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2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殷若恒 刘加伟 +1 位作者 蒋伟宇 马维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2,共6页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颈椎后纵韧带异常增生骨化导致椎管容积减小,进而引起脊髓损害和四肢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后纵韧带骨化也是脊髓型颈椎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依据韧带骨化范围...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颈椎后纵韧带异常增生骨化导致椎管容积减小,进而引起脊髓损害和四肢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后纵韧带骨化也是脊髓型颈椎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依据韧带骨化范围和形态分为4种类型:①连续型;②局灶型;③节段型;④混合型。对于保守治疗无效、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的患者,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后纵韧带骨化 脊髓型颈椎病 异常增生 局灶型 脊髓损害 椎管容积 节段型
原文传递
经终板截骨椎体后纵韧带骨化物复合体前移术治疗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1例报告
2
作者 梁昌详 庄见雄 +2 位作者 黄勇兄 昌耘冰 尹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由于骨化的后纵韧带占据椎管空间,引起胸段脊髓受压,出现下肢肌力减弱,不全瘫甚至截瘫,呈进行性加重[1];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方法[2]。由于胸椎的解剖学特...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由于骨化的后纵韧带占据椎管空间,引起胸段脊髓受压,出现下肢肌力减弱,不全瘫甚至截瘫,呈进行性加重[1];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方法[2]。由于胸椎的解剖学特点,手术治疗难度大,手术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 进行性加重 解剖学特点 胸段脊髓 手术风险 下肢肌力 终板 复合体
原文传递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项韧带骨化的影像学分析研究
3
作者 苏楠 费琦 +2 位作者 孟海 倪家帅 杨雍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统计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项韧带骨化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与颈椎曲度、椎管狭窄程度、稳定性及其他韧带骨化之间的相关性,初步探讨项韧带骨化的发生与颈椎病理改变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该院脊柱外科行颈椎... 目的统计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项韧带骨化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与颈椎曲度、椎管狭窄程度、稳定性及其他韧带骨化之间的相关性,初步探讨项韧带骨化的发生与颈椎病理改变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该院脊柱外科行颈椎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收集影像学资料完整者共57例。通过术前侧位X线及CT记录患者有无出现项韧带骨化,并测量术前颈椎曲度(C_(2-7)Cobb’s角)、椎管狭窄程度(C_(4)的Pavlov比值),记录有无颈椎不稳及后纵韧带骨化。计算患者椎体前缘骨赘高度率(osteophyte height ratio,OHR,骨赘长度与椎体中矢状径比值)。通过统计学分析是否存在项韧带骨化与上述颈椎影像学相关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7例患者的项韧带骨化发生率为54.39%。根据有无项韧带骨化分为A组(存在骨化组,31例)和B组(无骨化组,26例)。两组间年龄无统计学差异,但男性占比上存在统计学差异(67.74%vs 38.46%,P=0.027)。术前颈椎曲度A组平均(13.07±12.43)°,B组平均(15.45±10.01)°,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436)。两组间C4的Pavlov比值亦无统计学差异(0.72±0.09 vs 0.75±0.10,P=0.261)。A组中有29.03%合并颈椎不稳定,B组中合并颈椎不稳定的比例反而增高(34.62%),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652)。两组间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的占比无显著性差异(29.03%vs 11.54%,P=0.107)。A组OHR平均0.25±0.08,B组平均0.22±0.08,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34)。结论本研究中,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半数以上合并有项韧带骨化,男性患者更易于出现项韧带骨化。项韧带骨化与颈椎退变相关,合并有较多的椎体前缘骨赘形成,同时有合并其他韧带(如后纵韧带)骨化的趋势。是否出现项韧带骨化与颈椎曲度、椎管狭窄程度、颈椎稳定性的关联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骨化 颈椎病 椎体前缘骨赘
下载PDF
全可视下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重度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4
作者 郑科 倪志豪 +5 位作者 董洲 祁家龙 韩国嵩 单涛 曾宪琦 王善松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2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全可视下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重度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2018年1月~2022年12月,应用全可视脊柱内镜技术治疗例重度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共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39~73岁、平均54.5岁;病程4~37个月、平均18.5个月... 目的探讨全可视下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重度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2018年1月~2022年12月,应用全可视脊柱内镜技术治疗例重度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共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39~73岁、平均54.5岁;病程4~37个月、平均18.5个月,随访8~36个月。