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提取物对体外蛋白非酶糖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杨芳 杜俊蓉 +2 位作者 郑小媛 余彦 陈小瑞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8-581,共4页
关键词 蛋白非酶糖化 黄芪提取物 抑制作用 体外 糖尿病并发症 非酶糖化终末产物 高血糖状态 AGES
下载PDF
丹皮多糖2b对体外非酶糖化反应及终产物生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刘长安 赵帜平 +1 位作者 沈业寿 戴玲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0-21,共2页
建立体外非酶糖化系统,即加入200mmolL-1Glc,40gL-1牛血清白蛋白,另加0.01%NaN3抗菌,再加入PSM2b使其终浓度分别为1,0.5,0.1,0.01mgmL 1。37℃保温,温孵2周后测定对非酶糖化反应抑制率(IR1),8周后测定对AGEs产物生成的抑制率(IR2)。研... 建立体外非酶糖化系统,即加入200mmolL-1Glc,40gL-1牛血清白蛋白,另加0.01%NaN3抗菌,再加入PSM2b使其终浓度分别为1,0.5,0.1,0.01mgmL 1。37℃保温,温孵2周后测定对非酶糖化反应抑制率(IR1),8周后测定对AGEs产物生成的抑制率(IR2)。研究丹皮多糖2b(PSM2b)对体外非酶糖化反应和终产物AGEs的生成均有较高抑制作用。其IR1和IR2最高分别为23.51%和56.51%。PSM2b对非酶糖化引起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多糖 非酶糖化反应 非酶糖化终产物 抑制
下载PDF
水飞蓟宾及槲皮素对体外白蛋白非酶糖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3
3
作者 葛勇 张家庆 周云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33-336,共4页
利用体外白蛋白非酶糖化系统,观察到体外白蛋白非酶糖化程度与温度、葡萄糖浓度、接触时间有明确关系。发现37℃、葡萄糖200mmol/L、4周为一周期的体外非酶糖化系统可以造成白蛋白的明显糖化,此系统可以作为体外白蛋白非... 利用体外白蛋白非酶糖化系统,观察到体外白蛋白非酶糖化程度与温度、葡萄糖浓度、接触时间有明确关系。发现37℃、葡萄糖200mmol/L、4周为一周期的体外非酶糖化系统可以造成白蛋白的明显糖化,此系统可以作为体外白蛋白非酶糖化实验和药物筛选的理想体外非酶糖化系统。同时对一些中药或其成分进行的体外实验研究还表明:水飞蓟宾、槲皮素对体外白蛋白的非酶糖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IC_(50)值:对棕色反应产物分别为4.27×10^(-6)、2.36×10^(-6);对非酶糖化终产物(AGE)荧光各为7.30×10^(-6)、5.44×10^(-5)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 槲皮素 非酶糖化 中草药
下载PDF
葛根素、银杏黄酮对蛋白质非酶糖化的影响 被引量:36
4
作者 王坚 陈敏 +2 位作者 曹宜 陆茵 朱荃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 :观察葛根素、银杏黄酮等中药提取物对人血清白蛋白非酶化的影响 ;方法 :将人血清白蛋白和D ( 6 3 H )葡萄糖在 3 7℃保温 8天 ,测定3 H 葡萄糖与蛋白结合的cpm数。 结果 :葛根素、银杏黄酮对蛋白非酶糖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 目的 :观察葛根素、银杏黄酮等中药提取物对人血清白蛋白非酶化的影响 ;方法 :将人血清白蛋白和D ( 6 3 H )葡萄糖在 3 7℃保温 8天 ,测定3 H 葡萄糖与蛋白结合的cpm数。 结果 :葛根素、银杏黄酮对蛋白非酶糖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 :葛根素、银杏黄酮可能是中药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物质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非酶糖化 葛根素 银杏黄酮 糖尿病
下载PDF
卡托普利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胶原非酶糖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辉 李俭春 +2 位作者 江时森 杜宏 顾小萍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83-85,共3页
在链脲佐菌素所致(70mg/kg,单剂量腹腔注射)糖尿病大鼠模型中,观察了卡托普利(0.1%卡托普利饮水给药,4周)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胶原非酶糖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胶原和胶原AGE含量升高,和正常对照... 在链脲佐菌素所致(70mg/kg,单剂量腹腔注射)糖尿病大鼠模型中,观察了卡托普利(0.1%卡托普利饮水给药,4周)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胶原非酶糖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胶原和胶原AGE含量升高,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卡托普利治疗组主动脉胶原和胶原AGE含量降低,和未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同时还观察到卡托普利治疗能升高糖尿病大鼠血浆游离胰岛素水平(P<0.05),但对血糖却无明显影响(P>0.05)。结果提示,卡托普利能减轻糖尿病大鼠血管胶原蛋白非酶糖化损伤,其作用途径可能不依赖于血糖浓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托普利 胶原 糖尿病 非酶糖化 药理学
下载PDF
维生素C和维生素E对糖尿病大鼠非酶糖化和过氧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钱萍萍 程胜求 +1 位作者 郭俊生 钮燕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26-228,共3页
