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包装方式预制烤鱼代谢物的差异
1
作者 张艳 王圣开 +4 位作者 聂青玉 付勋 冯婷婷 熊春梅 李翔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8-295,共8页
为探究不同包装预制烤鱼的代谢物差异,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比较托盒包装、真空包装和气调包装预制烤鱼的代谢物组成。结果表明,在二级质谱信息下,3种包装的预制烤鱼共鉴定出318种代谢物。依据正交偏... 为探究不同包装预制烤鱼的代谢物差异,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比较托盒包装、真空包装和气调包装预制烤鱼的代谢物组成。结果表明,在二级质谱信息下,3种包装的预制烤鱼共鉴定出318种代谢物。依据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ariable importance projection value,VIP,VIP>1)和P<0.05,共筛选出47种差异代谢物,包括脂肪酸类10种,核苷酸类10种,氨基酸类9种,有机酸及衍生物类7种,苯及衍生物类3种,醇胺类2种,其他类6种。通过对47种差异代谢物相对含量的聚类热图分析,发现3种不同包装方式预制烤鱼的代谢物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其中,气调包装烤鱼的多种呈味氨基酸和单磷酸腺苷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常规的真空和托盒包装。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气调包装对保持烤鱼鲜味有积极作用,将为烤鱼包装多样化发展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烤鱼 非靶向代谢组学 包装 差异代谢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和肠道菌群探究经典名方泻白散对过敏性哮喘大鼠的保护作用
2
作者 杨宗统 徐东川 +4 位作者 刘瑾 李晓晶 张会敏 王雯慧 隋在云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7-189,共13页
目的本研究拟从宿主-肠道菌群-代谢的角度探讨泻白散保护过敏性哮喘大鼠可能的微观机制。方法将SPF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过敏性哮喘模型组(M组)和泻白散组(Xiebaisan组)。通过卵清白蛋白(OVA)诱导建立大鼠过敏性哮喘模型;HE... 目的本研究拟从宿主-肠道菌群-代谢的角度探讨泻白散保护过敏性哮喘大鼠可能的微观机制。方法将SPF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过敏性哮喘模型组(M组)和泻白散组(Xiebaisan组)。通过卵清白蛋白(OVA)诱导建立大鼠过敏性哮喘模型;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取结肠内容物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观察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的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HPLC-Q-TOF/MS)分别进行血清样本和肺组织样本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结果HE染色显示:与NC组相比,Xiebaisan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哮喘大鼠肺部组织形态结构;16S 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M组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与M组相比,Xiebaisan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肠道微生态得以改善;血清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结果显示:Xiebaisan组能够调节氨基酸代谢、mTOR等通路,且部分回调M组引起的差异代谢物表达;肺组织样本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结果显示,Xiebaisan组能够调节碳代谢、血管平滑肌收缩信号通路和cAMP等信号通路,且部分回调M组引起的差异代谢物表达。结论泻白散可能通过改善肺组织形态结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以及调控mTOR通路、血管平滑肌收缩信号通路和cAMP等信号通路影响氨基酸代谢、碳代谢等途径发挥对过敏性哮喘大鼠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泻白散 过敏性哮喘 肠道菌群 非靶向代谢组学 保护机制
下载PDF
基于UP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年龄双峰驼肉代谢物差异
3
