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江流域面雨量的气候变化特征
1
作者 李思萍 曾钦文 +2 位作者 陈银兰 钟东良 巫燕辉 《广东气象》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基于东江流域12个国家气象站1967-2021年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泰森多边形、线性趋势、突变检验、周期分析等方法分析流域面雨量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江流域年面雨量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其旱年和涝年分别集中在多个年代际的初期和... 基于东江流域12个国家气象站1967-2021年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泰森多边形、线性趋势、突变检验、周期分析等方法分析流域面雨量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江流域年面雨量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其旱年和涝年分别集中在多个年代际的初期和中期;丰、枯水期存在2~5和5~7年显著周期振荡。前汛期年平均面雨量较后汛期偏多,雨日较后汛期偏少。5-6、10-11月面雨量变化趋势差异大,出现旱涝急转的可能性较大。流域面雨量于1991年开始突变为阶段性不显著增加或减少的交替变化趋势,中雨、大雨量级面雨量分别在2002、1983年发生显著突变,暴雨量级面雨量无显著突变特征,但21世纪以来年暴雨面雨量异常偏多或偏少年份剧增,极端性特征突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面雨量 气候变化 突变 东江流域
下载PDF
龙岩白沙水库流域提取及面雨量预报程序设计和实现
2
作者 邓宇阳 邱光敏 林梦凡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期209-211,共3页
随着水库对气象服务内容、方式、效果等方面需求的不断提升,预报员需要更了解水库流域范围内的相关情况,且要具备一定的水文气象的知识。以龙岩白沙水库为例,利用GIS提取水库的流域面,并结合气象预报产品,预报了该流域的面雨量及其他水... 随着水库对气象服务内容、方式、效果等方面需求的不断提升,预报员需要更了解水库流域范围内的相关情况,且要具备一定的水文气象的知识。以龙岩白沙水库为例,利用GIS提取水库的流域面,并结合气象预报产品,预报了该流域的面雨量及其他水文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GIS C# 面雨量
下载PDF
太湖流域1991—2020年面雨量强降水特征研究
3
作者 邹兰军 刘敏 +1 位作者 朱嘉頔 辅天华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28-132,共5页
强降水是导致流域洪涝的重要因素之一,了解流域强降水特征有助于提升对洪涝风险的认识。从水文气象角度,利用太湖流域1991—2020年30年面雨量资料,研究强降水(日面雨量≥20 mm)特征,统计强降水日数年变化、日数月分布、出现频次及极端... 强降水是导致流域洪涝的重要因素之一,了解流域强降水特征有助于提升对洪涝风险的认识。从水文气象角度,利用太湖流域1991—2020年30年面雨量资料,研究强降水(日面雨量≥20 mm)特征,统计强降水日数年变化、日数月分布、出现频次及极端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产生极端降水的影响天气系统,探讨流域旱涝与总雨量和平均日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太湖流域强降水日数年际差异明显,年平均强降水日数为14.9 d;强降水集中出现在6—8月;超过80%的雨强频次分布集中在20~40 mm段,而60 mm以上的频次只占总数的6%。各个水利分区极端降水均超过120 mm,最近10年相比过去20年的极端性增加显著。面雨量极值排名前11次均超过70 mm,为台风或者准静止锋影响。出现极端最大降雨和当年强降水总雨量的大小并不直接相关。强降水降雨总量呈上升趋势,而平均日雨量没有明显趋势。强降水总雨量大小和平均日雨量大小和旱涝关系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强降水 面雨量 特征 影响系统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多种面雨量集成预报方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芳弛 李国平 +1 位作者 宋雯雯 游家兴 《气象科技》 2023年第1期85-93,共9页
