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色彩属性浅析《金匮要略》面部色诊体系
1
作者 廖凌鑫 诸毅晖 +1 位作者 刘薪雨 成词松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51-54,共4页
本文从色系、色调、颜色的变化三个维度对《金匮要略》的色诊思路进行分析。色系方面,以五色为标准,对采集的面色进行归类,并将色系与病位、病因进行了对应总结;色调方面,以“赤色”的色调为要点,关注赤之浅深、明暗、浓淡、聚散等属性... 本文从色系、色调、颜色的变化三个维度对《金匮要略》的色诊思路进行分析。色系方面,以五色为标准,对采集的面色进行归类,并将色系与病位、病因进行了对应总结;色调方面,以“赤色”的色调为要点,关注赤之浅深、明暗、浓淡、聚散等属性,在诊断过程中分辨出“赤”“正赤”“少赤”“赤斑斑如锦文”“翕然如醉”“面如醉”等多种不同的赤色,并借此分辨寒热虚实,厘清具体病机;颜色变化方面,主要描述了治疗过程中的生理变化、误治之后产生的病理变化以及与四时节气相关的面部颜色变化,并借此来判断病势顺逆、病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张仲景 金匮要略 面部色诊 变化
下载PDF
中医面部色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洁 胡志希 +3 位作者 李杰 凌智 李琳 侯超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85-88,共4页
从面部色诊分区、常色、病理五色、病证相关研究四个方面对现代面部色诊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前景展望。
关键词 面部色诊 分区 现代研究 病理五 病证相关研究
下载PDF
面部色诊的研究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胡志希 陈宝珍 陈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1期74-77,共4页
通过研究面部色诊的历代文献、临床应用和现代进展,探讨色诊的理论渊源,推知脏腑的病位病性与精气盛衰,判断疾病轻重与预后,根据现代色诊研究和临床应用,明确色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提出面部色诊客观化研究是中医现代化的突破口之一。
关键词 面部色诊 原理 临床 现代研究
下载PDF
中医面部色诊理论对美容学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鸿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70-72,共3页
关键词 中医 面部色诊 美容学
下载PDF
阿昌族医与中医面部色诊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曹玺 郭世民 +3 位作者 马克坚 陆宇惠 赵景云 温敏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第7期79-80,共2页
调查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漕涧镇阿昌族民间医药现状,对阿昌医在面部色诊上与中医的异同进行比较,以了解阿昌族面部色诊诊断方法的特点。
关键词 阿昌医 面部色诊 比较
下载PDF
面部色诊及其现代研究概述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新华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面部色诊 原理 临床意义 现代研究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黄疸患者中医面部色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蓓蓓 汪晓军 《北京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207-1209,共3页
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主要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黄染及尿黄,多为肝胆疾病引起,以肝脏疾病为主。中医学对黄疸的认识始于《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中指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 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主要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黄染及尿黄,多为肝胆疾病引起,以肝脏疾病为主。中医学对黄疸的认识始于《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中指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在《金匮要略》中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5种。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有28种黄病,以后有九疸三十六黄的分类。明·张景岳:"黄疸大法古有五疸之辨,虽名目如此,总不出阴阳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色诊 九疸 巢元方 酒疸 平人气象论 女劳疸 皮肤黄染 肝脏疾病 胆红素浓度 谷疸
原文传递
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面部色诊客观化诊断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曹紫嫣 陈仁波 +1 位作者 李佳佳 盖国忠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193-198,共6页
目的从色诊客观化角度研究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面部色诊特点,为高血压病辨证诊断提供参考。方法使用数码相机对研究对象进行面部图像信息采集,使用Photoshop(PS)软件进行面部肺区、心区、肝区、脾区、左右肾区等研究部位截取,通过MATLAB... 目的从色诊客观化角度研究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面部色诊特点,为高血压病辨证诊断提供参考。方法使用数码相机对研究对象进行面部图像信息采集,使用Photoshop(PS)软件进行面部肺区、心区、肝区、脾区、左右肾区等研究部位截取,通过MATLAB软件分别提取各研究部位R(红色)、G(绿色)、B(蓝色)、H(色度)、S(饱和度)、V(明度)值,进行三组(肝火亢盛证组、非肝火亢盛证组与正常人组)均数比较。结果三组研究对象在心、肝、脾及左肾区色诊指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差异主要集中在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组与非肝火亢盛证组;面部以上各区中肝火亢盛证组B值明显低于非肝火亢盛证组(P<0.05),肝火亢盛证组S值明显高于非肝火亢盛证组(P<0.05),提示高血压病非肝火亢盛证组较肝火亢盛证组研究对象面色偏青暗。结论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面部颜色特征具有特异性,其中B值、S值可以作为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与其他证型的鉴别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肝火亢盛证 面部色诊 客观化
下载PDF
中医面部色诊的再认识 被引量:2
9
作者 余美献 《浙江中医杂志》 2007年第7期424-425,共2页
关键词 面部色诊 现代研究 中医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虚兼湿浊证的面部色诊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周小芳 李雪 李福凤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488-3490,共3页
