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6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表达lncRNAHEM2M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小鼠的肝脏损伤
1
作者 孔祥 张腾 +5 位作者 张妍 高灵犀 汪文 汪梦燕 王国栋 吕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EM2M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小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野生型C57BL/6(WT)和条件性髓系细胞lncRNAHEM2M过表达(MYKI)小鼠分别喂饲普通饮食(ND)和高脂饮食(HFD),即为WT+ND、MYKI+ND、WT+HFD和MYKI+... 目的探讨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EM2M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小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野生型C57BL/6(WT)和条件性髓系细胞lncRNAHEM2M过表达(MYKI)小鼠分别喂饲普通饮食(ND)和高脂饮食(HFD),即为WT+ND、MYKI+ND、WT+HFD和MYKI+HFD组。12周后行腹腔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试验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的肝功能指标,制备肝脏组织切片后行HE染色和F4/80免疫组化染色,ELISA法检测肝脏组织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qRT-PCR检测M1型(TNF-α、iNOS和IL-6)和M2型(Arg-1、YM-1和IL-10)巨噬细胞标志物mRNA表达,免疫印迹检测肝脏组织中P-AKT、T-AKT、NLRC4、caspase-1和GSDMD蛋白表达,比色法和免疫荧光测定肝脏组织caspase-1活性。结果与HFD喂饲的WT小鼠相比,MYKI+HFD小鼠肝功能损伤减轻(P<0.01),肝脏脂肪变缓解,肝脏巨噬细胞浸润减少,糖耐量损伤及胰岛素抵抗改善(P<0.01);MYKI+HFD小鼠肝脏组织IL-6、IL-1β和TNF-α水平降低(P<0.01),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mRNA表达减少(P<0.01),M2型mRNA表达增加(P<0.01);MYKI+HFD小鼠肝脏组织NLRC4炎症小体活性降低(P<0.01),活性caspase-1减少,GSDMD-N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过表达lncRNAHEM2M降低NAFLD小鼠肝脏炎症因子水平,进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并抑制肝脏NLRC4炎症小体激活,减少肝细胞焦亡,最终改善NAFLD小鼠肝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HEM2M 巨噬细胞 非酒精性脂肪肝 细胞焦亡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和疾病表型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宋丽 熊伟 +7 位作者 胡宇 兰昀羲 唐宋琪 贾波 陈云慧 张晓丹 刘兴隆 黄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160,共8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以肝细胞脂肪堆积为特征的疾病,随着患病率的不断增高,NAFLD已成为全人类的健康问题。在NAFLD数十年的研究历史中,动物模型在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治疗和预防的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以肝细胞脂肪堆积为特征的疾病,随着患病率的不断增高,NAFLD已成为全人类的健康问题。在NAFLD数十年的研究历史中,动物模型在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治疗和预防的研究设计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NAFLD的动物模型种类繁多,按照动物的品种品系、造模时间和方法、造模判定指标进行总结,根据不同动物和方法得到的模型进行评估,比较模型与人类NAFLD的相似度和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动物 模型 表型
原文传递
达格列净联合水飞蓟宾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疗效分析
3
作者 张丽 王晨菲 +1 位作者 陆春晖 宇文彬雅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28-333,共6页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水飞蓟宾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诊治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水飞蓟宾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诊治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5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二甲双胍降血糖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联合水飞蓟宾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肝功能、肝脏硬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脂联素(APN)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t/P=3.411/<0.001,2.926/0.005,3.578/<0.001,2.672/0.01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内脏脂肪面积、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t/P=2.873/0.008,2.435/0.013,4.878/<0.001,3.997/<0.001,2.265/0.025,1.997/0.038);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及总胆红素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患者低于对照组(t/P=5.737/<0.001,4.971/<0.001,3.258/<0.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NF-α降低,SOD及APN升高,且研究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t/P=2.453/0.021,3.842/<0.001,3.927/<0.001);治疗期间2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腹胀、便秘、体质量增加、贫血以及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二甲双胍降糖治疗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联合水飞蓟宾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以及肝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损伤,提高APN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达格列净 水飞蓟宾 糖脂代谢 肝功能