结果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胸背痛及下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为(7.06±0.85)分、(2.88±0.62)分、(1.81±0.54)分、(1.25±0.45)分,术后各时间段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术前、3个月和6个月末次随访JOA评分分别为(12.43±1.26)分、(20.69±1.62)分、(23.62±1.20)分、(26.25±1.07)分,术后各时间段的JOA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分别为(68.9±3.3)%、(30.9±2.5)%、(19.0±3.0)%、(13.1±2.9)%。术后1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全可视下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重度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疗效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骨化 脊柱内镜 胸椎
下载PDF
黄韧带骨化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5
作者 齐睿 屈孝东 +1 位作者 陈段明宇 常彦海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684-1688,共5页
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 OLF)是导致胸腰椎椎管狭窄的重要病因,以往由胸腰椎黄韧带骨化所致胸腰椎椎管狭窄的病例并不多见。然而,随着中国居民健康意识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黄韧带骨化所致椎管狭窄的病例越... 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 OLF)是导致胸腰椎椎管狭窄的重要病因,以往由胸腰椎黄韧带骨化所致胸腰椎椎管狭窄的病例并不多见。然而,随着中国居民健康意识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黄韧带骨化所致椎管狭窄的病例越来越多的被发现。黄韧带骨化可合并硬脊膜粘连,因而增加相关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梳理阐明黄韧带骨化的危险因素,对认识此种疾病并拓展新的诊疗思路至关重要,故本文对韧带骨化的高危因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骨化 致病机制 OSX 炎症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全椎板减压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王兰 国庆 吴昊天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1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全椎板减压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102例多节段颈椎OPLL患者,均采用全椎板减压治疗,术后6个月时采用日本骨科...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全椎板减压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102例多节段颈椎OPLL患者,均采用全椎板减压治疗,术后6个月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估预后效果,并设为优良组以及可差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颈椎曲度等病历资料,并以疗效优良、可差为因变量,组间差异显著的病历资料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02例多节段颈椎OPLL患者全椎板减压治疗后疗效优良78例,可差24例。两组年龄、术前椎管狭窄率、MRI脊髓高信号、K线、颈椎曲度、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术中出血量、手术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术前椎管狭窄率、MRI脊髓高信号、K线阴性、颈椎曲度均是多节段颈椎OPLL全椎板减压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年龄大、术前椎管狭窄率高、MRI脊髓高信号等,均是多节段颈椎OPLL患者全椎板减压预后的影响因素,在手术前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 全椎板减压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后路脊柱内镜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宁本翔 林建 +2 位作者 王婷婷 朱彤 陶高见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4-238,共5页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TOLF)是造成胸椎管狭窄和脊髓压迫的主要疾病,高达51%因胸段脊髓压迫需要手术的病人与黄韧带骨化相关[1],其特征为胸椎黄韧带的异位骨化。TOLF以东亚地区多见[2],国...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TOLF)是造成胸椎管狭窄和脊髓压迫的主要疾病,高达51%因胸段脊髓压迫需要手术的病人与黄韧带骨化相关[1],其特征为胸椎黄韧带的异位骨化。TOLF以东亚地区多见[2],国内人群发病率为3.8%~63.9%[3~5]。主要症状为胸背部疼痛、胸部束带感、下肢麻木、乏力,严重时可出现步态异常、下肢痉挛性瘫痪等。若病人出现脊髓压迫症状,保守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建议早期行减压手术治疗[2,6]。开放性手术是目前治疗TOLF的主流,但是创伤大、费用高、恢复时间长。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成熟,采用脊柱内镜手术是治疗TOLF的一个发展方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我科在CT引导下经皮后路脊柱内镜治疗TOLF 6例,取得明显的疗效,总结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发病率 开放性手术 内镜治疗 脊髓压迫症状 韧带骨化 胸椎管狭窄 步态异常 下肢麻木
下载PDF
环抱法切除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与解剖学基础
8