集成方法有利于提高降水要素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预报性。本文基于格点实况资料和智能网格预报、西南区域数值预报、ECMWF模式预报、GRAPES模式预报产品,以面雨量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法、BP神经网络法、评分权重法、加权集成预报法和... 集成方法有利于提高降水要素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预报性。本文基于格点实况资料和智能网格预报、西南区域数值预报、ECMWF模式预报、GRAPES模式预报产品,以面雨量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法、BP神经网络法、评分权重法、加权集成预报法和算术平均法,得到集成面雨量预报,再运用平均绝对误差、模糊评分、正确率、TS评分、偏差分析等方法,对2020年4—10月金沙江下游面雨量预报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元回归集成法和BP神经网络法的预报效果总体上优于其他几种集成方法。在考虑流域面雨量的预报量级时,下游可以采用预报量级较小的模式和集成方法。集成后偏差百分比均有降低,且多元回归法和BP神经网络法对预报量级较小的模式有矫正作用。在面雨量有无、小雨和中雨预报中,多元回归法集成效果较好,在大雨量级预报中,BP神经网络法集成效果较好。这些结论可为流域面雨量预报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下游 面雨量 集成方法 预报检验
下载PDF
长江流域夏季日面雨量的精度与代表性站数关系研究
5
作者 匡晓为 王海军 +2 位作者 严婧 王星宇 刘梦雨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73,共5页
为探讨不同测量站配置数对统计长江流域夏季日面雨量精度的影响,选取金沙江下游、鄂东北、青弋水阳江3个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并挑选出不同站网分布,统计各站网分布计算的2016—2018年夏季日面雨量,运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差(MSE)和... 为探讨不同测量站配置数对统计长江流域夏季日面雨量精度的影响,选取金沙江下游、鄂东北、青弋水阳江3个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并挑选出不同站网分布,统计各站网分布计算的2016—2018年夏季日面雨量,运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差(MSE)和相关系数(r)三个技术指标来评价各流域夏季日面雨量精度与站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流域夏季日面雨量精度均受站数变化的影响,MAE、MSE均随站数的增加而减小,但当站数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趋于稳定,r也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只是随站数增加而增大。同时,通过计算三个技术指标随站数平均变化值,定量揭示了以上变化规律并得到金下、鄂东北、青弋水阳江流域代表性站数分别为405站、293站、126站,与现有站数相比,分别减少25.1%、55.8%、56.6%,可为计算长江流域夏季日面雨量选用站数和站网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夏季 面雨量 代表性站数
下载PDF
协同矩阵耦合泰森多边形的时空面雨量展布方法——以长江流域为例
6
作者 刘志武 李子恒 +1 位作者 桑学锋 杨恒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56,共6页
面雨量作为区域降雨代表性指标,通常采用多站点展布计算,而多单元周围有效站点的筛选与协同计算是提升展布精度的一大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协同矩阵耦合泰森多边形的时空面雨量展布方法,通过构建站点-控制区域的权重系数矩阵,在空间上实... 面雨量作为区域降雨代表性指标,通常采用多站点展布计算,而多单元周围有效站点的筛选与协同计算是提升展布精度的一大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协同矩阵耦合泰森多边形的时空面雨量展布方法,通过构建站点-控制区域的权重系数矩阵,在空间上实现多站点协同展布,最大程度的利用了相关有效站点信息;以长江流域305个气象站点1980—2019年日降雨观测数据为基础,将站点雨量数据展布到由水资源分区叠加行政分区形成的263个区域上。与传统泰森多边形相比,本方法实现基于多线程的多区域多时段运算,提高了计算效率;同时能够减少气象站点分布不均所带来的误差,特别在流域暴雨天气具有一定的优势。研究表明本方法在多区域多站点面雨量一体化展布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多区域 泰森多边形 矩阵运算 面雨量
下载PDF
汉江流域多模式面雨量预报效果评估及集成应用
7
作者 邱辉 范维 王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1-59,共9页
