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49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鞍底重建 被引量:14
1
作者 仇波 王勇 +3 位作者 刘源 陶钧 李婷 王运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后鞍底重建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449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患者资料。患者均接受单鼻孔入路经蝶窦手术,其中15例为内镜辅助下手术。52例术中出现鞍隔破损及脑脊液渗出或...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后鞍底重建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449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患者资料。患者均接受单鼻孔入路经蝶窦手术,其中15例为内镜辅助下手术。52例术中出现鞍隔破损及脑脊液渗出或溢出,术中以止血棉纱、明胶海绵填塞瘤床,脑膜补片及生物胶封闭进行鞍底修补重建,术后脑脊液漏6例,迟发性脑脊液漏2例。术后脑脊液漏者,延迟撤除鼻腔填基物并予降颅内压治疗。结果:脑脊液漏发生率为术中11.58%(52/449),术后1.34%,(6/449),迟发性0.45%(2/449)。按鞍内填塞并用脑膜补片及生物胶封闭的方法修补重建后仍有脑脊液漏者,予延长鼻腔填塞时间并辅以降颅压处理,绝大多数7d内自愈,最长3w后自愈。术后脑膜炎1例,对症治疗后治愈。结论:经鼻蝶垂体瘤术后予以鞍内填塞,并应用脑膜补片加生物胶进行鞍底重建,可有效减少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经鼻蝶手术 鞍底重建 脑脊液漏
下载PDF
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手术鞍底重建策略 被引量:22
2
作者 严正村 张恒柱 +2 位作者 王晓东 佘磊 董伦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手术的鞍底重建策略。方法回顾分析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手术病例165例,总结鞍底重建修补的手术技术及手术策略。术中依据鞍膈损伤程度,采用分类修补方案:(1)术中鞍膈保护完整,颅底缺损较小,...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手术的鞍底重建策略。方法回顾分析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手术病例165例,总结鞍底重建修补的手术技术及手术策略。术中依据鞍膈损伤程度,采用分类修补方案:(1)术中鞍膈保护完整,颅底缺损较小,无需鞍底重建,仅用明胶海绵填塞,若颅底缺损较大,伴有鞍膈塌陷,可用自体脂肪填塞,人工硬脑膜修复;(2)术中鞍膈局部小破口,需鞍底重建修补,取预留脂肪填塞,人工硬脑膜修复,带蒂粘膜瓣鞍底贴覆;(3)术中鞍膈大破口,可行Gasket seal技术封闭鞍底,人工硬脑膜修复,带蒂粘膜瓣鞍底贴覆,生物蛋白胶固定,膨胀海绵填塞鼻腔。结果 114例(69.1%)鞍膈保护完整,采用1类修补方法,49例(29.7%)术中鞍膈小破口,采用2类修补方法,2例(1.2%)术中鞍膈大破口,采用3类修补方法。术后短暂性脑脊液鼻漏5例,经保守治疗治愈4例,1例患者再次内镜下经鼻入路行颅底重建得以修复,术后随访6个月~5年,有1例患者脑脊液漏复发,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术前评估鞍膈厚度,术中评估脑脊液漏程度,对于手术方案的选择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采用鞍底重建分类修补手术,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后脑脊液漏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垂体瘤 鞍底重建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联合鞍底重建的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马俊伟 王之敏 +3 位作者 蒋栋毅 陈寒春 沈李奎 向海涛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7年第4期51-52,68,共3页
目的对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进行垂体腺瘤切除手术后鞍底重建的方法与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60例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患者按是否给予鞍底重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 目的对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进行垂体腺瘤切除手术后鞍底重建的方法与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60例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患者按是否给予鞍底重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治疗;研究组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治疗中联合鞍底重建。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及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20±2.68)mL比(14.34±2.53)mL,t=0.208 1,P=0.835 9];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良好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90.0%比56.7%,χ~2=6.472 8,P=0.010 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6.7%比20.0%,χ~2=7.471 3,P=0.006 2)。结论对垂体腺瘤应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联合鞍底重建,可提高患者日常工作生活活动能力,并发症较少,而鞍底重建可根据有无脑脊液漏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神经内镜 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 鞍底重建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中新的鞍底重建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6
4
作者 姜雪 高丽娟 +1 位作者 李娟 李瑞刚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S2期49-50,共2页
对16例垂体瘤患者实施神经内经下经鼻蝶切除及鞍底重建术。手术顺利,术后14例效果良好,2例好转,无一例脑脊液漏发生。提出对患者进行完善的术前准备及全面的术前评估,是确保手术顺利开展的前提;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确保仪器性能良好... 对16例垂体瘤患者实施神经内经下经鼻蝶切除及鞍底重建术。手术顺利,术后14例效果良好,2例好转,无一例脑脊液漏发生。提出对患者进行完善的术前准备及全面的术前评估,是确保手术顺利开展的前提;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确保仪器性能良好,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熟悉手术步骤、术中配合要点并严格无菌操作是提高手术效率防止颅内感染的必须措施;加强各种管路护理,做好各种管道标识,是提高手术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垂体瘤 鞍底重建 手术护理
