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物”的视角谈博物馆展览的构筑——以“声声慢心弦动——福建古代音乐文物展”为例
1
作者 郭月琼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6-132,142,168,共9页
近年来,中国博物馆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新时代要求博物馆推陈出新,用高质量的展览等文化产品及服务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文章以福建博物院原创展览“声声慢心弦动——福建古代音乐文物展”为依托,从物质与非物质文化... 近年来,中国博物馆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新时代要求博物馆推陈出新,用高质量的展览等文化产品及服务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文章以福建博物院原创展览“声声慢心弦动——福建古代音乐文物展”为依托,从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出发,对展览前期的学术研究、展览内容形式设计以及展览文化服务(推广传播、社会教育、文创产品等)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以此阐述如何策划实施博物馆展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文物 福建古代音乐文物 展览策划
下载PDF
大英博物馆馆藏中国音乐文物考察
2
作者 万博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3-142,168,共11页
大英博物馆作为世界最知名的博物馆之一,拥有相当丰富的中国文物馆藏资源。作者广泛搜集各种线上、线下资源,并通过实地考察,对该馆的中国音乐类文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该文选择其中具有典型性的音乐文物进行考察,以凸显英藏中国音... 大英博物馆作为世界最知名的博物馆之一,拥有相当丰富的中国文物馆藏资源。作者广泛搜集各种线上、线下资源,并通过实地考察,对该馆的中国音乐类文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该文选择其中具有典型性的音乐文物进行考察,以凸显英藏中国音乐文物在中国音乐文物研究方面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英博物馆 中国音乐文物 中国音乐
下载PDF
浅析新媒体视阈下山西音乐文物数字化展示与传播——以山西出土先秦乐钟为例
3
作者 张思邈 《黄河之声》 2023年第18期108-112,共5页
山西出土了大量音乐文物,从各个方面表现了古代山西音乐文化的先进性。以山西出土的先秦乐钟为例,本文阐述了山西出土的前秦乐钟的简况、设计工艺、钟律,并提出了山西出土的先秦乐钟在应用传播方面的局限性。当下文物遗产数字化保护已... 山西出土了大量音乐文物,从各个方面表现了古代山西音乐文化的先进性。以山西出土的先秦乐钟为例,本文阐述了山西出土的前秦乐钟的简况、设计工艺、钟律,并提出了山西出土的先秦乐钟在应用传播方面的局限性。当下文物遗产数字化保护已应用至国内外众多博物馆,山西音乐文物也可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将山西出土的先秦乐钟进行更好的音乐文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音乐文物 编钟 虚拟现实技术 数字化传播
下载PDF
’95豫鄂部分地区音乐文物考察简报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幼平 王洪军 +1 位作者 刘立勇 段先利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3-56,39,共5页
河南、湖北乃音乐文物大省,近期出土的音乐文物亦不乏有价值者.根据音乐考古教学计划,1995年10月至11月,作者赴河南郑州、安阳、洛阳、南阳及湖北随州、宜昌、荆州等地文博考古部门,对贾湖舞阳骨笛、新郑春秋编钟等音乐文物及有关... 河南、湖北乃音乐文物大省,近期出土的音乐文物亦不乏有价值者.根据音乐考古教学计划,1995年10月至11月,作者赴河南郑州、安阳、洛阳、南阳及湖北随州、宜昌、荆州等地文博考古部门,对贾湖舞阳骨笛、新郑春秋编钟等音乐文物及有关器物的考古学文化环境进行考察,并结合自己的认识,开展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文物 部分地区 文博部门 河南省 博物馆 音乐考古 龙门石窟 新石器时代早期 骨笛 郑韩故城
下载PDF
建国以来发现于河西的音乐文物 被引量:2
5
作者 尹德生 周国光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9-87,共9页
建国以来,甘肃文物工作者与音乐工作者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批重要的音乐文物,其内涵丰富,品类繁多,本文撷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小部分,试作简述。
关键词 建国以来 河西走廊 音乐文物
下载PDF
殷墟出土商代音乐文物综论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秀萍 《殷都学刊》 2009年第4期144-148,共5页
殷墟出土的商代音乐文物种类较多,主要有甲骨卜辞、乐器实物和乐舞道具等,这些音乐文物是商人音乐活动的遗迹,集中体现了商代音乐艺术的发展水平和艺术成就,是我们研究商代音乐的第一手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考古价值。
关键词 殷墟 商代音乐文物 甲骨卜辞 乐器 乐舞道具
