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2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明代词人的音乐文学意识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99-101,共3页
明代词人有一种强烈的音乐文学意识。一是他们的词史观基于音乐文学系统。即他们在讨论词的产生、发展时,是把它置于音乐文学的大范畴之中来观照的;二是他们的词体观归于音乐文学属性。即对于词的文体概念、创作准则,他们总是突出其音乐... 明代词人有一种强烈的音乐文学意识。一是他们的词史观基于音乐文学系统。即他们在讨论词的产生、发展时,是把它置于音乐文学的大范畴之中来观照的;二是他们的词体观归于音乐文学属性。即对于词的文体概念、创作准则,他们总是突出其音乐性,表现出对词体的音乐文学属性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词人 词学思想 音乐文学意识 音乐文学系统 音乐文学属性
下载PDF
宋词的音乐文学性质 被引量:14
2
作者 谢桃坊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5-120,共6页
宋词属于燕乐歌辞,所结合的是燕乐系统的民间新声。宋人倚声制词建立了规范,创造了真正的律词,使中国音乐文学进入古典时代。宋人不断采用新声以丰富词的音乐性,但又出现模仿典范作品格律而创作的倾向,遂演变为依词调格律填词。这样,宋... 宋词属于燕乐歌辞,所结合的是燕乐系统的民间新声。宋人倚声制词建立了规范,创造了真正的律词,使中国音乐文学进入古典时代。宋人不断采用新声以丰富词的音乐性,但又出现模仿典范作品格律而创作的倾向,遂演变为依词调格律填词。这样,宋词发展为独立的民族文学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曲子词 律词 燕乐 音乐文学 格律
下载PDF
中国古代音乐文学发展轨迹扫描 被引量:6
3
作者 杜兴梅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3-29,共7页
音乐文学即与音乐有关的文学。音乐文学的内容包括两类:一是古今一切入乐的歌词(诗、词、曲)、歌剧剧本、戏曲文本、说唱艺术的唱词等;二是表现音乐内容(歌唱、器乐、歌舞)的文学作品,诸如描写歌唱艺术和器乐演奏技巧与效果的文学作品... 音乐文学即与音乐有关的文学。音乐文学的内容包括两类:一是古今一切入乐的歌词(诗、词、曲)、歌剧剧本、戏曲文本、说唱艺术的唱词等;二是表现音乐内容(歌唱、器乐、歌舞)的文学作品,诸如描写歌唱艺术和器乐演奏技巧与效果的文学作品。中国古代音乐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主体,如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早先皆是可以入乐的歌章,它们以其特有的风貌反映出中国古代音乐与文学的双重文化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音乐文学 诗歌 文学作品 文化特质 诗经 楚辞 汉乐府 唐诗 宋词 元曲
下载PDF
试论音乐文学课在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丹 隋欣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3-175,共3页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能否体现科学化、合理化,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与人文素养的提高。文章从音乐与文学的关系,以及高等师范院校如何更新教育理念,改革课程设置上的传统模式,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技能技巧等方...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能否体现科学化、合理化,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与人文素养的提高。文章从音乐与文学的关系,以及高等师范院校如何更新教育理念,改革课程设置上的传统模式,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技能技巧等方面,论述开设音乐文学课程的必要性,旨在全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加强大学文化建设,营造高品质文化氛围,构建和谐的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文学 高师音乐教育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宋代教坊与宋代音乐文学 被引量:3
5
作者 卫亚浩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9-143,共5页
宋代音乐文学十分繁荣,其音乐文化的发达与音乐制度的完备为此期音乐文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宋代教坊作为一个重要的宫廷音乐机构,不但全面介入了宋代音乐文学的创作,并且凭藉其创作与演出实践深刻影响了宋代音乐文学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 宋代 教坊 音乐文学
下载PDF