作者 斯仁达来 TUYATSETSEG Jambal +3 位作者 BANZRAGCH Maizul 明亮 何静 吉日木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4-163,共10页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究不同年龄组驼肉代谢物的差异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3个年龄组(3~4、6~7岁和9~10岁,分别以I、II和III组表示)骆驼背最长肌中共鉴定出显著差异代谢物710种;在I vs II组显著差异代...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究不同年龄组驼肉代谢物的差异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3个年龄组(3~4、6~7岁和9~10岁,分别以I、II和III组表示)骆驼背最长肌中共鉴定出显著差异代谢物710种;在I vs II组显著差异代谢物有78个,其中I组上调47个,II组上调31个;在II vs III组显著差异代谢物有49个,其中II组上调18个,III组上调31个;在I vs III组显著差异代谢物有65个,其中I组上调29个,III组上调36个。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结果表明,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到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代谢等相关通路,说明不同生长阶段骆驼中各营养素的消化代谢均有差异。I组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尤其n-6 PUFA、n-3 PUFA)含量和PUFA/不饱和脂肪酸值均显著高于III组,这主要与相关代谢通路上的花生四烯酸、亚油酸和13-L-过氧化氢油酸浓度的显著上调有关;同时L-亮氨酸、L-缬氨酸、L-谷氨酰胺等差异代谢物可以作为不同年龄驼肉品质差异的潜在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驼肉 不同年龄 非靶向代谢组学 代谢 代谢通路
下载PDF
寒喘祖帕单煎配方与配伍合煎对16HBE细胞抗炎活性及非靶向代谢组学差异的研究
4
作者 曹万萍 李新霞 +2 位作者 李乔乔 马雪红 闫冬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75-583,共9页
目的考察寒喘祖帕按照传统配伍合煎及单煎配方的抗炎活性,并采用UPLC-Q-TOF/MS研究非靶向代谢组学差异。方法通过体外脂多糖诱导16HBE炎症细胞,使用CCK-8法筛选出单煎配方组和配伍合煎组的剂量;采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 目的考察寒喘祖帕按照传统配伍合煎及单煎配方的抗炎活性,并采用UPLC-Q-TOF/MS研究非靶向代谢组学差异。方法通过体外脂多糖诱导16HBE炎症细胞,使用CCK-8法筛选出单煎配方组和配伍合煎组的剂量;采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测定细胞中炎症因子IL-6、IL-8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并采用UPLC-TOF/MS技术对细胞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分为正常组(16HBE细胞+培养基)、模型组(16HBE细胞+培养基+0.1μg/mL LPS)、寒喘祖帕单煎配方组(16HBE细胞+培养基+0.1μg/mL LPS+50μg/mL单煎配方)、寒喘祖帕配伍合煎组(16HBE细胞+培养基+0.1μg/mL LPS+50μg/mL配伍合煎)。以此探究寒喘祖帕颗粒发挥抗炎活性的相关代谢通路,寻找寒喘祖帕颗粒抗炎活性相关的差异代谢物。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在给药浓度为0.1μg/mL时细胞生长存活率未受到限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伍合煎组在给药浓度为0~400μg/mL范围内时,细胞存活率未受影响,浓度>800μg/mL时,细胞生长存活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单煎配方组在浓度<50μg/mL时,细胞生长存活率未受到限制,浓度≥100μg/mL时,细胞生长存活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IL-6、IL-8和TNF-αmRNA的表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50μg/mL单煎配方较100μg/mL,IL-6、IL-8和TNF-αmRNA的表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相同药物浓度干预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IL-6、IL-8和TNF-αmRNA的表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组比较,单煎配方组和配伍合煎组可同时降低IL-6、IL-8和TNF-αmRNA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配伍合煎组与单煎配方组比较,配伍合煎组IL-6、IL-8 mRNA的表达较单煎配方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组学分析结果筛选出模型组与配伍合煎组间的内源性差异代谢物68个,主要与色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和嘧啶代谢等有关;模型组与单煎配方组间识别出内源性差异代谢物62个,主要与甘油磷脂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有关。结论寒喘祖帕单煎配方与配伍合煎对LPS诱导的炎症细胞模型抗炎效果存在差异,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式通过不同的代谢通路发挥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喘颗粒 单煎配方 配伍合煎 炎症 非靶向代谢组学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毒性机制
5
