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V相关非破坏性生长的子宫颈腺癌锥切术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1
作者 戈文舜 蔡红光 +1 位作者 耿文 李美平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73-376,383,共5页
目的 评估HPV相关的非破坏性生长的子宫颈腺癌行宫颈锥切术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绍兴市妇幼保健院行宫颈锥切、后续行子宫切除术或定期随访的非破坏性生长的62例子宫颈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有... 目的 评估HPV相关的非破坏性生长的子宫颈腺癌行宫颈锥切术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绍兴市妇幼保健院行宫颈锥切、后续行子宫切除术或定期随访的非破坏性生长的62例子宫颈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有病变残留分为病变残留组(13例)和无残留组(49例),分析并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62例患者年龄25~68(44.9±9.2)岁,其中原位腺癌(AIS)38例,Silva A型腺癌24例;所有患者均为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ⅠA期,随访期无病变复发或转移。AIS和Silva A型腺癌在病变范围及象限分布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锥切后病变残留与年龄(>45岁)、锥切断缘阳性、病灶多象限分布、锥切后颈管搔刮阳性等因素有关(均P<0.05)。结论 HPV相关的AIS和Silva A型腺癌可能处于非破坏性生长的子宫颈腺癌的不同病变阶段且预后良好。锥切后病变残留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45岁)、宫颈锥切断缘阳性、病灶多象限分布、锥切后颈管搔刮阳性。无生育要求者建议全子宫切除,但不伴相关影响因素的患者,可制定个体化方案,避免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相关 非破坏性生长的子宫颈腺癌 锥切术 残留病变
下载PDF
子宫颈微偏腺癌3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小兵 向聚才 +1 位作者 孙红 王献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539-3540,共2页
病例1,患者女,47岁。主因子宫颈肿物6年,于2002年4月15日入院。患者6年前行妇科检查时发现子宫颈内占位性病变,当地医院B超提示为“子宫颈肌瘤”,无任何不适,未经治疗,间断行B超监测,肌瘤生长缓慢。近两年月经不规则,经期延长... 病例1,患者女,47岁。主因子宫颈肿物6年,于2002年4月15日入院。患者6年前行妇科检查时发现子宫颈内占位性病变,当地医院B超提示为“子宫颈肌瘤”,无任何不适,未经治疗,间断行B超监测,肌瘤生长缓慢。近两年月经不规则,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无明显水样白带。2月前经B超检查示子宫颈肌瘤。直径约5.0cm,建议手术治疗。妇科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微偏 子宫肌瘤 月经量增多 妇科检查 B超监测 手术治疗 占位性病变 生长缓慢
下载PDF
介绍一种新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浸润性子宫颈管腺癌分类系统 被引量:20
3
作者 Roma A A Diaz De Vivar A +2 位作者 Park K J 康锶鹏 余英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94-1294,共1页
最近,新子宫颈管腺癌分类系统被提出。该系统将肿瘤分为三型。A型:肿瘤常由界限清楚的呈巢、簇状腺体排列的小叶状结构;B型:肿瘤表现为局部破坏性浸润,显示促纤维增生间质围绕不规则或边界不清或不完整的腺体,间质中散在单个或小... 最近,新子宫颈管腺癌分类系统被提出。该系统将肿瘤分为三型。A型:肿瘤常由界限清楚的呈巢、簇状腺体排列的小叶状结构;B型:肿瘤表现为局部破坏性浸润,显示促纤维增生间质围绕不规则或边界不清或不完整的腺体,间质中散在单个或小簇状肿瘤细胞;C型:肿瘤表现为弥漫浸润性生长,伴广泛的促纤维间质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生长 分类系统 子宫 临床意义 肿瘤细胞 间质反应 纤维增生
下载PDF
子宫颈胃型腺癌和癌前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戈文舜 张鹏 +2 位作者 鲁波 耿文 李美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6-489,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子宫颈胃型腺癌(gastric-type endo cervical adenocarcinoma,G-EAC)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G-EAC和5例非典型小叶状子宫颈腺体增生(atypical lobular endocervical glandular hyperplasia,ALEGH)... 目的对比分析子宫颈胃型腺癌(gastric-type endo cervical adenocarcinoma,G-EAC)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G-EAC和5例非典型小叶状子宫颈腺体增生(atypical lobular endocervical glandular hyperplasia,ALEGH)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影像学表现,行HE、AB-PAS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36~75岁,G-EAC和ALEGH平均年龄分别为52.7岁、47岁。7例高危型HPV检测阴性;5例临床表现为阴道排液;影像学皆提示多囊性病变。免疫表型:p16阴性/斑片状阳性(8/8),p53(ALEGH:野生型5/5;G-EAC:突变型1/3),CEA(ALEGH:0/5;G-EAC:2/3),MUC6(ALEGH:5/5;G-EAC:3/3),PAX2(ALEGH:4/5;G-EAC:0/3),DPC4(ALEGH:5/5;G-EAC:0/3),Ki-67热点区平均增殖指数(ALEGH:21%;G-EAC:36.7%),AB-PAS(ALEGH:玫红;G-EAC:玫红/紫蓝)。患者随访1~31个月,1例G-EAC死亡、1例ALEGH进展,余均未见复发。结论子宫颈胃型腺体肿瘤性病变与HPV感染无关,但可伴有HPV相关的上皮病变;筛查子宫颈非HPV依赖性腺癌时需重点关注阴道排液和(或)MRI呈“cosmos”或“microcystic”成像模式者;免疫组化联合特殊染色有助于子宫颈胃型腺体肿瘤性病变的早期诊断,尤其是PAX2和DPC4在G-EAC与ALEGH的鉴别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胃型 典型小叶状子宫体增生 PAX2 DPC4