下载PDF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述评(上)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清雷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3期157-167,共11页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作为国家"七五"、"九五"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是中国音乐考古学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收录最齐的一部恢宏巨著。该项目先后由黄翔鹏、王子初担任总主编,目前已经出版16本19卷,先后获得诸多国...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作为国家"七五"、"九五"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是中国音乐考古学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收录最齐的一部恢宏巨著。该项目先后由黄翔鹏、王子初担任总主编,目前已经出版16本19卷,先后获得诸多国家级奖项,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国音乐考古学学科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科研成果。该项目分为一期和二期工程,一期工程出版10本12卷;二期工程计划亦出版10本12卷,目前已经出版6本7卷。文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文物大系的立项、编撰过程,对已经出版的各卷内容和特色作了较为全面、详细、系统的论述,阐明其在中国音乐考古学、乃至中国音乐史上所具有的无可替代的重大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 王子初 编撰 里程碑
下载PDF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述评(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清雷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4期166-171,共6页
二、《中国音乐文物大系》(二期工程) 二期工程为“九五”国家重点项目(立项批准号:97ZA01),1997年立项,由王子初担任总主编、王清雷担任副总主编,项目组成员有(按照姓氏笔画排序):王同、王清雷、方建军、孔义龙、冯光生、... 二、《中国音乐文物大系》(二期工程) 二期工程为“九五”国家重点项目(立项批准号:97ZA01),1997年立项,由王子初担任总主编、王清雷担任副总主编,项目组成员有(按照姓氏笔画排序):王同、王清雷、方建军、孔义龙、冯光生、冯卓慧、乔建中、李亚娜、吴东风、张森、张振涛、刘成基、周昌福、周常林、郑汝中、郑国珍、项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文物 中国 述评 国家重点项目 二期工程 项目组成员 “九五” 乔建中
下载PDF
勤越二十载 励溶后学心——从《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看中国音乐史学学科建设 被引量:1
9
作者 孔义龙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3年第1期53-60,共8页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其编撰方法体现出渐进趋势和开放的思维培育。它是多学科协作、集体攻坚的结果。它的完成铸就了音乐考古学这个年轻学科坚实的基础,包括在学科成果、研究方法、科研立项、成果获奖以及队伍建设五个方面的同步发展,...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其编撰方法体现出渐进趋势和开放的思维培育。它是多学科协作、集体攻坚的结果。它的完成铸就了音乐考古学这个年轻学科坚实的基础,包括在学科成果、研究方法、科研立项、成果获奖以及队伍建设五个方面的同步发展,形成了五个支柱牢牢支撑着这一新兴学科的快速发展局面,既成就了中国音乐史学的学科建设,又彰显出不朽的学术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 中国音乐史学 学科建设
下载PDF
台湾音乐文物考察述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清雷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36-43,共8页
2004年10月14日至12月14日,笔者有幸得到台湾中华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的资助,赴台湾台南艺术大学作为期2个月的学习考察,主要对台湾的一些馆藏音乐文物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阐述其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学术价值,以及两岸进行音乐文化交流的重... 2004年10月14日至12月14日,笔者有幸得到台湾中华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的资助,赴台湾台南艺术大学作为期2个月的学习考察,主要对台湾的一些馆藏音乐文物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阐述其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学术价值,以及两岸进行音乐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音乐文物 交流
