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9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细胞外囊泡及其携带的非编码RNA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1
作者 李想 李晔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4-1066,共13页
小细胞外囊泡(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sEVs)是由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外囊泡,产生于多泡体,多泡体与质膜融合并释放到细胞外基质。由于小细胞外囊泡可以携带分子质量相对较小的核酸、蛋白质、脂质,能够执行细胞间物质传递、细胞间... 小细胞外囊泡(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sEVs)是由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外囊泡,产生于多泡体,多泡体与质膜融合并释放到细胞外基质。由于小细胞外囊泡可以携带分子质量相对较小的核酸、蛋白质、脂质,能够执行细胞间物质传递、细胞间通讯等功能。因此,小细胞外囊泡及其携带的非编码RNA不仅参与细胞正常生理过程,也可以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小细胞外囊泡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作用,小细胞外囊泡及其携带的非编码RNA不仅有望成为NAFLD诊断的标志物,同时也具有治疗NAFLD的潜在作用,或能为治疗NAFLD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外囊泡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编码rna 微小rna 长链非编码rna 环状rna
原文传递
非编码RNA在颞下颌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武文婧 苏俭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6-149,共4页
颞下颌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给患者带来很大困扰。因此,探究TMJOA的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非编码R... 颞下颌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给患者带来很大困扰。因此,探究TMJOA的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参与调控TMJOA的发生、发展,在其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因此有望成为新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标。本文将对ncRNA在TMJOA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rna 颞下颌关节炎 微小rna 长链非编码rna 环状rna
下载PDF
糖尿病神经病变过程中非编码RNA的作用及机制
3
作者 刘涛 何志军 +5 位作者 李金鹏 宋渊 姚兴璋 陈文 李岩 白璧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4-1129,共6页
背景:持续性高血糖症被确认为促进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导致不可逆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神经细胞凋亡增加、氧化应激和炎症。这些协同和单独作用导致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以及造成进行性神经病变。非编码RNAs可能为了解该疾病的病因、发病... 背景:持续性高血糖症被确认为促进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导致不可逆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神经细胞凋亡增加、氧化应激和炎症。这些协同和单独作用导致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以及造成进行性神经病变。非编码RNAs可能为了解该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提供新的策略。目的: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非编码RNAs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为非编码RNA在糖尿病神经病变预防和诊疗中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方法:检索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所发表的文献,中文关键词“非编码RNA;lncRNA;miRNA;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表达谱”;英文关键词“Noncoding RNA;lncRNA;miRNA;Diabetes peripheral neuropathy;Expression profile”,将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分析,选取61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非编码RNA在调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在研究最广泛的调节性非编码RNA物种中,有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环状RNAs(circRNAs)和微小RNAs(miRNAs)。(2)通过非编码RNA的调节作用,引起相关细胞通路、炎症基因及下游相关细胞因子的激活或抑制,将抑制细胞凋亡,改善炎症水平,从而改变靶基因表达来参与糖尿病神经痛的进程。(3)尽管已发现多种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s参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疾病,但许多非编码RNAs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相同的非编码RNAs可能在不同的模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它们在疾病病因学和病理学中的作用模式,以阐明它们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然而,尚未建立评估非编码RNA活性的标准,需要进一步研究哪些特定非编码RNA在调节中起主导作用。(4)微小RNAs、长链非编码RNAs及其靶基因能够调节进行性神经病变,有望成为临床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新靶点和预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及其预后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rna 长链非编码rnas lncrna mirna 糖尿病神经病变 表达谱
下载PDF
