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13例临床分析
1
作者 许轶斌 刘惟优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58-0061,共4页
探究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INSIP)的临床特点,在面临缺乏肺组织病理学结果的情况下,以提高临床对INSIP 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13例临床诊断为INSIP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采集患者病史及... 探究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INSIP)的临床特点,在面临缺乏肺组织病理学结果的情况下,以提高临床对INSIP 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13例临床诊断为INSIP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采集患者病史及体征,完善患者的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相关抗体检验、肺功能、胸部CT等检查,出院后随访治疗6个月。结果 13例INSIP患者中,男9例,女4例,平均年龄(58.8±13.2)岁。咳嗽12例(92.3%)、咳痰9例(69.2%)、活动后气促10例(76.9%)、肺部闻及Velcro啰音5例(38.5%)。肺部影像呈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11例(84.6%)、双肺网格影10例(76.9%),蜂窝影1例(7.7%)。11例成功完成肺功能检查,存在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7例(63.6%)及弥散功能障碍10例(90.9%)。结论 INSIP患者症状、体征、肺功能检查不存在特异性,个别患者风湿免疫相关抗体检验结果为阳性,结合胸部CT征象,排除其他间质性肺疾病,可临床诊断为INSIP,有条件可行肺穿刺活检或胸腔镜下肺活检行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糖皮质激素在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张秋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18-0021,共4页
观察糖皮质激素在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病人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式,将100例临床确诊的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病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疗法,即传统疗法与糖皮质激素疗法,其中传统疗法作为对照,并对疗效进行统计分... 观察糖皮质激素在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病人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式,将100例临床确诊的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病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疗法,即传统疗法与糖皮质激素疗法,其中传统疗法作为对照,并对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就生活质量而言,两组相比于治疗前有了明显的改善,而研究组的评分则优于对照组(p<0.05);在血气指标、肺功能情况、症状消失时间、炎症指标方面,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并能有效地改善血气、炎症和肺功能,加速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与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及HRCT比较 被引量:18
3
作者 黎剑宇 邓宇 +3 位作者 曾庆思 罗群 邓葵淼 林晓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496-2500,共5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INSIP)与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CTD-NSIP)的临床和胸部HRCT的不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经临床-病理-影像多学科讨论诊断的73例NSIP患者资料,其中52例为INSIP组,21例为CTD-NSIP... 目的探讨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INSIP)与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CTD-NSIP)的临床和胸部HRCT的不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经临床-病理-影像多学科讨论诊断的73例NSIP患者资料,其中52例为INSIP组,21例为CTD-NSIP组,对两组的临床表现、肺功能测试及胸部HRCT征象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CTD-NSIP组的原发病多为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平均发病年龄CTD-NSIP组[(47.14±9.24)岁]低于INSIP组[(59.09±11.2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NSIP组出现咳痰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CTD-NSIP组出现口干/眼干(P=0.021)、关节痛(P=0.007)、皮疹(P=0.001)明显高于INSI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肺功能损害均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下降为主,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RCT征象中,CTD-NSIP组出现胸膜下垂直线比例小于INSIP组(P=0.005),而出现实变影(P=0.049)、胸膜下线(P=0.004)、胸腔积液(P=0.022)以及食管扩张(P=0.021)比例高于INSI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熟悉INSIP和CTD-NSIP在临床及HRCT上相对特征性的表现,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临床表现 肺功能测试 HRCT
下载PDF
多发性肌炎合并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一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程晓明 刘军强 +3 位作者 易祥华 叶明福 王建春 钱桂生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61-262,共2页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合并症 PM 免疫机制 病理类型 临床表现 激素治疗 肺纤维化
下载PDF
24例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宏 原琳 顾云鹤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9-90,F0003,共3页