下载PDF
不同肥胖指标及内脏脂肪指数对非酒精性脂肪肝预测价值的比较
4
作者 聂倩 孟翠巧 +4 位作者 刘焕欣 张令霞 王芸 刘承浩 宋光耀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1-132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肥胖指标、内脏脂肪指数对10年后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预测价值及判断切点。方法选取2910名无NAFLD健康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学、肝脏超声等检查,连续随访10年。按照随访期间是否发生NAFLD分为NAFLD组与对... 目的探讨不同肥胖指标、内脏脂肪指数对10年后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预测价值及判断切点。方法选取2910名无NAFLD健康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学、肝脏超声等检查,连续随访10年。按照随访期间是否发生NAFLD分为NAFLD组与对照组,并按基线水平体质量指数(BMI)分为正常、超重、肥胖组;分别按照腰围(WC)、腰围身高比(WtHR)分为正常和超标组;内脏脂肪指数(VAI)按四分位数法分为4组(VAI-Q1~VAI-Q4)。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组对新发NAFLD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MI、WC、WtHR、VAI对NAFLD预测价值。结果NAFLD组在基线时及随访结束时,其BMI、WC、WtHR、VAI、血尿酸(S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肽酶(ALT)在基线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发生NAFLD患病率为29.41%。NAFLD发生风险BMI超重组和肥胖组分别是正常组的2.579倍和3.318倍;WC超标组是正常组的2.022倍;WtHR超标组是正常组的2.092倍;VAI-Q2、VAI-Q3、VAI-Q4组NAFLD发生风险均增加,Q4组是Q1组的2.559倍。BMI、WC、WtHR、VAI对10年后NAFLD发生有预测价值(P<0.05)。AUC>0.7者男性组为BMI,AUC为0.717,切点为24.0 kg/m^(2);女性组为BMI和VAI,AUC分别为0.717和0.705,切点分别为23.9 kg/m^(2)和1.17。结论NAFLD发生风险随BMI、WC、WtHR、VAI水平升高而增高;BMI对不同性别人群NAFLD的发生均有较高预测价值,而VAI对女性NAFLD亦有较高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内脏脂肪指数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下载PDF
药食同源中药调控氧化应激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海强 李冰琪 +2 位作者 周千瑶 索小涛 郑丽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25-432,共8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指在没有肝病危险因素(如酗酒、降脂药物和慢性肝病的其他原因)的情况下肝内脂肪堆积增加并有可能发展为坏死性炎症,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指在没有肝病危险因素(如酗酒、降脂药物和慢性肝病的其他原因)的情况下肝内脂肪堆积增加并有可能发展为坏死性炎症,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纤维化、肝硬化,最终导致肝细胞癌[1]。NAFLD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病与很多因素有关,氧化应激是促进NAFLD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肝脏中的氧化应激可以损伤肝细胞,诱导炎症发生,阻碍脂质正常代谢和诱导细胞自噬等方面以促使NAFLD病程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食同源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药 氧化应激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超声诊断仪联合内脏脂肪检测仪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陈亮 潘佰灵 +1 位作者 徐丽伟 徐婷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仪联合内脏脂肪检测仪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6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入选对象均行超声诊断仪及内脏脂肪检测仪检查,采用受...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仪联合内脏脂肪检测仪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6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入选对象均行超声诊断仪及内脏脂肪检测仪检查,采用受试者特征(ROC)曲线评估超声诊断仪和内脏脂肪检测仪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内脏脂肪面积、观察组CA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仪和内脏脂肪检测仪两种检查方式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5、0.849,灵敏度分别为0.737、0.875,特异度分别为0.766、0.823。联合检测的AUC、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926、0.913及0.853。结论超声诊断仪联合内脏脂肪检测仪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单独检测,提高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效能,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仪 内脏脂肪检测仪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下载PDF
黄连-红曲药对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网络药理机制分析
7
作者 杨炀 刘峻呈 +4 位作者 张永 郭志清 罗雅琪 陈东辉 张小波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76-82,共7页