作者 任富玉 马强 +2 位作者 刘治 李晓晶 苏燕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11,共6页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_(2)O_(3))对白血病K562细胞代谢的影响。方法:利用CCK-8法检测As_(2)O_(3)对K562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对As_(2)O_(3)孵育后细胞中的代谢物进行鉴定,筛选出差异代谢物,并进行KEGG富集分析...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_(2)O_(3))对白血病K562细胞代谢的影响。方法:利用CCK-8法检测As_(2)O_(3)对K562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对As_(2)O_(3)孵育后细胞中的代谢物进行鉴定,筛选出差异代谢物,并进行KEGG富集分析。结果:CCK-8结果显示,As_(2)O_(3)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K562细胞存活率。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结果表明,As_(2)O_(3)可导致K562细胞内多种代谢物含量发生显著变化。KEGG富集分析表明,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谷胱甘肽代谢、铁死亡、亚油酸代谢、牛磺酸代谢、癌症中的胆碱代谢、嘌呤代谢等通路。结论:As_(2)O_(3)可显著降低K562细胞存活率,这可能与影响细胞多种代谢稳态,进而导致细胞增殖抑制、诱导细胞凋亡等有关。此外,As_(2)O_(3)是否会诱导K562细胞发生铁死亡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K562 非靶向代谢组学 白血病
下载PDF
不同产地蒙古黄芪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6
作者 宋诗娟 雷振宏 +5 位作者 郭旭 王圆圆 燕翔 牛景萍 赵成萍 梁建萍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43-54,共12页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是一种传统的道地药材,药用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不同产地黄芪的药材品质和疗效相差甚远,次生代谢物的类型和含量是决定药材品质的物质基础。为了研究不同产地黄芪次级代谢物的差异,为解析黄芪品质形成提...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是一种传统的道地药材,药用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不同产地黄芪的药材品质和疗效相差甚远,次生代谢物的类型和含量是决定药材品质的物质基础。为了研究不同产地黄芪次级代谢物的差异,为解析黄芪品质形成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为优质黄芪的选育奠定基础,试验对来自山西浑源(S2-7)、山西五台(S2-9)、甘肃和政药园(S2-10)的3种蒙古黄芪根进行基于LC-MS/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方法进行差异代谢物筛选,并通过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出674种代谢产物,分为29类,主要包括萜类物质、黄酮类物质、苯丙素类物质和生物碱类物质。依据P<0.05、变量投影重要度(VIP)>1筛选差异代谢物,甘肃黄芪(S2-10)与山西黄芪组(S2-7、S2-9)间筛选出81种差异代谢物;山西五台(S2-9)和浑源(S2-7)2个产地黄芪间筛选出67种差异代谢物;这些代谢物在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对通路进行富集分析可知,甘肃黄芪与山西黄芪组富集到3条差异显著的代谢通路:异喹啉生物碱生物合成、吲哚生物碱生物合成以及烟酸盐和烟酰胺代谢通路。综上可见,不同产地黄芪次级代谢物的类型和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不同产地 LC-MS/MS PCA OPLS-DA 非靶向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不同菌种强化发酵浏阳豆豉的代谢差异分析
7
作者 刘晶晶 邓高文 +3 位作者 胡嘉亮 覃业优 刘洋 蒋立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9,共8页
为探究不同菌种强化发酵浏阳豆豉的代谢差异,测定分离菌株黄曲霉7214(Aspergillus flavus 7214,AF 7214)、黄曲霉7622(A.flavus 7622,AF 7622)、混合组AF 77(AF 7214+AF 7622)、与米曲霉(A.orzyae)强化发酵及自然发酵浏阳豆豉的总酸、... 为探究不同菌种强化发酵浏阳豆豉的代谢差异,测定分离菌株黄曲霉7214(Aspergillus flavus 7214,AF 7214)、黄曲霉7622(A.flavus 7622,AF 7622)、混合组AF 77(AF 7214+AF 7622)、与米曲霉(A.orzyae)强化发酵及自然发酵浏阳豆豉的总酸、氨基酸态氮含量,并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探究其代谢产物差异。结果表明:5组豆豉中,AF7214强化发酵豆豉的总酸质量分数、氨基酸态氮含量最高,分别为3.52%和1.47g/100g。根据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可知,各样品代谢产物差异明显,其中AF 7622菌株发酵样品同自然发酵豆豉代谢产物组成差异最小。进一步分析发现AF 7214、AF 7622、AF 77、米曲霉强化发酵与自然发酵豆豉的差异代谢产物主要参与氨基酸代谢通路,特别是精氨酸生物合成。以变量重要投影值>1.5、P<0.05为标准筛选出5组样品间的关键差异代谢物共62种,其中包括赖氨酸、丝氨酸、2-甲基丝氨酸等26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说明强化发酵对豆豉发酵过程中的氨基酸代谢影响最明显。本研究可为浏阳豆豉强化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形成提供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浏阳豆豉 强化发酵 非靶向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 代谢通路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老年胃癌患者术前衰弱与代谢综合征代谢特征研究
