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艾滋病肺孢子虫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1
作者 胡德忠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3期46-48,共3页
目的对非艾滋病肺孢子虫肺炎(P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从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非艾滋病PC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特征、治疗及转归。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7例(77.... 目的对非艾滋病肺孢子虫肺炎(P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从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非艾滋病PC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特征、治疗及转归。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7例(77.8%)、咳嗽6例(66.7%)、喘息4例(44.4%)。胸部CT主要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或散在斑片影、磨玻璃影及囊状透亮影,斑片影9例(100.0%)、磨玻璃影5例(55.6%)、囊状透亮影5例(55.6%),双肺内、中、外带分布无差异,肋膈角处可累及,合并纵隔淋巴结增大3例(33.3%)、胸腔积液1例(11.1%)。9例患者中,白细胞计数(WBC)升高5例(55.6%),平均WBC(10.53±4.24)×10^(9)/L;降钙素原(PCT)不同程度升高8例(88.9%),平均PCT(0.19±0.18)ng/ml;氧合指数不同程度下降7例(77.8%),平均氧合指数(245.50±140.30)mm Hg(1 mm Hg=0.133 kPa);淋巴细胞计数下降3例(33.3%),平均淋巴细胞计数(1.16±0.61)×10^(9)/L。6例(66.7%)应用复方磺胺甲噁唑(SMZ-TMP)+卡泊芬净治疗,1例(11.1%)单用SMZ-TMP,2例(22.2%)单用卡泊芬净,6例(66.7%)合并应用糖皮质激素。6例(66.7%)患者疗效好,3例(33.3%)患者病情恶化自动出院。结论非艾滋病PCP缺乏特异性临床特点,临床工作中需提高警惕,恶性肿瘤、长期接受激素治疗、糖尿病等免疫受损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加之合并斑片影、磨玻璃影等胸部影像学改变,需及时留取合格下呼吸道标本送检,尽早干预治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艾滋病 肺孢子虫肺炎 复方磺胺甲噁唑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棘白菌素类药物治疗非艾滋病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6
2
作者 龙爽 牟向东 +2 位作者 张成 宿利 贾鹏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8期808-812,共5页
目的观察复方磺胺甲噁唑(TMP-SMX)联合棘白菌素类药物治疗非艾滋病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6例非艾滋病PCP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棘白菌素类药物在治疗中联合使用... 目的观察复方磺胺甲噁唑(TMP-SMX)联合棘白菌素类药物治疗非艾滋病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6例非艾滋病PCP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棘白菌素类药物在治疗中联合使用的时间分为一线组和二线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无创通气、插管、病死率,好转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消化道症状、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皮疹等不良反应。结果106例非艾滋病PCP患者中,好转66例(62.26%),病死40例(37.74%),发生不良反应56例(52.83%)。采用TMP-SMX治疗时,一线联合棘白菌素类药物的患者插管率低于二线组(32.35%vs.60.00%,P=0.047),有效率高于二线组(50.00%vs.10.00%,P=0.007)。一线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二线组(50.00%vs.70.00%),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和骨髓抑制,其发生率略低于二线组(35.29%vs.42.86%,47.06%vs.5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MP-SMX治疗非艾滋病PCP患者时,一线联合棘白菌素类药物可能有助于降低插管率,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孢子菌肺炎 非艾滋病 复方磺胺甲噁唑 棘白菌素类
下载PDF
非艾滋病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会云 王勇强 《内科》 2018年第5期766-768,共3页
目的由于激素、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等的广泛使用,使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成为非艾滋病免疫功能缺陷患者普遍存在的一种机会性感染疾病,这类患者易发生重症肺炎,继发呼吸衰竭的发生率高,病死率高。磺胺类药物是治疗这类患者的一线药物,但... 目的由于激素、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等的广泛使用,使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成为非艾滋病免疫功能缺陷患者普遍存在的一种机会性感染疾病,这类患者易发生重症肺炎,继发呼吸衰竭的发生率高,病死率高。磺胺类药物是治疗这类患者的一线药物,但随着预防性应用的增多,易出现耐药性。本文就非艾滋病免疫力低下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艾滋病患者 肺孢子菌肺炎 治疗 综述
下载PDF
非艾滋病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韩斌 孙雅轩 +1 位作者 胡风云 王建芬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期263-265,共3页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ryptococcal neoformansmeningitis,CNM)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系统感染性疾病。我国以新生型隐球菌脑膜炎多见,近来,随着器官移植、大量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导致非艾滋病患者并发CNM的比例不断上升,同时健康人群并发该病...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ryptococcal neoformansmeningitis,CNM)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系统感染性疾病。我国以新生型隐球菌脑膜炎多见,近来,随着器官移植、大量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导致非艾滋病患者并发CNM的比例不断上升,同时健康人群并发该病也常有报道,因此需要加强对CNM的进一步认识,使其早期诊断,有效治疗,降低致残率、病死率。本研究对30例CNM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及转归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脑膜炎 非艾滋病患者 临床分析 感染性疾病 免疫抑制剂 CNM 中枢系统 器官移植
