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形矫治器前导下颌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面部美学结构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邓旭霞 周美娟 徐巍巍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隐形矫治器前导下颌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面部美学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8年6月-2019年1月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96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隐形组(n=46)和双[牙合]垫组(n=50),隐形组予以隐形矫治器治疗,双[牙... 目的:探讨隐形矫治器前导下颌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面部美学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8年6月-2019年1月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96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隐形组(n=46)和双[牙合]垫组(n=50),隐形组予以隐形矫治器治疗,双[牙合]垫组采用双[牙合]垫矫治器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上下颌骨骨性改变、软组织指标、前牙深覆盖及磨牙远中关系指标及面部美学结构。结果:治疗后隐形组和双[牙合]垫组ABO平均得分、上下颌骨骨性改变、软组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隐形组覆盖减小骨性、牙性因素、磨牙关系改善骨性、牙性占比分别为66%、33%、67%、32%;[牙合]垫组分别为58%、42%、67%、33%,覆盖减小骨性因素隐形组高于双[牙合]垫组,牙性因素隐形组低于双[牙合]垫组(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隐形组后咬肌厚度、R值隐形组高于双[牙合]垫组(P<0.05)。结论:隐形矫治器及双[牙合]垫矫治器治疗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均能有效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发育,改善上下颌间关系,但隐形下颌前导矫治器更符合面部外观美学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器 Ⅱ类错[牙合]畸形 面部美学结构 双[牙合]垫矫治器 前导下颌
下载PDF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结合正畸正颌对骨性Ⅱ类错颌畸形患者面部美学的影响
2
作者 杨丽 聂振轩 古加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结合正畸正颌对骨性Ⅱ类错颌畸形患者面部美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70例骨性Ⅱ类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正畸正颌治疗,观...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结合正畸正颌对骨性Ⅱ类错颌畸形患者面部美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70例骨性Ⅱ类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正畸正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结合正畸正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体积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蝶鞍点-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角(SNA)、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ANB)小于对照组,蝶鞍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SNB)大于对照组,全面高、前上面高、前面下高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结合正畸正颌治疗能有效提高骨性Ⅱ类错颌畸形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面部美学情况改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 正畸正颌 骨性Ⅱ类错颌畸形 面部美学
下载PDF
基于面部美学分区的小范围清创法治疗注射美容导致皮下结节的策略
3
作者 陈帅 武江 高全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面部注射美容导致皮下结节性病变的一种合理、有效的救治策略。方法:对2014年4月-2019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收治的13例面部美容注射导致皮下结节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8~55岁,均有... 目的:探讨面部注射美容导致皮下结节性病变的一种合理、有效的救治策略。方法:对2014年4月-2019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收治的13例面部美容注射导致皮下结节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8~55岁,均有注射美容病史,皮下结节累及颞部、颊部、额部、鼻唇沟、颏部、鼻背部共24处,根据面部美学分区设计清创范围进行适度清创治疗。结果:13例患者经住院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随访6个月~4年,面部无组织缺损,保持正常面部外观,患者满意。结论:将美容注射导致的皮下结节按面部美学分区位设计手术清创范围,术中对病变周围组织损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不影响面部整体轮廓,患者易于接受,术后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美学分区 皮下结节 软组织缺损 美学修复 清创术
