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让非遗“活”起来:元宇宙与我国非遗发展新思路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瑞 黄海明 《互联网周刊》 2022年第24期19-21,共3页
现代化科技发展十分迅速,越来越多的先进科技逐渐产生和应用,其中元宇宙就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科学技术,具有显著的特征和功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人们在非遗发展领域也逐渐尝试使用元宇宙,期待有效改变和拓展非遗发展的形式... 现代化科技发展十分迅速,越来越多的先进科技逐渐产生和应用,其中元宇宙就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科学技术,具有显著的特征和功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人们在非遗发展领域也逐渐尝试使用元宇宙,期待有效改变和拓展非遗发展的形式,让非遗“活”起来。本文主要针对元宇宙与我国非遗发展新思路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发展 元宇宙 发展现状 发展路径
下载PDF
文创理念与非遗的发展与推广--以花丝镶嵌为例
2
作者 胡晓燕 《上海轻工业》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花丝镶嵌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于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由于制作工艺难度高、步骤繁琐、耗时耗力,且主要留存在北京、成都两地,花丝镶嵌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传承与发展的难度较大。文创是文化与创意的结合,文... 花丝镶嵌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于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由于制作工艺难度高、步骤繁琐、耗时耗力,且主要留存在北京、成都两地,花丝镶嵌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传承与发展的难度较大。文创是文化与创意的结合,文创理念与花丝镶嵌在文化的基础上天然同源,本文探索花丝非遗与现代文创理念的结合点,试图用文创的理念探索推广花丝镶嵌的方法,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丝镶嵌 文创理念 非遗的推广与发展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苗族蜡染非遗技艺产业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鹃 《新传奇》 2023年第9期69-71,共3页
在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相关政策背景下,苗族蜡染产业与地域民族民俗的乡村振兴发展相结合,在宏观层面上实现了融合互助。本文通过梳理乡村振兴背景下苗族蜡染产业发展的困境和发展路径,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为苗族蜡染产... 在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相关政策背景下,苗族蜡染产业与地域民族民俗的乡村振兴发展相结合,在宏观层面上实现了融合互助。本文通过梳理乡村振兴背景下苗族蜡染产业发展的困境和发展路径,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为苗族蜡染产业的有效保护和传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苗族蜡染 非遗发展
下载PDF
交织融合与长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艾磊 胡建华 熊德琴 《商业经济》 2024年第2期148-152,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保护”“延续”和“创新”等元素已逐渐融入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在传统与现代传承方式并存中交织融合向前发展。受文化产业生产要素加速迭代及国内国际双循环等外部环境和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保护”“延续”和“创新”等元素已逐渐融入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在传统与现代传承方式并存中交织融合向前发展。受文化产业生产要素加速迭代及国内国际双循环等外部环境和非遗自身传承发展特点的双重影响,非遗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传承人口缺失、传承方式失范、传承价值受限、传承机制缺乏和标准多样失衡等问题。为确保传承延续、保障非遗价值和维护非遗独特属性,从长效传承出发,基于政府、社会、非遗传承群体及民众四个层面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非遗传承发展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效传承 非遗发展 现实困境 实践路径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艺术发展的现状研究
5
作者 王舒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1期187-189,共3页
2021年,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这个发展规划为未来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 2021年,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这个发展规划为未来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代中国人的重大任务。作为拥有2000年历史的传统文化遗产,皮影具有不可磨灭的艺术价值,需要好好保护和传承。本文通过研究皮影文化的历史,找出皮影艺术的发展特点,对它的现状进行研究,并结合有关政策措施探讨如何把握时代机会,开创皮影艺术的美好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影艺术 文化传承 非遗可持续化发展 数字化创新 数字藏品
下载PDF
泰山木版年画传承与发展研究——以徐家庄木版年画为例
6
作者 房伟 刘会 《河北画报》 2023年第14期13-15,共3页
泰山木版年画是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的传统民间艺术,被列为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然而,由于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影响和市场竞争的压力,泰山木版年画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基于非遗活态传承的角度,探讨了泰山木版年... 泰山木版年画是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的传统民间艺术,被列为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然而,由于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影响和市场竞争的压力,泰山木版年画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基于非遗活态传承的角度,探讨了泰山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路径,尤其是在地方高校参与下的新传承路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木版年画 非遗传承 非遗发展 高校参与 传统工艺振兴
下载PDF