下载PDF
医用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用于鞍底重建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何佳佳 龚智标 +1 位作者 张建宁 朱涛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7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索医用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CHA)用于鞍底重建的临床效果和应用前景。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共80例垂体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在神经内镜下行经鼻碟鞍区病变切除术,试验组应用CHA修复鞍底,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手术。术后随... 目的探索医用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CHA)用于鞍底重建的临床效果和应用前景。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共80例垂体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在神经内镜下行经鼻碟鞍区病变切除术,试验组应用CHA修复鞍底,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手术。术后随访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鞍底修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肿瘤全切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其他术后并发症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CT检查结果显示,试验组所有患者均可见新骨生成,CT值不同程度增加,并接近正常骨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内镜经鼻手术创伤小,但仍不可避免出现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应用CHA修复鞍底可显著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羟基磷灰石 神经内镜 垂体腺瘤 脑脊液漏 鞍底重建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蝶垂体大腺瘤切除并鞍底重建术临床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清熙 王德臣 +5 位作者 董雷 刘福超 张茂斌 于慧 李景贤 董晓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3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蝶垂体腺瘤切除并鞍底重建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32例垂体腺瘤患者,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行垂体腺瘤切除术、鞍底重建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在内镜辅助下,32例垂体腺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肿瘤全切23例,次全切...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蝶垂体腺瘤切除并鞍底重建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32例垂体腺瘤患者,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行垂体腺瘤切除术、鞍底重建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在内镜辅助下,32例垂体腺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肿瘤全切23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切除2例。29例行鞍底重建术。术后无脑脊液漏及重大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神经内镜治疗中大型垂体腺瘤优势明显。同时行鞍底重建术,不仅可恢复鞍底解剖结构,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神经内镜 经蝶手术 脑脊液漏 鞍底重建
下载PDF
游离鼻粘膜瓣在垂体腺瘤经鼻入路神经内镜手术鞍底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徐佳 王彬彬 +3 位作者 王协锋 程刚 胡卫星 陶超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12期1013-1015,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鼻粘膜瓣在垂体腺瘤经鼻入路神经内镜手术鞍底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经鼻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80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游离鼻粘膜瓣进行鞍底重建。结果肿瘤全切除63例,近全切除... 目的探讨游离鼻粘膜瓣在垂体腺瘤经鼻入路神经内镜手术鞍底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经鼻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80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游离鼻粘膜瓣进行鞍底重建。结果肿瘤全切除63例,近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6例。出院后随访6~32个月,无脑脊液漏。结论垂体腺瘤经鼻入路神经内镜切除术中,应用游离鼻粘膜瓣进行鞍底重建,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经鼻入路 神经内镜手术 鞍底重建 游离鼻粘膜瓣
下载PDF
生物膜在经鼻蝶入路手术鞍底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祥茂 黄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膜在经鼻蝶入路手术鞍底重建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52例,利用多层生物膜进行有效鞍底重建,对鞍膈和鞍上池蛛网膜破损者同时用生物膜修补鞍膈。结果19例(36.5%)术中发生脑脊液漏... 目的探讨生物膜在经鼻蝶入路手术鞍底重建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52例,利用多层生物膜进行有效鞍底重建,对鞍膈和鞍上池蛛网膜破损者同时用生物膜修补鞍膈。结果19例(36.5%)术中发生脑脊液漏,6例(11.5%)术中无脑脊液漏但鞍膈破损,行鞍膈修补,所有病例行鞍底重建。4例(7.7%)术后出现短期脑脊液鼻漏,平卧5~7d后均症状消失。随访3—48个月,无1例出现脑脊液鼻漏、细菌性脑膜炎和张力性气颅等。结论经传统鼻蝶入路切除病变后,利用合适生物膜修补鞍膈和多层重建鞍底,可安全、有效地预防术后及中远期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蝶手术 鞍底重建 生物材料 多层 脑脊液漏