8
作者 蒋小曼 郭银宁 +5 位作者 缪雪怡 徐婷 徐欣怡 陈丽 季明辉 许勤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4期437-443,共7页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前衰弱与代谢综合征(MetS)的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方法收集非衰弱非MetS胃癌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单纯衰弱组胃癌患者10例作为衰弱组;单纯合并MetS的胃癌患者13例作为MetS组,衰弱合并Met...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前衰弱与代谢综合征(MetS)的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方法收集非衰弱非MetS胃癌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单纯衰弱组胃癌患者10例作为衰弱组;单纯合并MetS的胃癌患者13例作为MetS组,衰弱合并MetS组胃癌患者10例作为合并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测量血浆代谢物水平,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正交偏最小二乘法-模式识别分析法、聚类分析及代谢通路注释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鉴定出了125种差异代谢物,包括氨基酸、甘油磷脂、鞘脂、脂肪酸、糖类、核苷及核苷酸、酸性化合物等类别。与对照组比较,MetS组、衰弱组、合并组分别存在41、32、52种差异代谢物。其中MetS组以脂质代谢物明显升高为特征;衰弱组以氨基酸及多数甘油磷脂类代谢物明显下降,且脂肪酸类及植物鞘氨醇明显升高为特征;合并组以核苷酸类代谢物及酸性化合物明显升高为特征。丙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代谢途径在衰弱组中明显富集,甘油磷脂代谢途径在合并组中明显富集。结论单纯衰弱、单纯合并MetS以及衰弱合并MetS的老年胃癌患者存在不同的代谢特征,其中衰弱的老年胃癌患者氨基酸与甘油磷脂类代谢物均明显下降,需重视脂肪与蛋白质全面补充,MetS合并衰弱患者存在氨基酸、脂质、核苷酸、酸性化合物等多类代谢物异常,可能与肿瘤相关代谢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代谢综合征 老年人 胃癌 非靶向代谢组学
下载PDF
刺梨不同提取物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比较与分析
9
作者 刘含 郭银萍 +2 位作者 穆兴燕 刘晓燕 岑顺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2-320,共9页
该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技术(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HRMS)对刺梨不同提取物进行非靶向定性解析,通过数据库确认注释并鉴定代谢物,在二级质谱信息下共鉴定出... 该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技术(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HRMS)对刺梨不同提取物进行非靶向定性解析,通过数据库确认注释并鉴定代谢物,在二级质谱信息下共鉴定出316种代谢物。运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刺梨不同提取物数据分析并筛选出差异代谢物。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刺梨不同提取物存在代谢物差异。依据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的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ce projection value,VIP,VIP>1.3)值、P<0.01和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FC≥3和FC≤0.1)可筛选出49种显著差异代谢物。通过MBRole 2.0通路分析功能,发现有11条代谢途径。其中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最为显著,共计4个代谢物参与类黄酮生物合成代谢通路。该文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表明,刺梨不同提取物之间的代谢物有一定差异,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靶向代谢组学 刺梨 提取物 多元统计分析 代谢通路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信阳毛尖茶加工过程非挥发物代谢轮廓分析
10
作者 孔亚帅 陈凌芝 +7 位作者 成恩 朱尧 王晶晶 王晓 王子浩 陈义 尹鹏 郭桂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10,共9页
