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0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防护林鞘翅目昆虫种类初报
1
作者 梁魁景 陈聪嫚 +3 位作者 侯晓杰 刘海鹏 裴素俭 张志强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第12期75-76,共2页
本次针对衡水湖国家自然保护区防护林鞘翅目昆虫进行调查分类,通过采集标本、生存环境观察、照相、查阅书籍及向昆虫专家询问等手段,最终将调查结果初步整理。该地区鞘翅目资源较为丰富,鉴定查明的共有12科38种。经调查发现,在衡水湖防... 本次针对衡水湖国家自然保护区防护林鞘翅目昆虫进行调查分类,通过采集标本、生存环境观察、照相、查阅书籍及向昆虫专家询问等手段,最终将调查结果初步整理。该地区鞘翅目资源较为丰富,鉴定查明的共有12科38种。经调查发现,在衡水湖防护林所存在的昆虫鞘翅目中,最多的科是天牛科,种类多达10种,一共占到总调查数目的26%;丽金龟科和鳃金龟科这2个科的品种共有14种,占总种数的37%;其余9科共占总种数的37%;犀金龟科、花金龟科、琵琶甲科、埋葬虫科、虎甲科各1种,较为稀有。文章分析了鞘翅目昆虫种类分布情况,并根据当地昆虫的发生情况及程度提出了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水湖 防护林 鞘翅目 昆虫
下载PDF
南京老山地区鞘翅目昆虫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董雯 施筱迪 +2 位作者 汤亮 曹婷婷 高翠青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60-1268,I0009-I0014,共15页
南京老山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但迄今尚无对老山鞘翅目昆虫多样性的系统研究。为了解南京老山地区鞘翅目昆虫种类、群落结构及分布状况,于2020年和2021年在老山地区对鞘翅目昆虫种类的多样性进行调查,统计分析鞘翅目昆虫的种类及数量,并... 南京老山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但迄今尚无对老山鞘翅目昆虫多样性的系统研究。为了解南京老山地区鞘翅目昆虫种类、群落结构及分布状况,于2020年和2021年在老山地区对鞘翅目昆虫种类的多样性进行调查,统计分析鞘翅目昆虫的种类及数量,并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对其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老山地区共鉴定出鞘翅目昆虫23科130属152种,从属种关系来看,该地区鞘翅目昆虫属内以单种为主。区系分析表明,该地区以东洋-古北界共有种和古北种为主,比例分别为46.05%和41.45%,东洋种最少,其比例为2.63%。对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及优势集中性的相关分析表明,老山地区鞘翅目昆虫群落结构稳定,物种丰富。本研究填补了老山地区鞘翅目昆虫资源及多样性调查的空白,为该地区鞘翅目昆虫的深入研究、多样性保护和害虫防治奠定了基础,可以为其它相关类群昆虫的调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老山地区 鞘翅目 多样性分析 区系分析
下载PDF
鞘翅目昆虫气味结合蛋白研究进展
3
作者 范广文 桑育黎 +3 位作者 石磊 辛跃强 阚佳格 郝延军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5期51-60,共10页
嗅觉在昆虫行为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气味结合蛋白是昆虫外周嗅觉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一类功能性蛋白。鞘翅目为昆虫纲中最丰富的类群,数目众多、分布广泛。虽然气味结合蛋白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国内外发展尤为迅速,其主要聚焦于气味... 嗅觉在昆虫行为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气味结合蛋白是昆虫外周嗅觉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一类功能性蛋白。鞘翅目为昆虫纲中最丰富的类群,数目众多、分布广泛。虽然气味结合蛋白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国内外发展尤为迅速,其主要聚焦于气味结合蛋白与气味分子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基于此,本文综述了鞘翅目昆虫气味结合蛋白的种类、结构特征、表达分布、生理功能,以及研究方法,并指明了目前存在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揭示昆虫-植物(气味分子等)化学通讯机制和行为控制及开辟新型害虫防控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气味结合蛋白 生理功能 新技术
下载PDF
杭州湾湿地植被演替过程中鞘翅目昆虫群落动态研究
4
作者 杜行行 龙奎 +1 位作者 苏兰 黄俊浩 《浙江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1-10,共10页