目的观察黄连-红曲药对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并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其潜在的药理学机制。方法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治疗上加入黄... 目的观察黄连-红曲药对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并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其潜在的药理学机制。方法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治疗上加入黄连-红曲药对。在患者连续治疗8 w后,对患者治疗前后的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进行对比研究。通过TCMSP数据库和文献检索黄连、红曲成分,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成分作用靶点,Genecards获取脂肪肝相关靶点。对药物和疾病共同靶点构建PPI网络,同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AST、ALT、γ-GT、TC、TG、LDL-C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HDL-C均明显升高(P<0.05)。将治疗后的两组对比,治疗组较对照组AST、ALT、γ-GT、TC、TG、LDL-C均明显降低(P<0.05),HDL-C均明显升高(P<0.05)。网络药理分析显示黄连、红曲干预脂肪肝的生物学功能包括脂质代谢过程的调节、小分子代谢过程的调节、炎症反应、蛋白质磷酸化、离子传输的调节;关键的生物学通路为胰岛素抵抗、PPAR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结论黄连-红曲药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肝功能、血脂水平。网络药理学初步揭示了其治疗脂肪肝的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红曲药对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临床观察 网络药理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相关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谢家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26-0129,共4页
分析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对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情的影响。方法 纳入灵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研究时长为两年半,2020.1开始,2023.6结束,以交叉分组的方式分组,其中50%患者采用单一西药治疗(参照... 分析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对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情的影响。方法 纳入灵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研究时长为两年半,2020.1开始,2023.6结束,以交叉分组的方式分组,其中50%患者采用单一西药治疗(参照组,口服水飞蓟宾胶囊),另50%患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治疗组,口服水飞蓟宾胶囊以及中药脂肝消方),以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纳入对比项目,使用SPSS25.0处理数据。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等数据统计学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脘腹胀满、胁肋刺痛或钝痛、纳呆厌油、形体肥胖等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而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大,统计学P<0.05。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较之于参照组更高,统计学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针对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用水飞蓟宾+中药脂肝消方的中西结合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肝功能以及不良症状,用药安全性较好,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西医结合 肝功能 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有效率
原文传递
MiRNA-122在运动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郭项英 彭子富 +2 位作者 何亦敏 房洪波 姜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2-279,共8页
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肝有逐渐增多的趋势。miRNA-122是肝脏中最丰富的miRNA之一,在维持肝脏内环境稳定和分化中起重要作用。运动训练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非药物治疗手段,运动可能通过调节肝脏miRNA-122的表... 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肝有逐渐增多的趋势。miRNA-122是肝脏中最丰富的miRNA之一,在维持肝脏内环境稳定和分化中起重要作用。运动训练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非药物治疗手段,运动可能通过调节肝脏miRNA-122的表达改善肝脏脂代谢等过程。目的:综述miRNA-122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病理因素的影响,以及运动对miRNA-122表达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第一作者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PubMed、Geenmedical、EBSCO、Medline、Web of Science和Elsevier数据库,以“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microRNA,microRNA-122,lipid metabolism,inflammatory response,insulin resistance,exercise,physical exercise,exercise training”为英文检索词,以“非酒精性脂肪肝,microRNA,microRNA-122,脂代谢,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运动,体育活动”为中文检索词,检索2022-06-05前发表的所有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了筛选、归纳、分析、总结,最后纳入68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循环miRNA-122表达升高,miRNA-122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情况。