下载PDF
上睑提肌腱膜折叠矫正上睑下垂术后的中面部美学比例改变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冀晨阳 李瑞庭 +2 位作者 刘庭华 刘志瀚 张金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448-3451,共4页
目的测量接受过上睑提肌折叠的重睑术患者眉上缘至下睑缘的距离(L1)和下睑缘至鼻下缘的距离(L2)之比,分析术前术后中面部美学比例的改变。方法收集我科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21例接受该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照片,设为研究组。利用Adobe Pho... 目的测量接受过上睑提肌折叠的重睑术患者眉上缘至下睑缘的距离(L1)和下睑缘至鼻下缘的距离(L2)之比,分析术前术后中面部美学比例的改变。方法收集我科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21例接受该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照片,设为研究组。利用Adobe Photoshop测量术前术后L1和L2之比J。另收集20例中国地区女明星正面照片,设为对照组,同法测量J值,分析两组统计学差异。结果研究组中术前J1值平均为0.746,术后J2为0.657,对照组J3为0.667,研究组术前术后J值及研究组术前与对照组J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和对照组J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L1/L2的比值接近对照组比值,更接近符合黄金分割的美学比例。结论术后患者L1缩短,和L2之比更符合黄金分割的美学比例,中面部美学比例更加和谐。对于此类患者的手术沟通及预期效果评估,也可以从中面部美学比例改变的角度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提肌腱膜 上睑下垂 重睑 面部美学
下载PDF
计算机面部美学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潘宝华 鲁开化 《中国美容医学》 CAS 1995年第2期70-73,共4页
通过205例正常青年人群的面部测量分析,得出了计算机面部测量分析用的面部正常值的数据库及其直线回归方程,编成了《面部美容计算机实用系统》软件,用于199例求医者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
关键词 计算机 测量学 面部美学测量
下载PDF
颏部突度改变对面部美学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董婷 叶年嵩 +3 位作者 袁玲君 吴思成 夏伦果 房兵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8-522,共5页
目的:通过3D图像研究颏部突度改变对面部美学的影响,比较正畸医师、口腔全科医师及普通大众对颏部突度变化的美学认知差异,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定量参考.方法:使用3dMD立体摄影技术,获取志愿者的三维面部图像,使用Geomagic Wrap 2... 目的:通过3D图像研究颏部突度改变对面部美学的影响,比较正畸医师、口腔全科医师及普通大众对颏部突度变化的美学认知差异,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定量参考.方法:使用3dMD立体摄影技术,获取志愿者的三维面部图像,使用Geomagic Wrap 2015软件,以2 mm为梯度,使软组织颏前点沿矢状轴前后移动,移动幅度为零子午线前后10mm.选取正畸医师、口腔全科医师及普通大众3组评价者,以VAS评分对图像进行评价,使用SAS 9.4建立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纳入调查对象243人,其中口腔正畸医师90人,口腔全科医师101人,普通大众52人.研究发现,颏部突度变化对VAS评分有显著影响,软组织颏前点位于零子午线上时评分最高,颏部每后缩2 mm,VAS评分下降0.8910;每前突2mm,VAS评分下降1.0958,有显著差异(P<0.01).正畸医师组及普通大众组在颏部后缩超过6 mm、口腔全科医师组在颏部后缩超过4 mm时平均VAS评分低于5,3组人群在颏部前突达到6 mm时平均VAS评分低于5,需要进行治疗.颏部突度变化时,3组人群评分变化无统计学差异,性别及年龄亦无显著影响.结论:颏部突度变化对面部美学有显著影响,软组织颏前点位于零子午线时美学效果最佳,颏部前突达到6 mm或颏部后缩超过6 mm时治疗需求较大.正畸医师、口腔全科医师及普通大众对颏部突度变化的美学认知程度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部突度 面部美学 VAS评分 软组织颏前点 三维立体摄影
原文传递
正畸医生与正畸患者对面部美学的评价及其差别 被引量:5
7
作者 周丝思 林新平 《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450-453,共4页
目的通过Q分类法来调查正畸医生与正畸患者对面部美学的评价及其差别,同时调查男性与女性对面部美学的评价及其差别。方法将96例正畸完成后的患者(男、女各48例)临床照片由20名经验丰富的正畸医生(男7名,女13名)和25例正畸患者(男13例,... 目的通过Q分类法来调查正畸医生与正畸患者对面部美学的评价及其差别,同时调查男性与女性对面部美学的评价及其差别。方法将96例正畸完成后的患者(男、女各48例)临床照片由20名经验丰富的正畸医生(男7名,女13名)和25例正畸患者(男13例,女12例)用Q分类法进行评价。Kappa检验和McNemar检验用来评估正畸医生和正畸患者之间,以及男女之间对面部美学评价是否一致和其差别。结果在对男性面部美观调查中,正畸医师与正畸患者的评价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男性与女性的评价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对女性面部美观调查中,正畸医师与正畸患者的评价的一致性较差,男性与女性评价的一致性也较差。结论正畸医师与正畸患者对面部美观的评价基本一致;男性与女性对面部美学的评价基本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美学 Q分类 美学评价