乳腺癌中长非编码RNA及LncRNA编码多肽的功能
4
作者 郭艾敏 朱爽 张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2-321,共10页
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序列长度超过200核苷酸(nucleotide,nt),部分可编码多肽。生物信息分析和多组学技术已被用于在乳腺癌中批量鉴定lncRNA与lncRNA编码肽。本文通过在线软件分析了Spencer数据库中收录的919个lnc... 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序列长度超过200核苷酸(nucleotide,nt),部分可编码多肽。生物信息分析和多组学技术已被用于在乳腺癌中批量鉴定lncRNA与lncRNA编码肽。本文通过在线软件分析了Spencer数据库中收录的919个lncRNA编码的乳腺癌肿瘤特异性多肽,结果显示,这些多肽涉及抗癌、抗炎和细胞穿透等活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lncRNAs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lncRNAs通过编码多肽、调控表观遗传、调节免疫等多种途径影响乳腺癌发展。部分lncRNA编码肽独立于lncRNA,通过表观遗传调控、抑制血管生成等途径调控乳腺癌的发展。lncRNA与lncRNA编码肽在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中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因此,本文系统综述了lncRNA与lncRNA编码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与诊断治疗中的作用,对该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非编码rna 非编码rna编码
原文传递
长链非编码RNA与牙周炎 被引量:1
5
作者 佟彤 刘春艳 +1 位作者 刘冰 赵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267-2273,共7页
背景: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在牙周炎的发病过程有重要作用,包括免疫反应过程及细胞(牙周膜干细胞、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和功能,人们试图通过调控lnc RNA表达水平来实现对牙周炎症的调控及牙... 背景: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在牙周炎的发病过程有重要作用,包括免疫反应过程及细胞(牙周膜干细胞、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和功能,人们试图通过调控lnc RNA表达水平来实现对牙周炎症的调控及牙周组织的再生。目的:就lnc RNA在牙周炎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望更好地推进lnc RNA在牙周炎的研究。方法:第一作者检索Pub Med、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建库到2023年3月发表的相关文献,以“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牙周炎,牙周,免疫,炎症,牙周膜干细胞,破骨细胞,成骨分化,骨吸收,骨形成,复发,缺氧,氧化应激,静态机械应变”为中文检索词;“lnc RNA,periodontitis,periodontal,immunity,inflammation,periodontalmembranestemcells,osteoclasts,osteogenicdifferentiation,bone resorption,bone formation,recurrence,hypoxia,oxidative stress,static mechanical strain”为英文检索词,阅读每篇文献的文题、摘要进行初筛,最终筛选出87篇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与结论:(1)牙周致病菌刺激机体导致免疫效应失衡引发炎症反应造成牙周组织的破坏,lnc RNA参与其调控机制。(2)lnc RNA对炎性环境的牙周膜细胞主要参与了促炎的调控,对于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通过ce RNA机制进行调控,为探究牙周炎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对于B细胞及巨噬细胞,lnc RNA在牙周炎中可调控其亚群的浸润、细胞活性和功能发挥。(3)lnc RNA参与牙周炎相关免疫反应主要在Toll样受体与NOD样受体两种模式识别受体与核因子κB途径这一信号通路发挥作用。(4)探究lnc RNA是否可作为牙周炎生物学标志在牙周炎的诊断及预后复发问题上有很大价值。(5)已有动物实验证实了可以通过调控lnc RNA的表达水平来逆转lnc RNA在牙周炎的作用从而起到抗炎作用,其对牙周炎的免疫治疗研究有很大价值。(6)Lnc RNA对于牙周膜干细胞的调控主要通过内源性竞争机制及各种信号通路实现,且其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炎性环境、机械应变及缺氧和氧化应激等,通过这些相关因素进行相关机制的研究为牙周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牙周炎 牙周膜干细胞 破骨细胞 免疫 牙周再生 发病机制 应用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与缺血性脑卒中后的神经免疫炎症及相关信号通路 被引量:1
6
作者 万俊 白艳杰 +4 位作者 王岩 陈淑颖 陈丽敏 肖雨倩 孙可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265-3271,共7页
背景:长链非编码RNA作为炎症反应的重要调节因子,可参与缺血性脑卒中后免疫-炎症-脑串扰机制,具有成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功能障碍的潜能。目的:将长链非编码RNA作用神经胶质细胞参与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免疫炎症级联反应的分子机制... 背景:长链非编码RNA作为炎症反应的重要调节因子,可参与缺血性脑卒中后免疫-炎症-脑串扰机制,具有成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功能障碍的潜能。目的:将长链非编码RNA作用神经胶质细胞参与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免疫炎症级联反应的分子机制及其调控的相关信号通路进行分析总结,指出长链非编码RNA具有调节缺血性卒中后炎症的潜力。方法:以“ischemic stroke,long non-coding RNA,neuroinflammation,immune function,signal pathway,microglia,astrocytes,oligodendrocyte,mechanism”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最终纳入63篇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早期,神经细胞因缺血缺氧死亡激活大脑先天免疫应答,促进炎症因子的分泌,诱导血脑屏障损伤及一系列炎症级联反应的发生。②神经免疫炎症级联反应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发病因素,已被证实严重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需要在发病早期及时抑制。