原文传递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中鞍底重建 被引量:10
9
作者 高飞 衡立君 +1 位作者 贾栋 高国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4年第7期403-405,共3页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中两种鞍底重建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患者134例,采用带血管蒂的鼻中隔黏膜瓣技术进行鞍底重建69例(对照组),使用国产医用诱导骨基...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中两种鞍底重建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患者134例,采用带血管蒂的鼻中隔黏膜瓣技术进行鞍底重建69例(对照组),使用国产医用诱导骨基质为主要支撑材料的改良多重加固新技术重建65例(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中修补时间[(21.7±4.8)min]较对照组[(43.7±6.4)min]显著缩短(P<0.05),术后住院时间[(6.8±2.3)d]较对照组[(10.1±3.7)d]显著缩短(P<0.05)。结论以医用诱导骨基质为主体的鞍底重建新技术具有安全、有效、方便、快捷的特点,能够取得良好的重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神经内镜 经鼻蝶手术 鞍底重建
下载PDF
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鞍底重建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包璐皓(综述) 高成(审校)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3期217-219,共3页
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腹侧颅底病变和脑深部病变能够通过神经内镜手术切除,例如,约90%的垂体腺瘤能通过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完成[1]。神经内镜手术与显微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式简洁、显露满意、视野清晰等优点。
关键词 神经内镜手术 经鼻蝶入路 鞍底重建
下载PDF
鞍内囊肿经蝶手术治疗及鞍底重建
11
作者 田磊 朱凤仪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87-290,295,共5页
目的总结鞍内囊肿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及鞍底重建的方法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鞍内囊肿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及鞍底重建的12例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患者术前症状消失2例,症状缓解10例,均为部分切除,保留部分囊壁。术中出现短暂脑脊液漏4例,... 目的总结鞍内囊肿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及鞍底重建的方法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鞍内囊肿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及鞍底重建的12例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患者术前症状消失2例,症状缓解10例,均为部分切除,保留部分囊壁。术中出现短暂脑脊液漏4例,经鞍底修复重建后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脑脊液漏,未出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结论鞍内囊肿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术前症状。对于术中出现脑脊液漏的病例,及时有效的鞍底修复重建,尽可能做到鞍底解剖还原,能够有效避免术后脑脊液漏及鞍底结构破坏导致的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肿 经鼻蝶手术 鞍底重建
下载PDF
游离中鼻甲粘膜瓣在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后鞍底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溢华 谭杨 +5 位作者 王昊 陈立朝 贺绪智 梁鸿 许民辉 徐伦山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第7期390-392,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中鼻甲粘膜瓣在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垂体腺瘤鞍底重建中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45例直径1~2.5 cm的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经单鼻孔手术25例(单鼻孔组),... 目的探讨游离中鼻甲粘膜瓣在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垂体腺瘤鞍底重建中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45例直径1~2.5 cm的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经单鼻孔手术25例(单鼻孔组),双鼻孔手术20例(双鼻孔组)。术中均采用游离中鼻甲粘膜瓣重建鞍底。结果肿瘤均全切除。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均未出现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均无鼻腔干燥、异味等鼻部并发症;单鼻孔组术后嗅觉障碍发生率(16.0%,4/25)明显低于双鼻孔组(90.00%,18/20;P<0.05)。结论对于直径1~2.5 cm的垂体腺瘤,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中鞍底缺损直径约2 cm,采用游离中鼻甲粘膜瓣进行鞍底重建,可有效预防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单鼻孔组术后嗅觉障碍发生率较双鼻孔组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神经内镜 经鼻蝶入路 游离中鼻甲粘膜瓣 鞍底重建
下载PDF
鞍底带蒂粘膜骨瓣复位联合带蒂粘膜瓣进行鞍底重建在垂体腺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涛 王春琳 +2 位作者 胡满苗 吕宗强 丁鑫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6期437-439,共3页