下载PDF
无牙颌患者修复后的面部美学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沈荧怡 李超伦 +1 位作者 吴轶群 于德栋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5期313-320,共8页
牙列缺失不仅会导致患者咀嚼、发音等功能障碍,还会继发软、硬组织退行性变,如唇颊部向内凹陷、面下1/3垂直距离变短等,影响面部美观。以往的大量研究侧重于无牙颌患者对修复效果的主观满意度,而通过标记面部客观标志点对无牙颌患者修... 牙列缺失不仅会导致患者咀嚼、发音等功能障碍,还会继发软、硬组织退行性变,如唇颊部向内凹陷、面下1/3垂直距离变短等,影响面部美观。以往的大量研究侧重于无牙颌患者对修复效果的主观满意度,而通过标记面部客观标志点对无牙颌患者修复后效果进行审美评价的研究较少。本文从三个维度,即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探讨面型相关的美学参数在无牙颌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计划中的应用,就无牙颌患者在进行不同类型全口义齿修复前后的面部美学评估对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对数字化美学诊断和预测进行阐述与展望,并指出对面部美学指标的评估,可以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二维平面摄影、三维立体摄影测量技术等方式进行定性及定量的测量,而美学评估的标准不应因修复方式的不同而改变,最终总结了与面部美学相关的22个面部标志点、11个线性指标和7个角度指标,为临床研究和工作中更好地实现全口义齿修复的个性化面部美学重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牙颌 全口义齿 面部美学 种植修复 3D摄影与测量技术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在面部美学方面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侯雅 温小云 +2 位作者 李俞蕾 周亮 方先松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274-1278,共5页
富血小板血浆(PRP)是1种自体血液产品,是通过离心或单采工艺从自体血液中提取的血小板浓缩物,国内普遍认为PRP中的血小板浓度以全血中血小板计数的4~8倍为宜,高浓度的血小板活化后可以释放出多种生长因子和介质等,有助于组织的修复与再... 富血小板血浆(PRP)是1种自体血液产品,是通过离心或单采工艺从自体血液中提取的血小板浓缩物,国内普遍认为PRP中的血小板浓度以全血中血小板计数的4~8倍为宜,高浓度的血小板活化后可以释放出多种生长因子和介质等,有助于组织的修复与再生。PRP应用于再生医学已有30多年的历史,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近年来其在面部美学方面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涉及痤疮、皮肤老化、脱发、黄褐斑等多个领域。篇中,我们强调了PRP的制备和使用,也概述了PRP在面部美学方面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面部美学 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不同观察者对唇部突度影响面部美学评价的差异比较
10
作者 蔡承霖 叶年嵩 +5 位作者 袁玲君 吴思成 李律元 陈淑怡 潘国燕 房兵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1-617,共7页
目的:使用3dMD立体摄影技术采集面部立体图像,模拟改变唇部突度,比较口腔正畸医师、口腔全科医师与普通人3组观察者对面部美学评价的差异。方法:选择1名女性志愿者,拍摄自然头位面部三维图像,利用软件模拟唇部沿矢状向离开VSL线向前后移... 目的:使用3dMD立体摄影技术采集面部立体图像,模拟改变唇部突度,比较口腔正畸医师、口腔全科医师与普通人3组观察者对面部美学评价的差异。方法:选择1名女性志愿者,拍摄自然头位面部三维图像,利用软件模拟唇部沿矢状向离开VSL线向前后移动,移动幅度为2 mm,最大幅度在VSL线前、后6 mm。观察者纳入口腔正畸医师组、口腔全科医师组、普通人3组共268人,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价。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分析3组观察者对面部美学评分的差异。采用SAS 9.4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上、下软组织唇突点在VSL线上时,3组观察者评分最高且无统计学差异。唇前突于VSL线前6 mm和线后6 mm时,3组观察者的评分低且无显著差异。唇后缩每2 mm,3组评分平均下降1.3861;唇前突2 mm,3组评分平均下降1.8961;每一幅度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VAS评价中位数5分以下作为不可接受的面部美学得分,口腔正畸医师组和普通人组在唇前突于VSL线前4 mm时评分低于5分,3组观察者在唇前突于VSL线前6 mm时评分低于5分。3组观察者在唇后缩于VSL线后4 mm以上时,评分均低于5分。以观察者不同性别分析唇前突对面部美学的影响,男性观察组在唇前突于VSL线前2 mm时,平均评分较女性观察组低;女性观察组在唇后缩于VSL线后4 mm以上时,评分较男性观察组低。结论:唇部位置对面部美观评价有显著影响,不仅唇前突影响面部美观,唇部后缩同样影响面部美观。不同观察者对唇部突度影响面部美观的评价有显著差异,提示口腔正畸医师在确定正畸治疗目标时,需要更多与患者沟通,以提高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美学评价 3dMD立体摄影技术 唇部突度 VAS评分
原文传递
X线头影测量与面部美学关系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曹丽琴 李金源 +1 位作者 梁永强 孟菲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1期45-47,共3页