②miRNA-122可通过靶向mRNA上的碱基互补配对位点或直接作为某些RNA受体的生理配体调控下游相关蛋白的表达,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脂代谢、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等致病因素。③不同的运动方式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均有改善作用,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每周需要完成至少120 min的中等强度运动才可产生积极作用;对于能够耐受各种运动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优先考虑每周进行四五次有氧和抗阻运动结合的训练。运动强度应为最大心率的50%-70%,并持续>3个月;而对于耐受力较差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抗阻运动可能比有氧运动更可行;此外,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还可根据自身的疾病情况(如肝酶、脂质水平)选择运动方式。④运动可作为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减轻肝脂肪变性、降低肝脏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的可行策略。⑤运动训练可调控机体miRNA-122的表达,但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运动对miRNA-122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还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运动 miRNA-122 脂代谢 炎症反应 胰岛素抵抗 MICRORNA
下载PDF
不同高脂饲料配方对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影响
10
作者 赵梓硕 朱玉光 +3 位作者 马燕山 李志伟 景永帅 谢英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3-553,共11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配方高脂饲料构建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差异,提高高脂饲料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成功率,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对照组、高脂饲料1组(HFD... 目的:比较3种不同配方高脂饲料构建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差异,提高高脂饲料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成功率,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对照组、高脂饲料1组(HFD1组)、高脂饲料2组(HFD2组)、高脂饲料3组(HFD3组)。各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饲料8周。造模期间记录大鼠一般情况、体质量和摄食量。喂养8周后,采用腹部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对大鼠肝脏进行检查。取血和肝脏,检测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脂指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炎症指标(IL-1β、IL-6、TNF-α)的变化。肉眼观察肝脏大体形态,计算其肝指数和Lee’s指数。比较上述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综合评估不同配方高脂饲料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HFD1组、HFD2组、HFD3组大鼠精神变差、活动减少、脱毛现象加重、摄食量减少、体质量明显升高,肝指数、Lee’s指数显著提高,肝脏体积增大,边缘较钝,可见脂肪变性和沉积,且以HFD3组大鼠变化最为明显;HFD1组、HFD2组、HFD3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且HFD3组更为明显;HFD1组、HFD2组、HFD3组大鼠肝脏肿大,实质回声增强,肝内管状结构显示欠清,肝和脾的CT值比值明显降低,同/反相位图上肝脏实质信号差别明显,且HFD3组对于大鼠影像学变化影响更大。结论:三种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8周后,均可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但HFD3组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优于其他两组,病变相对严重,预计维持时间也更长,更适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机制研究和降脂药物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高脂饲料 动物模型 放射学 SD大鼠
下载PDF
高频超声所测肝脾指数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分级诊断的多中心研究
11
作者 祁航 周洪雨 +6 位作者 邓家琦 孟繁坤 吴晓莉 卢强 向虹瑾 经翔 罗燕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285-290,共6页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测量肝脾指数(HSI),探讨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分级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5所医院共233例肝脏疾病患者,均经手术或肝脏穿刺获得脂肪肝病理分级结果,并据此分为正常者27例(正常组)、轻度脂肪肝者77例(轻度组)、...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测量肝脾指数(HSI),探讨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分级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5所医院共233例肝脏疾病患者,均经手术或肝脏穿刺获得脂肪肝病理分级结果,并据此分为正常者27例(正常组)、轻度脂肪肝者77例(轻度组)、中度脂肪肝者83例(中度组)、重度脂肪肝者46例(重度组)。所有患者均于获得病理结果前14 d内进行超声检查测量HSI,比较各组HSI和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SI与各临床资料及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SI对不同程度肝脏脂肪变性的诊断效能。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及正常组年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HSI分别为1.04±0.09、1.11±0.14、1.22±0.13、1.33±0.17,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SI与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呈线性正相关(β=0.115,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HSI诊断有无肝脏脂肪变性、中度及以上肝脏脂肪变性、重度肝脏脂肪变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86、0.80,截断值分别为1.13、1.16、1.2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2%、82.0%、78.3%和92.3%、92.4%、86.6%。结论高频超声所测HSI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分级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非酒精性脂肪肝 分级诊断 肝脾指数