作者 黄阳亮 钟祎 刘少喻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明确I期后入路徒手环抱法切除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指征、临床疗效与解剖学基础。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符合以下指征行I期后入路徒手环抱法手术切除胸椎骨化黄韧带患者20例(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5.2岁,43至75岁):第一... 目的明确I期后入路徒手环抱法切除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指征、临床疗效与解剖学基础。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符合以下指征行I期后入路徒手环抱法手术切除胸椎骨化黄韧带患者20例(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5.2岁,43至75岁):第一诊断为胸椎黄韧带骨化;排除Sato分型中的融合型及结节型;排除术前CT检查具有硬膜骨化征患者;排除各节段的单侧骨化物椎管占有率大于55%患者。收集术前与末次随访的改良JOA评分、临床解剖学特点及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等临床资料,予以分析总结。结果20例患者均行环抱法经后路I期切除骨化韧带,共36个节段。平均手术时间116 min,出血量131 mL。术中有1例脑脊液漏,术中予缝合,术后无症状。病例均得以随访,随访时间48~54个月,平均50.9个月。术前mJOA评分(7.50±1.02),末次随访(10.25±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改善率平均80.43%,优13例,良7例。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对符合手术指征的黄韧带骨化患者行环抱法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辅助工具少,手术时间短,效疗确切的优点。术后未见复发,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韧带骨化 手术指征 解剖学 后入路 徒手
原文传递
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行全椎板减压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
9
作者 董征 未东兴 段大波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7期617-620,共4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行全椎板减压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全椎板减压术治疗的68例多节段OPL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年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改善率分为疗效优组(42例)及疗效差组(26例)。...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行全椎板减压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全椎板减压术治疗的68例多节段OPL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年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改善率分为疗效优组(42例)及疗效差组(26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程、糖尿病史、术前脊髓压迫程度、术前颈椎曲度、术前MRI脊髓高信号等与多节段OPLL患者行全椎板减压术后疗效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71,95%CI:1.009~1.137)、病程长(OR:4.438,95%CI:1.885~10.029)、糖尿病史(OR:3.750,95%CI:1.163~12.094)、术前脊髓重度压迫(OR:16.800,95%CI:3.860~73.122)、术前MRI脊髓高信号(OR:8.028,95%CI:2.629~24.511)等为多节段OPLL患者行全椎板减压术后疗效差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术前颈椎曲度(OR:0.757,95%CI:0.618~0.928)为多节段OPLL患者行全椎板减压术后疗效优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高龄、病程长、糖尿病史、术前脊髓重度压迫、术前MRI脊髓高信号等为多节段OPLL患者行全椎板减压术后疗效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良好的术前颈椎曲度对提升疗效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全椎板减压术 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可控前移融合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杨若鹏 赵晓龙 +3 位作者 刘伟 夏平 浦飞飞 冯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6-734,共9页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是后纵韧带发生病理性异位骨化,缓慢进展的骨化物压迫脊髓、神经根,继而出现一系列神经功能损害的症候群。临床中通过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其治疗方式的选择依赖于症状的严重性。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患...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是后纵韧带发生病理性异位骨化,缓慢进展的骨化物压迫脊髓、神经根,继而出现一系列神经功能损害的症候群。临床中通过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其治疗方式的选择依赖于症状的严重性。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多采取保守治疗并结合影像学随访;对于出现脊髓或神经病变的患者,则必须采取手术减压治疗。该病的手术入路方式目前主要有前路、后路和前后联合入路3种,不同的手术入路和方式各有其优缺点。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可控前移融合技术是一种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新兴术式,经过近几年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该文结合国内外的临床研究进展,对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可控前移融合技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3D打印人工椎体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疗效分析
11
作者 卢康 郭建平 +2 位作者 李霖 张义强 宋扬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636-639,共4页
目的探讨3D打印人工椎体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OPLL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 目的探讨3D打印人工椎体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OPLL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3D打印人工椎体植入及钛板内固定术,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12个月随访时JOA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a analogue scale)及颈椎Cobb角.结果19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随访时的VAS评分、JOA评分及颈椎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得到明显改善(P<0.001).末次随访时均骨性融合,无内植物松动断裂发生.结论使用3D打印人工椎体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能充分减压脊髓并重建颈椎的稳定性,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 3D打印人工椎体 JOA评分 VAS评分 颈椎Cobb角