目的探讨鞍底带蒂粘膜骨瓣复位联合鼻中隔粘膜瓣进行鞍底重建在垂体腺瘤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1年11月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36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鞍底带蒂粘膜骨瓣复... 目的探讨鞍底带蒂粘膜骨瓣复位联合鼻中隔粘膜瓣进行鞍底重建在垂体腺瘤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1年11月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36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鞍底带蒂粘膜骨瓣复位联合鼻中隔粘膜瓣重建鞍底。结果36例完成鞍底带蒂粘膜骨瓣制作、复位,其中10例切除肿瘤过程中鞍隔破裂,术中出现脑脊液漏,结合鼻中隔粘膜瓣完成鞍底重建。肿瘤全切除31例,次全切除5例;肿瘤全切除率为86.1%(31/36)。术后无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术后随访3~12个月,无鞍底粘膜骨瓣移位,无迟发性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结论鞍底带蒂粘膜骨瓣复位联合鼻中隔粘膜瓣重建鞍底,方法简单,可有效预防垂体腺瘤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切除术后脑脊液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经鼻蝶入路 神经内镜手术 鞍底重建 带蒂粘膜骨瓣 鼻中隔粘膜瓣
下载PDF
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与鞍底重建
14
作者 王国涛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7期11-13,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垂体腺瘤患者应用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和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与鞍底重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神经外科住院的垂体腺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奇偶数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 目的对比分析垂体腺瘤患者应用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和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与鞍底重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神经外科住院的垂体腺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奇偶数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法;实验组采取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与鞍底重建术治疗的方法对垂体腺瘤部位进行切除。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指标评分中,I级例数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研究对象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垂体腺瘤患者,给予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与鞍底重建术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蝶入路 垂体腺瘤 鞍底重建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微侵袭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并鞍底重建 被引量:3
15
作者 章翔 费舟 +3 位作者 张剑宁 付洛安 曹卫东 屈延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2342-2344,共3页
目的评价应用神经内镜辅助、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PAs)的微侵袭手术技术、鞍底重建与疗效。方法从2001年4月至2009年3月,对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连续收住院的426例PAs患者行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本组病例根... 目的评价应用神经内镜辅助、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PAs)的微侵袭手术技术、鞍底重建与疗效。方法从2001年4月至2009年3月,对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连续收住院的426例PAs患者行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本组病例根据Hardy’sPAs分类标准:Ⅰ型54例(12.7%),Ⅱ型105例(24.6%),Ⅲ型181例(42.5%),Ⅳ型86例(20.2%)。结果肿瘤切除根据术术中所见及术后MRI或CT扫描进行评估,370例(86.9%)肿瘤获全切除,32例(7.5%)达次全切除,余24例(5.6%)纤维性肿瘤获部分切除。本组术后3例死亡(0.7%),24例(5.6%)发生CSF漏而须行修补术,6例(1.4%)有蝶窦黏膜炎和脑膜炎,用药物治疗得以控制。结论质地稍软的PAts无论有无鞍上扩展、但未侵及血管者,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术中将内镜变换角度,可获得安全而满意的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神经内窥镜 经蝶入路 神经外科手术 鞍底重建
原文传递
经鼻蝶鞍区病变切除术后鞍底重建及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茂君 周培志 +3 位作者 游潮 蔡博文 姜曙 刘家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21-1022,共2页
目的总结经鼻蝶鞍区病变切除术后鞍底重建及围手术期处理的相关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32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行鞍区病变切除术患者鞍底重建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男64例,女68例;年龄19~74岁,平均45.7岁。病因... 目的总结经鼻蝶鞍区病变切除术后鞍底重建及围手术期处理的相关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32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行鞍区病变切除术患者鞍底重建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男64例,女68例;年龄19~74岁,平均45.7岁。病因:垂体无功能腺瘤91例,生长激素腺瘤22例,泌乳素腺瘤9例,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腺瘤2例,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腺瘤1例,Rathke囊肿5例,鞍内型颅咽管瘤2例。术中采用由人工硬膜、颅骨和蝶窦黏膜组成的夹心层法重建鞍底。结果术后4例发生少量脑脊液漏,给予腰大池持续引流1周后治愈。术后再出血2例,经药物治疗消退;术后高热、感染3例,经抗生素治疗后2例好转,1例配合腰穿持续引流后治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8~42个月,平均35.2个月。患者术前症状及体征术后不同程度好转。结论以人工硬膜加自体骨片等材料为主体的鞍底重建技术具有解剖还原、操作简便、稳固可靠、创伤小、无排斥等特点,辅以周全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取得良好的重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病变 经鼻蝶手术 鞍底重建 围手术期处理