下载PDF
苓桂术甘汤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药效学研究及作用机制探讨
12
作者 赵传志 丁慧敏 +4 位作者 胡紫晴 都永勤 周兰 周鹏 王靓 《海南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8,共10页
目的:通过体内动物实验探究苓桂术甘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治疗效果,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苓桂术甘汤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喂养20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 目的:通过体内动物实验探究苓桂术甘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治疗效果,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苓桂术甘汤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喂养20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4 mg/kg)、苓桂术甘汤低剂量组(2.1 g/kg)、苓桂术甘汤中剂量组(4.2 g/kg)、苓桂术甘汤高剂量组(8.4 g/kg),观察苓桂术甘汤干预后的HE染色及油红O染色的肝脏形态学变化,酶标仪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血脂四项水平。利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筛选苓桂术甘汤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潜在作用机制及靶点。结果:苓桂术甘汤可显著改善模型大鼠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P<0.05);HE染色和油红O染色显示苓桂术甘汤显著降低模型组大鼠的肝脏脂质沉积;苓桂术甘汤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脂四项水平(P<0.05);网络药理学筛选出关键靶点10个,关键信号通路5条;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前20活性成分均对前十靶点有良好结合能力。结论:表明苓桂术甘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调节血脂及改善肝组织病变作用,并初步验证了苓桂术甘汤对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苓桂术甘汤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下载PDF
AMP依赖的蛋白激酶调节脂质积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13
作者 孙鹏帅 朱峰 +1 位作者 郑丽红 王海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2-866,共5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作为慢性肝病最主要的患病原因,已经对全球的公共健康卫生与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由于NAFL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脂质积累在NAFLD疾病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AMP依赖的蛋白激酶...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作为慢性肝病最主要的患病原因,已经对全球的公共健康卫生与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由于NAFL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脂质积累在NAFLD疾病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作为脂质代谢调节关键分子,能够改善NAFLD所造成的脂质积累。本文阐述了AMPK相关分子改善脂质积累并治疗NAFLD的具体作用机制,同时列举了目前AMPK相关实验和治疗研究的药物。证明了AMPK相关药物用于改善脂肪积累、治疗NAFLD的潜力,为后续对于AMPK相关治疗NAFLD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AMPK 脂质代谢 临床治疗
下载PDF
运用MR mDIXON-Quant技术和IP-OP进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脂肪定量分析的可行性研究
14
作者 王国光 孟令平 +2 位作者 胡明秀 包宏伟 李长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65-69,共5页
目的 探讨MR mDIXON-Quant技术及IP-OP序列对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脏脂肪定量分析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51例成人NAFLD患者临床及MRI资料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22例为对照组。所有入组患者进行3.0T MR mDIXON-Quant检查... 目的 探讨MR mDIXON-Quant技术及IP-OP序列对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脏脂肪定量分析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51例成人NAFLD患者临床及MRI资料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22例为对照组。所有入组患者进行3.0T MR mDIXON-Quant检查及IP-OP检查,同时一周内进行上腹部CT检查,测量CT肝/脾比值,作为脂肪肝的诊断标准;对mDIXON-Quant序列及IP-OP序列的肝脏脂肪定量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mDIXON-Quant技术,对照组与观察组的HF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P-OP序列,对照组与观察组的HF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FF、HFC与肝脾CT比值呈负相关(r=-0.974、P<0.001,r=-0.972、P<0.001);2)ROC曲线分析,HFF及HFC均可以诊断脂肪肝,AUC均>0.5。对于轻中度脂肪肝,HFF敏感度高于HFC,特异度低于HFC;但对于重度脂肪肝,二者敏感度均为1,特异度HFF高于HFC。结论 MRI mDIXON-Quant技术及IP-OP序列对NAFLD肝脏的脂肪含量进行定量评估是可行的,并与肝脾CT值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MRI mDIXON-Quant技术在对轻中度脂肪肝的脂肪含量测定方面敏感度高于IP-OP序列,在重度脂肪肝组特异度高于IP-OP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 磁共振成像 水脂分离定量技术 同反相位成像