杭州湾湿地植被演替顺序为新生沙洲湿地→自然滩涂湿地→已围垦湿地→试验林。2021年3月—2022年4月,采用黄盘诱集、震落、灯诱、巴氏罐诱集、扫网法和马氏网诱捕法6种方法对以上4种不同植被类型鞘翅目昆虫进行了调查,运用多样性分析方... 杭州湾湿地植被演替顺序为新生沙洲湿地→自然滩涂湿地→已围垦湿地→试验林。2021年3月—2022年4月,采用黄盘诱集、震落、灯诱、巴氏罐诱集、扫网法和马氏网诱捕法6种方法对以上4种不同植被类型鞘翅目昆虫进行了调查,运用多样性分析方法对鞘翅目昆虫的多样性、季节动态及群落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杭州湾湿地分布有鞘翅目昆虫19科108种,其中优势科为叶甲科Chrysomelidae、瓢虫科Coccinellidae、步甲科Carabidae、象甲科Curculionidae等;不同植被类型的鞘翅目昆虫多样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已围垦湿地中的鞘翅目昆虫多样性显著高于其它3种植被类型,而试验林鞘翅目昆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均显著高于其它3种植被类型的;鞘翅目昆虫多样性随时间变化明显,其中秋季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最高,夏季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同一植被类型不同季节间和不同植被同一季节间的Jaccard相似系数存在显著差异。PCoA聚类分析表明,不同植被类型鞘翅目昆虫的群落结构差异显著,且在RDA分析中发现这些昆虫群落在不同程度上受植被生物量、植被物种数和植被盖度3种环境因子的影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杭州湾湿地鞘翅目昆虫群落多样性受植被类型和季节变化等因素的显著影响,不同生境中与同一环境因子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随着植被演替的推进,鞘翅目昆虫多样性、均匀度和物种丰富度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这些结果为深入研究杭州湾湿地鞘翅目昆虫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特征在植被演替中动态变化规律提供了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物种多样性 群落多样性 植被类型 季节动态 杭州湾湿地
下载PDF
湖南八大公山斗篷山林区鞘翅目多样性初步调查
5
作者 刘继坤 廖春林 +4 位作者 周刚 向武凡 王文凯 乔秀娟 江明喜 《湖北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32-40,共9页
为了解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鞘翅目昆虫的多样性,2021年7~8月,利用灯诱法结合网捕法对八大公山斗篷山地区鞘翅目昆虫进行调查,并分析了该地区的鞘翅目昆虫种类、区系分布以及多样性情况。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集标本1969份,共收集到鞘翅... 为了解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鞘翅目昆虫的多样性,2021年7~8月,利用灯诱法结合网捕法对八大公山斗篷山地区鞘翅目昆虫进行调查,并分析了该地区的鞘翅目昆虫种类、区系分布以及多样性情况。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集标本1969份,共收集到鞘翅目昆虫种类104种,分别隶属于28科93属,其中新记录属7个,新记录种8种。区系分析表明该地区东洋种占优势,广布种次之,古北种最少,其所占比例分别为60.58%、34.61%、4.81%。而多样性分析则表明该地区鞘翅目昆虫群落稳定,在时间分布上7月的生物多样性普遍要高于8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资源调查 多样性 区系分布
下载PDF
中国大陆新纪录种——二十星菌瓢虫(鞘翅目:瓢虫科)
6
作者 李炳华 麦智翔 +5 位作者 胡廉隆 官永锋 秦鹏 刘丽媛 王明慧 桑文 《湖北植保》 2023年第1期57-58,共2页
2022年4月至5月,在广东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发现瓢虫属中国大陆新纪录种:二十星菌瓢虫Psyllobora vigintimaculata(Say,1824),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提供了彩色整体图和局部特征图,并介绍该种分布、寄主和生物学特征,为后期相关研究提... 2022年4月至5月,在广东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发现瓢虫属中国大陆新纪录种:二十星菌瓢虫Psyllobora vigintimaculata(Say,1824),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提供了彩色整体图和局部特征图,并介绍该种分布、寄主和生物学特征,为后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瓢虫科 二十星菌瓢虫 新记录种 东莞大岭山
下载PDF
越南越琵甲在中国首次发现(鞘翅目:拟步甲科:琵甲族)
7
作者 白兴龙 刘敬泽 任国栋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6-700,共5页