为探明不同数值模式预报产品对汉江流域降水的预报效果,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德国气象局(GERMAN)、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日本气象厅(JMA)与中国国家气象局的GRAPES数值模式,分析了汉江流域面雨量的分布特征,并利... 为探明不同数值模式预报产品对汉江流域降水的预报效果,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德国气象局(GERMAN)、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日本气象厅(JMA)与中国国家气象局的GRAPES数值模式,分析了汉江流域面雨量的分布特征,并利用TS评分检验了多种数值模式对汉江流域不同分区、季节、量级的面雨量预报效果,提出了多模式降水预报集成应用方案。结果表明:汉江流域各分区中,皇庄以下区间出现大雨及以上量级强降水次数最多且强度最大,白河-丹江口区间的次数最少且强度最弱。各模式中,GERMAN模式对汉江流域面雨量的预报效果整体最好,其次为ECMWF模式,再次为NCEP模式,而JMA和GRAPES模式相对较差。不同季节中,模式预报在主汛期的降水预报效果整体最好,其次为秋汛期,枯季相对较差;其中,秋汛期的空报率和漏报率相对较低,主汛期的漏报率相对较高。采用动态加权的方法对多模式预报产品进行集成,发现集成预报可以综合各模式预报信息,其预报效果在各模式中位于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预报 面雨量 数值模式预报 汉江流域
下载PDF
ECMWF细网格模式降水在浙江省行政区域面雨量预报中的释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吕劲文 申华羽 +2 位作者 涂小萍 方艳莹 杨小荣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5期75-85,共11页
区域面雨量预报是决策部门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基于2012-2018年浙江省气象站逐日逐小时雨量和ECMWF细网格模式降水产品,探讨各地市中等及以上过程的面雨量月际分布特征,评估模式对上述面雨量过程的预报水平,综合考虑不同... 区域面雨量预报是决策部门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基于2012-2018年浙江省气象站逐日逐小时雨量和ECMWF细网格模式降水产品,探讨各地市中等及以上过程的面雨量月际分布特征,评估模式对上述面雨量过程的预报水平,综合考虑不同时效的降水预报,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分区域的面雨量解释应用预报方程。结果表明:浙江沿海暴雨个例相对较多,而内陆区域性明显降水发生概率呈现出由西南向东北减小的趋势,中等及以上面雨量过程主要集中在梅雨期和台汛期,台汛期暴雨平均面雨量是梅雨期的1.3倍。ECMWF细网格24 h面雨量预报一般较实况偏小,中雨普遍偏小3 mm左右,大雨偏小7~12 mm,暴雨偏小20~40 mm,并且大雨和暴雨预报偏小距平百分率明显高于中雨的。随着时效的临近,模式的预报效果逐渐改善,72 h以内的预报具有更好的参考价值。各地市订正后的预报方程预报的面雨量,较确定性预报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中雨Ts评分提高最为明显,普遍超过50%,同时经释用后多数地市不同量级降水的RMSE和MAE较ECMWF细网格预报的有所减小,预报稳定性更好,预报偏差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雨量 ECMWF细网格模式 释用 浙江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的巢湖面雨量计算方法
9
作者 王杰 徐祥 +4 位作者 罗晓丹 张萌 黄澈 洪冠中 汪翔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23年第9期38-43,共6页
针对湖面气象观测站部署困难导致降水观测资料不足以及传统数值模式面雨量计算复杂等问题,本文以巢湖为研究对象,利用巢湖流域内雷达三维拼图数据和气象观测站降水数据,制作模型数据集。构建基于集成学习的雷达降水估测(Quantitative Pr... 针对湖面气象观测站部署困难导致降水观测资料不足以及传统数值模式面雨量计算复杂等问题,本文以巢湖为研究对象,利用巢湖流域内雷达三维拼图数据和气象观测站降水数据,制作模型数据集。构建基于集成学习的雷达降水估测(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QPE)模型,利用自制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训练,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将巢湖区域按经纬度网格划分并与雷达拼图在空间上进行叠加,根据QPE模型计算各网格点降雨量,对网格点降雨量求算术平均得到湖面面雨量。实验分析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XGBoost、LightGBM这3种集成学习的QPE模型性能,选取性能较优QPE模型并进行超参数调优;对比分析利用网格点平均法和气象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MA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CLDAS)得到的湖面面雨量结果。结果表明,使用RF算法的QPE模型性能较优,采用网格点平均法和CLDAS计算结果数值虽有差异,但总体趋势一致。该方法可用于巢湖面雨量的计算,为巢湖及其流域防汛抗洪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学习 定量降水估测 地理信息系统 面雨量 巢湖
下载PDF
岷江上游面雨量多模式预报检验与集成研究
10
作者 宋雯雯 淡嘉 +1 位作者 龙柯吉 徐诚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3年第4期84-90,共7页
