递
慢性氨氮胁迫对幼鲫肝、肾组织结构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12
作者 张月 郝玲 +3 位作者 胡雅菲 金珂 杨慧轩 宋晶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3-632,共10页
【目的】研究慢性氨氮胁迫对幼鲫(Carassius auratus)肝、肾组织结构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为研究慢性氨氮对幼鲫的危害及其集约化养殖水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体重(3.10±0.15)g的幼鲫(C.auratus)为试验对象,通过急... 【目的】研究慢性氨氮胁迫对幼鲫(Carassius auratus)肝、肾组织结构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为研究慢性氨氮对幼鲫的危害及其集约化养殖水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体重(3.10±0.15)g的幼鲫(C.auratus)为试验对象,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得出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和安全质量浓度(safe concentration,SC),并以此为基础,设0 mg·L^(-1)(对照,CK)、6 mg·L^(-1)(低质量浓度,L组)、15 mg·L^(-1)(中质量浓度,M组)和24mg·L^(-1)(高质量浓度,H组)4个不同氨氮浓度处理组,试验为期60d。分别对胁迫第15、30、45、60天时的幼鲫肝、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测定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变化。【结果】氨氮对幼鲫的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LC_(50)为289.29 mg·L^(-1),安全质量浓度SC为28.9mg·L^(-1)。在氨氮胁迫下,幼鲫组织的病理变化主要为肝细胞空泡化,核仁溶解,肝细胞轮廓模糊、排列混乱;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变性,肾小管管腔缩小,肾小球萎缩。在整个氨氮胁迫期间,肝、肾组织中各氨氮处理组的ALT、AST活性呈升高趋势,其中除15 d时L组和M组的ALT在肝脏中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各时间段3个胁迫组ALT、AST活性在肝、肾组织中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肝脏中CAT、SOD比活力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各胁迫组CAT比活力在45 d时与对照组差异显著,SOD比活力在15 d时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肾组织中CAT比活力在15 d时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各胁迫组SOD比活力在各时间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氨氮胁迫会导致幼鲫肝、肾组织严重损伤,并伤害其代谢、解毒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在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应及时关注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减少氨氮胁迫对鲫鱼造成的伤害,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胁迫 幼鲫 肝脏 肾脏 非特异性免疫指标
下载PDF
桑叶提取物对花鲈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13
作者 周思顺 林豪 +7 位作者 孔鲁闽 马建茸 龙中英 覃会会 林毅 刘龙晖 黄张帆 黎中宝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83-1493,共11页
实验以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为研究对象,探究桑叶提取物对花鲈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选择体质健康良好,初始平均体重为(9.00±0.02)g的花鲈360尾,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3次重复,每次重复20尾鱼,分别投喂不同桑叶提... 实验以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为研究对象,探究桑叶提取物对花鲈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选择体质健康良好,初始平均体重为(9.00±0.02)g的花鲈360尾,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3次重复,每次重复20尾鱼,分别投喂不同桑叶提取物浓度的饲料(0、3、6、9、12和15 g/kg),实验共进行52d。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桑叶提取物显著提高了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M含量,且在桑叶提取物添加量为6 g/kg时达到最高(P<0.05)。桑叶提取物对血清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补体C3、总蛋白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桑叶提取物对花鲈头肾ACP和AKP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桑叶提取物显著提高了血清中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并显著降低了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桑叶提取物对花鲈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桑叶提取物对花鲈头肾SOD活性、T-AOC和MDA含量也均无显著影响(P>0.05)。通过转录分析发现,桑叶提取物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色氨酸代谢来调控花鲈头肾的免疫机能。然而,桑叶提取物对花鲈头肾中3-羟基邻氨基苯甲酸3,4-双加氧、β-1,4-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3、鞘磷脂磷酸二酯酶、MHC I类抗原和免疫球蛋白重链等基因的表达量无显著性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桑叶提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花鲈血清和头肾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研究结果为桑叶提取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提取物 抗氧化能力 非特异性免疫 花鲈
下载PDF
氨氮对幼鲫鳃组织及其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14
作者 胡雅菲 贾欣 +4 位作者 耿志远 陈晨 张月 刘少贞 宋晶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8,共10页