原文传递
磷酸钙人工骨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鞍底重建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崔鹏 魏辉 +2 位作者 廉治刚 董斌 赵永顺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05-1407,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应用磷酸钙人工骨行鞍底重建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12月接受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的85例垂体腺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6例采用"三明治"方法行鞍底重建(对照组),39例在"三明治"方法...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应用磷酸钙人工骨行鞍底重建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12月接受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的85例垂体腺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6例采用"三明治"方法行鞍底重建(对照组),39例在"三明治"方法基础上联合磷酸钙人工骨(试验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肿瘤大小、侵袭性及鞍底破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对照组肿瘤全切除39例、次全切除7例,试验组分别为33例和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03,P=0.193)。对照组术中发生脑脊液漏8例、术后2周内发生脑脊液漏4例,试验组仅术中发生脑脊液漏10例;两组术中脑脊液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48,P=0.080),但试验组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20)。试验组术后拔除纱条时间均为3 d,较对照组的(4.3±1.6)d显著缩短(t=2.236,P=0.033)。术后对照组35例获随访3-14个月,试验组33例获随访5-13个月。随访期间均无脑脊液漏发生。结论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在"三明治"方法基础上联合应用磷酸钙人工骨行鞍底重建,可有效降低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缩短纱条拔除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切除术 经鼻蝶手术 鞍底重建 脑脊液漏
原文传递
鞍底重建在单鼻孔经蝶窦手术中的应用
18
作者 肖绍文 张超元 +3 位作者 谭源福 罗昱 周全 阮玉山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20-622,共3页
目的评估不同人工材料鞍底重建技术在单鼻孔经蝶窦手术中的作用。方法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应用显微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和鞍区病变86例,切除病变后,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方法封闭鞍底。结果本组86例中35例(41... 目的评估不同人工材料鞍底重建技术在单鼻孔经蝶窦手术中的作用。方法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应用显微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和鞍区病变86例,切除病变后,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方法封闭鞍底。结果本组86例中35例(41%)选用不同材料重建鞍底。术后3例脑脊液漏,经腰池引流脑脊液治愈,无颅内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病变后如发生脑脊液漏和(或)骨质广泛破坏,鞍底重建是必要的。不同人工材料的效果及安全性需要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底重建 蝶窦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经鼻蝶入路的鞍底重建
19
作者 辛泉 徐学君 《华西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946-947,共2页
目的探讨经蝶手术利用神经补片及生物蛋白胶进行鞍底重建的效果。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5月对31例经鼻蝶手术术中鞍底重建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肿瘤切除后,瘤床以全溶性止血纤维止血,鞍内以明胶海绵填塞,鞍底硬膜缺损使用神经补片适形修补... 目的探讨经蝶手术利用神经补片及生物蛋白胶进行鞍底重建的效果。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5月对31例经鼻蝶手术术中鞍底重建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肿瘤切除后,瘤床以全溶性止血纤维止血,鞍内以明胶海绵填塞,鞍底硬膜缺损使用神经补片适形修补,最外层以生物蛋白胶封闭。对于术中发生大量脑脊液漏及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患者,术后辅以腰大池持续引流。结果术中少量脑脊液漏8例(25.81%),大量脑脊液漏3例(9.68%),平均脑脊液漏发生率35.49%;术中无明显脑脊液漏20例及少量脑脊液漏8例;术后继发脑脊液漏1例(3.23%)。术后脑脊液漏1例及术中大量脑脊液漏3例,辅以腰大池持续引流,5~7d后脑脊液漏停止。无脑膜脑炎或视力下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利用神经补片结合生物蛋白胶进行鞍底重建能够有效减少术后脑脊液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蝶手术 神经补片 生物蛋白胶 鞍底重建
原文传递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鞍区病变切除术后带蒂黏膜瓣辅助鞍底重建的方法研究
20
作者 蒋宁 彭玉平 +1 位作者 王翔毅 窦长武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5年第5期598-599,共2页
经鼻蝶神经内镜鞍区占位切除术中需要暴露并打开鞍底,部分肿瘤与鞍隔粘连紧密,进行肿瘤刮除时经常会导致鞍隔的破损并使脑脊液漏出,因此肿瘤切除后就需要进行有效的鞍隔修补及鞍底重建以预防术后脑脊液鼻漏。笔者发现使用带蒂鼻中隔... 经鼻蝶神经内镜鞍区占位切除术中需要暴露并打开鞍底,部分肿瘤与鞍隔粘连紧密,进行肿瘤刮除时经常会导致鞍隔的破损并使脑脊液漏出,因此肿瘤切除后就需要进行有效的鞍隔修补及鞍底重建以预防术后脑脊液鼻漏。笔者发现使用带蒂鼻中隔黏膜瓣在辅助颅底重建过程中对于术后脑脊液鼻漏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术后 鞍底重建 神经内镜 黏膜瓣 区病变 带蒂 鼻蝶 脑脊液鼻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