目的对24例临床诊断为间质性肺疾病的患者,通过开胸及胸腔镜肺活检切除标本做病理学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将病理组织经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并结合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病理组织学分型。结果24例手术切... 目的对24例临床诊断为间质性肺疾病的患者,通过开胸及胸腔镜肺活检切除标本做病理学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将病理组织经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并结合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病理组织学分型。结果24例手术切除标本均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其中富细胞型10例(41.2%),纤维化型为5例(20.8%),混合型9例(38%)。病理变化为肺间质弥漫性慢性炎,包含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偶尔可见小灶性肉芽肿,病理变化时相一致。临床影像学均有双肺弥漫性,斑片状间质改变,肺底部病变较为明显。结论诊断NSIP时,应结合临床及免疫学检查以区分寻常性或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病理分型(富细胞型、纤维化型及混合型)与本病的预后有重要关系,5年生存率差别较大(富细胞型100%、纤维化型35%、混合型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富细胞型 纤维化型 混合型
下载PDF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与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巧维 胡红 +3 位作者 聂永康 牛晓婷 许菡苡 高杰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700-702,共3页
目的比较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NSIP)与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pneumonia,COP)的临床、肺功能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3月-2012年6月经病理确诊... 目的比较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NSIP)与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pneumonia,COP)的临床、肺功能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3月-2012年6月经病理确诊的7例NSIP和12例COP住院患者的临床、肺功能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NSIP和COP均有咳嗽、活动后呼吸困难及咳痰;与NSIP比较,COP发热、乏力和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更为明显;NSIP和COP肺功能均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下降及弥散功能下降;与COP比较,NSIP患者的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以及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显著减低(P<0.05)。6例NSIP患者胸部CT为双下肺磨玻璃影,而11例COP患者表现为沿胸膜下或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肺实变影。结论 NSIP与COP呼吸系统症状无明显差别,后者全身症状明显。NSIP限制性通气功能及弥散功能下降更明显。两者胸部CT表现不同,肺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韵 易祥华 +4 位作者 李惠萍 朱美芳 史景云 李霞 钟慈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7-641,共5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INSIP)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特点以及与肺纤维化发生的关系。方法:对7例INSIP患者经电视胸腔镜(VATS)取肺病理活检组织进行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光镜观察肺间质呈不同程度的炎症和纤维化,浸润的细... 目的:观察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INSIP)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特点以及与肺纤维化发生的关系。方法:对7例INSIP患者经电视胸腔镜(VATS)取肺病理活检组织进行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光镜观察肺间质呈不同程度的炎症和纤维化,浸润的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电镜观察查见Ⅱ型肺泡上皮增生,基底膜增厚,肺泡中隔内纤维细胞增生和胶原纤维沉积,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肥大细胞脱颗粒;纤维化型有明显的平滑肌和肌纤维母细胞增生。结论:INSIP以成熟的纤维细胞增生为主,多种细胞成分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发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 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光镜 浆细胞 肺纤维化 淋巴细胞 电镜观察 纤维细胞 肺泡上皮 成熟
下载PDF
自发缓解的滤泡性细支气管炎伴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飞 朱翔 +2 位作者 贺蓓 朱红 沈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96-1200,共5页
滤泡性细支气管炎(folliculor bronchiolitis,FB)是一种病理学诊断,主要累及细支气管,由局限于细支气管周围区域的淋巴滤泡增生所致[1]。大多数FB与免疫功能障碍或慢性气道炎性疾病有关[2],由于其诊断主要依靠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因此FB... 滤泡性细支气管炎(folliculor bronchiolitis,FB)是一种病理学诊断,主要累及细支气管,由局限于细支气管周围区域的淋巴滤泡增生所致[1]。大多数FB与免疫功能障碍或慢性气道炎性疾病有关[2],由于其诊断主要依靠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因此FB的相关报告较少。此外,FB的治疗和预后各不相同,仍存在一定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性细支气管炎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巧维 胡红 +3 位作者 高杰 牛晓婷 许菡苡 聂永康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475-477,505,共4页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NSI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7年3月-2012年6月经病理确诊的7例NSIP住院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及治疗资料。结...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NSI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7年3月-2012年6月经病理确诊的7例NSIP住院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及治疗资料。结果女4例,男3例,平均年龄(49.1±17.3)岁。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呼吸困难及双下肺爆裂音。胸部CT主要表现双下肺磨玻璃影、实变影及网状阴影。7例均接受肺活检,其中3例为富细胞型,3例纤维化型,1例混合型。6例接受肺功能检查均存在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下降,3例合并小气道功能障碍。7例平均动脉血氧分压为(72.3±11.8)mmHg(1 mmHg=0.133 kPa)。6例给予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随访5例,3例病理表现富细胞型激素治疗效果好,2例病理表现纤维化型激素疗效欠佳。结论 NSIP诊断应结合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等多学科结果分析得出。