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3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Killip分级与血清miR-33、miR-122表达水平、心电图QRS波时限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范红芬 范思槟 张琳 《空军航空医学》 2023年第6期508-513,共6页
目的研究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基利普分级(Killip)与血清微小RNA33(microRNA-33,miR-33)、微小R NA-122(microR NA-122,miR-122)水平及心电图QRS波时限的关系,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疾病评估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对照... 目的研究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基利普分级(Killip)与血清微小RNA33(microRNA-33,miR-33)、微小R NA-122(microR NA-122,miR-122)水平及心电图QRS波时限的关系,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疾病评估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2018年10月—2021年1月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96例为观察组,根据Killip分级等级分为Ⅰ级(21例)、Ⅱ级(42例)、Ⅲ级(19例)和Ⅳ级(14例)。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健康的成年人80名为对照组。对比全部受试者血清miR-33、miR-122水平和心电图QRS波时限。采用Pea rson相关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miR-33、miR-122水平及心电图QRS波时限与Killip分级的关系。结果不同Killip等级患者血清miR-33、miR-122水平及心电图QRS波时限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16、56.81、23.40,P均<0.001);其中KillipⅣ级患者的miR-33、miR-122水平和心电图QRS波时限高于对照组Ⅰ级、Ⅱ级、Ⅲ级,KillipⅢ级患者的miR-33、miR-122水平和心电图QRS波时限高于对照组Ⅰ级、Ⅱ级,KillipⅡ级患者的miR-33、miR-122水平和心电图QRS波时限高于对照组Ⅰ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5~13.77,P均<0.05)。经Pea rson相关分析得出,患者血清miR-33、miR-122水平及心电图的QRS波时限均与Killip分级呈正相关(r=0.411、0.398、0.428,P均<0.001)。结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iR-33、miR-122水平、心电图QRS波时限和Killip分级呈正相关,可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评估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miR-33 MIR-122 心电图QRS波时限 KILLIP分级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罪犯血管急性闭塞的院内结局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孟阳 李树仁 +1 位作者 吕晓 郝潇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26-229,共4页
目的分析发生罪犯血管急性闭塞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罪犯血管急性闭塞对院内结局影响。方法回顾性入选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诊断为NSTEMI的266例患者,将罪犯血管血流TIMI分级0~1级和无... 目的分析发生罪犯血管急性闭塞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罪犯血管急性闭塞对院内结局影响。方法回顾性入选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诊断为NSTEMI的266例患者,将罪犯血管血流TIMI分级0~1级和无侧枝循环定义为急性闭塞。根据有无罪犯血管急性闭塞将患者分为两组,并比较两组临床基线特征、冠脉造影特征及院内事件发生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闭塞对NSTEMI患者院内事件影响。结果266例患者中32例(12.0%)发生罪犯血管急性闭塞,罪犯血管左回旋支更多(43.8%vs.25.6%,P<0.05),院内事件发生率较高(12.5%vs.3.4%,P<0.05),主要表现为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Killip分级(OR=3.531,95%CI:1.301~9.578,P<0.05)、罪犯血管急性闭塞(OR=4.401,95%CI:1.100~17.599,P<0.05)是NSTEMI患者院内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罪犯血管急性闭塞的NSTEMI患者罪犯血管为回旋支比例更高,院内事件和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更高。罪犯血管急性闭塞、Killip分级是预测NSTEMI患者院内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抬高心肌 罪犯血管 急性闭塞
下载PDF
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明亮 郭庆 +3 位作者 殷实 张立敏 李志 王伟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0-601,共2页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明确诊断为NSTEMI并且在入院时采取早期保守策略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和替格瑞洛+替罗非班组(研...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明确诊断为NSTEMI并且在入院时采取早期保守策略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和替格瑞洛+替罗非班组(研究组)35例。对比两组用药前及用药后24 h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和30 d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同时评价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结果用药24 h后研究组血小板聚集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30 d内MACE明显降低(P<0.05);4 w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研究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期非介入NSTEMI患者具有更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明显降低30 d内MACE事件,保护左心功能,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血小板聚集率 替格瑞洛 替罗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休克指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艳飞 王华荣 +1 位作者 赵春生 于健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59-1163,共5页
目的研究休克指数(SI)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首诊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的NSTEMI患者516例。根据患者SI、NLR水平及NSTEMI患者10 d... 目的研究休克指数(SI)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首诊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的NSTEMI患者516例。根据患者SI、NLR水平及NSTEMI患者10 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组:①SI<0.7与SI≥0.7组;②NLR<5.0组与NLR≥5.0组;③MACE组与非MACE组。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及MACE发生例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比较NLR与SI对NSTEMI患者MACE发生的预测能力。结果纳入NSTEMI患者516例,其中92例(17.8%)发生MACE,包括4.3%全因病死22例、5.2%心源性休克27例和8.3%致命性心律失常43例。而且,SI≥0.7并NLR≥5.0患者56例,其中19例发生MACE,占33.92%;NLR≥5.0并SI<0.7患者104例,其中30例发生MACE,占28.88%;SI≥0.7并NLR<5.0患者48例,其中9例发生MACE,占18.75%.NLR≥5.0组患者MACE发生例数及SI水平高于NLR<5.0组(均P<0.05)。SI≥0.7组患者MACE发生例数及NLR水平高于SI<0.7组(均P<0.05)。与非MACE组比较,MACE组患者NLR与SI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NLR、S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4和0.681。结论NLR和SI对预测NSTEMI患者短期内MACE的发生均具有较高的价值,NLR的预测能力优于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指数(SI)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