以辑里湖丝为例探讨湖丝非遗的保护与发展——从内外部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胡雪彬 曾泽华 王立群 《今古文创》 2021年第6期121-124,共4页
"辑里湖丝"是明中叶之后我国丝绸的代表,经实地调研发现,以"辑里湖丝"为代表的丝绸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冲击下,现代化发展进入瓶颈期。本文从分析造成"辑里湖丝"现代化发展困境的原因和各... "辑里湖丝"是明中叶之后我国丝绸的代表,经实地调研发现,以"辑里湖丝"为代表的丝绸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冲击下,现代化发展进入瓶颈期。本文从分析造成"辑里湖丝"现代化发展困境的原因和各方为保护和发展"辑里湖丝"做出的努力两个角度入手,提出运用与时代相结合的现代化技术手段,政府、高校和民间多位一体协同发展的方法,希望帮助"辑里湖丝"改变现状,获得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辑里湖丝 现代化发展困难 非遗保护和发展
下载PDF
中国传统刻字艺术的当代传承与产业化发展--以非遗传承人李华中为例
8
作者 姜向阳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92-95,共4页
本文以甘肃金昌市刻字艺术传承人李华中从事的刻字艺术为例,分析了中国传统刻字艺术的艺术特征以及在当代的传承发展现状。李华中通过个人的努力与社会各界的帮扶将传统刻字艺术进行了产业化运作,在传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实现了经济效益... 本文以甘肃金昌市刻字艺术传承人李华中从事的刻字艺术为例,分析了中国传统刻字艺术的艺术特征以及在当代的传承发展现状。李华中通过个人的努力与社会各界的帮扶将传统刻字艺术进行了产业化运作,在传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实现了经济效益的转化,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与人员就业。通过对李华中的非遗产业化运营模式的剖析与探讨,旨在给当下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现产业化发展提供更多的经验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刻字艺术 保护与传承 非遗产业化发展
下载PDF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研究
9
作者 张胧月 罗耀灿 李纳璺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5期49-51,共3页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面临传承困境,如今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该文以中国知网平台检索所得文献和已出版的专著为样本,梳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研究现状。由此可知,学界对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研究在营造技艺和建筑文化...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面临传承困境,如今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该文以中国知网平台检索所得文献和已出版的专著为样本,梳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研究现状。由此可知,学界对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研究在营造技艺和建筑文化的方面已有相当成就,当前的研究热点着重于文化保护和活化发展方面,未来研究可从文化独特性、社会系统协作等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木构建筑 营造技艺 文化保护 非遗活态发展
下载PDF
涂山大禹传说的可视化设计研究
10
作者 丁幸 魏国彬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9-95,共7页
涂山大禹传说是自远古时代起就在淮河流域流传的一种叙事体民间故事,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以涂山大禹传说为实践对象,论... 涂山大禹传说是自远古时代起就在淮河流域流传的一种叙事体民间故事,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以涂山大禹传说为实践对象,论述如何运用可视化语言实现民间传说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结果发现:从民间传说的人物角色、自然风物以及精神内涵3个要素着手,通过符号形象设计、文创设计以及包装设计3个可视化设计途径实现可视化语言的合理转变,可以使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满足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彰显大禹文化中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精神。由此得出结论:以涂山大禹传说为中心展开讨论,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设计的创新路径与方法,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发展,也可为我国民间故事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山大禹传说 非遗保护与发展 可视化设计
下载PDF
扬州雕版印刷技艺传承发展现状与问题探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叶宗乐 李大伟 《民族艺林》 2019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有着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丰富的中国特色、多样的社会价值,于2009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梳理扬州雕版印刷技艺的发展历史,特别是站在其申遗成功后的视角,可以发现扬州雕版印... 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有着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丰富的中国特色、多样的社会价值,于2009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梳理扬州雕版印刷技艺的发展历史,特别是站在其申遗成功后的视角,可以发现扬州雕版印刷还存在定位不清、发展方式过于传统和人才不足等问题。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文化产业发展的视角出发,扬州雕版印刷还需在保护基础上的人才队伍建设、技术运用、产业融合、与江苏特色结合等方面继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扬州雕版印刷 非遗技艺发展现状 非遗问题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非遗创新发展研究——以廊坊地区屈家营古音乐为例
12
作者 侯洁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19期109-111,共3页