基于三源融合格点实况降水资料,以岷江上游面雨量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评估指标,对2019年4月—2021年12月SWCWARMS、ECMWF、GRAPES_MESO模式及四川省智能网格的面雨量预报效果进行检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回归集成、TS集成和Nash系数... 基于三源融合格点实况降水资料,以岷江上游面雨量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评估指标,对2019年4月—2021年12月SWCWARMS、ECMWF、GRAPES_MESO模式及四川省智能网格的面雨量预报效果进行检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回归集成、TS集成和Nash系数集成等方法开展了面雨量集成预报研究。结果表明:智能网格和ECMWF在岷江上游面雨量预报中的效果较优。面雨量分级检验中,4种单模式预报的TS评分随着量级增大而逐渐降低,空报率和漏报率逐渐增大,ECMWF在小雨预报中效果最好,智能网格在中雨预报中优于其他模式,SWCWARMS在大雨预报中占优。面雨量集成预报能较好地提升预测效果,3种多模式集成方法对比,回归集成的误差更小,而AS评分和效率系数更高。面雨量分级预报中,小雨预报宜采用3个模式多元回归集成,中雨预报宜采用4个模式TS集成,而大雨预报应考虑3个模式TS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上游 面雨量 集成预报 效果检验
下载PDF
面向长江上游面雨量长期预报的聚类模型构建和改进
11
作者 顾丽 陈瑜彬 李春龙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共4页
聚类预报模型是一种基于长系列数据分析,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量级预报的长期预报模型,并应用于国内多个流域长期预报中。经过多年实践,模型在准确性和建模效率上还有提升空间。基于该模型原理,选取长江上游为预报示范区,6-8月逐月面雨... 聚类预报模型是一种基于长系列数据分析,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量级预报的长期预报模型,并应用于国内多个流域长期预报中。经过多年实践,模型在准确性和建模效率上还有提升空间。基于该模型原理,选取长江上游为预报示范区,6-8月逐月面雨量为预报对象,预报与均值相比偏多或偏少和量级作为该模型的检验方法,阐述聚类模型构建的流程和改进。最后利用改进前后的模型分别预测2020-2022年长江上游6-8月逐月面雨量,预测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距平符号一致率和距平误差百分率上有较大提升,且建模过程简单,操作性强,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报 聚类 模型 长江上游 面雨量
原文传递
面雨量的不确定性对洪水期间径流模拟的影响
12
作者 吴国芳 张世炜 何立群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41-151,共11页
降雨是洪水过程模拟的重要输入,研究降雨输入的不确定性对洪水期间径流模拟的影响是优化洪水预报的重要手段。为研究不同降雨数据密度下面降雨量的特征以及其对径流模拟结果的精度影响,以曹娥江流域上浦闸以上为研究区域,2021年“烟花... 降雨是洪水过程模拟的重要输入,研究降雨输入的不确定性对洪水期间径流模拟的影响是优化洪水预报的重要手段。为研究不同降雨数据密度下面降雨量的特征以及其对径流模拟结果的精度影响,以曹娥江流域上浦闸以上为研究区域,2021年“烟花”洪水为研究案例,选取不同数量的实测降雨站点数量,使用泰森多边形插值法对研究区域内实测点降雨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得到面降雨量。在高密度降雨数据情况下,使用自研发的率定软件对NAM水文模型和HD水动力的耦合模型进行模型参数的联合率定。确定模型参数后,模拟不同密度的面降雨输入下的径流结果,计算实测径流过程与模拟径流过程的误差,量化面雨量计算的不确定性对模拟精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降雨数据密度由低至高,各站的模拟径流确定性系数分别为,嵊州新市站0.84、0.83、0.83、0.76;嵊州站0.97、0.96、0.95、0.92;黄泽站0.83、0.91、0.89、0.90;东山站0.97、0.97、0.98、0.98。结果表明:在降雨数据较少的情况下,面降雨数据易受到单个站点的数据影响,径流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较大。整体而言,降雨数据的密度越大,面降雨量的不确定性越小,径流模拟结果的精度越高;在降雨数据达到一定密度后,降雨数据的增加对精度没有明显的提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雨量 泰森多边形插值法 NAM水文模型 不确定性 降雨数据密度
下载PDF
高要区大迳河流域山洪致灾临界面雨量分析
13
作者 袁业溶 周义昌 《广东气象》 2023年第6期39-42,共4页