为了解信阳毛尖茶在加工过程中非挥发性代谢物的变化规律,以信阳群体种鲜叶为原料,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信阳毛尖茶加工过程样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在信阳毛尖茶加工过程中共对比鉴定出1000种非挥发性代谢物,多元统计分析表明... 为了解信阳毛尖茶在加工过程中非挥发性代谢物的变化规律,以信阳群体种鲜叶为原料,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信阳毛尖茶加工过程样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在信阳毛尖茶加工过程中共对比鉴定出1000种非挥发性代谢物,多元统计分析表明信阳毛尖茶在杀青后其非挥发性代谢物发生显著变化;同时共筛选出53个差异化合物,其中氨基酸、儿茶素、黄酮糖苷、脂质、嘌呤核苷、有机酸等化合物的转化是形成信阳毛尖茶风味和品质的关键;尤其是一些酰化黄酮糖苷、溶血磷脂酰类、嘌呤核苷类化合物在杀青后相对含量显著提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化合物在嘌呤代谢,甘油磷脂代谢,苯丙氨酸代谢,氨酰基-tRNA生物合成,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和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这些代谢通路中显著富集(P<0.05)。本研究进一步挖掘了影响信阳毛尖茶风味和品质的主要非挥发性代谢物,为揭示信阳毛尖茶风味和品质形成机制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靶向代谢组学 信阳毛尖茶 加工过程 挥发性代谢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比较不同采制季节四川白茶滋味物质差异
11
作者 李娜 雷光明 +5 位作者 何庆 姚华 唐人杰 吴雪莉 王峻 后鹏飞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7-13,46,共8页
为探究不同采制季节四川白茶的滋味差异,以不同季节的华蓥山白茶为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结合感官评定,对白茶滋味物质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春、夏、秋季的白茶在感官品质上存在明显差... 为探究不同采制季节四川白茶的滋味差异,以不同季节的华蓥山白茶为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结合感官评定,对白茶滋味物质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春、夏、秋季的白茶在感官品质上存在明显差异,共筛查出432种非挥发性化合物,经PCA和HCA分析,三组样品表现出明显的分离趋势,春、夏、秋三个季节白茶滋味相关代谢物差异明显。春茶样品中氨基酸及其代谢物含量较高,而夏、秋茶中酚类化合物及有机酸含量较高。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结合非参数检验,获得了具有标志性差异的成分156种(VIP>1.0,P<0.05),包括25种有机酸类、21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4种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类、79种酚类(包括黄酮醇类和黄酮苷类、儿茶素类、鞣质类)、27种其他类(包含可溶性糖及其代谢产物、维生素、生物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季节 非靶向代谢组学 滋味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蜘蛛香不同部位差异代谢物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营 俞巧玲 +3 位作者 郭晓云 韦筱媚 韦坤华 缪剑华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7期1619-1626,共8页
目的:研究蜘蛛香不同部位的代谢物差异,促进蜘蛛香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蜘蛛香的根茎、根和叶3个部位的代谢物进行差异性比较分析。结果:从蜘蛛香的根茎、根和叶中共鉴定出491个代谢物,主要代谢物有挥发油、... 目的:研究蜘蛛香不同部位的代谢物差异,促进蜘蛛香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蜘蛛香的根茎、根和叶3个部位的代谢物进行差异性比较分析。结果:从蜘蛛香的根茎、根和叶中共鉴定出491个代谢物,主要代谢物有挥发油、多糖、氨基酸等。蜘蛛香根茎、根和叶中的代谢物差异显著,根与叶、根茎与叶、根与根茎之间的差异代谢物分别为145、109、122个,根茎和叶中含莪术烯醇、4-羟基肉桂酸、芥子酸胆碱、5-羟基-1-四氢萘酮、4-乙基苯甲醛、松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5-胸苷酸二钠盐较少,而根中较多;根和根茎中含茶碱、芹菜素和阿尔泊酚酸较少,而叶中较多。根茎、根和叶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类苯丙酸生物合成通路,氨酰tRNA生物合成通路和丙氨酸、天冬氨酸与谷氨酸代谢通路。结论:蜘蛛香的根茎、根和叶中含有挥发油、多糖、氨基酸等大量的差异代谢物,研究结果可为蜘蛛香不同部位关键代谢物的挖掘和充分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蜘蛛香 非靶向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 通路分析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苍耳不同药用部位代谢产物特征分析
13
作者 唐美琼 蓝祖栽 +7 位作者 胡营 韦筱媚 韦桂丽 梁莹 韦范 杨晓男 秦双双 缪剑华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7期1529-1534,共6页