下载PDF
胃型子宫颈原位腺癌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文珊 石海燕 吕炳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80-1082,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胃型原位腺癌(gastric-type adenocarcinoma in situ,gAI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治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子宫颈gAIS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44岁,因子宫颈接触性出血在本院行阴道镜子宫... 目的探讨子宫颈胃型原位腺癌(gastric-type adenocarcinoma in situ,gAI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治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子宫颈gAIS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44岁,因子宫颈接触性出血在本院行阴道镜子宫颈活检,并在外院接受宫颈锥形切除手术。例2,56岁,因伴发子宫腺肌症接受子宫全切术。镜下于子宫颈黏膜内见异型腺体原位灶性分布,例2呈多中心分布。部分腺体内见微乳头状突起。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或透亮。例1细胞异型性较小,例2异型性较明显。免疫表型:2例MUC-6均阳性,p16、Pax-2、ER、PR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30%~40%。例2 p53弥漫强阳性(“突变型”表达)。2例HPV E6/E7 mRNA检测均阴性。例1术后随访4个半月,例2术后随访5个月,预后良好。结论子宫颈gAIS是一类少见的具有胃型分化特征的非HPV相关性子宫颈腺上皮原位病变,其临床转归仍待观察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原位 HPV相关
下载PDF
宫颈微偏腺癌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6
作者 宋红杰 钱铮 张正春 《实用癌症杂志》 2005年第2期182-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特征、病理组织学形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复习2例微偏腺癌的相关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微偏腺癌患者白带增多呈水样。子宫颈肥大呈桶状,切面见子宫颈纤维肌层增厚,质地... 目的探讨子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特征、病理组织学形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复习2例微偏腺癌的相关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微偏腺癌患者白带增多呈水样。子宫颈肥大呈桶状,切面见子宫颈纤维肌层增厚,质地硬,有多个不规则微小囊腔形成。大部分肿瘤细胞异型性小,接近正常宫颈黏液性腺上皮,但腺体大多呈不规则的囊状扩张、扭曲,有鸡爪样触角形成,腺体呈浸润性生长,并有纤维间质反应,肿瘤组织易侵犯脉管和神经组织。结论微偏腺癌是1种较罕见的、细胞学异型性极轻微、宫颈刮片及活检不易明确诊断的、易被诊断为良性而生物学行为为恶性的宫颈腺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复习 子宫微偏 组织学形态 组织学观察 子宫肥大 浸润性生长 生物学行为 临床特征 鉴别诊断 临床资料 白带增多 肿瘤细胞 囊状扩张 间质反应 神经组织 肿瘤组织 刮片 不规则 异型性 患者 上皮 黏液性
下载PDF
非典型腺细胞在宫颈细胞学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平 胡正强 +3 位作者 岳新爱 唐袁婷 吴秀丽 江咏梅 《现代临床医学》 2016年第4期253-255,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宫颈细胞学筛查试验中非典型腺细胞(AGC)病例的组织学结果,讨论AGC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管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5年1—6月宫颈细胞学筛查试验中报告为AGC的病例中实施宫颈多点活组织检查、子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oop ... 目的:通过分析宫颈细胞学筛查试验中非典型腺细胞(AGC)病例的组织学结果,讨论AGC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管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5年1—6月宫颈细胞学筛查试验中报告为AGC的病例中实施宫颈多点活组织检查、子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宫颈锥切、宫颈搔刮、分段诊刮、子宫全切术后等组织学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5年1—6月宫颈细胞学筛查试验中诊断为AGC病例共108例,92例有组织学检查结果,16例失访。以组织学检查结果报告为上皮非典型增生及以上病变作为阳性结果进行归纳分类。35例组织学检查结果阴性,其中慢性宫颈炎17例,子宫内膜炎4例,宫颈息肉5例,子宫内膜息肉3例,子宫内膜增生6例。57例组织学检查结果阳性,其中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12例(CINⅠ4例,CINⅡ~Ⅲ8例且3例累及腺体),宫颈鳞状细胞癌1例,宫颈腺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glandul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GIN)7例,子宫内膜癌17例,宫颈腺癌13例,卵巢腺癌5例和输卵管腺癌2例。结论:AGC与多种癌及癌前病变密切相关,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提示对于宫颈细胞学筛查报告为AGC的患者进行定期追踪随访和规范的临床诊疗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细胞 上皮内瘤样变 子宫电热圈环切术
下载PDF
海岛妇女宫颈非典型腺细胞151例的临床分析
8
作者 顾海娜 於军 何丛飞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2年第1期61-63,共3页