随着多元文化的交流,非遗音乐文化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非遗音乐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乡村人情与人文机理,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非遗音乐文化,不仅能保护其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还能让其在文旅事... 随着多元文化的交流,非遗音乐文化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非遗音乐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乡村人情与人文机理,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非遗音乐文化,不仅能保护其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还能让其在文旅事业兴盛下展现出更多经济价值,为非遗带来全新的发展空间与平台,拓宽其传承路径。但是在非遗音乐文化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亟需结合乡村振兴下非遗音乐文化所具有的价值进行创新发展,真正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开展。鉴于此,本文对廊坊地区屈家营古音乐创新发展进行探索,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非遗创新发展 屈家营古音乐
下载PDF
湘西南非遗项目及非遗文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康胜 《明日风尚》 2019年第16期171-171,173,共2页
湘西南具有十分丰富的非遗项目以及非遗文化,这些不同的非遗项目以及非遗文化为湘西南的发展贡献出极大的活力,正是由于这些非遗文化以及非遗项目的存在,湘西南的文化发展得以有序进行。总体而言,湘西南的非遗项目以及非遗文化具有较大... 湘西南具有十分丰富的非遗项目以及非遗文化,这些不同的非遗项目以及非遗文化为湘西南的发展贡献出极大的活力,正是由于这些非遗文化以及非遗项目的存在,湘西南的文化发展得以有序进行。总体而言,湘西南的非遗项目以及非遗文化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对于非遗项目来说,其自身的发展有三种路径,这三种路径为时代化、产业化以及集中化三种,而对于非遗文化来说,其发展路径有三种,即为文化普及、文化提升以及文化融合,基于上述论述,本文将对湘西南非遗项目及非遗文化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南 非遗项目 非遗文化发展
原文传递
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政府角色定位的转向 被引量:9
14
作者 谢菲 韦世艺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4-139,共6页
政府行政力量的主导介入是我国早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中国特色”之一。随着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业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主要趋向。为应对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新... 政府行政力量的主导介入是我国早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中国特色”之一。随着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业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主要趋向。为应对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新现象、新问题,亟待地方政府在机制、功能、体制上实现角色定位的转向,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非遗保护与发展 地方政府 角色定位 转向
下载PDF
公共审美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5
作者 关宏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27-33,共7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发展历程、实用目的都与公众审美密切相关,并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性与生活实用、促进产业的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均是与时俱进地追求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在我们保护发展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注重与时代审美深...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发展历程、实用目的都与公众审美密切相关,并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性与生活实用、促进产业的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均是与时俱进地追求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在我们保护发展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注重与时代审美深度结合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 非遗发展利用 经济产业 生活实用
下载PDF
On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16
作者 Jishu Shao Wei Zhang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4年第9期57-59,共3页
How to conserve and develop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one of the hot topics in both tourism industry and academic research area. In the past, argument of confli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intangible ... How to conserve and develop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one of the hot topics in both tourism industry and academic research area. In the past, argument of confli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prevailed, however, 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now question i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valu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is paper considers that the relationship can be beneficial to both with the appropriate and modest development, meanwhile, this paper summarizes seven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s, and at last it gives some advice on integrative adoption of those development modes after the thorough comparison of the seven mo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URISM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velopment mod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