目的:分析苍耳不同药用部位之间代谢产物的差异。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质谱法(UPLC-ESI-MS)对苍耳根、茎和叶进行测定;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对代谢物精确相对分子质量... 目的:分析苍耳不同药用部位之间代谢产物的差异。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质谱法(UPLC-ESI-MS)对苍耳根、茎和叶进行测定;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对代谢物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及碎片信息的确认,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鉴定代谢物;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苍耳的根、茎和叶的化学组成得到有效区分,从3个部位中共鉴定出5902个代谢物,筛选出64个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的生物合成,癌症中的中央碳代谢,鸟氨酸、赖氨酸和烟酸生物合成生物碱等通路。结论:从苍耳根、茎和叶代谢产物差异的角度揭示不同部位药性、药效差异的物质基础,为苍耳类中药资源的最大化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草 非靶向代谢组学 药用部位 成分 代谢通路
下载PDF
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经铵态氮胁迫处理柳树根系的差异代谢物
14
作者 王红玲 黄瑞芳 施士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8-52,共5页
为揭示铵态氮对柳树根系的影响机制,以柳树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分别用低浓度、高浓度的铵态氮胁迫处理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柳树根系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铵态氮(2 mg·L^(-1))胁迫处理时,鉴... 为揭示铵态氮对柳树根系的影响机制,以柳树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分别用低浓度、高浓度的铵态氮胁迫处理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柳树根系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铵态氮(2 mg·L^(-1))胁迫处理时,鉴定出28种差异代谢物;高质量浓度铵态氮(20 mg·L^(-1))胁迫处理时,鉴定出216种差异代谢物,其中多元醇和脂肪酸类小分子代谢物的差异较大。结合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进一步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植物激素的合成与信号转导、α-亚麻酸的代谢、糖胺聚糖生物合成等途径。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铵态氮对柳树根系的代谢物影响较小,而高质量浓度铵态氮对柳树根系的代谢物影响较大,柳树根系主要通过调节植物激素、细胞渗透压等方式来应对铵态氮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铵态氮胁迫 非靶向代谢组学 代谢
下载PDF
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品种青花椒的化学成分差异
15
作者 祝晓云 蒋永梅 +2 位作者 余家奇 郑宇 覃成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9-61,共13页
为深入探讨4个品种青花椒中代谢物的差异,本研究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其差异代谢物进行全面的鉴定,结合单变量统计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进行组间差异分析,筛选出差异代谢物,再通过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和KEGG... 为深入探讨4个品种青花椒中代谢物的差异,本研究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其差异代谢物进行全面的鉴定,结合单变量统计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进行组间差异分析,筛选出差异代谢物,再通过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和KEGG数据库注释差异代谢物参与的代谢途径,从中筛选出关键代谢物。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正、负离子模式下差异显著的代谢物131个,其中正离子模式54种,负离子模式77种。对这些差异代谢物进行化学分类归属信息的统计后,发现占比最大的是有机酸及其衍生物(16.11%),其次是有机氧化合物(14.44%)。在正离子模式下,新舟青椒(Zb005)与峨眉山藤椒(Zb003)存在24种显著的差异代谢物,新舟青椒(Zb005)与遵义大木椒(Zb004)存在17种差异代谢物,新舟青椒(Zb005)与江口青椒(Zb0010)存在13种差异代谢物。对所有的差异代谢物进行筛选后,发现有7种共有的差异代谢物,分别为N-甲基酪胺、1-吲哚酮、茉莉内酯、樟脑、香叶木素、L-哌啶酸、半乳糖酸,这些代谢物的表达情况存在差异,显示与青花椒的品种密切相关。通过层次聚类热图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在3个比较组(Zb005 vs Zb003、Zb005 vs Zb004、Zb005 vs Zb0010)中,新舟青椒(Zb005)的含量表现出比其他几种青椒更高表达的化合物有4种(1-吲哚酮、樟脑、茉莉内酯和香叶木素),这可能是遵义本地青椒(新舟青椒)口感较其他几种青椒好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椒 非靶向代谢组学 统计分析 代谢通路 差异代谢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不同类型炒青绿茶风味品质差异分析
16
作者 许勇泉 汪洁琼 +6 位作者 曹青青 汪芳 陈震华 李晓丽 陈建新 冯智慧 尹军峰 《茶叶通讯》 2023年第4期419-436,共18页