下载PDF
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骨代谢与糖脂代谢关系分析
15
作者 王芸 闵玺 +4 位作者 王磊 常湛 崔杰 张硕 张莉莉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052-1055,共4页
目的探究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老年2型糖尿病血清骨代谢与糖脂代谢关系。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情况、糖脂代谢指标及肝功指标,Pearson相关性分析骨... 目的探究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老年2型糖尿病血清骨代谢与糖脂代谢关系。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情况、糖脂代谢指标及肝功指标,Pearson相关性分析骨钙素与糖脂代谢各指标的关系,以骨钙素作为因变量,差异指标作为自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老年2型糖尿病血清骨代谢(骨钙素)与糖脂代谢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胰岛素、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骨钙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结果显示,骨钙素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LDL-C及体重指数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0.05)。将骨钙素作为因变量,而空腹血糖、体质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LDL-C、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作为自变量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糖化血红蛋白是影响骨钙素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骨代谢与糖脂代谢存在相关性,临床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老年 2型糖尿病 骨代谢 糖脂代谢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网络药理学机制
16
作者 苏陈颖 朱尉东 +3 位作者 郑琳 江睿轩 郑海音 林凡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4-8,共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柴胡疏肝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TCMSP数据库获取柴胡疏肝散活性成分及靶标,通过Gene Cards获取NAFLD相关靶标,随后利用Omicshare数据库获取药物及疾病的交集靶标并进行富集分析。借用S...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柴胡疏肝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TCMSP数据库获取柴胡疏肝散活性成分及靶标,通过Gene Cards获取NAFLD相关靶标,随后利用Omicshare数据库获取药物及疾病的交集靶标并进行富集分析。借用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标构建PPI。利用cytoscape软件分析所得网络图,得到柴胡疏肝散治疗NAFLD的关键化合物及关键靶标。结果筛得柴胡疏肝散治疗NAFLD关键化合物4个,关键靶标包括蛋白激酶(AKT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肿瘤蛋白p53(T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涉及AGE-RAGE、NAFLD、核因子-κB(NF-κB)等信号通路。结论柴胡疏肝散通过多成分激活AGE-RAGE和NAFLD等信号通路治疗NAFLD,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柴胡疏肝散 网络药理学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双环醇联合益生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及对脂代谢、肝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许映红 凌大军 +1 位作者 吴元祥 刘建 《肝脏》 2024年第2期223-226,共4页
目的观察双环醇联合益生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效果及其对脂代谢、肝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NAFLD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双环醇片,观察组给予双环醇片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目的观察双环醇联合益生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效果及其对脂代谢、肝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NAFLD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双环醇片,观察组给予双环醇片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检测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脂代谢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2%(46/51)、74.5%(38/51)(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ST分别为(49.2±11.5)U/L、(65.3±11.8)U/L,ALT分别为(50.8±13.2)U/L、(68.2±12.7)U/L,谷氨酰转肽酶(GGT)分别为(48.5±9.8)U/L、(61.2±10.3)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甘油三酯(TG)分别为(1.8±0.4)mmol/L、(2.3±0.5)mmol/L,总胆固醇(TC)分别为(4.3±0.6)mmol/L、(5.1±0.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为(2.6±0.5)mmol/L、(3.5±0.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别为(1.6±0.4)mmol/L、(1.3±0.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肠球菌、大肠杆菌水平分别为(4.9±1.2)lgCFU/g、(6.2±0.9)lgCFU/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1.0)lgCFU/g、(6.9±1.2)lgCFU/g(P<0.05),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菌水平分别为(7.5±1.1)lgCFU/g、(6.8±1.3)lgCFU/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1.1)lgCFU/g、(5.9±0.9)lgCFU/g(P<0.05)。治疗后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9例(17.6%),包括乏力3例(5.9%)、食欲不振4例(7.8%)、失眠2例(3.9%),对照组不良反应5例(9.80%),包括乏力1例(2.0%)、食欲不振2例(3.9%)、失眠2例(3.9%),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双环醇联合益生菌治疗NAFLD患者有利于缓解肠道菌群紊乱,调控血脂水平,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双环醇 益生菌 脂代谢 肝功能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进展中的作用