基于DEM高程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降水资料等,利用FloodArea淹没模型对高要区西北部2018年6月8日特大暴雨诱发的洪灾过程进行模拟和校验,选取水南镇府气象站为灾害预警点建立雨-洪关系模型,计算各个风险等级的山洪致灾临界雨量,为... 基于DEM高程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降水资料等,利用FloodArea淹没模型对高要区西北部2018年6月8日特大暴雨诱发的洪灾过程进行模拟和校验,选取水南镇府气象站为灾害预警点建立雨-洪关系模型,计算各个风险等级的山洪致灾临界雨量,为高要区开展山洪灾害风险预警服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该次过程的模拟水深与实际水深偏差0.22 m,模拟效果较好。利用SPSS软件对预警点1、2、3、4、5、6 h累计雨量与模拟淹没水深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模型建立,最后确定大迳河流域山洪灾害4个风险等级对应的2 h临界雨量分别为198.7 mm(一级)、136.5 mm(二级)、74.3 mm(三级)、32.9 mm(四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FloodArea淹没模型 临界面雨量 山洪 高要区
下载PDF
基于DEM流域河网水系提取和面雨量计算研究——以赣江峡江枢纽流域为例
14
作者 曾广旭 曾月明 +1 位作者 夏侯斌 谢苇华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9期205-207,共3页
基于DEM高程数据和ArcGIS 10.2工具软件,分析了赣江峡江枢纽流域水系的数据预处理、水系提取和面雨量计算的原理、过程和方法,通过水系的提取确定流域控制范围,为流域降水监测、面雨量计算和预报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DEM ARCGIS 水系提取 面雨量 峡江枢纽
下载PDF
2017—2021年龙岩棉花滩水库流域汛期面雨量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15
作者 李国景 张建才 +1 位作者 陈菲 邓丽萍 《海峡科学》 2023年第11期5-8,共4页
根据2017—2021年龙岩棉花滩水库流域5个县(区)198个区域自动站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汛期逐日面雨量,统计分析汛期(3—9月)日面雨量的月分布、出现频次及极大值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棉花滩水库流域的年平均汛期面... 根据2017—2021年龙岩棉花滩水库流域5个县(区)198个区域自动站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汛期逐日面雨量,统计分析汛期(3—9月)日面雨量的月分布、出现频次及极大值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棉花滩水库流域的年平均汛期面雨量为1233.4mm,6月面雨量最多,年汛期面雨量呈减少趋势;汛期日面雨量达到暴雨以上量级的降水共有35次,占汛期全部降水统计样本的4.1%;汛期日面雨量达到大雨以上量级的平均降水大致呈现北部较少、中南部较多的分布特征,其中,长汀县西北部地区基本处于降水低值区域,武平县中部和上杭县中东部地区主要处于降水高值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期 面雨量 时空分布 棉花滩水库
下载PDF
大渡河上游面雨量预报质量检验与释用
16
作者 黄瑶 刘新超 淡嘉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3年第5期64-68,共5页
基于2019年6—10月中央气象台智能网格预报模式(NWGD)降水产品和CMPAS-V2.1融合降水分析实时数据产品,采用平均绝对误差、晴雨预报正确率、TS评分等方法评估该预报产品对大渡河上游面雨量的预报效果。评估结果表明:NWGD预报产品在大渡... 基于2019年6—10月中央气象台智能网格预报模式(NWGD)降水产品和CMPAS-V2.1融合降水分析实时数据产品,采用平均绝对误差、晴雨预报正确率、TS评分等方法评估该预报产品对大渡河上游面雨量的预报效果。评估结果表明:NWGD预报产品在大渡河上游面雨量的预报效果整体较好,平均绝对误差范围控制在5.6 mm以内,晴雨预报可信度较高。小雨的预报效果好于中雨,小雨的TS评分大于中雨,空报率和漏报率均低于中雨。将小雨和中雨分别做消空处理,小雨各预报时效消空处理后晴雨预报正确率提升不明显,而中雨预报效果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渡河上游 面雨量 TS评分 预报检验
下载PDF
泰森多边形法在小流域面雨量计算中的应用
17
作者 高峰 《江淮水利科技》 2023年第5期45-48,共4页
为探究泰森多边形法在小流域面雨量计算中的适用性,以地处江淮丘陵区适宜进行产汇流机制等水文基础理论研究的典型闭合小流域花山流域为例,结合流域现状站点分布和地形特点,选取流域多年面雨量、典型场次与典型日面雨量三种不同降雨量... 为探究泰森多边形法在小流域面雨量计算中的适用性,以地处江淮丘陵区适宜进行产汇流机制等水文基础理论研究的典型闭合小流域花山流域为例,结合流域现状站点分布和地形特点,选取流域多年面雨量、典型场次与典型日面雨量三种不同降雨量级实例,分别采用算术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和等值线法计算面雨量进行对比。年面雨量和场次面雨量计算中泰森多边法对比等值线法计算值相对误差小于1.00%,日面雨量计算值相对误差小于2.00%;算术平均法在典型场次面雨量样本中有40.0%的计算值相对误差大于1.00%,最大相对误差为-2.47%,在典型日面雨量样本中有36.8%的计算值相对误差大于2.00%,最大相对误差为9.38%。结果表明:不同降雨量级使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面雨量比算术平均法更接近于等值线法计算值;算术平均法在降雨量较小时受局部降雨影响计算误差较大,在年面雨量计算时可以和泰森多边形法互换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山流域 面雨量 等值线法 算术平均法 泰森多边形法
