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稳态环境激励下线性结构的模态参数辨识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中付 华宏星 +1 位作者 宋汉文 陈之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9-143,共5页
假定任意随机激励信号由白噪声与非白噪声信号组成 ,由此导出线性结构响应之间的相关函数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与脉冲响应具有相同的数学形式 ,另一部分为其它形式。利用模态分解法的基本原理 ,把相关函数分解为各个模态函数的叠加与余... 假定任意随机激励信号由白噪声与非白噪声信号组成 ,由此导出线性结构响应之间的相关函数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与脉冲响应具有相同的数学形式 ,另一部分为其它形式。利用模态分解法的基本原理 ,把相关函数分解为各个模态函数的叠加与余项之和。这样 ,第一部分信号已经分解为不同的模态函数 ,第二部分中的周期信号也变成了模态函数。这就把非稳态环境激励下多自由度线性结构系统的模态参数辨识问题转化为类似于已知各个单自由度系统的脉冲响应进行模态参数辨识问题。理论和模拟实验表明 ,本文成功地利用模态分解法进行非稳态环境激励下多自由度线性结构系统的模态参数辨识。其主要优点是 :无论是白噪声激励、稳态随机激励还是非稳态随机激励 ,仅根据结构的响应不仅能辨识线性结构的模态参数 ,而且能有效地识别出环境激励中的周期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稳态环境激励 线性结构 分析 参数辨识 随机信号 信号分解 结构响应
下载PDF
非稳态环境对埋地管道传热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崔晓龙 吴国忠 万妮丽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1-13,共3页
根据热平衡原理和半无限大区域温度分布公式,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在外界非稳态环境影响下埋地管道温度场的变化规律,该数学模型充分考虑了由于外界非稳态环境温度变化导致的土壤热物性变化对埋地管道温度场的影响,同时把无限大区域化... 根据热平衡原理和半无限大区域温度分布公式,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在外界非稳态环境影响下埋地管道温度场的变化规律,该数学模型充分考虑了由于外界非稳态环境温度变化导致的土壤热物性变化对埋地管道温度场的影响,同时把无限大区域化为有界区域,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和计算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稳态环境 埋地管道 传热 影响 原油输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非稳态环境对大地温度场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国忠 崔晓龙 李光荣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10,共2页
根据热平衡原理和半无限大平壁温度分布公式 ,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在外界非稳态环境影响下大地温度场变化的问题。此数学模型充分考虑了由于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导致的土壤热物性变化对大地温度场的影响 ,同时把半无限大区域化为有界区... 根据热平衡原理和半无限大平壁温度分布公式 ,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在外界非稳态环境影响下大地温度场变化的问题。此数学模型充分考虑了由于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导致的土壤热物性变化对大地温度场的影响 ,同时把半无限大区域化为有界区域 ,大大提高了计算的速度和计算结果的精确度。经过实测比较 :该数学模型建立基本正确 ,符合实际工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稳态环境 大地温度场 影响 研究 非稳态环境 数学模型 求解方法
下载PDF
非稳态环境下的学习
4
作者 Cesare Alippi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6年第8期2-2,共1页
大多数机器学习应用假设其生成数据的过程是稳定的。这种顺从的假设非常的广泛,被隐式地接受,有时我们甚至忘记这种假设并不会因为概念漂移而在实践中广泛地成立(例如已获取数据流生成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因此,察觉概念漂移并做出... 大多数机器学习应用假设其生成数据的过程是稳定的。这种顺从的假设非常的广泛,被隐式地接受,有时我们甚至忘记这种假设并不会因为概念漂移而在实践中广泛地成立(例如已获取数据流生成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因此,察觉概念漂移并做出相对应的反应的能力是智能学习机器一项主要的成就,也是嵌入式系统最热门的研究课题。这种能力可让机器主动地调整应用,使应用维持高性能,联机改变运行策略,检测和隔离可能出现的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非稳态环境 概念漂移 嵌入式系统 结构变化 生成过程 学习机器 运行策略
下载PDF
多目标管理模式在非稳态建设环境中的应用
5
作者 陆威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3年第10期25-27,共3页
鉴于工程建设项目开放性和多元化随着中国建造业市场的发展而逐步提升导致的非稳态工程项目数量增加的现实情况,非稳态环境下的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需要在内容和程序上进行相应更新。本文以建筑工程为例,通过对工程系统问题演化路径进行... 鉴于工程建设项目开放性和多元化随着中国建造业市场的发展而逐步提升导致的非稳态工程项目数量增加的现实情况,非稳态环境下的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需要在内容和程序上进行相应更新。本文以建筑工程为例,通过对工程系统问题演化路径进行分析,深入刻画了非稳态环境的变动特性,运用了贝叶斯网络算法识别非稳态因素。研究根据分析出的变动特性对管理方法进行了动态调整,突出了多目标多路径工程质量管理重点,从提高整体效能的角度提出了对应的管理策略。研究建立的多目标管理模式适应非稳态建设工程的复杂特性,是对现有非稳态工程质量管理方法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 多路径 非稳态环境 质量管理
下载PDF
非稳态溶解氧环境下废水生物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娇 李冰 +1 位作者 张勇 许睿骁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共4页