下载PDF
替罗非班在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南 祖晓麟 颜红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4-526,共3页
目的:评价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替罗非班用于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介入治疗中近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5年9月至2007年1月我科收治的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NSTEMI患者114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 目的:评价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替罗非班用于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介入治疗中近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5年9月至2007年1月我科收治的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NSTEMI患者114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57例)及对照组(57例),所有患者PCI术前均常规联合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用药后24 h和30 d的复合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以及用药后48 h和30 d的出血和可逆性血小板减少症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CI后24 h内:对照组1例(1.8%)再发心绞痛,2例(3.6%)发生急性血栓;替罗非班组无上述事件发生。术后30 d:对照组2倒(3.6%)、替罗非班组1例(1.8%)再发心绞痛;对照组2例(3.6%)发生亚急性血栓,替罗非班组无亚急性血栓发生。住院期间对照组及替罗非班组均有1例(1.8%)发生了上消化道出血。两组30 d内均无死亡、无皮肤黏膜出血、无颅内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发生。24 h和30 d的复合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出血和可逆性血小板减少症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CI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能降低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出血事件及血小板减少较对照组无显著增加,证明其在早期冠心病介入治疗中使用安全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血清cTnⅠ联合Hcy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个体化诊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叶卫丰 贺敏 +3 位作者 李靖 吴志斌 王璇琳 苏建荣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93-1295,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钙蛋白I(cTnI)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对提高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诊疗效果的作用。方法检测47例NSTEMI患者(NSTEMI组)在治疗前、后及6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cTnI和Hcy水平,并通过统计学方法验证这两项指标对... 目的探讨心肌钙蛋白I(cTnI)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对提高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诊疗效果的作用。方法检测47例NSTEMI患者(NSTEMI组)在治疗前、后及6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cTnI和Hcy水平,并通过统计学方法验证这两项指标对于判断NSTEMI诊疗效果的价值。结果 NSTEMI组血清cTnI为(2.37±0.65)ng/mL、Hcy为(19.23±2.94)μ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cTnI(0.33±0.14)ng/mL、Hcy(10.62±3.27)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cTnI与Hcy指标检测灵敏度分别为95.74%和85.11%,特异性分别为85.71%和90.48%;两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性达到97.87%和98.41%;NSTEMI组治疗后的cTnI和Hcy水平均显著下降并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cTnI和Hcy联合检测不仅可用于NSTEMI的诊断,而且对于NSTEMI的疗效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钙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林晓圳 周国良 +1 位作者 李晓云 熊龙根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为分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氯吡格雷300mg负荷量治疗,观察组予常规治疗及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氯...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为分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氯吡格雷300mg负荷量治疗,观察组予常规治疗及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600mg负荷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电图ST段的变化、近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及出血并发症。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ST段下降幅度和缺血导联个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0dMACE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7.5%vs10.0%,P<0.05),两组患者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7.5%vs 5.0%,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600mg负荷量可明显改善心肌供血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且用药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疏血通注射液 氯吡格雷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联合SYNTAX积分评估介入治疗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远期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徐海燕 陈雨 +2 位作者 蒙涛 马树人 谢雄伟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9期831-835,共5页