在中国(云南)首次发现越琵甲属Viettagona Medvedev&Merkl, 2003和越南越琵甲V. vietnamensis Medvedev&Merkl, 2003,扩大了该属和种的分布地,弥补了原始描述的不足。提供了该种成虫的特征图和整体照片,列出了中国琵甲族已知3亚... 在中国(云南)首次发现越琵甲属Viettagona Medvedev&Merkl, 2003和越南越琵甲V. vietnamensis Medvedev&Merkl, 2003,扩大了该属和种的分布地,弥补了原始描述的不足。提供了该种成虫的特征图和整体照片,列出了中国琵甲族已知3亚族19属的名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拟步甲科 越琵甲属 新记录 中国
下载PDF
山东鞘翅目一新记录科小丸甲科(鞘翅目:长蠹总科)
8
作者 李泽川 姜日新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153-155,共3页
2020年的野外考察中,于山东省采集到小丸甲科(Nosodendridae)的甲虫,该科未曾在山东有记录,因此对其进行鉴定与描述。对其成虫进行解剖后根据其形态学特征进行鉴定,并在野外观察其生活状态。经鉴定该种为台湾小丸甲(Nosodendron taiwane... 2020年的野外考察中,于山东省采集到小丸甲科(Nosodendridae)的甲虫,该科未曾在山东有记录,因此对其进行鉴定与描述。对其成虫进行解剖后根据其形态学特征进行鉴定,并在野外观察其生活状态。经鉴定该种为台湾小丸甲(Nosodendron taiwanense Yoshitomi,Kishimoto&Lee,2015),这是本种首次记录于中国内地地区,同时也是小丸甲科在山东省的首次记录。本文对该种进行了重新描述,并且对其生态与行为学信息进行了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长蠹总科 小丸甲科 山东省份 新记录
下载PDF
广西赤翅甲科一新记录属伪赤翅甲属(鞘翅目:赤翅甲科:赤翅甲亚科)
9
作者 詹志鸿 刘晏辰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139-142,共4页
2022年的春季野外考察中,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采集到赤翅甲科(Pyrochroidae)幼虫,经过饲养至成虫后鉴定为凹角伪赤翅甲(Pseudopyrochora depressa Pic,1914),这是本种首次记录于中国内地地区,同时也是伪赤翅甲属在广西的首次记录。本文对... 2022年的春季野外考察中,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采集到赤翅甲科(Pyrochroidae)幼虫,经过饲养至成虫后鉴定为凹角伪赤翅甲(Pseudopyrochora depressa Pic,1914),这是本种首次记录于中国内地地区,同时也是伪赤翅甲属在广西的首次记录。本文对该种成虫、幼虫形态进行了重描述,并对其自然生活史和行为学信息进行了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赤翅甲科 伪赤翅甲属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新记录
下载PDF
酯酶同工酶在鞘翅目昆虫分类中的应用简介 被引量:4
10
作者 聂传朋 李焰焰 郑哲民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9-601,共3页
简要介绍了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在鞘翅目昆虫分类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叶甲科Chrysomelidae、天牛科Cerambycidae、小蠹科Scolytidae、瓢虫科Coccinelidae、豆象科Bruchidae、金龟子科Scarabaeidae、萤科Lampyridae和苔水龟虫科Hydraenida... 简要介绍了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在鞘翅目昆虫分类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叶甲科Chrysomelidae、天牛科Cerambycidae、小蠹科Scolytidae、瓢虫科Coccinelidae、豆象科Bruchidae、金龟子科Scarabaeidae、萤科Lampyridae和苔水龟虫科Hydraenidae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酶同工酶电泳 鞘翅目 分类 酯酶同工酶 鞘翅目昆虫 昆虫分类 应用 同工酶电泳技术 简介 金龟子科 分类研究 叶甲科
下载PDF
冀东板栗园鞘翅目天敌昆虫多样性分析
11
作者 靳江华 高素红 +4 位作者 张波 赵春明 吉志新 王佳琦 齐慧霞 《河北果树》 2023年第1期10-15,23,共7页
为了了解冀东地区板栗园鞘翅目天敌昆虫多样性组成,采用了路线调查和定点调查的方法,发现分布在冀东地区板栗园的鞘翅目天敌昆虫共计58种,6科。其中瓢虫科20种,虎甲科8种,步甲科24种,隐翅虫科1种,芫菁科4种,郭公虫科1种。瓢虫科分布最... 为了了解冀东地区板栗园鞘翅目天敌昆虫多样性组成,采用了路线调查和定点调查的方法,发现分布在冀东地区板栗园的鞘翅目天敌昆虫共计58种,6科。其中瓢虫科20种,虎甲科8种,步甲科24种,隐翅虫科1种,芫菁科4种,郭公虫科1种。瓢虫科分布最为广泛。每个采集样点都有分布。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为优势种;和谐瓢虫属和龟纹瓢虫属为优势属;瓢虫科和步甲科为优势科。在各月份物种多样性分析中,该地区8、9月物种最丰富,种类多,多样性指数高。各月份中以7、8、9月物种相似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东地区 板栗园 鞘翅目 天敌 多样性
下载PDF
内蒙古贺兰山鞘翅目昆虫多样性及区系组成分析
12
作者 席晨阳 丁玉森 杨云天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36-39,共4页