宫颈腺癌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且预后更差[1]。子宫颈液基细胞学(cytologydiagnostic principles,TCT)筛查中非典型腺细胞(atypical glandular cell,AGC)检出率为0.18%~0.74%;原因为AGC的判读结果难以掌握,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差。
关键词 典型细胞 海岛妇女 子宫液基细胞学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子宫颈非HPV依赖性胃型腺性病变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病理分析
9
作者 戈文舜 鲁波 +1 位作者 耿文 李美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5年第4期511-515,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非HPV依赖性胃型腺性病变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例非HPV依赖性胃型腺癌(gastric-type endocervical adenocarcinoma,G-EAC)和2例小叶状子宫颈腺体增生(lobular endocervical glandular hyperplasi... 目的探讨子宫颈非HPV依赖性胃型腺性病变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例非HPV依赖性胃型腺癌(gastric-type endocervical adenocarcinoma,G-EAC)和2例小叶状子宫颈腺体增生(lobular endocervical glandular hyperplasia,LEGH)合并HPV相关性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和(或)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33~51岁,平均39.7岁。高危型HPV检测均阳性;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影像学提示子宫颈多发囊肿,其中G-EAC的MRI呈“microcystic”成像模式。免疫表型:p16[AIS/HSIL弥漫强阳性(3/3)、LEGH/G-EAC阴性/斑片状阳性(3/3)],Ki67热点区(AIS/HSIL为80%、LEGH/G-EAC为5%),MUC6[AIS/HSIL阴性(3/3)、LEGH弥漫强阳性(2/2)、G-EAC斑片状阳性(1/1)],PAX2[AIS/HSIL阴性(3/3),LEGH弥漫阳性(1/2)、斑片状阳性(1/2),G-EAC阴性(1/1)],p53(野生型3/3),CEA(阴性3/3),特殊染色AB-PAS[LEGH/G-EAC玫红色(3/3),正常颈管腺体紫色/蓝色(3/3)]。患者随访12~34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非HPV依赖性G-EAC或前驱病变可合并HPV相关性HSIL和(或)AIS。阴道镜活检或子宫颈锥切发现胃型分化腺体时,提示可能处于病变进展期或伴有G-EAC,建议结合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和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并积极治疗,以减少漏诊、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胃型 小叶状子宫体增生 HPV依赖 HPV相关
下载PDF
IMP3在子宫颈腺癌中的临床应用前景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珍珍 周庆云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67-1268,共2页
已有多项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ⅡmRNA binding protein 3,IMP3)在多个脏器腺细胞恶性肿瘤中均高表达。子宫颈腺癌发病率较鳞癌低,但发病年龄轻,预后差,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诊... 已有多项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ⅡmRNA binding protein 3,IMP3)在多个脏器腺细胞恶性肿瘤中均高表达。子宫颈腺癌发病率较鳞癌低,但发病年龄轻,预后差,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诊断率明显低于鳞癌,早期诊断困难。本文主要阐述IMP3在子宫颈腺癌中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临床应用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RNA结合蛋白 PROTEIN mRNA 恶性肿瘤 发病率
原文传递
子宫肿瘤
11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2001年第10期158-159,共2页
0138284 宫颈筛查/Powell N//Lancet.-2000,355(9201).-411 医科情0138285 宫颈筛查/Livingston A E//Lancet.-2000,355(9201).-410 医科情0138286 宫颈筛查/Harman S//Lancet.-2000,355(9201).-410~411
关键词 子宫 肿瘤 医科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筛查试验 子宫内膜 子宫肿瘤 子宫内膜 密码子
下载PDF
宫颈绒毛腺管状腺癌液基细胞学一例并文献复习
12
作者 刘善荷 仇玮 景红霞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9期1032-1036,共5页
宫颈绒毛腺管状腺癌(villoglandular adenocarcinoma, VGA)是相对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是宫颈腺癌独特而少见的亚型,于1989年首次被报道[1],约占宫颈癌的3.7%~4.8%[2]。目前国内关于宫颈VGA的报道较少,其主要的形态学特征是具有绒毛管状... 宫颈绒毛腺管状腺癌(villoglandular adenocarcinoma, VGA)是相对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是宫颈腺癌独特而少见的亚型,于1989年首次被报道[1],约占宫颈癌的3.7%~4.8%[2]。目前国内关于宫颈VGA的报道较少,其主要的形态学特征是具有绒毛管状和(或)乳头状外生性生长方式,其预后要好于其他类型的宫颈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绒毛管状 典型细胞 液基薄层细胞学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