目的 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联合SYNTAX评分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诊断为NSTEMI并接受PCI治疗的患... 目的 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联合SYNTAX评分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诊断为NSTEMI并接受PCI治疗的患者158例,测定MPV水平及计算SYNTAX评分.随访12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心血管事件组和无心血管事件组,分析两组MPV水平、SYNTAX评分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MPV联合SYNTAX评分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效能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价.结果 心血管事件组MPV水平、SYNTAX评分均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P=0.02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MPV和SYNTAX评分是远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MPV联合SYNTAX评分预测NSTEMI患者PCI术后1年发生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3 (95%CI 0.615~0.811,P=0.001).将MPV水平10.55 fl、SYNTAX评分31分作为危险分层界值,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危组与低危组两组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 MPV与SYNTAX联合评分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远期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血小板体积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YNTAX评分
下载PDF
不同情况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特点的比较 被引量:7
9
作者 洪衡 王明生 +9 位作者 李明昌 王河 王磊 肖毅 杨光 王红梅 任海明 贾宁 谭丽玲 顼志敏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8年第1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心肌患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不稳定型心绞痛 同情 相关血管 NstEMI 临床表现
下载PDF
CT造影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冠脉血管病变程度的诊断定位及危险程度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贺延 吕俊刚 +3 位作者 杨春梅 王松涛 徐海丽 王立军 《武警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658-661,共4页
目的通过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on-S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患者的高肌钙蛋白Ⅰ(hightroponinⅠ,HTnI)、高低密度脂蛋白(high 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LDL-C)、高尿酸、高血糖、高血压、心电图异常、... 目的通过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on-S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患者的高肌钙蛋白Ⅰ(hightroponinⅠ,HTnI)、高低密度脂蛋白(high 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LDL-C)、高尿酸、高血糖、高血压、心电图异常、心绞痛临床表现等相关因素与64排冠状动脉CT造影结果分析,旨在探讨CT造影对NSTEMI患者冠脉血管病变程度的诊断定位及危险程度评估。方法入选NSTEMI患者122例,均在治疗前采血查TnI、LDL-C、UA、Glu,测量血压,检查心电图,并询问病史、查体。对每一位患者行CT造影检查,依据冠脉病变程度将其分为正常组,A型组(轻度病变),B、C型组(中、重度病变)。各组分别与上述危险因素对比分析。结果 B、C型组中的HTnⅠ、HLDL-C、高尿酸、高血压、高血糖的发生率均比正常组、A型组中的高,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心电图异常和心绞痛临床表现在各组中的分布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造影不仅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无创、简易、准确筛查方法,也是判断NSTE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和危险评估的最重要工具之一。对于无症状性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以及有症状无心电图异常的患者应行CT造影检查,有助于早期预测NSTEMI患者的风险,减少误诊率、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造影 冠脉病变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诊断早期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顾承东 支力大 +3 位作者 王海峰 郭诗东 陆海涛 张国强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0年第6期515-517,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临床诊断早期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中的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疑似NSTEMI患者118例,按发病后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分别在发病后0-3h、3-6h内检测H—FABP,同时检测肌钙蛋白I(cTnI...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临床诊断早期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中的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疑似NSTEMI患者118例,按发病后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分别在发病后0-3h、3-6h内检测H—FABP,同时检测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及肌红蛋白(MYO)进行对比,计算各项指标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FABP在发病0-3h内诊断NSTEMI的灵敏度为66.7%,高于cTnI及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为88.9%;准确性为78.4%。在发病3-6h内诊断NSTEMI的灵敏度为94.4%,高于cTnI及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3L(P〈0.05),特异性87.1%,准确性为91.0%。结论H—FABP是诊断早期(发病6h以内)NSTEMI的敏感指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的危险分层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功酶 肌红蛋白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波立维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程冕 陈宏平 王永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1期818-819,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根据是否伴有ST段抬高分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NSTEMI发病的主要机制是在斑块损伤的基础上诱发急性血栓形成,如血栓为非闭塞性,或虽为闭塞性,但其远端已有侧支循环形成,多造成NS... 急性心肌梗死根据是否伴有ST段抬高分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NSTEMI发病的主要机制是在斑块损伤的基础上诱发急性血栓形成,如血栓为非闭塞性,或虽为闭塞性,但其远端已有侧支循环形成,多造成NSTEMI。NSTEMI与STEMI在住院病死率和远期预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后者在临床上更为常见,其危险程度和预后变异很大。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联用波立维和低分子肝素钠治疗NSTEM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低分子肝素钠 波立维 疗效观察 治疗 NstEMI 急性血栓形成 急性心肌