本研究通过对现有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鞘翅目昆虫的文献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已知该区鞘翅目(Coleoptera)昆虫共2亚目6总科12科102属185种。其中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金龟科(Scarabaeidae)、步甲科(Carabidae)、天牛科(Ceram... 本研究通过对现有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鞘翅目昆虫的文献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已知该区鞘翅目(Coleoptera)昆虫共2亚目6总科12科102属185种。其中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金龟科(Scarabaeidae)、步甲科(Carabidae)、天牛科(Cerambycidae)和瓢虫科(Coccinellidae)为该区优势科群,锹甲科(Lucanidae)、皮金龟科(Trogidae)、齿颚象科(Rhychitidae),为该区稀有科群。拟步甲科昆虫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最高,分别为2.2275和2.6817;芫菁科(Meloidae)的优势度指数最高,为0.4866;象甲科(Curculionidae)的均匀度指数最高,为0.9907。世界动物地理区划分析表明,内蒙古贺兰山鞘翅目昆虫中有58种为古北界独有种类,占种数的31.35%,古北界+东洋界双区型鞘翅目种类有111种,占比60.00%。该地区的鞘翅目昆虫具有明显的古北界特征,而且其中不乏有着与东洋区密切联系的物种。据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分析,内蒙古贺兰山鞘翅目昆虫的主要优势区型为四区型“蒙新区+华北区+华中区+青藏区”和全国广布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多样性 区系组成 贺兰山
下载PDF
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水牛粪生鞘翅目昆虫名录
13
作者 陈鹏 《陕西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01-102,107,共3页
鞘翅目昆虫对自然保护、利用和驯化有益昆虫,防治有害昆虫,定向改造昆虫区系,加强地区检疫以及昆虫地理区划和农业区划等工作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粪生鞘翅目昆虫更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们分解粪便,促进物质降解循环。本文记录... 鞘翅目昆虫对自然保护、利用和驯化有益昆虫,防治有害昆虫,定向改造昆虫区系,加强地区检疫以及昆虫地理区划和农业区划等工作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粪生鞘翅目昆虫更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们分解粪便,促进物质降解循环。本文记录了13种长青自然保护区水牛粪中鞘翅目昆虫,并介绍了其形态特征、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青自然保护区 昆虫 鞘翅目 粪生
下载PDF
对鞘翅目害虫高毒力Bt基因cry3Aa7的分离克隆及表达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张杰 宋福平 +3 位作者 李长友 陈中义 檀建新 黄大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50-653,共4页
从国内分离的对鞘翅目叶甲科害虫高毒力的Bt菌株中克隆了 3.0kbcry3Aa基因大片段 ,完成了该片段的亚克隆和全序列测定。该基因编码区为 1932bps,编码的蛋白质由 6 4 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分子量 73.1ku ,等电点为 pH5 .16 5 ,为弱酸性蛋... 从国内分离的对鞘翅目叶甲科害虫高毒力的Bt菌株中克隆了 3.0kbcry3Aa基因大片段 ,完成了该片段的亚克隆和全序列测定。该基因编码区为 1932bps,编码的蛋白质由 6 4 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分子量 73.1ku ,等电点为 pH5 .16 5 ,为弱酸性蛋白。该蛋白中Ser、Leu、Thr含量最高 ,分别为 8.2 2 %、8.0 7%和 7.76 %。通过穿梭载体将该基因导入Bt无晶体突变株中 ,获得工程菌Biot2 0 5。cry3Aa7基因在其中能正常表达 ,并形成扁方形晶体。工程菌Biot2 0 5对榆蓝叶甲 (Pyrrhaltaaenescens)校正死亡率为 86 .2 1%。该基因序列已在EMBL、GenBank中登记 ,并被国际Bt δ 内毒素基因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cry3Aa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害虫 高毒力Bt基因 cry3Aα7 分离 克隆 表达 杀虫活性
下载PDF
转抗鞘翅目害虫基因银腺杨的获得及其抗虫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张冰玉 苏晓华 +4 位作者 李义良 张永安 曲良建 王玉珠 田颖川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2-105,共4页