下载PDF
术前K线倾斜角预测后纵韧带骨化症单开门术后疗效的可行性分析
12
作者 王春增 张建伟 +4 位作者 胡孟子 韩猛 张兆川 李杰 刘光旺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11期961-965,共5页
目的 探讨术前K线倾斜角预测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1月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52例K线阳性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 目的 探讨术前K线倾斜角预测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1月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52例K线阳性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患者资料,其中男35例,女17例;年龄47~76岁,平均(61.46±7.26)岁。统计患者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术后1年随访时JOA评分。颈椎中立侧位X线片测量术前矢状面参数:K线倾斜角、C_(2~7)Cobb角、C_(2~7)矢状面轴向距离(C_(2~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_(2~7) SVA)、头部重心(center gravity of head,CGH)~C_(7)矢状面轴向距离(CGH~C_(7) SVA)、T_(1)倾斜角。根据术后1年时JOA评分改善中位数分为改善优良组和改善较差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判断矢状位参数与疗效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分析检验参数间的相关性。将有统计学差异的颈椎参数作为自变量,将JOA评分作为因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JOA改善率的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的术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OPLL患者术前JOA评分为(7.38±0.89)分,术前C_(2~7)Cobb角(14.45±8.81)°,C_(2~7)SVA(15.31±4.57)mm,CGH~C_(7) SVA(16.37±5.23)mm,T_(1)倾斜角(26.43±5.65)°、K线倾斜角(12.77±1.49)°。根据术后1年随访时JOA评分改善情况分组显示:术前K线倾斜角、C_(2~7)SVA、CGH~C_(7) SVA与术后疗效密切相关(P<0.001、P=0.013、P=0.022);术前K线倾斜角与C_(2~7)SVA、CGH~C_(7) SVA呈正相关(r=0.411、0.831,P=0.004、0.023)。上述相关性指标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OPLL单开门术后疗效的危险因素为术前K线倾斜角和术前CGH~C_(7) SVA(OR=1.673、1.522,P=0.024、0.033)。结论 OPLL患者术后疗效与术前K线倾斜角度有关,术前K线倾斜角较大,患者术后疗效较差。K线倾斜角可作为一种新的临床指标用于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前预测OPLL患者术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 K线倾斜角 单开门扩大成形术 颈椎矢状面参数
下载PDF
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入路选择对局部不稳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疗效的影响
13
作者 吴东朝 孙先泽 +1 位作者 顾振芳 孟德静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939-943,共5页
目的:分析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入路选择对局部不稳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按照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120例接受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局部不稳OPLL患者分为A组(n=68)与B组(n=52)。A组经肌间... 目的:分析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入路选择对局部不稳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按照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120例接受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局部不稳OPLL患者分为A组(n=68)与B组(n=52)。A组经肌间隙入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B组经传统后正中入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1年、2年颈椎功能状态、颈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矢状面C_(2)-C_(7) Cobb角和颈椎活动度(ROM),计算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颈后伸肌群萎缩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较B组长(P<0.05)。时间对JOA有影响(F_(时间)=533.741,P_(时间)<0.05),组别对JOA有影响(F_(组别)=17.137,P_(组别)<0.05),且两者存在交互作用(F_(组间×时间)=7.206,P_(组间×时间)<0.05)。两组术前JO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JOA均降低,于术后两年达到最低值;且A组术后3个月、1年、2年的JOA均低于B组(P<0.05)。术后3个月、1年、2年A组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术后2年A组C_(2)-C_(7) Cobb角高于B组。术后3个月、1年、2年A组C_(2)-C_(7) ROM均高于B组(P<0.05);颈后伸肌总萎缩率、颈后伸肌开门侧萎缩率和颈后伸肌门轴侧萎缩率均低于B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肌间隙入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可显著改善局部不稳的OPLL患者颈椎功能状态、颈椎曲度和颈椎活动度,减轻疼痛症状,但其手术时间长于传统后正中入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 经肌间隙入路 传统后正中入路 颈椎功能状态
下载PDF
太极杵针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胸椎后纵韧带骨化1例
14
作者 董逸波 谢一舟 +2 位作者 王永涛 樊效鸿 余洋 《中医学》 2023年第12期3411-3420,共10页