下载PDF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佟秋艳 王彦霞 郝金小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12期1440-1441,共2页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红景天中含有红景天苷和酪醇、黄酮类化合物等有效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益气扶正、通脉止痛之功效,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笔者选取2009年—2011年3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采用大株红...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红景天中含有红景天苷和酪醇、黄酮类化合物等有效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益气扶正、通脉止痛之功效,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笔者选取2009年—2011年3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采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加硝酸甘油等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红景天注射液 硝酸甘油 临床观察 治疗 心肌患者 现代药理研究 黄酮类化合物
下载PDF
ACC/AHA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2007年修订版)解读(2) 被引量:7
14
作者 钟光珍 那开宪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8年第10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治疗指南 不稳定型心绞痛 ACC/AHA 解读 修订 NstEMI 欧洲指南
下载PDF
2007ACC/AHA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指南解读——治疗策略选择 被引量:6
15
作者 何奔 金叔宣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7年第6期844-846,共3页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诊疗指南 不稳定型心绞痛 ACC/AHA 治疗 美国心脏病学会 解读 美国心脏协会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远征 王立中 +3 位作者 董鹏 刘芳 姜阳 李银花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7期695-696,698,共3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短期的左心功能和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影响。方法:PCI治疗的NSTEMI患者50例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曲美他嗪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短期的左心功能和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影响。方法:PCI治疗的NSTEMI患者50例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曲美他嗪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曲美他嗪组再于PCI术前给予曲美他嗪60mg顿服,PCI术后20mg/次,3次/日,口服3个月。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在PCI术前、术后1周、3个月时血浆NT-pro 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肌做功指数(MPI)。结果:3个月时,两组NT-pro BNP均较PCI术前明显降低(P<均0.01),曲美他嗪组降低的幅度极明显大于照组(P<0.01)。两组LVEDV均较PCI前有降低,曲美他嗪组降低的幅度明显大于照组(P<0.05)。曲美他嗪组LVEF较对照组和PCI术前均显著提高(P<0.05);曲美他嗪组MPI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急性NSTEMI患者PCI术前和术后短期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能够降低NT-pro BNP水平,改善左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 左心室功能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燕 张怡 张晓云 《中国中医急症》 2009年第4期554-555,597,共3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及香丹注射液静滴,两组疗程均为28d;比较两...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及香丹注射液静滴,两组疗程均为28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心肌标记物、心电图与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之60.00%;在降低心肌标记物、改善心电图及血液流变性方面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及香丹注射液治疗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能有效降低血清心肌标记物,改善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急性期 参附注射液 香丹注射液
下载PDF
ACC/AHA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2007年修订版)解读(3) 被引量:5
18
作者 钟光珍 那开宪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8年第11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治疗指南 不稳定型心绞痛 ACC/AHA 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 早期保守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 Β-受体阻滞剂
下载PDF
肌钙蛋白T与心肌酶谱在早期诊断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相关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武国东 张舒石 及志勇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149-149,151,共2页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T(cTnT)和心肌酶CK、CK-MB、LDH、AST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通过检测158例急性突发性胸痛、胸闷患者及健康体检组51例血清cTnT和心肌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间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T(cTnT)和心肌酶CK、CK-MB、LDH、AST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通过检测158例急性突发性胸痛、胸闷患者及健康体检组51例血清cTnT和心肌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间分析结果有显著差异。cTnT阳性率高于心肌酶,随着cTnT的浓度增高,CK-MB的敏感性逐渐增高。结论:cTnT是诊断NSTEMI敏感而特异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心肌酶谱 肌钙蛋白T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江洁 田文庆 +2 位作者 买苏木.马合木提 孙惠萍 王坤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7期593-594,共2页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2年1月~2003年12月所有住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2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因素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之间的关系。结果:(1...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2年1月~2003年12月所有住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2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因素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之间的关系。结果:(1)急性心肌梗死221例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29例,占13.12%;ST段抬高心肌梗死192例,占86.88%。(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相关的因素为:年龄、性别、族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年龄是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保护因素,随着年龄增长,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比ST段抬高心肌梗死增加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相关因素 年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