③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炎症通常诱导大量长链非编码RNA的异常表达,这些长链非编码RNA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的极化介导一系列神经-免疫-炎症串扰机制,发挥脑卒中后神经保护作用。④长链非编码RNA作为炎症反应的重要调节因子,通过调控核转录因子κB、长链非编码RNA-miRNA-mRNA轴、Rho-ROCK、MAPK、AKT及ERK等信号通路抑制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免疫炎症级联反应,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损伤。⑤大多数长链非编码RNA与缺血性脑卒中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中是基于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或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行的,并未进行临床试验,所以关于长链非编码RNA是否可以安全应用到临床治疗中还有待进一步探索。⑥目前有关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有许多,但是通过组织工程技术应用长链非编码RNA及外泌体等移植技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相对较少,还需进一步探索。⑦长链非编码RNA以其相对稳定性和高度特异性的特点成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靶点。在未来的研究中应继续探索更多在缺血缺氧条件下发挥作用的炎性长链非编码RNA类型,以期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炎症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长链非编码rna 神经炎症 免疫功能 信号通路 神经胶质细胞 炎症因子 机制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22调控微小RNA-27b-3p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7
作者 周金阔 张晋弘 +3 位作者 史晓晶 刘广顺 姜磊 刘倩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SNHG)22调控微小RNA(miR)-27b-3p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52例OSC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体外培养人正常口腔角质细胞HOK和3种人OSCC细胞(CA...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SNHG)22调控微小RNA(miR)-27b-3p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52例OSC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体外培养人正常口腔角质细胞HOK和3种人OSCC细胞(CAL-27、SCC-25和HSC-3),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HOK细胞和3种OSCC细胞中SNHG22、miR-27b-3p表达情况。对SCC-25细胞进行转染并将其分为Ctrl组(未进行转染)、si-SNHG22组、si-NC组、miR-27b-3p inhibitor组、inhibitor-NC组、si-SNHG22+inhibitor-NC组和si-SNHG22+miR-27b-3p inhibitor组,检测各组SCC-25细胞增殖情况[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增殖指数(PI)];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SCC-25细胞侵袭情况;划痕愈合实验检测各组SCC-25细胞迁移情况;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SNHG22与miR-27b-3p的靶向作用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OSCC癌组织中SNHG22表达显著升高,miR-27b-3p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HOK细胞比较,CAL-27、SCC-25和HSC-3细胞中SNHG22表达显著升高,miR-27b-3p表达显著降低,且SCC-25细胞中SNHG22与miR-27b-3p的表达与HOK细胞差异最大(P<0.05)。与Ctrl组比较,si-SNHG22组SCC-25细胞增殖率、PI、侵袭数和划痕面积愈合率均显著减少(P<0.05),miR-27b-3p inhibitor组SCC-25细胞增殖率、PI、侵袭数和划痕面积愈合率均显著增加(P<0.05);与si-SNHG22组比较,si-SNHG22+miR-27b-3p inhibitor组SCC-25细胞增殖率、PI、侵袭数和划痕面积愈合率均显著增加(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显示SNHG22与miR-27b-3p存在靶向作用关系。结论SNHG22在OSSC中高表达,miR-27b-3p在OSSC中低表达,SNHG22可能通过海绵化miR-27b-3p促进SCC-25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SNHG22/miR-27b-3p轴可能是OSCC一个新的诊断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22 微小rna-27b-3p 口腔鳞状细胞癌 增殖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外泌体蛋白、mRNA及非编码RNA调节肝癌发生和发展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程玉鑫 刘亮 +2 位作者 董适毓 李胜超 张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8-755,共8页
外泌体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体液中的细胞外囊泡,它可以携带包括蛋白、核酸、脂质和代谢产物在内的多种成分。通过这些组分,外泌体可以介导细胞间通讯,进而影响人体内各项细胞生命活动。最近研究发现,外泌体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 外泌体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体液中的细胞外囊泡,它可以携带包括蛋白、核酸、脂质和代谢产物在内的多种成分。通过这些组分,外泌体可以介导细胞间通讯,进而影响人体内各项细胞生命活动。最近研究发现,外泌体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发生、发展及耐药等各个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中非编码RNAs作为外泌体重要组分可以参与调节HCC肿瘤微环境,影响肿瘤生长、转移、血管生成、免疫调节等生物学行为,有望成为HCC新的诊断、预后标志物或治疗靶点。本文通过对近五年来外泌体组分在HCC进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期望在HCC的早期诊断、预后及治疗等方面提供参考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肝细胞癌 非编码rna 诊断 预后 治疗