以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 SD大鼠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 ,在纯营养素饲料配方中补充维生素 C和 /或维生素 E,喂饲 5周 ,观察单独或联合补充维生素 C、维生素 E对糖尿病非酶糖化及过氧化的干预作用。结果显示维生素 C和 E联合补充可显著减少糖... 以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 SD大鼠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 ,在纯营养素饲料配方中补充维生素 C和 /或维生素 E,喂饲 5周 ,观察单独或联合补充维生素 C、维生素 E对糖尿病非酶糖化及过氧化的干预作用。结果显示维生素 C和 E联合补充可显著减少糖尿病大鼠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肾脏皮质的糖化终产物(AGEs)含量 ,同时显著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水平 ,单独补充维生素 C或维生素 E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及肾脏 MDA含量 ,但对糖化血红蛋白、糖化低密度脂蛋白及肾脏 AGEs含量作用不明显。提示维生素 C和 E的联合补充对糖尿病大鼠体内的非酶糖化和过氧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酶糖化 过氧化 维生素E 维生素C
下载PDF
硒和维生素E对糖尿病大鼠氧化和非酶糖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凤兰 张亚非 张明珠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2-176,共5页
探讨硒(Se)和/或维生素E(VE)对氧化和非酶糖化作用的影响。方法:观察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喂饲Se和/或VE后,糖化低密度脂蛋白(G-LDL)、糖化血红蛋白(GHb)、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 探讨硒(Se)和/或维生素E(VE)对氧化和非酶糖化作用的影响。方法:观察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喂饲Se和/或VE后,糖化低密度脂蛋白(G-LDL)、糖化血红蛋白(GHb)、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改变。结果:喂饲Se和/或VE的病鼠与未喂饲Se和/或VE的病鼠比较,G-LDL和GHb水平显著下降(P<0.01),SOD和GSH-Px的活性有不同程度升高,MDA含量下降(P<0.01)。结论:Se和/或VE对LDL和Hb的非酶糖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糖尿病大鼠体内的抗氧化能力也显著增强,从而有利于延缓糖尿病慢性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糖尿病 非酶糖化 氧化
下载PDF
蛋白体外非酶糖化及氨基胍、二甲双胍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9
8
作者 程梅芬 肖洁 +2 位作者 周丽诺 杨秀芳 王纹琴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研究高浓度葡萄糖对蛋白非酶糖化的影响以及药物对蛋白质非酶糖化的干预。方法小牛血清白蛋白(40g/L)与不同浓度的葡萄糖(0.1%、0.5%、1.5%、4.5%)体外孵育1、3、7、14、21、28d,小牛血清白蛋... 目的研究高浓度葡萄糖对蛋白非酶糖化的影响以及药物对蛋白质非酶糖化的干预。方法小牛血清白蛋白(40g/L)与不同浓度的葡萄糖(0.1%、0.5%、1.5%、4.5%)体外孵育1、3、7、14、21、28d,小牛血清白蛋白(40g/L)和1.5%葡萄糖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盐酸氨基胍或二甲双胍(5、25、50、100mmol/L)孵育1、14、21d。用NBT还原法测定蛋白质早期糖化产物。结果糖化蛋白产量与葡萄糖浓度以及孵育时间呈正相关,0.1%、0.5%、1.5%、4.5%的葡萄糖孵育28d后糖化蛋白质产量分别较基值高130%、108%、326%、583%、4.5%葡萄糖孵育28d后糖化蛋白产量分别是0.1%、0.5%、1.5%葡萄糖的8.90、5.36、2.41倍。用氨基胍或二甲双胍(5、25、50、100mmol/L)孵育14d,分别使糖化蛋白质减少到对照组的69%、61%、57%、52%和64%、56%、56%、54%。结论蛋白质非酶糖化与葡萄糖浓度孵育时间呈正相关,氨基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蛋白质 非酶糖化 氨基胍 二甲双胍
下载PDF
化湿方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非酶糖化及氧化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梁苹茂 张国霞 +3 位作者 朱小棣 董承超 吴深涛 郑开梅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19-621,共3页
目的:研究化湿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分别用化湿方、氨基胍处理糖尿病大鼠,12周后测肾皮质晚期糖化终产物(AGE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观察肾组织形态。结果:化... 目的:研究化湿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分别用化湿方、氨基胍处理糖尿病大鼠,12周后测肾皮质晚期糖化终产物(AGE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观察肾组织形态。结果:化湿方能减少糖尿病大鼠肾皮质 AGEs 表达,提高 SOD 活性、降低 MDA 含量,减少尿白蛋白排泄率,改善肾功能,改善肾组织形态。结论:化湿方是较理想的中药非酶糖化抑制剂并具有抑制氧化应激反应的功能,其作用不依赖于降低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湿方 糖尿病 肾病 大鼠 肾组织非酶糖化 氧化干预作用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五味子、山茱萸等对蛋白质非酶糖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许惠琴 朱荃 丁永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66-167,共2页
