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MI指数的吉林省长春地区汉族青年面部软组织厚度超声测量及性别差异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郭莹 宋军学 +2 位作者 姚霁航 田勇 李幼琼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80-985,I0004,共7页
目的:对中国长春地区青年的面部软组织厚度进行测量,为法医学中的颅面部重构技术提供数据基础。方法:选取长春地区113名青年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体质指数(BMI)、不同性别分组,测量研究对象左侧面部19个点软组织厚度。采用超声仪... 目的:对中国长春地区青年的面部软组织厚度进行测量,为法医学中的颅面部重构技术提供数据基础。方法:选取长春地区113名青年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体质指数(BMI)、不同性别分组,测量研究对象左侧面部19个点软组织厚度。采用超声仪(频率11.4MHz,接触面积为8.5mm×45.5mm)探测面部相应目的部位软组织厚度。分别分析各分组人群的面部软组织厚度差异。结果:男性和女性颊部各点的软组织均较薄,且以supra-M2和Infra-M2 2点为最薄;男性和女性分别有14和11个点的软组织厚度与BMI相关,主要分布于嘴、颊、下颌和额;男性和女性面部12个点软组织厚度有显著不同,Rhinion、Alare curvature和Mid-philtrum3点与BMI无相关性(r=-0.152,r=0.195,r=0.157),且女性面部软组织厚于男性(P<0.05)。结论:中国长春地区汉族青年面部软组织厚度受BMI、性别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可为颅面重建提供解剖学依据,个别不受BMI影响的部位可作为初步定位的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软组织厚度 超声 长春地区 汉族 青年 面部重构技术
下载PDF
重庆市女性青少年正畸治疗患者面部软组织厚度测量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宁义志 明志强 +1 位作者 陈定根 陈登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8期871-873,共3页
目的:通过测量重庆市女性青少年错患者面部软组织厚度,分析安氏I类、安氏II类、安氏III类患者之间面部软组织厚度的差异,探讨重庆市女性青少年正畸治疗患者面部软组织厚度的特征。方法:选取60例女性青少年正畸治疗患者头颅DR侧位片,选... 目的:通过测量重庆市女性青少年错患者面部软组织厚度,分析安氏I类、安氏II类、安氏III类患者之间面部软组织厚度的差异,探讨重庆市女性青少年正畸治疗患者面部软组织厚度的特征。方法:选取60例女性青少年正畸治疗患者头颅DR侧位片,选取面部中线14个标志点进行软组织厚度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庆市女性正畸治疗患者头面部14个点的软组织厚度测量值为(5.11±0.52)mm~(14.18±1.14)mm范围,在鼻根部最薄,下唇部最厚。面下部的软组织厚度较面上部的厚。结论:重庆市女性青少年正畸治疗患者面部软组织覆盖厚度在面部各个部位差别大,软组织厚度的本身对于个人面貌的构建象骨组织一样都起着决定性作用。重庆市安氏I类、II类、III类女性青少年正畸治疗患者相互之间在鼻底、上唇、颏部厚度有显著性差异,在鼻根、下唇、颏唇沟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软组织厚度 正畸治疗 人体测量
下载PDF
西安女性青少年正畸患者面部软组织厚度的数字X线测量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冯耀浦 周洪 +1 位作者 司新芹 孙琳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708-711,共4页
目的:测量西安市女性青少年正畸患者面部软组织厚度,并分析其数学比例关系,探讨其特征。方法:选取180例西安女性青少年正畸患者数字头颅定位侧位片,选择面部9个标志点的软组织厚度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安市女性青少年正畸患者... 目的:测量西安市女性青少年正畸患者面部软组织厚度,并分析其数学比例关系,探讨其特征。方法:选取180例西安女性青少年正畸患者数字头颅定位侧位片,选择面部9个标志点的软组织厚度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安市女性青少年正畸患者面部软组织厚度值为(4.42±0.58)~(16.20±1.98)mm范围;其相互比例关系为0.43±0.11~3.78±0.57范围。结论:西安市骨性II、II、II类女性青少年正畸患者面部软组织厚度相互之间在鼻底、上唇、下唇处有显著差异,其数学比例关系也与鼻底、上唇、下唇处软组织厚度有关的项差异较大。面部软组织厚度本身对于个人面貌的构建像骨组织一样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软组织厚度 女性青少年正畸患者 数字X线测量 数学比例
下载PDF
西安地区青少年错患者面部软组织厚度分类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冯耀浦 曹卫彬 +2 位作者 周洪 司新芹 孙琳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8期1196-1198,共3页
目的:测量西安地区青少年(12~17岁)错人群面部软组织厚度,探讨其特征。方法:选取380例(男184例,女196例)西安地区青少年错患者和30例正常志愿者数字化头颅侧位片,选择面部9个标志点的软组织厚度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安... 目的:测量西安地区青少年(12~17岁)错人群面部软组织厚度,探讨其特征。方法:选取380例(男184例,女196例)西安地区青少年错患者和30例正常志愿者数字化头颅侧位片,选择面部9个标志点的软组织厚度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安市青少年错人群面部软组织厚度值为(4.33±0.66)mm~(17.32±2.20)mm范围;男女性面部软组织厚度在鼻底、上唇、下唇、颏唇沟处统计学分析存在性别差异(P<0.05)。结论:西安市青少年错人群面部软组织厚度在面部各个部位差别较大。面部软组织覆盖厚度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软组织厚度 青少年错[牙合]患者 数字化X线 性别差异
下载PDF
关中地区男性青少年错牙合患者面部软组织厚度的测量研究
5
作者 冯耀浦 乔敏 +1 位作者 周洪 司新芹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22期62-65,共4页