下载PDF
人文艺术“联姻”数字科技:让音乐文物“活起来”——“听·见湖湘——湖南音乐文物与故事”的策展实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叙良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5,165,共13页
“听·见湖湘——湖南音乐文物与故事”展览以人文艺术与数字科技融合创新为支撑,集视、听、触等多感知通道于一体,打造了一个虚拟与现实深度融合、沉浸式的音乐文化交互体验空间,生动地展示了湖南音乐文物与故事的独特魅力。该展... “听·见湖湘——湖南音乐文物与故事”展览以人文艺术与数字科技融合创新为支撑,集视、听、触等多感知通道于一体,打造了一个虚拟与现实深度融合、沉浸式的音乐文化交互体验空间,生动地展示了湖南音乐文物与故事的独特魅力。该展基于跨学科的课题研究成果,通过跨机构的协同推进,在展览内容“活化”、展览形式创新、展览高效传播、展览多学科融合攻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见湖湘 湖南音乐文物 音乐文物展览 文物知识图谱
下载PDF
《鸿山乐器五说》驳议--兼论南方音乐文物的定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勄 《南方文物》 2014年第4期28-36,共9页
我国古代乐器的研究分为"乐名、乐悬、乐礼","乐名"即音乐文物的定名。我国古代乐器可分为中原系统和南方系统,越国乐器即南方系统的代表。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出土了陶瓷音乐文物400余件,由于《鸿山乐器五说》用杜... 我国古代乐器的研究分为"乐名、乐悬、乐礼","乐名"即音乐文物的定名。我国古代乐器可分为中原系统和南方系统,越国乐器即南方系统的代表。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出土了陶瓷音乐文物400余件,由于《鸿山乐器五说》用杜撰之辞对鸿山乐器进行更名,从而造成了南方乐器定名的混乱。本文遵循"名物学"的要旨,对《鸿山乐器五说》进行了驳议,并就南方音乐文物的定名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鸿山乐器 南方音乐文物 音乐文物定名
下载PDF
三峡宜昌地区音乐文物概述及其分类
13
作者 杨帆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7-21,共5页
三峡宜昌地区文化独特,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著名的“长阳人”化石及数十处新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说明至少在一二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在七八千年前,宜昌的先民就繁衍生息于此,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其留下众多的,且十分重要的音... 三峡宜昌地区文化独特,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著名的“长阳人”化石及数十处新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说明至少在一二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在七八千年前,宜昌的先民就繁衍生息于此,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其留下众多的,且十分重要的音乐物质文化遗存,为我们以后研究其音乐性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 宜昌地区 音乐文物 分类 泥质红陶 铜钟
下载PDF
先秦音乐文物考古类型学分析
14
作者 黄敬刚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50-54,共5页
音乐文物研究必须建立在考古类型学的基础之上,对器物的特征、文化性质、时代早晚关系进行分析、分期与断代。应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更准确地研究器物外形与形态变化特征。因为这些器物形态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会受到时代文化的影响导致器... 音乐文物研究必须建立在考古类型学的基础之上,对器物的特征、文化性质、时代早晚关系进行分析、分期与断代。应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更准确地研究器物外形与形态变化特征。因为这些器物形态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会受到时代文化的影响导致器物造型、花纹、质地和质量发生变化,所以这些器物形态的变化特征是有规律可循的。故此,考古学界则称之为称形态学、标型学、器物学和形制学,这些方法都归纳为考古类型学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音乐文物 考古类型学 分析
下载PDF
博物馆民族音乐文物展览形式构想
15
作者 符伟 刘莉 《民族论坛》 2006年第6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展览形式 民族文化 民族音乐文化 文化机构 语言行为 民族情感 民族音乐文物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
下载PDF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四川卷》序
16