家乐盛衰演变的轨迹及其对中国音乐文学的重大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水云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0-116,共7页
家乐存在于自先秦迄清末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并全面地介入了中国音乐、文学、戏剧等众多的文艺形式。家乐的歌诗、唱词、唱曲活动促进了诗、词、曲的创作和交流传播,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音乐文学的案头倾向,增强了音乐文学的娱乐消费功能... 家乐存在于自先秦迄清末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并全面地介入了中国音乐、文学、戏剧等众多的文艺形式。家乐的歌诗、唱词、唱曲活动促进了诗、词、曲的创作和交流传播,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音乐文学的案头倾向,增强了音乐文学的娱乐消费功能。家乐对中国音乐文学的繁荣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乐 音乐文学 歌诗 唱词 唱曲
下载PDF
音乐文学系统和诗学系统的裂变与交融 被引量:2
7
作者 杨雨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84-186,共3页
纵观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历史,始终是在音乐文学系统和诗学系统两极徘徊的,从《诗经》、《楚辞》,到汉乐府,再到唐诗、宋词,无不经历了从民间音乐文学(或源于民间音乐文学)向文人诗学的转变。诗学系统具有强大的“吸附力”,总是能“迫使... 纵观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历史,始终是在音乐文学系统和诗学系统两极徘徊的,从《诗经》、《楚辞》,到汉乐府,再到唐诗、宋词,无不经历了从民间音乐文学(或源于民间音乐文学)向文人诗学的转变。诗学系统具有强大的“吸附力”,总是能“迫使”原本游离于诗学系统之外的音乐文学作品回归中正和平的诗学轨道,会由最初体裁与传播形式的裂变最终从功能上回归到诗学阐释的本位,承载起“诗言志”的重任。而当这种“回归”完成时,最初音乐文学系统之“缘情”、“歌其食”、“歌其事”的功能又将由新的体裁样式承担。中国诗歌发展史就是一部音乐文学与诗学两个系统不断地循环往复、互为促进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文学 诗学 传播
下载PDF
声诗还是歌诗:宋代音乐文学概念辨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韩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121-124,共4页
通常认为,中国文化自汉代以后便出现了广义的"诗"与"乐"分离状态,事实上音乐与文学以迥异于先秦的存在样态仍潜在地向前推进着。宋代恰是音乐与诗歌再度融合的完成期,但学界对宋代音乐文学的相关概念还有待进一步... 通常认为,中国文化自汉代以后便出现了广义的"诗"与"乐"分离状态,事实上音乐与文学以迥异于先秦的存在样态仍潜在地向前推进着。宋代恰是音乐与诗歌再度融合的完成期,但学界对宋代音乐文学的相关概念还有待进一步认识与厘定。任半塘先生推崇的唐代"声诗"概念并不适用于指称宋代音乐文学作品,通过对"声诗"与"歌诗"概念的对比分析,文章认为宋人的共性认识是"声诗"与"歌诗"通用,但绝少使用前者。同时运用"歌诗"概念来指称宋代之音乐文学,较之"声诗"概念更能体现诗与乐结合之特点,也更符合宋代唱诗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音乐文学 声诗 歌诗
下载PDF
浅谈音乐文学的音乐性和文学性 被引量:5
9
作者 翁朝霞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1-183,共3页
音乐文学是一门横跨音乐和文学两个学科的文学样式,它身上有独特的文学特性也有鲜明的音乐性,而文学性和音乐性的高度融合正是这个文学样式的典型特征,本文通过一系列探讨,凸显该学科的独有特性,指出音乐文学的"音乐性"和&qu... 音乐文学是一门横跨音乐和文学两个学科的文学样式,它身上有独特的文学特性也有鲜明的音乐性,而文学性和音乐性的高度融合正是这个文学样式的典型特征,本文通过一系列探讨,凸显该学科的独有特性,指出音乐文学的"音乐性"和"文学性"正是其与其他文学相区别的重要特性,并具体阐述该学科对文学性和音乐性的特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文学 音乐 文学 交融
下载PDF
音乐文学与律词问题——读洛地《律词之唱,歌永言的演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桃坊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音乐文学 律词 词学理论 演化 20世纪 起源问题 词学研究 词体 先生 近体诗
下载PDF
《黄河大合唱》的音乐文学审美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传红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39-41,47,共4页