不同类型的炒青绿茶风味品质各异,然而关于不同炒青绿茶风味形成的关键贡献物质较少被报道。本研究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分析了碧螺春(BLC)、龙井(LJ)、蒙顶甘露(MDGL)以及毛尖(MJ)等不同类型炒青绿茶风味品质方面的差异。结果表... 不同类型的炒青绿茶风味品质各异,然而关于不同炒青绿茶风味形成的关键贡献物质较少被报道。本研究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分析了碧螺春(BLC)、龙井(LJ)、蒙顶甘露(MDGL)以及毛尖(MJ)等不同类型炒青绿茶风味品质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尽管杀青和干燥方式类似,但不同的炒青绿茶风味品质差异明显。感官分析结果表明BLC和MJ品质较佳,MDGL和LJ其次。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山奈酚-3-半乳糖苷芸香糖苷、柠檬酸以及没食子儿茶素(GC)等是LJ区别于其他茶样的关键滋味物质,推测是导致LJ滋味尚鲜爽的关键贡献物质,BLC和MJ则可分别通过表没食子儿茶素-3,5-双没食子酸酯(EGCDG)和1,3,6-三酰基葡萄糖进行区分。茉莉酸甲酯、吲哚、茉莉酮和壬醛是构成4种炒青绿茶花果香属性的共有贡献物质,其中庚醛、香豆素、(Z)-芳樟醇氧化物(吡喃型)、(E,E)-2,4-庚二烯醛、(E,Z)-2,4-庚二烯醛、正己醇、异戊酸异戊酯等关键物质构成了不同炒青绿茶中嫩香、栗香、豆香以及花果香等香气属性的形成。本试验结果可为完善绿茶的加工技术体系及风味品质调控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靶向代谢组学 炒青绿茶 感官 滋味 香气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地区羊肉代谢物的差异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蓝月 孙万成 罗毅皓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1-101,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地区羊肉的代谢物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法和通路分析对青海茶卡、青海玉树、青海祁连、四川、内蒙古和宁夏共6个地区的特色羊肉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显示,从青海3个地区... 为探究不同地区羊肉的代谢物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法和通路分析对青海茶卡、青海玉树、青海祁连、四川、内蒙古和宁夏共6个地区的特色羊肉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显示,从青海3个地区羊肉中筛选出176个差异显著代谢物(VIP≥1,P<0.05),主要包括氨基酸及其代谢物、苯和取代衍生物、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杂环化合物、核苷酸及其代谢物等,共注释到88条代谢通路,主要为组氨酸代谢、新陈代谢通路、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通路、辅因子的生物合成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通路;从青海省内3地区和省外3地区当地特色羊肉中筛选出50种差异显著代谢物(VIP≥1,P<0.05,FC≥2或FC≤0.5),主要包括氨基酸及其代谢物、甘油磷脂、脂肪酸、醇和胺类、苯和取代衍生物等,共注释到24条代谢通路,主要为新陈代谢通路、嘌呤代谢、酪氨酸代谢、铁死亡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非靶向代谢组学可从整体水平上揭示不同地区羊肉的代谢差异,为不同地区特色羊肉的鉴别和品质评价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肉 非靶向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 代谢通路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杜仲金花茶发酵过程中代谢物的特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燕飞 曲东 +2 位作者 纪鹏彬 李新生 习林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0-309,共10页
为探究杜仲金花茶发酵过程中代谢物特征变化,以杜仲绿毛茶为原料,制成杜仲金花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对分别发酵0、2、4、6、8、10 d杜仲金花茶中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定量、定性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杜仲金花茶在... 为探究杜仲金花茶发酵过程中代谢物特征变化,以杜仲绿毛茶为原料,制成杜仲金花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对分别发酵0、2、4、6、8、10 d杜仲金花茶中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定量、定性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杜仲金花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13类172种显著差异代谢产物,主要包括46种黄酮类、44种脂肪酸类、16种氨基酸和11种有机酸类等。进一步筛选杜仲金花茶发酵各时期中的显著差异代谢物,发现发酵后含量显著提高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黄酮类、脂肪酸和有机酸等,这些代谢物为提升杜仲茶的滋味和香气起到重要作用。发酵后,差异代谢物L-谷氨酰胺、20-羟二十碳四烯酸、葡萄糖醛酸、反式阿魏酸、诺缬氨酸和金丝桃苷含量提高,这与发酵前的杜仲茶相比,增加了抗氧化、降血压、解毒、抗炎、提高免疫力等保健功效。由此,发酵显著改变了杜仲茶中的代谢物,对杜仲金花茶滋味、香气品质和抗氧化等保健功能性成分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非靶向代谢组学 杜仲金花茶 发酵 代谢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黄桃果肉褐变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差异 被引量:2