重点分析了非稳态DO环境下废水生物处理效果,并对其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非稳态DO环境营造了良好的硝化/反硝化条件,不仅能显著提高系统去除有机物和脱氮的效率,而且能降低曝气能耗,减少剩余污泥产量,在保证出水水质的前提下降低污... 重点分析了非稳态DO环境下废水生物处理效果,并对其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非稳态DO环境营造了良好的硝化/反硝化条件,不仅能显著提高系统去除有机物和脱氮的效率,而且能降低曝气能耗,减少剩余污泥产量,在保证出水水质的前提下降低污水处理费用。但非稳态DO环境下如何确定合适的运行周期和DO浓度,以减少生物处理过程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和温室气体N_2O的产生量,将是未来值得探索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环境 脱氮 曝气能耗 剩余污泥量
下载PDF
非稳态下公共养老金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精算平衡调整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晓军 詹家煊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32,共13页
公共养老金资产负债表是国家资产负债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实施养老金改革的重要依据。已有研究给出了稳态下公共养老金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但这些方法无法直接用于非稳态情形。当前我国面临经济、人口、制度调整等非稳态环境,... 公共养老金资产负债表是国家资产负债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实施养老金改革的重要依据。已有研究给出了稳态下公共养老金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但这些方法无法直接用于非稳态情形。当前我国面临经济、人口、制度调整等非稳态环境,因此构建适应我国实际的非稳态下的公共养老金资产负债表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非稳态下公共养老金资产负债表编制的主要难题在于缴费资产的计算。本文在梳理公共养老金资产负债表编制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出非稳态下缴费资产的计算公式,给出我国公共养老金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和实际应用,并进一步测算分析了降低养老金待遇指数、延迟退休、提高缴费等多项改革对公共养老金资产负债表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公共养老金的资产负债平衡过度依赖财政补贴,无法实现缴费资产与负债的平衡。适当调整养老金待遇指数、退休年龄、缴费水平等参数,有助于恢复资产和负债的平衡,减轻制度对财政补贴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养老金 非稳态环境 资产负债表 缴费资产
下载PDF
随环境变化的土壤热波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树立 史小军 +2 位作者 刘强 李恩田 赵书华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9-51,共3页
根据周期性变化的环境温度和土壤半无限大平壁假设,建立了土壤导热数学模型,并采用PHOENICS3.6软件求解,得出了不同温度波对土壤导热区域的影响。研究了不同频率、振幅的热波及不同物性参数的土壤对不同深度处热波响应特性的影响。指出... 根据周期性变化的环境温度和土壤半无限大平壁假设,建立了土壤导热数学模型,并采用PHOENICS3.6软件求解,得出了不同温度波对土壤导热区域的影响。研究了不同频率、振幅的热波及不同物性参数的土壤对不同深度处热波响应特性的影响。指出该研究方法可以应用于冷热油交替输送管道的非稳态温度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温度场 非稳态环境 恒温层 热波动 特性 研究
下载PDF
瞬变环境中人体热舒适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许红波 端木琳 +3 位作者 金权 李祥立 舒海文 王宗山 《人类工效学》 2012年第4期82-87,共6页
为了完善人体的热舒适性理论以及全面把握瞬变环境下人体热反应的研究现状,本文总结分析了以往关于瞬变环境下的人体热舒适的研究成果,并选取了温度突变、温度渐变、气流运动3种比较典型的瞬变环境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为了完善人体的热舒适性理论以及全面把握瞬变环境下人体热反应的研究现状,本文总结分析了以往关于瞬变环境下的人体热舒适的研究成果,并选取了温度突变、温度渐变、气流运动3种比较典型的瞬变环境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3种不同瞬变环境所引起的人体热反应是有明显差异的。同时,气流运动是未来非稳态条件下人体热舒适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舒适 瞬变环境 温度突变 温度渐变 气流运动 非稳态环境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热舒适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嵇赟喆 涂光备 王晓杰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1-335,共5页
使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处理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多种环境因素和人体的热反应之间的关系,以探讨用于各类环境热舒适性预测的可行性.针对稳定热环境和非稳定热环境下的热舒适实验,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实验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 使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处理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多种环境因素和人体的热反应之间的关系,以探讨用于各类环境热舒适性预测的可行性.针对稳定热环境和非稳定热环境下的热舒适实验,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实验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检验其预测的准确性.评测结果表明,对稳态环境,该模型较传统的线性回归方法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对非稳态环境,避免采用回归方法遇到的非线性关系处理问题,能合理地预测非稳态条件下热反应的变化.因此,合理建立各类热环境的ANN模型,用已有的热反应数据训练该模型,实现对环境热舒适性的预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热舒适性 BP网络 非稳态环境 室内环境参数