培育抗鞘翅目害虫的杨树新品种是防治光肩星天牛等高危害蛀干害虫的有效方法之一.该研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抗鞘翅目害虫基因(Cry3A)导入银腺杨基因组中,获得了再生植株.PCR及Southern点杂交的分析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杨树基... 培育抗鞘翅目害虫的杨树新品种是防治光肩星天牛等高危害蛀干害虫的有效方法之一.该研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抗鞘翅目害虫基因(Cry3A)导入银腺杨基因组中,获得了再生植株.PCR及Southern点杂交的分析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杨树基因组中.室内抗虫生物学鉴定表明,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株系BGA--5对光肩星天牛具有一定的毒杀和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其杀虫率达30%,对幼虫的生长抑制率达78.46%;其他转基因株系对光肩星天牛幼虫无明显的毒杀和生长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遗传转化 Cry3A 鞘翅目害虫 抗虫性
下载PDF
核桃扁叶甲三亚种的分类地位订正(鞘翅目:叶甲科,叶甲亚科) 被引量:18
16
作者 葛斯琴 杨星科 +2 位作者 王书永 崔俊芝 李文柱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2-518,共7页
通过对核桃扁叶甲 3个亚种 (指名亚种GastrolinadepressadepressaBaly ,淡足亚种G .depressapallipesChen和黑胸亚种G .depressathoracicaBaly)的比较形态学研究 ,结合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方面的资料 ,对其分类地位进行了探讨。从形态上... 通过对核桃扁叶甲 3个亚种 (指名亚种GastrolinadepressadepressaBaly ,淡足亚种G .depressapallipesChen和黑胸亚种G .depressathoracicaBaly)的比较形态学研究 ,结合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方面的资料 ,对其分类地位进行了探讨。从形态上来说 ,三者的上唇、下唇、后翅和爪的形态区别较小 ,但是触角、上颚、下颚和受精囊则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而且通过超微形态的比较 ,淡足亚种、黑胸亚种和指名亚种均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形态区别。动物地理学研究表明 ,指名亚种和黑胸亚种在我国北纬 2 5°~ 30°之间有地域重叠 ,目前仅在部分地区可以通过海拔来区分。但是对于淡足亚种而言 ,它的分布区与其他两个亚种有着一定的地理隔离 ,其间并没有重叠区的存在。因此从地理分布上而言 ,三者也存在着不同。通过上述讨论 ,本文将核桃扁叶甲三亚种恢复或提升为种 ,即核桃扁叶甲G .depressaBaly ,黑胸扁叶甲G .thoracicaBaly和淡足扁叶甲GastrolinapallipesChen ,stat.nov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叶甲科 核桃扁叶甲 比较形态学 生物学 动物地理学 分类地位
下载PDF
杀鞘翅目苏云金芽孢杆菌新菌株及其杀虫剂的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高梅影 李荣森 +2 位作者 戴顺英 李小刚 傅建红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15-520,共6页
从中国土壤中分离出2 株杀鞘翅目昆虫的苏云金芽孢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YM03 及SHQ1110 。YM03 的血清型为H8a8b ,SHQ1110 的H 血清型未知。二菌株皆产近菱形... 从中国土壤中分离出2 株杀鞘翅目昆虫的苏云金芽孢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YM03 及SHQ1110 。YM03 的血清型为H8a8b ,SHQ1110 的H 血清型未知。二菌株皆产近菱形的薄扁伴孢晶体,分别含68 ~70kD 和65kD 的晶体蛋白质。毒力生物测定证明对柳蓝叶甲( Plagiodera versicolora) 及马铃薯甲虫( 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有高毒效。发酵性能良好。YM03 粉剂田间防治马铃薯甲虫有高效。稀释400 倍喷雾,防治效果达946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鞘翅目 伴孢晶体 杀虫剂 分离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不同人工林中鞘翅目甲虫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巧 陈又清 +3 位作者 刘方炎 郭萧 陈祯 付文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6-50,共5页