为探究氨氮对鲫(Carassius auratus)幼鱼的慢性毒性效应,以及对鳃组织结构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本实验选用健康幼鲫,随机分为8组,分别饲养于自来水(对照组)与NH 4Cl质量浓度为160~720 mg/L的水环境中,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得出96 h半... 为探究氨氮对鲫(Carassius auratus)幼鱼的慢性毒性效应,以及对鳃组织结构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本实验选用健康幼鲫,随机分为8组,分别饲养于自来水(对照组)与NH 4Cl质量浓度为160~720 mg/L的水环境中,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得出96 h半致死浓度(LC 50)和安全浓度(SC),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慢性毒性实验,NH 4Cl质量浓度分别为0、6、15、24 mg/L,实验期为60 d。结果显示:(1)氨氮对幼鲫96 h的LC 50为289.29 mg/L(95%置信区间264.08~316.90 mg/L),SC为28.90 mg/L。(2)鳃组织的病理变化主要为鳃丝充血,鳃小片变短变粗、卷曲,泌氯细胞增生,柱状细胞变形,氨氮对鳃组织的损伤程度具有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3)各氨氮组的鳃组织酸性磷酸酶(ACP)活性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氨氮组的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暴露时间延长,相同浓度组ACP、AKP酶活性呈升高趋势,ALT、AST、SOD、CAT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综上结果表明,氨氮胁迫会抑制幼鲫生长,损伤鳃组织,并伤害抗氧化系统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鲫(Carassius auratus) 组织结构 非特异性免疫
下载PDF
中草药对水产动物非特异性免疫作用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鹤千 王思语 +4 位作者 李珏贤 朱嘉桦 潘超 曹凯欣 曾晓曼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7-115,共9页
养殖环境的恶化与病害的频繁发生,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传统的水产疾病防治方法主要以抗生素药物为主,滥用抗生素易造成环境残留并引发细菌抗药性。开发绿色安全的中草药备受水产业关注,相关研究也日趋增多。中草药中富... 养殖环境的恶化与病害的频繁发生,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传统的水产疾病防治方法主要以抗生素药物为主,滥用抗生素易造成环境残留并引发细菌抗药性。开发绿色安全的中草药备受水产业关注,相关研究也日趋增多。中草药中富含的活性成分可作用于水产动物机体的多道免疫防线,主要应用于作为饲料添加剂预防水产病害及作为药物治疗疾病等。随着相关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拓展,更着眼于多种有效成分的协同作用、药物靶点的深入发掘以及中草药使用的最佳剂量等,同时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探明中草药有效成分对水生动物机体的免疫调控机制与相关通路。本文综述了中草药对水生动物非特异性免疫的促进作用以及相关应用研究进展,以期拓宽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业的研究与应用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水产动物 非特异性免疫 应用
下载PDF
饲料添加牡丹籽壳对黄颡鱼肝脏组织学、抗氧化酶活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16
作者 刘鹿忆 王湛昌 +3 位作者 朱文欢 何弯弯 艾桃山 张立强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124-130,共7页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牡丹籽壳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以饲喂商品饲料的黄颡鱼为空白对照组,以饲喂含有1%和5%牡丹籽油的再制商品饲料的黄颡鱼为阳性对照组,以饲喂含有1%和5%牡丹籽壳的再制商品...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牡丹籽壳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以饲喂商品饲料的黄颡鱼为空白对照组,以饲喂含有1%和5%牡丹籽油的再制商品饲料的黄颡鱼为阳性对照组,以饲喂含有1%和5%牡丹籽壳的再制商品饲料的黄颡鱼为试验组,养殖时间21 d。测定黄颡鱼血清和肝脏抗氧化酶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及补体C3含量,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黄颡鱼肝脏组织形态学结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添加1%牡丹籽壳显著提高黄颡鱼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01)和补体C3(P<0.05)含量,黄颡鱼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升高(P<0.001),指示肝脏氧化损伤程度的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01),黄颡鱼肝脏形态结构完好,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牡丹籽壳提高黄颡鱼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效果在5%剂量添加组更加显著,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00%(P<0.001)、245%(P<0.001)和176%(P<0.001),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补体C3含量分别提高了36%(P<0.001)和33%(P<0.01)。与牡丹籽油相比,饲料添加牡丹籽壳能达到与其相同的保健效果。饲料添加牡丹籽壳能有效提高黄颡鱼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适宜添加量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壳 牡丹籽油 饲料添加剂 抗氧化 非特异性免疫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下载PDF
不同游泳运动对菊黄东方鲀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17
作者 董鹏 王晓龙 +1 位作者 宋定军 田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44-147,共4页