下载PDF
非编码RNA在强直性脊柱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杨娟娟 王海东 +3 位作者 李浩林 王振东 陈平 苏小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7-453,457,共8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炎性背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暂未明确。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在AS的发病机制及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主...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炎性背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暂未明确。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在AS的发病机制及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体现在成骨分化、炎症反应及免疫细胞等方面。因此,通过关注ncRNA影响AS进展的病理过程,将为本病的诊疗论治提供新视角,基于此,笔者就ncRNA与AS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AS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非编码rna 机制
下载PDF
外泌体非编码RNA调控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10
作者 郝茂辰 王磊 +1 位作者 冬梅 王建忠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18,共5页
外泌体是一种细胞间进行通讯的介质,可以和靶细胞融合,将其中包裹的物质转移至靶细胞,并保护其内容物免遭细胞外液酶降解,进而介导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而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常伴有骨细胞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的表达改... 外泌体是一种细胞间进行通讯的介质,可以和靶细胞融合,将其中包裹的物质转移至靶细胞,并保护其内容物免遭细胞外液酶降解,进而介导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而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常伴有骨细胞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的表达改变,从而影响骨细胞微环境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在骨细胞微环境中,外泌体可包裹ncRNA、蛋白质、脂质等生物调节活性物质,从母细胞释放并被骨细胞内吞,实现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进而调节骨细胞的活性。因此,具有基因载体功能的外泌体,其携带的ncRNA可补充或吸附骨细胞内异常调节的ncRNA,从而调节骨细胞活性,并有望成为骨修复的重要材料。该文将外泌体miRNA、lncRNA、circRNA对骨质疏松症作用的文献进行检索,对外泌体ncRNA在骨质疏松症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非编码rna 微小核糖核酸 环状核糖核酸 长链编码核糖核酸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亭乔 孙雅煊 +1 位作者 霍清 戴雪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477,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及认知功能下降,并逐渐丧失自理能力[1]。随着全球人口结构老龄化加剧,预计2050年AD全球患病人数将达到1亿人。AD的病理学特征主要包括β淀粉样蛋白(Aβ)在大脑中沉积、神...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及认知功能下降,并逐渐丧失自理能力[1]。随着全球人口结构老龄化加剧,预计2050年AD全球患病人数将达到1亿人。AD的病理学特征主要包括β淀粉样蛋白(Aβ)在大脑中沉积、神经元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以及神经元缺失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循环微rna 淀粉样β肽类 长链非编码rna 诊断
下载PDF
细胞外囊泡携带非编码RNA调控破骨细胞的活化
12
作者 刘建宏 廖世杰 +3 位作者 李波香 唐生平 韦帧翟 丁晓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6-1082,共7页
背景:目前已证明破骨细胞活化在骨骼系统相关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胞外囊泡携带非编码RNA调控破骨细胞活化的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目的:阅读并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按细胞外囊泡中不同的非编码RNA在不同疾病中调控破骨细胞活化进行综述... 背景:目前已证明破骨细胞活化在骨骼系统相关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胞外囊泡携带非编码RNA调控破骨细胞活化的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目的:阅读并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按细胞外囊泡中不同的非编码RNA在不同疾病中调控破骨细胞活化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方向。方法:以“非编码RNA,miRNA,lncRNA,circRNA,snoRNA,破骨细胞,细胞外囊泡,外泌体,膜微粒,凋亡小体”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以“extracellular vesicles,exosome,microparticle,apoptotic bodies,non-coding RNA,miRNA,lncRNA,circRNA,snoRNA,osteoclast”为检索词检索Pub Med等数据库,最终纳入71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破骨细胞的活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非编码RNA调控破骨细胞活化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2)细胞外囊泡可以由成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肿瘤细胞等多种细胞分泌,作为细胞间通讯的一种载体,能够携带非编码RNA对破骨细胞活化进行调控。(3)目前关于细胞外囊泡携带非编码RNA调控破骨细胞活化的疾病研究中,多数为骨质疏松,其次为肿瘤骨转移,而非编码RNA的种类又以mi RNA最多。(4)细胞外囊泡携带长链非编码RNA、环状RNA及核仁小RNA调控破骨细胞活化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其调控机制主要为竞争性内源RNA机制。(5)综上,深入研究细胞外囊泡携带非编码RNA对破骨细胞活化的调控机制,有助于找到治疗骨骼系统相关疾病的关键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非编码rna MIrna lncrna circrna SNOrna 破骨细胞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ZIM2-AS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3