目的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与蛋白质非酶糖化作用有关 ,因此通过体外建立非酶糖化系统并进行有关中药的筛选 ,以期寻找有效的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化反应的中药。方法  2 0 0mmol/L葡萄糖与 40g/L牛血清白蛋白在 37℃条件下反应1周 ,用氯化硝... 目的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与蛋白质非酶糖化作用有关 ,因此通过体外建立非酶糖化系统并进行有关中药的筛选 ,以期寻找有效的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化反应的中药。方法  2 0 0mmol/L葡萄糖与 40g/L牛血清白蛋白在 37℃条件下反应1周 ,用氯化硝基四氮唑兰 (NBT)作显色剂 ,观察五味子、山茱萸等中药对该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 五味子、山茱萸对蛋白质早期糖化产物 (果糖胺 )的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五味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非酶糖化 果糖胺 五味子 山茱萸 抑制作用
下载PDF
枣核多酚提取物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焦中高 张春岭 +3 位作者 刘杰超 刘慧 吕真真 王思新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76,共6页
为发掘枣核多酚提取物新活性,拓宽其应用范围,采用牛血清白蛋白-葡萄糖非酶糖化反应体系,对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的枣核多酚提取物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化反应进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枣核多酚提取物对蛋白质非酶糖化反应中间产物Ama... 为发掘枣核多酚提取物新活性,拓宽其应用范围,采用牛血清白蛋白-葡萄糖非酶糖化反应体系,对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的枣核多酚提取物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化反应进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枣核多酚提取物对蛋白质非酶糖化反应中间产物Amadori和终产物AGEs的形成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在实验条件下,枣核多酚提取物对蛋白质非酶糖化反应中间产物Amadori和终产物AGEs形成的最大抑制率分别可达83.83%和97.69%,IC50分别为18.79g/L和14.73g/L(折合成枣核质量浓度)。相关性分析表明,枣核提取物对蛋白质非酶糖化的抑制活性与其中的总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不同萃取条件得到的枣核提取物的抑制活性与其中的总酚含量并不能完全一一对应,获得高提取率所需工艺条件与获得高活性提取物所需工艺条件可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核 多酚 非酶糖化 抑制
下载PDF
大豆及其有效成分体外抗蛋白非酶糖化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田平芳 葛喜珍 谭天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1-64,共4页
为探讨豆浆的抗蛋白非酶糖化作用及其有效成分,将20g/L的牛血清白蛋白(BSA)与80mmol/LD-葡萄糖体外孵育,与此同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豆浆、大豆异黄酮和染料木素,糖化系统建立90d时,测定各反应体系荧光值。结果表明,100mg/ml豆浆和0.1mg/m... 为探讨豆浆的抗蛋白非酶糖化作用及其有效成分,将20g/L的牛血清白蛋白(BSA)与80mmol/LD-葡萄糖体外孵育,与此同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豆浆、大豆异黄酮和染料木素,糖化系统建立90d时,测定各反应体系荧光值。结果表明,100mg/ml豆浆和0.1mg/ml大豆异黄酮体外能明显抑制非酶糖化反应,且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明显增强;与等浓度豆浆比较,大豆异黄酮抑制作用明显较强。1μg/ml染料木素能明显抑制牛血清蛋白的非酶糖化作用,且与阳性对照氨基胍无明显差异。该研究表明豆浆具有抗蛋白非酶糖化作用,其中的有效成分可能与大豆异黄酮有关,大豆异黄酮中的有效成分与染料木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浆 大豆异黄酮 染料木素 非酶糖化作用
下载PDF
淡豆豉、黄大豆及黑大豆体内外抗蛋白非酶糖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葛喜珍 刘海燕 +2 位作者 郑来丽 李永生 田平芳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57-559,共3页