《黄河大合唱》是我国合唱史上一部不朽的名作,其艺术价值不仅仅存在于音乐表现上。文章以关注音乐文学审美价值的视角对《黄河大合唱》的歌词进行探讨,主要从"以诗为号角引领抗日救亡运动"、"以母亲河的气魄昭示中华民... 《黄河大合唱》是我国合唱史上一部不朽的名作,其艺术价值不仅仅存在于音乐表现上。文章以关注音乐文学审美价值的视角对《黄河大合唱》的歌词进行探讨,主要从"以诗为号角引领抗日救亡运动"、"以母亲河的气魄昭示中华民族的伟大"、"以黄河儿女的坚韧颂扬民族精神"、"以诗的内涵确立乐的形式激起人们的共鸣"、"以文字营造意境烘托气势恢宏的氛围"五个方面论证作品的音乐文学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大合唱》 光未然 诗词 音乐文学
下载PDF
论从音乐文学角度看古诗歌之兴衰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敏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4X期53-54,共2页
音乐文学就是一种两者相互依存的艺术现象,从古代开始虽然没有文学的提法,但是诗歌和乐府一直不断地演进,在雅、清、燕、俗四代音乐的羽翼下,历经三千年风雨,依然盛传不衰,时至今日诗歌与音乐依然是艺术界高雅的艺术,并且仍旧共处一炉... 音乐文学就是一种两者相互依存的艺术现象,从古代开始虽然没有文学的提法,但是诗歌和乐府一直不断地演进,在雅、清、燕、俗四代音乐的羽翼下,历经三千年风雨,依然盛传不衰,时至今日诗歌与音乐依然是艺术界高雅的艺术,并且仍旧共处一炉。在诗乐不断经历兴衰的过程中,更加具有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文学 古诗歌 兴衰
下载PDF
为音乐文学正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兴梅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6期37-38,共2页
目前人们对音乐文学内涵的界定莫衷一是。把音乐文学放在其产生与发展的总进程中加以考察,通过对其演进轨迹及其文化内涵的全面审视,可以这样认为:音乐文学是音乐与文学的交叉学科,凡是表现音乐内容的文学作品均属音乐文学。
关键词 音乐文学 音乐文学 文学作品 毛泽东诗词 交叉学科 诗经 歌唱艺术 歌词集 表现音乐 中国古代文学
下载PDF
试论音乐文学在艺术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兴梅 《音乐探索》 2001年第3期89-93,共5页
音乐文学是音乐与文学的交叉学科。凡是以音乐为题材、表现音乐内容的文学作品均属音乐文学。自古以来,音乐文学就是众多艺术门类中最具教化力的一种。从孔子始至后来的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音乐文学的育人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目前高校... 音乐文学是音乐与文学的交叉学科。凡是以音乐为题材、表现音乐内容的文学作品均属音乐文学。自古以来,音乐文学就是众多艺术门类中最具教化力的一种。从孔子始至后来的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音乐文学的育人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目前高校的严格分科,人为地分割了音乐文学的载体,造成了学文学的不懂音乐,学音乐的不懂文学的畸形局面。本文拟从音乐与文学的关系、音乐家与文学家的关系、古代诗词的音乐功能、各交叉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五个方面分别阐述音乐文学在艺术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文学 文学作品 古代诗词 阐述 艺术门类 题材 文学 艺术素质教育 音乐内容 音乐功能
下载PDF
唐代音乐文学创作、传播中的三个“规则”——唐代音乐与文学互动关系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秦序 《音乐传播》 2012年第2期47-52,共6页
唐人重诗,诗重入乐,以及没有文化的乐工歌妓和当时特定的词乐配唱方式,是唐代音乐文学创作、传播过程中值得注意的三个有趣现象,也可以说是"明规则"、"半明半暗规则"和"暗规则"这三个"规则"。... 唐人重诗,诗重入乐,以及没有文化的乐工歌妓和当时特定的词乐配唱方式,是唐代音乐文学创作、传播过程中值得注意的三个有趣现象,也可以说是"明规则"、"半明半暗规则"和"暗规则"这三个"规则"。特别是唐代乐工歌妓多为文盲,加上他(她)们以诗入乐的配唱方式,反过来对唐代诗歌特别是近体诗的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以及入乐最多的律、绝体诗的兴盛和通俗易懂的风格的形成,均产生了重要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唐代的音乐(包括乐工歌妓),对唐代音乐文学特别是唐代诗歌的创作发展,对唐代音乐文学的传播,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巨大互动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音乐文学 三个规则
原文传递
打通从“乐府文学”到“音乐文学”的研究之路——孙尚勇《乐府通论》读后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少华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22-126,共5页