作者 孙晋 李英楠 +4 位作者 石梦姣 田红卫 慕艳华 李君 李宗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1,共6页
目的: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ZIM2-AS1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374例HCC组织样本和50例癌旁组织样本的转录组测序(RNA-seq)数据及相关临床资料,基于R语... 目的: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ZIM2-AS1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374例HCC组织样本和50例癌旁组织样本的转录组测序(RNA-seq)数据及相关临床资料,基于R语言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以解析ZIM2-AS1在HCC中的表达模式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在HCC中的诊断价值;采用qRT-PCR检测ZIM2-AS1在人正常肝细胞及不同HCC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结果:ZIM2-AS1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呈升高趋势(P<0.001),其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N分期、组织学分级和AFP水平显著相关(P均<0.05),且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疾病相关生存期(DSS)显著短于低表达患者(P<0.05),是影响HC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免疫细胞浸润分析显示,ZIM2-AS1与Th2细胞、CD56brightNK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的浸润水平显著相关(|Spearman's r|>0.1,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ZIM2-AS1表达水平对HCC、N0分期、组织学分级G1和G2期、OS及DSS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AUC均>0.50)。qRT-PCR结果显示ZIM2-AS1在HCC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人正常肝细胞(P均<0.05)。结论:LncRNA ZIM2-AS1的高表达是HCC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成为HCC诊断、预后判断及肿瘤免疫微环境评估生物标志物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ZIM2-AS1 肝细胞癌 预后 诊断 免疫细胞浸润
下载PDF
非编码RNA调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彭祥琳 浦飞飞 +1 位作者 冯晶 夏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2,共6页
结核病(tuberculosis, 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传染病,巨噬细胞自噬对于清除MTB具有重要作用,但MTB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干扰宿主自噬,逃避巨噬细胞对其“灭杀”从而在宿主细胞内长期存活繁殖。在MTB感... 结核病(tuberculosis, 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传染病,巨噬细胞自噬对于清除MTB具有重要作用,但MTB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干扰宿主自噬,逃避巨噬细胞对其“灭杀”从而在宿主细胞内长期存活繁殖。在MTB感染的巨噬细胞中存在多种差异表达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s),这些ncRNAs通过调控自噬相关基因表达在自噬的多个环节影响巨噬细胞清除MTB。因此,阐明这些调控网络对开发新的抗结核药物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现阶段研究中ncRNAs调控MTB感染巨噬细胞自噬的相关机制,介绍了细胞自噬的发生过程以及ncRNAs的调控作用,以期为阐明TB的发病机制以及研发抗结核药物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非编码rna 巨噬细胞 细胞自噬
下载PDF
抑制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对糖脂毒性诱导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15
作者 张志扬 刘芬 +5 位作者 张雪鹤 房彬彬 张冀鑫 谢骞 杨毅宁 李晓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3,共9页
目的:探讨糖脂毒性环境中抑制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人类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的表达水平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用葡萄糖和棕榈酸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体外糖脂毒性内皮细胞模型,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糖脂毒性环境中抑制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人类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的表达水平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用葡萄糖和棕榈酸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体外糖脂毒性内皮细胞模型,并分为对照组、高糖高脂组、高糖高脂对照组以及小干扰RNA(si-RNA)干预的高糖高脂+si-MALAT1组、高糖高脂+si-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si-MAPK1)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ALAT1、MAPK1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自噬、线粒体融合分裂、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共聚焦定位检测自噬及溶酶体相关蛋白的荧光共定位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内皮细胞中自噬溶酶体的数目;线粒体探针染色检测线粒体形态;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细胞增殖及划痕实验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血管形成试验检测各组细胞中新生血管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高脂组、高糖高脂对照组的MALAT1 mRNA、磷酸化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p-MAPK1)的表达水平增加,磷酸化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的表达水平下降,P均<0.05。