激素疗效与组织病理类型相关,富细胞型效果好,纤维化型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儿童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2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耿凌云 曹玲 +4 位作者 黄荣妍 邹继珍 李競贤 康小会 陈慧中 《中国医刊》 CAS 2010年第3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例经胸腔镜肺活检诊断的儿童NSIP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肺功能、病理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儿,女男各1例,年龄分别为11岁和8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8... 目的探讨儿童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例经胸腔镜肺活检诊断的儿童NSIP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肺功能、病理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儿,女男各1例,年龄分别为11岁和8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8周至2年。2例患儿均有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间断低热表现,病程中均曾有吸气相细湿啰音,1例有杵状指。2例均有明显的低氧血症,肺功能检查均提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均提示两肺有弥漫分布的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及两肺内带的斑片影,1例还有弥漫网格影及索条影,均未见蜂窝样变。组织类型1例为细胞型,1例为混合型。2例患儿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明显好转。结论对儿童患者,当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等检查提示肺间质病变而不能明确病因时,病情允许情况下要尽可能行肺活检检查,以明确NSIP的病理诊断及组织学类型。确诊NSIP患者,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但仍需长期随诊,结合病史和相关辅助检查进一步查找可能的潜在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肺活检 儿童
下载PDF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增智 高杨 +2 位作者 李杰 高元明 张向峰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1066-1070,共5页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住院确诊的NSIP6例,对其临床症状和体征、胸部高分辨CT(HRCT)表现、肺功能...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住院确诊的NSIP6例,对其临床症状和体征、胸部高分辨CT(HRCT)表现、肺功能、经气管镜肺泡灌洗液和肺活检以及诊治和预后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6例NSIP患者,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为55~69岁,平均年龄(63.5±6.1)岁,3例有吸烟史。3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肺部查体3例存在爆裂音。5例肺功能存在弥散功能障碍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6例患者HRCT中,4例出现磨玻璃影,5例网格影,4例实变影。6例气管镜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分类提示淋巴细胞比例均有升高,1例行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TBCB),病理组织获取满意。6例患者均经糖皮质激素治疗,随访4个月~5年,5例无复发,1例死亡。结论:HRCT表现为双下肺网格影和牵张性支气管扩张以及BALF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对本病有辅助诊断价值,确诊需要病理,TBCB可能会是高质量肺组织病理的获取方式,大部分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诊断 病理
下载PDF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蔚 杨京华 +2 位作者 梁瑛 胡尚基 徐洁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82-183,共2页
关键词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胸片 CT
下载PDF
临床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3
作者 温雪萍 王忠慧 +2 位作者 张丽君 颜志军 李艳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1-333,共3页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诊断的NSIP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肺功能检查、病理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例中女性2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45~47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诊断的NSIP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肺功能检查、病理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例中女性2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45~47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5 d~4个月。发病前有吸烟史1例,慢性胃炎1例,3例均有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2例有吸气相爆裂音,有发热和杵状指各1例。胸部高分辨CT(HRCT)均示有弥漫性斑片状磨玻璃样变,以两下肺及胸膜下为甚。肺功能检查示2例为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1例为混合性肺通气功能障碍,低氧血症1例。组织类型:细胞型2例,混合型1例。1例低氧血症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3例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结论:对中年以上的患者,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等检查拟诊为间质性肺病变者要及时行支气管镜肺活检,以明确NSIP的病理诊断及组织学类型。确诊NSIP患者,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检查 肺活检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下载PDF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的诱发因素及预后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海龙 崔社怀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7期827-829,共3页