18
作者 戴柯 戴周丽 +2 位作者 刘荣场 查光玉 曹明国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52-155,共4页
以牙龈卟啉单胞菌为代表的牙周致病菌不仅危害口腔健康,还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等口腔外疾病有着重要联系。牙龈卟啉单胞菌及其产物可通过血行途径和肠道途径等多种途径促进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展,本文就相关作用途径及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周炎 非酒精性脂肪肝 血行途径 肠道途径
下载PDF
通平脂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组织炎症及TLR4/MyD88/NF-κB通路的影响
19
作者 王硕 徐文轩 +6 位作者 申明宇 李超 喇孝瑾 李继安 齐亚娟 王秀萍 吴哲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LR4)介导的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通路探讨通平脂肝方对高脂饲料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 NAFLD)模型小鼠的肝脏保护作用及抑制炎症的相关机制。方法:选用C57BL...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LR4)介导的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通路探讨通平脂肝方对高脂饲料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 NAFLD)模型小鼠的肝脏保护作用及抑制炎症的相关机制。方法:选用C57BL/6J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模型、盐酸吡格列酮和通平脂肝方低、中、高剂量组,各10只。给药8 w后取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体质量、血脂、肝功能、IL-6、TNF-α及TLR4、MyD88、Ikkβ、NF-κB蛋白和TLR4、MyD88、Ikkβ的mRNA表达水平均上升(P<0.05),通平脂肝方中、高剂量组显著改善上述指标(P<0.05)。模型组肝细胞大量脂肪蓄积,气球样变性,细胞质受到球形脂滴占位性挤压以及炎症细胞浸润,各用药组肝组织病理形态得到改善,球形脂滴及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结论:通平脂肝方可调节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小鼠的血脂水平,改善肝功能,减少肝脏脂质堆积,减轻脂肪肝及肝损伤,减轻炎症反应。其抗炎机制可能与其激活TLR4介导的MyD88/NF-κB信号通路,抑制脂质合成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炎症 通平脂肝方 TLR4 MYD88 IKKΒ NF-ΚB
下载PDF
血清Metrnl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糖脂代谢及肝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胡佳玉 孙婷婷 +3 位作者 杨微 靳美娜 周雪利 魏翠英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脂肪因子Metrnl水平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糖脂代谢及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 目的:探讨血清中脂肪因子Metrnl水平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糖脂代谢及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科住院和体检的研究对象160例,根据是否符合NAFLD、T2DM诊断标准分为单纯T2DM组(n=57例),T2DM合并NAFLD组(n=38例),对照组(n=65例)。均记录人体学参数,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AST)、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adase,GGT)、白蛋白、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h,HbA1C)、尿酸(uric acid,UA)、脂肪因子Metrnl,比较组间差异,观察T2DM合并NAFLD患者Metrnl与糖脂代谢及肝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单纯T2DM组Metrnl、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单纯T2DM组FBG、TC、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2DM合并NAFLD组Metrnl、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2DM合并NAFLD组AST、ALT、GGT、TG、LDL-C、FBG、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2DM合并NAFLD组Metrnl水平低于T2DM组,T2DM合并NAFLD组AST、GGT水平高于T2DM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etrnl与GGT(r=-0.288)、FBG(r=-0.714)、HbA1c(r=-0.513)、TG(r=-0.2)呈负相关(P<0.05)。多元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Metrnl、FBG、LDL-C、白蛋白均为T2DM合并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AFLD患者体内Metrnl水平低于对照组,Metrnl水平与FBG、HbA1c、TG、GGT水平呈负相关,Metrnl水平降低是T2DM合并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Metrnl是一种保护性因子,或许可以改善T2DM合并NAFLD患者体内的糖脂代谢紊乱,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Metrnl 糖脂代谢 肝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