目的:对一例胸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杵针联合椎间孔镜应用效果进行个案分析报道。方法:选取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病患者1例,采用杵针联合椎间孔镜减压的方法。结果:术后患者腰背疼痛缓解,术后Frankel功能评分E级,JOA评分21分。结论:杵针联合... 目的:对一例胸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杵针联合椎间孔镜应用效果进行个案分析报道。方法:选取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病患者1例,采用杵针联合椎间孔镜减压的方法。结果:术后患者腰背疼痛缓解,术后Frankel功能评分E级,JOA评分21分。结论:杵针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胸椎后纵韧带骨化具有减少胸腔脏器的损伤、脊柱稳定性的破坏、出血量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杵针在加速术后康复,以及缓解背部疼痛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为临床提供一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杵针 脊椎后纵韧带骨化 胸椎 个案报道
下载PDF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K线阴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效果分析
15
作者 洪鸿翔 徐冠华 崔志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0期31-34,共4页
目的:探究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K线阴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88例K线阴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究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K线阴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88例K线阴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前方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术后2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周、术后2个月NDI均呈现下降趋势,观察组NDI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周、术后2个月JOA评分均呈现升高趋势,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JOA评分均较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K线阴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有利于降低患者NDI,改善JOA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K线阴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日本骨科协会评分
下载PDF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寇程新 杨波 +2 位作者 龙昌权 蒲元广 秦础强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70-75,共6页
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指脊柱的后纵韧带在相关因素作用下发生骨化并增厚、增宽,使得脊髓受到挤压被推向后方,发生不可逆性损害,造成人体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障碍、腱反射等生理反射... 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指脊柱的后纵韧带在相关因素作用下发生骨化并增厚、增宽,使得脊髓受到挤压被推向后方,发生不可逆性损害,造成人体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障碍、腱反射等生理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肌张力增高等一系列临床表现。该病在中老年男性患者中常见,疾病分布范围以东亚地区为主,日本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的患病率为1.9%~4.3%,在颈椎和胸椎的发生率分别为70%、15%[1⁃2],而我国颈椎OPLL的发病率约为0.07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 减压术 外科
原文传递
骨代谢相关基因单核甘酸多态性在脊柱后纵韧带骨化发生中的作用
17
作者 郭洪刚 马信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67-869,共3页
脊柱韧带骨化症是以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与黄韧带骨化为代表的临床常见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1-4]。该病呈进展性,可导致脊髓压迫及神经功能障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 脊柱韧带骨化症是以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与黄韧带骨化为代表的临床常见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1-4]。该病呈进展性,可导致脊髓压迫及神经功能障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基因研究的深化,发现该病具有显著的遗传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 代谢相关基因 酸多态性 脊柱 单核 神经功能障碍 韧带骨化 韧带骨化
原文传递
探讨姜黄素在抑制脊柱黄韧带骨化过程中血管增生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袁晓军 徐文华 +2 位作者 李广 林军明 甘心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9期177-180,共4页
目的分析姜黄素在抑制脊柱黄韧带骨化过程中血管增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只脊柱黄韧带骨化大白兔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大白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试验组2、试验组1、对照组1,每组10只。试验组1植入含姜黄素的复合载体,对照组... 目的分析姜黄素在抑制脊柱黄韧带骨化过程中血管增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只脊柱黄韧带骨化大白兔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大白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试验组2、试验组1、对照组1,每组10只。试验组1植入含姜黄素的复合载体,对照组1植入含磷酸盐缓冲液(PBS)的复合载体,试验组2灌胃姜黄素,对照组2灌胃生理盐水。在持续干预4周后检查四组大白兔的黄韧带血管增生情况,比较四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微血管密度(MVD)、白细胞介素-6、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53、Caspase-3水平。