正畸治疗的目标之一是实现面部美学与和谐。正畸治疗的预期效果也是以提高患者的牙齿和面部美学为前提。X线头影测量已经成为正畸或正颌外科一个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为了达到医患之间的美学统一,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X线头影测量 面部美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减数治疗双牙弓前突的效果及对患者面部美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天祥 闫长安 +2 位作者 吕玮 陈晓霞 高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5期93-95,共3页
目的 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减数治疗双牙弓前突的效果及对患者面部美学的影响。方法 将62例双牙弓前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传统组和隐形组,各31例。传统组使用直丝弓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隐形组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治疗。比... 目的 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减数治疗双牙弓前突的效果及对患者面部美学的影响。方法 将62例双牙弓前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传统组和隐形组,各31例。传统组使用直丝弓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隐形组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参数、牙周组织健康状况指标和面部美学指标。结果 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隐形组的总体治疗时间长于传统组,复诊次数少于传统组(P<0.05)。治疗后,传统组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均高于治疗前及隐形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下中切牙长轴延长线与眶耳平面的夹角(FMIA)、上下中切牙角(U1-L1)增大,眶耳平面-下颌平面角(FMA)减小,且隐形组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 与固定矫治器相比,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减数治疗双牙弓前突的效果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面部美学指标,且对牙周组织影响较小,但是治疗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减数治疗 双牙弓前突 牙周组织 面部美学 固定矫治器
下载PDF
微型种植钉支抗对不同性别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侧貌与面部美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左常艳 郑之峻 +3 位作者 刘曙 彭菊香 高娟 刘利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68-71,75,共5页
目的:研究微型种植钉支抗对不同性别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侧貌以及面部美学的影响。方法:将贵阳市口腔医院2018.01⁃2019.01间收治的52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性别分为男性组与女性组,患者均应用微型种植... 目的:研究微型种植钉支抗对不同性别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侧貌以及面部美学的影响。方法:将贵阳市口腔医院2018.01⁃2019.01间收治的52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性别分为男性组与女性组,患者均应用微型种植钉支抗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估不同性别患者软硬组织变化。结果:治疗后,不同性别的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UL⁃Eline、LL⁃Snpg、H角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LL⁃Eline、Z角以及NLA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以上软组织侧貌指标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性别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经治疗后,SNA、ANB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SNB、FH⁃OP以及NA⁃PA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不同性别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前、后,以上硬组织侧貌相关指标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性别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3个月后,其咬合功能较其治疗1个月时相比均显著上升(P<0.05),但男性患者治疗1个月及3个月时的咬合力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两组矫正期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不同性别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口腔发炎以及黏膜水肿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性别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型种植钉支抗在治疗Ⅲ类错[牙合]畸形中的疗效可靠,能有效改善患者侧貌,提高患者颜面美观度,且安全性高,不同性别的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微型种植钉支抗疗效相似,提示微型种植钉支抗的应用效果不受患者性别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钉支抗 多曲方丝弓技术 Ⅲ类错[牙合]畸形 侧貌 面部美学