目的 探讨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的诱发因素、症状、体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 16例符合NSIP诊断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吸烟、养宠物和基础疾病三因素之一NSIP者占患NSIP总人数 94 % ,无此三因素之一者占 6 %。用皮质... 目的 探讨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的诱发因素、症状、体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 16例符合NSIP诊断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吸烟、养宠物和基础疾病三因素之一NSIP者占患NSIP总人数 94 % ,无此三因素之一者占 6 %。用皮质激素组 (简称皮组 )治愈率 6 2 % (5例 ) ,非皮质激素组 (简称非皮组 )治愈率 37% (3例 ) ,P <0 .0 5有显著性差异 ;临床治愈 81%(13/16 ) ,皮组 87% (7/8例 ) ,非皮组 75 % (6 /8例 ) ,P >0 .0 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Velcro罗音的消散 :皮组有效率 71% ;非皮组有效率 33% ,P <0 .0 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HRCT磨玻璃样改变消退 :皮组有效率 87% (7/8) ;非皮组有效率 6 0 % (5 /8) ,P <0 .0 5有显著性差异 ;伴条索网格影消除率 ,皮组 75 % ;非皮组 0 ,P <0 .0 1有显著性差异 ;阻塞性通气障碍恢复正常率 :皮组 71% ;非皮组 10 %,P <0 .0 1有显著性差异。疗程 :激素组 ,平均治疗 (2 1± 9)d ,非激素组平均治疗 (38± 11)d。两组治疗时间t检验P <0 .0 1,显著性差异。结论 抽烟 ,养猫狗等宠物以及一些如陈旧性肺结核、慢性胃炎胃溃疡、肝囊肿等慢性基础疾病者是NSIP的易感诱发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HRCT 糖皮质激素 预后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咳嗽1则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学慧 田敏 +3 位作者 马月霞 郭亚丽 张晓雷 王玉光 《北京中医药》 2019年第2期173-174,共2页
大多数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 NSIP )起病隐匿或亚急性,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和爆裂音,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关键词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咳嗽 风痰阻肺 宣肺化痰祛风
原文传递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3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德容 刘春丽 +4 位作者 陈国勤 丘红英 李时悦 赖克方 钟南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12月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经病理证实的37例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和...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12月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经病理证实的37例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NSIP37例,男16例(43.2%),女21例(56.8%),男:女=4:5。平均年龄54岁。临床均有咳嗽、气促症状。体检有Velcro音13例(35.1%)。29例肺功能检查示: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中度下降。结论NSIP是一种独立疾病,诊断依靠临床一影像一病理诊断确立。经纤支镜肺活检是NSIP病理诊断的重要取材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思勤 马希涛 +6 位作者 唐学义 时军 郑素歌 陈卓昌 朱惠珍 冯可清 钱汝林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3年第3期207-208,共2页
关键词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1例乙状结肠癌合并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巍 黄梅波 吴丽红 《全科护理》 2010年第25期2345-2346,共2页
关键词 结肠癌 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围术期 护理
下载PDF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3
19
作者 莫建明 《现代医院》 2011年第8期16-18,共3页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NSIP)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IIP)中的一种,发现率仅次于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与其它IIP相比较,NSIP在发病...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NSIP)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IIP)中的一种,发现率仅次于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与其它IIP相比较,NSIP在发病机制、病理表现、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预后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特点,NSIP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和预后远较IPF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特发性肺纤维化
下载PDF
HRCT诊断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与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晓珊 沈玉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12期44-45,共2页
目的比较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与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采用高分辨率CT(HRCT)诊断的价值。方法112例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组)与112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结缔... 目的比较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与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采用高分辨率CT(HRCT)诊断的价值。方法112例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组)与112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组)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均采用HRCT进行诊断,对比诊断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小叶间隔增厚、网格影、磨玻璃影征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组患者的实变影征象率为10.7%,高于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组的1.8%,胸膜下线、胸腔积液、食管扩张征象率分别为2.7%、0.9%、0,均低于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组的14.3%、42.9%、8.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与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诊断中,采用HRCT进行诊断有助于两种疾病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高分辨率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