通过水槽试验法,观察了菊黄东方鲀的游泳行为,测量了其爆发游速和临界游速,同时比较了鱼体过氧化氢酶、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的活性变化,分析了游泳对菊黄东方鲀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体长18.1~19.8 cm的菊黄东方鲀的临界游速为23... 通过水槽试验法,观察了菊黄东方鲀的游泳行为,测量了其爆发游速和临界游速,同时比较了鱼体过氧化氢酶、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的活性变化,分析了游泳对菊黄东方鲀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体长18.1~19.8 cm的菊黄东方鲀的临界游速为23.0-62.0 cm/s,体长18.3~20.6 cm的菊黄东方鲀的爆发游速为58.5~78.2 cm/s;与对照组相比,爆发游速试验组菊黄东方鲀血清中过氧化氢酶、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临界游速试验组菊黄东方鲀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急性应激反应对过氧化氢酶、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黄东方鲀 游泳运动 非特异性免疫 爆发游速 临界游速
下载PDF
盐度胁迫对褐菖鲉幼鱼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的影响
18
作者 蒋飞 徐嘉波 +7 位作者 林琪 施永海 贾垂攀 严银龙 邓平平 于爱清 张之文 袁新程 《渔业研究》 2024年第2期129-135,共7页
为探讨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幼鱼适应盐度骤变的能力,本文以肠胃消化酶和肝脏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为指标,研究其在盐度6、8、10和20[分别记为S6、S8、S10和S20(对照)]胁迫下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当盐度胁迫96 h时,S10和S20组... 为探讨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幼鱼适应盐度骤变的能力,本文以肠胃消化酶和肝脏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为指标,研究其在盐度6、8、10和20[分别记为S6、S8、S10和S20(对照)]胁迫下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当盐度胁迫96 h时,S10和S20组的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显著高于S6和S8组(P<0.05);S6和S8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显著高于S10和S20组(P<0.05);S6和S8组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S10和S20组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均在12 h时达到峰值,且显著高于其他组。研究结果表明,褐菖鲉幼鱼适宜的养殖盐度为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菖鲉 盐度胁迫 消化酶 非特异性免疫
下载PDF
亚硝酸盐氮急性胁迫对刺参“鲁海2号”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19
作者 王琦 胡炜 +3 位作者 李成林 韩莎 姚琳琳 赵斌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3-360,共8页
为探索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鲁海2号”对亚硝酸盐氮的适应性,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了不同浓度亚硝酸盐氮(0、4.0、15.8、63.0、251.0和1000.0 mg·L^(-1))对刺参“鲁海2号”的急性胁迫实验,在胁迫后1、3、6、9、12、24、48... 为探索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鲁海2号”对亚硝酸盐氮的适应性,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了不同浓度亚硝酸盐氮(0、4.0、15.8、63.0、251.0和1000.0 mg·L^(-1))对刺参“鲁海2号”的急性胁迫实验,在胁迫后1、3、6、9、12、24、48、72、96 h测定各浓度组刺参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仅亚硝酸盐氮浓度1000.0 mg·L^(-1)处理组刺参有死亡,死亡率随胁迫时间延长而升高;在亚硝酸盐氮胁迫下,刺参“鲁海2号”体腔液中ACP、AKP、SOD、CAT活性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MDA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而升高。研究表明,在低于4.0 mg·L^(-1)亚硝酸盐氮胁迫下,刺参“鲁海2号”体内非特异性免疫酶可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但在高浓度亚硝酸盐氮胁迫下,其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显著下降。在刺参“鲁海2号”养殖生产中,建议水体亚硝酸盐氮浓度应控制在4.0 mg·L^(-1)以下,为新品种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更好地体现出良种增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鲁海2号” 亚硝酸盐氮 急性胁迫 非特异性免疫
下载PDF
混养凡纳滨对虾对草鱼消化、抗氧化、非特异性免疫及代谢能力的影响
20
作者 袁新程 施永海 +2 位作者 谢永德 徐嘉波 杨明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4期92-98,共7页
为探究混养凡纳滨对虾对草鱼生长的影响,比较和分析了草鱼+凡纳滨对虾混养和草鱼单养(对照组)两种养殖模式下草鱼消化、抗氧化、非特异性免疫及代谢酶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混养模式下草鱼的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均大于单养模式,其肠内淀... 为探究混养凡纳滨对虾对草鱼生长的影响,比较和分析了草鱼+凡纳滨对虾混养和草鱼单养(对照组)两种养殖模式下草鱼消化、抗氧化、非特异性免疫及代谢酶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混养模式下草鱼的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均大于单养模式,其肠内淀粉酶(AMS)、胃蛋白酶(PPS)、脂肪酶(LPS)和胰蛋白酶(TPS)活力均升高,其中PPS和TPS活力显著大于单养模式;胃内LPS和AMS活力显著降低,TPS活力无显著变化;肝脏内除AMS活力无明显变化外,其他消化酶活力均显著低于单养模式。在抗氧化酶中,混养模式下草鱼肝脏的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有所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与单养模式无明显差异,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大于单养模式。混养模式下草鱼肝脏的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均显著降低,而谷丙转氨酶(ALT)活力显著升高。综上,混养模式下的草鱼生长更快,肥满度更高,且其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力和代谢能力并未减弱,更利于草鱼生存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养殖模式 消化酶 抗氧化酶 非特异性免疫 代谢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