下载PDF
关于热舒适模型研究发展的综述 被引量:6
11
作者 丁颖慧 陈滨 陈星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9-34,共6页
在大量热舒适模型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模型建立的形式、研究的内容、处理问题的方法手段等,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热舒适模型的建立和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热舒适 热感觉 热反应 热调节 非稳态环境
下载PDF
太阳能服装的开发与功能测试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澳 刘成霞 +2 位作者 董艺 郭怡 李昊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3-70,共8页
针对太阳能在服装上的应用有待深入且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文章利用人台为载体,在非稳态环境中对太阳能电池板安装位置进行探索,进而将研究结果与服装面料和结构及电子器件进行综合优化设计,制作出一款太阳能蓄电发热服,最后对其发热能力... 针对太阳能在服装上的应用有待深入且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文章利用人台为载体,在非稳态环境中对太阳能电池板安装位置进行探索,进而将研究结果与服装面料和结构及电子器件进行综合优化设计,制作出一款太阳能蓄电发热服,最后对其发热能力进行测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能电池板位于前胸处时输出功率最高;用红外热像仪测得该服装最高发热温度42. 62℃,平均温度35. 99℃; 180 min后在距离加热片10 cm处,服装的表面温度尚有26℃;测得该服装的实际发热时长为2. 74 h,可为手机充电2次以上。研究结果显示该服装的蓄电发热性能良好,太阳能可以在服装上得到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 非稳态环境 安装位置 太阳能蓄电发热
下载PDF
基于热感觉指标确定热舒适判据的一项国际标准简介 被引量:16
13
作者 景胜蓝 李百战 +4 位作者 李楠 李文杰 刘红 许孟楠 谈美兰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0-113,95,共5页
介绍了国际标准ISO7730-2005《热环境人类工效学——基于PMV-PPD计算确定的热舒适及局部热舒适判据的分析测定和解析》在1994年版本基础上增加的内容,包括热环境等级划分、整体热舒适长期评价、局部热不舒适、非稳态热环境与适应性等。... 介绍了国际标准ISO7730-2005《热环境人类工效学——基于PMV-PPD计算确定的热舒适及局部热舒适判据的分析测定和解析》在1994年版本基础上增加的内容,包括热环境等级划分、整体热舒适长期评价、局部热不舒适、非稳态热环境与适应性等。与美国标准ANSI/ASHRAE55-2004相比,该标准增加了热环境等级划分、整体热舒适长期评价等规定,更便于操作。该标准对于我国热舒适研究和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的编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舒适 室内热环境 环境 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
下载PDF
数值人体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研究发展综述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阳 端木琳 +1 位作者 李祥立 张腾飞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0年第1期20-25,共6页
本文介绍了使用CFD模拟、数值人体模型和热舒适心理模型等手段预测非均匀非稳态工况下人体热舒适程度的数值方法,指出了数值人体模型在热舒适性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意义。根据生理特点把人体划分为控制系统和受控系统两个部分,分别介绍了... 本文介绍了使用CFD模拟、数值人体模型和热舒适心理模型等手段预测非均匀非稳态工况下人体热舒适程度的数值方法,指出了数值人体模型在热舒适性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意义。根据生理特点把人体划分为控制系统和受控系统两个部分,分别介绍了生物组织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生理热调节系统等子模型的建立方法。通过综述数值人体模型的研究和发展,指出血液循环系统模型和生理热调节系统是影响数值人体模型精度的主要因素及其亟需完善的地方,得到了多节点模型和多元模型是未来数值人体模型发展的趋势的结论,并对未来数值人体模型的发展做出了展望。针对目前国内数值人体模型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开展数值人体模型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人体模型 热调节模型 非稳态环境 热舒适
下载PDF
整治航段江面溢油对取水口的风险预测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森 逄勇 罗缙 《四川环境》 2018年第2期64-72,共9页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内河航道线路整治和优化的力度明显加大,而伴随着通航能力的改善,航运及工程船只使得周边水域的溢油风险不断加大。加强溢油事故风险预测,针对事故发生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控制措施尽可能地降低...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内河航道线路整治和优化的力度明显加大,而伴随着通航能力的改善,航运及工程船只使得周边水域的溢油风险不断加大。加强溢油事故风险预测,针对事故发生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控制措施尽可能地降低溢油事故的危害是非常必要的。基于闽江段航道整治工程,设定可能发生的事故溢油泄漏点,利用二维非稳态水环境模型就施工整治航段溢油事故对下游取水口的影响进行预测分析,记录油品入江后的油膜漂移轨迹及最快到达取水口的时间、油膜厚度和持续污染状况,为溢油风险防控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整治 溢油事故 二维环境模型 取水口 风险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