目的:测量关中地区男性青少年错牙合患者面部软组织厚度,并分析其数学比例关系,探讨关中地区男性青少年错牙合患者面部软组织厚度特征。方法:选取180例关中地区男性青少年错牙合患者数字化头颅数字侧位片,选择面部中线9个标志点的软组... 目的:测量关中地区男性青少年错牙合患者面部软组织厚度,并分析其数学比例关系,探讨关中地区男性青少年错牙合患者面部软组织厚度特征。方法:选取180例关中地区男性青少年错牙合患者数字化头颅数字侧位片,选择面部中线9个标志点的软组织厚度进行测量研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关中地区男性青少年错牙合患者的面部软组织厚度值范围为(4.28±0.60)mm^(17.32±2.20)mm;其相互比例关系为0.43±0.08~4.06±0.69范围。结论:关中地区骨性I类、II类、III类男性青少年错牙合患者面部软组织厚度相互之间在鼻底、上唇、下唇、颏唇沟处有显著性差异。面部中线软组织厚度之间存在相对恒定的比例关系,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患者 面部软组织厚度 男性青少年 数字化X线 数学比例
下载PDF
二维与三维测量在面部软组织厚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爽 汪露 +2 位作者 万光耀 段峰 郝大鹏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使用不同方法测量面部软组织厚度(FSTT),为我国北方汉族成年人的颅骨面貌复原提供方法及数据支持。方法收集123名北方汉族成年人(男性64名,女性59名)的颅面部薄层螺旋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并初步选取38个颅骨标志点;对所有受试者标... 目的使用不同方法测量面部软组织厚度(FSTT),为我国北方汉族成年人的颅骨面貌复原提供方法及数据支持。方法收集123名北方汉族成年人(男性64名,女性59名)的颅面部薄层螺旋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并初步选取38个颅骨标志点;对所有受试者标志点的软组织厚度进行三维测量,随机选取其中50例进行二维测量;比较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分析不同性别、年龄、BMI对面部软组织厚度的影响。结果配对t检验显示,两种方法测量的数据相关性均>0.7,30个标志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方差分析(MANOVA)显示,有13个和35个标志点分别在不同性别和不同BMI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6个标志点在不同年龄段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测量方法会影响面部软组织厚度的测量结果,我国北方汉族成年人面部软组织厚度受性别和BMI影响较大,受年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颅骨面貌复原 面部软组织厚度 CT 北方汉族成年人
原文传递
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修复术后面部软组织厚度的特征研究
7
作者 赵文静 娜给丝·米尔艾合买提 +2 位作者 开塞尔·艾合买提江 米那瓦尔·阿力木 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0121-0124,共4页
通过与同牙列期非唇腭裂骨性Ⅰ类及骨性Ⅲ类儿童比较,研究替牙期骨性Ⅲ类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n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UCLP)术后患者的侧貌软组织厚度特征,及其与替牙期骨性I类非唇腭裂患者、替牙期骨性Ⅲ类非唇腭裂患者间的侧... 通过与同牙列期非唇腭裂骨性Ⅰ类及骨性Ⅲ类儿童比较,研究替牙期骨性Ⅲ类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n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UCLP)术后患者的侧貌软组织厚度特征,及其与替牙期骨性I类非唇腭裂患者、替牙期骨性Ⅲ类非唇腭裂患者间的侧貌软组织厚度差异。方法 选取45例7~12岁替牙期UCLP术后患者( UCLP组) ,替牙期骨性Ⅰ类与骨性Ⅲ类非唇腭裂患者各60例(骨性Ⅰ类组与骨性Ⅲ类组) ,用Winceph 9.0软件进行头影测量,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骨性Ⅰ类组相比,UCLP组Sn-A、B-B’减小,有统计学差异( P<0.001),Pos-Pog增大,有统计学差异( P< 0.05);与骨性Ⅲ类相比,Sn-A、Pos-Pog减小,有统计学差异( P<0.001)。结论 与替牙期非唇腭裂骨性Ⅰ类患者相比,替牙期UCLP术后患者鼻底厚、下唇凹厚减小,颏厚增大;与替牙期非唇腭裂骨性Ⅲ类患者相比,替牙期UCLP术后患者鼻底厚、颏厚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牙期 唇腭裂患者 面部软组织厚度
下载PDF
四川汉族青少年面部中线软组织厚度的数字X线测量 被引量:9
8
作者 徐喆 黄思兴 +2 位作者 王虎 高东 邓振华 《法律与医学杂志》 2006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测量四川汉族青少年(8~20岁)人群面部中线软组织厚度,探讨其生长发育变化规律,为法医人类学的面部重建提供的基础数据。方法选取974例(男496,女478)头颅侧位数字X线片,分13个年龄段(8~20岁),选择面部10个标志点的软组织厚度测量,... 目的测量四川汉族青少年(8~20岁)人群面部中线软组织厚度,探讨其生长发育变化规律,为法医人类学的面部重建提供的基础数据。方法选取974例(男496,女478)头颅侧位数字X线片,分13个年龄段(8~20岁),选择面部10个标志点的软组织厚度测量,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四川汉族青少年人群面部10个标志点的中线软组织平均厚度,在青少年阶段大多数测量标志点随年龄增长而增厚;男女性面部中线软组织厚度统计学分析存在性别差异(P<0.05),在15岁之后差异增大,且LLI点显著差异性在9~20岁之间均存在(P<0.01)。结论四川汉族青少年面部中线软组织厚度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厚的趋势,男女面部软组织厚度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法医放射学 面部重建 面部软组织厚度 数字X线摄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