原文传递
镜像A-T皮瓣在面部美学分区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金明 马志兵 +1 位作者 孟雪勇 黄金龙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83-84,98,共3页
目的探讨面部缺损后在面部美学分区中采用镜像A-T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11月至2020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对21例患者的鼻翼沟、唇红缘处色素痣或瘢痕,切除后的缺损部分按照鼻翼沟、唇红缘等面部美学单位分界... 目的探讨面部缺损后在面部美学分区中采用镜像A-T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11月至2020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对21例患者的鼻翼沟、唇红缘处色素痣或瘢痕,切除后的缺损部分按照鼻翼沟、唇红缘等面部美学单位分界线分为两部分,行镜像A-T皮瓣修复缺损,观察修复效果,并进行VSS评分。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切口一期愈合,面部美学单位分界处无条索状瘢痕增生,术后随访6个月,VSS评分均为1分,效果满意。结论应用镜像A-T皮瓣修复横跨面部美学单位缺损效果较好,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缺损 瘢痕 镜像A-T皮瓣 面部美学分区
原文传递
脂肪干细胞胶在面部精细化填充中的应用
15
作者 陈晓辉 王献路 +1 位作者 田伟 耿雅琼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68-72,共5页
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胶面部精细化填充的效果及对面部美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预进行面部填充的80例就医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自体颗粒脂肪进行填充,观... 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胶面部精细化填充的效果及对面部美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预进行面部填充的80例就医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自体颗粒脂肪进行填充,观察组采用脂肪干细胞胶进行精细化填充。填充后6个月,比较两组就医者对填充效果的满意率、二次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面部美学(面部轮廓、面部容积与面部年轻化)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填充效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面部轮廓、面部容积及面部年轻化美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二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自体颗粒脂肪填充相比,脂肪干细胞胶面部精细化填充的效果更优,对面部美学的改善程度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胶 面部 精细化填充 自体颗粒脂肪 面部美学
下载PDF
面部分析法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
16
作者 钟琛 金升元 金春花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4期281-286,共6页
正确的面部分析是任何面部整形手术或面部年轻化手术/程序取得良好效果的第一步。通过面部分析评估面部衰老的相应解剖区域,精准设计手术方案,有利于实现科学的面部年轻化诊疗流程,同时规范面部年轻化面诊流程。本文主要介绍面部分析法... 正确的面部分析是任何面部整形手术或面部年轻化手术/程序取得良好效果的第一步。通过面部分析评估面部衰老的相应解剖区域,精准设计手术方案,有利于实现科学的面部年轻化诊疗流程,同时规范面部年轻化面诊流程。本文主要介绍面部分析法中各分区衰老的解剖结构及生理特征,分析面部分析法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整形外科医生设计面部年轻化手术方案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年轻化 面部分析法 面部解剖亚单位分析 面部美学单位 衰老 浅表肌肉腱膜系统
下载PDF
结合面部美学单位设计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芳 成智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535-2537,共3页