目的:观察和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虚兼湿浊证的面部色诊特点。方法:采集20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面诊信息,分析并比较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虚兼湿浊证与其余各组面部色诊客观化参数的差异。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虚兼湿浊证的面色... 目的:观察和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虚兼湿浊证的面部色诊特点。方法:采集20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面诊信息,分析并比较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虚兼湿浊证与其余各组面部色诊客观化参数的差异。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虚兼湿浊证的面色以黄色和正常多见。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虚兼湿浊证与正常组比较,面色指数、白色比例(面部W)、黄色比例(面部Y)明显降低(P<0.05),红色比例(面部R)、黑色比例(面部B)明显升高(P<0.05)。与纯虚证组和虚兼其他证组(湿热、瘀血)比较,面部R明显升高(P<0.05);与纯虚证组比较,面部B明显升高(P<0.05)。结论:中医面诊检测仪可以客观地描述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虚兼湿浊证的面诊特征,面部色诊客观化参数可作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虚兼湿浊证中医诊断和健康管理的参考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湿浊证 面部色诊
原文传递
基于《伤寒杂病论》探讨张仲景面部色诊学术思想 被引量:2
11
作者 董硕 周可林 陈家旭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604-4606,共3页
色诊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望诊中的特色诊法之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面部色诊之法,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将《黄帝内经》色诊之法与临床实践进行结合,形成了后世面部色诊体系的基础,突出了色诊的重要性。张仲... 色诊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望诊中的特色诊法之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面部色诊之法,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将《黄帝内经》色诊之法与临床实践进行结合,形成了后世面部色诊体系的基础,突出了色诊的重要性。张仲景的面部色诊学术思想主要包括通过面部色诊可以明确诊断,并且能够辅助判断疾病的病势、预后,同时有助于同一类或同一致病因素的相似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明确治则治法等,其中,在明确诊断方面还区分了五色的分色诊断和面部的分区诊断。张仲景强调要从中医的整体观念出发,重视面部色泽的动态变化以及出现部位的变化,在重视色诊的同时强调临床诊疗要四诊合参、整体审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面部色诊 学术思想 辨证论治 中医断学
原文传递
关于中医诊断学教材面部色诊的机理和疽病疼痛特点的探讨
12
作者 田元祥 王天芳 赵建新 《中医教育》 2008年第1期70-71,共2页
笔者担任中医诊断学教师多年.对教材中的几个知识点有不同看法,不揣简陋,提出来,供同道研究指导。 1 关于面部色诊五色主病中的白色主病的机理探讨 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笔者担任中医诊断学教师多年.对教材中的几个知识点有不同看法,不揣简陋,提出来,供同道研究指导。 1 关于面部色诊五色主病中的白色主病的机理探讨 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有“病人面色发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断学 面部色诊 机理 疼痛特点
原文传递
中医面部色诊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胡洁娴 刘旺华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1001-1005,共5页
面部色诊是中医特色诊法之一。近年来,对中医面部色诊现代化的研究主要从面部图像采集、人脸区域分割、人脸区域定位、特征提取等技术和常色、病色、面部分区域等临床研究入手,对中医面部色诊现代化的主要方法、手段和获得的成果进行阐... 面部色诊是中医特色诊法之一。近年来,对中医面部色诊现代化的研究主要从面部图像采集、人脸区域分割、人脸区域定位、特征提取等技术和常色、病色、面部分区域等临床研究入手,对中医面部色诊现代化的主要方法、手段和获得的成果进行阐述。面部色诊客观化研究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人脸图像采集的环境尚未统一标准;面诊研究的技术尚不够成熟,仪器的实用性和精确性都存在一定问题;探测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中医诊断长期以来靠经验积累,而人体面部的色泽复杂多变且个体差异性较大,计算机对面部五色没有精确定义,很难定量描述;缺乏大样本、多中心、多层次、前瞻性的临床研究;色诊研究使用仪器尚不统一,存在检测指标不统一、可重复性低的缺陷;研究涉及的病种单一,同一疾病涉及的证型不够全面;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单纯靠面诊的定量数据进行诊断缺乏准确度。中医色诊现代化研究应该保持中医原有的特色,运用临床其他诊法综合辨证分析,四诊合参,确立整体研究思路。因此,今后的研究需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采集、分析信息,提高四诊信息采集的可靠性,捕捉人眼所不能及的能反映内部脏腑的生理、病理信息,对四诊作进一步定性、定量分析,建立统一的辨证诊断推理标准,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色诊 中医望 面部图像采集 人脸区域分割 人脸区域定位
下载PDF
颜色空间在中医望诊客观化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9
14
作者 夏雨墨 高慧 +3 位作者 王庆盛 冯晓 王忆勤 许朝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135-139,共5页
望诊信息客观化是中医诊断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舌诊仪、面部色诊仪是实现中医望诊客观化的重要工具,结合颜色空间提取、分析舌面部颜色参数,可为中医望诊提供客观化指标,该方法被广泛运用于中医健康管理、辨证论治及中西医结合研究... 望诊信息客观化是中医诊断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舌诊仪、面部色诊仪是实现中医望诊客观化的重要工具,结合颜色空间提取、分析舌面部颜色参数,可为中医望诊提供客观化指标,该方法被广泛运用于中医健康管理、辨证论治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等方面。本文对目前颜色空间在中医望诊中的应用、望诊客观化仪器的发展进行概述,以期为中医诊断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面部色诊 综述
下载PDF
《黄帝内经》面部分候脏腑理论的演变 被引量:14
15
作者 邓慧芳 陈子杰 翟双庆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37-840,共4页
面部分候脏腑理论从《黄帝内经》发展至现代教材,经历了沿袭和消亡等演变。文章详细考证了《黄帝内经》面部色诊理论中的面部脏腑分区方法在后世的演变情况,分别揭示其中得到沿袭和逐渐消亡的内容,为《黄帝内经》的理论研究,现代教材中... 面部分候脏腑理论从《黄帝内经》发展至现代教材,经历了沿袭和消亡等演变。文章详细考证了《黄帝内经》面部色诊理论中的面部脏腑分区方法在后世的演变情况,分别揭示其中得到沿袭和逐渐消亡的内容,为《黄帝内经》的理论研究,现代教材中相关内容的编写,以及中医经典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面部色诊 面部分候脏腑 演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