19
作者 龚意辉 李丽梅 +5 位作者 黄华 李论 田宗琼 张娟 曾永贤 陈致印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5-275,共11页
以黄桃果实为试验材料,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其贮藏期间不同褐变程度果肉中的代谢物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褐变程度果肉中的差异代谢产物。结果表明:PE包装明显降低了黄桃果肉褐变指... 以黄桃果实为试验材料,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其贮藏期间不同褐变程度果肉中的代谢物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褐变程度果肉中的差异代谢产物。结果表明:PE包装明显降低了黄桃果肉褐变指数,以无褐变的果肉为对照,共检出991种代谢物。在CK 12 d vs CK 0 d样本中,共检出206种显著上调代谢物和26种显著下调代谢物,而在PE 12 d vs CK 0 d样本中,共检出145种显著上调代谢物和58种显著下调代谢物。经HMDB通路分析,代谢物主要富集在13条通路中,其中,富集排名前6的通路分别是丙烷和聚酮化合物、脂质和类脂质分子、有机杂环化合物、有机酸及其衍生物、苯甲酸酯类、有机氧化合物。KEGG通路分析表明,代谢物主要富集在10条通路中,其中,富集排名前4的通路为其它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氨基酸代谢、辅因子和维生素的代谢通路,其它氨基酸代谢等通路。研究从代谢组学角度初步揭示了黄桃果肉褐变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差异性,为提高黄桃果实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桃 褐变 包装 非靶向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 通路分析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普洱熟茶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
20
作者 雷舒雯 张智芳 +6 位作者 谢桂华 山波 苗玥 赵春燕 陈德洪 侯艳 龚加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37-146,共10页
延缓衰老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和探究的热点。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普洱熟茶能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延缓小鼠衰老,但小鼠体内内源性物质反应生成的代谢产物不明。本研究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对照小鼠、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及普洱熟... 延缓衰老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和探究的热点。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普洱熟茶能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延缓小鼠衰老,但小鼠体内内源性物质反应生成的代谢产物不明。本研究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对照小鼠、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及普洱熟茶干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各组小鼠的脑组织和血清,探究普洱熟茶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筛选普洱熟茶对衰老小鼠作用的差异代谢物并分析其涉及的代谢通路。结果表明:普洱熟茶能改善衰老小鼠的学习行为能力,调节衰老小鼠脑组织中26种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甘油磷脂代谢、VB_(6)代谢、组氨酸代谢和嘌呤代谢通路,其中甘油磷脂代谢和组氨酸代谢通路最为显著;血清中共有11种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VB_(6)代谢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其中VB_(6)代谢通路最为显著。给予普洱熟茶的衰老小鼠体内甘油磷脂代谢通路相关代谢物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20:5/20:4)、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 ethanlamine,PE)(22:2/14:0)、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20:5/18:1)、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yso PC)(18:2)等,组氨酸代谢通路相关代谢物肌肽,VB_(6)代谢通路相关代谢物5’-磷酸吡哆醛丰度显著升高,表明普洱熟茶可能通过调节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发挥抗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熟茶 D-半乳糖 血清 非靶向代谢组学 衰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