结果四组VEGF、MMP-9水平由高到低为:对照组2>试验组2(对照组1)>试验组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2与对照组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白细胞介素-6(827.53±59.86)ng/L均高于试验组2的(715.41±50.81)ng/L、对照组1的(713.58±47.64)ng/L、试验组1的(642.88±40.21)ng/L,且试验组1均低于试验组2和对照组1,试验组1超氧化物歧化酶(652.63±150.43)μg/L均高于对照组2的(273.68±70.59)μg/L、试验组2的(224.74±56.55)μg/L、对照组1的(225.28±54.17)μg/L,试验组1的丙二醛(2.22±0.34)μmol/L均低于对照组2的(6.63±1.53)μmol/L、试验组2的(12.98±2.62)μmol/L、对照组1的(11.75±2.54)μmol/L,且对照组2均低于试验组2和对照组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2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水平均高于试验组2、对照组1、试验组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试验组2、对照组1、试验组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电镜检查结果显示试验组1存在明显的平滑肌细胞凋亡,其凋亡基因p53(0.6887±0.2385)、Caspase-3(1.4087±0.1628)均高于对照组2的(0.3941±0.2082)、(0.4487±0.1102),试验组2的(0.4071±0.1439)、(0.9656±0.1183),对照组1的(0.4068±0.1447)、(0.9671±0.11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姜黄素对脊柱黄韧带骨化过程中血管增生具有抑制作用,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姜黄素能够抑制VEGF、MMP-9的表达,抑制脊柱黄韧带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脊柱黄韧带骨化 血管增生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伴前纵韧带骨化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郭东哲 张翊 王斌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11期2006-2009,共4页
目的探究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伴前纵韧带骨化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从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伴前纵韧带骨化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中选取96例进行本次研究,按照完全随机法将其分为A组(n=32,... 目的探究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伴前纵韧带骨化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从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伴前纵韧带骨化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中选取96例进行本次研究,按照完全随机法将其分为A组(n=32,保守治疗)、B组(n=32,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C组(n=32,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3组。对比3组不同时间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以及椎体前缘高度。结果3组治疗后3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VAS评分均逐渐下降(P<0.05),B组、C组较A组下降更明显(P<0.05);JOA评分和椎体前缘高度也逐渐升高(P<0.05);B组、C组较A组升高更明显(P<0.05);而B组、C组治疗后3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VAS评分、JOA评分以及椎体前缘高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后路长节段与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伴前纵韧带骨化的胸腰椎骨折均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其腰椎功能,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前纵韧带骨化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VAS评分 JOA评分
下载PDF
前路与后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效果对比
20
作者 韩建华 郑丰裕 +2 位作者 郑圣安 齐永建 郭永生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4期17-21,共5页
目的对比前路与后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北京市昌平区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收治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后... 目的对比前路与后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北京市昌平区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收治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后路减压融合术,观察组采用前路减压融合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为(3.11±0.35)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为(14.52±1.63)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06、10.440,P<0.05)。术前,两组C2-7角、C2-7矢状面垂直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2-7角、C2-7矢状面垂直距离均有显著改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与后路减压融合术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治疗效果相比,前者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对患者的损伤小,术后疼痛较轻,但两者的安全性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融合术 后路减压融合术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临床效果 颈椎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