下载PDF
非艾滋病患者中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姜辉 张秋彬 朱华栋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70-773,共4页
随着免疫抑制剂和化疗药物使用的增加,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成为非艾滋病患者群普遍存在的一种机会性感染,且发病率逐年上升,病死率高。另外,随着磺胺类药物的预防性应用,耶氏肺孢子菌出现一定的耐药性。本文就非艾滋病免疫力低下患者... 随着免疫抑制剂和化疗药物使用的增加,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成为非艾滋病患者群普遍存在的一种机会性感染,且发病率逐年上升,病死率高。另外,随着磺胺类药物的预防性应用,耶氏肺孢子菌出现一定的耐药性。本文就非艾滋病免疫力低下患者中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艾滋病患者 肺孢子菌肺炎 治疗 磺胺 克林霉素联合伯喹 卡泊芬净
下载PDF
非艾滋病人群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廖柏明 罗光汉 +3 位作者 袁海宁 黄利 邓一鸣 韦颖华 《蛇志》 2012年第2期165-167,共3页
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是新生隐球菌或其变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一种深部真菌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等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脑膜脑炎的症状,少数患者可表现为颅内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其病情重... 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是新生隐球菌或其变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一种深部真菌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等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脑膜脑炎的症状,少数患者可表现为颅内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其病情重,疗程长,预后差,病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艾滋病 隐球菌性脑膜炎 治疗进展
下载PDF
老年非艾滋病患者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的护理5例 被引量:3
7
作者 高宇 王俊清 王欣 《现代护理》 2006年第18期1693-1694,共2页
总结5例老年非艾滋病患者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的消毒隔离措施及护理要点,提出积极配合抢救,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等措施,可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结果5例患者均抢救成功,采用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后,5例患者均未发生院内交叉... 总结5例老年非艾滋病患者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的消毒隔离措施及护理要点,提出积极配合抢救,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等措施,可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结果5例患者均抢救成功,采用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后,5例患者均未发生院内交叉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老年人 非艾滋病 护理
下载PDF
非艾滋病儿童马尔尼菲青霉菌病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0
8
作者 罗湘琴 梁英 +2 位作者 凌业生 黎雅婷 陈惠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50-553,共4页
目的总结非艾滋病儿童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分析3例PSM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儿中女1例,男2例,发病年龄分别为5月龄、1岁5月龄、3岁2月龄,均以反复发热伴咳嗽、气促,病情进行性加重,抗感染... 目的总结非艾滋病儿童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分析3例PSM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儿中女1例,男2例,发病年龄分别为5月龄、1岁5月龄、3岁2月龄,均以反复发热伴咳嗽、气促,病情进行性加重,抗感染治疗无效为主要临床特征;肺部CT均显示多发异常密度影;1例患儿处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期,2例为先天性胆道闭锁。2例患儿经血培养及痰培养、1例经血清及肺泡灌洗液病原微生物二代测序确诊。3例患儿经两性霉素B为主的治疗后均好转。结论 PSM可发生在非艾滋病儿童,肺部是主要靶器官;在PSM流行地区,免疫低下儿童应考虑PSM可能,尽早行病原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青霉菌 非艾滋病 儿童
下载PDF
非艾滋病患者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2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陈钊成 钟小宁 何志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189-2189,共1页
例1.女,22岁,因反复发热1年、颈部淋巴结肿大1个月于2009年12月21日入院。自2008年8月起反复出现38℃左右发热,于2009年11月出现右颈部淋巴结肿大,既往无特殊病史。人院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颈部及腹股沟区等可触及多个肿大淋... 例1.女,22岁,因反复发热1年、颈部淋巴结肿大1个月于2009年12月21日入院。自2008年8月起反复出现38℃左右发热,于2009年11月出现右颈部淋巴结肿大,既往无特殊病史。人院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颈部及腹股沟区等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质硬固定;心肺腹检查无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病 非艾滋病患者 颈部淋巴结肿大 播散性 2009年 反复发热 体格检查 肿大淋巴结