与高糖高脂对照组相比,高糖高脂+si-MALAT1组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LC3)、螯合体1(p62)、ROS、剪切后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p-MAPK1的表达水平均下降,线粒体融合蛋白视神经萎缩蛋白1(OPA1)、BCL-2、p-mTOR的表达水平均增加,P均<0.05;LC3和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蛋白的荧光共定位阳性颗粒增加(P均<0.01),溶酶体数目减少;细胞增殖、迁移、成管能力均增加(P均<0.01)。与高糖高脂对照组相比,高糖高脂+si-MAPK1组内皮细胞中p-MAPK1的表达下降,p-mTOR的表达上升(P均<0.01)。结论:抑制MALAT1表达,可降低糖脂毒性环境中线粒体的自噬水平,减少内皮细胞的凋亡及改善内皮细胞的功能,可能与调节MAPK1/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人类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糖脂毒性 内皮细胞功能 线粒体自噬 凋亡
下载PDF
丙酮酸激酶同工酶M2介导长非编码RNA RP11-879F14.2发挥抑制心肌细胞肥大作用
16
作者 李艺 温艺红 +5 位作者 伍华燕 姜佳雪 欧涛 陈凯茵 刘宇鹏 单志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4-553,共10页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长非编码RNA(lncRNA)在生物学功能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显示,与健康器官捐献者(n=23)相比,长非编码RNARP11-879F14.2在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n=21)心肌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长非编码RNA(lncRNA)在生物学功能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显示,与健康器官捐献者(n=23)相比,长非编码RNARP11-879F14.2在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n=21)心肌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但其在心肌肥厚调节中可能的作用和机制尚不清楚。利用腺病毒介导在乳小鼠心肌细胞(neonatal mouse ventricular cardiomyocytes,NMVCs)和乳大鼠心肌细胞(neonatal rat ventricular cardiomyocytes,NRVCs)中过表达RP11-879F14.2,检测对NMVCs中心肌肥厚相关基因,包括肌球蛋白重链(MYH7)、骨骼肌肌动蛋白(Acta1)以及心钠素(NPP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过表达RP11-879F14.2可显著抑制NMVCs和NRVCs中心肌肥厚相关基因表达。RT-q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证实,当过表达RP11-879F14.2时可显著促进NMVCs中丙酮酸激酶同工酶M2(PKM 2)表达。并且,过表达PKM 2和RP11-879F14.2可一致地抑制NMVCs和NRVCs中心肌肥厚相关基因表达和去氧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诱导NRVCs的表面积增加,而敲降PKM 2可逆转RP11-879F14.2对NMVCs中心肌肥厚相关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利用Seahorse 96XF细胞能量分析仪检测显示,过表达RP11-879F14.2和PKM 2可一致增加NMVCs中葡萄糖代谢水平,而沉默PKM 2对RP11-879F14.2上调NMVCs中糖酵解、三羧酸(TCA)循环和线粒体电子传递链(ETC)相关基因的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PKM 2介导RP11-879F14.2发挥抑制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厚 心肌细胞 非编码rna 丙酮酸激酶同工酶M2
原文传递
m6A甲基化修饰非编码RNA调控病理性心脏重塑的作用
17
作者 尹功华 徐若瑶 +3 位作者 张丽娟 张一凡 齐洁 张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252-3258,共7页
背景:m6A甲基化修饰非编码RNA是病理性心脏重塑形成机制的研究热点,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目的:总结m6A甲基化修饰非编码RNA对调控病理性心肌肥大、心肌细胞死亡、心肌纤维化与血管重塑等病理性心脏重塑主要过程的可... 背景:m6A甲基化修饰非编码RNA是病理性心脏重塑形成机制的研究热点,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目的:总结m6A甲基化修饰非编码RNA对调控病理性心肌肥大、心肌细胞死亡、心肌纤维化与血管重塑等病理性心脏重塑主要过程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m6A甲基化修饰,非编码RNA,病理性心肌肥大,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细胞焦亡,心肌细胞铁死亡,心肌纤维化,血管重塑”为中文主题词,以“m6A、non-coding RNA,pathological cardiac hypertrophy,cardiomyocyte apoptosis,cardiomyocyte pyroptosis,cardiomyocyte ferroptosis,myocardial fibrosis,vascular