作者 严福昌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1-22,共2页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四川卷》序严福昌《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是一部分卷本安省区编纂的大型工民书。这是由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发起主持编纂...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四川卷》序严福昌《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是一部分卷本安省区编纂的大型工民书。这是由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发起主持编纂,列入国家社会科学艺术学科“七五”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文物 中国音乐考古学 四川 音乐研究 编纂工作 古代音乐文化 音乐文物遗存 考古发掘 七十年代末 文物考古
下载PDF
关中地区音乐文物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透视
17
作者 顾晓莹 《今古文创》 2021年第8期92-93,共2页
本文从音乐文化学、音乐地理学角度出发,结合方建军先生主编的《中国音乐文物大系·陕西卷》,研究陕西关中地区出土的音乐文物,探究音乐文物主要特征及其历史地理成因,回归本源,重视传统,重视历史遗产,也希望能对当下"一带一路... 本文从音乐文化学、音乐地理学角度出发,结合方建军先生主编的《中国音乐文物大系·陕西卷》,研究陕西关中地区出土的音乐文物,探究音乐文物主要特征及其历史地理成因,回归本源,重视传统,重视历史遗产,也希望能对当下"一带一路"音乐文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音乐文物 主要特征 成因
下载PDF
论汉画音乐文物的综艺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荣有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7-93,共7页
出土两汉墓葬中的乐舞艺术图像 ,较为直观生动地展现了汉代社会音乐文化生活的内容、形式与风貌品格 ,作为依附于一定的物体而保留下来的一种遗迹 ,有着重要的实物价值 ,从而被音乐考古学界视为一种珍贵的音乐文物。经综合考证研究 ,可... 出土两汉墓葬中的乐舞艺术图像 ,较为直观生动地展现了汉代社会音乐文化生活的内容、形式与风貌品格 ,作为依附于一定的物体而保留下来的一种遗迹 ,有着重要的实物价值 ,从而被音乐考古学界视为一种珍贵的音乐文物。经综合考证研究 ,可从不同地区汉画音乐文物在刻绘技法、构图布局、画面内容、艺术表现 ,以及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共性与个性特征等方面 ,更加广泛地揭示各种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综合性艺术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文物 综艺特征 音乐考古 乐舞艺术图像 汉代美术 画像砖
下载PDF
湖北音乐文物资料的梳理与探讨
19
作者 傅丽 《歌海》 2016年第4期71-75,共5页
湖北音乐文物资料作为反映古代湖北地区人们音乐生活的重要历史材料,虽已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并已有《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湖北卷》等资料性专辑出版,但还缺乏对其进行专门整理和系统研究的成果。以整理湖北音乐文物资料为出发点,... 湖北音乐文物资料作为反映古代湖北地区人们音乐生活的重要历史材料,虽已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并已有《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湖北卷》等资料性专辑出版,但还缺乏对其进行专门整理和系统研究的成果。以整理湖北音乐文物资料为出发点,对湖北地区已知音乐文物进行初步研究,力图从中探寻湖北地区音乐文物资料所体现的特点及其展示的湖北音乐历史面貌与特征,并期望总结音乐文物在研究地方音乐史中所体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音乐文物 分析
下载PDF
一部重要的山西音乐图像学善作——《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西卷》 被引量:2
20
作者 车新春 《黄河之声》 2004年第2期16-17,共2页
音乐图像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在二十世纪诞生于德国。格罗夫音乐词典对其解释为“一门对艺术作品中的音乐题材进行分析与阐述的音乐史的一个分支学科。”《中国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对音乐图像学阐述为“对各种音乐图像的内... 音乐图像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在二十世纪诞生于德国。格罗夫音乐词典对其解释为“一门对艺术作品中的音乐题材进行分析与阐述的音乐史的一个分支学科。”《中国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对音乐图像学阐述为“对各种音乐图像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其中的符号、主题、题材等加以鉴定、描述、分类和解释的学科。”音乐图像学的研究范围包括有乐器学、表演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图像学 音乐文物 山西古代 音乐生活 出土乐器 音乐文化 音乐 二十世纪 研究方法 音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