下载PDF
非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蓝状菌引起播散感染1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邹坚 张丽琴 +2 位作者 吴天恩 邹翠翠 李金亮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1187-1188,共2页
马尔尼菲蓝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是一种双相型真菌,曾命名为马尔尼菲青霉菌,后归属于蓝状菌属。它是条件致病性真菌,可累及血液、骨髓、肝脏、肺部和淋巴结等多个系统,易形成播散感染。免疫缺陷的艾滋病患者是马尔尼菲蓝状菌感... 马尔尼菲蓝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是一种双相型真菌,曾命名为马尔尼菲青霉菌,后归属于蓝状菌属。它是条件致病性真菌,可累及血液、骨髓、肝脏、肺部和淋巴结等多个系统,易形成播散感染。免疫缺陷的艾滋病患者是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的主要人群,非HIV患者感染马尔尼菲蓝状菌较少见。现将本院近期确诊的一例非HIV患者马尔尼菲蓝状菌引起的全身播散性感染病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艾滋病 马尔尼菲蓝状菌
下载PDF
21例非艾滋病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健惠 蒋梦瑶 +2 位作者 赵方圆 韩爽 姚孟英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1期5791-5794,共4页
目的对非艾滋病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1例非艾滋病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 目的对非艾滋病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1例非艾滋病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与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21例PCP患者中,男11例(52.4%),女10例(47.6%),年龄26~75岁,平均(51.67±14.04)岁。患有基础疾病者9例(42.9%),发病前接受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17例(81.0%)。发热(81.0%)、咳嗽(66.7%)、咳痰(57.1%)及呼吸困难(33.3%)为其主要表现。实验室检查发现血浆β-(1,3)-D葡聚糖、乳酸脱氢酶显著升高,痰培养、肺泡灌洗液(BALF)六胺银染色未检出耶氏肺孢子菌(PJ),而BALF外送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均检出PJ序列。胸部CT均表现为渗出影,多发网格状、片絮状、斑块状、大片磨玻璃样高密度影15例(71.4%),胸腔积液10例(47.6%)。所有患者均接受复方磺胺甲噁唑(SMZ-TMP)治疗,并联合激素冲击、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丙种球蛋白冲击等治疗。8例(38.1%)好转(5例为预先使用SMZ-TMP),12例(57.1%)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4.8%)转至下级医院。随访8例(38.1%)好转,13例(61.9%)死亡。结论非艾滋病合并PCP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确诊有赖于病原学检查。mNGS在传统病原学检测阴性时具有指导意义,但不能排除定植菌可能,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一旦临床考虑合并PCP,尽早应用SMZ-TMP药物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艾滋病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复方磺胺甲噁唑
下载PDF
8例非艾滋病患者血流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的临床特点分析
12
作者 黎燕 黄春兰 马丽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7期902-905,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8例非艾滋病(AIDS)患者血流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TM)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从而提高对TM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柳州市人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诊断的8例非AIDS患者感染TM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各项指标。结果4例患者存... 目的回顾性分析8例非艾滋病(AIDS)患者血流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TM)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从而提高对TM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柳州市人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诊断的8例非AIDS患者感染TM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各项指标。结果4例患者存在基础疾病,8例均出现发热,4例出现贫血,7例出现淋巴结肿大,1例出现肝大,2例出现脾大,1例出现肾囊肿,5例出现咳嗽、咳痰,3例出现皮疹,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1例合并脓肿分枝杆菌感染,1例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2例肿瘤患者经抗肿瘤和抗真菌治疗均未好转;3例患者经两性霉素B或伊曲康唑治疗,2例无好转,1例死亡;3例未接受抗真菌治疗,2例好转,1例建议到上级或外院治疗。结论非AIDS患者感染TM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为结核等疾病,早期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故应提高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篮状菌 血流感染 非艾滋病
下载PDF