remodeling”为英文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1974年1月至2023年4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符合筛选标准的86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m6A甲基化修饰是一种动态可逆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②病理性心脏重塑主要包括病理性心肌肥大、心肌细胞死亡、心肌纤维化、血管重塑,m6A相关酶可调控病理性心脏重塑相关进程;③m6A甲基化修饰相关酶可通过多种非编码RNA与不同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病理性心脏重塑过程,可作为心血管疾病新的潜在干预方式;④在病理性心脏重塑中,m6A甲基化修饰与非编码RNA之间的调控关系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表观遗传学的发展,m6A甲基化修饰非编码RNA来调控病理性心脏重塑有望有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6A甲基化修饰 病理性心脏重塑 非编码rna 病理性心肌肥大 心肌细胞死亡 心肌纤维化 血管重塑 综述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467在肿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张文青 何迎春(综述) 王贤文(审校)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2-117,共6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大于200 nt的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其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目前正被广泛研究。lncRNA Linc00467是一种新发现的lncRNA,且已被证实在肝癌、胃癌、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肿瘤中均有异常表达。其...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大于200 nt的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其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目前正被广泛研究。lncRNA Linc00467是一种新发现的lncRNA,且已被证实在肝癌、胃癌、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肿瘤中均有异常表达。其可调节肿瘤细胞的恶性进程,并影响患者的生存及预后,是与多种恶性肿瘤相关的癌基因。笔者结合目前已有报道,对Linc00467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Linc00467更全面的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c00467 长链非编码rna 肿瘤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铜死亡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的子宫颈癌预后模型构建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19
作者 张玉俊 赵璇 +2 位作者 朱琳 地力亚尔·吾斯曼江 王岩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1-123,共13页
目的 基于铜死亡相关长链非编码RNA(cuproptosis-related long noncoding RNA,CRL)构建子宫颈癌预后模型并分析不同风险组间药物敏感性差异,为子宫颈癌患者预后预测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 目的 基于铜死亡相关长链非编码RNA(cuproptosis-related long noncoding RNA,CRL)构建子宫颈癌预后模型并分析不同风险组间药物敏感性差异,为子宫颈癌患者预后预测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下载304例子宫颈癌患者的基因表达谱、突变数据和临床数据,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152例)和测试集(n=152)。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鉴定CRL。应用单因素Cox、LASSO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在训练集中构建CRL风险评分模型,在测试集和整个队列中进行验证,并根据风险评分中位数将训练集和测试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训练集76例和测试集83例)和低风险组(训练集76例和测试集69例)。使用Kaplan-Meier(K-M)生存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评估CRL风险评分模型,并构建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CRL风险评分模型的列线图和校准曲线。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探索该模型的潜在分子机制。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免疫细胞浸润与风险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绘制子宫颈癌患者基因突变图谱,分析CRL风险评分模型与体细胞变异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免疫治疗药物的敏感性和20种化疗药物在不同风险群体中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值差异。结果 共获得704个CRL,经单因素Cox、LASSO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最终构建包含6个CRL(AC103591.4、AC021851.1、MNX1-AS1、FAM27E3、AL603832.1和AC097505.1)的风险评分预测模型。K-M生存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和PCA分析均验证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多因素Cox回归显示,CRL风险评分可作为独立预后因子(P<0.05)。列线图对子宫颈癌患者的1、3和5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GSEA结果显示,高风险组与癌症通路相关。免疫细胞浸润结果表明,多数免疫细胞与CRL风险评分呈正相关(均r>0,均P<0.05)。免疫检查点分析结果显示,低风险组患者免疫检查点表达较高。基因突变图谱结果表明,高低风险组间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免疫治疗药物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对低风险组患者疗效较好,阿卡地新、二甲基草酰甘氨酸、多柔比星、索拉非尼和阿糖胞苷5种药物的IC50值在高低风险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6个CRL的风险评分特征可独立预测子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有助于阐明子宫颈癌中CRL的机制,并为患者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铜死亡 长链非编码rna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