在元谋干热河谷采用网扫法调查了云南松林、桉树林、新银合欢林、桉树+新银合欢林、印楝林及多树种混交的人工林鞘翅目昆虫多样性。结果表明,鞘翅目甲虫标本925号,计71种,分属18个科,其中叶甲科种类最丰富,象甲科数量最丰富。人... 在元谋干热河谷采用网扫法调查了云南松林、桉树林、新银合欢林、桉树+新银合欢林、印楝林及多树种混交的人工林鞘翅目昆虫多样性。结果表明,鞘翅目甲虫标本925号,计71种,分属18个科,其中叶甲科种类最丰富,象甲科数量最丰富。人工林鞘翅目昆虫群落物种丰富度在7~23,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1.249~2.562,昆虫多样性总体较低。各样地鞘翅目群落之间为不相似水平。云南松林鞘翅目昆虫群落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及Pielou指数分别为20、2.562、0.104和0.855,其多样性最高,多树种混交林较高,印楝林较低,而桉树林、新银合欢林、桉树+新银合欢林多样性极低。多树种混交的恢复对昆虫多样性提高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物种多样性 相似性 人工林 干热河谷
下载PDF
吡虫啉杀虫剂注干对4种鞘翅目害虫毒杀效果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高瑞桐 冯秀丽 +4 位作者 沈波 胡殿芹 李永志 刘全会 李国宏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3-266,共4页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Xylotrechus rusticus,Potosia (Liocola) brivitarsis and Ambrostoma quadriimpressum adults were controlled by injecting 0.8 mL imidacloprid per centimeter DBH on willow, poplar and elm trees in...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Xylotrechus rusticus,Potosia (Liocola) brivitarsis and Ambrostoma quadriimpressum adults were controlled by injecting 0.8 mL imidacloprid per centimeter DBH on willow, poplar and elm trees in the field.Result showed that 285 adults of A.glabripennis were killed on 15 willow trees in 10 days with 25% imidacloprid insecticide and 281 adults were killed with 15% imidacloprid insecticide under same conditions.724 adulds of P. (Liocola) brivitarsis were killed on 10 willow trees in 10 days with 10% imidacloprid insecticide.50 adults of X.rusticus were killed on 5 poplar trees in 7 days and 146 adulds of A.quadriimpressum were killed on 4 elm trees in 5 days with 25% imidacloprid insecticide.Result showed that imidacloprid insecticide is a high effective systemic for these 4 species of p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杀虫剂 注干 鞘翅目害虫 毒杀效果 森林害虫
下载PDF
羊草草原植被不同演替阶段土壤鞘翅目昆虫群落特征 被引量:10
20
作者 董满宇 殷秀琴 +2 位作者 付关强 郑艳苗 刘静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7-404,共8页
2007年6月、8月、10月对吉林省羊草草原植被不同演替阶段的土壤鞘翅目昆虫进行调查,共获取土壤鞘翅目昆虫19科,1 670只,优势类群3类:步甲科、隐翅甲科、象甲科幼虫,其中象甲科幼虫为广布类群。不同演替植被生境中土壤鞘翅目昆虫在类群... 2007年6月、8月、10月对吉林省羊草草原植被不同演替阶段的土壤鞘翅目昆虫进行调查,共获取土壤鞘翅目昆虫19科,1 670只,优势类群3类:步甲科、隐翅甲科、象甲科幼虫,其中象甲科幼虫为广布类群。不同演替植被生境中土壤鞘翅目昆虫在类群及数量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其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土壤鞘翅目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H′)表现为:羊草群落>羊草+虎尾草群落>虎尾草群落>碱蓬群落,这与植被演替进程密切相关。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中土壤鞘翅目昆虫个体数、类群数及多样性指数(H′)均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除虎尾草群落外,个体数在8月份达到最大值。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鞘翅目昆虫受土壤含水量、pH、土壤有机质等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鞘翅目昆虫 群落结构 动态变化 羊草草原 植被演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