50岁及以上艾滋病患者合并非艾滋病定义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谷超男 毛霖 +5 位作者 赵青云 杨雪娟 黄琼 王利 艾宇 汪习成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22期3858-3864,共7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有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及艾滋病患者获得规范化的管理,50岁及以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人数呈不断增加趋势。与此同时,与艾滋病相关的病死率随之降低,而接受ART的患者合并非艾滋... 随着人口老龄化、有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及艾滋病患者获得规范化的管理,50岁及以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人数呈不断增加趋势。与此同时,与艾滋病相关的病死率随之降低,而接受ART的患者合并非艾滋病定义性疾病(NADs)(如肾脏、肝脏等新陈代谢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胆固醇水平升高,骨质疏松和肥胖症,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等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老年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患者及临床医生均可能缺乏对这些疾病的重视,或检测技术及诊断标准的原因造成了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存在困难。许多国家通常没有收集50岁及以上HIV/AIDS患者合并症的患病率数据。为了提高医务工作者对NADs合并症的重视,改善50岁及以上HIV/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对NADs的流行病学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岁 老年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非艾滋病定义性疾病
下载PDF
三级医疗中心非艾滋病患者肺隐球菌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14
作者 RegisA.Vilchez WilliamIrish 等 《世界医学杂志》 2002年第17期46-49,52,共5页
关键词 三级医疗中心 非艾滋病患者 肺隐球菌病 临床流行病学
下载PDF
非艾滋病儿童播散性马尔尼菲蓝状菌病六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唐育鹏 郑劼 +1 位作者 李卓 莫武桂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781-784,共4页
目的总结非艾滋病儿童播散性马尔尼菲蓝状菌病(TSM)的临床特点、治疗转归及基因分析,提高早期诊治水平,改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20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例非艾滋病TSM患儿的临床资料及1例基因... 目的总结非艾滋病儿童播散性马尔尼菲蓝状菌病(TSM)的临床特点、治疗转归及基因分析,提高早期诊治水平,改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20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例非艾滋病TSM患儿的临床资料及1例基因检测结果。结果患儿男女各3例,年龄4月龄~12.5岁,广西人。分别以发热、肛瘘、烦躁、面部焦痂样皮损、气促为首发症状,4例有肝脏及脾脏肿大。全部病例血IgM降低(0.01~1.20 g/L)及C-反应蛋白增高(30.33~>200 mg/L),5例有不同程度真菌葡聚糖及血沉增高、自然杀伤淋巴细胞降低。例6基因测序:2号染色体STAT1基因1个与家族性念珠菌病7型相关基因变异,同时还检测到不排除致病可能的多个基因变异。6例患儿肺部影像学均存在无特征性异常表现。血培养出马尔尼菲蓝状菌,2例同时骨髓培养及病原体二代测序阳性,仅例3住院期间血培养报告阳性,余5例均签字出院后报告阳性。住院至确诊时间5~14 d,病程24~39 d血培养报告阳性。早期误诊:2例肺结核,余4例分别误诊为自身免疫性脑炎、化脓性脑膜脑炎、恙虫病、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效果:2例有免疫功能缺陷患儿予抗真菌治疗病情稳定,自动出院后失访;另4例均治疗效果差签字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TSM可发生在非艾滋病儿童,临床表现多样,肺部均受累,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及骨髓,病情可迅速加重,危重状态治疗效果差,存在免疫缺陷的TSM患儿病情进展较轻缓且治疗效果较好;病原学培养时间长、阳性率低,需尽早和反复送检,病原体二代测序可提高检测速度及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蓝状菌病 播散性 非艾滋病 儿童 基因
原文传递
非艾滋病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合并巨细胞病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姜辉 张秋彬 朱华栋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04-1009,共6页
目的探讨非艾滋病耶氏肺孢子菌肺炎(非HIV-PJP)患者合并巨细胞病毒(CMV)血症的危险因素和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4年收治的101例非HIV-PJP患者。CMV血症定义为血浆巨细胞病毒DNA(CMV-DNA)≥500拷贝/mL,并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非艾滋病耶氏肺孢子菌肺炎(非HIV-PJP)患者合并巨细胞病毒(CMV)血症的危险因素和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4年收治的101例非HIV-PJP患者。CMV血症定义为血浆巨细胞病毒DNA(CMV-DNA)≥500拷贝/mL,并将患者分为CMV血症组和非CMV血症组。分析不同组别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资料、治疗转归等。使用卡方检验等进行单因素统计学分析,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非HIV合并CMV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纳入研究的93例临床诊断为非HIV-PJP患者中,合并CMV血症者41例(44.1%)。单因素分析显示PJP合并CMV血症相关危险因素分别为:女性、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六胺银染色阳性、耶氏肺孢子菌DNA(PJP-DNA)阳性、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JP合并CMV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女性(OR=4.222,95%CI:1.453~12.271,P=0.008)、合并真菌感染(OR=IO.113,95%CI:1.38~74.102,P=0.023)、进行有创机械通气(OR=4.62,95%CI:1.478~14.444,P=0.008)。结论同一次住院期问,非HIV-PJP患者合并CMV血症的患病率较高,其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女性、合并真菌感染、进行有创机械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艾滋病患者 耶氏肺孢子菌 肺炎 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病毒血症
原文传递
艾滋病患者合并肿瘤的研究现状
17
作者 杨靓 陈晓红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2期2802-2810,共9页