先秦两汉是古代文体产生、成熟的重要时期。章学诚所言“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文史通义·诗教上》),是一个追根溯源的说法,认为汉代以降的文体,皆可从先秦找到源头。汉赋,或汉代其他应用文体如策、制、诏、表、奏等,皆符合此... 先秦两汉是古代文体产生、成熟的重要时期。章学诚所言“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文史通义·诗教上》),是一个追根溯源的说法,认为汉代以降的文体,皆可从先秦找到源头。汉赋,或汉代其他应用文体如策、制、诏、表、奏等,皆符合此说。然而,对于“汉乐府”而言,章学诚此说又不尽完全符合。起码根据目前所见史料,这个问题尚不能获得充分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文学 汉乐府 汉赋 乐府文学 古代文体 应用文体 章学诚 文史通义
下载PDF
梁上泉音乐文学创作的民间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心宪 《涪陵师专学报》 2001年第2期11-19,共9页
梁上泉走进中国当代诗坛,其根本驱力是建国初的音乐文学创作。在 50年代由颂歌艺术思潮的推涌而形成的音乐文化环境中,梁上泉以新诗成名的同时。也在中国当代音乐文学界崭露头角,并不断取得成就,成为有影响的音乐文学家。梁上泉... 梁上泉走进中国当代诗坛,其根本驱力是建国初的音乐文学创作。在 50年代由颂歌艺术思潮的推涌而形成的音乐文化环境中,梁上泉以新诗成名的同时。也在中国当代音乐文学界崭露头角,并不断取得成就,成为有影响的音乐文学家。梁上泉长期致力于民间音乐文化的积累,广泛涉猎各种民间音乐文学样式,汲取艺术营养,并付诸创作实践,艺术天赋得以充分展现,形成了革命的政治意识与民间音乐品位牢固结合的鲜明创作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上泉 颂歌艺术 音乐文学 民间影响 创作个性 诗人 民歌 歌词 歌剧 《红云崖》
下载PDF
从音乐文学的角度看古诗歌之兴衰 被引量:3
18
作者 苟德培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58-62,共5页
音乐魅力之大至于"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而诗歌如诗骚、如乐府、如唐诗、宋词、元曲作为音乐文学,在雅、清、燕、俗四代音乐的羽翼下,经三千年风雨盛传不衰,然至明清却"莫能继焉也"。终其要因,盖失文人... 音乐魅力之大至于"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而诗歌如诗骚、如乐府、如唐诗、宋词、元曲作为音乐文学,在雅、清、燕、俗四代音乐的羽翼下,经三千年风雨盛传不衰,然至明清却"莫能继焉也"。终其要因,盖失文人、知识分子参与将明清俗乐与明清山歌(民歌)结合以明世。于是,诗歌至明清竟成遗韵绝响。故曰:"作诗苟不为声,虽意止而不能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文学 古诗歌 兴衰
下载PDF
论教坊对宋代音乐文学的影响
19
作者 宋康 刘茜 《音乐探索》 2020年第2期80-84,共5页
教坊是当时负责燕乐演出的最高行政机构,人才聚集,音乐设施、设备精良,在音乐生活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与此同时,宋代教坊对音乐文学的发展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简单概述宋代教坊的情况,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宋代音乐机构教坊对宋... 教坊是当时负责燕乐演出的最高行政机构,人才聚集,音乐设施、设备精良,在音乐生活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与此同时,宋代教坊对音乐文学的发展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简单概述宋代教坊的情况,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宋代音乐机构教坊对宋代音乐文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宋代音乐机构 教坊 燕乐 音乐文学 宋词
下载PDF
南北音乐文学体系的对立融合与词的起源
20
作者 成松柳 陈江雄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81-88,共8页
词作为音乐文学,受隋唐时期新音乐的影响。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到隋唐之际,逐渐形成三种主要音阶,下徵音阶主要在南方音乐中使用,北方较多使用清商音阶,三种音阶并用于俗乐"二十八调"。唐以前南北文学存在明显差异,作为音乐文学... 词作为音乐文学,受隋唐时期新音乐的影响。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到隋唐之际,逐渐形成三种主要音阶,下徵音阶主要在南方音乐中使用,北方较多使用清商音阶,三种音阶并用于俗乐"二十八调"。唐以前南北文学存在明显差异,作为音乐文学的词也同样存在南北差异。盛唐之后歌舞伎乐的衰落以及城市经济的发展,促使歌舞伎乐向小型化乃至脱离舞伎发展,促成了填词风气的兴盛。词在初起时,存在着南北两大体系对立的倾向,在对立与融合中,词体的发展由受宫廷音乐文学的影响,逐渐转变成以南方色彩为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文学 起源 南北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