为比较豆类及其发酵品抗蛋白非酶糖化作用,以四氧嘧啶腹腔注射小鼠复制糖尿病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自来水,黄大豆组、黑大豆组、淡豆豉组(均18.5g生药/kg·d)连续灌胃56d,取血清和主动脉弓测定糖化终末产物。体外试验将牛血清白... 为比较豆类及其发酵品抗蛋白非酶糖化作用,以四氧嘧啶腹腔注射小鼠复制糖尿病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自来水,黄大豆组、黑大豆组、淡豆豉组(均18.5g生药/kg·d)连续灌胃56d,取血清和主动脉弓测定糖化终末产物。体外试验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D-葡萄糖体外孵育,与此同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淡豆豉、黄大豆和黑大豆提取物,糖化系统建立90d时,测定各反应体系荧光值。结果表明,各组豆类主动脉糖化终末产物明显降低(p<0.05,p<0.01);除黑大豆组外血清糖化终末产物明显降低(p<0.01)。豆类体外能明显抑制非酶糖化反应的最低浓度在1~100mg/ml之间,且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明显。在同等浓度下,淡豆豉的抑制作用强于两种大豆,而两种大豆之间无明显区别。本研究豆类具有抗蛋白非酶糖化作用,其中发酵品淡豆豉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大豆 黑大豆 淡豆豉 非酶糖化作用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非酶糖化终产物的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治平 许迅 +4 位作者 黄宇峰 朱剑锋 王晓珏 胡宏慧 何志平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建立非酶糖化终产物(AGEs)检测方法,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AGEs的关系。方法以体外孵育的AGEs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抗体;ELISA法标记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上AGEs的沉积;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spearman检验统计两者与糖尿病病程的相关... 目的建立非酶糖化终产物(AGEs)检测方法,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AGEs的关系。方法以体外孵育的AGEs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抗体;ELISA法标记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上AGEs的沉积;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spearman检验统计两者与糖尿病病程的相关性。结果多克隆抗体经免疫双扩散与竞争抑制性ELISA实验被证实与AGEs特异结合。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抗AGEs染色阳性,对照组为阴性(P<0.01);其微血管周细胞密度为4.68±0.528个/油镜视野,对照组为6.74±0.532(P<0.01);其AGEs沉积程度与周细胞密度负相关,两者异常度随糖尿病病程延长而逐步加重,P<0.01。结论糖尿病代谢紊乱导致AGEs在视网膜上沉积,后者和以周细胞丢失为代表的早期视网膜微血管病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非酶糖化终产物 微循环改变 ELISA法
下载PDF
非酶糖化在糖尿病慢性合并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22
15
作者 陈宇 钱荣立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68-169,共2页
非酶糖化在糖尿病慢性合并症中的作用陈宇钱荣立慢性高血糖是所有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发生的关键启动因素[1]。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程度和进展速度与高血糖的时间和水平密切相关。其中,高血糖状态下蛋白发生的非酶糖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非酶糖化在糖尿病慢性合并症中的作用陈宇钱荣立慢性高血糖是所有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发生的关键启动因素[1]。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程度和进展速度与高血糖的时间和水平密切相关。其中,高血糖状态下蛋白发生的非酶糖化起到了重要作用[2]。非酶促蛋白糖化是在无需酶的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慢性合并症 非酶糖化
下载PDF
中药牛蒡对蛋白非酶糖化、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及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汶娟 王桂霞 +1 位作者 王秀军 刘长山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3期9-10,19,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蛋白非酶糖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尿清蛋白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肾病(DN)的防治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牛蒡[10ml/(kg... 目的:观察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蛋白非酶糖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尿清蛋白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肾病(DN)的防治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牛蒡[10ml/(kg·d)]治疗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诱发糖尿病。于4、8、12、16周测尿清蛋白,16周后,取血测血糖、TNF-α,处死大鼠,分离肾脏,测定组织非酶糖化。结果:糖尿病组大鼠尿清蛋白有上升趋势,牛蒡治疗组尿清蛋白基本维持不变,牛蒡治疗组蛋白非酶糖化受抑制,TNF-α表达下降。结论:牛蒡可以降低尿蛋白,减轻肾脏损害,其防治DN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化,减少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酶糖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糖尿病肾病 牛蒡