近年来,随着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出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死亡率大大降低,HIV感染者的生存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但随之而来的人口老龄化,使得HIV感染者罹患肿瘤的风险增加。HIV感... 近年来,随着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出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死亡率大大降低,HIV感染者的生存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但随之而来的人口老龄化,使得HIV感染者罹患肿瘤的风险增加。HIV感染和肿瘤的双重打击使得现阶段HIV感染者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因此,了解艾滋病合并肿瘤的特点对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对常见的艾滋病合并肿瘤进行综述,从而为早期临床筛查、诊疗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艾滋病相关性肿瘤 非艾滋病相关性肿瘤
下载PDF
17例儿童非艾滋病耶氏肺孢子菌肺炎临床分析
18
作者 宋宇雷 贺杰 +2 位作者 曹建设 王承娟 张新萍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1237-1239,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非艾滋病耶氏肺孢子菌肺炎临床特点,为该病早期诊疗提供循证学依据,从而改善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17例非艾滋病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患儿的病例特点,并对死亡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非艾滋病耶氏肺孢子菌肺炎临床特点,为该病早期诊疗提供循证学依据,从而改善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17例非艾滋病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患儿的病例特点,并对死亡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7例患儿中轻中型7例,重型10例,其中5例重型患儿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患儿低氧合指数和开始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时间晚是死亡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儿童肺炎迁延不愈且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免疫力低下病史时需考虑耶氏肺孢子菌肺炎可能;肺泡灌洗液宏基因测序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轻症早诊断早治疗预后良好,重症患儿死亡率高,常死于氧合指数低下的呼吸衰竭,尽早期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增加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耶氏肺孢子菌 非艾滋病 儿童
原文传递
非侵入性艾滋病毒感染诊断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韵贞 《医学研究通讯》 2003年第9期17-19,共3页
目前检测HIV-1抗体主要是利用血液标本,而血液标本的采集有许多不便之处,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中HIV-1感染者的筛查,其依从性受到影响.目前非损伤性标本的采集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尿液作为最方便易得且无损伤的标本来源,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 目前检测HIV-1抗体主要是利用血液标本,而血液标本的采集有许多不便之处,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中HIV-1感染者的筛查,其依从性受到影响.目前非损伤性标本的采集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尿液作为最方便易得且无损伤的标本来源,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使HIV-1的筛查工作有了更好的措施,对于早期发现HIV感染者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性艾滋病毒感染 诊断 艾滋病 诊断技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艾滋病及非艾滋病肺孢子菌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20
作者 胡德忠 陈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0042-0045,共4页
对艾滋病及非艾滋病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以期提高诊治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2019年至2021年我院同期收治的艾滋病及非艾滋病PCP患者临床资料,分别为7例,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 对艾滋病及非艾滋病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以期提高诊治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2019年至2021年我院同期收治的艾滋病及非艾滋病PCP患者临床资料,分别为7例,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免疫力低下;非艾滋病组患者中间质性肺炎3例,恶性肿瘤2例,2型糖尿病1例,酗酒1例。两组患者均为下呼吸道标本PCR检测确诊。主要临床特点均为发热、咳嗽、喘息。斑片影、磨玻璃影、囊状透亮影为两组患者主要胸部影像学特点,少见特点为纵隔淋巴结增大、胸腔积液。其中,艾滋病组患者病变主要集中在中下肺、胸膜下及肋膈角处多无病变累及,而非艾滋病组患者无上述影像学特点。艾滋病组患者氧合指数(362.58±176.37)、WBC(8.37±6.13)×109/L、PCT(0.07±0.06ng/ml)、淋巴细胞计数(1.10±0.32)×109/L,非艾滋病组患者氧合指数(185.59±82.05)、WBC(10.84±4.33)×109/L、PCT(0.21±0.20ng/ml)、淋巴细胞计数(1.26±0.25)×109/L,对两组患者氧合指数、WBC、PC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绝大多数患者接受复方磺胺甲噁唑(SMZ-TMP)治疗,多数合用卡泊芬净、激素,其中非艾滋病组患者因合并其它感染,多合用其它抗感染药物。艾滋病组7例患者均好转出院;非艾滋病组患者中4例好转出院,3例患者因疗效差家属放弃治疗。结论:艾滋病及非艾滋病PCP临床特点无明显差异,实验室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艾滋病PCP胸部CT表现相对特异,艾滋病PCP较非艾滋病PCP患者治疗疗效可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非艾滋病 肺孢子菌肺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