原文传递
资水流域柘桃区间中小河流域面雨量算法比较分析
18
作者 余青松 罗婉 +2 位作者 杨令 曾婷婷 邹锦明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3年第2期69-74,共6页
为探析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多源融合格点降水实况产品在中小河流面雨量计算中的可行性,该文以湖南省资水流域柘桃区间为例,利用泰森多边形法、算术平均值法、克里金插值法以及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多源融合格点降水实况产品,以2020年9月的主要... 为探析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多源融合格点降水实况产品在中小河流面雨量计算中的可行性,该文以湖南省资水流域柘桃区间为例,利用泰森多边形法、算术平均值法、克里金插值法以及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多源融合格点降水实况产品,以2020年9月的主要降水过程为代表,对4种方法计算的面雨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4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关性显著,均能较好反应出不同强度降水及不同子流域之间的差异。大多数情况下算术平均值法的结果偏大,多源融合格点实况法的结果偏小,插值法和泰森多边形法的结果介于二者之间。(2)当地面雨量站分布密集或降水空间分布均匀时,4种方法计算结果的标准差较小;当地面雨量站分布稀疏或降水空间分布不均时,4种方法的结果标准差较大,此时采用多源融合格点实况法比算术平均值法、泰森多边形法更合理可靠。(3)对于地形地貌复杂多变的山区,尤其是暴雨以上强降水天气,降水空间分布十分不均,实际计算中小河流域面雨量时,针对不同的子流域、不同的天气过程,应当根据天气系统及降水空间分布综合分析,合理利用多种方法才能准确把握面雨量的大小和可能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水流域 中小河流域 面雨量算法
下载PDF
淮河流域面雨量多模式预报效果比较及典型过程检验分析
19
作者 刘静 叶金印 王皓 《治淮》 2013年第10期4-6,共3页
面雨量预报是洪水预报非常重要的参数,也是各级政府组织防汛抗洪以及水库调度等决策的重要依据。在面向江河流域的水文气象服务中,利用数值预报模式降水输出客观化的面雨量产品,并在检验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集成应用,是提高流域面雨量预报... 面雨量预报是洪水预报非常重要的参数,也是各级政府组织防汛抗洪以及水库调度等决策的重要依据。在面向江河流域的水文气象服务中,利用数值预报模式降水输出客观化的面雨量产品,并在检验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集成应用,是提高流域面雨量预报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ECMWF全球模式、JMA全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面雨量 检验分析 预报效果 多模式 淮河 数值预报模式 全球模式 面雨量预报
下载PDF
江苏省流域面雨量气候特征及与雨涝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宁 黄鹂 +2 位作者 沈树勤 曾明剑 杨秋明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8-527,共10页
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了1961~2000年汛期5~9月江苏省四大流域面雨量年际、月际变化特征及面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面雨量异常指数的定义,进行了极值分析,并分析了1980~2000年江苏省内涝对应的面雨量极值、面雨量距平.统计结果表明... 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了1961~2000年汛期5~9月江苏省四大流域面雨量年际、月际变化特征及面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面雨量异常指数的定义,进行了极值分析,并分析了1980~2000年江苏省内涝对应的面雨量极值、面雨量距平.统计结果表明,强降水面雨量能较好的表征洪涝程度,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流域面雨量致灾预测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雨量 滑动平均 异常指数 强降水面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