下载PDF
复方HSF3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敏 孙晶 朱荃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22-623,共2页
关键词 非酶糖化 糖尿病肾病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肾脏一氧化氮变化与肾小球硬化及非酶糖化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静 韩秀云 +1 位作者 吴晓英 周建华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13-314,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NO 肾小球硬化 非酶糖化
下载PDF
氨基胍、黄芩苷对糖尿病大鼠组织非酶糖化及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长山 王秀军 +3 位作者 柳林 孙丽萍 刘海霞 明义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第6期33-36,共4页
目的研究非酶糖化、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探讨非酶糖化抑制剂氨基胍和具有非酶糖化抑制作用的中药黄芩苷干预治疗,对DR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糖... 目的研究非酶糖化、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探讨非酶糖化抑制剂氨基胍和具有非酶糖化抑制作用的中药黄芩苷干预治疗,对DR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氨基胍(100mg/kg·d)治疗组、糖尿病黄芩苷(150mg/kg·d)治疗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诱发糖尿病。16周后,处死大鼠,分离主动脉,测定组织非酶糖化,观察视网膜Bcl-2、Bax的表达,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非酶糖化明显升高(P<0.001),氨基胍治疗组、黄芩苷治疗组较糖尿病组非酶糖化明显降低(P<0.01),而血糖无明显变化;②糖尿病组视网膜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加,氨基治疗组、黄芩苷治疗组的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Bax蛋白表达较糖尿病组明显减少;③透射电镜下见糖尿病视网膜组神经节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氨基胍治疗组、黄芩苷治疗组大鼠组织细胞凋亡改变明显减轻。结论①非酶糖化通过调节Bcl-2,Bax蛋白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而参与DR的发生与发展;②非酶糖化抑制剂通过抑制非酶糖化,调节Bax、Bcl-2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延缓DR的发展;③黄芩苷对非酶糖化抑制作用与典型非酶糖化抑制剂氨基胍相似,且价格低、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酶糖化 细胞凋亡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氨基胍 黄芩苷
下载PDF
锌和维生素E对糖尿病大鼠体内氧化和非酶糖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雪锋 李涛 +2 位作者 黄连珍 高溦溦 张旭照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54-1055,共2页
目的 观察锌 (Zn)和 /或维生素E(VE)对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糖尿病 (DM)大鼠体内氧化和非酶糖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给DM大鼠补充Zn和 /或VE ,6周后测定其全血血糖水平、胰岛素活性、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糖化血红蛋白 (GHb... 目的 观察锌 (Zn)和 /或维生素E(VE)对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糖尿病 (DM)大鼠体内氧化和非酶糖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给DM大鼠补充Zn和 /或VE ,6周后测定其全血血糖水平、胰岛素活性、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糖化血红蛋白 (GHb)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结果 与DM对照组大鼠相比 ,补充Zn和 /或VE组大鼠血糖水平显著降低 ,胰岛素活性升高 ,MDA和GHb水平显著降低 ,SOD和GSH -Px活性升高。以Zn和VE联合补充变化最明显。结论 Zn和VE可明显减少DM大鼠体内氧化和非酶糖化的发生 ,增强抗氧化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糖尿病 大鼠 氧化 非酶糖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