目的探讨结合面部美学单位设计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适应证及术后疗效。方法根据面部美学单位设计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29例。缺损位于下颏区域4例,颊部10例,颞区3例,鼻翼外侧、鼻背侧壁区域9例,内眦区域3例。缺损面积最小者1... 目的探讨结合面部美学单位设计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适应证及术后疗效。方法根据面部美学单位设计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29例。缺损位于下颏区域4例,颊部10例,颞区3例,鼻翼外侧、鼻背侧壁区域9例,内眦区域3例。缺损面积最小者10mm×10mm(鼻翼区),最大者30mm×35mm(下颏区)。修复缺损时,结合面部美学单位应用Limberg皮瓣15例,Dufoumental皮瓣11例,Webster 30度皮瓣3例。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12例患者随访1~24个月,皮瓣色泽质地与周围组织无明显差别,隐藏于面部美学单位分界线、皱纹等部位的瘢痕不明显。结论结合面部美学单位设计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是一种简单易行可靠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形皮瓣 皮肤缺损 面部美学单位
原文传递
扩张器皮瓣在面部大面积美学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冰 董琪 +6 位作者 姜南 徐扬阳 郝媛媛 王月 张瑜 吕鑫 王廷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期427-429,共3页
目的探讨通过兼顾面部美学亚单元,采用扩张器皮瓣进行颜面部大面积美学修复的方法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收治的11例面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6例瘢痕挛缩,3例面部胎记,2例眼睑分裂痣)... 目的探讨通过兼顾面部美学亚单元,采用扩张器皮瓣进行颜面部大面积美学修复的方法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收治的11例面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6例瘢痕挛缩,3例面部胎记,2例眼睑分裂痣),依美学修复理念设计埋置扩张器的大小、形状、切口、注水及手术方式。Ⅰ期手术后扩张3个月左右取出扩张器,Ⅱ期手术预先设计手术切口及皮瓣转移方式,合理利用扩张皮瓣,修复缺损皮肤,供区达到直接缝合。结果11例患者根据皮肤缺损部位在周边放置1~3个皮肤扩张器(容量70~120 mL),共放置19个,平均1.7个,扩张时间(96.3±11.4)d,1例患者Ⅰ期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给予再次手术对症治疗,余患者术后无相关并发症;Ⅱ期手术皮瓣均成活良好,除1例胎记患者缺损面积较大,部分创面全厚皮修复,其余患者缺损均使用扩张皮瓣修复,随访6~12个月,皮瓣无明显回缩,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估切口评分<3分,患者满意度良好。结论应用扩张器皮瓣修复面部大面积缺损应以美学优先为原则,通过精准设计,Ⅰ期手术即合理设计扩张器埋置部位、大小、切口等,Ⅱ期合理设计皮瓣分割、转移方式等,做到皮瓣充分利用,形态自然,切口隐蔽、无张力,兼顾面部美学亚单元理想修复,此种应用方法临床效果更好,患者更为满意,符合美学修复理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器皮瓣 面部缺损 美学修复 面部美学亚单元
下载PDF
面部侧貌美学特征的调查分析与研究(第二部分)——软硬组织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3
19
作者 罗卫红 王壬 傅民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2-233,共2页
目的 :进一步分析对侧貌美学指标有影响的硬组织指标 ,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硬组织项目对筛选的 5项软组织侧貌美学指标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研究硬组织指标与美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颌骨位置、上下切牙倾斜度对侧貌美学指标... 目的 :进一步分析对侧貌美学指标有影响的硬组织指标 ,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硬组织项目对筛选的 5项软组织侧貌美学指标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研究硬组织指标与美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颌骨位置、上下切牙倾斜度对侧貌美学指标均有相关性。结论 :硬组织指标对侧貌是否美观有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美学 X线 测颅法 面部侧貌美学
下载PDF
改良Dufoumental菱形皮瓣结合美学原理修复面部皮肤缺损 被引量:8
20
作者 庄淑波 及跃男 +1 位作者 赵娜 王昕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49-51,共3页
目的:研究改良Dufoumental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改良Dufoumental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63例患者均为面部肿物切除后圆形或类圆形组织缺损,修复术前皮肤缺损面积为(2.68±1.81)cm^2,在缺损周围... 目的:研究改良Dufoumental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改良Dufoumental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63例患者均为面部肿物切除后圆形或类圆形组织缺损,修复术前皮肤缺损面积为(2.68±1.81)cm^2,在缺损周围设计改良Dufoumental菱形皮瓣,转移并缝合固定。结果:皮瓣均全部成活,切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个月~3年,创面无明显瘢痕,效果满意。结论:改良Dufoumental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缺损效果满意、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Dufoumental菱形皮瓣 皮肤软组织缺损 面部美学单位 圆形缺损 类圆形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